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雾热解法合成球形(Y,Gd)BO3:Eu荧光粉
1
作者 曹雁冰 胡国荣 +2 位作者 彭忠东 邓新荣 李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43-46,共4页
采用改进的喷雾热解法合成了发光性能优异的(Y,Gd)BO3:Eu红色荧光粉,通过调节前驱体溶液的性质改善了荧光粉产物的形貌特征以提高其物理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前驱体溶液中加入氨水能够影响喷雾热解过程中液滴中颗粒生成方式,... 采用改进的喷雾热解法合成了发光性能优异的(Y,Gd)BO3:Eu红色荧光粉,通过调节前驱体溶液的性质改善了荧光粉产物的形貌特征以提高其物理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前驱体溶液中加入氨水能够影响喷雾热解过程中液滴中颗粒生成方式,以控制产物颗粒形貌,经后续热处理后获得了无团聚的致密球形荧光粉颗粒:由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在1100℃下后续热处理3h可以获得结晶良好的所需纯相物质。同时也考察了激活剂浓度对(Y,Gd)BO3:Eu荧光粉体发光强度的影响;在优化的掺杂浓度下,采用氨水改性的前驱体溶液经过喷雾热解,热处理后获得荧光粉产物具有优良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热解 PDP (y gd)B03 Eu 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锻温度对时效态Mg-Gd-Y-Zr-Er-Ag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余婷 韩宇翔 +3 位作者 蒋树农 万迎春 刘楚明 陈志永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1-1834,共14页
采用热模锻工艺制备了Mg-Gd-Y-Zr-Er-Ag合金圆盘状模锻件,终锻温度分别为320℃、360℃和400℃,随后进行峰时效处理,研究终锻温度对时效态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终锻温度的升高,合金平均晶粒尺寸增大,并逐渐析... 采用热模锻工艺制备了Mg-Gd-Y-Zr-Er-Ag合金圆盘状模锻件,终锻温度分别为320℃、360℃和400℃,随后进行峰时效处理,研究终锻温度对时效态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终锻温度的升高,合金平均晶粒尺寸增大,并逐渐析出Mg5(GdY)相;不同终锻温度合金均析出大量纳米级时效β′相,当终锻温度较高时,还析出连接β′相的β_(T)桥梁相。终锻温度为360℃的合金表现出最佳综合力学性能,其高屈服强度归因于显著的析出强化和织构强化效应。终锻温度与合金塑性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终锻温度的升高,合金拉伸断裂方式由单一脆性断裂模式转变为脆性断裂与韧性断裂混合模式。不同终锻温度下,合金拉伸时均启动较多柱面滑移,终锻温度为400℃的合金启动较多非基面滑移,是其伸长率较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r-Er-ag合金 终锻温度 强化机制 力学性能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向锻造Mg-Gd-Y-Ag-Zr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陈超雄 李湛琦 +2 位作者 韩宇翔 刘楚明 陈志永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30-133,138,共5页
对Mg-11.1Gd-1.8Y-0.4Ag-0.5Zr(wt%)合金进行了多向锻造,研究了该合金多向锻造后不同部位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不均匀性。结果表明:沿最后一道次锻压方向,从合金边部至中部,粗晶和孪晶数量递减,再结晶体积分数递增,平均晶粒尺寸减小,... 对Mg-11.1Gd-1.8Y-0.4Ag-0.5Zr(wt%)合金进行了多向锻造,研究了该合金多向锻造后不同部位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不均匀性。结果表明:沿最后一道次锻压方向,从合金边部至中部,粗晶和孪晶数量递减,再结晶体积分数递增,平均晶粒尺寸减小,晶粒细化程度增加,且合金的压缩屈服强度逐渐提升,最大抗压强度和压缩率先降低后升高;抗压强度和压缩率的变化不仅受晶粒尺寸的影响,还与该合金混晶组织的协调变形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ag-Zr合金 多向锻造 力学性能 再结晶 混晶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Gd-Y-Zr-Er-Ag合金模锻件各向异性拉伸变形行为 被引量:1
4
作者 左志雄 韩宇翔 +3 位作者 蒋树农 高永浩 刘楚明 陈志永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19-2932,共14页
