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分子法合成1,5-二乙酰基-3,7-二硝基-1,3,5,7,-四氮杂辛烷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史楠 胡炳成 吕春绪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5,19,共4页
以甲醛、氨为起始原料,中间体不分离,经过缩合、乙酰化、硝解等反应得到1,5-二乙酰基-3,7-二硝基-1,3,5,7,-四氮杂辛烷(DADN),考察了甲醛与氨的配比、缩合时间、乙酰化时间、硝酸用量及硝硫混酸的配比、加料温度和硝解时间等因素对DADN... 以甲醛、氨为起始原料,中间体不分离,经过缩合、乙酰化、硝解等反应得到1,5-二乙酰基-3,7-二硝基-1,3,5,7,-四氮杂辛烷(DADN),考察了甲醛与氨的配比、缩合时间、乙酰化时间、硝酸用量及硝硫混酸的配比、加料温度和硝解时间等因素对DADN收率的影响,确立了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当甲醛与氨的摩尔比为1:1.5,缩合反应时间60min,乙酰化时间25min,硝硫混酸摩尔比1:3,加料温度18℃,硝解时间为25min,DADN产率为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1 5-二乙酰基-3 7-二硝基-1 3 5 7 -四氮杂辛烷 小分子法 硝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8-四硝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的合成及表征
2
作者 侯静 吴俊越 +1 位作者 詹乐武 李斌栋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1-605,I0001,共6页
以氨基磺酸盐、甲醛、乙二醛为起始原料,对2,4,6,8-四硝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BCHMX)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无需中间体(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磺酸盐)提纯的高效合成工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 以氨基磺酸盐、甲醛、乙二醛为起始原料,对2,4,6,8-四硝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BCHMX)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无需中间体(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磺酸盐)提纯的高效合成工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 C NMR)、热重-差式扫描量热(TG-DSC)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目标产物的分子组成、晶体结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最优缩合工艺条件为:每摩尔氨基磺酸钾加入1.07 mol甲醛、1.77 mol乙二醛,以8.4 mol的水作为溶剂,0.023 mol的甲酸作为酸催化剂,反应时间为12 h;硝化工艺条件为:以摩尔比为1.3∶1的发烟硝酸和乙酸酐为硝化体系,在40℃下进行反应。通过缩合和硝化两步反应,能够以65.29%的总收率得到纯度97.8%的2,4,6,8-四硝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BCHMX);BCHMX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BCHMX热分解温度为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缩合反应 含能材料 氨基磺酸钾 2 4 6 8-硝基-2 4 6 8-双环[3.3.0]辛烷 BCHM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8-四硝基-2,4,6,8-四氮杂三环[3.3.0.0^(3,7)]辛烷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毕福强 翟连杰 +2 位作者 张俊林 王伯周 樊学忠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1,共6页
为了研发新型高能量密度化合物,设计了一种笼型奥克托金——2,4,6,8-四硝基-2,4,6,8-四氮杂三环[3.3.0.0^(3,7)]辛烷(cage-HMX)。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ageHMX-I^cage-HMX-IV的几何构型、张力... 为了研发新型高能量密度化合物,设计了一种笼型奥克托金——2,4,6,8-四硝基-2,4,6,8-四氮杂三环[3.3.0.0^(3,7)]辛烷(cage-HMX)。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ageHMX-I^cage-HMX-IV的几何构型、张力能、静电势分布、密度、生成焓、氧平衡、爆速、爆压、单元比冲以及撞击感度。结果表明,cage-HMX-I是4种构型中较为稳定的构型;cage-HMX的张力能大于CL-20;与HMX相比,cageHMX具有较高的密度(1.92~1.93g/cm^3)、爆速(9.341~9.478km/s)、爆压(40.97~42.30GPa)、单元比冲(277.1~281.4s)和撞击感度(4.3~5.0J),是一种潜在的高能量密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2 4 6 8-硝基-2 4 6 8-三环[3.3.0.0^3 7]辛烷 密度泛函理论 笼型奥克托金 爆轰性能 高能量密度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7,7-四(三氟甲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及其多硝基取代物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
4
