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forward—lookingimagingmethodforairbornearrayFMCWSAR 被引量:6
1
作者 侯海平 曲长文 +1 位作者 杨俭 苏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4-950,共7页
机载阵列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AR)信号模型中忽略载机速度会影响成像。针对该问题,在调频连续波(FMCW)SAR信号模型中考虑了载机速度,分析了栽机速度的影响和裁机连续运动引入的多普勒频率偏移的特点,结合FrequencyScaling算法,研... 机载阵列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AR)信号模型中忽略载机速度会影响成像。针对该问题,在调频连续波(FMCW)SAR信号模型中考虑了载机速度,分析了栽机速度的影响和裁机连续运动引入的多普勒频率偏移的特点,结合FrequencyScaling算法,研究了机载阵列FMCWSAR前视成像。成像仿真和性能参数分析表明:改进方法可精确实现载机运动条件下的FMCWSAR前视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LING算法 成像仿真 合成孔径雷达 信号模型 连续运动 调频连续波 频率偏移 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ship imaging for shore-based ISAR using DCF estim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Ling Wang Zhenxiao Cao +2 位作者 Ning Li Teng Jing Daiyin Zh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4期739-745,共7页
The optimal imaging time selection of ship targets for shore-based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n high sea conditions is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imaging time includes opti- mal imaging instants and opt... The optimal imaging time selection of ship targets for shore-based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n high sea conditions is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imaging time includes opti- mal imaging instants and optimal imaging duration. A novel method for optimal imaging instants selection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Doppler centroid frequencies (DCFs) of a series of images obtained over continuous short durations is proposed. Combined with the optimal imaging duration selection scheme using the image contrast maximization criteria, this method can provide the ship images with the highest focus. Simulated and real data pro- cessing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imag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ship target optimal imaging time selection doppler centroid frequency (D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o-mechanical-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of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interferometer
3
作者 WANG Jin-jiang JIANG Lun +3 位作者 TONG Shou-feng PEI Hui-yi CUI Yong GUO Ming-hang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9-1511,共23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DASH)interferometer in harsh temperatures,an opto-mechanical-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Firstly,the correlation betw...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DASH)interferometer in harsh temperatures,an opto-mechanical-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Firstl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ference phase and temperature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phase algorithm of the interferometer.Secondly,the optical mechanical thermal analysis model and thermal deformation data acquisition model are designed.The deformation data of the interference module and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re given by temperature load simulation analysis,and the phase error caused by thermal deformation is obtained by fitting.Finally,based on the wind speed error caused by thermal deformation of each component,a reasonable temperature control scheme is propo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ference module occupies the main cause,the temperature must be controlled within(20±0.05)℃,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hould be carried out for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rts,and the wind speed error caused by the part is 3.8 m/s.The thermal drift between the magnification of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the thermal drif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the detector should occupy the secondary cause,which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20±2)℃,and the wind speed error caused by the part is 3.05 m/s.In summary,the wind measurement error caused by interference module,imaging optical system,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the detector can be controlled within 6.85 m/s.The analysis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scheme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ASH interferomete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interferometer interference modul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opto-mechanical 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phase error temperatur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察血管,见微知著:颈动脉超声临床应用进展
