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羽绒毛进出口贸易现状与海关检疫监管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浩 曹爱玲 +3 位作者 于力 纪帆 吴淑英 郑晓聪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6期90-96,共7页
为更好地服务我国羽绒毛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分析了2020—2023年我国羽绒毛原料进出口贸易数据,简要梳理了海关对进境羽绒毛原料的检疫监管措施,讨论了当前进口羽绒毛原料的意义,存在的品质与卫生安全问题,以及国际组织和我... 为更好地服务我国羽绒毛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分析了2020—2023年我国羽绒毛原料进出口贸易数据,简要梳理了海关对进境羽绒毛原料的检疫监管措施,讨论了当前进口羽绒毛原料的意义,存在的品质与卫生安全问题,以及国际组织和我国海关的检疫监管要求及措施。近年来,我国羽绒毛原料进口体量总体上在不断增长,已成为我国羽绒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在维护行业供应链完整和市场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口羽绒毛原料的品质和卫生安全问题应引起业界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关注。海关在促进羽绒毛原料进口贸易便利化的同时,应通过加强检疫监管,阻止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随贸易传入,以保障我国养禽业和羽绒毛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绒毛 国际贸易 禽流感 海关 检疫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种鸟类绒羽羽小枝的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黎红辉 沈猷慧 赖勤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1,89,共5页
选择20种(鸡形目雉科10种和不同目10种)鸟羽,观察分析它们绒羽羽小枝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雉科10种绒羽羽小枝形态变化甚小;(2)不同目10种绒羽羽小枝在节间长度、节的直径以及节的形态、色素分布等变化很大.这些差异可以作为鸟类的... 选择20种(鸡形目雉科10种和不同目10种)鸟羽,观察分析它们绒羽羽小枝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雉科10种绒羽羽小枝形态变化甚小;(2)不同目10种绒羽羽小枝在节间长度、节的直径以及节的形态、色素分布等变化很大.这些差异可以作为鸟类的分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绒羽 羽小枝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种陆栖性鸟类羽毛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新然 周用武 +1 位作者 陈粉粉 罗旭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7,共7页
以75种陆栖性鸟类(雀形目50种,非雀形目25种)的鸟羽为研究对象,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翼上覆羽和两胁绒羽的显微结构,计数正羽不同部位的羽小枝小钩个数、纤毛对数、腹齿个数、背刺个数,测量绒羽羽小枝的节间长度、节直径、羽小枝直径... 以75种陆栖性鸟类(雀形目50种,非雀形目25种)的鸟羽为研究对象,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翼上覆羽和两胁绒羽的显微结构,计数正羽不同部位的羽小枝小钩个数、纤毛对数、腹齿个数、背刺个数,测量绒羽羽小枝的节间长度、节直径、羽小枝直径、色素长度,并对绒羽节的形状进行描述和归类。结果表明,在正羽有钩或无钩羽小枝上,腹齿数均恒定,而在有钩羽小枝上小钩个数和纤毛对数之和在48%的研究对象中保持恒定,据此提出这两个特征参数可作为正羽显微结构特征运用于鸟种鉴定。在绒羽显微特征中,节间长度、节直径、羽小枝直径3项参数可区分雀形目和非雀形目种类,可在鉴定中作为正羽显微结构的补充。以上工作是应用鸟羽显微结构进行物种鉴定工作的探索,为今后构建鸟羽特征数据库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羽显微结构 正羽羽小枝 绒羽羽小枝 物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样品对黄羽种鸡禽白血病病毒净化检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郝建勇 秦建如 +4 位作者 邱倩倩 袁丽霞 饶明章 廖明 曹伟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4,共6页
