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黄浦江微污染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璇 吕锡武 朱光灿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3-56,共4页
以黄浦江原水为研究对象,对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性能、机理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各指标的去除率为:CODMn 24%,UV25435%,三卤甲烷前体物31%,AOC 63%,且对各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的去除有互补性。... 以黄浦江原水为研究对象,对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性能、机理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各指标的去除率为:CODMn 24%,UV25435%,三卤甲烷前体物31%,AOC 63%,且对各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的去除有互补性。O3-BAC组合工艺一方面可以有效去除黄浦江原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减少后加氯量,降低消毒副产物生成量,保障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另一方面能明显降低水中的可同化有机碳(AOC)浓度,提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处理 臭氧 生物活性炭 三卤甲烷生成势 生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预氧化控制饮用水三卤甲烷生成势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丽坤 王启山 +2 位作者 刘艳芳 杨健康 孙晓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8-1122,共5页
为了减少饮用水中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采用二氧化氯预氧化取代传统的预氯化.采用自制的二氧化氯,其纯度在99%以上,在避光/封口的条件下,投加2 mg/L的二氧化氯与原水反应30 min.通过超滤膜法分析不同分子量区间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 为了减少饮用水中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采用二氧化氯预氧化取代传统的预氯化.采用自制的二氧化氯,其纯度在99%以上,在避光/封口的条件下,投加2 mg/L的二氧化氯与原水反应30 min.通过超滤膜法分析不同分子量区间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的变化,发现大部分小分子物质被氯化生成THMs,经二氧化氯氧化后,发现不同分子量区间的THMFP均有所降低,且部分大分子物质变为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较难与氯发生反应生成THMs,说明THMs的生成不仅与分子量有关还与分子结构相关.另外,二氧化氯预氧化对色度和浊度都有比较明显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预氧化 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对三卤甲烷生成势去除效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安东 李伟光 +1 位作者 宋佳秀 崔福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89-1491,共3页
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随着氯化消毒的广泛使用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新问题.由于THMFP主要由天然有机物(NOM)成分组成,因而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于将其有效的去除.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不仅具有臭氧氧化、提高溶解氧的优点,而且协同了活性炭的... 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随着氯化消毒的广泛使用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新问题.由于THMFP主要由天然有机物(NOM)成分组成,因而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于将其有效的去除.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不仅具有臭氧氧化、提高溶解氧的优点,而且协同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和强化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研究了经该工艺处理后水质参数THMFP与溶解性有机炭(DOC)之间的关系,以及pH.对它们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炭工艺可以长期稳定去除50.2~59.3%的THM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卤甲烷生成势 天然有机物 生物降解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厂水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廷林 张晋珠 +3 位作者 邸尚志 阎晓芸 周军 曹乐卫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6-29,共4页
以西安市曲江、南郊水厂为监测对象,对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三卤甲烷(THMs)及其前体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水中未检出三卤甲烷,经处理后出厂水中三卤甲烷总量为4~17μg/L,主要为三氯甲烷和二氯一溴甲烷;预氯化对... 以西安市曲江、南郊水厂为监测对象,对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三卤甲烷(THMs)及其前体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水中未检出三卤甲烷,经处理后出厂水中三卤甲烷总量为4~17μg/L,主要为三氯甲烷和二氯一溴甲烷;预氯化对出厂水消毒副产物(DBPs)的贡献率为50%;预氯化、后氯化及停留时间是影响水处理过程中DBPs生成量的主要因素;常规水处理工艺对THMs前体物的去除率为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副产物 三卤甲烷 三卤甲烷前体物 常规水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水的预氧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起峰 周新涛 +1 位作者 李在东 李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共4页
