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2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NA甲基化组学技术分析TET 1基因对小鼠uNK细胞DNA甲基化的影响
1
作者 赵静贤 杨晓伟 +3 位作者 刘言言 赵自亮 赵光伟 赵永聚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2-924,共13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去甲基化酶1(ten eleven translocation,TET 1)对小鼠子宫内自然杀伤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uNK)DNA甲基化的影响,深入了解其分子调控机制。无菌采集妊娠10 d小鼠子宫蜕膜,分离纯化uNK细胞进行培养,利用RNA干扰技... 本研究旨在探究去甲基化酶1(ten eleven translocation,TET 1)对小鼠子宫内自然杀伤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uNK)DNA甲基化的影响,深入了解其分子调控机制。无菌采集妊娠10 d小鼠子宫蜕膜,分离纯化uNK细胞进行培养,利用RNA干扰技术敲低TET 1基因的表达,提取TET 1干扰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的总DNA,利用简化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序(reduced representation bisulfite sequencing,RRBS)技术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进行两组样本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的统计与注释,并进一步对DMR相关基因进行GO数据库分析及注释,了解相关基因的功能,利用KEGG数据库对其调控的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ET 1干扰组相较对照组共有14120个DMRs,其中高甲基化的DMR有4897个,低甲基化的DMR有9223个,分布在基因体(genebody)上的DMR最多,共9762个,占总数的69.14%。DMR广泛分布于基因组的不同元件,且有些基因不同元件同时存在高甲基化和低甲基化的DMR。GO注释结果显示,存在DMR的基因主要集中在ATP结合、核酸结合、细胞组建、细胞分化、胚胎发育、RNA聚合酶Ⅱ转录调控、细胞增殖负调控等方面。KEGG数据库分析显示,DMR主要在代谢通路呈现显著富集,其中丙酮酸代谢通路共有12个参与代谢的关键分子出现了54个DMR,是出现DMR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其中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s)、乳酸脱氢酶B(Ldhb)和丙酮酸激酶(Pklr)的DMR呈现单一高甲基化状态。此外,PI3K/AKT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在介导丙酮酸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在基因体和启动子上的DMR也出现显著富集。综上,TET 1对小鼠uNK细胞具有甲基化调控作用,丙酮酸代谢是其发挥调控作用的主要途径,Acss、Ldhb和Pklr是其潜在的调控靶分子,PI3K/AKT和HIF-1是参与调控的重要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 1基因 UNK细胞 甲基化组学 丙酮酸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牡蛎不同温度处理下转录组分析与类B3GALT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2
作者 张蔚然 曲梦 +6 位作者 胡君霞 江艳华 郭莹莹 朱文嘉 李娜 李风铃 姚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81-90,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处理下太平洋牡蛎中诺如病毒结合受体合成通路上响应的基因,筛选后进行克隆和表达规律的研究。方法对牡蛎分别进行高温(25℃)及低温(5℃)处理,取其鳃和消化腺两种组织,提取RNA后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分析。选取诺如病毒结...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处理下太平洋牡蛎中诺如病毒结合受体合成通路上响应的基因,筛选后进行克隆和表达规律的研究。方法对牡蛎分别进行高温(25℃)及低温(5℃)处理,取其鳃和消化腺两种组织,提取RNA后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分析。选取诺如病毒结合受体合成通路上规律性响应温度处理的基因作为目标,对目标基因进行克隆、原核表达与免疫印迹鉴定。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分析该基因的组织表达和季节表达规律。结果类β1,3半乳糖转移酶1(B3GALT1)基因(GenBank LOC117683256)在鳃组织低温组的多个取样点均出现显著上调。扩增得到该基因1089 bp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在25℃、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 beta-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8 h后,出现大小约为84.9 kDa的蛋白条带,该条带与抗MBP标签抗体、抗人B3GALT1抗体均能发生特异性结合。类B3GALT1基因在鳃组织中大量表达,且低温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高温(P<0.01)。结论太平洋牡蛎类B3GALT1基因的表达量受温度影响,表达的蛋白与人类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具有相似的免疫原性;类B3GALT1基因的组织表达和季节表达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与诺如病毒爆发的季节性相符合。本研究为深入探索牡蛎季节性富集诺如病毒分子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转录组 诺如病毒 类B3GALT1基因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X1基因突变导致的Zellweger谱系障碍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刘苏颖 麻宏伟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本文报道1例7月25 d女性患儿,以互动反应差就诊,伴发育迟缓、喂养困难、肌张力低、听力异常、特殊面容。实验室检查显示,转氨酶和胆汁酸显著升高,高通量测序全外显子检查提示过氧化物酶1(peroxidase 1,PEX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血清极长... 本文报道1例7月25 d女性患儿,以互动反应差就诊,伴发育迟缓、喂养困难、肌张力低、听力异常、特殊面容。实验室检查显示,转氨酶和胆汁酸显著升高,高通量测序全外显子检查提示过氧化物酶1(peroxidase 1,PEX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血清极长链脂肪酸升高,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诊断为Zellweger谱系障碍(Zellweger spectrum disorder,ZSD),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康复训练等对症处理。通过报道本例PEX1基因突变致ZSD患儿,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迟缓 肌张力低 过氧化物酶1基因 Zellweger谱系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G1基因融合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4
