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22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动态再结晶行为及数值模拟
1
作者 江长春 潘徐杰 钱静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68,共10页
利用Thermecmaster-Z热模拟试验机对022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单道次热压缩实验,获得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00~12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和真应变为0.7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综合考虑热压实过程中的温升及摩擦效应的存在,修正... 利用Thermecmaster-Z热模拟试验机对022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单道次热压缩实验,获得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00~12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和真应变为0.7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综合考虑热压实过程中的温升及摩擦效应的存在,修正了流变应力曲线。基于修正的流变应力曲线,分析了022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的再结晶及流变行为,建立了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体积分数模型及晶粒尺寸模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对试样进行了微观组织模拟,并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022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低应变速率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表现出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动态再结晶程度增大,使峰值应力降低。在Deform-3D模拟中,试样不同区域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分布并不均匀,并且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增大。通过模拟和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动态再结晶模型的精确度,为热变形过程中钢的微观组织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22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 流变行为 动态再结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2Cr19Ni10不锈钢与H62黄铜材料焊接工艺试验研究
2
作者 杨林杰 袁野 +6 位作者 刘铭跃 陈叙江 张冬梅 曾敬山 马锐 赵立龙 杨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1-107,共7页
某试验件采用022Cr19Ni10不锈钢和H62黄铜异种材料焊接而成。在分别采用锡黄铜、硅青铜焊材进行焊接试验时,由于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同、晶体结构的各向异性,热影响区受Cu_(2)O的影响,导致焊缝出现裂纹和气孔缺陷。采用铝镍青铜焊材进行了0... 某试验件采用022Cr19Ni10不锈钢和H62黄铜异种材料焊接而成。在分别采用锡黄铜、硅青铜焊材进行焊接试验时,由于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同、晶体结构的各向异性,热影响区受Cu_(2)O的影响,导致焊缝出现裂纹和气孔缺陷。采用铝镍青铜焊材进行了022Cr19Ni10不锈钢/H62黄铜对接结构的焊接工艺试验,使022Cr19Ni10不锈钢与H62黄铜之间相互熔合,解决焊缝金属晶体结构受Cu_(2)O影响形成的气孔和裂纹问题;结合脉冲TIG焊接方法,以合适的焊接参数控制焊接过程中的电弧张力,解决异种材料之间无法熔融焊接及Cr_(23)C_(6)造成的晶间腐蚀问题。对焊接试样分别进行射线检测、拉伸、弯曲力学试验、显微组织观察、能谱分析以及晶间腐蚀试验。结果表明:焊缝显微组织晶粒细化,焊接试样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优良,试验件具有良好的耐晶间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22cr19ni10不锈钢 H62黄铜 Cu_(2)O cr_(23)C_(6) 铝镍青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强化对022Cr17Ni12Mo2奥氏体不锈钢显微组织和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孔韦海 陈学东 +1 位作者 闫永超 胡盼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7-1122,共6页
采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应变强化对022Cr17Ni12Mo2奥氏体不锈钢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预应变强化过程中,材料没有发生相变,形变孪晶数量的增加使材料的屈服强度和... 采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应变强化对022Cr17Ni12Mo2奥氏体不锈钢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预应变强化过程中,材料没有发生相变,形变孪晶数量的增加使材料的屈服强度和硬度得到大幅提高,但塑性有所降低,发生形变孪晶诱发强度效应。随着预应变量的增大,应变强化能力减弱,瞬变应变有所降低,位错的滑移模式发生转变,从单系滑移和平面滑移向多系滑移和交滑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强化 形变孪晶诱发强度 力学行为 022cr17ni12M02 奥氏体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Cr19Ni10不锈钢自动脉冲TI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薛敬凯 付荣真 +3 位作者 王飞 罗绪珍 尚巍 于晓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7-189,共3页
采用自动脉冲TIG焊对06Cr19Ni10管状试件进行了焊接,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显微组织分析对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头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平均抗拉强度为612 MPa,远高于母材580 MPa,平均伸长率为46.8... 采用自动脉冲TIG焊对06Cr19Ni10管状试件进行了焊接,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显微组织分析对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头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平均抗拉强度为612 MPa,远高于母材580 MPa,平均伸长率为46.85%,达到母材伸长率的93.7%;焊缝上部微观组织主要以网状δ铁素体为主,焊缝中部以树枝状δ铁素体为主,焊缝下部和熔合区以蠕虫状和树枝状δ铁素体为主。热影响区的晶粒未见明显长大,组织未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脉冲TIG焊 06cr19ni10不锈钢 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Cr19Ni10不锈钢TIG焊接接头组织与疲劳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侯振国 张艳辉 +2 位作者 陈丽园 田慧 苗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24,28,共4页
