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基PA510/D10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邱嘉濠 王春花 +3 位作者 易勇 朱嘉华 王文志 邓如生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5,共7页
为改善生物基聚酰胺510(PA510)的性能和扩宽其应用范围,提出了一种在PA510主链上引入脂环结构的新方法。将1,5-戊二胺、1,4-环己烷二胺分别与癸二酸反应得到PA510盐和聚酰胺D10(PAD10)盐,通过熔融共缩聚制备含脂环结构的生物基共聚酰胺5... 为改善生物基聚酰胺510(PA510)的性能和扩宽其应用范围,提出了一种在PA510主链上引入脂环结构的新方法。将1,5-戊二胺、1,4-环己烷二胺分别与癸二酸反应得到PA510盐和聚酰胺D10(PAD10)盐,通过熔融共缩聚制备含脂环结构的生物基共聚酰胺510/D10(PA510/D10),并对其化学结构、热性能、结晶性能、吸水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透光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AD10盐的质量分数增大,PA510/D10的熔点、结晶温度和结晶度逐渐降低,这表明引入的脂环结构破坏了PA510原有链段的规整性。PA510/D10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和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相较于PA510均有所提高,其热稳定性得到了提升。与PA510相比,PAD10盐的质量分数为40%的PA510/D10材料吸水率降低了49%,其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38%和54%,且在波长为500nm时的透光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90%。结果表明,脂环结构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PA510的热稳定性、韧性和透明性,同时显著降低了其吸水率。本研究为生物基聚酰胺的改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聚酰胺 共聚酰胺 1 5-戊二胺 癸二酸 1 4-环己烷二胺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电场作用下1,5-二硝基萘的分子结构和光谱研究
2
作者 李译铎 冯志芳 +6 位作者 陈东明 张倩 姚宁 张平 陶亚萍 赵文来 杜建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760-2766,共7页
1,5-二硝基萘(DNN)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材料,在多个领域被广泛采用,但其分子结构和光谱的外场效应还未见报道。因此,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def2-TZVP基组水平上,对不同外电场下分子的基态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并计算... 1,5-二硝基萘(DNN)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材料,在多个领域被广泛采用,但其分子结构和光谱的外场效应还未见报道。因此,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def2-TZVP基组水平上,对不同外电场下分子的基态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其红外(IR)光谱。在此基础上,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了外电场对DNN分子紫外-可见(UV-Vis)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2 a.u.外电场作用下,DNN分子的几何构型改变明显;诱导偶极矩与永久偶极矩的方向相同,总偶极矩随着外电场的增强而增大;分子总能量随着外电场的增强而降低;1348和1579 cm^(-1)处的红外吸收峰分别归属于N17-O18和N17-O19、N20-O21和N20-O22的对称、非对称伸缩振动,两者在外电场作用下都发生了能级劈裂,振动斯塔克效应明显;分子在200、235和353 nm附近出现3个紫外吸收峰,200和235 nm的吸收峰分别归属于E1和E2带,是由苯型体系中的π—π^(*)跃迁所产生,353 nm的吸收峰归属于B带,是由芳香族化合物中的π—π^(*)跃迁引起的;在外电场作用下,UV-Vis吸收峰出现红移,摩尔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在分子的二维UV-Vis光谱中,同步图对角线上200 nm处形成一个较强自相关峰,证明该峰对外电场变化非常敏感。总之,外电场对DNN分子的影响十分显著。这项工作为DNN的各种潜在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对萘的其他硝化产物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二硝基萘 外电场 DFT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剂前体1,5-二氯戊烷对IM-5分子筛合成和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孙敏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5-640,共6页
