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补体受体1型活性片段SCR15-18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高科 何莉 +1 位作者 杨永涛 汪正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0-473,共4页
目的实现人补体受体1型(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CR1)活性片段SCR15-18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方法用PCR从原核表达质粒pET32a-sCR1-SCR15-18上扩增CR1-SCR15-18的编码基因,并克隆到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质粒pPIC9,构建重组质粒pPIC9-... 目的实现人补体受体1型(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CR1)活性片段SCR15-18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方法用PCR从原核表达质粒pET32a-sCR1-SCR15-18上扩增CR1-SCR15-18的编码基因,并克隆到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质粒pPIC9,构建重组质粒pPIC9-CR1-SCR15-18,鉴定后测序;重组质粒电转化整合到毕赤酵母GS115基因组中,菌落PCR技术筛选阳性转化株;经摇瓶发酵和甲醇诱导,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Ni2+-NTA 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并用体外抑制补体溶血反应实验测定目的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CR1-SCR15-18;SDS-PAGE和Western blot证实目的基因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分泌表达;表达产物经镍柱快速纯化后,能够明显抑制补体的体外溶血。结论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实现了CR1-SCR15-18蛋白的分泌表达,该蛋白具有较高的抑制补体溶血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受体1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补体溶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补体受体1型SCR15-18片段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汪晓艳 刘高科 +1 位作者 何莉 汪正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7-1930,共4页
目的:探讨人补体受体1型功能域SCR15-18(CR1-SCR15-18)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缺血再灌注组(I/R)和CR1-SCR15-18保护组(CR1)。结扎肠系膜上动脉30 min,再灌注60 min,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 目的:探讨人补体受体1型功能域SCR15-18(CR1-SCR15-18)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缺血再灌注组(I/R)和CR1-SCR15-18保护组(CR1)。结扎肠系膜上动脉30 min,再灌注60 min,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前5 min注射CR1-SCR15-18蛋白(30 mg/kg)。测定肠黏膜血管的通透性、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小肠病理改变并根据Chiu's方法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补体C3组分的沉积。结果:与SO组相比,I/R组通透性增加,MP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而SOD活性降低,肠黏膜病理损伤严重且有大量补体C3组分沉积。与I/R组相比,CR1组肠黏膜血管通透性显著降低,MP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降低,而SOD活性升高,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只有少量补体C3组分沉积。结论:CR1-SCR15-18蛋白抑制肠缺血再灌注时补体的活化,减轻肠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补体受体1 小肠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红细胞对不同抗原的免疫黏附及Ⅰ型补体受体的检测
3
作者 张振冬 王淑芬 +2 位作者 巩宁 王秀娟 朱琳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0-326,共7页
采用C3b受体花环实验探究了牙鲆红细胞对不同种类抗原的免疫黏附能力,确定了影响免疫黏附作用的理化因子。实验选取创伤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啤酒酵母3种不同类别的抗原分别与牙鲆红细胞在优化条件下反应。结果表明,牙鲆红细胞对3种... 采用C3b受体花环实验探究了牙鲆红细胞对不同种类抗原的免疫黏附能力,确定了影响免疫黏附作用的理化因子。实验选取创伤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啤酒酵母3种不同类别的抗原分别与牙鲆红细胞在优化条件下反应。结果表明,牙鲆红细胞对3种抗原均有免疫黏附作用,在20℃、0.1mol/L PBS^(++)缓冲液的反应条件下,牙鲆红细胞黏附创伤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啤酒酵母的C3b受体花环率分别为(19.00±1.01)%、(6.09±1.36)%和(3.42±0.00)%,对3种抗原的免疫黏附活性差异显著(P<0.05)。利用AKTA快速蛋白液相层析系统的Superdex 200 GL型高效柱分离纯化牙鲆红细胞膜蛋白Ⅰ型补体受体(CR1),通过dot-ELISA法检测发现红细胞膜蛋白组分中含有CR1成分,表明牙鲆红细胞膜上表达了与高等脊椎动物有较高同源性的CR1分子。此实验首次证明了牙鲆红细胞具有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免疫黏附 补体受体(CR1) C3b受体花环 红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1-SCR15-18蛋白减轻补体介导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4
作者 何莉 杨永涛 +2 位作者 郭光金 刘高科 汪正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36-2440,共5页
目的:探讨补体在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及重组人可溶性补体受体Ⅰ型SCR15-18蛋白(sCR1-SCR15-18)的保护作用。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sCR1-SCR15-18保护组。采用线栓法建... 目的:探讨补体在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及重组人可溶性补体受体Ⅰ型SCR15-18蛋白(sCR1-SCR15-18)的保护作用。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sCR1-SCR15-18保护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缺血2h,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大脑皮质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观察大脑皮质区补体C3b沉积和病理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24h后,sCR1-SCR15-18保护组神经功能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皮质MPO活性明显低于I/R组(P<0.05);sCR1-SCR15-18保护组缺血脑组织补体C3b沉积明显减少,病理损伤减轻。结论:补体在脑I/R损伤中起一定作用,sCR1-SCR15-18蛋白对大鼠I/R损伤脑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可溶性补体受体1SCR15-18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CR1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宋金香 杨文东 安振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1型补体受体 肾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天然免疫分子CR1的主要功能及其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文 顾军 郭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4-545,共2页
关键词 红细胞 I补体受体(CR1) 免疫分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R1-SCR1-3蛋白对急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绍俊 张璇 +1 位作者 路延之 汪正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探讨补体活化在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及人补体受体1型SCR1-3蛋白(CR1-SCR1-3)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n=15)、CI/R组(n=30)及CI/R+CR1-SCR1-3组(n=30)。线栓法建立大鼠大... 目的探讨补体活化在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及人补体受体1型SCR1-3蛋白(CR1-SCR1-3)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n=15)、CI/R组(n=30)及CI/R+CR1-SCR1-3组(n=30)。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1 h,再灌注24 h,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记录神经功能缺陷评分;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制作脑匀浆测定大脑皮层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醇(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制备切片观察大脑皮质区补体C4b沉积及病理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24 h后,CR1-SCR1-3蛋白可明显改善CI/R+CR1-SCR1-3组大鼠神经功能(P<0.05);脑梗死体积亦明显减少(P<0.01);与CI/R组比较,CI/R+CR1-SCR1-3组MPO活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缺血脑组织皮质区原位补体C4b沉积显著减少(P<0.01),病理损伤亦明显减轻。结论补体活化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CR1-SCR1-3蛋白对大鼠急性C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补体受体1 短同源重复1—3 大脑中动脉栓塞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症小胶质细胞免疫相关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慧琳 范震 +2 位作者 李凤 张文生 冯成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5-1188,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中老年群体发病率极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通过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筛选出20余种影响AD发病率的风险基因,其中许多基因在小胶质细胞中高表达,且蛋白产物作为膜受体参与小胶质细胞的免疫...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中老年群体发病率极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通过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筛选出20余种影响AD发病率的风险基因,其中许多基因在小胶质细胞中高表达,且蛋白产物作为膜受体参与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功能。这也意味着由小胶质细胞调控的固有免疫可能在AD病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些由高AD风险基因表达的免疫相关受体,如TREM2、CD33、CR1、MS4A蛋白,被视为AD潜在的免疫学药物靶点而成为国内外关注热点。本文综述了这些小胶质细胞的免疫相关受体的结构及其在AD中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发掘AD免疫学靶点防治AD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小胶质细胞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髓系细胞分化抗原33 补体受体1 跨膜蛋白4结构域亚家族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表面CR1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民 杨文东 张建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红细胞膜补体受体1分子 肝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