通过等温模锻制备了大规格的Mg-Gd-Y-Zr-Er-Ag合金锥形壳体,分别沿壳体法向(ND)、周向(CD)和轴向(AD)对其进行室温拉伸实验,并对其变形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柱面滑移起主导作用的AD和CD样品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比基面滑移与{10... 通过等温模锻制备了大规格的Mg-Gd-Y-Zr-Er-Ag合金锥形壳体,分别沿壳体法向(ND)、周向(CD)和轴向(AD)对其进行室温拉伸实验,并对其变形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柱面滑移起主导作用的AD和CD样品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比基面滑移与{1012}孪生主导变形的ND样品更高。〈0001〉轴靠近拉伸轴(TA)的晶粒易于启动{1012}孪生,随着〈0001〉轴逐渐偏离TA,基面滑移和柱面滑移依次启动。基面滑移与{1012}孪生的启动将引起晶粒〈0001〉轴的变化,而柱面滑移主要影响〈1120〉轴的取向。在不同变形机制的综合作用下,拉伸样品的{0001}极进一步偏离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r-Er-ag合金 变形机制 晶体取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变形量对Mg-11.8Gd-2.3Y-0.5Zr-0.5Ag-0.4Er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文天 王若愚 +1 位作者 彭健 刘华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15-2226,共12页
以Mg-11.8Gd-2.3Y-0.5Zr-0.5Ag-0.4Er(质量分数,%)合金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热轧变形量对组织演变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轧变形量从20%增至40%时,非基面滑移系施密特因子增加,孪晶减少;继续增大热轧变形量,非基面滑移系的平均施密特... 以Mg-11.8Gd-2.3Y-0.5Zr-0.5Ag-0.4Er(质量分数,%)合金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热轧变形量对组织演变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轧变形量从20%增至40%时,非基面滑移系施密特因子增加,孪晶减少;继续增大热轧变形量,非基面滑移系的平均施密特因子(Fs)随之降低,孪晶也随之增多。合适的热轧变形量促进非基面滑移并抑制基面滑移与孪生。因此,当热轧变形量为40%时,非基面滑移活跃,位错密度增加,孪晶减少,位错强化和织构强化达到峰值,合金的屈服强度分别为290 MPa和8.5%。当热轧变形量增至60%时,非基面滑移活跃,位错密度下降,孪晶增多,合金的屈服强度降至230 MPa,伸长率达到12.9%。这说明控制热轧变形量可调控非基面滑移和孪生,有助于提升高Gd含量稀土镁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基合金 热轧 织构 位错滑移 孪生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高韧Mg-8.5Gd-2.0Y-1.0Ag-0.4Zr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杰 王渠东 +1 位作者 赵政 丁文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研究了高强高韧Mg-8.5Gd-2.0Y-1.0Ag-0.4Zr(wt.%)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铸态组织细小,主要由α-Mg固溶体、晶界析出相Mg5(GdY)以及分布在晶粒内部的Zr核组成;T4态时晶界析出相基本完全消失,但出现了一些方块相γ;... 研究了高强高韧Mg-8.5Gd-2.0Y-1.0Ag-0.4Zr(wt.%)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铸态组织细小,主要由α-Mg固溶体、晶界析出相Mg5(GdY)以及分布在晶粒内部的Zr核组成;T4态时晶界析出相基本完全消失,但出现了一些方块相γ;合金具有明显的时效硬化效果,且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合金的峰值时效硬度下降,峰值时间相应缩短。经200℃峰值时效处理后表现出极为优异的室温力学性能,抗拉强度(UTS)和延伸率分别达到396MPa和9.1%,显著的时效强化是该合金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如此优异的强度和塑性在常规铸造镁合金中是极为罕见的,对于推广镁合金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时效强化 Mg-gd-y-ag—Zr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3+离子掺杂对(Y,Gd)AG∶Ce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东 刘渊溢 +1 位作者 李雅楠 吉春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共4页
以高纯稀土氧化物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Y_(0.5)Gd_(0.5-x-0.005))Bi_xCe_(0.005)]3Al_5O_(12)高亮黄色荧光粉(x=0~0.01),并通过XRD、SEM、PL-PLE和FL等方法对该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1 400℃下煅烧4h可得到纯石榴石相... 以高纯稀土氧化物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Y_(0.5)Gd_(0.5-x-0.005))Bi_xCe_(0.005)]3Al_5O_(12)高亮黄色荧光粉(x=0~0.01),并通过XRD、SEM、PL-PLE和FL等方法对该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1 400℃下煅烧4h可得到纯石榴石相的(Y,Gd)AG。煅烧所得的[(Y_(0.5)Gd_(0.5-x-0.005))Bi_xCe_(0.005)]3Al_5O_(12)荧光粉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均一性。在469nm激发下于563nm附近呈现黄光发射,且Bi ^(3+)掺杂浓度为0.001mol时,样品的发射峰强度达到最大值,提高了近56%,归因于Bi^(3+)→Ce^(3+)能量传递和粉体结晶性能的改善。样品的荧光寿命随着Bi ^(3+)掺杂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 gd)ag 荧光粉体 Bi^3+掺杂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Gd-Y-Zn-Zr合金碎屑固相再生工艺研究