以合成模板剂1,5-双(N-甲基吡咯烷)戊烷氯盐的前体1,5-二氯戊烷(DCP)和N-甲基吡咯烷(NMP)为原料通过预反应法合成了IM-5分子筛。利用XRD、SEM和N_(2)吸附-脱附等方法考察了DCP和NMP的用量和晶化条件对合成分子筛的结晶度、晶体形貌和孔... 以合成模板剂1,5-双(N-甲基吡咯烷)戊烷氯盐的前体1,5-二氯戊烷(DCP)和N-甲基吡咯烷(NMP)为原料通过预反应法合成了IM-5分子筛。利用XRD、SEM和N_(2)吸附-脱附等方法考察了DCP和NMP的用量和晶化条件对合成分子筛的结晶度、晶体形貌和孔结构等物性的影响,同时将分子筛制备成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增加DCP用量可提高IM-5分子筛的结晶度;适宜的NMP用量为n(NMP)∶n(SiO_(2))=0.3。在适宜的原料用量下,一段晶化时间减少4 h,二段晶化时间减少8 h,所得分子筛的结晶度与工业IM-5分子筛相近。该分子筛制备的催化剂在催化苯和乙烯烷基化反应中,具有与工业IM-5分子筛制备的催化剂相当的性能,为推进IM-5分子筛低成本合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5分子筛 1 5-二氯戊烷 N-甲基吡咯烷 预反应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 and Cu(Ⅰ) complex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imidazo[1,5-a]pyridine:Synthesis,structures,in situ metal-ligand reactions,and catalytic activity
4
作者 JIA Bofei LIU Zhihao +7 位作者 GAO Zongyuan ZHOU Shuai WU Mengxiang ZHANG Qian ZHANG Xiamei CHEN Shuzhong YANG Xiaohan LI Yahong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0-1036,共17页
Three efficient methods for the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Cu(Ⅱ) and Cu(Ⅰ) complexes based on imidazo[1,5-a]pyridine derivatives were developed.These methods include the following:(ⅰ)Cu(Ⅱ) salts were used as metal s... Three efficient methods for the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Cu(Ⅱ) and Cu(Ⅰ) complexes based on imidazo[1,5-a]pyridine derivatives were developed.These methods include the following:(ⅰ)Cu(Ⅱ) salts were used as metal sources and N,N-dimethylformamide was employed as a solvent as well as a reductant to produce Cu(Ⅰ) complexes.(ⅱ) An iodide-containing compound was utilized as a ligand and iodide source to prepare complexes.An in situ metalligand reaction occurred and an iodide-bridged copper complex was generated.(ⅲ) A series of aldehydes were added to the reaction systems to induce in situ metal-ligand reactions between the aldehydes and the imidazo[1,5-a]pyridine derivatives,producing polydentate ligand scaffolds.Eight complexes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se complexes toward the ketalization of ketones by ethylene glycol were investigated.With the exception of complex4,the remaining seven complexes all show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The lower activity of 4 may be due to the larger radius of bridging iodide ions and the shorter Cu(Ⅰ)…Cu(Ⅰ) distance.CCDC:2357696,1·2CH_(2)Cl_(2);2357697,2;2018292,3;2092192,4;2092190,5;2155557,6;2406155,7;2406156,8·Et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complexes imidazo[1 5‑a]pyridine in situ metal-ligand reactions ketalization reac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萘二酚改性环氧树脂及其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导热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连锋 朱洪宇 +2 位作者 申小松 朱艳吉 汪怀远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环氧树脂是导热复合材料领域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其本征导热系数较低限制了应用,因此提高环氧树脂本征导热系数对于高性能导热复合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环氧树脂本征热导率的提高通常可采用引入刚性基团的方式实现,而实际操作中往... 