4
作者 马春燕 黄品同 +1 位作者 张巍 何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8-1312,共5页
颈动脉超声是评估颈动脉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手段。近年脉搏波成像技术、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超微血流成像技术、三维超声及超声造影等超声新技术已用于颈动脉疾病,为临床诊断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颈动脉超声临床应用进展进行... 颈动脉超声是评估颈动脉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手段。近年脉搏波成像技术、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超微血流成像技术、三维超声及超声造影等超声新技术已用于颈动脉疾病,为临床诊断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颈动脉超声临床应用进展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颈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弹性成像技术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妊娠期子宫嵌顿的价值
5
作者 袁桃 白艳 +2 位作者 梁蓉 唐玉英 蒋文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嵌顿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评估超声诊断本病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2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诊断8例妊娠期子宫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声像图特征、治疗方法、妊娠结局等。结果8...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嵌顿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评估超声诊断本病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2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诊断8例妊娠期子宫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声像图特征、治疗方法、妊娠结局等。结果8例经临床治疗后确诊子宫嵌顿患者中,7例首发症状为排尿困难、尿潴留,1例为不规则下腹痛。8例超声表现子宫均呈后倾后屈位,子宫体位于子宫颈后方,宫颈拉长向前移位,宫颈长度约4.0~8.6 cm。膀胱过度充盈,拉长、上移7例。7例患者采取导尿后胸膝卧位复位成功;1例患者密切随访观察,足月后行剖宫产。8例患者均成功足月分娩,母儿结局良好。结论产前超声在妊娠期子宫嵌顿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早期识别子宫嵌顿的声像图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磁共振成像 侵入性胎盘 妊娠结局 尿潴留 子宫 子宫颈 剖宫产术 产前诊断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及频谱Doppler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樊静 刘秀英 +1 位作者 王蓓 丁丰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5年第1期13-15,共3页
本文对61例68个乳腺肿块进行了彩色Doppler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Doppler(PD)的检测,其中乳癌22例,良性肿块39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表明:CDFI能迅速显示乳腺肿块的血流形态和分布,PD... 本文对61例68个乳腺肿块进行了彩色Doppler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Doppler(PD)的检测,其中乳癌22例,良性肿块39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表明:CDFI能迅速显示乳腺肿块的血流形态和分布,PD可区分动、静脉血流,在CDFI引导下进行检测可避免单纯PD检测的盲目性。动脉血流在21例乳癌和6例乳腺良性肿块中获得,而乳癌的血流阻力指数(RI)均大于0.55.彩超及频谱(双功彩色)Doppler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总符合率可达97.1%,高于灰阶超声诊断。因此,Doppler超声对乳腺肿块性质的判断是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显像 乳腺肿块 鉴别诊断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度引导注意力的气动目标宽带PD识别方法
7
作者 李家宽 冯博 +2 位作者 刘红亮 叶春茂 余继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7-816,共10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图像是雷达自动目标识别的重要手段,获得高分辨率的ISAR图像需要雷达长时间照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较大的限制。相比之下,宽带脉冲多普勒(pulse Doppler,PD)图像通过短脉冲积... 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图像是雷达自动目标识别的重要手段,获得高分辨率的ISAR图像需要雷达长时间照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较大的限制。相比之下,宽带脉冲多普勒(pulse Doppler,PD)图像通过短脉冲积累成像,能够有效节约雷达资源。本文以不同入射视线角下图像中调制现象差异为出发点,设计一种角度引导注意力的卷积神经网络,旨在实现有限资源下更高的识别性能。首先,通过混合注意力残差模块,使网络聚焦于图像空域的差异,从而有效提升目标精细化特征的表征能力。然后,设计角度引导注意力模块,通过角度编码将入射视线角信息嵌入网络,实现目标特征表示与姿态的关联耦合,进一步提升识别准确率。最后,通过3类飞机的实测宽带PD图像进行分类识别,验证所设计网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脉冲多普勒图像 目标识别 注意力机制 角度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诊断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申佳琦 康彧 +1 位作者 南绪红 沙晓溪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7-881,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诊断及预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时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因ED就诊并行血管活性药物阴茎海绵体内注射(ICI)的患者,经CDFI诊断分为动脉性ED组17例、静脉性ED组33例...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诊断及预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时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因ED就诊并行血管活性药物阴茎海绵体内注射(ICI)的患者,经CDFI诊断分为动脉性ED组17例、静脉性ED组33例和非血管性ED组29例。采用SWE技术检测ED患者ICI前疲软状态及ICI诱导勃起后4个时间点阴茎海绵体平均杨氏模量值(E值),分析各组E值的差异。结果ICI前疲软状态下动脉性、静脉性及非血管性ED组患者阴茎海绵体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疲软状态阴茎海绵体E值均高于ICI诱导勃起后4个时间点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I诱导勃起后各组4个时间点阴茎海绵体E值的均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CI后E值诊断动脉性、静脉性和非血管性ED的AUC分别为0.814、0.770、0.711,截断值分别为9.98、8.16、7.06 kPa。在ICI诱导勃起后,CDFI联合SWE截断值诊断不同类型ED,动脉性ED组及静脉性ED组检测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SWE技术检测血管活性药物ICI诱导勃起后海绵体E值,可以区分不同类型ED,与CDFI联合应用有助于缩短检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DA的毫米波雷达近场成像优化算法研究
