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岩本地早橘多倍体新种质创制及分子鉴定
1
作者 张成磊 夏泽文 +5 位作者 徐鑫严 刘高平 潘丽芹 伍小萌 郭文武 解凯东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9-1396,共8页
【目的】本地早橘是浙江“黄岩蜜橘”区域品牌的代表品种,但由于果实有核和品质下降,其在黄岩乃至浙江栽培面积大幅下降。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细胞工程高效育种技术创制或发掘本地早橘多倍体无核/少核新种质,为“黄岩蜜橘”品牌健康发展... 【目的】本地早橘是浙江“黄岩蜜橘”区域品牌的代表品种,但由于果实有核和品质下降,其在黄岩乃至浙江栽培面积大幅下降。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细胞工程高效育种技术创制或发掘本地早橘多倍体无核/少核新种质,为“黄岩蜜橘”品牌健康发展提供优质资源储备。【方法】基于实生幼苗形态初选,发掘本地早橘疑似四倍体新种质;以本地早橘为母本与四倍体为父本倍性杂交,利用幼胚离体挽救培养创制本地早橘三倍体新种质;用流式细胞仪结合根尖染色体计数对筛选的疑似四倍体和倍性杂交的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用SSR分子标记对发掘和创制的本地早橘多倍体进行分子鉴定,分析其遗传来源。【结果】从本地早橘1500余个成熟果实中收集获得7500余粒种子,催芽播种后,萌发获得9000余株实生幼苗,并从中筛选获得51株疑似多倍体;经倍性鉴定,获得23株四倍体和1株三倍体。以本地早橘为母本、异源四倍体BDZNS为父本进行倍性杂交,授粉155朵花,坐果35个,授粉后90 d剥取幼嫩胚珠105粒,经离体挽救培养获得78株再生植株,倍性鉴定筛选出三倍体8株。SSR遗传鉴定表明,实生发掘的多倍体中,19株四倍体带型与本地早橘一致,判断为本地早橘珠心细胞自然加倍形成的双二倍体;其余4株四倍体和1株三倍体均含有异源条带,应为本地早橘与其他品种的有性后代;倍性杂交创制的8株三倍体均含有父母本特异条带,表明均为双亲杂交的有性后代。【结论】发掘或创制的多倍体新种质为解决黄岩本地早橘果实有核、品质下降等产业问题奠定了宝贵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本地早橘 多倍体 无核育种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雾化喷施设备研发及陈化加速参数寻优试验
2
作者 孙振刚 赖艺凡 +4 位作者 郑子濠 陈立宏 莫嘉嗣 闫国琦 周锡恩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29-339,共11页
为解决陈皮陈化加工过程中存在时间久、效率低、陈皮表面陈化效果不均匀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新会陈皮雾化喷施设备,利用设备在陈皮表面喷洒微生物溶液雾滴,来提高陈皮陈化的加工效果。通过对雾化喷施设施的主要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设... 为解决陈皮陈化加工过程中存在时间久、效率低、陈皮表面陈化效果不均匀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新会陈皮雾化喷施设备,利用设备在陈皮表面喷洒微生物溶液雾滴,来提高陈皮陈化的加工效果。通过对雾化喷施设施的主要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关键部件选型完成了整套装备的研制。使用研制的设备进行雾化喷施试验来寻找设备运行的优化参数,首先利用陈皮放置筐内的水敏纸进行雾滴覆盖率试验,得到喷施的雾滴在陈皮放置筐各细分区域覆盖比较均匀时设备运行的有效参数为0.80MPa,40、50Hz和0.85MPa,60Hz,其次通过陈皮表面雾滴沉积量试验,得到雾滴喷施之后在满足陈皮陈化过程中不发生霉变的含水率(<13%)要求时,设备运行的有效参数为0.8MPa,50Hz和0.85MPa,60Hz,最后根据陈皮放置筐内的水敏纸上雾滴大小均匀度分析,确定了陈皮表面雾滴大小均匀时的优化参数为0.8MPa,50 Hz。结果表明,在喷雾压力为0.80 MPa、控制输送机运行速度的变频器频率为50 Hz时,陈皮雾化喷施设备的雾滴覆盖较为均匀,雾滴沉积量满足含水率要求,雾滴大小分布均匀,喷施效果较好。该研究设计的陈皮雾化喷施自动化机械装备,通过在陈皮表面喷施微生物溶液雾滴,提高了陈皮陈化效率和效果,弥补了当前陈皮陈化工艺的不足,推进了陈化加工的机械化和标准化,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加工 陈皮 喷雾 设备研发 加速陈化 沉积均匀性 参数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红橘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筛选
3
作者 冉春霞 胡江 邓惠玲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4,共9页
[目的]分析古红橘新鲜橘皮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评价其总体自由基清除活性,在不分离单体的情况下快速筛选其中自由基清除活性较强的成分。[方法]以古红橘新鲜橘皮为原料,分别采用共水蒸馏法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橘皮精油,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精油... [目的]分析古红橘新鲜橘皮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评价其总体自由基清除活性,在不分离单体的情况下快速筛选其中自由基清除活性较强的成分。[方法]以古红橘新鲜橘皮为原料,分别采用共水蒸馏法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橘皮精油,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筛选特征挥发性差异成分,并采用GC-MS和化学方法筛选自由基清除活性成分。[结果]2种提取方法所得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相对含量、特征挥发性成分及总体自由基清除活性差异极显著(P<0.001),共水蒸馏为最优的古红橘皮精油提取方法;各挥发性成分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柠檬醛(86.54%)、甜橙醛(81.20%)、α-法尼烯(70.29%)等表现出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而橙花醇(95.02%)、甜橙醛(83.09%)表现出极强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结论]古红橘新鲜橘皮提取的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和自由基清除活性受到提取方法的影响,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与其自由基清除活性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红橘 新鲜橘皮 精油 GC-MS 挥发性成分 自由基清除活性成分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陈皮蜂蜜酒发酵工艺
4