作者 任腾丽 郭媛 +1 位作者 史展雨 王晚萍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神经调节蛋白1(NRG1)基因融合通过增强NRG1/ErbBs受体配体复合物的表达,激活PIK3-AKT/ERK等下游信号通路,对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NRG1基因融合可能通过持续激活生长信号通路、影响细胞黏附和迁移、促进血管生成及增强免疫逃... 神经调节蛋白1(NRG1)基因融合通过增强NRG1/ErbBs受体配体复合物的表达,激活PIK3-AKT/ERK等下游信号通路,对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NRG1基因融合可能通过持续激活生长信号通路、影响细胞黏附和迁移、促进血管生成及增强免疫逃逸等多种机制,促进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发展。研究显示,NRG1基因融合在NSCLC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更常见于不吸烟的女性肺腺癌患者,其中CD74-NRG1、SLC3A2-NRG1、SDC4-NRG1等是较为常见的融合类型。这些患者通常预后不佳,生存期显著缩短。NRG1基因融合的NSCLC患者对标准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反应不佳。已有研究表明,阿法替尼、Zenocutuzumab及靶向ErbB3的单克隆抗体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客观反应率和无进展生存期,为NRG1基因融合NSCLC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1 非小细胞肺癌 NRG1基因融合 CD74-NRG1 SLC3A2-NRG1 SDC4-NR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丘青背山羊ACSL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5
作者 艾小楠 程俐芬 +3 位作者 白璞 陈正灏 薛丽娜 周胜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9-511,共13页
[目的]克隆灵丘青背山羊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1,ACSL1)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ACSL1基因在灵丘青背山羊不同组织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根据GenBank中山羊ACSL1... [目的]克隆灵丘青背山羊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1,ACSL1)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ACSL1基因在灵丘青背山羊不同组织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根据GenBank中山羊ACSL1基因序列(登录号:XM_018041882.1)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灵丘青背山羊肝脏组织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ACSL1基因CDS区序列并克隆、测序,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并采用在线软件对ACSL1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CSL1基因在灵丘青背山羊不同组织以及ACSL1、ACACA、PPARγ、FASN基因在皮下脂肪细胞不同分化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灵丘青背山羊ACSL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2 100 bp,编码699个氨基酸。相似性比对发现,灵丘青背山羊ACSL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的相似性最高,达99.0%。系统进化树显示,灵丘青背山羊与绵羊的亲缘关系最近,与虎鲸的亲缘关系最远,且在不同物种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灵丘青背山羊ACSL1蛋白分子式为C_(3529)H_(5567)N_(929)O_(1000)S_(36),分子质量为78.2 ku,理论等电点为7.46,半衰期为30 h,不稳定系数为32.61。ACSL1蛋白为碱性疏水性蛋白,存在1个跨膜结构,无信号肽。ACSL1蛋白有49个磷酸化位点,主要在线粒体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灵丘青背山羊ACSL1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39.63%)、无规则卷曲(31.33%)、延伸链(20.74%)及β-转角(8.30%)组成。ACSL1蛋白与FASN、ACACA、LPL等10个蛋白可能存在互作。组织表达分析发现,ACSL1基因在灵丘青背山羊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皮下脂肪、肾脏和心脏中表达量次之。检测山羊脂肪细胞不同分化时期基因的时序表达,结果显示,与分化第0天相比,山羊ACSL1基因表达量在分化第8天达到峰值(P<0.05);ACACA和FASN基因表达量均在分化第10天达到峰值(P<0.05);PPARγ基因表达量在分化第6天达到峰值(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灵丘青背山羊ACSL1基因CDS区序列,并明确了其在山羊不同组织和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ACSL1基因在肝脏和皮下脂肪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ACSL1、ACACA、PPARγ、FASN基因表达量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ACSL1基因在山羊脂肪沉积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丘青背山羊 ACSL1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 脂肪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GAP1基因新发变异所致常染色体显性智力发育障碍5型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杨梦迪 刘芳 +2 位作者 吕少广 刘思敏 阴晓伟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9-10,25,共3页