环氧树脂是导热复合材料领域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其本征导热系数较低限制了应用,因此提高环氧树脂本征导热系数对于高性能导热复合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环氧树脂本征热导率的提高通常可采用引入刚性基团的方式实现,而实际操作中往往受限于含刚性基团分子与环氧树脂分子之间存在极性差异、相容性不一致等问题,导致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合成具有复杂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采用含较强刚性萘环的1,5-萘二酚(Naphthalenediol)改性环氧树脂(EP)制备萘改性环氧树脂(NEP),改善环氧树脂分子链的“有序性”,减少导热过程中声子的散射,提高材料的导热性。研究结果表明,NEP的导热系数为0.32 W/(m·K),是EP导热系数0.19 W/(m·K)的1.68倍。氮化硼(BN)填料的加入使NEP/BN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升至1.25 W/(m·K),为EP/BN复合材料热导率1.01 W/(m·K)的1.24倍,EP的6.58倍。NEP及NEP/BN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提升,归因于萘环的刚性引起分子链的排列更加有序,以及改性过程中形成氢键的协同作用。向环氧树脂中引入萘环结构,采用简单的试验操作,明显提高了环氧树脂的本征热导率,可以为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树脂材料的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1 5-萘二酚 导热 改性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二咖啡酰奎宁酸对MPP^+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曹旭 肖海兵 +2 位作者 李慧 孙圣刚 褚晓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5-438,465,共5页
目的探讨1,5-二咖啡酰奎宁酸(1,5-dicaffeoylquinic acid,1,5-diCQA)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的体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1,5-二咖啡酰奎宁酸(1,5-dicaffeoylquinic acid,1,5-diCQA)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的体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MPP+组和1,5-diCQA预处理组,根据1,5-diCQA预处理的浓度,将后者又分为10、20、50、100μmol/L 4组。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酶标仪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RT-PCR法检测细胞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α-synucle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PP+(250μmol/L)处理PC12细胞24 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下降,ROS生成增多,GSH耗竭;不同浓度的1,5-diCQA预处理可以减轻MPP+导致的细胞损伤,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量-效关系;50μmol/L的1,5-diCQA预处理可以显著抑制MPP+诱导的α-synuclein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增加。结论 1,5-diCQA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并抑制α-synuclein的过表达,提示1,5-diCQA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二咖啡酰奎宁酸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PC12细胞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三氯甲基)碳酸酯与1,5-萘二胺反应体系关键反应分析及氯化氢对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博 丛津生 +2 位作者 李芳 薛伟 赵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2,共6页
探讨了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和1,5 萘二胺(NDA)合成 1,5 萘二异氰酸酯(NDI)的反应。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和红外跟踪等分析方法, 确定了反应主产物为 NDI, 主要副产物为 HCl、NDA盐酸盐和脲。根据化学计量学原理确定了反应体系的关键... 探讨了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和1,5 萘二胺(NDA)合成 1,5 萘二异氰酸酯(NDI)的反应。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和红外跟踪等分析方法, 确定了反应主产物为 NDI, 主要副产物为 HCl、NDA盐酸盐和脲。根据化学计量学原理确定了反应体系的关键反应为 NDA 与 BTC 合成 NDI 的反应, NDA与 HCl 生成 NDA盐酸盐的反应, NDA 和 NDI 生成脲的反应。NDA 盐酸盐可与 BTC 反应生成 NDI, 脲则不能。通过加入缚酸剂三乙胺和无水碳酸钠, 并进行热力学分析, 探讨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HCl 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于HCl与 NDA生成了快反应产物 NDA盐酸盐, 抑制了 NDA与 NDI生成脲副反应的进行, 起到了保护氨基的作用, 从而提高了 NDI 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萘二异氰酸酯 二(三氯甲基)碳酸酯 1 5-萘二胺 1 5-萘二胺盐酸盐 HCL 关键反应 缚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7-四乙酰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的硝解反应机理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志勇 罗军 +3 位作者 吕春绪 汪平 徐容 李金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7-431,共5页
