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药紫金标抗HSV-1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恬 贾文祥 +4 位作者 曾蔚 张再容 杜宝中 李晖 陈金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藏药紫金标抗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的体内作用。方法对小鼠进行HSV-1的角膜局部接种、尾静脉全身接种两种HSV-1感染的动物模型,观察紫金标对疱疹性角膜炎和HSV-1全身感染的治疗作用。结果紫金标可减轻组织的病理损害,明显减... 目的探讨藏药紫金标抗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的体内作用。方法对小鼠进行HSV-1的角膜局部接种、尾静脉全身接种两种HSV-1感染的动物模型,观察紫金标对疱疹性角膜炎和HSV-1全身感染的治疗作用。结果紫金标可减轻组织的病理损害,明显减少或消除脏器内的病毒抗原,最大无毒剂量(0.3g/kg/d)的紫金标对HSV-1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效果与临床用的抗病毒药物ACV近似;紫金标对疱疹性角膜炎有治疗作用。结论紫金标有抗HSV-1的药效学作用,对疱疹性角膜炎和HSV-1全身感染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标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抗病毒作用 体内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抗HSV-1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于红 张学成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9期65-69,共5页
报道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类化合物 ,即钝顶螺旋藻多糖(PSP) ,在培养细胞内抗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1)作用的研究。以不同剂量的PSP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阶段 ,以病毒半数感染量 (TCID50 ) ,细胞病变 (CPE) ,蚀斑形... 报道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类化合物 ,即钝顶螺旋藻多糖(PSP) ,在培养细胞内抗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1)作用的研究。以不同剂量的PSP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阶段 ,以病毒半数感染量 (TCID50 ) ,细胞病变 (CPE) ,蚀斑形成(PFU) ,MTT染色细胞保护率 (MTT法 )及核酸分子杂交作为评价指标 ,判断药效。结果表明 :PSP对Vero细胞毒性极低 ;对HSV 1无直接灭活作用 ,可干扰病毒向宿主细胞吸附 ,且经PSP预处理的细胞 ,能明显阻滞病毒产生细胞病变 ;PSP可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 ,但不影响病毒的释放 ;PSP可明显抑制HSV 1糖蛋白 gGmRNA的表达。提示PSP抗病毒靶位在于阻断病毒吸附和抑制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复制及抑制HSV 1糖蛋白 gG基因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实验研究 螺旋藻多糖 单纯疱疹病毒1 抗病毒作用机制 hsv-1 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甜素对HSV-1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高年 谢鹏 李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43-245,268,共4页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更为有效的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探索新的药物。方法:体外培养Vero细胞,分成甘草甜素在病毒吸附vero细胞后加入病毒、吸附前甘草甜素预处理细胞以及吸附前甘草甜素预处理病毒,...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更为有效的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探索新的药物。方法:体外培养Vero细胞,分成甘草甜素在病毒吸附vero细胞后加入病毒、吸附前甘草甜素预处理细胞以及吸附前甘草甜素预处理病毒,通过观察空斑形成单位来评价甘草甜素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抑制作用,以及作用发生于病毒感染的哪个阶段。结果:病毒吸附vero细胞后加入甘草甜素能明显抑制病毒所致的空斑形成,IC50 为0 .5 6mmol/L。吸附前甘草甜素预处理细胞以及吸附前甘草甜素预处理病毒,对病毒所致的空斑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甘草甜素能明显地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复制,它的作用是发生在病毒穿入细胞后的阶段,不能阻止病毒对细胞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甜素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空斑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1感染对神经胶质瘤细胞NGF和BDNF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侯云 王斌 +6 位作者 李玲 胡明 辛晓妮 钱冬萌 闫志勇 赵巍 宋旭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时神经胶质细胞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HSV-1糖蛋白D(gD)基因扩增,RT-PCR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正常培养和感染HSV-1的神经胶质...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时神经胶质细胞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HSV-1糖蛋白D(gD)基因扩增,RT-PCR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正常培养和感染HSV-1的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的NGF和BDNF。结果:HSV-1可感染U251细胞;正常U251细胞可表达NGF和BDNF;HSV-1感染U251细胞后,NGF和BDNF在感染后第6小时达高峰,之后随感染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HSV-1可诱导U251细胞中的NGF和BDNF表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单纯疱疹病毒1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红树林淡紫拟青霉EPS纯化物体外抗HSV-1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永霞 黄燕妮 +5 位作者 李国军 葛婷婷 常城 裴华 杨文 林英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9期2217-2220,共4页