目的分析1例无明显原因运动、智力发育落后患儿的基因特征,加强对常染色体显性智力发育障碍5型(MRD5)的认识与了解。方法选取2023年11月因“不明原因运动、智力发育落后”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儿童康复病区的1... 目的分析1例无明显原因运动、智力发育落后患儿的基因特征,加强对常染色体显性智力发育障碍5型(MRD5)的认识与了解。方法选取2023年11月因“不明原因运动、智力发育落后”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儿童康复病区的1例男童,收集患儿及家庭成员的临床资料和家族史,对患儿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完善实验室及相关辅助检查。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结果患儿男,1岁10月,面部呈现高拱形眉.,眼距宽,鼻梁l宽,小.下颌,四肢肌力、肌张力低下,存在运动、智力发育落后。脑电图异常。WES显示患儿SYNGAP1基因发生了一个新的突变,即c1393(exon9)deC,(pLeu465Phefs*9)(NM_006772),家系验证显示其父母,均为野生型,这个新发生的变异,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根i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和美国分子病理学会发布的序列变异解读标准和指南该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S2+PM2_Supportng)。该基因突变关联疾病为MRD5。结论利用WES确诊了1例MRD5患儿,SYNGAP1基因新发生变异发现拓展了MRD5的致病基因突变谱,为家庭遗传咨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发育障.碍 SYNGAP1基因 变异 突变 移码突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萍LmGSTU1基因克隆及其提高大肠杆菌镉耐受性的分析
7
作者 娄遵义 刘兆菊 +2 位作者 毕星怡 任丽丽 杨贵利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s,GST)是由大型基因家族编码的多功能酶,在植物耐受重金属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镉(Cadmium,Cd)超富集浮萍的cDNA为模板扩增出LmGSTU1基因,并进一步对LmGSTU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s,GST)是由大型基因家族编码的多功能酶,在植物耐受重金属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镉(Cadmium,Cd)超富集浮萍的cDNA为模板扩增出LmGSTU1基因,并进一步对LmGSTU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LmGSTU1基因全长675 bp,可编码224个氨基酸,存在GST-C和GST-N两个亚家族结构域。LmGSTU1蛋白为带负电荷稳定的酸性亲水性蛋白,含有14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区域。此外,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0a-LmGSTU1,探究重组菌BL21 (pET30a-LmGSTU1)在不同浓度Cd胁迫下的生长变化。在400 mg/L Cd胁迫下,两种菌的生长速率差异最为显著,重组菌BL21 (pET30a-LmGSTU1)的生长速率高达对照菌BL21 (pET30a)的2倍,说明LmGSTU1基因的表达能增强大肠杆菌BL21对重金属Cd胁迫的耐受性。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深入研究LmGSTU1基因在浮萍中的解毒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GSTU1基因 浮萍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BZR1基因家族的鉴定及CsBZR1-5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理研究
8
作者 董圆 张永恒 +1 位作者 肖烨子 余有本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8,共14页
BZR1转录因子是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基于茶树基因组数据,鉴定并克隆了6个茶树BZR1家族成员,分析了它们的基因结构、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 BZR1转录因子是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基于茶树基因组数据,鉴定并克隆了6个茶树BZR1家族成员,分析了它们的基因结构、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活性,并探究了它们在不同组织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6个茶树BZR1成员的内含子个数为2或3,其编码蛋白都包含典型的bHLH特征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除了CsBZR1-1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其余CsBZR1s均定位于细胞核;转录激活活性分析表明,CsBZR1s在酵母中均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显示,CsBZR1s在茶树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其中CsBZR1-1和CsBZR1-6的表达模式较为相似;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6个CsBZR1基因均响应干旱胁迫,其中CsBZR1-5的表达持续被PEG模拟的干旱胁迫诱导。此外,ABA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CsNCED1在干旱胁迫下与CsBZR1-5的表达模式高度相似,凝胶电泳迁移试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zssay,EMSA)分析发现,CsBZR1-5能够与CsNCED1启动子上的E-box元件结合,说明CsBZR1-5可能参与调控了CsNCED1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过程。本研究系统分析了6个CsBZR1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为进一步阐明CsBZR1成员在茶树生长发育和干旱胁迫响应中的调控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CsBZR1s基因 亚细胞定位 转录自激活 凝胶电泳迁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ANK1基因新发突变1例报告
9
作者 张媛媛 李中原 胡晓红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465-468,475,F0002,共6页