9
作者 胡影 张彦敏 +1 位作者 王运华 李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0-100,共11页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近场成像技术在诸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近场条件下如何实现精准快速成像一直都是研究热点。距离多普勒算法(Range-doppler algorithm,RDA)自20世纪七十年代被提出以来,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然而,RDA直接应用于近场成像...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近场成像技术在诸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近场条件下如何实现精准快速成像一直都是研究热点。距离多普勒算法(Range-doppler algorithm,RDA)自20世纪七十年代被提出以来,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然而,RDA直接应用于近场成像时,效果并不理想。在近场三维成像方面,使用最多的是距离徙动算法(Range migration algorithm,RMA),缺少对于其他成像算法的适用性研究和实验结果支撑。本文结合仿真和实际实验数据,在近场条件下针对传统RDA进行优化,创新性地对各距离门分别进行匹配滤波,让其方位向滤波器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本文中进一步将优化后的二维RDA拓展至三维成像,并通过引入二维互相关算法,使得由于平台移动误差和高度向距离徙动所导致的距离向和方位向数据错位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实际成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优化后的RDA成像算法较传统RDA二维成像效果更佳,引入二维互相关算法后,三维成像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优化后的三维RDA与RMA相比也更适用于三维近场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合成孔径 距离多普勒算法 近场成像 二维互相关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干Doppler干涉的微动目标宽带成像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霍凯 姜卫东 黎湘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9-247,共9页
二维像是雷达目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反映了目标的几何形状、散射结构等特性。在目标存在微动的情况下,即使目标散射中心不发生越距离单元走动,微动带来宽带回波的非线性相位也会导致方位向的散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干多普勒... 二维像是雷达目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反映了目标的几何形状、散射结构等特性。在目标存在微动的情况下,即使目标散射中心不发生越距离单元走动,微动带来宽带回波的非线性相位也会导致方位向的散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干多普勒干涉的微动目标宽带雷达成像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在对强散射中心所在的距离单元进行相干多普勒干涉成像的基础上,再进行目标二维像重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成像 相干多普勒干涉 微动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地波雷达杂波和干扰智能识别分类软件设计
11
作者 吴桐 黎明 +3 位作者 牛炯 万汶湘 张玲 李旭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60,共9页
针对高频地波雷达(High 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HFSWR)在探测中产生的回波数据,传统的人工识别和分类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和主观性强等问题,本研究在分析一阶海杂波、电离层杂波和射频干扰的回波数据特性的基础上,创新性地... 针对高频地波雷达(High 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HFSWR)在探测中产生的回波数据,传统的人工识别和分类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和主观性强等问题,本研究在分析一阶海杂波、电离层杂波和射频干扰的回波数据特性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YOLOv5识别模型的HFSWR杂波和干扰识别分类方法。该方法旨在帮助研究人员在海量实验数据中快速筛选出符合其科学研究需求的数据集,从而提高研究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采用批量实测距离-多普勒(Range-Doppler,RD)谱数据对所提出模型进行训练和分析,使该方法能够在频域范围内对杂波和干扰进行有效识别。本研究以该识别分类算法为核心,进一步基于Python语言设计了一款地波雷达智能杂波和干扰识别分类软件。经过严格的批量实测数据测试验证,该软件能够满足设计需求,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极大地提高了研究人员筛选有效实测数据的工作效率,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距离-多普勒谱 杂波和干扰识别分类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无损检测果冻橙粒化病
12
作者 刘智 赖庆荣 +3 位作者 张天禹 李斌 宋云峰 陈楠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粒化是柑橘类水果常见的一种内部病害,患有该病害的水果外部特征并不明显,难以从外观上直接识别出来。本文使用微型激光多普勒测振仪(micro-LDV)和共振喇叭搭建了一套声学振动实验装置,将其用于采集“爱媛38号”果冻橙的振动响应信号。... 粒化是柑橘类水果常见的一种内部病害,患有该病害的水果外部特征并不明显,难以从外观上直接识别出来。本文使用微型激光多普勒测振仪(micro-LDV)和共振喇叭搭建了一套声学振动实验装置,将其用于采集“爱媛38号”果冻橙的振动响应信号。然后,将一维的振动响应信号转换为振动多域图像,并构建了一个Resnet-Transformer(ResT)网络,用于提取振动多域图像中的深层特征,以识别果冻橙粒化病。本文中,使用振动多域图像分别训练ResT、Resnet50和Vision Transformer(ViT)模型,并将ResT的性能与Resnet50和ViT进行比较。最后,使用振动多域图像纹理特征或振动频谱特征训练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并与ResT模型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振动多域图像训练的ResT模型可以精准识别果冻橙粒化病并且检测准确率为98.61%,模型的F1为0.986、精确率为0.986、召回率为0.986。由上述结果可知,提出的方法可在简单、快速、低成本的前提下准确识别粒化果冻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测振 声学振动 柑橘粒化病 无损检测 振动多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血流成像诊断急性睾丸扭转的价值
