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64-QAM的星座图重排高级混合ARQ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顾昕钰 王艺晨 +3 位作者 于笑博 牛凯 林家儒 吴伟陵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86-1690,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QAM 调制的混合ARQ(HARQ)技术,该技术通过星座图重排,降低了多级调制造成的比特之间可靠性的差异,能够显著提高HARQ 的性能。在此基础上针对64-QAM 提出了一种新的四星座图重排方案,与原有的六星座图重排方案相比,...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QAM 调制的混合ARQ(HARQ)技术,该技术通过星座图重排,降低了多级调制造成的比特之间可靠性的差异,能够显著提高HARQ 的性能。在此基础上针对64-QAM 提出了一种新的四星座图重排方案,与原有的六星座图重排方案相比,新方案在降低复杂度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HARQ 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M-QAM TURBO编码 HSD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HARQ协议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岳 李颖 王新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26-2331,共6页
该文基于网络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协作HARQ协议。在中继节点的协助下两个用户与基站进行通信。中继节点响应基站的重传请求,对两用户的增加冗余帧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即信号重叠调制技术进行处理,然后发送至基站。基站对接收信号采用... 该文基于网络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协作HARQ协议。在中继节点的协助下两个用户与基站进行通信。中继节点响应基站的重传请求,对两用户的增加冗余帧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即信号重叠调制技术进行处理,然后发送至基站。基站对接收信号采用多用户联合检测以及联合软判决译码。在平坦瑞利衰落信道下,该网络编码协作HARQ协议较传统的非协作HARQ协议可获得较大的性能改善,其性能接近没有采用网络编码的协作HARQ协议,且需要较少的硬件和带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混合arq 网络编码 重叠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截短ARQ协议的协作分集系统吞吐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广驰 唐冬 +2 位作者 李光平 张琳 秦家银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03-1607,共5页
研究协作分集通信系统的跨层设计使系统吞吐量最大化.首先推导基于截短ARQ协议的协作分集和两跳系统的吞吐量理论表达式,揭示数据包长度和调制方式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自适应技术优化系统性能,采用连续二维优化求出了吞吐... 研究协作分集通信系统的跨层设计使系统吞吐量最大化.首先推导基于截短ARQ协议的协作分集和两跳系统的吞吐量理论表达式,揭示数据包长度和调制方式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自适应技术优化系统性能,采用连续二维优化求出了吞吐量的最大值,进而提出了实用的二维离散吞吐量优化算法,该算法的优化结果与吞吐量最大值相差很小,最后提出了计算量更小的一维离散优化算法,且其吞吐量性能损失也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分集 截短arq协议 跨层设计 自适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自适应调制和ARQ的跨层最优联合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程鹏 张朝阳 +1 位作者 黄慧 仇佩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1-174,共4页
考虑了一个结合自适应调制和自动重传请求的蜂窝下行系统,基站通过接收端的反馈获得其信道信息,然后在物理层通过自适应地选择调制和编码方式来最大化系统频谱效率,同时还在数据链路层采用自动重传技术来提高传输的鲁棒性.研究了在业务... 考虑了一个结合自适应调制和自动重传请求的蜂窝下行系统,基站通过接收端的反馈获得其信道信息,然后在物理层通过自适应地选择调制和编码方式来最大化系统频谱效率,同时还在数据链路层采用自动重传技术来提高传输的鲁棒性.研究了在业务的平均延时约束下,通过最优选取自适应调制参数来最大化系统的频谱效率的方法.首先通过合理的假设对上述系统数学建模,然后将研究的问题建模为一个凸优化问题,并最终通过经典的拉格朗日乘数法给出了最优解.数值仿真表明本算法是最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制 自动重传控制 跨层设计 拉格朗日乘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能处理无线链路拥塞的TCP/ARQ改进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铁玲 诸鸿文 +2 位作者 蒋玲鸽 戎蒙恬 周天翔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8期17-21,共5页
采用链路层自动请求重传 (ARQ)方法来对分组差错进行恢复 ,并对传统的TCP/ARQ算法加以改进 ,加入了在无线链路拥塞情况下的自适应拥塞避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 。
关键词 TCP arq 无线链路 拥塞控制 无线网络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分集和截断ARQ在单中继无线网的使用:一种交互层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孟庆民 马宝萍 +1 位作者 高西奇 尤肖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593-2598,共6页