分析1例新生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的临床特点、诊疗流程及基因检测结果。该患儿皮肤黄染,外周血涂片球形红细胞比例达30%。基因测序患儿ANK1基因有1个杂合突变。母亲同样位点突变,且有类似病史。该基... 分析1例新生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的临床特点、诊疗流程及基因检测结果。该患儿皮肤黄染,外周血涂片球形红细胞比例达30%。基因测序患儿ANK1基因有1个杂合突变。母亲同样位点突变,且有类似病史。该基因突变位点未被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uman Genetic Mutation Database,HGMD)收录,无文献报道,为新发突变。HS临床表型无特异性,在新生儿早期主要表现为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贫血。基因检测是发现Coombs阴性的新生儿和婴儿溶血性贫血病因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K1基因 新发突变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ME chromosomal region gene 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一例及文献复习
10
作者 王小红 杨海花 +2 位作者 高静 陈永兴 卫海燕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1例身材矮小、面中部发育不全患儿的病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特殊矮小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身材矮小、面中部发育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父母行基因检测,并给予患儿常规治疗、随访。结果结合患儿特殊面容及基因检测,诊... 目的探讨1例身材矮小、面中部发育不全患儿的病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特殊矮小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身材矮小、面中部发育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父母行基因检测,并给予患儿常规治疗、随访。结果结合患儿特殊面容及基因检测,诊断为AMMECR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结合文献复习总结AMMECR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特点。结论AMMECR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运动语言落后、肌张力减低、听力损失、面中部发育不全,部分存在心脏改变、腭裂、骨骼改变及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智力落后和肾钙质沉着症。该文报道1例AMMECR1基因新变异引起身材矮小、面中部发育不全患儿的病例资料,结合特殊面容及基因检测,诊断为AMMECR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AMMECR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性疾病,本文初步概括其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AMMECR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ECR1基因 身材矮小 面中部发育不全 发育迟缓 Xq22.3-q23微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嫩度牦牛背最长肌中SERPINE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敬科民 张鹏 +6 位作者 李雨谦 田园 董文静 柴志欣 王吉坤 钟金城 蔡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08-2318,共11页
【目的】克隆牦牛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E成员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基因序列,同时探究不同嫩度牦牛背最长肌组织中SERPINE1基因核苷酸序列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其对牦牛肉嫩度的影响提供试验数据。【方法】根据GenBank中... 【目的】克隆牦牛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E成员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基因序列,同时探究不同嫩度牦牛背最长肌组织中SERPINE1基因核苷酸序列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其对牦牛肉嫩度的影响提供试验数据。【方法】根据GenBank中牦牛SERPINE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克隆获得高、低嫩度牦牛背最长肌中的SERPINE1基因序列全长,并对其结构及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嫩度牦牛背最长肌中SERPINE1基因表达量。【结果】高、低嫩度牦牛背最长肌组织中SERPINE1基因全长分别为8 315和8 318 bp,均编码402个氨基酸且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高、低嫩度背最长肌组织中SERPINE1基因非编码序列中存在3个碱基缺失及22个碱基突变(4个碱基颠换、18个碱基转换)。牦牛SERPINE1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普通牛、瘤牛、美洲野牛、绵羊、山羊、家猪、人、小鼠的相似性分别为99.26%、99.26%、99.59%、96.94%、97.02%、90.49%、86.52%和80.10%。SERPINE1蛋白是一个含有23个氨基酸信号肽的亲水性稳定膜外蛋白,位于细胞外,具有34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包含1个反应中心环(reactive center loop, RCL)。SERPINE1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44.78%)和无规则卷曲(35.32%)构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ERPINE1基因在高嫩度牦牛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低嫩度牦牛背最长肌(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从高、低嫩度牦牛背最长肌组织中克隆SERPINE1基因全长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为后续研究SERPINE1基因参与调控牦牛肉嫩度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SERPINE1基因 嫩度 生物信息学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光形态建成因子LjCOP1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宛燕 周晓春 +5 位作者 房海灵 林沂 亓希武 于盱 陈泽群 梁呈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0-1299,共10页