13
作者 苏航 韩正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技术对急性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疑似睾丸扭转的急性睾丸疼痛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MV-flow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DFI和MV-flow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 目的:探讨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技术对急性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疑似睾丸扭转的急性睾丸疼痛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MV-flow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DFI和MV-flow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结果:40例急性睾丸疼痛患者中,病理确诊急性睾丸扭转36例。MV-flow诊断急性睾丸扭转35例,敏感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97.5%、100.0%、80.0%;CDFI诊断急性睾丸扭转33例,上述指标分别为91.7%、92.5%、100.0%、57.1%。MV-flow和CDFI诊断急性睾丸扭转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0.875、0.688,P<0.001)。在36例扭转睾丸中,MV-flow检查扭转睾丸内血流信号显示率为83.3%,高于CDFI的61.1%(P=0.013)。结论:MV-flow在急性睾丸扭转的诊断效能方面与CDFI无差异,但对扭转睾丸内的血流信号显示率明显优于CDF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扭转 微血管血流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彩色多普勒成像设备测量球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14
作者 丁雨溪 唐凯莉 +3 位作者 武彬 许造良 白宇石 马立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评估2种不同型号彩色多普勒成像(CDI)设备测量球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12月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招募的健康志愿者50例(99眼),使用Apogee 3500型(Apogee组)和Esaote MyLab 7 eHD型(Esaote组)这2种... 目的评估2种不同型号彩色多普勒成像(CDI)设备测量球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12月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招募的健康志愿者50例(99眼),使用Apogee 3500型(Apogee组)和Esaote MyLab 7 eHD型(Esaote组)这2种CDI设备进行眼部测量。收集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短动脉(S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参数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2组的差异性,用Bland-Altman方法比较2组的一致性,并计算一致性相关系数(CCC)。结果Apogee组OA、CRA、SPCA的PSV、EDV值高于Esao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gee组CRA和SPCA的RI值低于Esao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的整体一致性(0.136~0.517)程度较差。结论Apogee和Esaote这2种CDI设备对球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存在差异性,且一致性欠佳,即使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连续重复测量,CDI设备间的重复性仍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成像 球后血管 血流动力学参数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pler彩色血流成象在肝实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文平 徐智章 +1 位作者 沈水春 邓文高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4,T001,共5页
对136例共164个肝实质占位病变进行Doppler彩色血流成象(DCFI)的研究,其中原发性肝癌99例,转移性肝癌7例,肝血管瘤25例,其他5例。研究表明肝内占位在DCFI上表现为内部及内缘出现彩色血流,可呈短线状、长线状、树枝状、簇状及“掌形”等... 对136例共164个肝实质占位病变进行Doppler彩色血流成象(DCFI)的研究,其中原发性肝癌99例,转移性肝癌7例,肝血管瘤25例,其他5例。研究表明肝内占位在DCFI上表现为内部及内缘出现彩色血流,可呈短线状、长线状、树枝状、簇状及“掌形”等。结果表明,DCFI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98.33%)、特异性(95.45%)及准确性(97.56%)均明显高于单纯的二维超声(P<0.005),因此,认为DCFI可作为超声诊断肝占位性质的特异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占位病变 诊断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波雷达干扰检测的RD图分类器设计与融合训练
16
作者 高天翱 罗忠涛 +1 位作者 郑圆圆 张安安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针对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射频干扰和瞬态干扰,将干扰检测问题转化为距离-多普勒(RD)图像分类问题,研究RD图像分类器设计并评估其性能,提出多分类器决策融合与半监督自训练方法。RD图分类器设计包括RD图库建设、纹理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设计... 针对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射频干扰和瞬态干扰,将干扰检测问题转化为距离-多普勒(RD)图像分类问题,研究RD图像分类器设计并评估其性能,提出多分类器决策融合与半监督自训练方法。RD图分类器设计包括RD图库建设、纹理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设计三步。基于不同分类算法设计多种基本分类器,以仿真图库为训练集,对实测数据强干扰的识别率高达95%,但对弱干扰检测性能不佳。为此,提出基于不同特征视图和学习方法的子分类器组合,给出了多分类器的决策融合和半监督自训练算法。实测图库验证表明,多分类器半监督自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高RD图像识别率,将弱干扰检测准确率由低于65%提升至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波超视距雷达 干扰检测 RD图像分类 决策融合 半监督自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rigid body after micro-Doppler removal based on L-statistics in the radar analysis 被引量:2
17
作者 Yong Wang Jian K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457-467,共11页
