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PON的低成本CMOS BM-TIA设计
1
作者 赵婉青 夏翼飞 +5 位作者 李佳 徐颂秦 马帅哲 杨睿煊 耿莉 李丹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在高速率无源光网络(PON)需求的快速增长下,低成本低噪声突发模式跨阻放大器(BM-TIA)成为其关键的制约因素。文章基于低成本40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适用于10吉比特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的快速建立... 【目的】在高速率无源光网络(PON)需求的快速增长下,低成本低噪声突发模式跨阻放大器(BM-TIA)成为其关键的制约因素。文章基于低成本40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适用于10吉比特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的快速建立低噪声BM-TIA,其可兼容12.5、10.0和2.5 Gbit/s 3种信号速率。【方法】为突破CMOS工艺的带宽和噪声瓶颈,TIA通过多级放大、输入电感均衡网络及提高电源电压的方法实现了要求的低噪声。采用前向放大器与反馈电阻共同调节的增益调节方式,实现了3档位的增益变化和速率变化。针对突发模式信号采用快速直流(DC)消除环路(AOC)来精准消除雪崩击穿二极管(APD)输入的DC电流,运用电荷分享技术加速失调消除环路的建立,并通过转换AOC环路时间常数的方法来抑制基线漂移。【结果】芯片采用40 nm CMOS工艺设计制造,裸片尺寸为945μm×945μm。芯片搭配商用10 Gbit/s APD进行同轴罐(TO-CAN)封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12.5、10.0以及2.5 Gbit/s速率下,芯片的灵敏度分别为-29.7,-33.0和-37.6 dBm。在不同速率下,饱和输入光电流均可达2.5 mA,实现了24.7、28.2和32.8 dB的大输入动态范围。芯片的静态功耗为82.5 mW,在整个输入光功率范围内,突发模式下AOC的建立时间均小于23 ns。【结论】将文章所提芯片应用于XGS-PON,不但为基于CMOS工艺的低成本低噪声BM-TIA设计提供了借鉴,也对更高速率PON场景下的芯片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 10吉比特对称无源光网络 突发模式跨阻放大器 多速率兼容 快速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PON中确定性网络传输技术研究(特邀)
2
作者 张佳玮 苏琛 纪越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无源光网络(PON)凭借其大带宽、低成本和抗电磁干扰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网技术之一。然而,以“带宽提升”为主要技术发展思路的常规PON,其传输控制机制难以满足以“时间敏感”为特征的高品质工业业务传输需求,对常... 无源光网络(PON)凭借其大带宽、低成本和抗电磁干扰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网技术之一。然而,以“带宽提升”为主要技术发展思路的常规PON,其传输控制机制难以满足以“时间敏感”为特征的高品质工业业务传输需求,对常规PON的网络传输能力提出了重要挑战,迫使其融入新的特性,即确定性。文章以时分复用(TDM)-PON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工业互联网的业务特征及传输需求,分析了工业互联场景下常规TDM-PON面临的两大技术挑战:一是传统带宽分配方案引起的时延不确定性;二是队列调度机制僵化引起的时延不确定性。围绕上述挑战,文章介绍了提升TDM-PON确定性网络传输能力的关键技术,如协作传输接口、单帧多突发和确定性带宽分配(DetBA)等。其次,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网络演算的时延边界建模思路作为确定性工业PON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估的理论模型。最后,文章从业务层、媒质接入控制(MAC)层、物理层及控制管理平面等多个角度探讨了确定性工业PON的潜在技术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无源光网络 确定性网络传输技术 确定性带宽分配 网络演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相干PON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特邀) 被引量:1
3
作者 殷明珠 王玮 +2 位作者 潘竞顺 李凡 李朝晖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4,共11页
相比于传统的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系统,相干系统具有更高的容量和功率预算,能更好地满足高容量无源光网络(PON)的需求。近年来,如何将相干应用于PON场景以更好地支撑未来高带宽业务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从系统架构、相干简化、上... 相比于传统的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系统,相干系统具有更高的容量和功率预算,能更好地满足高容量无源光网络(PON)的需求。近年来,如何将相干应用于PON场景以更好地支撑未来高带宽业务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从系统架构、相干简化、上行突发模式检测以及灵活PON 4个方面对相干PON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提出了激光共享上下行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PON和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电流调控灵活PON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无源光网络 系统架构 相干简化 上行突发模式 灵活无源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G-PON标准进展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新刚 杨波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50G-PON标准制定主要工作已基本完成,下行支持50 Gbit/s,上行支持12.5 Gbit/s、25 Gbit/s和50 Gbit/s。