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中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李学敏 成乐 +4 位作者 吕晨慧 王希 陈爽直 张骋 赵海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94-1000,共7页
目的探讨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细胞模型中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aspase-1-siRNA组、NC-siRNA组、1,25(OH)_(2)D_(3)组、联合干预组。对... 目的探讨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细胞模型中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aspase-1-siRNA组、NC-siRNA组、1,25(OH)_(2)D_(3)组、联合干预组。对照组仅用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细胞;模型组用20μmol/L Aβ_(1-42)处理细胞以造模;Caspase-1-siRNA组先用50 nmol/L Caspase-1-siRNA处理细胞,再加入20μmol/L Aβ_(1-42);NC-siRNA组先用50 nmol/L NC-siRNA处理细胞,再加入20μmol/L Aβ_(1-42);1,25(OH)_(2)D_(3)组用100 nmol/L 1,25(OH)_(2)D_(3)干预后加入20μmol/L Aβ_(1-42);联合干预组先用50 nmol/L Caspase-1-siRNA处理细胞,然后用100 nmol/L 1,25(OH)_(2)D_(3)干预,最后加入20μmol/L Aβ_(1-42)。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凋亡相关斑点蛋白(ASC)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焦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包括: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前体(pro-Caspase-1)、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N端(GSDMD-N)、IL-1β、IL-1β前体(pro-IL-1β)、IL-18和IL-18前体(pro-IL-18)蛋白;吖啶橙/溴乙啶(AO/EB)染色检测细胞膜通透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SC蛋白荧光强度增强(P<0.01),细胞焦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细胞膜通透性变大(P<0.01)。与模型组相比,1,25(OH)_(2)D_(3)组和Caspase-1-siRNA组ASC蛋白荧光强度减弱(P<0.01),pro-Caspase-1、Caspase-1、GSDMD-N、pro-IL-1β、IL-1β、pro-IL-18和IL-18蛋白表达均下调(P<0.01),细胞通透性减小(P<0.01)。与Caspase-1-siRNA组相比,联合干预组GSDMD-N和IL-18蛋白表达降低(P<0.01),细胞通透性减小(P<0.01)。结论Aβ_(1-42)能够诱导PC12细胞发生细胞焦亡现象。1,25(OH)_(2)D_(3)可以通过抑制Aβ_(1-42)诱导的PC12细胞发生焦亡来发挥其抗炎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Caspase-1的抑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d_(3) Aβ_(1-42) CASPAS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通过lncRNA-uc.412抑制TGF-β1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安梦如 黄婵 +5 位作者 王锦 王银妃 盛晓静 张爱青 甘卫华 殷勤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15-318,323,共5页
目的:研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 3[1,25-(OH)_(2)D_(3)]通过长链非编码RNA uc.412(lncRNA-uc.412)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用TGF-β1、1,25-(OH)_(2)D_(3)、SIS3分别干预系膜细胞,用lncRNA-uc... 目的:研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 3[1,25-(OH)_(2)D_(3)]通过长链非编码RNA uc.412(lncRNA-uc.412)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用TGF-β1、1,25-(OH)_(2)D_(3)、SIS3分别干预系膜细胞,用lncRNA-uc.412过表达慢病毒转染系膜细胞,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系膜细胞增殖率,RT-PCR法检测ki67、p27、PCNA及lncRNA-uc.41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mad3及p-smad3的表达。结果:①与TGF-β1组相比,1,25-(OH)_(2)D_(3)+TGF-β1干预后的ki67、PCNA、lncRNA-uc.412的表达下调,p27的表达上调(P<0.01),细胞增殖率下降(P<0.01);②TGF-β1+SIS3组p-smad3蛋白表达、lncRNA-uc.412的表达量较TGF-β1组下降(P<0.01);③与过表达lncRNA-uc.412组比较,过表达lncRNA-uc.412+1,25-(OH)_(2)D_(3)组的ki67、PCNA的表达下调,p27的表达上调(P<0.01)。结论:1,25-(OH)_(2)D_(3)可抑制TGF-β1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1,25-(OH)_(2)D_(3)阻滞细胞周期及下调lncRNA-uc.412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基维生素d_(3) RNA uc.412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UUO模型大鼠ILK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张国锐 林智峰 +2 位作者 杨晓萍 赵瑾 陶林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1,25-(OH)2D3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UO组、假手术组、干预组各24只,其中UUO组和干预组均于左肾下极处游离并结扎左输尿管建立UUO模型,假手术组开腹后... 目的探讨1,25-(OH)2D3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UO组、假手术组、干预组各24只,其中UUO组和干预组均于左肾下极处游离并结扎左输尿管建立UUO模型,假手术组开腹后仅游离左输尿管,对照组不行特殊处理。