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荧光标记SSR的CID法快速鉴定福建茶树品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让剑 杨军 +1 位作者 孔祥瑞 高香凤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8,共9页
茶树品种真实性鉴定是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树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在茶树基因组上按照均匀分布的原则选择45 个SSR 标记合成荧光标记引物,利用这些标记引物对54 个福建无性系茶树品种进行PCR 扩增,标记基因型分型后... 茶树品种真实性鉴定是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树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在茶树基因组上按照均匀分布的原则选择45 个SSR 标记合成荧光标记引物,利用这些标记引物对54 个福建无性系茶树品种进行PCR 扩增,标记基因型分型后进一步筛选出9 个SSR 标记核心引物.这批核心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均大于0.5,等位位点数在3-5 之间,基因型数在5-10 之间,属于高度多态性引物且方便进行基因型数据统计,适宜用来进行无性系茶树品种的真实性鉴定.利用其中的6 个标记核心引物建立了54 个福建无性系茶树品种的品种鉴别图(Cultivar identification diagram,CID),该CID 能直观地提供对其中任意品种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标记引物以及相应的标记基因型,且能够方便地进行扩容以用来对更多的无性系茶树品种进行真实性鉴定.利用该方法对无性系茶树品种进行真实性鉴定,操作方便、快速准确、稳定性高、实用性强.本实验所获得的茶树品种鉴定图(CID)对茶树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促进茶树品种选育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SSR 品种鉴别图(cid) 品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诱导裂解-电子转移解离(CID-ETD)质谱对糖基化多肽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光宪 管珊红 +1 位作者 王辉 冯健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3-46,共4页
采用碰撞诱导裂解-电子转移解离液相串联质谱(LC LTQ-ESI CID/ETD MS-MS)分析胃蛋白酶酶解后的糖基化卵清蛋白肽。结果表明:碰撞诱导裂解一级质谱(CID MS)可以对糖基化多肽进行初步识别和鉴定;碰撞诱导裂解二级质谱(CID MS-MS)可以作为... 采用碰撞诱导裂解-电子转移解离液相串联质谱(LC LTQ-ESI CID/ETD MS-MS)分析胃蛋白酶酶解后的糖基化卵清蛋白肽。结果表明:碰撞诱导裂解一级质谱(CID MS)可以对糖基化多肽进行初步识别和鉴定;碰撞诱导裂解二级质谱(CID MS-MS)可以作为通过裂解多肽链实现部分糖基化肽位点的定位分析,但峰值较小,杂峰较多,形成了部分中性丢失的新峰。电子转移解离二级质谱(ETD MS-MS)比较适合于氨基酸序列长度为中等,带2个电荷的糖基化修饰肽段的裂解,对于较大分子质量的糖基化修饰肽的ETD(电子转移解离)裂解片段较少,判定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发展碰撞诱导裂解中性丢失三级质谱(CID-NL-MS3)技术对分子质量较大糖基化肽的糖基定位及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肽 卵清蛋白 碰撞诱导裂解 电子转移解离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I-CID-MS/MS离子碎片峰特征的香菇多糖水解机制及系列香菇寡糖的制备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洪涛 朱莉 +1 位作者 张爽 詹晓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9-2334,共6页
将香菇多糖和0.02 mol/L三氟乙酸(TFA)溶液按照1 mg∶200μL比例混合并于100℃水解,然后利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FPLC)技术对分别水解2,4,6 h的水解产物中不同聚合度寡糖的组成与丰度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水解时间;用确定的最佳时间对水... 将香菇多糖和0.02 mol/L三氟乙酸(TFA)溶液按照1 mg∶200μL比例混合并于100℃水解,然后利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FPLC)技术对分别水解2,4,6 h的水解产物中不同聚合度寡糖的组成与丰度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水解时间;用确定的最佳时间对水解残留多糖重复水解3次,直至多糖沉淀消失为止,然后分别对水解产物进行FPLC分离并依次收集每批次的七糖.对七糖进行ESI-CID-MS/MS分析,结合β-1,3-二糖、七糖及β-1,6-葡聚寡糖二糖的ESI-CID-MS/MS质谱特征,可获得每次水解产物中寡糖的结构信息,进而获得香菇多糖的水解机制;最后用P4凝胶柱对水解产物进行色谱分离,获得具有不同聚合度的全序列寡糖.结果表明,香菇多糖的最佳水解时间为4 h,在不同批次的水解过程中香菇寡糖的结构由β-1,3/1,6-寡糖过渡为纯β-1,3-寡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葡聚寡糖 水解机制 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Petroleum Molecules by CID FT-ICR MS with Narrow Isolation Window 被引量:1
4
作者 Liu Ling Zhang Yiwei +4 位作者 Zhang Zhihua Hou Huandi Zhang Qundan Tian Songbai Wang Wei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3期32-41,共10页