50G-PON支持GPON、XG(S)-PON、50G-PON三代共存。50 Gbit/s光接口指标采用OMA-TDEC参数体系,光模块发射光功率、消光比、TDEC指标可... 50G-PON标准制定主要工作已基本完成,下行支持50 Gbit/s,上行支持12.5 Gbit/s、25 Gbit/s和50 Gbit/s。50G-PON支持GPON、XG(S)-PON、50G-PON三代共存。50 Gbit/s光接口指标采用OMA-TDEC参数体系,光模块发射光功率、消光比、TDEC指标可以相互补偿,核心是要满足光调制功率与TDEC的最小差值要求。50G-PON引入DSP均衡以提升接收灵敏度。为了发挥DSP均衡能力,TIA、LA不能采用限幅放大,需要支持线性放大。线性突发LDD、TIA、LA和BCDR是50G-PON突发收发关键芯片。50G-PON采用纠错能力更强的LDPC纠错技术以提升接收机灵敏度,与DSP集成可以支持软值LDPC。SFP尺寸的GPON、XG(S)-PON、50G-PON三代Combo是50G-PON OLT光模块的关键需求。模块结构布局和功耗是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G-pon 数字信号处理均衡 低密度奇偶校验 突发收发 三代Comb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N的超低时延技术方案探讨
5
作者 刘启芳 张宇 周泉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随着各种互联网新兴业务的崛起以及无源光网络(PON)在行业应用场景的延伸,作为第五代固定网络(F5G)代表技术的PON,需要不断演进升级才能满足未来网络的需求。其中,PON的时延是迫切要改善的关键网络性能指标,故文章对PON的低时... 【目的】随着各种互联网新兴业务的崛起以及无源光网络(PON)在行业应用场景的延伸,作为第五代固定网络(F5G)代表技术的PON,需要不断演进升级才能满足未来网络的需求。其中,PON的时延是迫切要改善的关键网络性能指标,故文章对PON的低时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文章首先总结了当下PON在低时延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导致PON时延较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分别是因光网络单元(ONU)带宽分配机制引入的上行固有时延和因ONU注册/测距机制引入的上行随机时延。因此,文章提出了基于单帧多突发技术和独立注册通道技术的两种超低时延技术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通过验证分析,对于单帧多突发技术的低时延技术方案,结合时延和带宽利用率两个性能指标综合来看,1/4调度周期表现最优,但会牺牲小部分带宽,比较适合传输对时延敏感而带宽不敏感的业务;对于独立注册通道技术的低时延技术方案,由于引入了额外的波长用于ONU注册/测距通道,可以完全消除正常业务通道因注册/测距的静默窗口引入的额外时延和抖动。【结论】综合而言,文章所探讨的基于PON的超低时延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PON的时延,有助于促进虚拟现实(VR)类等新兴业务的规模商用和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超低时延技术 虚拟现实 工业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PON的技术演进及应用创新
6
作者 曾涛 蒋铭 +1 位作者 张德智 杨子尧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6-145,共10页
随着国家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动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探讨了工业PON技术发展的政策背景,并对其在宽带提升、组网保护、确定性时延、开放智... 随着国家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动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探讨了工业PON技术发展的政策背景,并对其在宽带提升、组网保护、确定性时延、开放智能,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工业PON在典型业务场景下的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pon 千兆光网 确定性时延 可编程 边缘算力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 Gbit/s PON高性能接收技术的研究
7
作者 张蕾 高建河 +3 位作者 黄莎 张玉安 罗勇 徐红春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超千兆需求,从千兆走向万兆,从第五代固定网络(F5G)走向高级第五代固定网络(F5.5G),50 Gbit/s无源光网络(PON)被认为是F5.5G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文章针对当前接入网络发展状况,对50 Gbit/s PON技术进行了深入... 【目的】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超千兆需求,从千兆走向万兆,从第五代固定网络(F5G)走向高级第五代固定网络(F5.5G),50 Gbit/s无源光网络(PON)被认为是F5.5G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文章针对当前接入网络发展状况,对50 Gbit/s PON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实现50 Gbit/s PON高灵敏度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方案中,50 Gbit/s的非归零(NRZ)信号通过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diode,APD)探测器,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形成可被检测到的宏观电流,该电流通过跨阻放大器(TIA)放大并转换成电压输出。对其进行均衡处理,采用光数字信号处理(oDSP)芯片的前馈均衡器(FFE)和判决反馈均衡器(DFE)对脉冲信号的拖尾现象进行补偿后,再通过DFE将码间干扰的影响降到最低。