目的:探讨海南红树林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EPS)纯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活性,为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基础研究。方法:以Vero细胞为病毒感染靶细胞,以不同浓度EPS纯化物作用于HSV-1感染过程的各个阶段,以细胞病变程度(CPE)... 目的:探讨海南红树林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EPS)纯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活性,为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基础研究。方法:以Vero细胞为病毒感染靶细胞,以不同浓度EPS纯化物作用于HSV-1感染过程的各个阶段,以细胞病变程度(CPE)测定病毒半数感染量(TCID5 0),MTT法检测该纯化物对Vero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HSV-1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和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EPS纯化物对Vero细胞无增殖作用,其半数有毒浓度(CC5 0)为735.49μg/mL,纯化物在400μg/mL以下时,细胞存活率达90%以上;在所用浓度范围内该纯化物可不同程度抑制病毒吸附,抑制率最高达35.0%,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该纯化物还具有抑制HSV-1生物合成作用,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现出量效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IC5 0)为387.26μg/mL,最高抑制率达61.3%;在所用浓度范围内未发现该纯化物对HSV-1有直接灭活作用。结论:红树林来源的淡紫拟青霉EPS纯化物对Vero细胞毒性较小;该纯化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HSV-1吸附和生物合成,且抑制生物合成作用较强,并表现出一定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EPS纯化物 VERO细胞 hsv-1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HSV-1及猴B病毒相关抗体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乔红伟 佟巍 +3 位作者 蒋虹 丛喆 王卫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57-60,87,共5页
目的以人单纯疱疹病毒(HSV-1)做为抗原,利用空斑法和IFA法比较猴BV和人HSV-1阳性血清两种不同血清的中和能力的差异,建立一种实用、准确、可靠的病毒毒力的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将HSV-1病毒悬液作连续的10倍稀释,取1 mL接种于已经长成... 目的以人单纯疱疹病毒(HSV-1)做为抗原,利用空斑法和IFA法比较猴BV和人HSV-1阳性血清两种不同血清的中和能力的差异,建立一种实用、准确、可靠的病毒毒力的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将HSV-1病毒悬液作连续的10倍稀释,取1 mL接种于已经长成单层的Vero-E6细胞上,用1%甲基纤维素覆盖,待其出现蚀斑后计数,算出病毒悬液中每毫升所含蚀斑单位,即滴定出HSV-1的TC ID50。同时,用免疫荧光方法(IFA)对猴和人疱疹阳性血清进行滴定,得到其血清的效价。其次,用滴定出的病毒液分别与两种阳性血清体外中和后,接种到单层的Vero-E6细胞上,用1%甲基纤维素覆盖,待其出现蚀斑后计数。最后,计算出其蚀斑减少率。结果用1%甲基纤维素作覆盖层的蚀斑数量平均为10-5PFU,能形成115-116个/mL蚀斑,形状呈黍米大小的规则圆形,其蚀斑边缘清晰。IFA滴定的人HSV-1阳性血清与猴BV阳性血清的中和抗体均为1∶80。人HSV-1和猴BV两种阳性血清的空斑减少率均为100%。结论确定了利用1%甲基纤维素做为覆盖层可得到清晰可靠的蚀斑,由此方法检测到用人HSV-1可以代替猴B病毒,筛查猴B病毒抗体。且为将来进行药物筛选和中和实验中利用病毒空斑法建立方便、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疱疹病毒1 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空斑减少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肽抗HSV-1病毒作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文超 戴荣国 +1 位作者 吴珍红 缪晓青 《中国蜂业》 2010年第12期35-36,共2页
【目的】探索蜂毒肽抗HSV-1病毒作用的机理。【方法】体外实验测定蜂毒肽对HSV-1病毒的杀死作用,病毒吸附、合成和释放的抑制作用,考察蜂毒肽对p21 W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蜂毒肽没有直接杀死HSV-1病... 【目的】探索蜂毒肽抗HSV-1病毒作用的机理。【方法】体外实验测定蜂毒肽对HSV-1病毒的杀死作用,病毒吸附、合成和释放的抑制作用,考察蜂毒肽对p21 W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蜂毒肽没有直接杀死HSV-1病毒的作用,但是对HSV-1病毒的吸附、合成和释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蜂毒肽调节可用p21 W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调节细胞周期,保护细胞DNA免受HSV-1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肽 hsv-1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钙离子螯合剂抑制HSV-1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作用
8