作者 刘英哲 陆婷婷 +3 位作者 康莹 来蔚鹏 尉涛 葛忠学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1,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 B3LYP/6-31+G(d)理论水平下,研究了3,3,7,7-四(三氟甲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及其多硝基取代物的结构和性能;在简谐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求解了该类化合物的振动频率、红外光谱及273~1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 B3LYP/6-31+G(d)理论水平下,研究了3,3,7,7-四(三氟甲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及其多硝基取代物的结构和性能;在简谐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求解了该类化合物的振动频率、红外光谱及273~1000 K 内的热力学性质;采用 Monte-Carlo 随机算法预估了其密度;借助 Kamlet-Jacobs 公式预估了其爆热、爆速和爆压。结果表明,构型、密度及振动频率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其中2,4,6-三硝基取代物与2,4,6,8-四硝基取代物的爆速预估值分别为9.14、9.67 km/s,爆压预估值分别为40.91、46.69 GPa,满足了高能量密度化合物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3 3 7 7-(三氟甲基)-2 4 6 8-双环3.3.0辛烷 高能量密度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二硝亚氨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的结构和性能(英文)
5
作者 金兴辉 胡炳成 +3 位作者 高思静 王长英 刘祖亮 吕春绪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1-754,共4页
用TG-DTG-DSC方法研究富氮含能化合物3,7-二硝亚氨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的热性能,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其电子结构及爆轰性能。结果表明,3,7-二硝亚氨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热分解是一个二阶段过程,在320℃左右有... 用TG-DTG-DSC方法研究富氮含能化合物3,7-二硝亚氨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的热性能,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其电子结构及爆轰性能。结果表明,3,7-二硝亚氨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热分解是一个二阶段过程,在320℃左右有一个剧烈的放热峰。其热分解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225.80 k J·mol-1和1017.71s-1。考虑到其热爆炸临界温度为600.25 K,活化熵为80.18 J·mol-1·k-1,活化焓为220.92 k J·mol-1,吉布斯自由能为173.87 k J·mol-1。利用K-J公式得到其爆速为8.70km·s-1,爆压为34.34 GPa,表明3,7-二硝亚氨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可用作潜在的高能、稳定的含能材料的候选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7-二硝亚氨基-2 4 6 8-双环[3.3.0]辛烷 热性能 电子结构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硝基3,3,7,7-四(三氟甲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童童 刘洋 +2 位作者 侯晓文 孟子晖 徐志斌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7-663,I0008,共8页
为了探索三氟甲基对含能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偕二氨基六氟丙烷和乙二醛为原料构建了氮杂稠环类含能材料的硝化前体——3,3,7,7-四(三氟甲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通过改进的合成路线,用发烟硝酸多步硝化分别得到2,6-二硝基-3,3... 为了探索三氟甲基对含能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偕二氨基六氟丙烷和乙二醛为原料构建了氮杂稠环类含能材料的硝化前体——3,3,7,7-四(三氟甲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通过改进的合成路线,用发烟硝酸多步硝化分别得到2,6-二硝基-3,3,7,7-四(三氟甲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4)、2,4,6-三硝基-3,3,7,7-四(三氟甲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5)和2,4,6,8-四硝基6-3,3,7,7-四(三氟甲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6)。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氮谱表征了产物结构;采用排惰性气体法测试了三种硝化产物的密度,其中6的密度最大,高达2.08 g·cm^-3;分别用落锤升降法和BAM法测得三种产物的撞击感度均大于30 J、摩擦感度均大于360 N;热重-微商热重(TG-DTG)分析发现三种产物的质量损失均大于90%,其热稳定性随硝基的增加而下降;利用Gaussian 09计算包,通过Monte-Carlo统计学方法以及Kamlet-Jacbos方程和VLW爆轰产物状态方程等理论模型预估了产物的爆速、爆压,其中化合物6的爆速为11937 m·s^-1,爆压为74.3 GPa。与四硝基甘脲(TNGU)的性能及感度对比发现,在含能材料的分子结构中引入具有更高密度和更大电负性的三氟甲基,可在维持较高密度和良好爆轰性能的同时降低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化合物 含能材料 偕二氨基六氟丙烷 2 4 6 8-硝基3 3 7 7-(三氟甲基)-2 4 6 8-双环[3.3.0]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