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DA-GC-QqQ-MS/MS的烤烟中痕量香气化合物2-乙酰基-1-吡咯啉的测定
1
作者 李舒畅 李军 +3 位作者 张新龙 常诗瑜 庞雪莉 孔凡玉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8,共9页
【目的】精确测定烤烟中痕量香气化合物2-乙酰基-1-吡咯啉(2AP)的含量。【方法】采用稳定同位素稀释结合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MRM多反应监测模式对烤烟中2-乙酰基-1-吡咯啉进行精确定量分析。【结果】(1)方法在2~200μg/kg范... 【目的】精确测定烤烟中痕量香气化合物2-乙酰基-1-吡咯啉(2AP)的含量。【方法】采用稳定同位素稀释结合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MRM多反应监测模式对烤烟中2-乙酰基-1-吡咯啉进行精确定量分析。【结果】(1)方法在2~2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8),检测限为0.38μg/kg,定量限为1.26μg/kg,平均回收率为90.75%~96.10%。(2)烤烟烟叶中2AP含量为2.02~62.48μg/kg,主流烟气中含量为7.29~94.12μg/kg,其中粒相物和气相物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08~79.08μg/kg和5.15~18.68μg/kg。【结论】方法稳定可行、高效简便,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可为烟用香精香料配方设计开发提供数据支撑,为烤烟中其他痕量香气化合物的精确定量分析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烟叶 主流烟气 2-乙酰基-1-吡咯 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GC-QqQ-MS/MS) 稳定同位素稀释定量(SI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1-丁基-2-吡咯甲酰基)氨基酸甲酯的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石海 古健 +1 位作者 廖小建 曾向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205,共4页
在室温下,氨基酸甲酯和1-丁基-2-三氯乙酰基吡咯经酰基化反应,以81.3%-87.1%的产率,合成了系列N-(1-丁基-2-吡咯甲酰基)氨基酸甲酯,通过1H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N-(1-丁基-2-吡咯酰基)氨基酸甲酯 1-丁基-2-三氯乙酰基吡咯 氨基酸甲酯 酰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丁基-2-甲基-3-乙酰基-5-(1',2',3',4'-四羟基丁基)吡咯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陶陶 赵华新 +2 位作者 姬小明 来苗 祁令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88-1393,共6页
以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通过环化和烷基化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N-丁基-2-甲基-3-乙酰基-5-(1',2',3',4'-四羟基丁基)吡咯,并通过~1HNMR、^(13)CNMR、IR和HRMS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 以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通过环化和烷基化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N-丁基-2-甲基-3-乙酰基-5-(1',2',3',4'-四羟基丁基)吡咯,并通过~1HNMR、^(13)CNMR、IR和HRMS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TG-DSC)分析了目标化合物的热变化情况,结合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Py-GC-MS)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在300、600、900℃的热裂解行为,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卷烟加香评吸。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初始裂解温度为137.6℃,二次裂解温度为224.9℃,900℃时裂解物失重约65%;裂解产物总共有43种,其中有2,3-二甲基吡咯、N-甲基-3-乙酰基吡咯、2,4-二甲基-3-乙酰基吡咯等多种具有香味特征的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总裂解产物的量有增加趋势;目标化合物能够有效改善卷烟品质,增加卷烟香气,并以添加相对烟丝质量的0.03%时,其加香效果最为适宜。初步探讨了目标化合物可能的裂解机理,为研究其在卷烟燃烧过程中的转化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丁基-2-甲基-3-乙酰基-5-(1’ 2 3’ 4'-四羟基丁基)吡咯 热裂解 热失重 烟草添加剂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格列汀中间体(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的合成 被引量:7
4
作者 陶铸 邓瑜 +3 位作者 彭俊 陈英杰 王安民 胡湘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22-1425,共4页