接着重点分析了APD、TIA和oDSP等关键技术,并采用25与50 Gbit/s APD对接收性能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实验测试结果显示,第1组实验25 Gbit/s APD在测试时间4 min内接收信号无误码,接收光功率为-8.48 dBm,当误码率(BER)为2.78e-2时,接收光功率达-26.61 dBm;在使用50 Gbit/s APD的情况下,4 min内接收信号无误码时,接收光功率为-8.97 dBm。当BER为2.78e-2时,接收光功率达到-27.05 dBm,第2组数据50 Gbit/s APD-2也达到了同样的实验效果。【结论】50 Gbit/s APD接收灵敏度更高,性能更好,更适合使用在50 Gbit/s PON光模块中实现高性能接收。最后文章针对未来降成本方案在均衡技术与APD上的应用提出了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 Gbit/s无源光网络 雪崩光电二极管 光数字信号处理 跨阻放大器 高性能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100 Gbit/s相干PON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8
作者 李明 胡荣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50 Gbit/s无源光网络(PON)标准已趋于完善,后50 Gbit/s PON时代的技术标准尚属空白,亟待开展相关研究以推动整个产业链从系统、模块和芯片等方面提前进行布局。文章判断单波长200 Gbit/s速率和相干技术将会是继50 Gbit/s PON之后下一代... 50 Gbit/s无源光网络(PON)标准已趋于完善,后50 Gbit/s PON时代的技术标准尚属空白,亟待开展相关研究以推动整个产业链从系统、模块和芯片等方面提前进行布局。文章判断单波长200 Gbit/s速率和相干技术将会是继50 Gbit/s PON之后下一代PON系统的两大关键特征。单波长200 Gbit/s速率对运营商具备更大的吸引力,而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技术难以持续满足200 Gbit/s速率下系统对Class C+等级功率预算的要求,需要采用灵敏度更高的相干技术。然而PON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点对多点(P2MP)拓扑架构,将相干技术下沉到PON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攻克,其中,涉及PON系统设备和媒体访问控制(MAC)芯片的架构重构、相干PON光模块的单纤双向(Bi-Di)技术改造、突发模式的相干发送与接收技术以及相干PON系统的波长管控技术。时分复用(TDM)仍然是实现P2MP传输的推荐方式,在TDM基础之上可以叠加新的复用维度,例如子载波复用(SCM)。新复用维度的引入给PON系统带来了灵活性,但同时也增加了设计的复杂度,将会颠覆当前的PON系统架构。叠加了SCM的相干PON系统将不再采用数字化接口方式与光模块进行连接,光模块本身需要具备高度线性驱动和调制能力。此外,用户侧光模块需要具备瞬时开关能力,以避免对其他用户造成干扰,因此需要开发新型的支持突发控制功能的相干光芯片。考虑到上行P2MP的突发相干接收环境,需要从系统层面实现对多个用户激光器的波长管控,避免上行方向因多用户波长快速切换造成的局端频偏估算偏差问题。综上,将相干技术应用于PON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复杂系统工程,难以直接继承现有相干系统架构,需要匹配P2MP的应用需求,从芯片、模块和设备多个方面实现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技术 50 Gbit/s无源光网络 时分复用 突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N接入网负载与接入距离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庄智勇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28,共5页
分析家庭宽带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接入网络中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用户的承载能力,计算PON端口接入距离。依据理论计算,结合PON实例,给出了PON结构优化的参考方案。同时,在考虑对现网资源节约的... 分析家庭宽带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接入网络中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用户的承载能力,计算PON端口接入距离。依据理论计算,结合PON实例,给出了PON结构优化的参考方案。同时,在考虑对现网资源节约的前提下,通过对OLT承载用户数的分裂及用户接入距离的优化,来提升用户感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n OLT 负载 接入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ON的广电FTTH网络设计与施工规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项辉 《电声技术》 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
针对基于I-PON的广电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网络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FTTH网络技术方案、场景分类、实施标准以及工作要点,并围绕不同场景下设计与施工的特点,归纳出基于I-PON的广电FTTH网络设计与施工规范。
关键词 I-pon 光纤到户(FTTH) 技术方案 设计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G-PON技术发展与应用场景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帮杰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1期228-231,共4页