针对北京密云水库水的水质特征,分别进行了实验室预氧化实验和现场中试研究。室内预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化对水中UV254的去除率明显高于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并且还能有效降低原水中的THMFP。在1.0 mg/L臭氧剂量时,嗅味物质MIB的浓度... 针对北京密云水库水的水质特征,分别进行了实验室预氧化实验和现场中试研究。室内预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化对水中UV254的去除率明显高于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并且还能有效降低原水中的THMFP。在1.0 mg/L臭氧剂量时,嗅味物质MIB的浓度从98.0 ng/L降为73.0 ng/L,去除率为26.0%。中试试验结果表明,预臭氧化工艺与常规工艺的THMFP的去除率分别是25.6%和14.9%,预臭氧化能大幅度杀灭大肠杆菌,去除率高达94%,并能够显著降低砂滤出水颗粒数,从而减少砂滤出水微生物、病原体出现的几率,对改善水质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UV254 有机物 三卤甲烷生成势 密云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三卤甲烷生成潜能的测定
6
作者 杨秀虹 李适宇 +2 位作者 仇荣亮 王鹏 李世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5-107,共3页
通过模拟由土壤进入水源中的有机物质在自来水净化系统消毒条件下所发生的卤化反应,探讨了测定土壤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的方法,并对各种实验条件(如水土体积质量比、振荡时间、加氯量等)的设定进行讨论,确定了各实验条... 通过模拟由土壤进入水源中的有机物质在自来水净化系统消毒条件下所发生的卤化反应,探讨了测定土壤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的方法,并对各种实验条件(如水土体积质量比、振荡时间、加氯量等)的设定进行讨论,确定了各实验条件分别为:过 60目筛土样,振荡 4 h,水样 pH为 7.0± 0.1,反应温度20℃,投加的氯的质量浓度为8mg/L,反应时间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三卤甲烷生成潜能 振荡浸出方法 测定 氯化反应 加氯量 水土体积质量比 振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水DOM在活性炭及土壤层处理中的迁移转化
7
作者 赵庆良 魏亮亮 +3 位作者 薛爽 由培远 贾婷 王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6-52,共7页
为有效控制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在回用水加氯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通过模拟活性炭(GAC)吸附及土壤含水层处理(SAT)实验,研究二级出水经GAC吸附后进行人工地下回灌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迁移及转化规律.利用XAD-8/XAD-4树脂将... 为有效控制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在回用水加氯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通过模拟活性炭(GAC)吸附及土壤含水层处理(SAT)实验,研究二级出水经GAC吸附后进行人工地下回灌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迁移及转化规律.利用XAD-8/XAD-4树脂将水样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分级为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过渡亲水性中性有机物(TPI-N)和亲水性有机物(HPI).HPO-A和HPI为二级水DOM中最主要组分(占到其DOC总含量的75%).GAC能有效吸附二级出水中HPO-A、HPO-N和TPI-A,而对TPI-N和HPI的去除率较低;后续的SAT能有效地去除GAC去除效果不佳的HPI,使DOM的去除率达到70.1%.GAC在有效去除总THMFP的同时(去除率为55.6%),能有效降低HPO-A、TPI-A、TPI-N的三氯甲烷生成活性(STHMFP);后续的SAT处理使系统总THMFP去除率达到67.2%.与单纯的SAT处理相比,GAC+SAT能够有效地降低各组分的STHM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层处理 溶解性有机物 有机物分级 三氯甲烷生成势 三氯甲烷生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三卤甲烷前驱物质面源负荷估算模型
8
作者 李适宇 王鹏 +1 位作者 杨秀虹 仇荣亮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2,共4页
土壤中的三卤甲烷 (THMs)前驱物质在降雨过程中产生对水体的面源污染负荷。建立了一个以三卤甲烷生成潜能 (THMFP)为指标的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模型由降雨—径流模型和污染物输出模型两部分组成 ,用以实现对不同土壤条件、降雨条件下... 土壤中的三卤甲烷 (THMs)前驱物质在降雨过程中产生对水体的面源污染负荷。建立了一个以三卤甲烷生成潜能 (THMFP)为指标的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模型由降雨—径流模型和污染物输出模型两部分组成 ,用以实现对不同土壤条件、降雨条件下THMFP面源污染负荷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 土壤 面源污染负荷 Hort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密云水库水的预臭氧氧化处理研究
9
作者 刘起峰 周新涛 +1 位作者 李涛 王东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共4页
针对冬季北京密云水库水低温、低浊的水质特征,分别进行了实验室烧杯实验和现场中试研究,并对原水及处理后的水质进行了物理分级和化学分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氧化能降低原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如三卤甲烷生成势),并能显著减... 针对冬季北京密云水库水低温、低浊的水质特征,分别进行了实验室烧杯实验和现场中试研究,并对原水及处理后的水质进行了物理分级和化学分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氧化能降低原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如三卤甲烷生成势),并能显著减少原水中颗粒物的含量;预臭氧氧化工艺与常规工艺相比,能提高砂滤出水的UV254和颗粒物的去除率,有效降低砂滤水头损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臭氧氧化混凝有机物 三卤甲烷生成势 密云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频和双频复合超声对水溶液中腐殖酸的降解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荔 杨艳玲 +3 位作者 李星 周志伟 张洋 马长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700-3704,共5页