以L-脯氨酸为原料,经氯乙酰化,二碳酸二叔丁酯催化氨化,三聚氯氰(TCT)脱水氰化,合成了(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又考察了氨基化和脱水这两步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乙腈为溶剂,25℃下,羧酸与催化剂吡啶摩尔比为1.75∶1,氨... 以L-脯氨酸为原料,经氯乙酰化,二碳酸二叔丁酯催化氨化,三聚氯氰(TCT)脱水氰化,合成了(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又考察了氨基化和脱水这两步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乙腈为溶剂,25℃下,羧酸与催化剂吡啶摩尔比为1.75∶1,氨基化反应产率最佳,在40℃时酰胺与TCT的摩尔比是2∶1时酰胺脱水产率最佳。最后总收率为5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达列汀 (S)-1-(2-乙酰基)吡咯-2-甲腈 中间体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乙酰基-1-甲基吡咯激发态结构动力学及溶剂效应的共振拉曼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7
5
作者 许宗平 赵彦英 +1 位作者 王惠钢 郑旭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2-780,共9页
获取了覆盖紫外光谱中A带和B带吸收的共7个不同激发波长的共振拉曼光谱,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2-乙酰基-1-甲基吡咯(2-Ac-NMP)的A带和B带电子激发和Franck-Condon区域结构动力学.在TD-B3LYP/6-311++G(d,p)计算水平上,A带和B带吸... 获取了覆盖紫外光谱中A带和B带吸收的共7个不同激发波长的共振拉曼光谱,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2-乙酰基-1-甲基吡咯(2-Ac-NMP)的A带和B带电子激发和Franck-Condon区域结构动力学.在TD-B3LYP/6-311++G(d,p)计算水平上,A带和B带吸收的跃迁主体为π→π*.A带和B带共振拉曼光谱分别指认为13个振动模式和8个振动模式的基频、泛频和组合频,其中C O伸缩振动(ν8)、C3—C4—C5不对称伸缩振动+C2—C6伸缩振动(ν14)及环上CH面内摇摆(ν18)对拉曼光谱强度贡献最大,表明2-Ac-NMP的Sπ激发态结构动力学主要沿反应坐标展开.考察了溶剂对共振拉曼光谱强度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溶剂中,随激发波长由长变短,C O伸缩振动模(ν8)的强度呈现出由强变弱再变强的现象.这种变化规律与Franck-Condon区域Sn/Sπ态混合或势能面交叉相关,并受溶剂的有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酰基-1-甲基吡咯 激发态结构动力学 共振拉曼光谱 溶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米特征香味成分2-乙酰基-1-吡咯啉提取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胡亚微 杨洋 彭锦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8-774,共7页
2-乙酰基-1-吡咯啉(2-AP)是目前已经探明的香米特征性香味成分,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香米的品质与价格,但由于该成分在天然香米中的含量通常低至微克每千克,在采用现代分析检测方法测定时,还可能受到样品基质干扰、色谱分离共流出等问... 2-乙酰基-1-吡咯啉(2-AP)是目前已经探明的香米特征性香味成分,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香米的品质与价格,但由于该成分在天然香米中的含量通常低至微克每千克,在采用现代分析检测方法测定时,还可能受到样品基质干扰、色谱分离共流出等问题的影响,因此,如何从稻米样品中高效提取该化合物并结合适当的检测方法进行精确测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该文综述了对稻米中2-AP进行测定时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及仪器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有蒸馏法、萃取法及顶空富集法等;仪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嗅觉测试法,以及最新被开发出来的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综述将为食品贸易领域香米中2-AP的测定、农业领域香米的遗传育种及水肥管理、食品加工领域米香类稳定风味成分的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2-乙酰基-1-吡咯 香味成分 样品前处理 香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中2-乙酰基-1-吡咯啉检测技术及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洪斌 段晓亮 +1 位作者 李颖 赵璐瑶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227-233,共7页
2-乙酰基-1-吡咯啉是大米中的特征香气成分,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大米品质和价格。因此,开展大米中2-乙酰基-1-吡咯啉精准检测方法研究,对于明确呈香机理、提升大米品质及促进进出口贸易都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当前主要的前处理技术和基... 2-乙酰基-1-吡咯啉是大米中的特征香气成分,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大米品质和价格。因此,开展大米中2-乙酰基-1-吡咯啉精准检测方法研究,对于明确呈香机理、提升大米品质及促进进出口贸易都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当前主要的前处理技术和基于GC、GC-MS、GC-O-MS、GC-TOF-MS、GC×GC-TOF-MS、HPLC-MS/MS等仪器检测2-乙酰基-1-吡咯啉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2-乙酰基-1-吡咯啉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实现大米中2-乙酰基-1-吡咯啉的精准检测及大米品质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2-乙酰基-1-吡咯 检测技术 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光色选工艺过程对香稻米2-AP含量和糊化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杜晓旭 张莹莹 +7 位作者 何珍珍 刘剑涛 莫钊文 潘圣刚 田华 段美洋 祁剑英 唐湘如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5,63,共4页