作者 郭楠楠 张心茹 张杰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5-211,共7页
该研究以陈皮、蜂蜜为主要原料,采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LA-FR发酵制备陈皮蜂蜜酒。以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工艺,并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别对其理化... 该研究以陈皮、蜂蜜为主要原料,采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LA-FR发酵制备陈皮蜂蜜酒。以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工艺,并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别对其理化指标及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陈皮蜂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为:陈皮添加量1.7%、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酵母接种量0.11%、初始pH 4.0、发酵温度28℃。在此优化条件下酿造的陈皮蜂蜜酒呈琥珀色,清澈透明,具有陈皮的清香和蜂蜜的蜜香,口感丰富,滋味醇厚,感官评分为92.24分;酒精度为10.60%vol,总酸含量(以酒石酸计)为4.35 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50%;菌落总数为51 CFU/mL,大肠菌群未检出,其各项指标均符合QB/T 5475-2020《蜂蜜酒》要求。从陈皮蜂蜜酒中共检出17种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醇类6种、酯类8种、烯类3种,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乙醇(28.36%)、D-柠檬烯(18.8%)、2-甲基丁醇(16.22%)、苯乙醇(1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蜂蜜酒 响应面法 发酵工艺 感官评分 理化指标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下古红橘橘皮精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及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
5
作者 冉春霞 胡江 +1 位作者 邓惠玲 李长凤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9,共9页
为明确不同干燥方式对古红橘橘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古红橘橘皮为对照、不同干燥方式下的橘皮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水蒸馏法提取精油并分析比较其提取率差异,GC-MS、venn图、类别分析结合OPLS-DA模型比较其挥发性成... 为明确不同干燥方式对古红橘橘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古红橘橘皮为对照、不同干燥方式下的橘皮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水蒸馏法提取精油并分析比较其提取率差异,GC-MS、venn图、类别分析结合OPLS-DA模型比较其挥发性成分的种类、相对质量分数差异,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合相关性热图分析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古红橘橘皮精油的提取率、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相对质量分数有显著差异,其中精油提取率最高为WB(5.000±0.026)%、其次为HW(4.800±0.006)%,6种样品中共鉴定出8大类88种挥发性成分,以萜烯类为主,其中HW种类最多(29种)、SG最少(21种),相对质量分数依次为SG(97.77%)、YG(96.98%)、HW(96.84%)、WB(96.81%)、DR(95.70%)、XX(93.40%),通过建立OPLS-DA模型分析筛选出9种VIP>1的特征挥发性差异成分,可实现不同干燥方式下精油样品的判别;不同精油样品的特征挥发性差异成分与2种自由基清除率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不一,但经比较可知HW对2种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红橘橘皮精油 干燥方式 挥发性成分 差异分析 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象限法的江西省南丰县耕林园置换潜力测算 被引量:3
6
作者 闫梓旭 陈美球 +1 位作者 刘一仁 严福华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9-247,共9页
针对以“山下园林地、山上耕地”为典型的农用地土地资源错配问题,推进耕林园置换、优化农用地空间布局,对于促进耕地保护、实现农用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而科学测算耕林园置换潜力是基础。该研究以江西省耕地“山上换山下”试点... 针对以“山下园林地、山上耕地”为典型的农用地土地资源错配问题,推进耕林园置换、优化农用地空间布局,对于促进耕地保护、实现农用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而科学测算耕林园置换潜力是基础。该研究以江西省耕地“山上换山下”试点南丰县为例,从土地质量、地理区位、生态条件、空间形态4个方面构建宜耕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四象限法,以坡度和宜耕性为主导因素进行潜力测算。结果表明:1)评价区域内耕地适宜性总体良好,但局部耕地适宜性水平较低;评价区域内林地宜耕性相对较差,宜耕性Ⅳ级、Ⅴ级林地占评价面积的65.39%;评价区域内园地宜耕性相对较好,宜耕性Ⅰ级、Ⅱ级、Ⅲ级园地占评价面积的84.73%。2)宜置换为耕地的潜力和宜置换为林地的潜力分别为15 437.86和778.91 hm^(2),在数量上分布不均衡。3)置换潜力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宜置换为耕地的潜力主要分布在桑田镇、白舍镇、莱溪乡等地,主要集中在中部河谷平原;宜置换为林地的潜力主要分布在付坊乡、三溪乡、太和镇和紫霄镇等丘陵山区,整体上东西多,中部少。4)建议基于不同的地类调整情形,在因地制宜和稳慎推进的前提下,制定差别化的推进策略。研究结果可为农用地布局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布局优化 潜力测算 四象限法 南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丰蜜橘化渣性评价方法
7
作者 陈东霄 郑爽 +3 位作者 陈梦如 杨珍 辜青青 魏清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0-639,共10页
