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的建构与保障 被引量:33
1
作者 陈红梅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4,共4页
当前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的瓶颈在于缺乏一个让有着共同需求与价值理念的各方主体共同投入与积极合作的平台,构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或许是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由政府各部门如计生、民政、妇联、教育、卫生等组成联席会... 当前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的瓶颈在于缺乏一个让有着共同需求与价值理念的各方主体共同投入与积极合作的平台,构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或许是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由政府各部门如计生、民政、妇联、教育、卫生等组成联席会议协调小组,负责有关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价值引领、事务决策和工作统筹;社区和幼儿园作为早期教育服务的主要实施场所与承担者,协商合作,共同承担早期教育的主要工作。其中幼儿园是执行主体,其亲子园应负责承担社会散居婴幼儿的教育与服务事务,其托班集中为0~3岁入园婴幼儿服务。社区则应致力于整合社会各类教育资源,调动各部门与家庭的积极性,为早期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教研部门与儿保部门应加强专业指导,提供专业支持;家庭则应加强对早教工作意义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通过促使各主体间达成价值共识,提升各主体的公共精神,加强各主体间的伙伴关系,构建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条件保障层在内的立体运行机制,能有效保障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的顺利运行,推动社会早教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0~3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 0~3婴幼儿早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照料的延续和嬗变与我国0~3岁儿童照料服务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航空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2,共9页
利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个人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儿童照料中的延续与嬗变。从主要照料者来看,本人或者配偶为主要照料者的占63.3%,本人父母或者配偶父母为主要照料者的占31.7%,选择保姆/家... 利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个人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儿童照料中的延续与嬗变。从主要照料者来看,本人或者配偶为主要照料者的占63.3%,本人父母或者配偶父母为主要照料者的占31.7%,选择保姆/家政工、托儿所/幼儿园代为主要照顾的占全部被访者的3.9%。回归结果显示,与农村男性相比,城市男性、城市女性和农村女性由本人主要照顾0~3岁孩子的可能性更大;与农村男性的配偶父母相比,城市男性、城市女性和农村女性的配偶父母作为O。3岁孩子主要照料者的可能性更大。儿童照料中延续的是对传统的遵从,即夫妇之间女性成为主要照料者的可能性更大,双方父母之间男方父母成为主要照料者的可能性更大。儿童照料中嬗变的是已经有男性开始成为主要照料者,尤其是城市男性;与农村夫妇父母相比,城市夫妇双方父母成为主要照料者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城市夫妇双方父母之间的差距更小。儿童照料的延续受到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和性别角色观念的影响,变迁的主要原因是男女平等的宣传和城镇地区女性收入的相对增加可以帮助她们持续地减少家务劳动,男性成为主要照料者的可能性增加。当前政府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该政策对上述儿童照料变化趋势的影响,尽快建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0~3岁儿童照料服务体系,通过顶层设计、优惠政策和监管政策,以延迟退休为契机,大力发展0~3岁早期教育,并在“十四五”规划中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包括立法、经费投入、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照料 0~3岁早期教育 延迟退休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