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对夏橙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任艳芳 刘畅 +1 位作者 何俊瑜 王思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91-296,共6页
为明确可食性涂膜保鲜剂取代常规处理保鲜柑橘的可能性,研究黄连淀粉壳聚糖复合涂膜剂对奥林达夏橙(Citrus sinensis(L.)cv.Olinda Valencia orange)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复合涂膜可以明显降低贮藏期间夏橙病害指数和质量损失率,保持... 为明确可食性涂膜保鲜剂取代常规处理保鲜柑橘的可能性,研究黄连淀粉壳聚糖复合涂膜剂对奥林达夏橙(Citrus sinensis(L.)cv.Olinda Valencia orange)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复合涂膜可以明显降低贮藏期间夏橙病害指数和质量损失率,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复合涂膜处理可以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维持果实内部较高的可滴定酸和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较小,保持果实较高的营养品质;复合涂膜可以提高果实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且在贮藏后期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常规方法处理,有效抑制丙二醛的积累,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以上研究表明复合涂膜在延缓夏橙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劣变和衰老方面已达到常规处理的保鲜效果,且食用安全、环境友好,具有替代夏橙果实常规保鲜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橙 复合涂膜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仪器检测指标量化夏橙化渣程度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红 左婷 +3 位作者 伊华林 余豹 魏张奎 潘海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65-271,共7页
为了量化评价夏橙化渣程度,利用仪器检测的指标建立夏橙感官化渣程度的预测模型,采集了湖北宜昌秭归的9种夏橙总计270个样品,首先测定了影响夏橙样本化渣程度的粗纤维成分含量,进行了夏橙化渣程度的感官评定分析,再利用质构仪的压缩试... 为了量化评价夏橙化渣程度,利用仪器检测的指标建立夏橙感官化渣程度的预测模型,采集了湖北宜昌秭归的9种夏橙总计270个样品,首先测定了影响夏橙样本化渣程度的粗纤维成分含量,进行了夏橙化渣程度的感官评定分析,再利用质构仪的压缩试验、质地剖面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试验、剪切试验模拟了口腔咀嚼果肉的过程。结果表明,粗纤维成分含量与质构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质构参数与感官化渣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也十分显著,说明夏橙质构特性可以表征果肉的化渣性。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以仪器测得的质构特征值为自变量,感官化渣程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决定系数R2为0.73的预测模型。由此表明,基于质构特性建立的夏橙化渣程度评价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准确地评价夏橙的化渣程度,利用质构特性取代感官评定评价夏橙化渣程度是可行的,该研究可为夏橙化渣程度的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构 纤维 压缩试验 化渣程度 夏橙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过程中夏橙汁香气成分变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莉 吴厚玖 +3 位作者 王华 郑炯 黄学根 谈安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93-297,共5页
为探明贮藏对夏橙汁香气成分的影响,通过冷藏(5℃)、室温、加速贮藏(30、40、50℃)灭菌夏橙汁,分别于2、4、6周取样,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香气成分,内标法半定量。结果表明:夏橙汁在贮藏过程中,柠檬烯、β-月桂烯、芳樟... 为探明贮藏对夏橙汁香气成分的影响,通过冷藏(5℃)、室温、加速贮藏(30、40、50℃)灭菌夏橙汁,分别于2、4、6周取样,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香气成分,内标法半定量。结果表明:夏橙汁在贮藏过程中,柠檬烯、β-月桂烯、芳樟醇、辛醛、癸醛、丁酸乙酯等对香气有重要贡献的成分的含量有所下降;冷藏6周后各类成分含量下降缓慢,加速贮藏6周后烯烃类下降显著,但醇类、酮类及酯类等总含量下降不显著;α-松油醇、β-松油醇、糠醛、4-乙烯基愈创木酚等对橙汁品质有反作用的成分较对照组均有增加。故要保持夏橙汁固有的香气,应严格控制贮藏温度,其中以冷藏条件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橙汁 贮藏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达夏橙叶片锌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易时来 邓烈 +3 位作者 何绍兰 郑永强 王亮 赵旭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27-2931,共5页