通过脉动拉伸疲劳试验以及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对3.0 mm厚06Cr19Ni10不锈钢的TIG焊接接头的组织与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6Cr19Ni10不锈钢的TIG焊接接头的疲劳裂纹均产生于焊趾处;搭接接头中值疲劳极限为183 MPa、角接接头中值疲... 通过脉动拉伸疲劳试验以及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对3.0 mm厚06Cr19Ni10不锈钢的TIG焊接接头的组织与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6Cr19Ni10不锈钢的TIG焊接接头的疲劳裂纹均产生于焊趾处;搭接接头中值疲劳极限为183 MPa、角接接头中值疲劳极限为269 MPa;焊接接头各区域金相组织均为奥氏体+δ铁素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6cr19ni10不锈钢 TIG 接头组织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董强 许鸿吉 +2 位作者 谢明 岳秀峰 李晨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69,共5页
通过对微束等离子弧焊和冷金属过渡焊(CMT)的1.5 mm厚06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薄板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的对比,发现微束等离子弧焊接头抗拉强度及疲劳强度均略低于冷金属过渡焊,两种焊接方法下接头弯曲性能均良好,焊缝区硬度均低于母材... 通过对微束等离子弧焊和冷金属过渡焊(CMT)的1.5 mm厚06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薄板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的对比,发现微束等离子弧焊接头抗拉强度及疲劳强度均略低于冷金属过渡焊,两种焊接方法下接头弯曲性能均良好,焊缝区硬度均低于母材且CMT焊缝区硬度值略高于微束等离子弧焊,焊缝组织均为奥氏体+不同形态的δ铁素体组织,组织呈柱状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6cr19ni10不锈钢 微束等离子弧焊 CMT 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Cr19Ni10不锈钢CMT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董强 许鸿吉 谢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81,共4页
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脉动拉伸疲劳试验、硬度试验以及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对1.5 mm厚06Cr19Ni10不锈钢的冷金属过渡焊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6Cr19Ni10不锈钢冷金属过渡焊焊缝的δ铁素体含量约为8.0%;焊缝组织为... 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脉动拉伸疲劳试验、硬度试验以及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对1.5 mm厚06Cr19Ni10不锈钢的冷金属过渡焊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6Cr19Ni10不锈钢冷金属过渡焊焊缝的δ铁素体含量约为8.0%;焊缝组织为网状、骨架状δ铁素体均匀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上;冷金属过渡焊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拉伸性能,平均抗拉强度为684 MPa;焊缝中心硬度值为230HV,硬度值由熔合线向焊缝中心逐渐提高;焊接接头(保留余高)的疲劳强度为25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6cr19ni10不锈钢 CMT 焊接接头 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Ni31Cr19Mo2Nb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热变形行为及其热加工图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桂芳 胡峰 +3 位作者 农靖云 罗锐 周晓 程晓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4-262,共9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06Ni31Cr19Mo2Nb含铌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高温单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变形温度(950~1100℃)和应变速率(0. 01~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组织变化规律,并且根据试验条件下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06Ni31Cr19Mo2Nb含铌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高温单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变形温度(950~1100℃)和应变速率(0. 01~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组织变化规律,并且根据试验条件下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推导了该材料的热变形方程和热加工图。研究结果表明:流变峰值应力随温度升高或应变速率降低而降低;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低,试验钢发生动态再结晶行为愈发显著。计算出该试验钢的热变形激活能为365. 111 k J·mol-1。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绘制出不同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其失稳区域和最优热加工区域的分布具有相似性。变形温度在990~1070℃,应变速率0. 0316~0. 1 s-1范围内,材料热加工性能最佳,能量耗散率为4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6ni31cr19Mo2Nb含铌奥氏体不锈钢 热变形 热变形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水箱腐蚀失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自芹 梁景恒 +4 位作者 张大江 滕全全 徐智宝 王萌 于壮壮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0-124,共5页