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合成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COP1 E3连接酶是光信号转导的分子开关。该研究基于金银花转录组数据库,从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中克隆得到LjCOP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结... 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合成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COP1 E3连接酶是光信号转导的分子开关。该研究基于金银花转录组数据库,从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中克隆得到LjCOP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包含13个外显子,编码区(CDS)长度为2034 bp,编码677个氨基酸残基。多序列比对显示,LjCOP1与其他植物COP1序列具有较高保守性,均包含环形锌指结合域、卷曲螺旋形和WD40重复序列等特殊结构域。基于SWISS-MODEL对金银花LjCOP1基因进行的蛋白结构预测显示其与拟南芥AtCOP1在蛋白质三级结构层面高度保守。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LjCOP1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大量激素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和胁迫响应元件。系统发生分析表明,LjCOP1与莴笋LsCOP1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表达模式分析显示,LjCOP1在金银花不同部位及花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且在叶中高量表达。与黑暗条件相比,白光下LjCOP1基因表达丰度最高,且对黑暗转蓝光响应更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LjCOP1基因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NPR1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南方根结线虫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勇 杨志晓 +5 位作者 孔德钧 王仁刚 黄宁 余世洲 王世泽 张小全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3,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挖掘烟草抗南方根结线虫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NPR1(non-expressor of PR genes)家族成员,并明确其功能。基于拟南芥AtNPR1家族成员蛋白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分析烟草NtNPR1基因家族成员及其特征。通过qRT-PCR检测南方... 本研究旨在挖掘烟草抗南方根结线虫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NPR1(non-expressor of PR genes)家族成员,并明确其功能。基于拟南芥AtNPR1家族成员蛋白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分析烟草NtNPR1基因家族成员及其特征。通过qRT-PCR检测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后抗病(NC95)、感病(长脖黄)烟草品种Nt-NPR1家族重要候选抗性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LC-MS/MS方法对2个品种烟草根系内源水杨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普通烟草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2个NtNPR1基因,这些基因被分为3个亚组,同一亚组中NtNPR1家族成员蛋白结构、保守基序的长度和位置都极为相似。编码氨基酸长度范围为462~588,均为亲水性蛋白,均位于细胞核。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抗、感烟草品种后,根系中水杨酸含量、NtNPR1基因家族成员表达量在抗病品种中均升高,在感病品种中则降低,其中NtNPR6的变化最为明显。综上,NPR1基因与烟草南方根结线虫抗性密切相关,NtNPR6基因可作为烟草响应南方根结线虫胁迫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NPR1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南方根结线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桑桑牦牛FGF1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
14
作者 王佟 余道宁 +7 位作者 马超凡 张明昊 郑青波 陈伟基 马晓明 梁春年 阎萍 潘和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为研究牦牛FGF1基因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试验以桑桑牦牛心脏组织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FGF1基因的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FGF1基因在牦牛心脏、... 为研究牦牛FGF1基因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试验以桑桑牦牛心脏组织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FGF1基因的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FGF1基因在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及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桑桑牦牛FGF1基因的CDS区序列长468 bp,共编码155个氨基酸;相似性比对发现,桑桑牦牛与牛和瘤牛的同源性最高(99.8%),与鸡的同源性最低(73.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桑桑牦牛FGF1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6.51,为酸性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该蛋白存在7个糖基化位点和29处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与FGF22、TGFB1和FGF17等蛋白存在主要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FGF1基因在桑桑牦牛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肺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FGF1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介导的转BtPMaT1基因烟草对烟粉虱抗性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费明亮 白戈 +5 位作者 程涛 娄勇 杨楠 谢贺 王智英 杨大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8,共9页