【目的】化渣性是衡量柑橘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南丰蜜橘果实化渣性劣变严重影响了其商品性能和经济效益。目前,评价柑橘化渣性的方法主要有感官评价和质构仪检测。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质构指标的化渣性评价模型,并建立科学评价南丰蜜橘... 【目的】化渣性是衡量柑橘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南丰蜜橘果实化渣性劣变严重影响了其商品性能和经济效益。目前,评价柑橘化渣性的方法主要有感官评价和质构仪检测。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质构指标的化渣性评价模型,并建立科学评价南丰蜜橘化渣性的方法。【方法】选取果肉质地、残渣数、易嚼性和多汁性作为感官评价指标,果实硬度、咀嚼度、剪切力、囊衣纤维强度、囊衣纤维韧性和囊衣纤维延展性作为质构评价指标。以13份亲缘关系相近但化渣程度有差异的不同品种(品系)南丰蜜橘果实为材料,利用相关性分析获得与感官评价指标显著相关的质构指标,主成分分析获得不同品种(品系)化渣程度综合得分(D值),通过步进法筛选并剔除与D值不显著的变量,得到化渣性评价模型和P值,基于P值对化渣优、化渣良、化渣中和化渣差4个描述性状进行量化。【结果】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蜜广’和‘SS-28’表现为化渣优,‘SS-2’、小果系‘97-2’‘Hongguang’‘SS-9’、小果系‘97-1’‘SS-7’‘杨小2-6’化渣良,‘QW-3’‘QB-8’、早熟系‘97-1’化渣中,大果系‘97-2’化渣差。相关性分析发现剪切力、囊衣纤维强度、囊衣纤维延展性、囊衣纤维韧性与果肉质地、残渣数、易嚼性、感官评价总得分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硬度和咀嚼度与各感官评价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多汁性与各质构评价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通过步进法获得的化渣性评价模型为P=0.004+0.439×U1+1.557×U2,U1和U2分别表示归一化后剪切力和囊衣纤维强度值。化渣性质构评价的量化标准为:P值≥1.84化渣优;1.24~1.84(含1.24)化渣良,0.48~1.24化渣中,<0.48化渣差。【结论】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步进法构建了以剪切力和囊衣纤维强度为指标的南丰蜜橘化渣性量化评价模型,并获得评价化渣优、化渣良、化渣中和化渣差的具体量化标准。利用评价模型对不同品种(品系)南丰蜜橘果实化渣性的客观评价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丰蜜橘 化渣性 感官评价 质构指标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兔丁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与品质的变化研究
8
作者 尤香玲 王浩文 +4 位作者 徐向波 易宇文 邓静 蔡雪梅 吴华昌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2,共8页
为研究陈皮兔丁在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对陈皮兔丁在加工过程(鲜肉、腌制后、油炸后、炒制后)中的理化性质、质地、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兔肉的L*值、a*值在加工过程中明显下降,b*值在加工过程中呈先上升后... 为研究陈皮兔丁在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对陈皮兔丁在加工过程(鲜肉、腌制后、油炸后、炒制后)中的理化性质、质地、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兔肉的L*值、a*值在加工过程中明显下降,b*值在加工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兔肉水分含量在加工过程中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质构方面,兔肉经加工后,pH值、硬度、内聚性、胶黏性、咀嚼性显著升高。陈皮兔丁在加工过程中共检测出31种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总量在加工过程中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加工有助于提高陈皮兔丁的营养品质。陈皮兔丁在加工过程中共检测出7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经油炸后,陈皮兔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显著增加,说明加热有助于陈皮兔丁挥发性风味的形成。基于VIP值共筛选出10种差异性风味物质,可作为区分不同加工阶段陈皮兔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该研究为陈皮兔丁加工工艺优化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兔丁 加工过程 品质变化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沙棘陈皮低糖果冻配方
9
作者 吕广英 吴佩芸 +1 位作者 王冰杰 樊军浩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8期16-19,26,共5页
以沙棘、陈皮、低聚果糖和凝胶剂为主要原料制作低糖果冻,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复配胶添加量、低聚果糖添加量、陈皮粉添加量和沙棘粉添加量对果冻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果冻配方。结果表明,沙... 以沙棘、陈皮、低聚果糖和凝胶剂为主要原料制作低糖果冻,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复配胶添加量、低聚果糖添加量、陈皮粉添加量和沙棘粉添加量对果冻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果冻配方。结果表明,沙棘陈皮低糖果冻的最佳配方为以水的质量为基准,复配胶添加量1.88%(卡拉胶和瓜尔胶质量比9∶1),低聚果糖添加量5.22%,陈皮粉添加量0.72%,沙棘粉添加量5.0%。采用此配方制作的果冻呈蜜黄色,口感丰富,有沙棘和陈皮独特的风味且质地良好,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陈皮 低聚果糖 响应面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1/Smad3信号通路探讨新会陈皮多糖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景南 卢巍 +1 位作者 廖颖怡 冼文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38,共6页
