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疱疹病毒1型分离毒株对叙利亚金黄地鼠的致病性
1
作者 刘建华 撒瑞雪 +8 位作者 张嗣玉 李银涛 邓智超 贾晗铎 赵敏 付玉 杨一明 冉多良 加尔肯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34,共8页
为了解从伊犁地区分离的EHV-1/China/YL202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叙利亚金黄地鼠的致病性,采用蚀斑试验、病毒培养与增殖、饱和硫酸铵浓缩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纯化。使用不同剂量的EHV-1/China/YL2023病毒,以鼻内接种... 为了解从伊犁地区分离的EHV-1/China/YL202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叙利亚金黄地鼠的致病性,采用蚀斑试验、病毒培养与增殖、饱和硫酸铵浓缩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纯化。使用不同剂量的EHV-1/China/YL2023病毒,以鼻内接种的方式感染叙利亚金黄地鼠,探究该分离株的致病效果。结果表明,纯化后的EHV-1/China/YL2023分离株病毒滴度达10^(6.64) TCID_(50)·mL^(-1)。EHV-1/China/YL2023分离株感染4~5周龄叙利亚鼠后,14 d内的出现精神沉郁、食量减退、口部流涎、蜷缩、弓背、皮毛凌乱掉落及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耐过地鼠的平均体重下降25.9%,10^(7)-10^(5) TCID_(50)·0.1 mL^(-1)剂量组的存活率均为50%。病理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组的病毒对叙利亚鼠的肺部脑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即肺泡壁增厚,脑部神经元肿胀、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出血充血等。不同组织病毒载量测定结果显示,叙利亚鼠的肺、脑及淋巴结中均含有病毒DNA,且在肺和脑中的含量较高。综上所述,EHV-1/China/YL2023分离株对4~5周龄叙利亚金黄地鼠具有较高的致病性。本研究为EHV-1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致病机理提供依据,为后期解决EHV-1的流传及疫苗的研发问题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 蚀斑纯化 病毒增殖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疱疹病毒1型的RPA-CRISPR/Cas12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李银涛 撒瑞雪 +4 位作者 宋毅 张嗣玉 刘建华 冉多良 邓海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7,共7页
马疱疹病毒1型(EHV-1)可引起马属动物的马鼻肺炎,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孕马流产,还会引起新生马驹呼吸道感染甚至死亡,对马产业造成很大危害。以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CRISPR/Cas12a反式酶切反应为基础,旨在建立EHV-1的RPA-CRISPR/Cas12... 马疱疹病毒1型(EHV-1)可引起马属动物的马鼻肺炎,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孕马流产,还会引起新生马驹呼吸道感染甚至死亡,对马产业造成很大危害。以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CRISPR/Cas12a反式酶切反应为基础,旨在建立EHV-1的RPA-CRISPR/Cas12a快速检测方法。试验过程中通过对EHV-1-ORF68基因进行相似性与遗传进化分析,并根据其保守序列设计RPA引物与crRNA,建立EHV-1的RPA-CRISPR/Cas12a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以及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EHV-1的RPA-CRISPR/Cas12a方法可以特异性地检出EHV-1,对其他马相关病原进行检测均为阴性;最低检测限度为1.92×10^(2) copies/μL,为传统PCR方法灵敏度(1.92×10^(4) copies/μL)的100倍;检测时间短,总时长约为35 min;应用建立的方法对24份临床阳性样本进行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为66.7%,高于传统PCR方法的29.2%。所建立的EHV-1 RPA-CRISPR/Cas12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准确,可以作为快速检测EHV-1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CRISPR/Cas12a系统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抑制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导致的人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倩 李玲 +6 位作者 王斌 于向民 宋旭霞 钱冬萌 侯云 姜光域 胡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ST)已被证实具有抗广谱病毒的作用,但有关其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simplex virus-1,HSV-1)感染人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鲜有报道。研究GST对由HSV感染所致人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和凋亡异常的抑制作用。... 目的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ST)已被证实具有抗广谱病毒的作用,但有关其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simplex virus-1,HSV-1)感染人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鲜有报道。