【目的】构建沉默烟粉虱BtPMaT1基因的烟草,并评价其抗烟粉虱表型。【方法】采集云南11个主要烟区的烟粉虱,克隆解毒酚糖的BtPMaT1基因,构建在烟草中表达BtPMaT1基因的RNAi载体,并对阳性转化植株接种烟粉虱,评价其抗性。【结果】(1)云... 【目的】构建沉默烟粉虱BtPMaT1基因的烟草,并评价其抗烟粉虱表型。【方法】采集云南11个主要烟区的烟粉虱,克隆解毒酚糖的BtPMaT1基因,构建在烟草中表达BtPMaT1基因的RNAi载体,并对阳性转化植株接种烟粉虱,评价其抗性。【结果】(1)云南11个地区烟粉虱BtPMaT1基因序列存在差异,与烟草Nt-PMaT1基因序列亲缘关系较远;(2)明确了11个烟区的RNAi靶标片段,构建RNAi载体,转化获得RNAi烟草,其农艺性状与对照烟草无明显差异;(3)接种烟粉虱14~35 d后,BtPMaT1基因RNAi载体的转基因烟株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烟株(P<0.01)。【结论】构建的沉默烟粉虱BtPMaT1基因的烟草具有良好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BtPMaT1基因 RNA干扰(RNAI)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CDH1基因在过表达c-MYC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作者 安洁 杨洁 +4 位作者 窦敏敏 孙楠楠 赵迪鹏 杜荣 秦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3-452,共10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myelocytoma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 c-MYC)对猫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其与E-钙黏蛋白(cadherin 1,CDH1)基因表达和分子特性的关系,为将其应用于猫肿瘤疾病防治和组织损伤修复提供依...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myelocytoma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 c-MYC)对猫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其与E-钙黏蛋白(cadherin 1,CDH1)基因表达和分子特性的关系,为将其应用于猫肿瘤疾病防治和组织损伤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组织贴壁法对猫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利用电转仪将PB-TRE-c-MYC质粒转染至细胞并观察细胞形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H1基因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CDH1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结果]过表达c-MYC导致细胞形态发生变化,从间质细胞的长梭型向上皮细胞的鹅卵石状发生转变,且使上皮细胞标志基因CDH1的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猫CDH1蛋白有881个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定位于细胞膜,存在4个CA结构域,介导细胞与细胞的接触,属于亲水性的酸性蛋白,主要由无规则卷曲组成,可能存在由Sec易位子转运并被信号肽酶Ⅰ(Sec/SPⅠ)切割的信号肽位点。[结论]猫CDH1基因的表达可被外源性重编程因子c-MYC激活,其编码的钙黏蛋白可促进猫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间质-上皮转化,以抑制细胞癌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基因 CDH1基因 间质-上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猫杯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VP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中华 纪志辉 +5 位作者 赵晓 苏煜智 董昊 司永芳 王金明 石文达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了解猫杯状病毒(FCV)新流行毒株的流行情况、变异特点及致病性,通过收集2016-2022年4月北京地区多家宠物医院就诊疑似感染FCV的猫眼、鼻、咽拭子进行RT-PCR检测和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5株FCV进行病毒含量测定、VP1基因序列分析,并对其... 为了解猫杯状病毒(FCV)新流行毒株的流行情况、变异特点及致病性,通过收集2016-2022年4月北京地区多家宠物医院就诊疑似感染FCV的猫眼、鼻、咽拭子进行RT-PCR检测和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5株FCV进行病毒含量测定、VP1基因序列分析,并对其中1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2018-2022年4月阳性率分别为36.98%、34.30%、41.33%、40.46%和34.39%,总阳性率为37.93%。5株FCV分离株VP1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4.1%~85.4%和83.6%~91.0%;5株FCV分离株与国内疫苗株255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4.8%~84.5%和83.7%~91.6%;与国内疫苗株255株、国外疫苗株F9株在不同的小分支上。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猫感染BJH13株FCV后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体重下降、眼鼻分泌物增多和舌泛红、溃疡等典型感染FCV临床症状;FCV感染猫的舌和肺脏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FCV侵染猫舌和肺脏并呈典型感染FCV病理特征。以上结果表明,FCV阳性率高;分离株BJH13株致病力强;FCV VP1基因序列变异大,与目前临床使用的疫苗株255、F9株VP1基因存在明显差异,存在疫苗免疫失败的风险。这对现阶段FCV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为今后的疫苗研发提供了候选毒株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 分离鉴定 VP1基因 序列分析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编辑系统构建ACTA1基因敲除的PEFs细胞系
18