8
作者 滕步刚 裴彦博 袁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通过热压烧结以及挤剪复合成形工艺对Mg-7Gd-4Y-2Zn-0.4Zr合金碎屑进行固相再生。在碎屑中添加体积分数5%、7%和9%的SiC颗粒,研究了SiC颗粒含量对固相再生坯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烧结后坯料中的界面明显,O元素在... 通过热压烧结以及挤剪复合成形工艺对Mg-7Gd-4Y-2Zn-0.4Zr合金碎屑进行固相再生。在碎屑中添加体积分数5%、7%和9%的SiC颗粒,研究了SiC颗粒含量对固相再生坯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烧结后坯料中的界面明显,O元素在烧结界面富集。此外,微观组织中存在大块SiC颗粒,不同试样的塑性均较差。相比于其它试样,SiC体积分数7%的热烧结试样的综合性能最优,其抗拉强度为232 MPa,伸长率为1.76%。挤剪复合成形后,微观组织中的烧结界面消失,平均晶粒尺寸细化至10μm。此外,原本团聚分布的SiC颗粒均匀、弥散地分布在合金内部。SiC体积分数5%的固相再生坯料具有较优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为269 MPa,伸长率为12.2%,相比于固溶态合金分别提升了24.5%和6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Zr合金 固相再生 挤剪复合成形 SIC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Y,Gd)AG∶Ce荧光粉及荧光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子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5-49,共5页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Y_(1-x)Gd_x)_(1-y)Ce_y]_3Al_5O_(12)高亮黄色荧光粉(x=0~0.5,y=0.003~0.02),通过XRD、SEM、BET比表面积和PL-PLE等方法对该荧光粉的物相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1200℃下煅烧4h即可得...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Y_(1-x)Gd_x)_(1-y)Ce_y]_3Al_5O_(12)高亮黄色荧光粉(x=0~0.5,y=0.003~0.02),通过XRD、SEM、BET比表面积和PL-PLE等方法对该荧光粉的物相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1200℃下煅烧4h即可得到纯石榴石相的(Y,Gd)AG∶Ce^(3+)。煅烧所得的[(Y_(1-x)Gd_x)_(1-y)Ce_y]_3Al_5O_(12)荧光粉分散性和均一性良好,在468nm激发下于535nm处呈现最强黄光发射。Ce^(3+)的猝灭浓度为1%(原子分数),猝灭机制为Ce^(3+)-Ce^(3+)间的能量互递作用。同时发现,在(Y_(1-x)Ce_x)AG中(x=0.003~0.02),最强发射峰随Ce^(3+)含量的增加而红移,同样在[(Y_(1-x)Gd_x)_(0.99)Ce_(0.01)]AG体系中(x=0~0.5),发射峰位随Gd^(3+)浓度增大也发生红移现象,归因于Ce^(3+)5d能级重心位置和晶体场劈裂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 gd)ag∶Ce3+ gd3+掺杂 红移 重心位置 晶体场劈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泵浦Cr^4+:YAG被动调Q锁模Nd:Gd0.42Y0.58VO4激光器
10
作者 姜其畅 苏艳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6-909,共4页
理论和实验研究了LD泵浦Nd∶Gd0.42Y0.58VO4/Cr4+∶YAG被动调Q锁模激光器·在分析Cr4+∶YAG晶体能级结构和调Q锁模物理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Cr4+∶YAG调Q锁模的参量要求,然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中Cr4+∶YAG的初始... 理论和实验研究了LD泵浦Nd∶Gd0.42Y0.58VO4/Cr4+∶YAG被动调Q锁模激光器·在分析Cr4+∶YAG晶体能级结构和调Q锁模物理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Cr4+∶YAG调Q锁模的参量要求,然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中Cr4+∶YAG的初始透过率T0分别为86.3%、95%,输出镜的透过率T分别为10%、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构成四种不同的组合,均实现了激光器的调Q锁模运转·实验结果表明,降低Cr4+∶YAG的初始透过率T0或提高输出镜透过率T有利于获得较好的锁模效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Q锁模激光器 Cr^4+∶yag Nd∶gd0.42y0.58VO4 LD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Gd-Y-Zn-Zr镁合金的LPSO相演化及其强化机制