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水箱注水试验3个月即发生腐蚀并穿孔漏水。通过对水质与成分、金相组织、腐蚀孔SEM形貌、TEM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电化学分析与点蚀模拟试验,研究了该水箱发生腐蚀穿孔的原因,并对06Cr19Ni10不锈钢的点蚀机理进行... 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水箱注水试验3个月即发生腐蚀并穿孔漏水。通过对水质与成分、金相组织、腐蚀孔SEM形貌、TEM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电化学分析与点蚀模拟试验,研究了该水箱发生腐蚀穿孔的原因,并对06Cr19Ni10不锈钢的点蚀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母材的Ecorr低于焊接飞溅是导致水箱发生点蚀的首要原因;形变诱发的马氏体对06Cr19Ni10热轧不锈钢水箱的抗点蚀性能影响不利;条状铁素体及板条状马氏体位错缠结是腐蚀沿轧制方向呈纤维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水箱 点蚀 电位差 形变诱发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Cr19Ni9NbN高强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评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建华 杨金荣 +1 位作者 张衍坤 党田岗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3,共5页
06Cr19Ni9NbN高强奥氏体不锈钢首次被用作铁路罐车罐体材料,采用埋弧焊(SAW)和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GMAW)焊接。通过对其性能的分析,选择H03Cr22Ni8Mo3N双相不锈钢焊丝作为焊接填充材料,制定了合理的焊接工艺,进行了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06Cr19Ni9NbN高强奥氏体不锈钢首次被用作铁路罐车罐体材料,采用埋弧焊(SAW)和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GMAW)焊接。通过对其性能的分析,选择H03Cr22Ni8Mo3N双相不锈钢焊丝作为焊接填充材料,制定了合理的焊接工艺,进行了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无损检测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焊缝和热影响区外观及各项性能均满足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6cr19ni9NbN 奥氏体不锈钢 焊接工艺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对新型节Ni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婷 范明洋 +3 位作者 杨吉春 程军 刘香军 张占川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44-7149,共6页
以022Cr17Ni12Mo2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氮化铬合金的方式向钢中增N,研究以N代Ni对节Ni型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真空感应电弧炉冶炼N含量0.3%、Ni含量5.0%~11.0%的节Ni型试验钢。采用金相显微... 以022Cr17Ni12Mo2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氮化铬合金的方式向钢中增N,研究以N代Ni对节Ni型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真空感应电弧炉冶炼N含量0.3%、Ni含量5.0%~11.0%的节Ni型试验钢。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试验钢显微组织,使用洛氏硬度计和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对拉伸断口形貌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增N降Ni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仍为单一奥氏体组织;Ni含量由10.972%降至为4.828%、N含量由0增至0.30%时,试验钢的洛氏硬度由60.80增至65.12、抗拉强度由698.35 MPa提高至855.85 MPa,延伸率由35.95%增加至41.55%。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N、Ni对奥氏体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对体系韧性的提高作用明显优于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22cr17ni12Mo2奥氏体不锈钢 以N代ni 力学性能 第一性原理 增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Cr19Ni10钢激光大离焦拼焊工艺研究
12
作者 成健 李帅 +1 位作者 章兴鹏 刘顿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14-120,共7页
为减少气孔、裂纹的产生,改变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离焦量等参数,对3 mm厚的06Cr19Ni10不锈钢平板进行激光大离焦拼焊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参数的改变对焊缝的形貌尺寸、显微组织有较大影响。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激光的熔透能力增强... 为减少气孔、裂纹的产生,改变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离焦量等参数,对3 mm厚的06Cr19Ni10不锈钢平板进行激光大离焦拼焊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参数的改变对焊缝的形貌尺寸、显微组织有较大影响。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激光的熔透能力增强,焊缝宽度增加明显。随离焦量增大,光斑直径增大,激光能量密度降低,接头性能降低。随扫描速度增加,激光线能量降低,焊缝各部位宽度均匀减小,从而降低了焊接性能。当激光功率为3800 W、焊接速度为14 mm/s、离焦量为+25 mm时,此时焊缝无明显的气孔,获得了形貌和力学性能均最佳的焊接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拼焊焊接 06cr19ni10不锈钢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源功率和速度对GTAW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
13
作者 张义福 张德勤 +2 位作者 潘东 蒋六宝 于福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25-228,共4页
使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06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钨极氩弧焊焊接接头进行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分析。建立焊接移动热源模型,基于FORTRAN语言使用ABAQUS有限元子程序DFLUX进行编译加载,在焊接线能量400J/mm下获得了最佳接头尺寸。通过等比例... 使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06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钨极氩弧焊焊接接头进行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分析。建立焊接移动热源模型,基于FORTRAN语言使用ABAQUS有限元子程序DFLUX进行编译加载,在焊接线能量400J/mm下获得了最佳接头尺寸。通过等比例改变焊接热源功率和焊接速度研究了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热源功率和焊接速度的增加,焊缝中心峰值温度上升,随横向距离的增大,峰值温度差异性减小;而纵缝上残余应力分布变化较小,横缝上残余拉压应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计算 06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 钨极氩弧焊 温度场 残余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