以奥林达夏橙叶片粉末干样为对象,利用化学分析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样品原始光谱的二阶微分及消噪(Noise)处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与交叉验证方法建立的Zn含量数学模型,其中使用Zn含量特征光谱400~500nm和1201~1... 以奥林达夏橙叶片粉末干样为对象,利用化学分析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样品原始光谱的二阶微分及消噪(Noise)处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与交叉验证方法建立的Zn含量数学模型,其中使用Zn含量特征光谱400~500nm和1201~1300nm的组合波段建模,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校正建模和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5和0.9920,交互验证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5868。因此,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运用PLS及交叉验证方法,建立叶片Zn含量与特征波段的光谱校正模型,能快速定量检测柑桔叶片Zn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达夏橙 叶片 锌含量 可见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对夏橙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吴黎明 蒋迎春 +8 位作者 何利刚 王志静 仝铸 孙中海 宋蒙 谭子善 陈卫国 吴述勇 廖胜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776-5779,共4页
研究了纳米材料不同处理A(包装箱底放置喷涂纳米材料的特制蜂窝纸)、B(用喷涂纳米材料的包装纸进行单果包装)、C(在包装箱隔板和内壁喷涂纳米材料)在夏橙常温贮藏过程中的保鲜效果,分别对其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结... 研究了纳米材料不同处理A(包装箱底放置喷涂纳米材料的特制蜂窝纸)、B(用喷涂纳米材料的包装纸进行单果包装)、C(在包装箱隔板和内壁喷涂纳米材料)在夏橙常温贮藏过程中的保鲜效果,分别对其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材料有助于延长夏橙的保鲜期,有效地提高夏橙的保鲜品质,在好果率、失水率、果实糖度和酸度以及风味等方面好于普通材料,并在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和抑菌方面效果明显。综合各种指标,纳米材料处理B的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夏橙 贮藏保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分析夏橙汁在贮藏过程中香气的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田雪琴 郭丽琼 +3 位作者 焦晓磊 吴厚玖 苏霞 曹秋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8-302,共5页
目的:研究了夏橙汁在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情况下橙汁的香气的变化情况。方法:电子鼻采集到夏橙汁的香气成分,并得到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值。利用PCA与DFA分析方法鉴别出夏橙汁在贮藏过程中香气的变化,以及在不同贮藏温度香气变化... 目的:研究了夏橙汁在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情况下橙汁的香气的变化情况。方法:电子鼻采集到夏橙汁的香气成分,并得到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值。利用PCA与DFA分析方法鉴别出夏橙汁在贮藏过程中香气的变化,以及在不同贮藏温度香气变化。结果:DFA的区分效果优于PCA的区分效果;在-18℃与4℃的低温贮藏条件下,橙汁的香气变化幅度较小,25℃贮藏的条件下香气成分的损失较多,并且三种贮藏温度下,第一、二周香气的响应值变化显著,第三、四周香气的响应值变化小,响应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夏橙汁 贮藏 香气成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过程中夏橙汁香气成分的SPME-GC-MS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郭莉 吴厚玖 +1 位作者 王华 孙志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59-263,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伏令夏橙汁加工过程中5个关键点样品的主要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0种香气成分,主要为柠檬烯(84.79%~86.92%)、β-月桂烯(3.87%~5.83%)、α-蒎烯(1.03%~2.05%)、芳樟醇(0.02%~1.72%)、葵醛(0....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伏令夏橙汁加工过程中5个关键点样品的主要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0种香气成分,主要为柠檬烯(84.79%~86.92%)、β-月桂烯(3.87%~5.83%)、α-蒎烯(1.03%~2.05%)、芳樟醇(0.02%~1.72%)、葵醛(0.15%~0.28%)、辛醛(0.03%~0.52%)和丁酸乙酯(0.12%~0.44%)等。加工过程对夏橙汁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有重要影响,5个样品香气成分种类分别为38种、36种、31种、30种和20种。精滤后烃类相对含量增加2.01%,醇类物质下降2.00%;脱气后烃类下降0.95%,醇类下降0.15%;灭菌后香气成分与脱气后相近;浓缩还原对香气影响最大,烃类和醇类比精滤后橙汁分别降低3.85%、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橙汁 加工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对夏橙果实绿斑病发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大平 刘奕清 李道高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0-613,共4页