为了更好地指导五氧化二氮(N2O5)硝解1,3,5,7-四乙酰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TAT)制备奥克托今(HMX)的生产,研究了TAT在N2O5/HNO3体系中的硝解反应机理。采用柱层析从硝解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两个副产物,并采用1H NMR、IR以及元素分析进... 为了更好地指导五氧化二氮(N2O5)硝解1,3,5,7-四乙酰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TAT)制备奥克托今(HMX)的生产,研究了TAT在N2O5/HNO3体系中的硝解反应机理。采用柱层析从硝解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两个副产物,并采用1H NMR、IR以及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证其为1,5-二乙酰基-3,7-二硝基-1,3,5,7,-四氮杂辛烷(DADN)和1-乙酰基-3,5,7-三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SEX)。TAT先迅速硝解形成一硝基化合物,再快速硝化形成DADN,DADN中酰胺碱性降低,反应慢慢硝化形成SEX,SEX再以更慢的速度硝化形成HMX,其中k2>k1,k2>k3>k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五氧化氮(N2O5) 1 3 5 7-四乙酰基-1 3 5 7-四氮杂环辛烷(TAT) 奥克托今(HMX) 1 5-二乙酰基-3 7-二硝基-1 3 5 7 -四氮杂辛烷(DADN) 1-乙酰基-3 5 7-三硝基-1 3 5 7-四氮杂环辛烷(SEX) 硝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偶极环加成合成新型含2-苯基-1,2,3-三唑基-1,5-苯并硫氮杂噁二唑并合衍生物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方明 王宝雷 李燕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97-2101,共5页
α,β-不饱和酮 ( 1 a~ 1 e)与邻氨基苯硫酚反应 ,得到含 2 -苯基 -1 ,2 ,3-三唑基 1 ,5 -苯并硫氮杂 ( 2 a~2 e) ,然后以此化合物为原料同 1 ,3-偶极子氧化腈“现场”发生 1 ,3-偶极环加成 ,合成出一系列含 2 -苯基 -1 ,2 ,3-三唑... α,β-不饱和酮 ( 1 a~ 1 e)与邻氨基苯硫酚反应 ,得到含 2 -苯基 -1 ,2 ,3-三唑基 1 ,5 -苯并硫氮杂 ( 2 a~2 e) ,然后以此化合物为原料同 1 ,3-偶极子氧化腈“现场”发生 1 ,3-偶极环加成 ,合成出一系列含 2 -苯基 -1 ,2 ,3-三唑基的 1 ,2 ,4 -二唑并合的 1 ,5 -苯并硫氮杂衍生物 ( 3a~ 3j) .产物经元素分析、 IR、1 H NMR及MS加以确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偶极环加成 合成 2-苯基-1 2 3-三唑 1 5-苯并硫氮杂卓 杂环化合物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1,5-二氨基蒽醌改性PEMFC用GDB的耐久性
10
作者 卢鑫 李赏 朱振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1-765,共5页
气体扩散层支撑层(GDB)中疏水材料的流失会加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耐久性的下降。采用高恒电位的方法加速测试电化学沉积聚1,5-二氨基蒽醌(P15DAAQ)疏水处理PEMFC用GDB的耐久性,并用四电子探针法、循环伏安法等进行分析。与由聚... 气体扩散层支撑层(GDB)中疏水材料的流失会加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耐久性的下降。采用高恒电位的方法加速测试电化学沉积聚1,5-二氨基蒽醌(P15DAAQ)疏水处理PEMFC用GDB的耐久性,并用四电子探针法、循环伏安法等进行分析。与由聚四氟乙烯(PTFE)浸渍制备的PTFE-GDB进行对比,发现P15DAAQ-GDB在高电压、酸性环境下的稳定性更差。P15DAAQ的流失,导致P15DAAQ-GDB气体扩散层的水管理能力下降,造成膜电极组件(MEA)性能下降。经过1.45 V高电位96 h的耐久性测试后,P15DAAQ-GDB组装MEA的峰值功率仍有1.789 W/cm^(2)(初始性能的9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气体扩散层支撑层(GDB) 1 5-二氨基蒽醌(P15DAAQ)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生物基尼龙5T/510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一伟 杨克俭 +2 位作者 马炼 沈嘉琪 汤兆宾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39,共6页
