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硝基苯基)-3-(6-溴-2-苯骈噻唑)-三氮烯的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龙跃 王迪 +2 位作者 朱卫民 郭茂峰 焦凤云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7-348,共2页
目的 :合成三氮烯类新试剂。方法 :通过重氮盐的氮偶联反应。结果与结论 :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数据证实产物为三氮烯类化合物。
关键词 新试剂 偶联反应 合成 1-(4-硝基苯基)-3-(6--2-噻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硝基苯基)-3-(2-氨基苯骈噻唑基)-三氮烯的合成
2
作者 郭茂峰 龙跃 焦凤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113,共2页
目的:合成三氮烯类新试剂。方法:通过重氮盐的氮偶联反应。结果与结论: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数据证实产物为三氮烯类化合物。
关键词 1-(4-硝基苯基)-3-(2-氨基噻唑基)- 偶联反应 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硝基苯基)-3-(3,5-二溴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智敏 申屠超 金建忠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41-344,共4页
合成了1-(4-硝基苯基)-3-(3,5-二溴吡啶)三氮烯(NPDBPDT),并研究了NPDBPDT与镍的显色反应。在pH10.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介质中,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镍与试剂生成摩尔比为1:4的络合物在470nm处有最大正吸收峰... 合成了1-(4-硝基苯基)-3-(3,5-二溴吡啶)三氮烯(NPDBPDT),并研究了NPDBPDT与镍的显色反应。在pH10.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介质中,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镍与试剂生成摩尔比为1:4的络合物在470nm处有最大正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2×10^5L·mol^-1·cm^-1;在540nm处有最大负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5×10^5L·mol^-1·cm^-1;以540nm为参比波长、470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7×10^5L·mol^-1·cm^-1。镍含量在0~480μ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合金样品中镍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符,加标回收率为98.0%~102.0%;精密度小于5%(RSD,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硝基苯基)-3-(3 5-吡啶) 合成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硝基苯基)-3-(5-溴-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镍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春牛 严国兵 郑云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79,共3页
报道了1-(4-硝基苯基)-3-(5-溴-吡啶)-三氮烯(NPBPDT)的合成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在Triton X-100的存在下,pH值为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镍发生显色反应,镍与NPBPDT形成摩尔比为1:2型的黄色配合物,450nm... 报道了1-(4-硝基苯基)-3-(5-溴-吡啶)-三氮烯(NPBPDT)的合成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在Triton X-100的存在下,pH值为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镍发生显色反应,镍与NPBPDT形成摩尔比为1:2型的黄色配合物,450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峰,在535nm处有一最大负吸收峰。以450nm为参比波长,535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36×10^5L·mol^-1·cn^-1,镍的质量浓度在0~0.48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合金中的微量镍,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硝基苯基)-3-(5--吡啶)-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羟基-3,5-二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与锌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冯泳兰 邝代治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29-230,233,共3页
研究了 1 (2 羟基 3,5 二硝基苯基 ) 3 [4 (苯基偶氮 )苯基 ] 三氮烯 (HDNPAPT)与锌(Ⅱ )的显色条件。在乳化剂OP存在下的氢氧化钠介质中 ,在 5 2 5nm波长处 ,锌与HDNPAPT形成稳定的 1∶2的红色配合物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2 5=9.1... 研究了 1 (2 羟基 3,5 二硝基苯基 ) 3 [4 (苯基偶氮 )苯基 ] 三氮烯 (HDNPAPT)与锌(Ⅱ )的显色条件。在乳化剂OP存在下的氢氧化钠介质中 ,在 5 2 5nm波长处 ,锌与HDNPAPT形成稳定的 1∶2的红色配合物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2 5=9.15× 10 4 L·mol- 1·cm- 1,锌 (Ⅱ )浓度在 0~ 10 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已应用于人发、面粉中微量锌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1-(2-羟基-3 5-硝基苯基)-3-[4-(苯基)苯基]- 分析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硝基苯基)-3-(3,5-二溴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锌的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智敏 沈素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25-228,共4页
新合成了吡啶类三氮烯显色剂1-(4-硝基苯基)-3-(3,5-二溴吡啶)三氮烯(NPDBPDT),并研究了NPDBPDT与锌的显色反应。在Na2B4O7-NaOH缓冲溶液(PH 10.0)介质中,于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锌与试剂生成1:2络合物。该络合... 新合成了吡啶类三氮烯显色剂1-(4-硝基苯基)-3-(3,5-二溴吡啶)三氮烯(NPDBPDT),并研究了NPDBPDT与锌的显色反应。在Na2B4O7-NaOH缓冲溶液(PH 10.0)介质中,于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锌与试剂生成1:2络合物。该络合物在450nm处有最大正吸收峰,以540nm为参比波长,450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峰双波长测定,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7×10^-5L·mol^-1·cm^-1,锌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硝基苯基)-3-(3 5-吡啶)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羟基-3,5-二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与铜的显色反应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冯泳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研究了新合成的1 - (2 - 羟基- 3 ,5 - 二硝基苯基) - 3 - [ 4 - ( 苯基偶氮) 苯基] - 三氮烯( HDNPAPT) 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存在下,pH11 .0 的Na2B4 O7 - NaOH 介质... 