作者 杨秋霞 姜洪池 +6 位作者 李斌 郗雪艳 刘玉 王兰 吕雪莹 谷金宇 李殿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HSV 1在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 ,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及钙离子螯合剂对HSV 1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HSV 1感染Hela细胞后 ,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凋亡情况。用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内游离Ca2 + ,在不同时间观察细... 目的 :探讨HSV 1在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 ,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及钙离子螯合剂对HSV 1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HSV 1感染Hela细胞后 ,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凋亡情况。用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内游离Ca2 + ,在不同时间观察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的变化。结果 :HSV 1感染Hela细胞后 ,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在HSV 1感染Hela细胞后 12h达高峰 ;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出现在HSV 1感染Hela细胞后 2 4h。细胞内Ca2 +螯合剂能显著抑制HSV 1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结论 :细胞内游离Ca2 + 在HSV 1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 ,具有重要作用 ,此实验结果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1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内CA^2+ 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中性红释放试验研究NK细胞在体外杀伤HSV-1感染的靶细胞的作用
9
作者 方舫 秦慧莲 林飞卿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23-27,共5页
本文报道用中性红释放试验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体外杀伤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感染的靶细胞,并同时与^(51)Cr释放试验作比较。结果表明,中性红释放试验检测NK细胞的最适条件:以0.1%中性红标志L929细胞(1×105个/ml);4个空... 本文报道用中性红释放试验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体外杀伤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感染的靶细胞,并同时与^(51)Cr释放试验作比较。结果表明,中性红释放试验检测NK细胞的最适条件:以0.1%中性红标志L929细胞(1×105个/ml);4个空斑形成单位(PFU)PISV-1(KOS株)体外感染L929细胞2h,可得到较好结果。每项实验均同时进行常规的^(51)Cr标志释放试验。结果显示两法具有较好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中性红 细胞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参与HSV-1诱导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宁 陈相健 +2 位作者 王子盾 王秀芝 徐东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9-704,共6页
目的:观察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是否参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病理过程。方法... 目的:观察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是否参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病理过程。方法: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neonatal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NRVM),分别以0.01 PFU和0.1 PFU HSV-1感染NRVM,24 h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测定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通路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显示半胱天冬酶(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Caspase)-1的表达,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细胞上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的含量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细胞上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的浓度。结果:HSV-1感染心肌细胞模型组出现细胞病变现象(cytopathic effect,CPE),培养细胞上清细胞损伤标志物CK-MB明显增高(P<0.05),qRT-PCR测定模型组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高5倍以上,IF显示Caspase-1在HSV-1干预后的NRVM胞质内表达明显增高,培养细胞上清IL-18浓度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NLRP3炎症小体及下游通路在HSV-1诱导的VMC细胞模型中被激活,参与其病理过程,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可能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单纯疱疹病毒1 病毒性心肌炎 乳鼠心室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1作用于KSHV ORF50启动子区中特异性应答位点序列的初寻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伟 郝婷婷 +5 位作者 王子盾 朱小飞 冯宁翰 华立新 秦娣 卢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5-600,共6页
