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改性玉米芯生物炭负载nZVI去除土壤中1,2-二氯乙烷的研究
1
作者
杨宗政
刘翙羽
+2 位作者
王浪
唐立娜
吴志国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4,共7页
针对环境中1,2-二氯乙烷(1,2-DCA)的污染问题,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丁二酸改性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DBC-nZVI),旨在增强其去除1,2-DCA的效能。通过SEM、XRD及FT-IR等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与分析,确保材料结构与性能的优化。...
针对环境中1,2-二氯乙烷(1,2-DCA)的污染问题,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丁二酸改性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DBC-nZVI),旨在增强其去除1,2-DCA的效能。通过SEM、XRD及FT-IR等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与分析,确保材料结构与性能的优化。结果表明,在pH=7、热解温度为500℃、炭铁质量比为3∶1条件下,DBC-nZVI对1,2-DCA的去除效率最高可达52%,呈现出较强环境治理潜力。土壤实验表明,pH与去除效率呈正相关,且温度波动对去除率影响显著,强调了环境因子调控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丁二酸
生物炭
NZVI
1
2
-d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二氯乙烷和1,2-二氯丙烷在某污染场地包气带的吸附-解吸特性
被引量:
11
2
作者
刘玉龙
缪德仁
+1 位作者
刘菲
陈鸿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5-191,共7页
1,2-二氯乙烷(1,2-DCA)和1,2-二氯丙烷(1,2-DCP)是某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检出最高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文中采用批试验方法,研究污染场地包气带中三种不同深度土壤样品对1,2-DCA和1,2-DCP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质决定其吸...
1,2-二氯乙烷(1,2-DCA)和1,2-二氯丙烷(1,2-DCP)是某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检出最高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文中采用批试验方法,研究污染场地包气带中三种不同深度土壤样品对1,2-DCA和1,2-DCP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质决定其吸附行为,三种土壤对1,2-DCA和1,2-DCP的吸附符合Henry线性等温方程,分配系数在20.49~22.43L.kg-1,1,2-DCA和1,2-DCP在三种土壤中分别具有相似的吸附能力;同一土壤中两种目标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为Kd(1,2-DCA)>Kd(1,2-DCP),但差别不大。1,2-DCA和1,2-DCP在三种土壤中的解吸可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拟合,解吸的难易程度与土壤中黏粒含量相关,黏粒含量越高,目标污染物的解吸越困难,第三层(地下4.9~5.1m)土壤的防污能力较强;两种污染物在三种土壤中的解吸都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1,2-DCP的滞后指数比1,2-DCA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1
2
-二氯乙烷(
1
2
-dca
)
1
2
-二氯丙烷(
1
2
-DCP)
吸附
解吸
滞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北海岸带盐沼二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通量沿高程梯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进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026-4034,共9页
2004年4月到2005年1月在我国东部海岸带盐沼上沿高程梯度采用静态箱技术原位测定二氯甲烷(DCM,CH2Cl2)和1,2-二氯乙烷(1,2-DCA,CH2CH2Cl2)气体通量。为确定高等植物对通量的贡献,进行了高等植物地上部分去除实验。也对通量与生态因...
2004年4月到2005年1月在我国东部海岸带盐沼上沿高程梯度采用静态箱技术原位测定二氯甲烷(DCM,CH2Cl2)和1,2-二氯乙烷(1,2-DCA,CH2CH2Cl2)气体通量。为确定高等植物对通量的贡献,进行了高等植物地上部分去除实验。也对通量与生态因子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程梯度上,生长季(4~10月份)盐沼整体上表现为DCM和1,2-DCA的净汇,其中,米草带和光滩对DCM和1,2-DCA的消耗率最高。非生长季(11月到翌年3月份)表层冻结的植被带表现为DCM和1,2-DCA的弱源,但是受非生长季采样量不足的限制,难以确定盐沼究竟是DCM和1,2-DCA的净源还是净汇。高等植物去除实验结果表明生长季高等植物地上部分是DCM和1,2-DCA的重要汇,而非生长季为净源,然而高等植物排放和消耗DCM和1,2-DCA气体的基本机制还不清楚。盐沼DCM和1,2-DCA通量正相关于光照强度、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而负相关于土壤温度、硫酸盐含量和大气中DCM和1,2-DCA浓度。这表明盐沼对DCM和1,2-DCA的吸收可能与相对较高的DCM和1,2-DCA大气背景浓度和丰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M和
1
2
-dca
植物生物量
土壤吸收
通量
海岸带盐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性玉米芯生物炭负载nZVI去除土壤中1,2-二氯乙烷的研究
1
作者
杨宗政
刘翙羽
王浪
唐立娜
吴志国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天津市卤水化工与资源生态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4,共7页