其后干预组予1,25-(OH)2D30.5μg(溶于1 mL花生油中)灌胃、余三组均予1 mL花生油灌胃;各组分别于术后第1、3、7、14天每天各处死6只大鼠,留取左侧肾脏标本,光镜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肾脏病理损害,免疫组化法观察整合来连接激酶(ILK)、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ILK mRNA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UUO组肾皮质变薄、肾间质炎细胞浸润明显增多、纤维化随时间延长而加重(P<0.05);与UUO组相比,干预组肾组织炎细胞浸润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病变积分明显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UUO组ILK蛋白阳性表达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P<0.01);与UUO组比较,干预组ILK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UUO组TGF-β1蛋白随时间延长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UUO组比较,干预组TGF-β1蛋白表达减少;ILK蛋白表达与TGF-β1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72,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UUO组和干预组ILK mRNA表达均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强(P<0.01),其中干预组表达在7、14 d无显著差异;干预组各期均显著低于UUO组(P<0.01)。结论 1,25-(OH)2D3可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保护肾脏功能,可能机制为间接或直接抑制肾间质ILK、TGF-β1表达;此为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提出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纤维化中1,25-(OH)_2D_3对内质网应激及ATG1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营 刘乃国 王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目的 1,25-(OH)2D3是否影响肺纤维化中内质网应激及自噬仍不清楚。文章探讨内质网应激及自噬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了1,25-(OH)2D3对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及ATG1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区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 目的 1,25-(OH)2D3是否影响肺纤维化中内质网应激及自噬仍不清楚。文章探讨内质网应激及自噬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了1,25-(OH)2D3对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及ATG1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区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30只。模型组、治疗组经气管灌注博来霉素(5.0 mg/kg),对照组经气管灌注等渗盐水200μL/只。自气管灌注后第2天起,治疗组腹腔注射1,25-(OH)2D32μg/kg,模型组腹腔注射1,25-(OH)2D3溶剂(0.1%乙醇、99.9%丙二醇)200μL/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等渗盐水200μL/只,各种注射均为隔天1次,直至处死。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PERK、ATF4及ATG12的mRNA表达状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ERK、ATF4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14、21、28 d的PERK水平(1.01±0.23、1.05±0.09、1.04±0.08)比较,模型组(2.30±0.19、3.59±0.27、4.63±0.19)和治疗组(1.44±0.34、1.92±0.17、2.52±0.15)表达均增加(P<0.05);与对照组14、21、28 d的ATF4水平(1.04±0.07、1.05±0.08、1.03±0.10)比较,模型组(2.10±0.12、3.91±0.14、6.20±0.28)和治疗组(1.49±0.27、2.52±0.42、4.02±0.31)表达均增加(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14、21、28 d组内不同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14 d模型组、治疗组中ATG12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21、28 d ATG12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肺组织中PERK、ATF4蛋白质在肺泡上皮细胞、肺间质细胞,尤其是肺巨噬细胞中表达,可见大量棕褐色颗粒,较正常肺组织中两种蛋白质阳性信号明显增强。14、21、28 d模型组和治疗组中PERK、ATF4的蛋白质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建模时间的延长蛋白质的表达递增,14、21、28 d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OH)2D3可能通过抑制PERK-e IF2α-ATF4信号通路来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K-eIF2α-ATF4通路 ATG12 1 25-(oh)2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Ca^(2+)浓度和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洪亮 刘乃国 +4 位作者 苗双 倪娜 郑静 王楠 李新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0-1045,共6页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文中旨在探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Ca^(2+)和PI3K/AKT/mTOR通路在大鼠IPF中的作用,以及1,25-(OH)_2D_3对Ca^(2+)浓度和PI3K/AK...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文中旨在探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Ca^(2+)和PI3K/AKT/mTOR通路在大鼠IPF中的作用,以及1,25-(OH)_2D_3对Ca^(2+)浓度和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 1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预防组(对照组Ⅰ、模型组Ⅰ、给药组Ⅰ,每组20只)和治疗组(对照组Ⅱ、模型组Ⅱ、给药组Ⅱ,每组30只)。对照组Ⅰ/Ⅱ行气管暴露手术,气管内给以200μL/只的无菌等渗盐水,并分别于第2和14天开始腹腔注射等渗盐水(200μL/只);模型组Ⅰ/Ⅱ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5 mg/kg),并分别于手术后第2和14天开始腹腔注射维生素D3的溶剂(0.1%乙醇和99.9%的丙二醇,1μL/g体重);给药组Ⅰ/Ⅱ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5 mg/kg),并分别于手术后第2和14天开始腹腔注射1,25-(OH)_2D_3(2μg/kg体重)。大鼠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建立IPF模型,给药组腹腔注射1,25-(OH)_2D_3进行预防和治疗。