High resolu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as been applied to obtain the structure information of petroleumsamples. Here, we report a mefflod for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crude oil molecules by the collision-indu... High resolu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as been applied to obtain the structure information of petroleumsamples. Here, we report a mefflod for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crude oil molecules by the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CID) technology coupled wiffl the high-field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mlce mass spectrometry (FT-ICRMS). The ion isolation window was narrowed down to 1 Da to distinguish file complex homologues contained in petroleum.Aromatic model compounds and crude oil samples were measured by CID FT-ICR MS at different collision energy levels.The fragmentation of model compounds wiffl alkyl side-chains was f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 size of file aromatic rings. Thefragmentation of model compounds wiffl archipelago structures depended on file lengffl of file bridge alkylene chain. Theprevalent reaction pafflway of model compounds with naphthenic rings wa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position of naphfflen-ic rings in file molecules. On file basis of file fragmentation pathways, the structure differences of two crude oils were recog-nized as different content of naphthenic rings by CID technology with 1 Da isolation window. The NMR analysis was alsoapplied to confirm file CID results. This study exhibits the great potential of CID FT-ICR MS wiffl narrow isolation windowin file sml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crude oil molec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CR MS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cid) naphthenic rings crude oil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MAX系统基于CID的压缩机制研究
5
作者 张青波 何加铭 朱燕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135,共5页
分析了WiMAX系统分段MAC PDU报头及子头格式,提出了一种利用分段MAC PDU头保留位和子头保留位对CID进行编码的压缩算法,实现对分类之后冗余信息的有效压缩,给出了详细的算法流程,并对无线信道模型和CID映射表进行了量化分析。仿真结果表... 分析了WiMAX系统分段MAC PDU报头及子头格式,提出了一种利用分段MAC PDU头保留位和子头保留位对CID进行编码的压缩算法,实现对分类之后冗余信息的有效压缩,给出了详细的算法流程,并对无线信道模型和CID映射表进行了量化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压缩机制达到了满意的压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MAX 报头 保留位 cid 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ID MS^3质谱的中性丢失分析多肽糖基化位点
6
作者 王辉 涂宗财 +2 位作者 刘光宪 沙小梅 肖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47-50,共4页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位点的定位分析在糖基化蛋白质研究领域至关重要,本实验建立CID中性丢失引发的多级质谱对多肽糖基化位点分析的方法。以糖基化多肽为研究对象,采用ESI CID MS对Amadori糖基化多肽进行CID多级激发裂解,MS3裂解分别可以由...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位点的定位分析在糖基化蛋白质研究领域至关重要,本实验建立CID中性丢失引发的多级质谱对多肽糖基化位点分析的方法。以糖基化多肽为研究对象,采用ESI CID MS对Amadori糖基化多肽进行CID多级激发裂解,MS3裂解分别可以由3H2O、3H2O+HCHO的中性丢失引发,根据糖基化肽段的分析鉴定,均可完成对糖基化修饰位点的定位分析,但是在多级质谱分析中,3H2O中性丢失引发的糖基化肽段的鉴定更加精确,且在干热条件下,卵清蛋白中的K227相对K229更易发生糖基化修饰。综上分析,通过CID MS3多步激发质谱技术可以对一糖多肽进行糖基化定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肽 中性丢失 cid 多级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2.08 Mbit/s SDH设备CID不敏感性测量仪的原理及研制
7
作者 杨国民 王宝太 《光通信研究》 1996年第4期10-14,19,共6页