以奥灵达夏橙为试材,设不同时期进行果实套双层纸袋处理,果实成熟采收后调查绿斑病发生情况和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控制果实绿斑病的发生,可提高果实亮度、黄色度和红色度,明显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但单果重有轻微减少;套... 以奥灵达夏橙为试材,设不同时期进行果实套双层纸袋处理,果实成熟采收后调查绿斑病发生情况和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控制果实绿斑病的发生,可提高果实亮度、黄色度和红色度,明显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但单果重有轻微减少;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有所降低,套袋越早,降低越多;套袋各处理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均比对照有所增加。综合分析表明,夏橙在9月至10月套双层纸袋对控制果实绿斑病、改善果实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橙 套袋 绿斑病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入N_2和CO_2对贮藏橙汁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和体 赵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88-291,共4页
主要探讨充入N2和CO2,并控制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贮藏橙汁的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充入N2或CO2气体0.2、0.4MPa,15℃贮藏6个月,L值增加,a值、b值减少;与对照组比充气0.4MPa的两个处理组对色差值变化有一定抑制作用,橙汁可溶性固形... 主要探讨充入N2和CO2,并控制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贮藏橙汁的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充入N2或CO2气体0.2、0.4MPa,15℃贮藏6个月,L值增加,a值、b值减少;与对照组比充气0.4MPa的两个处理组对色差值变化有一定抑制作用,橙汁可溶性固形物保存率在97%以上,菌落总数前期升高后期下降(总数<40CFU/ml),VC损失均小于6mg/100g,以0.4MPa、N2组的损失最小,0.4MPa、N2处理组主要香气成分保有量为1001μg/ml。由此可见,充气加压贮藏能够有效保持橙汁原有的风味和品质,综合各项指标测定结果以0.4MPa、N2处理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入 氮气 二氧化碳 贮藏橙汁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分析的奥林达夏橙可溶性固形物无损检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毛莎莎 曾明 +7 位作者 何绍兰 易时来 郑永强 邓烈 张璇 王亮 赵旭阳 牛廷香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8-512,共5页
利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定法获取了奥林达夏橙完整果实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值(350~2 500 nm),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单果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与光谱的无损检测数学模型,同时对不同建模光谱范围和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预... 利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定法获取了奥林达夏橙完整果实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值(350~2 500 nm),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单果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与光谱的无损检测数学模型,同时对不同建模光谱范围和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等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校正模型在1 447~1 777 nm波段内,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对奥林达夏橙TSS的预测精度最好,其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为0.994,预测标准偏差为0.075%。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奥林达夏橙可溶性固形物是可行的,并为奥林达夏橙果实品质无损检测及成熟度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达夏橙 可见/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夏橙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大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734-5735,共2页