研究GST对由HSV感染所致人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和凋亡异常的抑制作用。方法设立GST组、GST+HSV-1组、HSV-1组和对照组,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5的HSV-1感染U251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和RT-PCR检测GST对HSV-1感染致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的抑制作用。结果①MTT法显示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别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并有非常明显的时间效应(P<0.05)。其中30μg/ml GST组和HSV-1组MTT值低于对照组(P<0.05);15μg/ml GST+HSV-1组MTT均值高于HSV-1组均值(P<0.05),3.75和30μg/ml GST+HSV-1组MTT值均低于HSV-1组(P<0.05)。②形态学观察HSV-1组细胞感染12 h后出现融合,36 h后出现细胞病变效应,15μg/ml GST+HSV-1组细胞感染24 h后开始出现少量融合,36 h后融合增多,但大部分细胞为正常形态;流式细胞术显示,15μg/ml GST+HSV-1组凋亡率低于HSV-1组(P<0.05)。③RT-PCR检测显示HSV-1组感染6 h后开始检测到gD基因的表达;15μg/ml GST+HSV-1组在感染12 h内gD基因表达受到抑制,24 h后gD基因才开始表达。结论 15μg/ml浓度的GST能抑制HSV-1感染所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异常,同时抑制病毒gD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黄酮 单纯疱疹病毒1 U251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疱疹病毒1型UL56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4
作者 张玉鉴 撒瑞雪 +7 位作者 吴桂灵 杨凯舒 张嗣玉 李银涛 齐晋卫 杨贤斌 邓智超 刘建华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为制备马疱疹病毒1型(EHV-1)UL56蛋白(pUL56)的多克隆抗体。该研究根据GenBank中EHV-1 YM2019株全基因组序列,采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蛋白,与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BALB/c小鼠并制备pUL56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与间接ELISA试验测定多... 为制备马疱疹病毒1型(EHV-1)UL56蛋白(pUL56)的多克隆抗体。该研究根据GenBank中EHV-1 YM2019株全基因组序列,采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蛋白,与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BALB/c小鼠并制备pUL56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与间接ELISA试验测定多克隆抗体反应性。结果显示,纯化后的pUL56可以与EHV-1阳性血清发生反应;pUL56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28 000,并能与pUL56特异性结合。本研究成功制备具有良好反应性的pUL56多克隆抗体,为pUL56功能特性及EHV-1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 UL56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1型疱疹病毒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
5
作者 郑焕琴 姜晓敏 +5 位作者 岳红 王宝岩 刘洋 张兴晓 张建龙 朱洪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40-3048,共9页
本试验旨在从临床样品中得到猫1型疱疹病毒(feline herpesvirus-1,FHV-1)分离株,为FHV-1疫苗候选毒株的研究奠定基础。从宠物医院采集疑似感染FHV-1的猫的眼鼻拭子,用猫肾细胞(Crandell reese feline kidney,CRFK)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 本试验旨在从临床样品中得到猫1型疱疹病毒(feline herpesvirus-1,FHV-1)分离株,为FHV-1疫苗候选毒株的研究奠定基础。从宠物医院采集疑似感染FHV-1的猫的眼鼻拭子,用猫肾细胞(Crandell reese feline kidney,CRFK)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分析、形态学电镜观察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等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用CRFK细胞对临床样品进行分离培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鉴定为FHV-1,并命名为“FHV-ZH2202”株。经高通量测序以及基因参考组装拼接获得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后,将其与国内流行毒株进行SNP分析,发现非同义突变SNP主要集中分布在UL22和US7基因。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对FHV-ZH2202与国内外流行株进行分析,FHV-ZH2202株与国内外流行株在UL22基因的同源性较高,但对于US7基因具有相对较远的亲缘性。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FHV-ZH2202株感染组猫全部发病,出现打喷嚏、眼鼻分泌物等典型症状,但无死亡病例出现。感染后第2天开始,感染组猫通过眼鼻向外界排毒,持续6~8 d。