以生物基单体1,5-戊二胺为原材料,采用熔融聚合方法制备了半生物基尼龙(PA)5T/510,使用了差式扫描量热仪研究了PA510和PA5T/510及PA5T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运用jeziorny方程和莫志深法对其进行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Jeziorny方程分... 以生物基单体1,5-戊二胺为原材料,采用熔融聚合方法制备了半生物基尼龙(PA)5T/510,使用了差式扫描量热仪研究了PA510和PA5T/510及PA5T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运用jeziorny方程和莫志深法对其进行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Jeziorny方程分析结果表明,与PA5T和PA510相比,PA5T/510的结晶温度最低,结晶速度最慢。在非等温过程中PA5T/510的结晶生长方式为二维或三维生长,受降温速率影响。莫志深法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结晶度下,PA5T/510的结晶速率较PA510和PA5T更低。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得到PA5T/510的活化能为-120.4865 kJ/mol,小于PA510(-205.0149 kJ/mol)和PA5T(-252.7622 kJ/mol)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表明PA5T/510与PA510和PA5T相比,结晶速率最低,结晶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尼龙 半生物基 1 5-戊二胺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二氨基-3-硝基-1,2,4-三唑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思媛 王伯周 +3 位作者 郝成刚 张海昊 周群 王锡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6,32,共5页
以3,5-二硝基-1,2,4三唑铵盐为原料,经还原、氨化合成出1,5-二氨基-3-硝基-1,2,4-三唑(BANT),总收率为64%,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以及元素分析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培养了BANT单晶,四圆衍射分析表明,BANT晶体属于单斜晶系,晶... 以3,5-二硝基-1,2,4三唑铵盐为原料,经还原、氨化合成出1,5-二氨基-3-硝基-1,2,4-三唑(BANT),总收率为64%,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以及元素分析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培养了BANT单晶,四圆衍射分析表明,BANT晶体属于单斜晶系,晶体空间群为C2/c,晶包参数为:a=11.672(4)nm,b=3.7395(13)nm,β=1.463°,c=13.365(5)nm,V=564.5(3)nm3,Dc=1.696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3 5-二硝基-1 2 4-三唑铵盐 氨化反应 1 5-二氨基-3-硝基-1 2 4-三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苄硫基-5,7-二甲氧基-1,2,4-三唑并[1,5-a]嘧啶的合成研究
13
作者 孙国香 沈德隆 +2 位作者 刘会君 周红芳 屠美玲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79,共3页
2-苄硫基-5,7-二甲氧基-1,2,4-三唑并[1,5-a]嘧啶(Ⅲ)是磺草唑胺(metosulam)及1,2,4-三唑[1,5-a]嘧啶醚类超高效除草剂的重要中间体.由5-氨基-3-苄硫基-1,2,4-三唑(Ⅰ)为起始原料,经环合、氯代一步反应制得2-苄硫基-5,7-二氯-1,2,4-三唑... 2-苄硫基-5,7-二甲氧基-1,2,4-三唑并[1,5-a]嘧啶(Ⅲ)是磺草唑胺(metosulam)及1,2,4-三唑[1,5-a]嘧啶醚类超高效除草剂的重要中间体.由5-氨基-3-苄硫基-1,2,4-三唑(Ⅰ)为起始原料,经环合、氯代一步反应制得2-苄硫基-5,7-二氯-1,2,4-三唑并[1,5-a]嘧啶(Ⅱ).优化试验发现90℃、丙二酸与(Ⅰ)摩尔比为1.1∶1、反应20 h时收率达85%以上.(Ⅱ)与甲醇钠进行置换反应制得(Ⅲ),对反应温度和物料配比进行了优化试验,发现25℃、甲醇钠与(Ⅱ)的摩尔比为5∶1时收率达到90%以上.中间体(Ⅱ)、(Ⅲ)的结构经1H-NMR、MSI、R确证.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总收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苄硫基-5 7-二氯-1 2 4-三唑[1 5-a]嘧啶 2-苄硫基-5 7-二甲氧基-1 2 4-三唑[1 5-a]嘧啶 磺草唑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叶片内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由53000到50000裂解反应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芮琪 张列峰 徐朗莱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7,共5页