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分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并用Fluo-3AM荧光负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RT-PCR方法检测PI3K、AKT、mTO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Ⅰ/Ⅱ和给药组Ⅰ/Ⅱ中大鼠肺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Ca^(2+)浓度以及PI3K、AKT、mTOR 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与相应对照组Ⅰ/Ⅱ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药组Ⅰ/Ⅱ与模型组Ⅰ/Ⅱ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Ⅰ/Ⅱ和给药组Ⅰ/Ⅱ中Ca^(2+)浓度与PI3K、AKT、mTOR mRNA表达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0.598 8、r=0.623 0、r=0.6603,P<0.01;r=0.7012、r=0.6323、r=0.7403,P<0.01)。结论 PI3K-AKT-mTOR通路在大鼠IPF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25-(OH)_2D_3可以降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Ca^(2+)的浓度,抑制PI3K-AKT-mTOR通路,进而抑制IPF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Sd大鼠 II CA^2+浓度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大鼠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洪亮 刘乃国 +3 位作者 苗双 郑静 倪娜 王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1,25-(OH)_2D_3对大鼠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发生、发展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经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5 mg/kg建立IPF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00μL... 目的观察1,25-(OH)_2D_3对大鼠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发生、发展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经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5 mg/kg建立IPF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00μL/只。自注射后第2天开始,模型组腹腔注射1,25-(OH)_2D_3溶剂(0.1%乙醇、99.9%丙二醇,200μL/只),治疗组腹腔注射1,25-(OH)_2D_32μ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0μL/只,均隔天1次。各组于给药后第14、21、28天分别处死10只大鼠,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离培养肺成纤维细胞,采用Fluo-3AM荧光负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肺成纤维细胞PI3K、AKT、mTOR mRNA表达。结果给药第14、21、28天,模型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肺成纤维细胞内Ca^(2+)浓度及PI3K、AKT、mTOR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上述指标在各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组间比较P<0.05或<0.01。模型组和治疗组肺成纤维细胞内Ca^(2+)浓度与PI3K、AKT、mTOR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84、0.647、0.805,P均<0.01)。结论 1,25-(OH)_2D_3可抑制IPF的发生、发展;降低肺成纤维细胞内Ca^(2+)浓度、抑制PI3K-AKT-mTOR通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结合蛋白与1,25-(OH)_2D_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江雁琼 张艳玲 +1 位作者 贺端明 伍慧妍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与1,25-(OH)_2D_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ECOPD...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与1,25-(OH)_2D_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ECOPD组48例、COPD稳定期组34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25-(OH)_2D_3、HBP水平,同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WBC水平,同步行肺功能及相关检查。结果:AECOPD患者HBP水平为(74.15±13.24)ng/m L,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51.57±10.22)ng/m L(P<0.05);AECOPD患者1,25-(OH)_2D_3水平为(14.85±5.32)ng/m L,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19.46±6.52)ng/m L(P<0.05)。AECOPD患者PCT、hs-CRP及WBC水平均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5),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COPD稳定患者(P<0.05)。血清1,25-(OH)_2D_3与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HB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1,25-(OH)_2D_3、HBP可作为AECOPD的辅助诊断指标,二者在COPD气道炎症及重塑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 oh)2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及复方丹参对大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8
作者 严媚 温丙昭 +1 位作者 曹琰 江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0-373,377,共5页