11
作者 张林林 郭俊卿 +2 位作者 董帅 皇涛 陈拂晓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5-194,共10页
为了研究LPSO相对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取挤压态Mg-8.24Gd-2.79Y-1.97Zn-0.52Zr镁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处理工艺获得了不同形貌和体积分数的LPSO相,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电子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Mg-Gd-Y-Zn-Zr镁合金... 为了研究LPSO相对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取挤压态Mg-8.24Gd-2.79Y-1.97Zn-0.52Zr镁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处理工艺获得了不同形貌和体积分数的LPSO相,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电子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Mg-Gd-Y-Zn-Zr镁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特点及强化机制。结果表明,在520℃时,随着固溶时间的增加,LPSO相逐渐溶解,在固溶45 h时炉冷后LPSO相转化为层片状14H-LPSO相;固溶处理后材料强度降低,主要缘于晶粒长大、块状18R-LPSO相的减少以及层片状14H-LPSO相的比例增加;经固溶时效后强度升至369.4 MPa,增幅达11%,强化机制为时效析出强化,其对强度的贡献为45%左右,即通过热处理工艺可以实现LPSO相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有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Zr合金 LPSO相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Gd-Y-Sm-X-Zr(X=La、Ce、Sr、Sb)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茂海 邱东东 +4 位作者 罗天纵 熊爱虎 吕晶 李杰 代旺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3,共7页
以纯镁及镁基中间合金为原材料制备Mg-Gd-Y-Sm-X-Zr(X=La、Ce、Sr、Sb)合金,采用维氏硬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测试试验机等设备对试样进行测试。研究了Mg-Gd-Y-Sm-X-Zr(X=La、Ce、Sr... 以纯镁及镁基中间合金为原材料制备Mg-Gd-Y-Sm-X-Zr(X=La、Ce、Sr、Sb)合金,采用维氏硬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测试试验机等设备对试样进行测试。研究了Mg-Gd-Y-Sm-X-Zr(X=La、Ce、Sr、Sb)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后的维氏硬度,稀土元素Gd、Y含量对Mg-Gd-Y-Sm-La-Zr合金时效态维氏硬度的影响,以及铸态、固溶时效态Mg-8Gd-3Y-2Sm-0.15La-0.5Zr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时效硬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La为最佳强化元素;Gd/Y质量比为8/3的合金维氏硬度优于Gd/Y质量比为6/4和9/2的合金;铸态Mg-8Gd-3Y-2Sm-0.15La-0.5Zr合金的晶粒尺寸主要集中在20~45μm,时效16h时其硬度达到峰值132.87HV;该合金时效态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达到了259.02MPa和240.31MPa,相对于铸态分别提升了42.32%和5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合金 Mg-gd-y-Sm-La-Zr 显微组织 固溶 时效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NaGdF_4∶Yb^(3+),Er^(3+)及Na(Y,Gd)F_4∶Yb^(3+),Er^(3+)的尺寸控制及发光性能研究
13
作者 陈天珏 陆春华 +4 位作者 崔腾丽 刘晓霞 丁明烨 倪亚茹 许仲梓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83-1290,共8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NaGdF4∶Yb3+,Er3+及Na(Y,Gd)F4∶Yb3+,Er3+,通过改变温度、时间、pH、柠檬酸三钠浓度比、氟源浓度比及掺杂Y3+浓度来调节颗粒的尺寸及研究其对发光强度的影响。通过XRD、FE-SEM、PL测试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当溶液呈强... 采用水热法制备NaGdF4∶Yb3+,Er3+及Na(Y,Gd)F4∶Yb3+,Er3+,通过改变温度、时间、pH、柠檬酸三钠浓度比、氟源浓度比及掺杂Y3+浓度来调节颗粒的尺寸及研究其对发光强度的影响。通过XRD、FE-SEM、PL测试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当溶液呈强酸性时,形成的是纯GdF3相;pH提高后,GdF3转变为β-NaGdF4相。柠檬酸三钠含量的增加会抑制颗粒尺寸的生长从而降低发光强度。氟源含量的增加会使颗粒沿(001)面生长,发光强度也增大。而随着掺杂Y3+含量的增加,颗粒尺寸增大,发光强度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gdF4 Na(y gd)F4 颗粒尺寸 发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Gd-Y合金及其构件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14