研究了小麦叶片内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 isco,EC 4.1.1.39)大亚基(LSU)由53 000裂解为50 000的反应。结果显示,成熟叶片的粗提液在pH 5.5的条件下反应后能检测到50 000的裂解产物,而暗诱导衰老叶片的粗提液在pH 7.5的条件... 研究了小麦叶片内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 isco,EC 4.1.1.39)大亚基(LSU)由53 000裂解为50 000的反应。结果显示,成熟叶片的粗提液在pH 5.5的条件下反应后能检测到50 000的裂解产物,而暗诱导衰老叶片的粗提液在pH 7.5的条件下也能发现LSU的这一降解。分别从成熟叶片和衰老叶片中提取叶绿体,以其裂解液为反应体系研究LSU由53 000裂解为50 000这步反应的细胞器定位。结果显示,衰老叶片中的叶绿体裂解液在pH 7.5时反应1 h后能检测到50 000降解产物,而成熟叶片叶绿体裂解液在pH 5.5和pH 7.5的条件下反应后均未检测到LSU的50 000裂解产物。上述结果表明:衰老叶片中LSU由53 000部分裂解为50 000的反应定位于叶绿体内,而成熟叶片中LSU由53 000裂解为50 000的反应可能定位于叶绿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 EC 4.1.1.39) 蛋白质降解 细胞定位 叶衰老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苯并硫氮杂-α-氨基-β-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立体结构(Ⅱ)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萍 郝振芳 李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102-2105,共4页
用一种甘氨酸 N-端保护试剂和 1 ,5 -苯并硫氮杂反应 ,合成了 5个 1 ,5 -苯并硫氮杂 -α-氨基 -β-内酰胺衍生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1 H NMR,MS和 IR确证 .用 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产物的立体结构 ,结果表明 ,该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 ... 用一种甘氨酸 N-端保护试剂和 1 ,5 -苯并硫氮杂反应 ,合成了 5个 1 ,5 -苯并硫氮杂 -α-氨基 -β-内酰胺衍生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1 H NMR,MS和 IR确证 .用 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产物的立体结构 ,结果表明 ,该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 ,四元环上的两个取代基位于环的同侧 ,为顺式结构 ,产物分子中的七元环为稳定的类椅式构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苯并硫氮杂卓-α-氨基-β-内酰胺 衍生物 合成 立体结构 1 5-苯并硫氮杂卓 Β-内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基-5,7-二甲基-1,2,4-三唑[1,5-a]嘧啶的合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国香 沈德隆 +1 位作者 周红芳 屠美玲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2-羟基-5,7-二甲基-1,2,4-三唑[1,5-a]嘧啶(TPO)是三唑并嘧啶类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以氨基脲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环化、硝化、还原及并环得到.氨基脲盐酸盐先与甲酸成环,制得中间1,2,4-三唑-5-酮(TO),产率86.5%;用发烟硝酸硝化得3-硝-基... 2-羟基-5,7-二甲基-1,2,4-三唑[1,5-a]嘧啶(TPO)是三唑并嘧啶类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以氨基脲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环化、硝化、还原及并环得到.氨基脲盐酸盐先与甲酸成环,制得中间1,2,4-三唑-5-酮(TO),产率86.5%;用发烟硝酸硝化得3-硝-基1,2,4-三唑-5-酮(NTO),产率90.1%;雷尼镍催化下加氢还原得3-氨基-5-羟基-1,2,4-三唑(ATO),产率88.0%;最后与乙酰丙酮环合制得标题化合物TPO,产率86.0%.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总收率较高,达到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5 7-二甲基-1 2 4-三唑[1 5-a]嘧啶 3-氨基-5-羟基-1 2 4-三唑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环系稠杂环[1,2,4]-三唑并[1,5-a][1]-苯并氮杂及[1,2,4]-三唑并[1,5-a]-喹啉的合成
17
作者 白鹤翔 孟青青 +1 位作者 王全瑞 陶凤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7-870,共4页
α-四氢萘酮的乙氧羰基腙(1)经LTA氧化,得到α-偶氮-α-乙酰氧基化合物2.在A lC l3作用下,化合物2脱去乙酰氧基产生重氮正离子中间体3,再经与腈的1,3-偶极环加成、[1,2]-迁移扩环、碱性水解和与苦味酸作用,得到新型[1,2,4]-三唑并[1,5-a... α-四氢萘酮的乙氧羰基腙(1)经LTA氧化,得到α-偶氮-α-乙酰氧基化合物2.在A lC l3作用下,化合物2脱去乙酰氧基产生重氮正离子中间体3,再经与腈的1,3-偶极环加成、[1,2]-迁移扩环、碱性水解和与苦味酸作用,得到新型[1,2,4]-三唑并[1,5-a][1]苯并氮杂苦味酸盐6a^6c.以2,3-二氢-1-茚酮为底物,采用相同的合成路线,合成了1,2,4-三唑并[1,5-a]-二氢喹啉苦味酸盐12a^12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偶极环加成 扩环 [1 2 4]-三唑并[1 苯并氮杂[艹卓] 1 2 4-三唑并[1 5-a]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可反映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急性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葛金莲 徐大成 +2 位作者 彭友帆 张明琛 曹文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06-1609,共4页