【目的】评估黄羽种鸡禽白血病的净化工作,比较源于同一鸡群不同样品对禽白血病病毒(ALV)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ALV抗原ELISA方法对广东一黄羽种鸡场采集的2 691枚种蛋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集其中70份不同S/P区间所对应的母... 【目的】评估黄羽种鸡禽白血病的净化工作,比较源于同一鸡群不同样品对禽白血病病毒(ALV)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ALV抗原ELISA方法对广东一黄羽种鸡场采集的2 691枚种蛋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集其中70份不同S/P区间所对应的母鸡抗凝血,分离血浆后分别同时接种于CEF和DF-1细胞,用病毒分离方法进行检测,并用PCR方法进行亚群鉴定.【结果和结论】从送检种蛋蛋清共检出ALV p27阳性样品243份,阳性率为9.03%(243/2 691);蛋清不同ELISA S/P区间所对应的病毒分离情况分别为:蛋清ELISA S/P≥2.0的鸡只其血样CEF和DF-1细胞病毒分离率均为100%;1.5≤S/P〈2.0的鸡只病毒分离率均为88.9%;1.0≤S/P〈1.5的鸡只病毒分离率均为85.7%;0.2≤S/P〈1.0的鸡只病毒分离率分别为60%-75%(CEF)和40%-50%(DF-1);0.1≤S/P〈0.2的鸡只病毒分离率为62.5%(CEF)和50%(DF-1);S/P〈0.1的鸡只分别为27.2%(CEF)和9.1%(DF-1)的病毒分离率.PCR结果显示,所有7份CEF+DF-1-的CEF培养物中有6份为内源性ALV-E.研究表明,在蛋清ELISA检测时,S/P越高的阳性蛋清样品其对应母鸡越可能是外源性ALV病毒血症阳性;有一定比例S/P较低的阳性蛋清样品是由对应母鸡体内的内源性ALV排毒所致;而净化初期少数蛋清S/P为阴性的蛋清,其对应母鸡仍可能检出外源性ALV,说明在黄羽种鸡外源性ALV净化方案中单独使用1次蛋清ELISA检测可能会给禽白血病的净化检测造成一定的“误诊”和“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种鸡 禽白血病病毒 病毒检测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鸨羽毛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费荣梅 田秀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大鸨 (Otistarda)不同部位羽毛进行了微观结构观察研究 ,结果表明 :具飞翔功能的飞羽和尾羽主要是由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构成 ;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相互扣搭形成坚实的羽面。有钩羽小枝的小钩数为 ...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大鸨 (Otistarda)不同部位羽毛进行了微观结构观察研究 ,结果表明 :具飞翔功能的飞羽和尾羽主要是由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构成 ;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相互扣搭形成坚实的羽面。有钩羽小枝的小钩数为 5、6、7、8不等 ,背腹纤毛数为 10、12对 ,腹齿为 4枚 ;无钩羽小枝的腹齿为 5、6枚。廓羽、覆羽主要由有钩羽小枝、无钩羽小枝和节状羽小枝构成 ,有钩羽小枝的小钩数为 6、7个 ,纤毛数为 12、13对 ;无钩羽小枝的腹齿为 4枚。不具飞翔功能的绒羽和头部饰羽主要是由节状羽小枝构成。研究还发现 ,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是由节状羽小枝演化而来。羽轴和羽枝轴的表面盖为多边形的角质花纹 ,髓质层由多孔的髓腔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鸨 羽毛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黄肉种鸡种蛋中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状态检测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波 李清源 +3 位作者 刘绍琼 张永光 崔治中 孙淑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4-227,共4页
本研究首次通过检测种蛋中禽白血病病毒(ALV)评价了皖南黄父母代肉种鸡的ALV感染状态。收集该鸡群的120枚鸡蛋,取40枚鸡蛋孵化至9~11 d后分别制备CEF,培养10 d,取细胞上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ALV p27抗原。另取80枚鸡蛋卵白直接检测p27... 本研究首次通过检测种蛋中禽白血病病毒(ALV)评价了皖南黄父母代肉种鸡的ALV感染状态。收集该鸡群的120枚鸡蛋,取40枚鸡蛋孵化至9~11 d后分别制备CEF,培养10 d,取细胞上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ALV p27抗原。另取80枚鸡蛋卵白直接检测p27抗原,同时分别将80枚鸡蛋卵白接种CEF(DF1),培养10 d后取细胞上清检测p27抗原。比较p27阳性检出率的结果表明,受精蛋孵化9~11 d后制备CEF,再培养10 d的细胞上清检出率(10/36)高于直接检测卵白(17/80)与卵白接种CEF(DF1)的细胞上清(7/80)。将经DF1培养后p27抗原阳性样品,用针对ALV-J的单抗JE9做IFA,ALV-J的阳性率为6/7。检测该80枚鸡蛋的卵黄抗体,ALV-J、ALV-AB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80、1/80。结果表明,该皖南黄父母代肉种鸡群存在的外源性ALV感染主要为ALV-J。该研究为ALV的净化提供了可行性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黄肉种鸡 种蛋 禽白血病病毒 感染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辽宁双台河口保护区黑嘴鸥(Larus saundersi)食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玄 江红星 +3 位作者 张亚楠 陈丽霞 宋常站 李玉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96-1804,共9页