目的观察1,25-(OH)2D3及丹参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造血重建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受鼠随机分成4组:A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即aGVHD组),B组(1,25-(OH)2D3组),C组(丹参组),D组(两药联合组)。观察大鼠生存期、外周血象、aGVHD... 目的观察1,25-(OH)2D3及丹参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造血重建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受鼠随机分成4组:A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即aGVHD组),B组(1,25-(OH)2D3组),C组(丹参组),D组(两药联合组)。观察大鼠生存期、外周血象、aGVHD的临床表现及T细胞亚群。结果各药物干预组与aGVHD组相比,其aGVHD的发病时间延迟、aGVHD评分降低、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干预组外周血象恢复较快,在各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均高于aGVHD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方案处理后,CD4+、CD8+的数值明显较aGVHD降低,以CD4+细胞下降明显,而aGVHD时二者均明显增加,CD4+/CD8+的比值增大,结论1,25-(OH)2D3及复方丹参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对减轻aGVHD、促进造血重建及发挥免疫耐受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 1 25-(oh)2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1型糖尿病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沈字玲 张能 余华荣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6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连续多次小剂量链脲菌素(the mu ltip le low dose streptozotoc in,MLDS)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初探。方法:小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与糖尿病组等容... 目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连续多次小剂量链脲菌素(the mu ltip le low dose streptozotoc in,MLDS)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初探。方法:小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与糖尿病组等容量柠檬酸盐缓冲液;糖尿病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40mg.kg-1),以血糖水平持续高于16.7mmol/L为成模标准;预防组:先隔日腹腔注射1,25-(OH)2D3(5μg.kg-1),共15次,然后再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40mg.kg-1)。实验结束后各组动物处死收集血清并采集胰腺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MLDS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模型在第四周基本建成。MLDS使小鼠血糖、血清及胰腺iNOS活性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下调;预防组小鼠注射STZ前给予1,25-(OH)2D3有明显降血糖和上调血清胰岛素水平作用,同时抑制血清及胰腺iNOS活性,与糖尿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25-(OH)2D3可有效预防MLDS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该效应可能与1,25-(OH)2D3抑制iNO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1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胰腺癌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10
作者 徐建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4期33-34,共2页
目的研究1,25-(OH)2D3对胰腺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经1,25-(OH)2D3处理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采用电镜观察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动力学;免疫组化法检测p21、DPC-4/Smad4蛋白的表达。结果10-7mol/L1,25-(OH)2D3能使Bxpc-3... 目的研究1,25-(OH)2D3对胰腺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经1,25-(OH)2D3处理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采用电镜观察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动力学;免疫组化法检测p21、DPC-4/Smad4蛋白的表达。结果10-7mol/L1,25-(OH)2D3能使Bxpc-3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出现G0/G1期阻滞,细胞周期有关蛋白p21及DPC-4/Smad4蛋白表达上调。结论10-7mol/L1,25-(OH)2D3具有明显诱导胰腺癌细胞良性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P21 dPC-4/Sma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血清1,25-(OH)_2D_3、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兆越 林荣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血清1,25-(OH)2D3、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其中轻度哮喘患儿30例,中度哮喘患儿26例),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5岁以下的哮喘患儿给... 目的: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血清1,25-(OH)2D3、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其中轻度哮喘患儿30例,中度哮喘患儿26例),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5岁以下的哮喘患儿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每喷100μg,2喷/次,3次/天,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每喷125μg,1喷/次,3次/天,治疗时均加用储雾罐辅助,治疗1~2周,待症状控制后,停用硫酸沙丁胺醇,丙酸氟替卡松减量为2次/天;5岁以上的哮喘患儿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或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2次/天,按照病情控制情况逐步减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个月采集静脉血2 m L,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1,25-(OH)2D3、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个月患儿血清1,25-(OH)2D3、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下降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骨骼的代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无明显影响,在临床上长期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在调节RAS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鞠云枫 杨留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6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1,25-(OH)2D3对心血管方面的影响机制。