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0篇文章
< 1 2 2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疱疹病毒1型分离毒株对叙利亚金黄地鼠的致病性
1
作者 刘建华 撒瑞雪 +8 位作者 张嗣玉 李银涛 邓智超 贾晗铎 赵敏 付玉 杨一明 冉多良 加尔肯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34,共8页
为了解从伊犁地区分离的EHV-1/China/YL202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叙利亚金黄地鼠的致病性,采用蚀斑试验、病毒培养与增殖、饱和硫酸铵浓缩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纯化。使用不同剂量的EHV-1/China/YL2023病毒,以鼻内接种... 为了解从伊犁地区分离的EHV-1/China/YL202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叙利亚金黄地鼠的致病性,采用蚀斑试验、病毒培养与增殖、饱和硫酸铵浓缩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纯化。使用不同剂量的EHV-1/China/YL2023病毒,以鼻内接种的方式感染叙利亚金黄地鼠,探究该分离株的致病效果。结果表明,纯化后的EHV-1/China/YL2023分离株病毒滴度达10^(6.64) TCID_(50)·mL^(-1)。EHV-1/China/YL2023分离株感染4~5周龄叙利亚鼠后,14 d内的出现精神沉郁、食量减退、口部流涎、蜷缩、弓背、皮毛凌乱掉落及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耐过地鼠的平均体重下降25.9%,10^(7)-10^(5) TCID_(50)·0.1 mL^(-1)剂量组的存活率均为50%。病理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组的病毒对叙利亚鼠的肺部脑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即肺泡壁增厚,脑部神经元肿胀、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出血充血等。不同组织病毒载量测定结果显示,叙利亚鼠的肺、脑及淋巴结中均含有病毒DNA,且在肺和脑中的含量较高。综上所述,EHV-1/China/YL2023分离株对4~5周龄叙利亚金黄地鼠具有较高的致病性。本研究为EHV-1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致病机理提供依据,为后期解决EHV-1的流传及疫苗的研发问题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疱疹病毒1 蚀斑纯化 病毒增殖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MP-3、TIMP-1水平及SPARCC评分在活动期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2
作者 刘博 黄志坚 米存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82-85,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及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骶髂关节炎症(SPARCC)评分在活动期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疾病活动度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按标准入组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就诊... 目的 分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及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骶髂关节炎症(SPARCC)评分在活动期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疾病活动度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按标准入组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的axSpA患者35例,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沙利度胺、柳氮磺吡啶治疗12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MMP-3、TIMP-1水平及SPARCC评分,分析三者与基于CRP计算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三者治疗前后差值对治疗产生应答的效能。结果 治疗后血清MMP-3水平、SPARCC评分相比治疗前显著下降,血清TIMP-1水平显著上升(P <0.05)。治疗前血清MMP-3水平与BASDAI、ESR、CRP呈正相关,血清TIMP-1水平与CRP呈负相关,SPARCC评分与BASDAI、CRP呈正相关(P <0.05);治疗后,上述各指标之间未见相关性。MMP-3、TIMP-1、SPARCC差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0.667、0.770。结论 血清MMP-3、TIMP-1水平及SPARCC评分对axSpA病情活动、治疗应答情况的评估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脊柱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SPARCC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簇集蛋白和1-磷酸鞘氨醇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3
作者 赵永晓 王艳丽 +2 位作者 苏江华 王哲 刘娜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簇集蛋白、1-磷酸鞘氨醇(S1P)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6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合并NAFLD患者179例设为研究组,将单纯T2DM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簇集蛋白、1-磷酸鞘氨醇(S1P)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6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合并NAFLD患者179例设为研究组,将单纯T2DM患者127例设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清簇集蛋白、S1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估二者对T2DM患者合并NAFLD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簇集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1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簇集蛋白、S1P诊断T2DM合并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0.854,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04。血清簇集蛋白、血清S1P、体质量指数是T2DM患者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血清簇集蛋白、S1P水平与T2DM患者合并NAFLD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T2DM患者合并NAFLD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簇集蛋白 1-磷酸鞘氨醇 诊断价值 相关性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新发致病突变致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