稳定同位素分析是开展濒危鸟类食性研究的现代化手段,该方法避免了传统食性研究只能反映鸟类瞬时取食的弊端,而反映鸟类长时间取食的同化比例。2014年6月收集了辽宁双台河口黑嘴鸥6种潜在食源213份样品,幼鸟血样10份,幼鸟羽毛27份,成鸟... 稳定同位素分析是开展濒危鸟类食性研究的现代化手段,该方法避免了传统食性研究只能反映鸟类瞬时取食的弊端,而反映鸟类长时间取食的同化比例。2014年6月收集了辽宁双台河口黑嘴鸥6种潜在食源213份样品,幼鸟血样10份,幼鸟羽毛27份,成鸟羽毛17份。稳定碳氮(δ^(13)C和δ^(15)N)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1)成、幼鸟羽毛稳定碳同位素(δ^(13)C)差异显著,表明幼鸟与成鸟羽毛反映的食性信息不同。(2)疾病和死亡幼鸟羽毛的稳定碳氮同位素值与健康幼鸟均无显著性差异,幼鸟血液和羽毛同位素值之间也无显著差异;表明利用疾病和死亡幼鸟的羽毛样品可以替代损伤性采集血液样品,开展稳定同位素分析。(3)幼鸟血液和羽毛样品反映黑嘴鸥食性信息基本一致。其中泥螺(Bullacta exarata)和沙蚕(Nereis succinea)是其主要食源,各自贡献率均超过31.20%;其次为矛尾刺虾虎鱼(Synechogobius hasta)(12.86%、14.49%)、宽身大眼蟹(Macrophthalmus dilatatum)(9.19%、8.08%)和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7.48%、6.00%)。在天然湿地持续减少和退化条件下,研究结果为黑嘴鸥繁殖的人工湿地中食源物种构建、恢复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嘴鸥 稳定同位素分析 食性 血液 羽毛 双台河口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羽肉鸡J亚群禽白血病肿瘤及相关病变发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丹俊 赵瑞宏 +7 位作者 沈学怀 段世鹏 胡晓苗 戴银 潘孝成 侯宏艳 周学利 朱传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5-19,共5页
为了解J亚群禽白血病的病变发生规律,对90、180和320日龄3个不同年龄的某品种黄羽肉种鸡群进行了为期90 d的跟踪观察。结果显示: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而发病的该品种黄羽肉种鸡最早出现肉眼可见肿瘤病变的年龄是107日龄左右;最早出现... 为了解J亚群禽白血病的病变发生规律,对90、180和320日龄3个不同年龄的某品种黄羽肉种鸡群进行了为期90 d的跟踪观察。结果显示: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而发病的该品种黄羽肉种鸡最早出现肉眼可见肿瘤病变的年龄是107日龄左右;最早出现肉眼可见肿瘤比率最大的组织器官是心脏,肉眼可见肿瘤发生率最高的组织是肝脏,达83.02%,而肺脏未见眼观肿瘤,其他肉眼可以见到肿瘤的组织器官有:脾脏、肾脏、胸骨脏面、腺胃、肋骨、卵巢、肠道、肠系膜、泄殖腔、气管、脂肪、肌肉等,且大多病鸡有腹水病症,其中泄殖腔肿瘤和腹水病症在180日龄后肉眼检测淘汰该病病鸡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J亚群禽白血病 肿瘤 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雕鸮与黄腿渔鸮羽毛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侯森林 费宜玲 +2 位作者 刘大伟 廖谢茗 盛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9-165,共7页
选取雕鸮与黄腿渔鸮的面盘羽、体羽、飞羽、尾羽4类羽毛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测量记录羽毛的腹齿数、羽小钩数、纤毛数,绒羽节直径、节间距等数据,并利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为鉴别鸟种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案件定性、侦破、辨别至关重要。... 选取雕鸮与黄腿渔鸮的面盘羽、体羽、飞羽、尾羽4类羽毛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测量记录羽毛的腹齿数、羽小钩数、纤毛数,绒羽节直径、节间距等数据,并利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为鉴别鸟种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案件定性、侦破、辨别至关重要。结果表明:雕鸮与黄腿渔鸮飞羽和尾羽除羽小钩数外其他测量性状,以及体羽所有测量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体羽基部绒羽结构的基节长度和绒羽节直径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利用面盘羽、体羽、飞羽和尾羽的微观结构差异可以区分雕鸮与黄腿渔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鸮 黄腿渔鸮 羽毛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隼形目鸟类体羽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侯森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5-860,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10种隼形目鸟类体羽的显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羽主要由有钩羽小枝、无钩羽小枝和节状羽小枝构成;羽枝中下部的羽小枝一侧纤毛较长,另一侧纤毛较短或呈节状的现象比较普遍,羽枝端部为节状羽小枝;羽小钩数,纤毛的数量... 