针对模拟水样中的腐殖酸,采用静态实验研究了在低声能密度0.028 W·ml-1条件下,单频超声(68、80、100、125和160 kHz)和双频复合超声(X-Y轴轴向正交超声:80/125 kHz和80/160 kHz;X-X轴轴向平行超声:68/100 kHz和125/160 kHz)在不同... 针对模拟水样中的腐殖酸,采用静态实验研究了在低声能密度0.028 W·ml-1条件下,单频超声(68、80、100、125和160 kHz)和双频复合超声(X-Y轴轴向正交超声:80/125 kHz和80/160 kHz;X-X轴轴向平行超声:68/100 kHz和125/160 kHz)在不同时间下对溶解性有机碳(DOC)和三卤甲烷前体物(THMF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同一声能密度下,低频(68和80 kHz)对DOC和THMFP的去除效果比高频(100、125和160 kHz)下的去除效果好,双频复合超声的去除效果均优于单频超声,且X-Y轴轴向正交超声降解效能均优于X-X轴轴向平行超声。双频复合超声的X-Y轴轴向正交组合80/160 kHz超声25 min去除效果最好,其中DOC和THMFP去除率分别可达到32.6%和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降解 单频超声 双频复合超声 三卤甲烷前体物 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H_2O_2法对生化出水中不同种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蕾 孙贤波 +1 位作者 许雯佳 刘勇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56,共5页
采用XAD-8/XAD-4吸附树脂联用技术将城市污水生化出水中有机物分为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研究了O3/H2O2法对这4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O3/H2O2法对生化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O3法、H... 采用XAD-8/XAD-4吸附树脂联用技术将城市污水生化出水中有机物分为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研究了O3/H2O2法对这4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O3/H2O2法对生化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O3法、H2O2法。反应60min时,O3/H2O2法对溶解有机碳(DOC)和254nm波长处的单位比色皿光程下的紫外吸光度(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9%和82%。(2)生化出水经O3/H2O2处理后,一部分疏水性有机物(疏水酸和非酸疏水物质)在反应过程中转化为亲水性有机物(弱疏水物质和亲水物质)。(3)生化出水中71%的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由疏水酸和亲水物质产生,特别是疏水酸,其产生的THMFP占总量的48%。反应60min时,O3/H2O2法对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和亲水物质产生的THMFP的去除率分别为64%、100%、88%和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H2O2 生化出水 有机物分离 三卤甲烷生成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ination of chlorine and magnetic ion exchange resin 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of algae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志刚 陈卫 +1 位作者 李磊 曹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979-984,共6页
The effectiveness of a magnetic ion exchange resin (MIEX) for the treatment of Hongze Lake water in China was evaluated, The kinetics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removal at various MIEX doses and contact tim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magnetic ion exchange resin (MIEX) for the treatment of Hongze Lake water in China was evaluated, The kinetics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removal at various MIEX doses and contact time, multiple-loading experiments, impacts of MIEX prior to coagulation on coagulant demand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bination of MIEX, pre-chlorination and coagulation were investigated. Kinetic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ore than 80% UV254 and 67%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from raw water can be removed by the use of MIEX alone. 94% sulfate, 69% nitrate and 98% bromide removals are obtained after the first use of MIEX in multiple-loading experiments. It is suggested that MIEX can be loaded up to 1 250 bed volume (BV, volume ratio of tested water to resin) or more without saturation when regarding organics removal as a target. MIEX can remove organics to a greater extend than coagulation and lower the coagulant demand when combining with coagulation. Chlorin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IEX can remove 57% chlorine demand and 77% 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 (THMFP) for raw water. Pre-chlorination followed by MIEX and coagulation can give additional organic and THMFP removal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IEX provides a new method to solve thc problem algae re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magnetic ion exchange resin natural organic matter pre-chlorination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ALG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