抛光色选工序是生产食用大米的重要步骤,会影响稻米品质和香气2-乙酰基-1-吡咯啉(2-AP)含量。以香稻品种19香和软华优金丝为材料,研究了工业生产中抛光色选工艺过程对香米2-AP含量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米抛光阶段增加抛光色... 抛光色选工序是生产食用大米的重要步骤,会影响稻米品质和香气2-乙酰基-1-吡咯啉(2-AP)含量。以香稻品种19香和软华优金丝为材料,研究了工业生产中抛光色选工艺过程对香米2-AP含量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米抛光阶段增加抛光色选程序会导致19香和软华优金丝2-AP含量分别损失51.66%和38.10%,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7.31%和1.49%,水分含量、淀粉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消减值都有上升,而回冷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抛光 品质 2-乙酰基-1-吡咯 淀粉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米香烤烟特征烟气成分2-乙酰基-1-吡咯啉前体物研究
9
作者 常诗瑜 李舒畅 +3 位作者 张新龙 李军 买昊 孔凡玉 《南方农业学报》 2025年第7期2285-2296,共12页
【目的】明确糯米香烤烟特征烟气成分2-乙酰基-1-吡咯啉(2AP)的重要烟叶前体物,为解析烟草中2AP的热化学转化途径及后续开展糯米香烟草品种的分子育种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云南红河地区具有不同糯米香香气强度的云烟87烤烟为... 【目的】明确糯米香烤烟特征烟气成分2-乙酰基-1-吡咯啉(2AP)的重要烟叶前体物,为解析烟草中2AP的热化学转化途径及后续开展糯米香烟草品种的分子育种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云南红河地区具有不同糯米香香气强度的云烟87烤烟为试验材料,通过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技术(Py-GC-O-MS)和Mantel检验分析,结合前体物添加卷烟进行感官评吸,解析烟气中2AP的主要烟叶前体物。【结果】糯米香烤烟中1-脱氧-1-L-脯氨酸-D-果糖(Fru-Pro)、1-脱氧-1-L-谷氨酸-D-果糖(Fru-Glu)、脯氨酸、谷氨酸、赖氨酸、降烟碱和麦斯明含量明显高于非糯米香烤烟,烟碱含量明显低于非糯米香烤烟;在非糯米香样品中未检出2AP,而在4组具有糯米香香气特征的样品中均检出2AP,其浓度范围为44.78~85.81μg/kg;Fru-Pro、Fru-Glu与糯米香香气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2A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脯氨酸、谷氨酸、赖氨酸、降烟碱和麦斯明含量与糯米香香气强度及2AP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烟碱含量与糯米香香气强度及2A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向非糯米香烤烟样品中添加脯氨酸、谷氨酸、赖氨酸、降烟碱和麦斯明后,经热裂解释放出的2AP含量增加,可在嗅闻口捕捉到糯米香香气,且评吸结果表明添加后的卷烟均呈现出明显的糯米香香气特征。【结论】结合前体物热裂解产物分析及感官评吸试验,确定脯氨酸、谷氨酸、赖氨酸、降烟碱和麦斯明为糯米香烤烟特征烟气成分2AP的重要烟叶前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香烤烟 2-乙酰基-1-吡咯啉(2AP) 香气前体物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技术(Py-GC-O-MS) Mantel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GC-IMS结合ROAV分析烤烟烟叶“糯米香”特征成分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舒畅 李军 +5 位作者 高宪辉 刘文霖 常诗瑜 欧泽洁 庞雪莉 孔凡玉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83,共9页
为准确鉴定烤烟中“糯米香”特征风味化合物,以云南典型“糯米香”(NM)和非“糯米香”(CK)的云烟87烟叶为材料,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技术分析其挥发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基于挥发物的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和偏最小二... 为准确鉴定烤烟中“糯米香”特征风味化合物,以云南典型“糯米香”(NM)和非“糯米香”(CK)的云烟87烟叶为材料,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技术分析其挥发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基于挥发物的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统计学方法,鉴定了“糯米香”特征关键标志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从供试烟叶共鉴定出57种挥发物(包括单体和二聚体),其中2-乙酰基-1-吡咯啉(糯米香),苯乙醛(果香),壬醛(柑橘香)以及2,3-丁二酮(奶甜香)被鉴定为“糯米香”与非“糯米香”烤烟烟叶间的差异性特征风味化合物,其中2-乙酰基-1-吡咯啉是“糯米香”特征的关键贡献化合物,其余3种化合物对烤烟“糯米香”特征香韵具有重要的修饰作用。本研究可能为烤烟“糯米香”特征风味精准调控及评价方法开发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糯米香 挥发性关键风味化合物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相对气味活度值 2-乙酰基-1-吡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施锌对斑兰叶光合作用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11