利用扫描电镜对10种隼形目鸟类体羽的显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羽主要由有钩羽小枝、无钩羽小枝和节状羽小枝构成;羽枝中下部的羽小枝一侧纤毛较长,另一侧纤毛较短或呈节状的现象比较普遍,羽枝端部为节状羽小枝;羽小钩数,纤毛的数量及形态,腹齿数等特征在不同种类间存在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用于分析的3个参数在2个物种间至少有1个参数差异显著,说明把以上参数综合起来考虑可为隼形目鸟类物种鉴定或区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隼形目鸟类 体羽 显微结构 物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鸡脑脊髓炎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惠明 俞伏松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6-368,共3页
对19例自然感染禽脑脊髓炎病毒的发病雏鸡大脑、小脑、脊髓、肝脏、脾脏、胰腺、心脏、肺脏、肾脏、腺胃、肌胃、小肠12种器官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发病鸡的眼观变化主要为脑膜及切面的出血点和腺胃壁灰白色病灶,其它器官均未有... 对19例自然感染禽脑脊髓炎病毒的发病雏鸡大脑、小脑、脊髓、肝脏、脾脏、胰腺、心脏、肺脏、肾脏、腺胃、肌胃、小肠12种器官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发病鸡的眼观变化主要为脑膜及切面的出血点和腺胃壁灰白色病灶,其它器官均未有可见病变.显微结构则表现为急性非化脓性脑炎和腺胃淋巴细胞增生的变化:脑实质出血,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形成管套,神经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并形成小软化灶,小胶质细胞增生集聚于软化灶;脊髓的背侧和腹侧神经元不同程度变性、坏死;腺胃淋巴细胞增生主要见于腺胃固有层深部复管腺间质中;其它器官仅出现轻度的变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禽脑脊髓炎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嘴鸥动力羽毛显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景松岩 徐艳春 +2 位作者 杨淑慧 王秀英 张根连 《野生动物》 1994年第4期37-39,共3页
飞羽和尾羽是红嘴鸥(Larusridibundus),的动力羽毛其完美的形态结构是执行其功能的基础。本文对这两类羽毛的形态包括羽枝、羽小枝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红嘴鸥 羽毛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羽祖代公鸡精液作为禽白血病净化检测材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饶明章 袁丽霞 +4 位作者 赵子君 张杰 李锦群 廖明 曹伟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31,共8页
为了解黄羽祖代公鸡精液在禽白血病(AL)净化中的作用,选取广东某黄羽祖代种鸡场a、b、c三个品系的公鸡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无菌操作逐一采集a、b、c三个品系公鸡的泄殖腔拭子及其相对应的血液与精液样品。采用ALV p27抗原ELISA的检测方法... 为了解黄羽祖代公鸡精液在禽白血病(AL)净化中的作用,选取广东某黄羽祖代种鸡场a、b、c三个品系的公鸡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无菌操作逐一采集a、b、c三个品系公鸡的泄殖腔拭子及其相对应的血液与精液样品。采用ALV p27抗原ELISA的检测方法对泄殖腔拭子进行直接检测,用DF-1细胞分别对血浆和精液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公鸡的泄殖腔拭子ALV p27抗原ELISA检测、血浆病毒分离为阴性的样品,从其对应的公鸡精液样品中能分离到外源性ALV,并且发现黄羽祖代公鸡精液阳性样品及其相对应的泄殖腔拭子阳性样品与血浆阳性样品相互之间不能完全覆盖;分别仅单独检测种公鸡的泄殖腔棉拭子、精液或血液中的ALV时存在漏检。因此,精液作为黄羽祖代公鸡禽白血病净化的检测材料是可行的,在针对黄羽祖代公鸡进行AL净化时,不应忽略精液样品的检测,为了提高检出率,加快净化进程,应考虑不同样品组合的复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祖代公鸡 禽白血病 ALV P27 精液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撞物种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兰天明 李波 《野生动物》 2010年第6期347-351,共5页