文摘
针对环境中1,2-二氯乙烷(1,2-DCA)的污染问题,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丁二酸改性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DBC-nZVI),旨在增强其去除1,2-DCA的效能。通过SEM、XRD及FT-IR等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与分析,确保材料结构与性能的优化。结果表明,在pH=7、热解温度为500℃、炭铁质量比为3∶1条件下,DBC-nZVI对1,2-DCA的去除效率最高可达52%,呈现出较强环境治理潜力。土壤实验表明,pH与去除效率呈正相关,且温度波动对去除率影响显著,强调了环境因子调控的重要性。
关键词
土壤污染
丁二酸
生物炭
NZVI
1
2
-dca
Keywords
soil contamination
succinic acid
biochar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1
,
2
-dca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2-二氯乙烷和1,2-二氯丙烷在某污染场地包气带的吸附-解吸特性
被引量:
11
2
作者
刘玉龙
缪德仁
刘菲
陈鸿汉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5-19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46)
文摘
1,2-二氯乙烷(1,2-DCA)和1,2-二氯丙烷(1,2-DCP)是某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检出最高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文中采用批试验方法,研究污染场地包气带中三种不同深度土壤样品对1,2-DCA和1,2-DCP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质决定其吸附行为,三种土壤对1,2-DCA和1,2-DCP的吸附符合Henry线性等温方程,分配系数在20.49~22.43L.kg-1,1,2-DCA和1,2-DCP在三种土壤中分别具有相似的吸附能力;同一土壤中两种目标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为Kd(1,2-DCA)>Kd(1,2-DCP),但差别不大。1,2-DCA和1,2-DCP在三种土壤中的解吸可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拟合,解吸的难易程度与土壤中黏粒含量相关,黏粒含量越高,目标污染物的解吸越困难,第三层(地下4.9~5.1m)土壤的防污能力较强;两种污染物在三种土壤中的解吸都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1,2-DCP的滞后指数比1,2-DCA的大。
关键词
包气带
1
2
-二氯乙烷(
1
2
-dca
)
1
2
-二氯丙烷(
1
2
-DCP)
吸附
解吸
滞后效应
Keywords
unsaturated zone
1,
2-dichloroethane(1
,
2-dca)
1
,
2
-dichloropropane
(1
,
2
-DCP)
adsorption
desorption
hysteresis
分类号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北海岸带盐沼二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通量沿高程梯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进欣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026-403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211008)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一般资助项目(06KJB170112)
+3 种基金
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资助项目(2006BAD03A1903)
徐州师范大学基金理科培育项目
博士回校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2004年4月到2005年1月在我国东部海岸带盐沼上沿高程梯度采用静态箱技术原位测定二氯甲烷(DCM,CH2Cl2)和1,2-二氯乙烷(1,2-DCA,CH2CH2Cl2)气体通量。为确定高等植物对通量的贡献,进行了高等植物地上部分去除实验。也对通量与生态因子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程梯度上,生长季(4~10月份)盐沼整体上表现为DCM和1,2-DCA的净汇,其中,米草带和光滩对DCM和1,2-DCA的消耗率最高。非生长季(11月到翌年3月份)表层冻结的植被带表现为DCM和1,2-DCA的弱源,但是受非生长季采样量不足的限制,难以确定盐沼究竟是DCM和1,2-DCA的净源还是净汇。高等植物去除实验结果表明生长季高等植物地上部分是DCM和1,2-DCA的重要汇,而非生长季为净源,然而高等植物排放和消耗DCM和1,2-DCA气体的基本机制还不清楚。盐沼DCM和1,2-DCA通量正相关于光照强度、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而负相关于土壤温度、硫酸盐含量和大气中DCM和1,2-DCA浓度。这表明盐沼对DCM和1,2-DCA的吸收可能与相对较高的DCM和1,2-DCA大气背景浓度和丰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
关键词
DCM和
1
2
-dca
植物生物量
土壤吸收
通量
海岸带盐沼
Keywords
DCM
1
2
-dca
plant biomass
soil uptake
flux
coastal salt marsh
分类号
Q14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改性玉米芯生物炭负载nZVI去除土壤中1,2-二氯乙烷的研究
杨宗政
刘翙羽
王浪
唐立娜
吴志国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2-二氯乙烷和1,2-二氯丙烷在某污染场地包气带的吸附-解吸特性
刘玉龙
缪德仁
刘菲
陈鸿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苏北海岸带盐沼二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通量沿高程梯度的变化特征
王进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