[目的]为夏橙采后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0(对照)、0.1、0.3、0.5、1.0 g/L水杨酸(SA)溶液将奥灵达夏橙浸泡20 min后置于20~22℃温度下贮藏32 d,研究水杨酸处理对夏橙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室温贮藏32 d后0.1、0.3、0.... [目的]为夏橙采后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0(对照)、0.1、0.3、0.5、1.0 g/L水杨酸(SA)溶液将奥灵达夏橙浸泡20 min后置于20~22℃温度下贮藏32 d,研究水杨酸处理对夏橙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室温贮藏32 d后0.1、0.3、0.5和1.0 g/L水杨酸处理的夏橙果实失重率分别降低了1.1、3.3、1.6和2.2个百分点,腐烂率分别降低了5.3、10.6、7.3、4.2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分别增加了0.26、0.41、0.53和0.15 g/100 ml(果汁)。贮藏前夏橙果实TSS含量为10.6%,贮藏后对照、0.1、0.30、.5、1.0 g/L水杨酸处理的TSS含量分别为10.1%、10.1%、10.8%、10.8%、10.0%。贮藏后对照、0.1和1.0 g/L水杨酸处理的Vc含量较贮藏前下降较多,0.3 g/L水杨酸处理的Vc含量下降较少。[结论]0.3 g/L水杨酸处理对夏橙果实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灵达夏橙 水杨酸 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被膜剂茁霉多糖对柑橘的保鲜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俊 曹飞 陈福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10期72-75,共4页
分别以10mg·g-1、20mg·g-1、30mg·g-1的茁霉多糖溶液浸泡伏令夏橙果实2min,取出自然通风晾干后,于常温[(20±0.5)℃]贮藏,每隔7d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和感官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茁霉多糖处理,伏令夏橙腐烂... 分别以10mg·g-1、20mg·g-1、30mg·g-1的茁霉多糖溶液浸泡伏令夏橙果实2min,取出自然通风晾干后,于常温[(20±0.5)℃]贮藏,每隔7d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和感官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茁霉多糖处理,伏令夏橙腐烂率下降、新鲜度较高,能较好地保持原有风味;抑制了伏令夏橙果实色泽的转变,保持原有色泽的时间比对照延长14d;在维生素C损失方面,比对照可延长货架期7d;能抑制有机酸的损失;更有利于保持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茁霉多糖 伏令夏橙 营养成分 感官指标 检测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橙绿斑病病理机制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大平 叶宝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90-2095,共6页
本文采用体视镜、叶片表皮离析法和塑料切片法系统地研究了夏橙叶片绿斑病的病理机制。结果表明:绿斑病由虚幻球藻和胶孢炭疽菌共同感染夏橙叶片所致。绿斑病病原体虚幻球藻主要分布在叶片上表面,少量的分布在叶片下表面。病叶颜色呈灰... 本文采用体视镜、叶片表皮离析法和塑料切片法系统地研究了夏橙叶片绿斑病的病理机制。结果表明:绿斑病由虚幻球藻和胶孢炭疽菌共同感染夏橙叶片所致。绿斑病病原体虚幻球藻主要分布在叶片上表面,少量的分布在叶片下表面。病叶颜色呈灰绿色或橙黄色,较健康叶片颜色要深,部分叶片有轻度枯萎现象。健康叶片正面有许多凹陷小坑,是异细胞或油胞破裂后的痕迹。胶孢炭疽菌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内和栅栏组织中,菌丝可以寄生在细胞内,亦可寄生在细胞间隙里,分生孢子盘主要存在于叶片下表皮。虚幻球藻矿质营养的来源主要取决于夏橙叶片的特殊结构,如破裂的油胞、角质膜等,其次与雨水、尘埃等外部因素可能有关。该文详细分析讨论了健康叶片和病叶在病理学解剖结构方面存在的6个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斑病 虚幻球藻 胶孢炭疽菌 夏橙 病理学机制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橙新品种——‘露德红’的选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宗周 邓秀新 +4 位作者 伊华林 谭勇 宋文化 廖胜才 李述举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1-993,748,共4页
‘露德红’为‘伏令夏橙’的枝变,经多点试验和示范,表现适应性强,结果较早,丰产稳产,果实球形,果皮光滑,果实风味浓郁,果肉细嫩化渣多汁,酸甜适中,果汁颜色较‘伏令夏橙’深,少子或无子,耐贮藏,有香气等优良性状。果实成熟期在湖北宜... ‘露德红’为‘伏令夏橙’的枝变,经多点试验和示范,表现适应性强,结果较早,丰产稳产,果实球形,果皮光滑,果实风味浓郁,果肉细嫩化渣多汁,酸甜适中,果汁颜色较‘伏令夏橙’深,少子或无子,耐贮藏,有香气等优良性状。果实成熟期在湖北宜昌为翌年5月中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夏橙 新品种 '露德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斑病对伏令夏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大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472-10473,10477,共3页