4
作者 邢雪 徐丽琴 +4 位作者 张璇 纪浩楠 顾瑞寅 李斌 周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41-143,共3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I,NF1)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特征包括咖啡牛奶斑和神经纤维瘤,并可能伴有多系统损害及恶变风险[2]。除了皮肤和神经纤维瘤的常见表现,NF1患者还...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I,NF1)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特征包括咖啡牛奶斑和神经纤维瘤,并可能伴有多系统损害及恶变风险[2]。除了皮肤和神经纤维瘤的常见表现,NF1患者还可能并发多种良性或恶性肿瘤,影响口腔、眼科、骨骼、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 多系统损害 神经纤维瘤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咖啡牛奶斑 NF1 遗传性疾病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语用型1+1+X教学的追求——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
5
作者 郑雅萍 陈建源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结构化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策略,更是“语用型1+1+X”教学模式追求的核心价值。“语用型1+1+X”以厘定结构化的教材内容作为出发点,聚焦结构化的学习任务这个着力点,通过单元的教读课、自读课和相应的X篇课外阅读课灵活组合,在真... 结构化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策略,更是“语用型1+1+X”教学模式追求的核心价值。“语用型1+1+X”以厘定结构化的教材内容作为出发点,聚焦结构化的学习任务这个着力点,通过单元的教读课、自读课和相应的X篇课外阅读课灵活组合,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实施结构化的学习活动这个关键点,最后让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走向结构化、系统化,实现学习成果结构化这个阅读教学的“制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 语用1+1+X 核心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RP、SAA、IL-6水平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赵静 杜豪伟 杨翠 《淮海医药》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究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蛋白(SA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某院收治的102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为甲流组,乙型流感病毒患儿102例为乙流... 目的:探究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蛋白(SA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某院收治的102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为甲流组,乙型流感病毒患儿102例为乙流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4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RP、SAA、IL-6水平及实验室指标,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甲流组分为轻症者76例、重症者26例,比较其血清CRP、SAA、IL-6水平,分析血清CRP、SAA、IL-6水平与实验室指标、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血清指标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价值。结果:甲流组血清CRP、SAA、IL-6水平分别为(5.62±1.47)mg/L、(43.26±11.42)mg/L、(15.96±4.32)ng/mL,高于乙流组的(4.11±1.30)mg/L、(36.57±11.19)mg/L、(12.24±3.08)ng/mL和对照组的(2.18±0.70)mg/L、(12.52±4.08)mg/L、(6.85±2.1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者血清CRP、SAA、IL-6水平分别为(8.16±2.52)mg/L、(52.32±11.44)mg/L、(24.55±6.18)ng/mL,高于轻症者的(4.75±1.38)mg/L、(40.16±10.38)mg/L、(13.02±3.3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SAA、IL-6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与单核细胞百分比、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CRP、SAA、IL-6水平单项及联合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AUC值分别为0.761、0.746、0.780、0.932。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儿血清CRP、SAA、IL-6水平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 C-反应蛋白 淀粉酶A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XD1-J型动力车高地热隧道运行凝露问题研究
7
作者 冯厉鹏 康明明 +1 位作者 李晶 唐裕律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为了掌握高地热隧道运营机车凝露情况,文章以FXD1-J型动力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其通风系统设计,布置温湿度记录仪和热电偶,测量计算实际温度和露点温度,对机械间、关键部件进行凝露风险和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牵引变流器柜和列车供电柜的密... 为了掌握高地热隧道运营机车凝露情况,文章以FXD1-J型动力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其通风系统设计,布置温湿度记录仪和热电偶,测量计算实际温度和露点温度,对机械间、关键部件进行凝露风险和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牵引变流器柜和列车供电柜的密封设计可以有效阻止凝露,柜内无凝露风险和影响;机械间和开放式柜体内湿度变化与车外一致性较高,有短时凝露风险;网侧柜充分考虑绝缘距离,短时凝露对其绝缘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露 露点温度 实际温度 FXD1-J动力车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D1型机车过分相引起的牵引电机速传故障分析与总结
8
作者 王喜荣 祁小平 +1 位作者 司栋 武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8期168-171,共4页