目的:构建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ORF50启动子系列截短序列克隆,初步寻找HSV-1作用于KSHV ORF50启动子区中特异性应答位点序列。方法:以KSHV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KSHVORF50启动子系列... 目的:构建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ORF50启动子系列截短序列克隆,初步寻找HSV-1作用于KSHV ORF50启动子区中特异性应答位点序列。方法:以KSHV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KSHVORF50启动子系列截短序列,克隆至含有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的基本载体pGL-3中,构建含ORF50启动子系列截短序列的重组Luciferase报告质粒。系列重组报告质粒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分析后,分别转染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后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进行Luciferase活性检测,计算并比较相对Luciferase活性单位(Relative luciferase activity unit,RLU)。结果:成功分离、克隆KSHV ORF50启动子系列截短序列;HSV-1感染随后转染重组质粒p50-95、p50-46和p50-17与转染p50-1500、p50-750、p50-375及p50-185相比,Vero细胞中Luciferase活性显著下降。结论:成功构建了含KSHV ORF50启动子系列截短序列的重组Luciferase报告质粒;HSV-1所对应的、能够主导ORF50启动子活性的最小顺式调控区位于-185 bp和-95 bp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SHV hsv-1 ORF50启动子 虫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对HSV-1病毒感染HEp-2细胞的活性影响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玉娟 胡丹东 +1 位作者 杨颖丽 张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7-393,共7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berine,BE)对HSV-1病毒感染HEp-2细胞活性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构建感染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感染组、BE低浓度组(5μmol·L^(-1)-BE)、中浓度组(10μmol·L^(-1)-BE)和高浓度组(15μmol·L^(-1)-...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berine,BE)对HSV-1病毒感染HEp-2细胞活性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构建感染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感染组、BE低浓度组(5μmol·L^(-1)-BE)、中浓度组(10μmol·L^(-1)-BE)和高浓度组(15μmol·L^(-1)-BE),培养24 h。qRT-PCR测定HSV-1感染相关基因(gD、ICP-4、ICP-8、ICP-27)及LncRNA NRAV、miR-299-3p、RAB5C的mRNA表达水平;CCK-8法与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细胞的活性与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PI3K/AKT信号通路和JNK/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E降低了gD、ICP-4、ICP-8、ICP-27的mRNA表达,提升了细胞活性,抑制了细胞凋亡,通过抑制LncRNA NRAV与RAB5C,促进miR-299-3p的表达,同时抑制了PI3K/AKT信号通路和JNK/p38 MAPK信号通路蛋白PI3K、AKT、JNK、p38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BE能提升HSV-1感染后HEp-2细胞的活性,并抑制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LncRNA NRAV、RAB5C靶向竞争结合miR-299-3p,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和JNK/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hsv-1 细胞生物学行为 LncRNA NRAV RAB5C miR-299-3p PI3K/AKT信号通路 JNK/p38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HSV-1基因治疗载体的快速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雯虹 杨丽娟 +4 位作者 李志伟 聂祖庆 王若花 黄新伟 曹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76-1082,共7页
基因改造的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载体在肿瘤溶瘤病毒治疗及基因转导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报道一种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高效快速的重组HSV-1载体构建方法。首先,双顺反表达靶点g DNA和Cas9核酸酶的基因编辑质粒与同源重组模... 基因改造的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载体在肿瘤溶瘤病毒治疗及基因转导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报道一种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高效快速的重组HSV-1载体构建方法。首先,双顺反表达靶点g DNA和Cas9核酸酶的基因编辑质粒与同源重组模板质粒共转染Vero细胞后,用亲本株感染细胞;然后,Cas9对胞内病毒基因组定点切割,诱导外源基因同源重组,修复至病毒基因组指定位点。通过PCR、Western印迹、免疫荧光等方法证明,相比于传统自发同源重组的构建方法,该方法能显著提升病毒重组率(4.1%vs 1.1%)。同时,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单克隆病毒纯化方案,简化了阳性病毒筛选步骤。