[目的]为研究绿斑病的病害机理积累资料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20年生的伏令夏橙树为试材,研究绿斑病藻寄生后不同感病程度的伏令夏橙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当果实感病程度为40%和80%时,与健果相比,果皮的亮度、红色值、黄色值... [目的]为研究绿斑病的病害机理积累资料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20年生的伏令夏橙树为试材,研究绿斑病藻寄生后不同感病程度的伏令夏橙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当果实感病程度为40%和80%时,与健果相比,果皮的亮度、红色值、黄色值显著下降;果皮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果皮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花青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值和花青素/叶绿素比值显著减少,果皮呈青黄色。当果实感病程度为5%、40%和80%时,感病果实的单果重略低于健果,其果形指数差异不显著。当果实感病程度达80%时,与健果相比,感病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其固酸比差异显著。[结论]绿斑病对伏令夏橙的果实大小和果形无明显影响,但对伏令夏橙果实的色泽、外观和内在品质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斑病 虚幻球藻 伏令夏橙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斑病对夏橙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大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413-14414,共2页
[目的]研究绿斑病对夏橙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方法]以盆栽的2年生奥林达夏橙为试材,测定叶片膜透性、MDA、SOD、POD、CAT。[结果]轻度病叶对叶片的膜脂过氧化无显著影响,中度病叶和重度病叶显著增加了叶片中MDA含量和膜透性,降低了... [目的]研究绿斑病对夏橙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方法]以盆栽的2年生奥林达夏橙为试材,测定叶片膜透性、MDA、SOD、POD、CAT。[结果]轻度病叶对叶片的膜脂过氧化无显著影响,中度病叶和重度病叶显著增加了叶片中MDA含量和膜透性,降低了叶片中CATS、OD和POD含量。[结论]绿斑病藻大量寄生后引起夏橙叶片中细胞活性氧清除系统功能的降低,可能导致细胞内活性氧积累,进而引起膜脂过氧化发生和膜系统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达夏橙 虚幻球藻 膜脂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两个夏橙品种贮藏保鲜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 杨丽 +3 位作者 周心智 张义刚 张湧 张云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564-3566,共3页
为了测定一定时期内夏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被不同试剂处理后的贮藏保鲜效果,以奥林达和蜜奈果实为材料,对经不同处理后入库(8℃)贮藏的果实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贮藏31 d后,用果蜡处理能够提高贮藏后夏橙果实的亮度... 为了测定一定时期内夏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被不同试剂处理后的贮藏保鲜效果,以奥林达和蜜奈果实为材料,对经不同处理后入库(8℃)贮藏的果实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贮藏31 d后,用果蜡处理能够提高贮藏后夏橙果实的亮度,减少果实失水,改善果实风味,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药剂处理。其中奥林达以20 g/L邻苯酚钠(SOPP)和50 mg/L 2,4-D浸果5 min,用真绿色柑橘保鲜剂600倍稀释液浸果1 min,然后手工涂WATER WAX处理效果最佳;蜜奈以20 g/L SOPP和50 mg/L 2,4-D浸果5 min,用真绿色柑橘保鲜剂600倍稀释液浸果1 min,然后手工涂FMC890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 贮藏 保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蜜奈夏橙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慧敏 郑洁新 +1 位作者 曾凯芳 邓丽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90-400,共11页
蜜奈夏橙(Midknight Valencia Orange)是重要的晚熟柑橘品种之一。为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该品种夏橙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其最适采收期,测定了采收期Ⅰ~Ⅴ蜜奈夏橙果皮色差值、硬度,果实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有机酸、游离氨基... 蜜奈夏橙(Midknight Valencia Orange)是重要的晚熟柑橘品种之一。