该文旨在对HXD1型机车在过分相过程中牵引电机速度传感器故障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通过实际运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结合机车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该文采用故障树分析、数理统计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故障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 该文旨在对HXD1型机车在过分相过程中牵引电机速度传感器故障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通过实际运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结合机车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该文采用故障树分析、数理统计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故障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故障模式。结果表明,过分相过程中的电气冲击、机械振动及传感器自身质量问题是导致牵引电机速度传感器故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改进建议,以提高HXD1型机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维修机车和故障排查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XD1机车 过分相 牵引电机 速度传感器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mad1与2型糖尿病肾功能的关联及对糖尿病肾病的预测效能
9
作者 王帅南 曹松真 王莹莹 《华夏医学》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Smad同源物1(Smad1)与2型糖尿病(T2DM)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对糖尿病肾病(DN)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128例T2DM患者,依据是否并发DN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DN组(38例)、非DN组(90例),检验血清Smad1等与肾功能指标的肾小球滤过率(... 目的分析血清Smad同源物1(Smad1)与2型糖尿病(T2DM)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对糖尿病肾病(DN)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128例T2DM患者,依据是否并发DN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DN组(38例)、非DN组(90例),检验血清Smad1等与肾功能指标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蛋白(PRO)、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之间的相关性;归纳T2DM继发DN的危险因素;验证Smad1对T2DM继发DN的预测效能。结果经Pearson相关性系数检验,血清Samd1与PRO、SCr、BUN正相关,与eGFR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T2DM病程、合并高血压、HbA1c、eGFR、PRO、SCr、BUN、Smad为T2DM继发DN的危险因素;血清Samd1对T2DM继发DN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77%、80.25%(AUC>0.85)。结论超重、合并高血压且病程较长的T2DM患者会由于肾功能损伤、Smad1水平过高而继发DN,动态监测血清Smad1水平能实现对T2DM继发DN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肾功能损伤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Smad同源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spase-1、IL-1β、IL-18与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曹春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与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148例。通过查阅患者电子病历档案、... 目的:探究血清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与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148例。通过查阅患者电子病历档案、医院信息系统等途径,对本项目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临床诊断结果以及血清学水平进行采集。根据糖尿病肾病分期(Ⅰ~Ⅴ期)情况,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探究上述血清学指标应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分析的相关性。结果:四组研究对象对比结果显示,伴随着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分期的不断进展(从Ⅰ~Ⅴ),研究对象的Caspase-1、IL-1β、IL-18水平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且组间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同Caspase-1、IL-1β、IL-18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Caspase-1、IL-1β、IL-18水平同糖尿病肾病分期之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 白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2糖尿病肾病 疾病分期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2年河南省猪细小病毒1~7型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全海 许夕雅 +4 位作者 石蒙蒙 杨寒 高冬生 王永生 陈陆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9,共7页
旨在了解猪细小病毒1~7型(PPV1~PPV7)在河南省的流行情况。利用PCR检测了2021-2022年河南省猪场送检的748份样品,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V1/2/3/5/6/7在河南省各地区一年四季广泛流行,而秋、冬季节是感染高峰期,PPV2(16.0... 旨在了解猪细小病毒1~7型(PPV1~PPV7)在河南省的流行情况。利用PCR检测了2021-2022年河南省猪场送检的748份样品,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V1/2/3/5/6/7在河南省各地区一年四季广泛流行,而秋、冬季节是感染高峰期,PPV2(16.04%)的感染率最高,PPV7(15.11%)次之。产房仔猪未检出PPV1/3/5,PPV2/6/7在各生长阶段猪群中均有检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保育和育肥猪中PPV各型检出率均较高,尤以PPV2常见。PPV2和PPV7在口腔液、血样、肺脾淋巴结中检出率均较高,血样中较低,PPV3常存在于血清和组织中,PPV5多见于口腔液,PPV6多见于血样。研究证实,除PPV4未检出外,其他6种PPV在河南均存在,并且多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PPV2、PPV7可与多种病原混合感染,PPV7与PCV2混合感染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1~7 检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通过IRS-1/PI3K/AKT通路对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久玉 尚佳 +4 位作者 王晓青 李雅坤 王改仙 梁元磊 赵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34-639,共6页
