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2O5对Na2O-Al2O3-SiO2系统玻璃结构和分相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昝昱廷 陆平 牛韵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92-2496,2505,共6页
通过制备25Na2O-(25-x)Al2O3-50SiO2-xP2O5(x≤25mol%)系统玻璃,并且采用Raman和SEM,研究了高含量P2O5对Na2O-Al2O3-SiO2系统玻璃结构和分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2O5的不断加入,作为电价平衡体的Na+被逐渐释放,并且充当了网络改变体... 通过制备25Na2O-(25-x)Al2O3-50SiO2-xP2O5(x≤25mol%)系统玻璃,并且采用Raman和SEM,研究了高含量P2O5对Na2O-Al2O3-SiO2系统玻璃结构和分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2O5的不断加入,作为电价平衡体的Na+被逐渐释放,并且充当了网络改变体的角色,造成了硅酸盐网络结构聚合度降低,而磷酸盐网络结构聚合度增大。随着P2O5的不断加入且Al/P<1时,该系统玻璃发生稳定分相,而且分相机理也由成核-生长转变为亚稳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O-Al2O3-sio2-P2O5系统玻璃 玻璃结构 Raman 分相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Al_2O_3-SiO_2系统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任祥忠 张培新 +3 位作者 梁讯 刘剑洪 张黔玲 罗仲宽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9-304,共6页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研究Mg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结果表明,TiO2质量分数少于6%的玻璃,最先析出的是μ-堇青石,最终主晶相是α-堇青石,玻璃为表面析晶.TiO2质量分数为6%的玻璃,最先析出的是镁铝钛酸盐(MAT...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研究Mg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结果表明,TiO2质量分数少于6%的玻璃,最先析出的是μ-堇青石,最终主晶相是α-堇青石,玻璃为表面析晶.TiO2质量分数为6%的玻璃,最先析出的是镁铝钛酸盐(MAT),最终主晶相是α-堇青石,玻璃为整体析晶.在950℃时开始检测到含锆相,在950~1100℃范围内表现为ZrO2/TiO2固溶体形式.X射线衍射没有检测到其他含锆相.晶核剂TiO2和ZrO2是通过分相而影响玻璃晶化的,但ZrO2促进分相的能力略低于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AL2O3 -sio2系统玻璃 晶核剂 晶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制度对Li_2O-Al_2O_3-SiO_2系统玻璃析晶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树江 卢安贤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3-516,共4页
采用传统熔融冷却法获得了以P2 O5 为成核剂的Li2 O Al2 O3 SiO2 系统基础玻璃 ,通过差热分析确定了使该玻璃微晶化的热处理条件 ,并获得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Li2 O Al2 O3 SiO2 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采用传统熔融冷却法获得了以P2 O5 为成核剂的Li2 O Al2 O3 SiO2 系统基础玻璃 ,通过差热分析确定了使该玻璃微晶化的热处理条件 ,并获得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Li2 O Al2 O3 SiO2 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晶化试样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热处理制度对玻璃的析晶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以P2 O5 为成核剂 ,采用不同热处理制度能获得Li2 O Al2 O3 SiO2 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 ;在析晶初始温度下进行热处理 ,析出 β 石英晶体 ,但晶体生长缓慢 ,结晶程度低 ;提高晶化温度 ,析出 β 锂霞石和 β 锂辉石晶体且晶体生长迅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O-Al2O3-sio2系统玻璃 微晶玻璃 热处理制度 低热膨胀系数 微观结构 晶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O-TiO_2-SiO_2系统结构、玻璃形成能力及析晶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林世盛 陆平 +3 位作者 谢俊 韩建军 郭冬云 昝昱廷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6-1153,1159,共9页
BaO-TiO_2-SiO_2系统玻璃具有高折射率和好红外透过性等优异性能特点。在选定组成范围内,采用传统熔融法制备玻璃,通过平板淬冷法进行成形。采用XRD,DSC,RAMAN光谱和SEM,探讨了BaO-TiO_2-SiO_2系统的玻璃形成能力、析晶性能及玻璃结构... BaO-TiO_2-SiO_2系统玻璃具有高折射率和好红外透过性等优异性能特点。在选定组成范围内,采用传统熔融法制备玻璃,通过平板淬冷法进行成形。采用XRD,DSC,RAMAN光谱和SEM,探讨了BaO-TiO_2-SiO_2系统的玻璃形成能力、析晶性能及玻璃结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O_2从5mol%~20mol%逐渐增加,成玻能力逐渐增强,SiO_2≥20mol%开始得到完全非晶态玻璃。等SiO_2含量下,随TiO_2含量的增加,玻璃转变温度逐渐升高。SiO_2含量等于15mol%时,随着TiO_2含量的增加,[TiO_6]先增加后减少,TiO_2含量为45mol%时,[TiO_6]的Ti-O振动峰出现,60mol%时,[TiO_6]的Ti-O振动峰消失,[TiO_4]在TiO_2的含量为40mol%~50mol%时存在,Ba^(2+)对Si-O骨架具有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O-TiO2-sio2系统玻璃 结构 拉曼光谱 玻璃形成能力 析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Al_2O_3-SiO_2-F系统玻璃密度与结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孟政 刘树江 +1 位作者 沈建兴 高彬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6,共5页
采用传统熔融冷却法制备了CaO-Al2O3-SiO2-AlF3(A系列)和CaO-Al2O3-SiO2-CaF2(C系列)系统玻璃,在其组成范围SiO2>45mol%、Ca/Al>1(mol)、F/Al<1(mol)内,利用Doweidar密度模型在CaO-Al2O3-SiO2-F系统玻璃A系列和C系列中分别得到... 采用传统熔融冷却法制备了CaO-Al2O3-SiO2-AlF3(A系列)和CaO-Al2O3-SiO2-CaF2(C系列)系统玻璃,在其组成范围SiO2>45mol%、Ca/Al>1(mol)、F/Al<1(mol)内,利用Doweidar密度模型在CaO-Al2O3-SiO2-F系统玻璃A系列和C系列中分别得到AlO3F四面体的体积,其值可认为是一常数VAl-f=57.82×10-24cm-3,与引入氟的形式(CaF2或AlF3)和化学计量浓度的改变无关;AlO4四面体的体积大于AlO3F四面体体积(VAl-f>VAl-o),分析认为这与质点间的键力发生改变有关(fAl-f<fAl-0),键力越小,质点间的距离越大,使VAl-f变大。由此模型得到的CaO-Al2O3-SiO2-F玻璃理论计算密度值与实际测量密度值基本相符,误差小于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Al2O3-sio2-F系统玻璃 密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