该文着重研究了无编码两跳中继网中考虑各节点的最大传输次数受限时的一种交互层协同设计,提出了两种类型的简单自适应中继协同策略以探索一种合并的空间分集与时间分集。分析与计算机仿真表明:在非对称的多跳无线网和块衰落信道下,尽... 该文着重研究了无编码两跳中继网中考虑各节点的最大传输次数受限时的一种交互层协同设计,提出了两种类型的简单自适应中继协同策略以探索一种合并的空间分集与时间分集。分析与计算机仿真表明:在非对称的多跳无线网和块衰落信道下,尽管基于截断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重传将带来一定的平均吞吐量下降,但该协同策略在实现有效的天线与能量共享的同时,也显著地改善了系统的帧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分集 中继信道 截断arq 交互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D慢衰落系统中的预重传GBN-ARQ性能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波 李军 +1 位作者 林家儒 吴伟陵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86-2089,共4页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适于TDD时变慢衰落系统的预重传GBN-ARQ算法,并与NakamuraOsamu提出的预重传方案分析比较。比较的结果认为:吞吐率较低时该文提出的预重传方案改善明显,吞吐率较高时NakamuraOsamu方案增益较大,且该文算法对预测准确率...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适于TDD时变慢衰落系统的预重传GBN-ARQ算法,并与NakamuraOsamu提出的预重传方案分析比较。比较的结果认为:吞吐率较低时该文提出的预重传方案改善明显,吞吐率较高时NakamuraOsamu方案增益较大,且该文算法对预测准确率的稳健性明显高于NakamuraOsamu预重传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归一化吞吐率为0.6附近,该文预重传方案吞吐率相对于普通GBN提高大约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预测 GBN(退N步重传) ar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打孔混合ARQ方案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构造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姜明 赵春明 刘占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8-201,共4页
为了在不增加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译码复杂度的条件下,改善数据打孔混合重传请求的系统吞吐量,给出了一种改进的矩阵构造和打孔方案,增强了校验比特的可靠度并提高了打孔译码的性能.由于每次重传接收端要做2次迭代译码,所以同时优化这2... 为了在不增加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译码复杂度的条件下,改善数据打孔混合重传请求的系统吞吐量,给出了一种改进的矩阵构造和打孔方案,增强了校验比特的可靠度并提高了打孔译码的性能.由于每次重传接收端要做2次迭代译码,所以同时优化这2次迭代译码的噪声门限值,用密度演变算法给出了一种更加适合该协议的非规则分布.数据吞吐量的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分布和构造的码字明显优于原有的码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和积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数据传输中的混合ARQ 被引量:5
9
作者 程宇新 项海格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47,共6页
本文针对无线数据传输中的混合ARQ,介绍了混合ARQ的基本概念和技术,重点分析评述了用于混合ARQ系统中的各种包合并方案和相关的纠错编码技术,并对混合ARQ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混合arq 无线数据传输 纠错编码 方案 重点分析 技术 合并 展望 评述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D慢衰落无线通信系统的预重传协同GBN-ARQ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洛兵 易克初 +1 位作者 沈沛意 于全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5,共7页
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TDD慢衰落的TDMA无线通信系统的预重传协同GBN-ARQ算法(PC-GBN-CARQ,pre-repeat cooperative go-back-N automate repeat request)。利用TDMA的多址特性,使得数据源和中继可同时参与出错分组的重发过程,大大提高了数... 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TDD慢衰落的TDMA无线通信系统的预重传协同GBN-ARQ算法(PC-GBN-CARQ,pre-repeat cooperative go-back-N automate repeat request)。利用TDMA的多址特性,使得数据源和中继可同时参与出错分组的重发过程,大大提高了数据分组的重发成功率;数据源在发送的每组数据分组时加入8bit的附加信息,将数据源利用TDD上下行信道相关性预测已发数据分组中哪些可能出错的结果告知中继,使中继也能像数据源那样提前重发这些可能出错的数据分组,以便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归一化吞吐率在0.7左右,该算法较普通GBN-ARQ算法大约有5dB的信噪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arq 预重传 回退N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衰落信道下的一种层间联合自适应SR-ARQ传输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峻峰 邱晶 程时端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5,共9页