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株FHV-1病毒,并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证明FHV-ZH2202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为FHV-1疫苗候选毒株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疱疹病毒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分析 高通量测序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R MMP-9基因多态性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脑炎易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杏 沈雷 +1 位作者 张伟东 李林 《安徽医学》 2021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多态性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脑炎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SV-1脑炎患儿75例为研究对象,并作为研究组。另选...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多态性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脑炎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SV-1脑炎患儿75例为研究对象,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经脑脊液检测为非病毒性脑炎的患儿7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KIR等位基因(2DL1、2DL2、2DL3、2DL5、3DL1、3DL2、3DL3、2DL4、2DS1、2DS2、2DS3、2DS4、2DS5、3DS1)和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中野生型(CC)、杂合子突变型(CT)、突变纯合型(TT)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KIR、MMP-9基因多态性与HSV-1脑炎易感的关系。结果研究组KIR等位基因中的2DL1和3DL1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KIR等位基因中的2DS2、2DS4、2DS5和3DS1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中,CC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TT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2DL1(OR=6.25)、3DS1(OR=1.69)和TT(OR=2.68)能够增加HSV-1脑炎的易感性,而2DS2(OR=0.86)、3DL1(OR=0.57)、2DS4(OR=0.24)、2DS5(OR=0.19)和CC(OR=0.74)可能作为保护因素降低HSV-1脑炎的易感性。结论KIR等位基因和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HSV-1脑炎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因多态性 单纯疱疹病毒1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0例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路洋 梁艳华 +5 位作者 邓建华 武明昌 钟道清 吴德标 宋卫忠 张锡宝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5年第3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抗原和抗体检测对生殖器疱疹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性病门诊140例有新发水疱的现症生殖器疱疹(GH)病人用ELISA方法进行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抗原和抗体检测,了解现症GH病人HSV-2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抗原和抗体检测对生殖器疱疹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性病门诊140例有新发水疱的现症生殖器疱疹(GH)病人用ELISA方法进行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抗原和抗体检测,了解现症GH病人HSV-2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关系。结果:对于有新发水疱的现症GH病人HSV-2抗原检测阳性率为89.3%,而HSV-2 IgG阳性率为66.4%,HSV-2 IgM阳性率为14.5%。对初发病人:HSV-2抗原阳性率为89.7%(70/78);HSV-2 IgG阳性率为39.7%(31/78);HSV-2 IgM阳性率为25.6%(20/78)。对复发病人:HSV-2抗原阳性率为88.7%(55/62);HSV-2 IgG阳性率为100%(62/62);HSV-2 IgM阳性检出率为0。结论:对于有新发水疱的现症GH病人HSV-2抗原检测阳性检出率较高。而HSV-2 IgM抗体作为诊断指标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hsv-2抗原 hsv-2 IgG:hsv-2 IGM 单纯疱疹病毒 抗体检测 抗原 检测结果分析 ELIS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心肌炎细胞凋亡与TGF-β_1表达的关系
8
作者 唐省三 廖玉华 刘红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1-22,共2页
目的 探讨小鼠单纯疱疹病毒 型心肌炎细胞凋亡与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 β1 )表达的关系。方法 通过给BAL B/ C小鼠腹腔接种单纯疱疹病毒 型(HSV- 1)诱发病毒性心肌炎(VMC) ,感染病毒3~35天,VMC检出率为91.6 7%。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目的 探讨小鼠单纯疱疹病毒 型心肌炎细胞凋亡与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 β1 )表达的关系。方法 通过给BAL B/ C小鼠腹腔接种单纯疱疹病毒 型(HSV- 1)诱发病毒性心肌炎(VMC) ,感染病毒3~35天,VMC检出率为91.6 7%。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MC小鼠心肌细胞中凋亡细胞的出现情况及TGF-β1 的表达情况。结果 78.33%感染病毒鼠心肌中发现凋亡细胞,71.6 7%有TGF-β1 表达,二者之间分布区域一致。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参与HSV- 1诱导的VMC发生、发展,而TGF-β1 可能参与VMC细胞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心肌炎 细胞凋亡 TGF-β1 单纯疱疹病毒 心肌炎 基因表达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莉莉 黄元伟 +2 位作者 但青宏 孙坚 朱朝晖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248-251,共4页