目的探究葛根芩连汤通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 mL生理盐水灌胃)、造模组(2 mL生理盐水灌胃)、二甲双胍组(4.1... 目的探究葛根芩连汤通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 mL生理盐水灌胃)、造模组(2 mL生理盐水灌胃)、二甲双胍组(4.17 mg/100 g二甲双胍灌胃)和葛根芩连汤组(1 g/100 g葛根芩连汤灌胃),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喂食油脂、42°白酒及蜂蜜水构建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测量各组大鼠不同时间节点体质量,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FBG);ELISA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肝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IRS-1、PI3K、p-PI3K、AKT及p-AKT蛋白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大鼠体质量、FBG、FINS及HOMA-IR、GSH-Px、CAT、SOD、IRS-1、p-PI3K/PI3K及p-AKT/AK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TG、TC、IL-6、TNF-α及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可见局灶性肝实质损失。与造模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及葛根芩连汤组大鼠体质量、FBG、FINS及HOMA-IR、GSH-Px、CAT、SOD、IRS-1、p-PI3K/PI3K及p-AKT/AK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G、TC、IL-6、TNF-α及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显示正常的肝实质。结论葛根芩连汤可明显改善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糖脂紊乱,可能是通过IRS-1/PI3K/AKT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胃肠湿热 2糖尿病 糖脂代谢 IRS-1/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研究
13
作者 许丽 乐丽欢 +6 位作者 杨雪 王炤坤 李兰英 闻艳丽 陶晴 胡轶红 刘刚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299,共6页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80~-70℃保存条件下稳定保存5个月,标准物质最终定值结果为(1384.5±249.3)copies/μL(k=2)。该标准物质可为H1N1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的全过程提供计量溯源和质量控制支撑,有助于提升相关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计量学 流感病毒 H1N1 灭活病毒 标准物质 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FF1 TK1与晚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疗效及预后
14
作者 李静 杨庚武 +2 位作者 李颖 王志芬 刘峥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1期1356-1361,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三叶因子1(TFF1)、胸苷激酶1(TK1)与晚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患者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诊治的97例晚期ILC患者纳入ILC组,以同期我院诊治的70例女性乳腺... 目的研究血清三叶因子1(TFF1)、胸苷激酶1(TK1)与晚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患者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诊治的97例晚期ILC患者纳入ILC组,以同期我院诊治的70例女性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纳入良性对照组,70例健康体检的女性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TFF1、TK1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ILC患者血清TFF1、TK1水平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血清TFF1、TK1表达对晚期IL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ILC组患者血清TFF1、TK1水平高于良性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Ⅲ级、肿瘤最大径>4 cm的ILC患者血清TFF1、TK1水平高于组织学分级Ⅰ~Ⅱ级、肿瘤最大径≤4 cm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化疗后疗效分为有效组51例,无效组46例。无效组患者组织学分级Ⅲ级比例、血清TFF1、TK1水平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Ⅲ、血清TFF1、TK1水平是影响ILC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85、1.716、1.205;P<0.001、0.017、0.011)。TFF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4.19%(19/43),72.22%(39/54);TK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3.48%(20/46),74.51%(38/51)。TFF1、TK1高表达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低于TFF1、TK1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ILC患者血清TFF1、TK1水平升高,两者水平升高是影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危险因素,且与晚期IL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浸润性小叶癌 白蛋白结合紫杉醇 三叶因子1 胸苷激酶1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与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互作的宿主因子及通路分析
15
作者 张宇 张薇 +13 位作者 高双荣 陈梦苹 王雅欣 徐英莉 曹姗 赵荣华 包蕾 李舒冉 孙静 鲍岩岩 耿子涵 郭姗姗 冀祖恩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40-44,50,共6页