传统自适应传输机制在相关慢衰落信道下有较差的系统性能。针对相关衰落信道,提出了一种层间联合自适应传输机制。利用有限状态马尔可夫链来描述相关衰落信道,同时通过构建一个多状态马尔可夫系统模型来分析系统吞吐性能,并对调制方式... 传统自适应传输机制在相关慢衰落信道下有较差的系统性能。针对相关衰落信道,提出了一种层间联合自适应传输机制。利用有限状态马尔可夫链来描述相关衰落信道,同时通过构建一个多状态马尔可夫系统模型来分析系统吞吐性能,并对调制方式和传输分组大小进行优化。另外,推导了系统平均吞吐性能的表达式。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自适应传输机制在相关衰落信道上能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制 自适应分组大小 自动重传请求 相关衰落信道 马尔可夫信道 SR-arq传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信道的三种单模式GBN-ARQ系统时延性能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存明 黎锁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5-99,共5页
在考虑发送端到达信息包随机拆分情况和分组长度的影响下,建立分组批到达情况下的自动请求重传GBN-ARQ系统的排队时延模型,给出其时延性能表达式.基于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为一般噪声信道,通过对3种单模式GBN-ARQ系统(SGBN-ARQ,CGBN-ARQ,n... 在考虑发送端到达信息包随机拆分情况和分组长度的影响下,建立分组批到达情况下的自动请求重传GBN-ARQ系统的排队时延模型,给出其时延性能表达式.基于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为一般噪声信道,通过对3种单模式GBN-ARQ系统(SGBN-ARQ,CGBN-ARQ,nGBN-ARQ)的传输时延性能进行解析研究、数值分析和比较,构造一种具有更小平均服务时延的自适应AGBN-ARQ传输机制.该系统根据信道状态自适应地采用CGBN-ARQ和nGBN-ARQ两种传输模式进行传输,这种自适应机制兼顾了两种传输机制的优点,克服了基本的GBN-ARQ系统随着信道错误率的提高时延迅速增加的缺点,具有较低的系统实现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平均时延 CGBN-arq nGBN-arq AGBN-ar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正子的第一类混合ARQ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立军 曹志刚 李安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246,共5页
基于校正子的计算提出了一种第一类混合ARQ(HARQ)方案,该HARQ采用Reed-Solomon(RS)码作为纠错子系统,将检错功能巧妙融于译码过程中。对系统误比特率和吞吐量的分析与仿真表明,短码宜采用前向校正子结构,长码宜采用后向校正子结构,而系... 基于校正子的计算提出了一种第一类混合ARQ(HARQ)方案,该HARQ采用Reed-Solomon(RS)码作为纠错子系统,将检错功能巧妙融于译码过程中。对系统误比特率和吞吐量的分析与仿真表明,短码宜采用前向校正子结构,长码宜采用后向校正子结构,而系统的吞吐量与可靠性之间的最佳折衷,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最大重传次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类混合arq REED-SOLOMON码 校正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瑞利衰落信道下一种变分组长度的自适应ARQ协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明生 陆佶人 方世良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9-55,共7页
信道的慢瑞利衰落特性导致通信系统的性能——吞吐量的下降。本文基于选择重传(SRARQ)与返回-n(GBN ARQ)相结合的混合ARQ协议(SR+GBN ARQ),依据发送方连续收到的确认(ACK)/非确认(NACK)消息的次数,正确评估慢瑞利衰落信道的状况以改变... 信道的慢瑞利衰落特性导致通信系统的性能——吞吐量的下降。本文基于选择重传(SRARQ)与返回-n(GBN ARQ)相结合的混合ARQ协议(SR+GBN ARQ),依据发送方连续收到的确认(ACK)/非确认(NACK)消息的次数,正确评估慢瑞利衰落信道的状况以改变分组长度的一种自适应ARQ协议。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慢瑞利衰落、长往返旅程延迟(T)信道,该协议能取得较优的吞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q 慢瑞利衰落 分组长度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组合并的多信道停等ARQ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红 范平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9-594,共6页
从信道数、合并方式、分组丢失率、传输延迟等方面,分析了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具有分组合并的多信道停等ARQ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多信道停等ARQ,需根据分组传输时间和往返延迟时间合理安排停等ARQ的信道数,以使ARQ系统性能达到最佳;... 从信道数、合并方式、分组丢失率、传输延迟等方面,分析了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具有分组合并的多信道停等ARQ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多信道停等ARQ,需根据分组传输时间和往返延迟时间合理安排停等ARQ的信道数,以使ARQ系统性能达到最佳;根据信道质量,采用合适的分组合并方式可减少接收处理延迟;为获得恒定分组传输延迟和系统吞吐率,可根据分组丢失率要求和信道质量调整最大传输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等arq 多信道 分组合并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 ARQ系统非理想信道估计条件下序贯线性预编码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志华 赵春明 +1 位作者 杨宜进 周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14,21,共9页