目的:研究人单纯疱疾病毒1型(HSV-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HSV一且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以HSV-1感染体外培养的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变... 目的:研究人单纯疱疾病毒1型(HSV-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HSV一且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以HSV-1感染体外培养的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变化。结果:HSV-1感染后,用PCR法能检出SMC内存在HSV-1核酸片段;感染后24h和36h,感染组细胞内总胆固醇(CH)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HE染色和电镜下均显示感染组细胞空泡样变。结论:HSV-1不但能在体外感染血管SMC,且能导致SMC内胆固醇积聚,可能促使SMC向SMC源性泡沫细胞转变,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1 SMC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与牛疱疹病毒1型VP22融合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E及M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武 肖少波 +5 位作者 方六荣 江云波 宋云峰 严琳 余晓岚 陈焕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1-407,共7页
为了研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工程疫苗,以伪狂犬病毒(PRV)gE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株TK-/gE-/LacZ+为病毒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共表达与牛疱疹病毒1型VP22(BHV-1 VP22)融合的PRRSV E及M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TK-/gE-/... 为了研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工程疫苗,以伪狂犬病毒(PRV)gE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株TK-/gE-/LacZ+为病毒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共表达与牛疱疹病毒1型VP22(BHV-1 VP22)融合的PRRSV E及M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TK-/gE-/VP22E+/VP22M+。经PCR、Southern blot、Westernblot证实rPRV构建正确,并能表达与BHV-1 VP22融合的PRRSV E及M蛋白。rPRV在IBRS-2、PK-15细胞中的增殖滴度与PRV亲本株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rPRV增殖。用该rPRV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抗PRRSV中和抗体及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与未融合VP22的单表达PRRSV E蛋白及共表达E及M蛋白的rPRV TK-/gE-/E+与TK-/gE-/E+/M+进行比较。结果显示TK-/gE-/VP22E+/VP22M+可诱导小鼠产生更好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BHV-1 VP22发挥了佐剂效应。本研究为研制安全、有效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VP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修饰ORF5基因 ORF6基因 重组伪狂犬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疱疹病毒1型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夷平 刘建华 +3 位作者 冉多良 许全圆 李娜 加尔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5-40,共6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检测马疱疹病毒1型(EHV-1)的快速、灵敏、特异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同时评价该方法的可靠性。根据马鼻肺炎糖蛋白B(gB)基因特异保守序列设计多对LAMP引物,利用LAMP Real Time Turbidimeter LA-320仪监测反应进...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检测马疱疹病毒1型(EHV-1)的快速、灵敏、特异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同时评价该方法的可靠性。根据马鼻肺炎糖蛋白B(gB)基因特异保守序列设计多对LAMP引物,利用LAMP Real Time Turbidimeter LA-320仪监测反应进程,进行引物筛选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能特异性扩增EHV-1DNA的LAMP检测方法,并加入SYBR GreenⅠ通过肉眼判断结果。该方法在65℃恒温下作用50min,使EHV-1DNA获得了高效率的特异性扩增,与其他马易感病毒如马疱疹病毒4型(EHV-4)等无交叉反应;且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可检测到10-4稀释的目标病毒,比普通PCR的灵敏度高10倍;反应结束后加入SYBR GreenⅠ肉眼观察的结果与LAMP Real Time Turbidimeter LA-320仪监测结果一致。通过将4份临床样品的LAMP检测结果与已得到验证的PCR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简单易操作且设备要求低等特点,具有实地检测EHV-1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疱疹病毒1型主要毒力基因分析及TK基因缺失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斌 陈卓 +5 位作者 刘建华 鲍子磊 胡月 贾钦瑞 王雪竹 冉多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81-2690,共10页