随着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光接入网正向着更高带宽、全业务承载和更强智能化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展和演进。自2020年起,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推出“三千兆”业务,即千兆5G、千兆宽带和千兆Wi-Fi,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沉浸式千兆体验。文章结... 随着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光接入网正向着更高带宽、全业务承载和更强智能化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展和演进。自2020年起,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推出“三千兆”业务,即千兆5G、千兆宽带和千兆Wi-Fi,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沉浸式千兆体验。文章结合当前EPON/GPON/10GPON网络现状和未来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行业数字化等新型业务场景对网络接入需求,介绍50G-PON光网的研究前景、发展需求和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千兆 50G-pon 确定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ON和XG-PON在广电接入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跃明 《电视技术》 2024年第7期177-181,共5页
当前,中国广电正在努力提升自己在媒体领域和通信市场的竞争力。为支撑业务发展,广电接入网将逐步从多方案统一到光纤到户(Fibre To The Home,FTTH)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的路线上。同时,在数据流量持续增长的趋势下... 当前,中国广电正在努力提升自己在媒体领域和通信市场的竞争力。为支撑业务发展,广电接入网将逐步从多方案统一到光纤到户(Fibre To The Home,FTTH)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的路线上。同时,在数据流量持续增长的趋势下,广电接入网的部署既要满足现在的客户需求,更要前瞻布局未来。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GPON)和非对称10G GPON(10-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XG-PON)技术基于带宽、覆盖范围、服务质量以及技术升级等优势,在广电接入网的发展中具备应用潜力。基于此,介绍、分析GPON和XG-PON技术,借鉴其他三个运营商的接入网部署经验,为广电接入网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电网络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 XG-pon 接入网 光纤到户(FT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N技术的安防监控系统优化与性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佳庆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17期61-63,共3页
旨在通过基于PON技术的安防监控系统的优化,提升系统性能,以满足日益复杂和高效的监控需求。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深入探讨PON技术的基本原理、优势与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安防监控系统的特殊需求进行性能提升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通过... 旨在通过基于PON技术的安防监控系统的优化,提升系统性能,以满足日益复杂和高效的监控需求。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深入探讨PON技术的基本原理、优势与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安防监控系统的特殊需求进行性能提升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PON技术的优化与性能提升,安防监控系统在系统架构、数据传输、实时监控和数据存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n技术 安防监控 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100 Gbit/s PON:灵活速率和相干架构(特邀)
14
作者 周骥 郭栋 张俊文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2021年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完成50 Gbit/s无源光网络(PON)的标准制定,当前设备商和运营商已经完成样机验证,ITU-T成立Beyond 50 Gbit/s PON讨论组开始研讨未来PON相关技术方案,因此Beyond 50 Gbit/s PON成为当前光通信领域的... 2021年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完成50 Gbit/s无源光网络(PON)的标准制定,当前设备商和运营商已经完成样机验证,ITU-T成立Beyond 50 Gbit/s PON讨论组开始研讨未来PON相关技术方案,因此Beyond 50 Gbit/s PON成为当前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前几代PON标准的速率演进规律推测,Beyond 50 Gbit/s PON的速率预计将超过100 Gbit/s。文章将分析超100 Gbit/s PON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重点介绍灵活速率PON和相干PON架构这两个潜在技术路径及其关键技术方案,为未来超100 Gbit/s PON的研究和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超100 Gbit/s 灵活速率 相干架构 灵活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PON时间确定网络及智能控制融合系统
15
作者 张东 白宇 张腾飞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4年第5期87-91,共5页