本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的重组HSV-1构建方法,这对于HSV-1相关基因治疗及其病理机制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单纯疱疹病毒 CRISPR-Cas9基因编辑 同源重组修复 病毒载体 基因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IT1负反馈上调干扰素β表达促进抗HSV-1病毒保护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义军 胡好 +2 位作者 蔡少丽 丰志华 傅雅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6,共9页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能够通过受损皮肤或黏膜感染宿主细胞并引起多种疾病。HSV-1的侵入激活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诱导干扰素β(IFN-β)的产生,通过表达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发挥抗病毒功能。近年来...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能够通过受损皮肤或黏膜感染宿主细胞并引起多种疾病。HSV-1的侵入激活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诱导干扰素β(IFN-β)的产生,通过表达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发挥抗病毒功能。近年来,干扰素诱导的四肽重复蛋白1(IFIT1)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IFIT1敲除细胞株,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敲除细胞株IFIT1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转染HT-DNA和Poly[I:C]刺激L929 WT和IFIT1敲除细胞株,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发现,HT-DNA刺激敲除细胞时,IFN-β及下游ISGs的表达量显著升高。IFN-β的表达量比L929-WT组平均高出13.4倍,IFIT1和趋化因子10(CXC chemokine ligand-10,CXCL10)的表达量比L929 WT组分别平均高出6.7倍和21倍(P<0.001),而Poly[I:C]刺激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IFIT1是通过DNA信号通路来行使其负反馈调节作用。为研究IFIT1基因的抗病毒作用,利用CRISPR/Cas9技术改造的HSV-1-VP26-mCherry病毒感染该敲除细胞株,通过测定病毒荧光数及病毒拷贝数,发现IFIT1敲除细胞株与L929 WT细胞相比,存活率提高了60%(P<0.001),病毒增殖能力在48 h后降低28.6倍(P<0.001)。该结果表明,IFIT1基因的缺失有利于抵抗HSV-1的感染。综上所述,IFIT1通过DNA信号通路负反馈上调IFN-β及ISG的表达,IFIT1的缺失对病毒入侵发挥了保护作用。该结果为后续研究开发治疗HSV-1感染相关的治疗药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CRISPR/Cas9 干扰素诱导的四肽重复蛋白1 干扰素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1碱性脱氧核糖核酸酶AN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和活性鉴定
15
作者 胡金 陈恬 +3 位作者 张文秋 张燕 王永洪 兰婉莹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1-266,共6页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HSV-1复制的关键酶——碱性脱氧核糖核酸酶(alkaline deoxyribonuclease,AN),检测其核酸外切酶活性,从而进一步研究AN的抑制剂。方法以Gen Bank发表的HSV-1的17株UL12基因为模板,在不改变UL12氨基酸序列的情况下选...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HSV-1复制的关键酶——碱性脱氧核糖核酸酶(alkaline deoxyribonuclease,AN),检测其核酸外切酶活性,从而进一步研究AN的抑制剂。方法以Gen Bank发表的HSV-1的17株UL12基因为模板,在不改变UL12氨基酸序列的情况下选择毕赤酵母偏好密码子,设计合成新的基因UL12-2,定向克隆进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 PIC9K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重组载体构建成功。线性化的重组载体p PIC9K-UL12-2,电转化至毕赤酵母菌GS115,用组氨酸缺陷平板选择His+转化子,并进行表型测定,筛选出高抗性转化子。采取甲醇诱导表达,对诱导表达96h的上清进行离子交换层析,SDS-PAGE检测经纯化的AN,并对AN进行核酸外切酶活性检测。结果重组质粒p PIC9K-UL12-2在GS115中成功分泌表达,表达产物纯化后经SDS-PAGE检测可见目的蛋白条带,目的蛋白显示出核酸外切酶活性。结论毕赤酵母成功表达了具有核酸外切酶活性的碱性核酸酶AN,为抗HSV-1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1 UL12基因 AN 毕赤酵母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体外抗HSV-1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卫 朱定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137-141,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体外抗HSV-1的潜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黄芪提取物处理A549细胞后,通过MTT实验测定细胞活力。将不同浓度黄芪提取物处理HSV-1感染的A549细胞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V-1的复制水平。3 mg/mL黄芪提取物处理A549细...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体外抗HSV-1的潜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黄芪提取物处理A549细胞后,通过MTT实验测定细胞活力。将不同浓度黄芪提取物处理HSV-1感染的A549细胞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V-1的复制水平。3 mg/mL黄芪提取物处理A549细胞后进行RNA-seq,分析RNA-seq结果寻找靶向miRNA和其潜在底物。结果黄芪提取物在0.1 mg/mL、0.2 mg/mL、0.5 mg/mL、1 mg/mL、3 mg/mL、6 mg/mL浓度时A549细胞的细胞活力无差异(P>0.05),而黄芪提取物在12 mg/mL、25 mg/mL、50 mg/mL、100 mg/mL浓度时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细胞活力(P<0.05),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0.1 mg/mL、0.2 mg/mL、0.5 mg/mL、1 mg/mL、3 mg/mL均能抑制HSV-1的复制(P<0.05)。