介绍了622.08Mbit/sSDH设备连续相同数字(CID:consecutiveidenticaldigit)不敏感性测量仪的原理及研制情况,对高速伪随机码的产生方法、相位以及同步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SDH 测量仪 数字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 CIDS、CMS 看客舱通信系统的发展
8
作者 华丹宏 张旗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33-38,共6页
介绍了A-340CIDS系统及Boeing-777CMS系统,分析了客舱通信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关键词 通信系统 客舱 航空电子 cidS CMS 旅客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32面阵InSb CID器件设计和研制
9
作者 韩建忠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文介绍了32×32面阵InSb电荷注入器件(CID)工作原理,着重于面阵结构的设计思想,InSb MIS结构电特性分析,及面阵器件工艺实现方法。并给出器件性能分析结果。
关键词 cid器件 电荷耦合器件 IN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遗传的E-CID定位算法研究
10
作者 蔡卫红 朱永平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LTE系统NLOS(非视距)环境下基于传统遗传的E-CID(增强小区识别)定位算法过早收敛于某局部最优解而非全局最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E-CID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对LTE终端位置数据进行加权最小二乘估算,利用遗传算法进行非... 针对LTE系统NLOS(非视距)环境下基于传统遗传的E-CID(增强小区识别)定位算法过早收敛于某局部最优解而非全局最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E-CID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对LTE终端位置数据进行加权最小二乘估算,利用遗传算法进行非线性最优解全局搜索,自适应的改变交叉及变异概率,避免了传统遗传算法过早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缺点。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遗传法比传统遗传算法优势更明显,定位精度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E NLOS 自适应遗传 E—cid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质谱法对两种六钼酸盐的芳香亚胺含氯衍生物的结构研究
11
作者 赵莹莹 史晓敏 王倩倩 《化学世界》 CAS 2024年第5期312-317,共6页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法,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取代基位置的六钼酸盐芳香亚胺含氯衍生物TBA_(2)[Mo_(6)O_(18)(N-C_(6)H_(4)-Cl-p)](I)(TBA为四丁基胺)和TBA_(2)[Mo_(6)O_(18)(N-C_(6)H_(4)-Cl-o)](II),用电喷雾电离质谱法(ESI-MS)...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法,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取代基位置的六钼酸盐芳香亚胺含氯衍生物TBA_(2)[Mo_(6)O_(18)(N-C_(6)H_(4)-Cl-p)](I)(TBA为四丁基胺)和TBA_(2)[Mo_(6)O_(18)(N-C_(6)H_(4)-Cl-o)](II),用电喷雾电离质谱法(ESI-MS)对两种衍生物进行了质谱一级谱(MS)表征及碰撞诱导解离(CID)气相裂解反应研究。MS结果表明,两种衍生物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主要为裸多阴离子[Mo_(6)O_(18)(N-C_(6)H_(4)-Cl)]^(2-)及少量H^(+)、TBA^(+)单电荷加合阴离子簇[HMo_(6)O_(18)(N-C_(6)H_(4)-Cl)]^(-)和[(TBA)Mo_(6)O_(18)(N-C_(6)H_(4)-Cl)]^(-);CID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衍生物在N_(2)碰撞下发生无机多酸骨架中Mo-O键碎裂,形成包含有机组分芳香亚胺的低核数的多钼酸根离子及相应低核数的多钼酸根离子,这些子离子进一步碎裂形成更低核数的新一代子离子(二级质谱(MS/MS)图);化合物II的子离子中包含芳香亚胺的多钼酸根子离子丰度比化合物I更低,是由于化合物II离子中Mo≡N的稳定性低于化合物I导致的,这与其最佳碰撞能量值(CE)更小相一致。建立了化合物I和II的ESI-MS指纹图谱,使该类衍生物的结构表征信息更加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电离质谱法 六钼酸盐的芳香亚胺衍生物 碰撞诱导解离(cid)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中皂苷类化合物的HPLC-ESIMS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丽 刘志强 +2 位作者 许庆轩 宋凤瑞 刘淑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人参粗提物中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0.2%的醋酸水溶液和乙腈),分离并检测了人参中的皂苷类化合物;通过与电喷雾质谱的联用和质谱的源内C ID技术获...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人参粗提物中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0.2%的醋酸水溶液和乙腈),分离并检测了人参中的皂苷类化合物;通过与电喷雾质谱的联用和质谱的源内C ID技术获得了其中主要色谱峰相对应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皂苷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 源内cid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叶决明牧草料栽培金顶侧耳对其产量和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翁伯琦 江枝和 +2 位作者 应朝阳 林勇 罗旭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5-898,共4页