方法:建立缺乏维生素D大鼠的动物模型,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心脏组织结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的血压显著升高,心室壁显著增厚,血浆肾... 目的:探讨1,25-(OH)2D3对心血管方面的影响机制。方法:建立缺乏维生素D大鼠的动物模型,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心脏组织结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的血压显著升高,心室壁显著增厚,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醛固酮(ALD)水平显著升高,肾脏肾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1,25-(OH)2D3缺乏可激活RAS,导致大鼠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肉鸡生长性能、骨骼矿化及小肠NaPi-Ⅱb和VDR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宁 杨雪 +4 位作者 张金龙 王志祥 韩进诚 卢红梅 陈村年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716-2723,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对1~14日龄肉鸡生长性能、骨骼矿化及促进十二指肠磷吸收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罗斯308肉鸡分入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0只。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3种日粮:在基...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对1~14日龄肉鸡生长性能、骨骼矿化及促进十二指肠磷吸收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罗斯308肉鸡分入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0只。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3种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μg/kg 1,25-(OH)2-D3,试验期14d。14日龄屠宰肉鸡,剥离股骨、胫骨及十二指肠1/2处的黏膜;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骨骼矿化相关指标,分析Ⅱb型磷酸钠转运蛋白(NaPi-Ⅱb)、细胞核维生素D受体(nVDR)和细胞膜维生素D受体(mVDR)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添加5μg/kg 1,25-(OH)2-D3组肉鸡体增重、采食量、料重比、股骨和胫骨各指标(重量、长度、直径、灰分重量、灰分含量、钙、磷含量)及十二指肠NaPi-Ⅱb、nVDR和mVDR mRNA表达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添加10μg/kg 1,25-(OH)2-D3显著降低了肉鸡体增重、采食量、股骨和胫骨各指标及十二指肠NaPi-Ⅱb、nVDR和mVDR mRNA表达量(P<0.05),同时料重比显著增加(P<0.05)。综合上述结果,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μg/kg 1,25-(OH)2-D3不会影响1~14日龄肉鸡的生长、骨骼矿化及十二指肠磷吸收关键基因表达;但添加量增至10μg/kg会显著抑制1~14日龄肉鸡生长、骨骼发育,影响十二指肠NaPi-Ⅱb和VDR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 3 NaPi-Ⅱb nVdR MV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及VDR敲除对山羊附睾头上皮细胞β防御素家族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王丽 郭雅茹 +4 位作者 张俊梅 雷铭凯 王振国 张春香 任有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90-2000,共11页
旨在研究1,25(OH)_(2)D_(3)是否通过VDR途径调节山羊附睾头上皮细胞β防御素基因表达。本试验选取3只6月龄太行黑山羊,分别采集附睾头组织。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山羊附睾头上皮细胞,用细胞免疫荧光鉴定上皮细胞纯度。添加100 nmol·L... 旨在研究1,25(OH)_(2)D_(3)是否通过VDR途径调节山羊附睾头上皮细胞β防御素基因表达。本试验选取3只6月龄太行黑山羊,分别采集附睾头组织。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山羊附睾头上皮细胞,用细胞免疫荧光鉴定上皮细胞纯度。添加100 nmol·L^(-1)1,25(OH)_(2)D_(3)处理附睾头上皮细胞以及筛选出敲除效率最高的pCas9/gRNA1质粒载体进行细胞转染,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孔。附睾头上皮细胞经1,25(OH)_(2)D_(3)处理以及VDR基因敲除后,分别用qRT-PCR检测VDR和17种β防御素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VDR蛋白和3种β防御素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25(OH)_(2)D_(3)能极显著提高VDR、gBD124、gBD126和gBD104a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同时极显著提高gBD104、gBD 109tr1、gBD 109tr2、gBD113、gBD116、gBD120、gBD 121以及gBD 123基因的表达(P<0.01),显著提高gBD106、gBD127、gBD 129以及gBD 134基因的表达(P<0.05),而对gBD 110like和gBD 128基因没有显著影响(P>0.05);3个基因敲除载体进行细胞转染后,pCas9-VDR-V1组VDR蛋白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VDR基因敲除极显著降低gBD124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显著降低gBD126和gBD104a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同时VDR基因敲除组gBD 109tr1、gBD 109tr2、gBD116、gBD123、gBD127、gBD 128以及gBD 134基因的表达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VDR基因敲除组gBD104、gBD106、gBD 120以及gBD 129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对gBD121、gBD 110like以及gBD 113的相对表达则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1,25(OH)_(2)D_(3)可以上调VDR和部分β防御素表达;VDR基因敲除后降低部分β防御素表达,结果表明1,25(OH)_(2)D_(3)通过上调VD/VDR信号通路关键基因VDR的表达调控山羊附睾头上皮细胞部分β防御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 1 25(oh)_(2)d_(3) 维生素d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变化及与甲旁亢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兰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5期65-66,共2页