为了解新疆马疱疹病毒1型(EHV-1)主要毒力基因遗传进化情况并构建TK基因缺失株,本研究以EHV-1XJ2015株DNA为模板,对其主要毒力基因TK、gI和gE全长进行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扩增TK基因左右重组臂TKL和TKR,构建质粒pUC-TKLR,将... 为了解新疆马疱疹病毒1型(EHV-1)主要毒力基因遗传进化情况并构建TK基因缺失株,本研究以EHV-1XJ2015株DNA为模板,对其主要毒力基因TK、gI和gE全长进行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扩增TK基因左右重组臂TKL和TKR,构建质粒pUC-TKLR,将扩增后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含有CMV+polyA)插入pUC-TKLR质粒,构建TK基因缺失打靶质粒。TK、gI和gE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XJ2015株与国外EHV-1分离株TK、gI和gE基因同源性均较高,分别为99.8%~100.0%、99.6%~100.0%和99.9%~100.0%;与EHV-3分离株同源性均最低,分别为72.9%、59.4%和62.1%;遗传进化分析显示,3个基因均与国外EHV-1同属于一个遗传进化分支,与EHV-9和EHV-4进化关系较近,但与EHV-3进化关系较远,表明XJ2015毒株与国外EHV-1毒株TK、gI、gE基因核苷酸上差异不明显,没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功能基因保守且进化缓慢,同源基因功能相同或相近;经PCR扩增、酶切、测序及转染鉴定,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用于TK基因缺失的打靶质粒pUC-TKLR-EGFP。通过对EHV-1主要毒力基因的分析及TK基因缺失打靶载体的构建,为新疆地区马鼻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TK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EHV-1) 序列分析 基因缺失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门诊宠物猫和动物园流浪猫的猫疱疹病毒1型中和抗体检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洪进 白艺兰 +8 位作者 杨显超 朱九超 卢军 陶田谷晟 于讳茹 葛杰 刘健 鞠厚斌 王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为了解临床中猫疱疹病毒1型(FHV-1)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流浪猫的FHV-1感染状况,利用临床分离株建立了FHV-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并对20份宠物门诊FHV-1免疫猫血清和10份未免疫的动物园流浪猫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宠物猫和未免... 为了解临床中猫疱疹病毒1型(FHV-1)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流浪猫的FHV-1感染状况,利用临床分离株建立了FHV-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并对20份宠物门诊FHV-1免疫猫血清和10份未免疫的动物园流浪猫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宠物猫和未免疫流浪猫的抗体阳性率均为60%。结果表明,上海市FHV-1疫苗免疫效果不佳,未免疫流浪猫FHV-1感染较严重。结果提示,需加强猫科动物的FHV-1免疫抗体监测,及时补免,同时加强流浪猫的管理、收容、免疫和监测。本研究为防控猫科动物FHV-1感染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 家养猫 流浪猫 中和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佩文 廖玉娇 +5 位作者 余欢 汪林 黄敏 吴泳洁 李润滋 李敏惠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目的双向筛选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或促进HSV-1在肿瘤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活性药物,为抗病毒药物研发或溶瘤病毒联合疗法奠定研究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产物测序对供试病毒HSV-1 F株进行鉴定;采用TCID_(50)法测定HSV-1滴度;建立病... 目的双向筛选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或促进HSV-1在肿瘤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活性药物,为抗病毒药物研发或溶瘤病毒联合疗法奠定研究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产物测序对供试病毒HSV-1 F株进行鉴定;采用TCID_(50)法测定HSV-1滴度;建立病毒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通过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筛选具有促进HSV-1在LN229细胞内复制活性的化合物;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病毒空斑减数实验筛选具有抗HSV-1的化合物。