目的探究新会陈皮多糖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和纯化新会陈皮的陈皮多糖成分,原代分离并培养C57BL/6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50、100、200μg/mL陈皮多糖),处理24 ... 目的探究新会陈皮多糖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和纯化新会陈皮的陈皮多糖成分,原代分离并培养C57BL/6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50、100、200μg/mL陈皮多糖),处理24 h后,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观察陈皮多糖对细胞存活率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陈皮多糖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瘢痕疙瘩形成相关基因Col1a1、Col3a1、TGF-β1和ACTA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陈皮多糖对成纤维细胞中磷酸化p-Smad3的激活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和中、高剂量实验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90.54±6.75)%和(78.90±4.24)%;Col1a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13±0.15、0.57±0.16和0.48±0.05;Col3a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1±0.13、0.49±0.11和0.50±0.03;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11±0.15、0.60±0.13和0.33±0.11;p-Smad3/Smad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6±0.05、0.75±0.06和0.71±0.03。Col1a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7、0.58±0.11和0.52±0.12;Col3a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2、0.56±0.19和0.65±0.14;ACTA2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3、0.24±0.04和0.22±0.07;TGF-β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9、0.50±0.10和0.49±0.15。高剂量陈皮多糖时间处理的p-Smad3/Smad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6±0.06、0.66±0.06、0.55±0.13、0.43±0.09、0.35±0.06和0.27±0.12。中、高剂量的陈皮多糖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皮多糖通过抑制TGF-β1/Smad3通路激活来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瘢痕疙瘩形成相关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陈皮多糖 成纤维细胞 增殖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的提取方法及其在烟草业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黎艳玲 刘英菊 +5 位作者 邓婷 陈康明 丁莎 孟丹丹 杨程 庹苏行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9-22,66,共5页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对陈皮的主要成分进行了进行了总结,表明陈皮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类等近百种成分。同时,综述了浸提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同时蒸馏法、低温连...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对陈皮的主要成分进行了进行了总结,表明陈皮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类等近百种成分。同时,综述了浸提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同时蒸馏法、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法、微波助提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等提取方法对陈皮提取成分的差异性,并对陈皮提取物在烟草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提取 烟草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陈皮醋淋醋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2
作者 王晓婧 文旭洋 李思雨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179,共8页
[目的]以传统工艺酿制的苦荞熏醅为原料,采用陈皮浸提液进行淋制而制得苦荞陈皮醋,并优化其淋醋工艺。[方法]以总酸、黄酮、多酚含量为指标,通过淋醋料液比、淋醋温度、浸醅时间3个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淋醋工艺,并分析其抗... [目的]以传统工艺酿制的苦荞熏醅为原料,采用陈皮浸提液进行淋制而制得苦荞陈皮醋,并优化其淋醋工艺。[方法]以总酸、黄酮、多酚含量为指标,通过淋醋料液比、淋醋温度、浸醅时间3个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淋醋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苦荞陈皮醋的最佳淋醋工艺为料液比1∶1.5(g/mL),浸醅时间4 h、浸醅温度8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苦荞陈皮总酸含量为3.72 g/100 mL,黄酮含量为706.4 mg/100 g,多酚含量为741.5 mg/100 g,1.2 mL的抗氧化能力与0.2%维生素C的相当。[结论]最佳淋醋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苦荞陈皮醋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其总酸、黄酮含量,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陈皮醋 总酸 黄酮 多酚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丁香、陈皮对灵山香鸡生长性能、肌肉风味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凌晨涛 马晓阳 +5 位作者 梁雯静 韦欣欣 陈芳 梁余妙 沈水宝 袁天梅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6-43,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香、陈皮对灵山香鸡生长性能、肌肉风味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576羽78日龄健康且体重相近的灵山香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置6个重复,每重复24羽。