RNA-seq发现miR-952、miR-101的表达水平显著改变(P<0.05),其中miR-101表达水平改变最显著(P<0.05)。将黄芪提取物处理A549细胞后,发现miR-101的水平显著上升(P<0.05)。黄芪提取物处理A549细胞后,ATP5B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而将黄芪提取物处理A549细胞并转染miR-101 inhibitor敲低miR-101后,ATP5B的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将黄芪提取物处理A549细胞并转染siATP5B敲低ATP5B后,HSV-1的复制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黄芪提取物体通过提供宿主miR-101的表达,抑制ATP5B的表达,最终抑制HSV-1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hsv-1 miR-101 ATP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HSV-1在HeLa细胞和Vero-E6细胞中增殖的影响
17
作者 刘水平 舒明星 +2 位作者 肖扬名 毛学政 戴橄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10-112,共3页
以硝普钠作一氧化氮供体,观察不同剂量一氧化氮存在条件下HSV1在HeLa细胞和VeroE6细胞中增殖情况。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对HSV1在VeroE6细胞中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HSV1在HeLa细胞中增殖... 以硝普钠作一氧化氮供体,观察不同剂量一氧化氮存在条件下HSV1在HeLa细胞和VeroE6细胞中增殖情况。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对HSV1在VeroE6细胞中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HSV1在HeLa细胞中增殖无明显影响。提示一氧化氮的抗病毒作用存在着细胞敏感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单纯疱疹病毒 HELA细胞 VERO-E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1型对抗生素17997的耐药及交叉耐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佩珍 王淑琴 +3 位作者 潘菲 陈斯同 滕立 章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 体外训练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1)对抗生素 17997的耐药突变及体内、外研究抗生素17997与阿昔洛韦 (ACV)的交叉耐药。方法  HSV- 1在抗生素 17997或 ACV的存在下连续传代 ,选择一定代数测定 HSV- 1野株及训练株的 IC50 。用 HS... 目的 体外训练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1)对抗生素 17997的耐药突变及体内、外研究抗生素17997与阿昔洛韦 (ACV)的交叉耐药。方法  HSV- 1在抗生素 17997或 ACV的存在下连续传代 ,选择一定代数测定 HSV- 1野株及训练株的 IC50 。用 HSV- 1的 ACV耐药株感染兔角膜造模 ,分别用抗生素 17997或ACV局部给药治疗 ,以局部病损及病毒分离判断疗效。结果 HSV- 1在抗生素 17997存在下连传 41代仍保持对抗生素 17997的敏感性 ,未产生耐药变株 ;但 HSV- 1在 ACV存在下 ,仅传一代 ,就发生耐药变株。抗生素17997与 ACV无交叉耐药。抗生素 17997对 HSV- 1ACV耐药株实验感染角膜炎有明显治疗效果 ,可减轻病损 ,降低病毒排出量 ;阳性对照药 ACV无任何疗效。结论 体外 HSV- 1对抗生素 17997不易产生耐药。抗生素 17997与 ACV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17997 耐药性 hsv-1 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口腔粘膜癌前损害发生发展过程中CDKN_(2)基因作用的研究Ⅲ.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P16,PRb表达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刚 陈谦明 +3 位作者 李秉琦 程斌 段开文 周红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64,共4页
Ⅰ型单纯疤疹病毒(HSV-1)在口腔粘膜癌前损害发生、发展迁程中与抑癌基因的关系至今尚本明确、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切片原位杂交技术发现口腔癌变各阶段组织均表达HSV-1抗原,其阳性率无显著差异,HSV-1抗原主要在胞浆衣达;随癌... Ⅰ型单纯疤疹病毒(HSV-1)在口腔粘膜癌前损害发生、发展迁程中与抑癌基因的关系至今尚本明确、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切片原位杂交技术发现口腔癌变各阶段组织均表达HSV-1抗原,其阳性率无显著差异,HSV-1抗原主要在胞浆衣达;随癌前佰害的发展,表达HSV-1抗原的细胞数量增多,并出现阳性表达异质性;HSV-1抗原表达与驻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相关分析表明,HSV-1抗原表达与P16无关,而与PRb相关,44%表达HSV-1抗原的组织细胞核膜存在HSV-1基因片段、这些结果提示,HSV-1可能通过其特定的蛋白产物与Rb等抑癌基因作用,影响细胞周期而参与口腔粘膜癌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CDKN2 口腔粘膜 癌前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1在小鼠体内的感染与分布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如意 房益兰 +1 位作者 袁秀娟 董晓慧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30-332,共3页
实验选用BALB/c小鼠作为感染对象,经腹腔接种10 LD_(50)HSV-10.3ml,24h内即可出现病毒血症,并持续到小鼠死亡。同时在肝、脾分离到病毒,48h后在肺、肾组织中分离到病毒,120h后在脑组织中分离到病毒。所分离的病毒经免疫荧光,ELISA法检... 实验选用BALB/c小鼠作为感染对象,经腹腔接种10 LD_(50)HSV-10.3ml,24h内即可出现病毒血症,并持续到小鼠死亡。同时在肝、脾分离到病毒,48h后在肺、肾组织中分离到病毒,120h后在脑组织中分离到病毒。所分离的病毒经免疫荧光,ELISA法检测确属HSV-1。感染小鼠均在120h~144h内全部死亡,死前有麻痹等脑炎症状。电镜下可见脑组织有炎性病理变化,并在细胞内。外找见典型的HSV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感染 分离 病毒 hsv-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