结果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确定供试病毒为HSV-1 F株;成功建立病毒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灵敏度高;化合物佛司可林(FOR)可协同HSV-1抑制LN229细胞的增殖,并促进HSV-1复制相关基因ICP4、UL12和Us6的表达;化合物盐酸石蒜碱(LYC)可抑制HSV-1诱导的细胞凋亡,并减少HSV-1病毒形成空斑数、缩小空斑大小。结论FOR具有促进HSV-1复制相关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的活性,有望成为HSV-1溶瘤联合治疗的候选药物;LYC可降低HSV-1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减少病毒空斑数,具有潜在的抗HSV-1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 佛司可林 盐酸石蒜碱 病毒复制 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马疱疹病毒1型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月 高雁怩 +5 位作者 加尔肯 车传忠 王旭蕾 姜平 冉多良 刘建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5-850,共6页
旨在了解新疆地区马疱疹病毒1型感染的流行现状和特点,本研究于2019—2020年从新疆乌鲁木齐、昌吉州、伊犁州、巴州16处规模化马场收集1657份马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体检测,对不同地区、品种、性别及年龄马匹的... 旨在了解新疆地区马疱疹病毒1型感染的流行现状和特点,本研究于2019—2020年从新疆乌鲁木齐、昌吉州、伊犁州、巴州16处规模化马场收集1657份马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体检测,对不同地区、品种、性别及年龄马匹的马疱疹病毒1型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伊犁州、昌吉州、巴州马疱疹病毒1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34%、22.56%、90.52%、5.00%;纯血马、混血马、哈萨克马、伊犁马、焉耆马、普氏野马的EHV-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34%、32.93%、44.92%、19.35%、5.00%、90.52%;普氏野马与家马的EHV-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52%和29.32%;家马中新疆本土品种马与引进品种马的EHV-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70%和25.50%;母马与公马的EHV-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8.84%和22.00%;处于幼年、青年、成年、老年阶段的马匹EHV-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37%、33.00%、34.31%、23.81%。结果提示,新疆乌鲁木齐、伊犁州、昌吉州、巴州规模化养殖场普遍存在EHV-1感染,且不同地区、品种、性别及年龄的马EHV-1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为新疆地区EHV-1感染的探讨和防控工作提供调查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疱疹病毒1型XJ2015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月 刘建华 +6 位作者 鲍子磊 王世民 范斌 贾庆瑞 王雪竹 王思云 冉多良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47,共7页
马疱疹病毒1型(EHV-1)可引起马属动物多系统疾病,呈世界性分布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进一步认识EHV-1的分子特征,采用PCR分段扩增测序,利用ORF finder和Smart BLAST分析基因组结构及基因功能,用DAN Man和MEGA7.0进行基因组序列特征及... 马疱疹病毒1型(EHV-1)可引起马属动物多系统疾病,呈世界性分布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进一步认识EHV-1的分子特征,采用PCR分段扩增测序,利用ORF finder和Smart BLAST分析基因组结构及基因功能,用DAN Man和MEGA7.0进行基因组序列特征及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XJ2015株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50 267bp。G+C含量为56.7%。结构简式为TRL-UL-IRL-IRS-US-TRS,包含80个开放阅读框,编码78个蛋白。同源性分析表明,32株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为86.74%,TRL/IRL高达99.49%,TRS/IRS仅为65.99%。XJ2015株与英国株Ab4同源性最高(93.58%),与美国株T-616同源性最低(76.72%)。首次获得并分析我国流行毒株EHV-1XJ2015全基因序列,为进一步研究EHV-1的遗传背景和进化关系及基因功能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 全基因组测序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某马场马疱疹病毒1型感染的确诊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健 李鑫 +8 位作者 葛菲菲 杨德全 沈海潇 鞠厚斌 葛杰 于讳茹 邓波 王建 赵洪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7期86-88,共3页
采用马疱疹病毒1型和4型二重PCR分型方法,对上海市某马场临床疑似病例的鼻拭子和血浆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比对,确诊为马疱疹病毒1型阳性,表明上海市马群中存在马疱疹病毒1型感染。因此,应提高上海市马匹饲养管理水平... 采用马疱疹病毒1型和4型二重PCR分型方法,对上海市某马场临床疑似病例的鼻拭子和血浆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比对,确诊为马疱疹病毒1型阳性,表明上海市马群中存在马疱疹病毒1型感染。因此,应提高上海市马匹饲养管理水平,加强马疱疹病毒1型的定期免疫和检疫,及时对阳性马匹进行隔离,对马厩进行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 疱疹病毒4 检测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疱疹病毒1型QuantStudio^TM 3D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8