为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该品种夏橙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其最适采收期,测定了采收期Ⅰ~Ⅴ蜜奈夏橙果皮色差值、硬度,果实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有机酸、游离氨基酸、矿质元素、黄酮、总酚等品质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蜜奈夏橙果实的品质影响显著,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果皮颜色由果顶至果蒂逐渐变黄,且在花后360 d时果实呈鲜艳的亮黄色;果实总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总酚和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蜜奈夏橙果实中主要的可溶性糖是葡萄糖、蔗糖、果糖、塔罗糖、肌醇,其中葡萄糖、蔗糖含量在采收期间呈上升趋势;主要的有机酸是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其中柠檬酸含量在采收期间呈下降趋势;主要的游离氨基酸是脯氨酸、精氨酸、丝氨酸,且在采收期间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上述指标变化,在花后360~400 d(4~5月)蜜奈夏橙果实糖酸适宜,营养品质较佳,适宜采收。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皮硬度、果肉可滴定酸、固酸比等常用成熟度评价指标与果肉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有机酸、游离氨基酸、矿质元素、黄酮和总酚等内在指标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实际采摘时,可根据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或固酸比确定其成熟度,即果实硬度在1.33~1.03 kg,可滴定酸含量在1.77%~1.30%、固酸比在5.41~6.96之间时,适宜采摘。该研究结果可为蜜奈夏橙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奈夏橙 采收期 营养品质 可溶性糖 有机酸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达’夏橙主要香气成分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沛宇 刘珞忆 +1 位作者 陈婷婷 周志钦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9-869,共11页
【目的】研究‘奥林达’夏橙主要香气成分及其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变化,旨在为提升果品贮藏品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奥林达’夏橙为试材,采用3种保鲜剂(百可得、咪鲜胺和2,4-滴钠盐)混合处理后装入纳米保鲜袋中,并于低温下(7... 【目的】研究‘奥林达’夏橙主要香气成分及其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变化,旨在为提升果品贮藏品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奥林达’夏橙为试材,采用3种保鲜剂(百可得、咪鲜胺和2,4-滴钠盐)混合处理后装入纳米保鲜袋中,并于低温下(7℃)贮藏,以未处理低温贮藏果实为对照,探究贮藏过程中果实基本品质和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共检测出73种香气物质,分属于单萜烯类(16种)、倍半萜烯类(22种)、醛类(11种)、醇类(6种)、酯类(4种)及其他类物质(14种)。相对含量较高的是d-柠檬烯、β-月桂烯、瓦伦烯、癸醛、辛醛、β-芳樟醇。其中,醛类、醇类、单萜烯类等各类物质相对含量在贮藏7 d出现一次显著下降,并且单萜烯类物质在贮藏63 d时再次出现明显的"下降拐点",而倍半萜烯类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贮藏3个月后,d-柠檬烯、β-月桂烯、癸醛、辛醛相对含量明显减少,瓦伦烯相对含量有所增加,而β-芳樟醇含量相对稳定。保鲜剂结合保鲜袋混合处理条件下果实主要香气成分(瓦伦烯除外)在贮藏21 d内呈现出与低温贮藏下明显相反的变化趋势,但在贮藏28 d后变化趋势趋于一致。【结论】3种保鲜剂(百可得、咪鲜胺和2,4-滴钠盐)结合纳米保鲜袋的保鲜措施不仅能维持夏橙在贮藏过程中的基本品质,在贮藏的第1个月内也能显著抑制其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达’夏橙 贮藏保鲜 香气成分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新品种‘桂夏橙1号’的选育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艳 陈传武 +5 位作者 付慧敏 伊华林 邓崇岭 邓光宙 刘冰浩 李丁凤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9-772,共4页
‘桂夏橙1号’是从‘阿尔及利亚夏橙’芽变中选育的柑橘新品种。果实圆球形或椭圆形,果皮橙黄色,果面较粗糙,果顶圆,果肉橙黄色,味酸甜,多汁,有香气;果大,单果质量197.8~259.7 g,果实横径71.0~80.3 mm,纵径68.6~80.1 mm,果形指数0.94~1.... ‘桂夏橙1号’是从‘阿尔及利亚夏橙’芽变中选育的柑橘新品种。果实圆球形或椭圆形,果皮橙黄色,果面较粗糙,果顶圆,果肉橙黄色,味酸甜,多汁,有香气;果大,单果质量197.8~259.7 g,果实横径71.0~80.3 mm,纵径68.6~80.1 mm,果形指数0.94~1.03;种子数平均1.68粒,一般1~3粒。可食率70.28%~76.47%,果汁率44.99%~54.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ω)10.2%~13.3%,每100 m L果汁中含维生素C 45.96~55.04 mg,柠檬酸0.68~1.20 g,全糖7.18~9.65 g,固酸比9.92~15.07;果实较化渣,品质好。果实生育期320~380 d,在桂林灵川3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成熟。适合广西省桂林以南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栽培,盛果期每hm2产量可达60 000 kg,丰产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橙 新品种 '桂夏橙1号’ 芽变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