目的探究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变化及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HP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余40例接受... 目的探究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变化及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HP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余40例接受常规治疗,分别为血透组、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1,25(OH)_(2)D_(3)]、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随访1年内HPT发生率,并选择Pearson法分析HPT与血清1,25(OH)_(2)D_(3)、PT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血透组患血清1,25(OH)_(2)D_(3)、P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PT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发生HPT者的血清1,25(OH)_(2)D_(3)水平低于无HPT者,而PTH水平高于无HPT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HPT与PTH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1,25(OH)_(2)D_(3)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可导致血清1,25(OH)_(2)D_(3)、PTH水平降低,且增加HPT发生风险,HPT与血清1,25(OH)_(2)D_(3)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1 25(oh)_(2)d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16
作者 孙德俊 周丽娜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2X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1,25-(OH)2D3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随访42例3-5期慢性肾功能不全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1,25-(OH)2D30.25-0.5ug/d口服1a,观察治疗前后PTH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 目的:探讨1,25-(OH)2D3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随访42例3-5期慢性肾功能不全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1,25-(OH)2D30.25-0.5ug/d口服1a,观察治疗前后PTH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计算左室心肌质量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结果:治疗前后PTH水平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1,25-(OH)2D3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以双向方式影响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岳小婧 张晶 +3 位作者 马姝雯 曹忻 卢建雄 张国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49-2357,共9页
1,25(OH)_(2)D_(3)是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形式,影响人和动物脂肪形成,为探究其在猪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试验从3~5日龄仔猪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前体脂肪细胞,并以浓度为0、0.1、1、10、100和1000 nmol/L的1,25(OH)_(2)D_(3)分别处理... 1,25(OH)_(2)D_(3)是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形式,影响人和动物脂肪形成,为探究其在猪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试验从3~5日龄仔猪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前体脂肪细胞,并以浓度为0、0.1、1、10、100和1000 nmol/L的1,25(OH)_(2)D_(3)分别处理,在培养的0、1、2、4、6、8和10 d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在诱导分化后0、1、2、4、6、8和10 d,以油红O染色提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成脂分化及分化标志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结果显示,0.1和1 nmol/L 1,25(OH)_(2)D_(3)显著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P<0.05),而浓度为10~100 nmol/L时则抑制细胞增殖(P<0.05);0.1和1 nmol/L 1,25(OH)_(2)D_(3)显著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P<0.05),降低PPARγ和FAS mRNA表达水平(P<0.05),但在浓度为10和100 nmol/L时,显著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P<0.05),上调PPARγ和FAS mRNA表达(P<0.05);浓度达1000 nmol/L时,可能对细胞有毒性作用。综合以上结果,低浓度1,25(OH)_(2)D_(3)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而通过下调PPARγ表达抑制分化;高浓度1,25(OH)_(2)D_(3)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通过上调PPARγ表达促进分化。1,25(OH)_(2)D_(3)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双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d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与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徐璐 高慧 +1 位作者 邢光亮 张露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7-530,共4页