In traditional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maging of moving targets with rotational parts, the micro-Doppler (m-D) effects caused by the rotational parts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the radar images. Rec... In traditional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maging of moving targets with rotational parts, the micro-Doppler (m-D) effects caused by the rotational parts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the radar images. Recently, L. Stankovic proposed an m-D removal method based on L-statistics, which has been proved effective and simple. The algorithm can extract the m-D eff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behaviors of signals induced by rotational parts and rigid bodies in time-frequency (T-F) domain. However, by removing m-D effects, some useful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samples of rigid bodies are also extracted, which induces the side lobe problem of rigid bodies. A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for rigid bodies after m-D removal is proposed, which can accurately re- cover rigid bodies and avoid the side lobe problem by only using m-D removal. Simulations are given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meter estimation L-STATISTICS micro-doppler (m-D) radar im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血流成像对睾丸结核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张秀丽 苏航 +1 位作者 陈争光 韩正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血流成像(MV-flow)对睾丸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阴囊疼痛、坠胀,或伴有阴囊肿块就诊,疑似睾丸结核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血流成像(MV-flow)对睾丸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阴囊疼痛、坠胀,或伴有阴囊肿块就诊,疑似睾丸结核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MV-flow。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维超声联合MV-flow及二维超声联合CDFI诊断睾丸结核的效能,同时计算血流像素占比。另外选取20例疑似睾丸结核患者,通过MV-flow获取血管指数(VI),采用同类相关系数(ICC)评估MV-flow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91例患者中共有80例病理确诊为睾丸结核。二维超声联合MV-flow诊断睾丸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3%、54.6%和91.2%,高于二维超声联合CDFI(87.5%、18.2%、79.1%)。MV-flow睾丸内血流像素占比高于CDFI[(2.13±0.81)%vs(1.86±0.70)%,P=0.360]。VI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良好[ICC(95%CI)分别为0.874(0.683~0.950)、0.945(0.860~0.978)]。结论:相比二维超声联合CDFI,二维超声联合MV-flow对睾丸结核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结核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微血管血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子阵合成孔径声呐6阶方位空变运动补偿快速算法
19
作者 田振 钟何平 唐劲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0-2159,共10页
为解决6自由度运动误差存在情形下的多子阵合成孔径声呐快速运动补偿与成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子阵合成孔径声呐6阶方位空变运动补偿快速算法。在考虑6自由度运动误差随方位时间6阶空变特性的基础上,对双根号形式距离历程进行泰勒级数... 为解决6自由度运动误差存在情形下的多子阵合成孔径声呐快速运动补偿与成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子阵合成孔径声呐6阶方位空变运动补偿快速算法。在考虑6自由度运动误差随方位时间6阶空变特性的基础上,对双根号形式距离历程进行泰勒级数展开并保留至6阶项,进而推导得到严格解析的点目标响应二维谱,通过对传统四阶模型的距离多普勒算法进行改进,同时实现了6自由度运动误差的快速补偿和图像重建。仿真分析和实测数据成像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可为大场景宽测绘带多子阵合成孔径声呐快速运动补偿和高分辨成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声呐 多子阵 运动补偿 成像算法 运动误差 距离多普勒算法 方位空变 6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微血管成像诊断宫颈癌:单一方法与联合诊断对比 被引量:2
20
作者 杭玉莹 张颖 +4 位作者 魏宏 李斌斌 王超 姜阳 杨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单一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超微血管成像(SMI)及其联合常规超声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经病理确诊宫颈病变患者,包括恶性32例(恶性组)及良性146(良性组),并将后者分为低级别或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目的对比观察单一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超微血管成像(SMI)及其联合常规超声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经病理确诊宫颈病变患者,包括恶性32例(恶性组)及良性146(良性组),并将后者分为低级别或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肌瘤、宫颈息肉及宫颈炎共5个亚组。分析病变常规超声、SWE和SMI表现,测量平均杨氏模量值(E_(mean))及SMI血流指数(Ratio);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其最佳截断值,据以预测宫颈良、恶性病变;以Kappa检验评估预测及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并比较单一常规超声、SWE及SMI及其联合诊断宫颈癌的效能。结果恶性组患者年龄大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SWE E_(mean)及SMI Ratio高于各良性亚组(P均<0.05)。分别以44.35 kPa、3.95%为最佳截断值,SWE E_(mean)及SMI Ratio预测宫颈良、恶性病变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较好(Kappa=0.818)及中等(Kappa=0.453)。单一常规超声、SWE及SMI诊断宫颈癌的效能(AUC=0.845、0.914、0.892)均高于三者联合(AUC=0.806,校正P均<0.05);SWE及SMI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0.60%及93.78%,特异度分别为95.20%及72.60%。结论SWE诊断宫颈癌效能较高;SMI敏感度佳但特异度偏低。联合应用常规超声、SWE及SMI并不能提高超声诊断宫颈癌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