作者 顾皞 蒋清 +10 位作者 常志勇 殷凤杰 肖旅 顾宝龙 颜哲 韩红 金鑫 付一峰 宿常旭 张建兵 鲁若鹏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5,共8页
目的针对VW103(Mg-10Gd-3Y)和VW63(Mg-6Gd-3Y)2种铸造镁合金,从材料微观结构入手,探讨分析2种合金力学性能差异性,获取了2种镁合金在工程应用中的铸造性能及其力学特性。方法采用热分析法和改进的裂纹环试样等方法,开展2种合金的凝固温... 目的针对VW103(Mg-10Gd-3Y)和VW63(Mg-6Gd-3Y)2种铸造镁合金,从材料微观结构入手,探讨分析2种合金力学性能差异性,获取了2种镁合金在工程应用中的铸造性能及其力学特性。方法采用热分析法和改进的裂纹环试样等方法,开展2种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和铸造裂纹倾向研究。测量和分析其凝固温度范围、液态流动性、热态和冷态下的材料抗裂性能,获得Mg-Gd-Y稀土铸造镁合金的铸造特性;基于构件本体不同区域取样,获得Mg-Gd-Y合金在室温和150℃下的力学性能,并对整体铸件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在铸造性能方面,热态下脱模,VW103和VW632种合金均未出现开裂现象;冷态下脱模,VW103合金试样出现开裂。在力学性能方面,与VW103合金相比,VW63合金具有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VW63合金铸件本体试样在高温(150℃)条件下拉伸性能均值为320 MPa,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结论VW63合金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采用VW63合金、树脂砂反重力方法制备的整体铸件满足了结构承载能力需求,并且在测试过程中铸件位移(变形)与载荷和加载时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证实了VW63铸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可为VW63合金的后续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合金 铸造性能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热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铸造方式对VW93-0.5Ag-0.1Zn合金热裂和偏析行为的影响
15
作者 李春雨 宋江凤 +3 位作者 廖金阁 郭鑫 刘艺 刘生庆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34-540,共7页
Mg-Gd-Y-Zr镁合金因具有良好的室温强度和高温抗蠕变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该系合金极易产生热裂和偏析等缺陷,导致铸件合格率较低,因此研究如何改善合金的偏析行为和降低合金的热裂倾向性至关重要。本研... Mg-Gd-Y-Zr镁合金因具有良好的室温强度和高温抗蠕变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该系合金极易产生热裂和偏析等缺陷,导致铸件合格率较低,因此研究如何改善合金的偏析行为和降低合金的热裂倾向性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金属型和砂型铸造方式对Mg-9Gd-3Y-0.5Zr-0.5Ag-0.1Zn(VW93-0.5Ag-0.1Zn)合金的热裂和偏析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砂型铸造方式可以显著降低VW93-0.5Ag-0.1Zn合金的热裂倾向性,还促进了共晶相的富集并提高了残余液相补缩的能力。此外,相比金属型铸造,砂型铸造冷却速率小,过冷度低,从而生成第二相数量较少并使较少的Gd、Y元素进入基体内,进而改善合金元素的偏析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基合金 砂型铸造 金属型铸造 热裂 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Gd含量Mg-Gd-Y-Zr-Zn镁合金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饶劲松 薛寒松 +2 位作者 张丁非 陈祖权 邵兴洲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25,33,共5页