以圆叶决明豆科牧草为主原料栽培金顶侧耳,研究了该原料对金顶侧耳的产量、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子实体产量比棉子壳料栽培的对照处理提高23.98%,而且可以明显改良菇类的品质。其子实体中硬脂酸、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分... 以圆叶决明豆科牧草为主原料栽培金顶侧耳,研究了该原料对金顶侧耳的产量、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子实体产量比棉子壳料栽培的对照处理提高23.98%,而且可以明显改良菇类的品质。其子实体中硬脂酸、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0.0%、10.1%和3.1%,金顶侧耳子实体的化学评分(CS)、营养指数(NI)和生物价(BV)等品质评价指数分别比对照处理(棉子壳料)提高10.7%、7.1%和12.7%,而且子实体中Cd、Pb、Cr重金属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5倍、1倍和0.5倍。以圆叶决明牧草为主原料栽培的金顶侧耳子实体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SFA)均高于棉子壳栽培料的对照处理。圆叶决明牧草料栽培的子实体SFA∶MUS-FA∶PUSFA=1∶0.17∶4.44,而棉子壳料栽培的子实体SFA∶MUSFA∶PUSFA=1∶0.22∶4.76,显示了一定的差异。以圆叶决明牧草料栽培的金顶侧耳子实体K、P、Cu、Zn、Fe、Mn的含量分别为2.80%、1.22%、26.90%、136.23%、135.13%、10.25%,而棉子壳料的对照处理则相应为3.16%、1.03%、29.93%、67.74%、69.71%和67.70%,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叶决明 金顶侧耳 脂肪酸 重金属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测定钼铁中微量锑和锡 被引量:5
14
作者 支国瑞 刘吉红 +2 位作者 卢艳军 杨体绍 马宏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59-461,共3页
讨论了CID作检测器 ,ICP AES测定钼铁中微量锑和锡 ,选择了最佳分析谱线和仪器重要参数 ,通过试验大量钼和铁的影响 ,用铁量匹配绘制校准曲线对试样进行直接测定的方法 ,检出限锑为 0 .0 0 11% ,锡为 0 .0 0 0 4 % ,回收率为 99%~ 10 3%。
关键词 ICP-AES 测定 钼铁 cid 微量分析 炼钢 原料 铣合金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ι-卡拉胶寡糖制备及其电喷雾串联质谱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波 于广利 +4 位作者 郝翠 赵峡 嵇国利 胡艳南 王玉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308,共6页
以ι-卡拉胶为原料,在稀酸条件下进行酸水解得到其寡糖混合物,采用低压凝胶渗透色谱(LPGPC)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10个寡糖单体.在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高效薄层层析(HPTLC)对其纯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 以ι-卡拉胶为原料,在稀酸条件下进行酸水解得到其寡糖混合物,采用低压凝胶渗透色谱(LPGPC)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10个寡糖单体.在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高效薄层层析(HPTLC)对其纯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和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用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ESI-CID-MS/MS)对其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别是还原端为2-硫酸-3,6-内醚半乳糖(A2S)和非还原端为4-硫酸-半乳糖(G4S)的ι-卡拉胶二至二十糖.这些酸法水解制备的寡糖结构新颖,不同于ι-卡拉胶酶法制备的新ι-卡拉胶寡糖.这不仅丰富了海洋寡糖库数据,也为进一步运用糖生物芯片技术探索其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ι-卡拉胶寡糖 分离纯化 电喷雾串联质谱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合褐藻糖胶寡糖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培培 吕友晶 +4 位作者 曹欢 赵小亮 李广生 吴建东 于广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22-1726,共5页
采用热水提取法从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中得到一个杂合的褐藻糖胶(SPF);采用稀酸水解和低压凝胶渗透色谱(LPGPC)分离得到一系列杂合硫酸寡糖.结合单糖组成、甲基化和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ES-CID-MS/MS)分析表明,所得21个寡糖... 采用热水提取法从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中得到一个杂合的褐藻糖胶(SPF);采用稀酸水解和低压凝胶渗透色谱(LPGPC)分离得到一系列杂合硫酸寡糖.结合单糖组成、甲基化和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ES-CID-MS/MS)分析表明,所得21个寡糖属于杂化岩藻寡糖硫酸酯,主要由α1→3连接的Fuc及少量β1→4连接的Xyl和β1→6连接的Gal组成;硫酸基取代位点主要存在于Fuc的C4或C2位、Xyl的C2位和Gal的C4位;Fuc主要存在于寡糖的非还原端.实验结果表明,ES-CID-MS/MS技术可用于各种杂合褐藻糖胶寡糖的结构序列分析.这些结构多样的硫酸寡糖可进一步点印到糖芯片上,研究其与蛋白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 褐藻糖胶 寡糖 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来电显示器的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穗 杨恢先 +1 位作者 王子菡 陶霞 《电子器件》 CAS 2005年第2期450-453,共4页