作者 闫露 张昂 +8 位作者 鱼欢 秦晓威 邓文明 吉训志 贺书珍 宁紫薇 鲁楠 徐灵 冯倬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2-1701,共10页
施用外源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部分经济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然而关于外源锌对斑兰叶光合作用及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影响目前尚不可知。因此,本研究在田间设置不同锌肥喷施处理:0 kg/hm^(2)(CK)、3.2 kg/hm^(2)(Zn_(1))、4.0 kg/hm^(2)(Zn... 施用外源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部分经济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然而关于外源锌对斑兰叶光合作用及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影响目前尚不可知。因此,本研究在田间设置不同锌肥喷施处理:0 kg/hm^(2)(CK)、3.2 kg/hm^(2)(Zn_(1))、4.0 kg/hm^(2)(Zn_(2))和4.8 kg/hm^(2)(Zn_(3)),监测喷施锌肥后斑兰叶光合生理指标以及挥发性成分含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Zn_(2)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叶片生长和发育,叶片数量在处理后的各个阶段均达到最大值,但长期高浓度锌肥处理可能对叶片扩展和植株高度产生抑制作用。斑兰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随锌肥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并且在处理后约30 d,Zn_(3)处理表现最佳,Zn_(2)处理次之。Zn_(2)和Zn_(3)处理在促进多种香气成分如2-乙酰基-1-吡咯啉(2AP)、2-十六醇、棕榈酸乙酯等的积累上效果显著,其中Zn_(2)处理的2AP、2-十六醇的含量与CK相比分别增加203%和80.89%。Zn_(1)处理在喷施后20 d时2AP含量显著提高,而Zn_(3)处理则对角鲨烯、新植二烯和叶绿醇的合成有显著促进作用。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可能受到其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的调控作用影响,其中光合速率的提升和叶片数量的增加可能对角鲨烯和新植二烯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而胞间CO_(2)浓度的升高则可能抑制2AP和角鲨烯的累积。总之,适量锌肥处理(4.0 kg/hm^(2))能有效促进斑兰叶的光合作用,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叶片生长,增加挥发性物质及特征香气成分的含量,为优化斑兰叶高质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兰叶 2-乙酰基-1-吡咯 锌肥 农艺性状 光合特性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香稻产量、品质以及香气的影响
12
作者 蒲小娟 李英琪 +5 位作者 罗昊文 邢丕鹏 刘梅英 吴义祝 何珍珍 潘圣刚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6,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香稻产量、品质和香气的影响,以青香优19香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了撒施复合肥(T1)、6 cm深施复合肥(T2)、撒施尿素(T3)、6 cm深施尿素(T4)和不施肥处理(T5)5种施肥处理,于2022,2023年探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香稻产量...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香稻产量、品质和香气的影响,以青香优19香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了撒施复合肥(T1)、6 cm深施复合肥(T2)、撒施尿素(T3)、6 cm深施尿素(T4)和不施肥处理(T5)5种施肥处理,于2022,2023年探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香稻产量、品质、香气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香稻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深施肥处理(T2和T4)下香稻的产量显著高于撒施肥处理(T1和T3)。另外,T2和T4处理下香稻产量在2022,2023年分别比T5处理高出19.61%和20.03%,39.57%和32.28%。在叶片净光合速率方面,深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香稻叶片的净光合效率,与T5处理相比,在2022,2023年,净光合效率在T2和T4处理下分别提高了25.69%,15.95%和17.83%,11.28%。此外,在深施肥处理下,香稻的2-乙酰基-1-吡咯啉(2-AP)含量、2-AP合成相关前体物质含量和主要酶活性均有所提高。相较于T5处理,T2的2-AP含量显著增加,在2022,2023年分别达到了161.31,180.17μg/kg。另外,深施肥处理下,香气前体物质含量和主要酶活性也显著提高。其中,在2022,2023年,T2处理香稻籽粒的脯氨酸、吡咯啉-5-羧酸以及1-吡咯啉含量分别提高了9.90%,10.08%,4.38%和8.13%,8.26%,6.06%,同时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和脯氨酸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72%,27.79%和5.52%,30.91%。综上所述,深施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香稻的产量、品质、叶片净光合速率并促进2-AP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产量 品质 深施肥 2-乙酰基-1-吡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期喷施茉莉酸甲酯对香稻品种象牙香占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邢丕鹏 何珍珍 +9 位作者 张震 罗昊文 张莹莹 邓思呈 莫钊文 潘圣刚 田华 段美洋 祁剑英 唐湘如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1,77,共6页