针对Mg-Gd系镁合金含Gd量高,导致成本及比重增加,文中采用溶剂保护熔炼法制备Mg-6Gd-3Y-0.4Zr-xZn(x=1,1.5,2)镁合金。经均匀化处理、热挤压及200℃时效处理制得试样,通过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合金组织、力学性能进... 针对Mg-Gd系镁合金含Gd量高,导致成本及比重增加,文中采用溶剂保护熔炼法制备Mg-6Gd-3Y-0.4Zr-xZn(x=1,1.5,2)镁合金。经均匀化处理、热挤压及200℃时效处理制得试样,通过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合金组织、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固溶态相比,经过时效处理后析出的第二相更细小、分布更均匀;Mg-6Gd-3Y-0.4Zr-2Zn合金T5态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403MPa和336MPa,延伸率为7.0%,达到或接近含Gd量较高的Mg-Gd-Y系镁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镁合金 时效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Gd-Y-Zr系耐热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伟 李全安 +1 位作者 亢海娟 王耀贵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6,共6页
介绍了Mg-Gd-Y-Zr系合金中各元素的作用,阐述了合金的强化途径和机制、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热处理与时效析出行为,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Mg—gdy—Zr系合金 耐热性能 力学性能 固溶强化 时效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一球形PDP用荧光粉(Y,Gd)BO_3∶Eu的合成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阿群 宋晓平 +1 位作者 郗英欣 刘宏彬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6,共6页
利用共沉淀法通过控制稀土离子浓度、沉淀温度等得到稀土氧化物前驱体沉淀,再将其和H3BO3 按化学计量比混合煅烧制备出了平均粒径在 0. 5~1. 0μm的球形、粒径分布较小和无团聚的 (Y,Gd)BO3∶Eu荧光粉,其性能在一些方面优于商用荧光粉... 利用共沉淀法通过控制稀土离子浓度、沉淀温度等得到稀土氧化物前驱体沉淀,再将其和H3BO3 按化学计量比混合煅烧制备出了平均粒径在 0. 5~1. 0μm的球形、粒径分布较小和无团聚的 (Y,Gd)BO3∶Eu荧光粉,其性能在一些方面优于商用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SEM、粒度分析仪和PL光谱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的煅烧温度对荧光粉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用本实验方法在 800 ℃煅烧即可得到纯相的(Y,Gd)BO3∶Eu。而传统固相合成纯相的(Y,Gd)BO3∶Eu反应温度高达 1 200℃。因本方法工艺较易控制,适于在工业生产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 gd)BO3:Eu 共沉淀 荧光粉 等离子显示屏 球形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沉淀法制备(Y,Gd)_2O_3:Eu纳米粉体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积阳 施鹰 施剑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60-1266,共7页
报道了一种采用氨水和碳酸氢铵的混合溶液作为复合沉淀剂来制备(Y,Gd)2O3:Eu发光粉体的新工艺.采用热分析(TG-DTA)、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通... 报道了一种采用氨水和碳酸氢铵的混合溶液作为复合沉淀剂来制备(Y,Gd)2O3:Eu发光粉体的新工艺.采用热分析(TG-DTA)、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激发的发射光谱研究了Eu掺杂浓度和煅烧温度对(Y,Gd)2O3:Eu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沉淀法制备工艺,经过850℃煅烧2h,可以得到晶粒尺寸为50nm左右,且基本无团聚的(Y,Gd)2O3:Eu粉体,比表面积为23m2/g,其X射线激发的发光强度较草酸盐沉淀法所得到的相同组分的粉体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沉淀法 (y gd)2O2:Eu 发光性能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热解法制备PDP用(Y,Gd)BO_3:Eu球形荧光粉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国荣 曹雁冰 +2 位作者 邓新荣 彭忠东 李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1,84,共3页
为了得到无团聚的球形荧光粉颗粒以提高其物理和光学性能,以尿素为前驱体溶液中的添加剂,合成了等离子显示用(Y,Gd)BO3:Eu红色荧光粉。在喷雾热解过程中,通过前驱体溶液的性质来控制颗粒形貌,改善荧光粉的光学性能。获得的结果表明,前... 为了得到无团聚的球形荧光粉颗粒以提高其物理和光学性能,以尿素为前驱体溶液中的添加剂,合成了等离子显示用(Y,Gd)BO3:Eu红色荧光粉。在喷雾热解过程中,通过前驱体溶液的性质来控制颗粒形貌,改善荧光粉的光学性能。获得的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中加入尿素成分,能够影响颗粒形成过程、改善颗粒表面状态,从而可以促使最终产物具有良好的形貌和优异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热解 (y gd)BO3:Eu 荧光粉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