当前,生产智能化已成趋势,因而生产要素的全连接成为必由路径。为实现生产要素连接,需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不同厂商互联互通,并在工业现场实现智能决策和控制。为此,中国电信提出时间确定网络及智能控制融合系统架构,以工业无源光网络... 当前,生产智能化已成趋势,因而生产要素的全连接成为必由路径。为实现生产要素连接,需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不同厂商互联互通,并在工业现场实现智能决策和控制。为此,中国电信提出时间确定网络及智能控制融合系统架构,以工业无源光网络时间确定网络开放融合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人工智能系统,实现了网络、数据、控制、业务和人工智能5个方面的闭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无源光网络 时间确定网络 自动化 人工智能 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PON2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姜松 蒋铭 +1 位作者 沈成彬 王波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39,共9页
随着EPON、GPON的规模部署和10 Gbit/s PON标准的制定,FSAN组织已经启动了NG-PON2的标准化工作。本文将分析运营商对NG-PON2的技术需求,并对TDM-WDM-PON、WDM-PON、OFDM-PON等多种备选技术方案进行探讨,研究这些技术的可实现性和与现有... 随着EPON、GPON的规模部署和10 Gbit/s PON标准的制定,FSAN组织已经启动了NG-PON2的标准化工作。本文将分析运营商对NG-PON2的技术需求,并对TDM-WDM-PON、WDM-PON、OFDM-PON等多种备选技术方案进行探讨,研究这些技术的可实现性和与现有网络共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NG-pon2 TWDM-pon WDM-pon OFDM-p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PON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30
17
作者 沈成彬 王成巍 +1 位作者 蒋铭 王波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下一代无源光网络技术(包括10G-EPON和NG-PON1)的特征及其标准化情况,介绍了下一代PON的产业链发展情况,结合"三网融合"的需求和运营商"光进铜退"的战略,探讨了下一代PON的应用方案和系统架构。
关键词 光接入网 无源光网络 10G-Epon NG-pon XG-po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M-PON技术研究及实现方案(本期优秀论文) 被引量:15
18
作者 林永傍 刘伟平 +1 位作者 黄红斌 陈舜儿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简要介绍了WDM-PON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比较分析了WDM-PON技术的优势,进而研究了WDM-PON系统中的无色ONU技术和WDM/TDM混合型结构技术,并综合这两种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WDM-PON的实现方案,为将来WDM-PON接入网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pon) 基于波分复用的无源光网络(WDM-pon) 无色ON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N技术的矿井监控通信系统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守祥 王汝琳 郭慧玲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37,共3页
介绍了一种最新的适合矿井通信的光纤通信技术———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OpticalNet work)。在详细分析了PON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后,比较了两种PON技术———APON(ATMPON)和EPON(EthernetPON),并设计了PON在矿井中的应用... 介绍了一种最新的适合矿井通信的光纤通信技术———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OpticalNet work)。在详细分析了PON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后,比较了两种PON技术———APON(ATMPON)和EPON(EthernetPON),并设计了PON在矿井中的应用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监控 通信 pon Apon Ep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DM-PON中带有业务区分的混合资源调度算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熊余 蒋婧 +2 位作者 张振振 彭海英 王汝言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90-1497,共8页
针对时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长距离和广覆盖特性带来往返时延增大,造成高优先级业务时延性能严重恶化的问题,提出带有业务区分的混合资源调度算法.根据网络负载实时调整光网络单元组的波长数以实现资源共享,并动态划分子周期以对不同优... 针对时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长距离和广覆盖特性带来往返时延增大,造成高优先级业务时延性能严重恶化的问题,提出带有业务区分的混合资源调度算法.根据网络负载实时调整光网络单元组的波长数以实现资源共享,并动态划分子周期以对不同优先级业务进行区分服务;设计混合资源调度算法,以在线方式填充波长空隙,以离线方式保障资源高效调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满足不同优先级业务的时延要求,保证服务质量,并提高信道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混合资源调度 业务区分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