茉莉酸甲酯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境胁迫能力,但在对香稻香气物质2-乙酰基-1-吡咯啉(2-AP)的影响研究还鲜有报道。以香稻品种象牙香占为试验材料,设置茉莉酸甲酯3种喷施浓度(0.25、0.50和1.00 mmol/L),研究苗期喷施对香稻幼苗2-AP合成与累... 茉莉酸甲酯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境胁迫能力,但在对香稻香气物质2-乙酰基-1-吡咯啉(2-AP)的影响研究还鲜有报道。以香稻品种象牙香占为试验材料,设置茉莉酸甲酯3种喷施浓度(0.25、0.50和1.00 mmol/L),研究苗期喷施对香稻幼苗2-AP合成与累积、香气前体物质含量、香气相关酶活性、香气相关基因表达量调控、抗性酶活性变化和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喷施适当的茉莉酸甲酯浓度(0.50~1.00 mmol/L),香稻幼苗2-AP含量增加,香气合成前体物质1-吡咯啉、丙酮醛和1-吡咯啉-5-羧酸(P5C)含量提高,二胺氧化酶2基因(DAO4)、鸟氨酸转氨酶基因(OAT)和脯氨酸脱氢酶基因(ProDH)表达量提升。茉莉酸甲酯处理还提高了香稻秧苗素质,增加了抗性酶活性,提高了抗氧化能力。适度的茉莉酸甲酯能提高香稻2-AP含量和秧苗素质,归因于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2-乙酰基-1-吡咯 茉莉酸甲酯 秧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香味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艳敏 王永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115-117,共3页
香味是水稻的重要品质性状之一。介绍了水稻香味的化学成分、基因定位及香味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育种研究和应用加以展望。
关键词 水稻 香味 2-乙酰基-1-吡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米香基因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
15
作者 吴娟 陈赛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0-12,共3页
香味是水稻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由100多种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其中2-乙酰基-1-吡咯啉(2AP)是稻米香气中最主要的成分,且由一对隐性基因(fgr)控制,fgr基因位于水稻第八号染色体上。本研究根据初定位结果,利用籼粳稻基因组序列在RG1/RG28区... 香味是水稻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由100多种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其中2-乙酰基-1-吡咯啉(2AP)是稻米香气中最主要的成分,且由一对隐性基因(fgr)控制,fgr基因位于水稻第八号染色体上。本研究根据初定位结果,利用籼粳稻基因组序列在RG1/RG28区域内发展高密度的分子标记,结合大分离群体来定位水稻的米香基因。结果显示,fgr基因位于第八条染色体的WJ-7和WJ-8分子标记之间约408kb的区间内。这一结果将对于水稻米香基因的克隆与分离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酰基-1-吡咯 米香基因 精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达列汀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春明 殷剑 +3 位作者 王风云 雷武 夏明珠 朱其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2,共4页
以L-脯氨酸及盐酸金刚烷胺为起始原料,L-脯氨酸经氯乙酰基化,羰基二咪唑催化氨化,脱水反应生成(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盐酸金刚烷胺先被混酸硝化,再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3-羟基金刚烷胺,然后与(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 以L-脯氨酸及盐酸金刚烷胺为起始原料,L-脯氨酸经氯乙酰基化,羰基二咪唑催化氨化,脱水反应生成(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盐酸金刚烷胺先被混酸硝化,再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3-羟基金刚烷胺,然后与(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反应生成维达列汀。整条路线原料简单易得,步骤较少,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维达列汀的总收率从32%提高到42%,产物纯度在99%以上,产物结构经核磁,红外和质谱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2-乙酰基)吡咯-2-甲腈 3-羟基金刚烷胺 维达列汀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