作者 雷程红 陈凯云 +6 位作者 徐新峰 胡都斯·艾尔肯 徐军 白梅花 史茜 肖媛媛 王科珂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99-1306,共8页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高灵敏性的马疱疹病毒1(EHV-1)3D数字PCR(3D-dPCR)检测方法,对EHV-1病毒含量较低的样品能准确定量检出,实现马鼻肺炎早期诊断及预防。根据EHV-1糖蛋白B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3D-dPCR反应体系中引物探...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高灵敏性的马疱疹病毒1(EHV-1)3D数字PCR(3D-dPCR)检测方法,对EHV-1病毒含量较低的样品能准确定量检出,实现马鼻肺炎早期诊断及预防。根据EHV-1糖蛋白B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3D-dPCR反应体系中引物探针浓度和退火温度,对该方法进行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分析,建立了EHV-1的3D-dPCR方法。本研究建立的3D-dPCR方法,引物和探针最佳浓度分别为0.4和0.4μ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60℃,该方法绝对定量曲线的R2=0.998,线性关系良好,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相比灵敏度高10倍左右,最低检出限为5.83拷贝/μ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3.2%;与EHV-4、马泰勒虫、马病毒性动脉炎的核酸无交叉反应;通过对123份临床样品进行3D-dPCR检测,结果显示,3D-dPCR方法阳性检出率为66.7%,高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中EHV-1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阳性检出率64.2%。3D-dPCR方法对病毒含量较高的样品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对病毒含量较低的样品敏感性更高,能有效检出可疑样品。本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3D-dPCR方法检测低拷贝数的临床样品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EHV-1的准确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EHV-1) 3D数字PCR(3D-dPCR) 绝对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二氧化硅N-1、N-2抗疱疹病毒2型效果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国良 李晓山 +1 位作者 单菁萱 盛晓蓉 《安徽医学》 2002年第6期5-6,共2页
目的 观察二氧化硅 (SiO2 )N -1、N -2抗疱疹病毒 2型 (HSV -2 )作用。方法 根据实验病毒感染细胞致病和药物特性 ,先测定HSV -2的毒力 ,测算出病毒对细胞的半数感染量 (TCID50 )。再测定药物对细胞毒性 ,找出药物最大无毒浓度TCDo ,... 目的 观察二氧化硅 (SiO2 )N -1、N -2抗疱疹病毒 2型 (HSV -2 )作用。方法 根据实验病毒感染细胞致病和药物特性 ,先测定HSV -2的毒力 ,测算出病毒对细胞的半数感染量 (TCID50 )。再测定药物对细胞毒性 ,找出药物最大无毒浓度TCDo ,最后测定药物SiO2 N -1、N -2对病变细胞 (CPE)作用的半数有效剂量。结果 SiO2 N -1、N-2对病变细胞 (CPE)作用的半数有效剂量 ,SiO2 N -1IC50 为 1/ 3 2 0 0 ,SiO2 N -2IC50 为Cm / 4即 1/ 8。结论 SiO2 (N -1、N -2 )具有一定的抗疱疹病毒 (HSV -2 )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二氧化硅N-1、N-2 疱疹病毒-2 药理学 病毒毒力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疱疹病毒1型部分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继一 王竹 刘宝山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5期212-213,共2页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又名猫疱疹病毒1型感染症,是由猫疱疹病毒1型引起的猫的急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上呼吸道感染,该病毒是具有囊膜的双股DNA病毒,病毒囊膜糖蛋白对病毒的吸附、侵入和细胞间扩散是必需的,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囊膜糖蛋白...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又名猫疱疹病毒1型感染症,是由猫疱疹病毒1型引起的猫的急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上呼吸道感染,该病毒是具有囊膜的双股DNA病毒,病毒囊膜糖蛋白对病毒的吸附、侵入和细胞间扩散是必需的,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囊膜糖蛋白的研究不仅能了解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结构和功能,而且对该病的预防和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gB蛋白和gD蛋白的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并对其研究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 传染性鼻气管炎 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