作者 张雪萍 刘嘉仪 +1 位作者 王彦芳 吴添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3-2284,共12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α-肌动蛋白1(actin alpha 1,ACTA1)基因敲除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orcine embryo fibroblasts, PEFs),为后续在细胞水平上探究猪ACTA1基因功能及发掘友好基因座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α-肌动蛋白1(actin alpha 1,ACTA1)基因敲除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orcine embryo fibroblasts, PEFs),为后续在细胞水平上探究猪ACTA1基因功能及发掘友好基因座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CTA1基因在巴马小型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部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7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CRISPOR在线网站在猪ACTA1基因第7外显子区域设计3条向导RNA(single guide RNA,sgRNA),并将其连接至pX330载体;通过T7E1酶切检测不同sgRNA活性,选择效率较高且符合目标的载体质粒共转染至PEFs中;利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单克隆细胞,并对获得的单克隆细胞进行基因型鉴定和脱靶分析。【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CTA1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设计的3条sgRNA的基因编辑效率分别为24.87%(sgRNA1)、39.59%(sgRNA2)、36.93%(sgRNA3),综合切割位置和基因编辑效率,选用sgRNA1和sgRNA2共转染细胞。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69株单克隆细胞中有20株单克隆细胞发生了编辑,其中单等位基因片段敲除细胞3株,双等位基因片段敲除细胞1株,片段敲除效率为5.8%(4/69)。脱靶分析结果显示,在预测的脱靶位点未检测到脱靶效应。【结论】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成功构建了ACTA1基因纯合敲除的PEFs,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ACTA1基因对猪骨骼肌发育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同时为挖掘猪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友好位点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ACTA1基因 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E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鹿茸顶端茸皮组织PIM1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19
作者 李梦茹 宋雪晴 +2 位作者 李想 路鑫浩 夏彦玲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1,共5页
为了研究梅花鹿(Cervus nippon)PIM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利用RT-PCR技术扩增梅花鹿PIM1基因,获得该基因的cDNA序列,对PIM1基因及其蛋白的基本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根据PIM1蛋白的同源序列对比结果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时对PIM1基因在鹿... 为了研究梅花鹿(Cervus nippon)PIM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利用RT-PCR技术扩增梅花鹿PIM1基因,获得该基因的cDNA序列,对PIM1基因及其蛋白的基本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根据PIM1蛋白的同源序列对比结果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时对PIM1基因在鹿茸生长前、中、后期顶端茸皮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梅花鹿PIM1基因的CDS序列全长942 bp,共编码313个氨基酸;PIM1蛋白是一种亲水性较强且无信号肽的不稳定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同源性分析可知,梅花鹿PIM1蛋白与白尾鹿、黇鹿、马鹿的PIM1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度高达98.50%以上;PIM1蛋白的二级结构由43.45%的无规则卷曲、36.10%的α-螺旋、12.78%的延伸链以及7.67%的β-转角组成;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PIM1基因在鹿茸生长后期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生长前期(P<0.01)和生长中期(P<0.01)。说明PIM1基因可能在梅花鹿鹿茸生长后期起着促进骨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PIM1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IN1基因突变导致发育全面落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孔凡超 袁博 +2 位作者 杨眷娣 曹宁 张惠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89-1092,共4页
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为哺乳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受体分为离子型和代谢型,广泛分布于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上,调节大脑、脊髓、视网膜和周围神经系统[1]。其中,离子型Glu受体分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 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为哺乳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受体分为离子型和代谢型,广泛分布于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上,调节大脑、脊髓、视网膜和周围神经系统[1]。其中,离子型Glu受体分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和非NMDA受体。NMDA受体由至少一个GluN1亚基与GluN2和/或GluN3亚基装配形成,在大脑发育、回路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N1基因 基因突变 发育迟缓 神经递质障碍 癫痫 运动障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