利用单片机控制智能来电显示器,显示器利用低功耗,具有振铃检测、载波检测功能,满足Bell202和V2.3标准的CID芯片HT9032C实现接收来电信息,同时可实现液晶显示、E2PROM存储和语音播报电话主叫号码等功能。以SPI串行接口智能显示键盘控制... 利用单片机控制智能来电显示器,显示器利用低功耗,具有振铃检测、载波检测功能,满足Bell202和V2.3标准的CID芯片HT9032C实现接收来电信息,同时可实现液晶显示、E2PROM存储和语音播报电话主叫号码等功能。以SPI串行接口智能显示键盘控制芯片ZLG7289A为核心设计的键盘电路实现查阅、删除信息。实践表明,显示器外围器件少,抗干扰能力强,方便好用。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特别介绍了主叫识别信息的两种格式和通过串口及模拟串口接收来电信息的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来电显示器 单片机 HT9032C FSK(频移键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制备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曾仁权 钟国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1期99-102,共4页
本文报道了以废羽毛为原料,采用矿物质硫酸盐的制备与中和脱酸、螯合反应结合的新工艺,以金属盐类作催化剂和硫酸水解法,制得了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复合氨基酸生成率为71.7%,微量元素螯合率达到98%以上。该工艺简单... 本文报道了以废羽毛为原料,采用矿物质硫酸盐的制备与中和脱酸、螯合反应结合的新工艺,以金属盐类作催化剂和硫酸水解法,制得了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复合氨基酸生成率为71.7%,微量元素螯合率达到98%以上。该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羽毛 复合氨基酸 螯合物 制备 微量元素 羽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ebsiella sp.B-36的分离鉴定及产脂肪酶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惠明 张开平 +1 位作者 田青 高春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85,共6页
从郑州西郊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产耐高温酸性脂肪酶菌株B-36,根据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对该菌株产脂肪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适宜作用温度为60℃,适宜pH 4.0,该酶... 从郑州西郊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产耐高温酸性脂肪酶菌株B-36,根据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对该菌株产脂肪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适宜作用温度为60℃,适宜pH 4.0,该酶在60℃热处理70 min酶活力可保持在80%以上,说明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该酶在酸性环境中静置1 h后还保持70%以上的酶活力,说明该酶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金属离子Mg2+、Ca2+、Na+以及EDTA对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Fe3+、Cu2+及Zn2+对酶有抑制作用,K+对酶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氏菌 酸性脂肪酶分离 鉴定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Tb^(3+),Eu^(3+)对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及邻菲咯啉间能量传递与蓝色发射的强化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永绣 刘停 +2 位作者 闵宇霖 何小彬 周雪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合成了一种由稀土离子与N 苯基邻氨基苯甲酸(N HPA)和邻菲咯啉(phen)形成的蓝色发光配合物。该配合物是典型的配体发光配合物,其发射峰位于444nm,激发波长为334nm和407nm。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和差热 热重的分析结果表明... 合成了一种由稀土离子与N 苯基邻氨基苯甲酸(N HPA)和邻菲咯啉(phen)形成的蓝色发光配合物。该配合物是典型的配体发光配合物,其发射峰位于444nm,激发波长为334nm和407nm。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和差热 热重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含有大量的N HPA和相对较少的稀土离子和phen,其中稀土离子与N PA中的羧酸根配位,而N PA中的氨基通过氢键与phen的氮原子结合,形成了有利于配体之间的能量传递和电子转移的通道。稀土离子Tb3+,Eu3+的共同存在促进了这一能量转移通道的形成,进而强化了配体的蓝色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稀土有机配合物 TB^3+ 铽离子 EU^3+ 铕离子 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 邻菲咯琳 蓝色发射 发光性能 能量传递 强化作用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