鸟撞给航空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问题和巨大的经济负担,而物种鉴定可以提供确切的撞机鸟类信息,增加防治措施的针对性。目前,鸟撞物种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羽毛微观结构的形态学方法,以及基于线粒体Cytb与COI基因的遗传学方法。鉴于这些... 鸟撞给航空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问题和巨大的经济负担,而物种鉴定可以提供确切的撞机鸟类信息,增加防治措施的针对性。目前,鸟撞物种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羽毛微观结构的形态学方法,以及基于线粒体Cytb与COI基因的遗传学方法。鉴于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建立羽毛微观结构的数据库;在不同地区建立区域性鸟类DNA分子标记数据库;联合多种分子标记以更好区分近缘物种;在不同类群的鸟类中分别建立鉴别物种的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撞 物种鉴定 羽小枝 CO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鹮羽毛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4
15
作者 夏晓飞 王莹 +1 位作者 吴秀山 李湘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0-131,134,共3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朱鹮(Nipponia nippon)不同部位羽毛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起飞翔作用的飞羽和尾羽主要由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构成;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相互啮合形成坚实的羽面来减少飞行阻力。组成羽冠的颈羽有着特...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朱鹮(Nipponia nippon)不同部位羽毛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起飞翔作用的飞羽和尾羽主要由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构成;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相互啮合形成坚实的羽面来减少飞行阻力。组成羽冠的颈羽有着特殊的特点,先端羽小枝两侧全部为无钩羽小枝,而后沿着羽轴向根部逐渐变化,出现有钩羽小枝。尾羽的有钩羽小枝中的小钩数绝大多数为4个,纤毛为6对;飞羽的有钩羽小枝中的小钩数绝大多数为5个,少部分为6个,纤毛为6对;颈羽的有钩羽小枝小钩数绝大多数为4个,纤毛为5对。朱鹮的各羽小枝的腹齿数变化较大。羽轴及羽枝轴无明显特征,髓质层由多孔的髓腔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Nipponia nippon) 羽毛 超微结构 保护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型禽偏肺病毒对黄羽肉鸡致病性分析及其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令宅 陈春丽 +10 位作者 于蒙蒙 王占新 王素艳 刘鹏 何塔娜 郭茹 陈运通 刘长军 祁小乐 吴志强 高玉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54-5161,共8页
为评价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灭活疫苗对黄羽肉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将制备的灭活疫苗LN16-I株以0.5 mL·只^(-1)的剂量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3周龄黄羽肉鸡,免疫后3周,以相同的注射方式和剂量加强免疫1次。采集1~6周内的血清,并测... 为评价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灭活疫苗对黄羽肉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将制备的灭活疫苗LN16-I株以0.5 mL·只^(-1)的剂量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3周龄黄羽肉鸡,免疫后3周,以相同的注射方式和剂量加强免疫1次。采集1~6周内的血清,并测定ELISA抗体效价及中和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初次免疫后6周,免疫组血清ELISA抗体平均滴度可达4.2×10^(4),平均中和抗体效价可达7.42 log2,阳性率均为100%。加强免疫3周后,使用强毒株LN16对各组鸡进行攻毒,攻毒剂量为5000 TCID 50·只^(-1),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的鸡出现流混浊或黏稠样鼻涕、甩头等临床症状,发病率为85%(11/13),而免疫组均未发病;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鼻腔拭子中的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在第3天时出现排毒高峰,病毒拷贝数为4.9×10^(6)copies·mL^(-1),而免疫组相比于攻毒对照组排毒量下降约99.43%;病理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鸡的鼻甲和气管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而免疫组鸡均未出现病理损伤。