目的筛选出与流感病毒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蛋白结合的人类宿主蛋白并加以分析,确定这些结合蛋白富集的方向及关键蛋白,为抗流感病毒的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将NS1样本、Biotin样本分别与HuProt^(TM)人类蛋白质组芯片进行杂... 目的筛选出与流感病毒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蛋白结合的人类宿主蛋白并加以分析,确定这些结合蛋白富集的方向及关键蛋白,为抗流感病毒的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将NS1样本、Biotin样本分别与HuProt^(TM)人类蛋白质组芯片进行杂交孵育,以两重复均满足Z-Score≥3为筛选条件对与NS1蛋白有结合的宿主蛋白进行筛选得到特异性检出蛋白,实验组(NS1蛋白)与对照组(Biotin)比值I Mean_Ratio≥1.4为条件筛选出显著特异性检出蛋白。用检出的195个蛋白进行GO(Biological Process,Molecular Function,Cellular Component)和KEGG_PATHWAY分析,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及MCODE分析得到关键蛋白。结果获得显著特异性检出蛋白195个,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蛋白主要参与了mRNA加工、RNA结合、蛋白结合,KEGG分析主要富集到RNA降解、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通路。得到的4个关键蛋白DDX6、HSPD1、PKLR、MTHFD1中DDX6与RNA的合成、翻译等过程相关,而NS1蛋白可以通过调控流感病毒RNA和宿主RNA促进病毒的感染,推测DDX6可能在该过程发挥作用;其他3个蛋白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研究指明其与流感病毒有关系,但是能在其他RNA病毒的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结论与NS1结合的人类蛋白主要富集到RNA合成、加工、转录等过程中,MCODE分析得到的关键蛋白有潜力成为抗流感病毒新的靶点,但作用机制需要后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NS1蛋白 蛋白质芯片 生信分析 宿主因子 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_(1)/Smads信号通路探讨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
16
作者 白敏 李晓翠 +2 位作者 靳世英 李慧 吴洁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肾纤维化和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大蒜素对T2DM所致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大蒜素低剂量组(5 mg/kg)、大蒜...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肾纤维化和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大蒜素对T2DM所致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大蒜素低剂量组(5 mg/kg)、大蒜素中剂量组(10 mg/kg)、大蒜素高剂量组(20 mg/kg),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其余各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的方法复制T2DM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大蒜素各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剂量大蒜素溶液,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共4周。干预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称量体质量;生化分析法测定24h尿蛋白(24 hour urine protein,24h UP)、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Masson染色进行肾组织纤维化检查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磷酸化Smad2(phospho-Smad2,p-Smad2)、p-Smad3蛋白表达以及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ColⅢ)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增大、系膜基质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大鼠空腹血糖、24h UP、BUN、SCr、CVF、TGF-β_(1)、p-Smad2、p-Smad3、Col I、ColⅢ均升高,体质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中、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降低、体质量升高(P<0.05),24h UP和血清BUN、SCr水平降低(P<0.01),病理学改变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纤维化改善,肾组织CVF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中、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TGF-β_(1)、p-Smad2、p-Smad3、Col I、ColⅢ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大蒜素对T2DM大鼠肾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大蒜素调控TGF-β_(1)/Smads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肾纤维化 胶原蛋白 TGF-β_(1)/Smads信号通路 大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汪敏 吴迪 +5 位作者 陈泽莹 冯治宇 袁园 张宏 黄显林 邝浩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192-194,198,共4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抗结核药物(ATD)引起DIHS致FT1DM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治疗经过等临床资料,总结诊疗方法。结果病例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抗结核药物(ATD)引起DIHS致FT1DM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治疗经过等临床资料,总结诊疗方法。结果病例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皮疹、肝功能受损,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完善胰岛功能、胰岛素相关抗体、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检查后确诊为FT1DM,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症状、检验指标改善。结论ATD引起的DIHS可导致FT1DM的发生,出现DIHS时,应注意临床特征变化,完善相关检查,及早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暴发性1糖尿病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评价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患儿颈动脉弹性功能
18
作者 纪淑姣 徐雪艳 +3 位作者 朱好辉 牛瑜琳 张喜君 陈永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1236,共6页