目的本文探讨1,5-脱水葡萄糖醇(1,5-AG)是否可以作为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血清学指标。方法纳入15例初诊为FT1DM患者和7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检测两组的血清生物化学、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 Alc,Hb Alc)以及血清1... 目的本文探讨1,5-脱水葡萄糖醇(1,5-AG)是否可以作为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血清学指标。方法纳入15例初诊为FT1DM患者和7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检测两组的血清生物化学、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 Alc,Hb Alc)以及血清1,5-AG等指标。结果 FT1DM组与T2DM组的基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空腹血糖(FBG)、果糖胺(FMN)、肌酐(Cr)、尿素(Urea)、Hb Alc以及血清1,5-AG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FT1DM患者中,血清1,5-AG水平与FBG(r=-0.646,P=0.032)和FMN(r=-0.680,P=0.021)呈负相关。在T2DM患者中,血清1,5-AG与FBG、FMN以及Hb Alc水平呈负相关(r=-0.407,P=0.001;r=-0.314,P=0.01,r=-0.576,P<0.01)。受试者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1,5-AG曲线下面积为0.804,Cutoff值为67.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9%和60%。结论血清1,5-AG可以反映FT1DM患者的急性血糖变化,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其他相关指标有利于迅速的鉴别诊断FT1DM,减少FT1DM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脱水葡萄糖醇 暴发性1型糖尿病 果糖胺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双-(邻甲氧基苯胺基)蒽醌多相合成研究
19
作者 何亮 张淑芬 +1 位作者 杨锦宗 于立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以Ullman反应为依据,采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低毒二甲苯做溶剂,以铜粉做催化剂,乙酸钾做缚酸剂,通过1,5-二氯蒽醌与邻甲氧基苯胺的多相反应合成了1,5-双(邻甲氧基苯胺基)蒽醌,并详细考查了溶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及反应时间等对... 以Ullman反应为依据,采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低毒二甲苯做溶剂,以铜粉做催化剂,乙酸钾做缚酸剂,通过1,5-二氯蒽醌与邻甲氧基苯胺的多相反应合成了1,5-双(邻甲氧基苯胺基)蒽醌,并详细考查了溶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及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在n(C14H6Cl2O2)∶n(C7H9NO)∶n(CH3COOK)=1∶10∶2.5,V(C8H10,mL)/m(C14H6Cl2O2,g)=18,w(Cu)=5.3%,回流10 h的条件下,1,5-二氯蒽醌的转化率为97.8%,产物1,5-双(邻甲氧基苯胺基)蒽醌的产率为80.6%,溶剂回收率为86%.产物经MS、1H NMR、IR及DSC分析证明结构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二氯蒽醌 1 5-双(邻甲氧基苯胺基)葸醌 多相反应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喹啉偶氮)-1,5-苯二酚光度法测定钴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思远 易会君 杨光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5-176,共2页
钴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痕量钴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吡啶偶氮类试剂、苯并噻唑偶氮类试剂和 8-氨基喹啉类试剂用于钴的测定已有不少报道 ,但是用 2 -氨基衍生物作钴的显色剂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合成了新试剂 2 - ( 2 -... 钴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痕量钴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吡啶偶氮类试剂、苯并噻唑偶氮类试剂和 8-氨基喹啉类试剂用于钴的测定已有不少报道 ,但是用 2 -氨基衍生物作钴的显色剂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合成了新试剂 2 - ( 2 -喹啉偶氮 ) - 1 ,5 -苯二酚 ( QADHB) ,并研究了其和钴的显色反应 ,方法用于维生素 B12 针剂及烟草样品中钴含量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喹啉偶氮)-1 5-苯二酚 光度法 测定 显色反应 维生素B12针剂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