本研究结果首次表明,B亚型禽偏肺病毒感染,可引起黄羽肉鸡明显发病,灭活疫苗LN16-I株可以对黄羽肉鸡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为我国黄羽肉鸡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型禽偏肺病毒 灭活疫苗 黄羽肉鸡 致病性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类羽毛在气流中变形的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康灵 叶正寅 +1 位作者 叶坤 洪正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4-884,共11页
鸟类羽毛在飞行中的物理性质是仿生力学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CFD/CS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羽毛微结构在气流作用下的变形和力学特征,揭示了鸟类静止时羽毛蓬松、而在飞行状态下紧贴皮肤表面保持表面光滑的物理机制.首先,通过对鸟类羽... 鸟类羽毛在飞行中的物理性质是仿生力学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CFD/CS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羽毛微结构在气流作用下的变形和力学特征,揭示了鸟类静止时羽毛蓬松、而在飞行状态下紧贴皮肤表面保持表面光滑的物理机制.首先,通过对鸟类羽毛在显微镜下的观察,将羽毛分解成典型简单微结构以模仿羽枝单元,从而对羽毛外形和结构进行建模,之后,采用CFD/CSD方法分析比较了两种典型羽枝模型结构(片状和枝状羽枝单元)的变形和力学特征,最后,基于上述片状羽枝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来流方向对羽枝变形的影响机理及多根排列羽枝的变形和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一定风向的范围内,羽毛在气流下都具有保持紧贴皮肤表面的变形趋势,这种紧贴壁面的趋势只有在气流与羽轴几乎垂直时才会改变;在来流侧滑角为45°时,羽枝沿皮肤表面法向下压的变形最为显著,尖端位移达原始高度的约97%;多根排列的羽枝在顺流方向气动载荷逐渐下降,与迎风首根羽枝最大差距约11%.此研究工作对于理解鸟类飞行时羽毛的力学特性有明确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力学 鸟类羽毛 羽毛微结构 流固耦合 计算流体/结构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羽鸡成纤维细胞内源性白血病病毒ev21基因敲除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天鹏 吴思乐 +6 位作者 温健 韦义荣 李思佳 谢龙 虞霖田 宋中宝 陆阳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59-2266,共8页
【目的】探索在慢羽鸡成纤维细胞中敲除ev21基因的可行性,净化鸡群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同时为快速培育缺失ev21基因的慢羽鸡配套系打下基础。【方法】根据ev21基因序列(KY235336)特点,分别在其5’和3’端各设计2个sgRNA,用于构建4种不同sg... 【目的】探索在慢羽鸡成纤维细胞中敲除ev21基因的可行性,净化鸡群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同时为快速培育缺失ev21基因的慢羽鸡配套系打下基础。【方法】根据ev21基因序列(KY235336)特点,分别在其5’和3’端各设计2个sgRNA,用于构建4种不同sgRNA的打靶质粒,筛选出在5’和3’端打靶效率较高的sgRNA。然后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ev21基因进行剪切,并通过同源重组方式以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的DNA片段(CAG-mCherry)替换ev21基因,实现对慢羽鸡成纤维细胞内源性白血病病毒ev21基因定点敲除。【结果】在慢羽鸡成纤维细胞中能检测到ev21基因,构建的4种sgRNA(sgRNA1~sgRNA4)均能成功插入对应的打靶质粒中,经嘌呤霉素筛选及T7E1酶切检测,发现转染4种不同sgRNA打靶质粒后慢羽鸡成纤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死亡,其中又以sgRNA1和sgRNA3的基因敲除效率较高。同时针对同源位点左右同源臂构建表达mCherry的供体质粒,以其转染293T细胞12 h后均能表达出mCherry。以sgRNA1和sgRNA3打靶质粒及供体质粒共同转染慢羽鸡成纤维细胞,观察发现成纤维细胞内的mCherry持续表达,至转染后第30 d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收集红色荧光阳性成纤维细胞,并提取其总DNA进行PCR鉴定与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红色荧光阳性成纤维细胞中有目的片段(CAG-mCherry)插入,即以插入替换方式能实现对ev21基因的敲除。