目的应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评价1型糖尿病(T1DM)患儿颈动脉弹性功能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9月—2021年1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儿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已确... 目的应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评价1型糖尿病(T1DM)患儿颈动脉弹性功能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9月—2021年1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儿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已确诊的T1DM患儿75例,按照T1DM患儿病程分为长病程组(病程≥5年)30例,短病程组(病程<5年)45例;同时收集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0例。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测量颈总动脉血管收缩期直径、血管位移、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硬度系数、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同期收集血糖及血脂指标,比较3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长病程组、短病程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PWV、硬度系数、血管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854、16.811,H=33.214,P均<0.001)。病程与PWV、硬度系数具有相关性(r=0.621、0.517,P<0.001);糖化血红蛋白与PWV具有相关性(r=0.562,P<0.001)。结论T1DM患儿早期即可出现颈动脉弹性减退,高血糖持续时间越长,动脉弹性受损程度越重。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且无创的动脉弹性评估方法,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 颈动脉弹性 糖尿病 1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腹腔注射对1型糖尿病小鼠足溃疡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19
作者 王晓娟 曹海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腹腔注射对1型糖尿病(T1DM)小鼠足溃疡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8只健康雄性SPF级小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己酮可可碱组和贝复济组,每组6只。3组小鼠均制备T1DM足溃疡模型。制备成功后,己酮可可碱组小鼠...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腹腔注射对1型糖尿病(T1DM)小鼠足溃疡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8只健康雄性SPF级小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己酮可可碱组和贝复济组,每组6只。3组小鼠均制备T1DM足溃疡模型。制备成功后,己酮可可碱组小鼠腹腔注射己酮可可碱连续14 d,贝复济组小鼠外喷贝复济连续14 d,模型组小鼠外用50%乙醇溶液连续14 d。取各组小鼠,在制备T1DM足溃疡模型当天和药物干预14 d时分别拍摄足溃疡创面处照片,计算创面愈合率。取各组小鼠,用血糖仪与医用血糖试纸检测尾静脉血FPG。取各组小鼠足溃疡处皮损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测算皮损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数量(以MPO阳性细胞数表示),采用免疫组化法测算皮损组织中NETs形成标志物Cit-H3阳性细胞占比,采用免疫荧光法评估皮损组织中NETs释放情况(以MPO+NE双阳性细胞数表示),采用ELISA法检测皮损组织中NETs相关标志物MPO、NE、LL37,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皮损组织中ROS,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组织中p38 MAPK、p-p38 MAPK、ERK1/2、p-ERK1/2蛋白。结果己酮可可碱组和贝复济组小鼠,足溃疡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FPG水平、皮损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数均低于模型组。己酮可可碱组和贝复济组小鼠皮损组织中Cit-H3阳性细胞占比、MPO+NE双阳性细胞数、ROS荧光强度和皮损组织中MPO、NE、LL37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且己酮可可碱组低于贝复济组(P均<0.05)。己酮可可碱组皮损组织中p38 MAPK、p-p38 MAPK、ERK1/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贝复济组皮损组织中p-p38 MAPK、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己酮可可碱组皮损组织中p-p38 MAPK、ERK1/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贝复济组(P均<0.05)。结论己酮可可碱腹腔注射可显著改善T1DM小鼠的足溃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FPG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数、抑制NETs形成和释放、抑制ROS生成、激活p38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1糖尿病 糖尿病足溃疡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p38 MAPK/ER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RMA理论的心理干预应用于1型糖尿病患儿及其父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白雅婷 王晨霞 +1 位作者 李晶晶 王毛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1-855,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PERMA)理论的心理干预对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主观幸福感及其对患儿的合作与支持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1型糖尿病患儿及其父母按照患儿就诊科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基于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PERMA)理论的心理干预对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主观幸福感及其对患儿的合作与支持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1型糖尿病患儿及其父母按照患儿就诊科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实验组患儿及父母进行8周的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父母主观幸福感指数及患儿合作支持得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父母的主观幸福感指数得分[(10.05±1.25)分VS(8.95±1.66)分]及患儿的合作支持评分[37.00(4.75)分VS 24.5(4.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对患儿的合作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糖尿病 患儿 主观幸福感 合作支持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