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 vitamin D3,1,25(OH)2D3]是人体内活性维生素D,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钙磷代谢。近年来研究表明1,25(OH)2D3还与血压调节和心血管活动有关。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25(OH)2D3缺乏可导致罹患高血压的风... 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 vitamin D3,1,25(OH)2D3]是人体内活性维生素D,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钙磷代谢。近年来研究表明1,25(OH)2D3还与血压调节和心血管活动有关。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25(OH)2D3缺乏可导致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文中就目前有关1,25(OH)2D3和高血压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治疗小鼠狼疮性肾炎的机制:基于上调miR145的表达进而抑制TGF-β1/Smad3通路
19
作者 徐腾姣 何小解 +2 位作者 母兴语 张威 丁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2年第6期497-504,共8页
目的研究1,25(OH)_(2)D_(3)是否通过上调miR145从而抑制TGF-β1/Smad3通路,探讨其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可能治疗机制。方法共42只8周龄雌性ApoE^(-/-)小鼠,分为7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1、2每天予腹腔注射0.5 mL无菌0.9%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 目的研究1,25(OH)_(2)D_(3)是否通过上调miR145从而抑制TGF-β1/Smad3通路,探讨其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可能治疗机制。方法共42只8周龄雌性ApoE^(-/-)小鼠,分为7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1、2每天予腹腔注射0.5 mL无菌0.9%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空白模型组1、2予腹腔注射降植烷0.5 mL/只1次后高脂饲料喂养3个月建立狼疮性肾炎小鼠模型;1,25(OH)_(2)D_(3)治疗组、miR145过表达组、miR145空载体组在空白模型组的基础上,分别予灌胃维生素D、载入miR145空载腺病毒、载入miR145过表达腺病毒。CBB法检测各组小鼠第8周尿蛋白含量,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ANA抗体、抗dsDNA抗体,评估小鼠模型建立情况。通过RT-qPCR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PBMCs中miR145表达,观察1,25(OH)_(2)D_(3)处理后miR145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PBMCs及肾脏中TGF-β1、Smad3、p-smad3表达,观察上调1,25(OH)_(2)D_(3)、miR145过表达对TGF-β1/Smad3通路的影响。对空白对照组1、空白模型组1、miR145过表达组、miR145空载体组小鼠肾脏进行病理检测,比较miR145过表达后肾脏病理变化。结果miR145对小鼠狼疮性肾炎的作用实验组:miR145过表达组中小鼠肾脏损害减轻;外周血PBMCs中miR14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iR145空载体组(P<0.01),TGF-β1、Smad3、p-smad3表达均显著低于miR145空载体组(均P<0.01),肾脏中TGF-β1、Smad3、p-smad3表达均显著低于miR145空载体组(均P<0.01)。1,25(OH)_(2)D_(3)对小鼠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实验组:第24周,1,25(OH)_(2)D_(3)治疗组尿蛋白量明显低于空白模型组(P<0.01);1,25(OH)_(2)D_(3)治疗组小鼠血清1,25(OH)_(2)D_(3)浓度明显高于空白模型组(P<0.01),外周血PBMCs中miR14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模型组(P<0.01),而TGF-β1、Smad3、p-smad3表达明显低于空白模型组(均P<0.01)。结论1,25(OH)_(2)D_(3)通过上调miR145表达,从而负性调节TGF-β1/Smad3通路,减轻小鼠狼疮性肾炎肾脏损害。miR145可能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d_(3) miR145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Toll样受体4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关系及维生素D的作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乔俊英 张艳丽 +1 位作者 宋丽 栾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9-535,共7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及维生素D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1,25-(OH)2D3干预组(每组8只)。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应用计算机图像系统测定支气管...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及维生素D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1,25-(OH)2D3干预组(每组8只)。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应用计算机图像系统测定支气管壁厚度,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HMGB1和TLR4表达,同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将BALF进行细胞学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和外周血中HMGB1、TLR-4、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哮喘组小鼠肺组织HMGB1和TLR4表达较强,干预组表达较弱。哮喘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均为P<0.05);干预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明显上升(均为P<0.05)。哮喘组BALF和外周血中HMGB1、TLR4和IL-4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γ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干预组BALF和外周血中HMGB1、TLR4和IL-4含量均明显低于哮喘组,IFN-γ含量明显高于哮喘组(均为P<0.05)。BALF中HMGB1和TLR4含量分别与细胞总数和IL-4浓度均呈正相关(r1为0.796、0.730;r2为0.695、0.648;均为P<0.05)。结论 HMGB1和TLR4与气道炎症和免疫紊乱有关;适量1,25-(OH)2D3可减轻气道炎症,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Toll4(TLR4) 1 25-(oh)2d3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