【结论】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基因敲除方法能成功敲除慢羽鸡成纤维细胞内源性白血病病毒ev21基因,为培育缺失ev21基因的慢羽鸡品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羽鸡 禽白血病病毒(ALV) ev21基因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va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突变对鸡感染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伟国 邝智祥 +4 位作者 张翔宇 李文雪 徐慧娟 朱学凤 谢青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目的]探索tva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突变(tva c.3G>A)对鸡感染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emia virus subgroup A, ALV-A)的影响。[方法]利用Sanger测序和RT-PCR验证我国黄羽肉鸡存在tva c.3G>A突变。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va c.3G&... [目的]探索tva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突变(tva c.3G>A)对鸡感染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emia virus subgroup A, ALV-A)的影响。[方法]利用Sanger测序和RT-PCR验证我国黄羽肉鸡存在tva c.3G>A突变。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va c.3G>A突变对鸡体外感染RCASBP(A)-GFP荧光报告病毒的影响。通过ALV-A体内攻毒试验,探究tva c.3G>A突变对鸡体内感染ALV-A的影响。利用直接测序方法对我国黄羽肉鸡品系tva c.3G>A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Sanger测序和RT-PCR结果鉴定我国黄羽肉鸡品系tva基因编码区第3位碱基由G突变为A,该突变引起tva基因起始密码子序列由ATG突变为ATA。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tva c.3G/G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 CEF)对RCASBP(A)-GFP易感,纯合突变型tva c.3A/A CEF抗RCASBP(A)-GFP感染,表明tva c.3G>A突变导致鸡体外抗RCASBP(A)-GFP的感染。ALVA体内攻毒试验的结果表明,tva c.3G>A突变导致鸡体内抗ALV-A的感染。tva c.3G>A突变位点基因分型发现,CB01、CB08、CB10和CB15品系存在纯合抗性基因型tva c.3A/A,频率分别为0.10、0.15、0.23和0.08。[结论]tva c.3G>A突变引起鸡在体外、体内抗ALV-A感染,tva c.3G>A突变位点可作为ALV-A的遗传抗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tva受体基因 起始密码子 突变 遗传抗性 黄羽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三价灭活疫苗对白羽肉鸡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心 李叔伟 《饲料博览》 CAS 2022年第5期64-68,共5页
为了评估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三价灭活疫苗对白羽肉鸡免疫效果及最佳免疫时间,试验选取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三价灭活疫苗(H5N6 Re-13株、H5N8 Re-14株+H7N9 Re-4株)分别在白羽肉鸡1日龄和7日龄接种,进行抗体检测,分析高致病性... 为了评估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三价灭活疫苗对白羽肉鸡免疫效果及最佳免疫时间,试验选取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三价灭活疫苗(H5N6 Re-13株、H5N8 Re-14株+H7N9 Re-4株)分别在白羽肉鸡1日龄和7日龄接种,进行抗体检测,分析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对白羽肉鸡的免疫效果以及最佳免疫时间,同时对1日龄和7日龄雏鸡接种不同剂量H5+H7亚型三价灭活疫苗,对接种不同剂量鸡群进行应激反应试验,以确定1日龄和7日龄雏鸡最佳免疫剂量。结果表明:禽流感H5+H7亚型三价灭活疫苗对1日龄和7日龄白羽肉鸡免疫后,在21日龄后H5N6 Re-13株、H5N8 Re-14株、H7N9 Re-4株抗体效价均在4 lb以上;鸡群21日龄后各毒株抗体效价,1日龄免疫要高于7日龄免疫效果,所以最佳免疫时间为1日龄;1日龄免疫剂量0.15 mL·羽^(-1)和0.30 mL·羽^(-1),抗体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7日龄免疫剂量0.30 mL·羽^(-1)和0.50 mL·羽^(-1),抗体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1日龄免疫0.15 mL·羽^(-1)和7日龄免疫0.30 mL·羽^(-1)对鸡群没有应激反应。综合免疫剂量对鸡群应激试验结果,可知1日龄最佳免疫剂量为0.15 mL·羽^(-1),7日龄最佳免疫剂量为0.30 mL·羽^(-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血凝抑制试验(HI) 白羽肉鸡 最佳日龄 免疫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