针对MIMO ARQ系统中使用的重发机制,采用跨层设计思想,提出非理想信道估计条件下基于系统容量准则的次最优序贯线性预编码器的设计方案。首先推导出MIMO ARQ系统中存在信道估计误差时系统容量的上界和下界。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MIMO... 针对MIMO ARQ系统中使用的重发机制,采用跨层设计思想,提出非理想信道估计条件下基于系统容量准则的次最优序贯线性预编码器的设计方案。首先推导出MIMO ARQ系统中存在信道估计误差时系统容量的上界和下界。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MIMO ARQ系统的容量在高信噪比时取决于信道估计误差。为简化处理,利用系统容量的下界并根据序贯预编码的思想,设计出ARQ重发时的次最优预编码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次最优序贯预编码器可以获得良好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自动重发请求 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调制混合ARQ系统中低时延冗余递增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宇新 项海格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49-1653,共5页
冗余递增混合ARQ能提供较高的数据通过率,但也带来了较大的传输时延。该文提出一种具备低时延冗余递增策略的混合ARQ系统并与自适应调制系统相结合,不但根据不同的接收信噪比,选取不同的调制方式,而且还选择不同的冗余递增策略。仿真和... 冗余递增混合ARQ能提供较高的数据通过率,但也带来了较大的传输时延。该文提出一种具备低时延冗余递增策略的混合ARQ系统并与自适应调制系统相结合,不但根据不同的接收信噪比,选取不同的调制方式,而且还选择不同的冗余递增策略。仿真和计算结果表明,与采用固定冗余递增策略的自适应调制混合ARQ系统相比,该系统在保证较高的数据通过率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系统传输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arq 冗余递增 自适应调制 通过率 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RQ技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牛昱 罗青全 《电子科技》 2006年第1期60-64,共5页
介绍了H-ARQ技术的原理及其分类,简述了H-ARQ技术在3G各个标准,如WCDMAR99、HSDPA和CDMA20001XEV中的应用,并与以往移动通信标准中的H-ARQ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对比,展望了H-ARQ在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发展和演化。
关键词 H-arq 快速Harq HSDPA CDMA2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ARQ的最优中继动态选择协作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恒 赵晓瑞 李敏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3-678,共6页
在以多轮重传增加时延为代价提高可靠性的自动重传请求(ARQ)协作网络中,对中继节点无信号合并接收能力时的跨层协作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在ARQ重传过程中系统解码集和最优中继选择动态改变的选择协作方法。在Rayleigh衰落信道环境... 在以多轮重传增加时延为代价提高可靠性的自动重传请求(ARQ)协作网络中,对中继节点无信号合并接收能力时的跨层协作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在ARQ重传过程中系统解码集和最优中继选择动态改变的选择协作方法。在Rayleigh衰落信道环境中,该方法能够在不增加中继节点接收机复杂度的情况下取得最优分集-复用-时延(D-M-D)权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系统中断概率性能与中继节点具备信号合并接收能力方案的中断概率性能接近,能够在接收机复杂度和系统性能之间取得较好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重传请求 协作通信 分集复用时延权衡 中断概率 选择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RQ信道上高性能全分集LDPC码的构造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锐 胡方宁 刘济林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76,共8页
为了提高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系统的通信性能,研究了H-ARQ块衰落信道上全分集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构造与性能。首先分析了H-ARQ块衰落信道的中断概率及其固有分集,然后构造了在H-ARQ块衰落信道上能取得全分集的LDPC码,新构造... 为了提高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系统的通信性能,研究了H-ARQ块衰落信道上全分集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构造与性能。首先分析了H-ARQ块衰落信道的中断概率及其固有分集,然后构造了在H-ARQ块衰落信道上能取得全分集的LDPC码,新构造的码字采用根校验节点把每次传输联系起来,从而获得全分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全分集LDPC码的结构,提出了通过提高全分集校验比特的比例,改善全分集LDPC码在H-ARQ信道上编码增益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H-ARQ信道上不仅能取得全分集,而且具有较高的编码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q 块衰落 全分集 LPDC 编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