研究了新合成的1 - (2 - 羟基- 3 ,5 - 二硝基苯基) - 3 - [ 4 - ( 苯基偶氮) 苯基] - 三氮烯( HDNPAPT) 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存在下,pH11 .0 的Na2B4 O7 - NaOH 介质中,铜与HDNPAPT 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组成比为1∶2 ,λm ax = 540 n 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40 = 1 .73 ×105 L·mol- 1·cm - 1 ,铜的质量浓度在0 ~360 μg/ 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大米和面粉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与铜试剂法相符,5 次测定的RSD< 3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羟基-3 5-硝基苯基)-3-[4-(苯基)苯基]-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的合成及用于汞的光度测定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文革 赵书林 李舒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合成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ABMBTT),并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法对其分子结构作了验证。研究了该试剂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9.5~11.0的硼酸盐缓冲介质中,有Triton X-100存在下,ABMBTT与汞反应形成2... 合成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ABMBTT),并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法对其分子结构作了验证。研究了该试剂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9.5~11.0的硼酸盐缓冲介质中,有Triton X-100存在下,ABMBTT与汞反应形成2:1的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2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0×10^5L·mol^-1·cm^-1,汞的浓度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焦磷酸钠存在下,常见离子基本不干扰。已应用于工业废水中微量汞的测定,测定结果的RSD小于3.5%,与二苯硫腙光度进行验证,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合成 1--3(6-甲氧基-2-噻唑)-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4,4′-二[3-(4-苯基-2-噻唑基)三氮烯基]联苯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永秋 何晓玲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1-704,共4页
本文研究了新试剂4,4′-二[3-(4-苯基-2-噻唑基)三氮烯基]联苯(BPTTBP)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NaOH碱性介质中,试剂BPTTBP分别与CPB和CTMAB形成紫色离子缔合物,... 本文研究了新试剂4,4′-二[3-(4-苯基-2-噻唑基)三氮烯基]联苯(BPTTBP)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NaOH碱性介质中,试剂BPTTBP分别与CPB和CTMAB形成紫色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07nm。试剂BPTTBP与CPB和CTMAB的缔合比均为1∶1,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46×104L·mol-1·cm-1和1.82×104L·mol-1·cm-1,CPB和CTMAB含量在0~1.0×10-5mol·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直接用于废水中微量CPB和CTMAB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二[3-(4-苯基-2-噻唑基)基]联 化十六烷基吡啶 化十六烷基甲基铵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显色剂NPABST与镉的显色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秀华 张诚 +1 位作者 丁珂 沙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5期41-44,共4页
以作者新合成的1-(5-硝基-2-吡啶)-3-(偶氮苯-4-磺酸)-三氮烯[1-(5-nitro-2-pyridyl)-3-(azobenzene-4-sulfonic acid)-triazene,简称NPABST]为显色弃忆研究了它与镉的高灵敏显色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10~10.8的Na2B4... 以作者新合成的1-(5-硝基-2-吡啶)-3-(偶氮苯-4-磺酸)-三氮烯[1-(5-nitro-2-pyridyl)-3-(azobenzene-4-sulfonic acid)-triazene,简称NPABST]为显色弃忆研究了它与镉的高灵敏显色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10~10.8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NPABST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可与Cd^2+形成红色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5nm,摩尔吸光系数为1.8×10^5L·mol^-1·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1-(5-硝基-2-吡啶)-3-(偶-4-磺酸)-(NPAB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醇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臧皓 沈鹏 +6 位作者 王恩鹏 徐倩 张露云 夏广清 朱俊义 张辉 杨晓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0,共7页
以酪醇为原料,对其醇羟基进行了结构修饰,合成了25种酪醇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和高分辨质谱分析确证.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活性,化合物3k和3y... 以酪醇为原料,对其醇羟基进行了结构修饰,合成了25种酪醇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和高分辨质谱分析确证.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活性,化合物3k和3y具有良好的DPPH清除活性,其中化合物3y的清除活性高于对照药奎诺二甲基丙烯酸酯(Trolox);在实验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清除活性,化合物3k,3x和3y具有良好的ABTS清除活性,其中化合物3y的清除活性高于Trolox;在实验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对铁离子-2,4,6-三(2-吡啶基)三嗪(Fe3+-TPTZ)复合物表现出一定的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化合物3k,3w和3y具有良好的Fe3+-TPTZ复合物还原能力,其中化合物3y的还原能力高于Trol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醇衍生物 1 1-苯基-2-硝基 2 2'-双(3-乙基噻唑-6-磺酸)二铵盐 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DPPH与ABTS自由基法评价不同葡萄籽油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33
12
作者 梁红敏 任继波 +2 位作者 李彦奎 高德艳 胡文效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1,共7页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hydrazyl,DPPH)法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 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法测定不同方...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hydrazyl,DPPH)法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 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法测定不同方法提取葡萄籽油极性部分、非极性部分及全油的抗氧化能力,测定不同葡萄籽油多酚含量,研究多酚与葡萄籽油极性部分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热榨毛油与溶剂法毛油在经过精炼后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在溶剂法精炼油、热榨法精炼油、低温压榨油、超临界CO_2萃取葡萄籽油中,低温压榨油极性部分清除DPPH与ABTS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低温压榨油的多酚含量最高,超临界CO_2萃取葡萄籽油非极性部分与低温压榨油全油的DPPH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各不同葡萄籽油总酚含量与极性部分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苯基-2-硝基肼(DPPH) 2 2'--(3-乙基噻唑-6-磺酸)二胺盐(ABTS) 抗氧化能力 葡萄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