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陈皮组(TP组)饲喂基础饲粮+2 g/kg...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香、陈皮对灵山香鸡生长性能、肌肉风味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576羽78日龄健康且体重相近的灵山香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置6个重复,每重复24羽。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陈皮组(TP组)饲喂基础饲粮+2 g/kg陈皮,丁香组(CV组)饲喂基础饲粮+0.5 g/kg丁香,陈皮丁香组(TPCV组)饲喂基础饲粮+2 g/kg陈皮+0.5 g/kg丁香,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①与CON组相比,TP组的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棕榈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组织状态、嫩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及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及二十碳三烯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②与CON组相比,CV组的棕榈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组织状态、香味和嫩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及二十碳三烯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③与CON组相比,TPCV组的ALT、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棕榈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油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嫩度和甜味评分显著提高(P<0.05),硬脂酸、二十碳三烯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④与CON组相比,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及屠宰性能无显著变化(P>0.05),以TPCV组肌肉风味物质含量增加最多。综上所述,在该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2 g/kg陈皮与0.5 g/kg丁香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山香鸡 丁香 陈皮 肌肉风味 血清生化指标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工艺红桔果汁与红桔果酒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勋 聂青玉 +3 位作者 张文玲 张艳 李翔 冯婷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0,共10页
以万州红桔为研究对象,采用带皮和去皮方式榨汁,对浊汁进行酶解澄清处理,分别利用带皮浊汁、带皮清汁、去皮浊汁及去皮清汁酿造红桔果酒。对果酒进行感官评价,同时利用液相色相仪与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 以万州红桔为研究对象,采用带皮和去皮方式榨汁,对浊汁进行酶解澄清处理,分别利用带皮浊汁、带皮清汁、去皮浊汁及去皮清汁酿造红桔果酒。对果酒进行感官评价,同时利用液相色相仪与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果酒和果汁样品中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基于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结果表明,红桔果汁主要有机酸为苹果酸和柠檬酸,红桔果酒增加了乳酸和乙酸;红桔果汁和红桔果酒中共检测出10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化合物包括酯类28种、醇类19种、酚类3种、醚类2种、醛类8种、酮类10种、酸类4种、烷烃类3种及烯烃类23种;总体上,清汁发酵红桔果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较浊汁发酵多,带皮发酵果酒中的醇类和烯烃种类较去皮发酵多。PCA结果表明,不同红桔果汁和红桔果酒样品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辛酸乙酯、癸酸乙酯、正己酸乙酯、月桂酸乙酯、棕榈酸乙酯、α-松油醇、苯乙醇、辛醇、香叶醇、麝香草酚、L-紫苏醛、癸醛等;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样品聚集为三大类,与PCA分类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桔果酒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牛肉预制菜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敏 李焱鑫 +4 位作者 梁杰强 董浩 赵文红 白卫东 毕思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2,共8页
预制菜是采用各种食材配以辅料,依据现代化标准加工制作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经简易处理便可食用。将传统菜肴陈皮牛肉制作成预制菜不仅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能丰富现有预制菜的种类,对预制菜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陈... 预制菜是采用各种食材配以辅料,依据现代化标准加工制作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经简易处理便可食用。将传统菜肴陈皮牛肉制作成预制菜不仅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能丰富现有预制菜的种类,对预制菜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陈皮牛肉预制菜的可行性,文章通过感官评价、脂肪氧化程度、质构、挥发性风味成分等研究陈皮牛肉预制菜的不同包装方式、储存方式、货架期及品质。结果表明,陈皮牛肉预制菜在料液混合包装方式下冷冻保存3 d时感官评价最佳,脂肪氧化程度低,保持较高的食用品质,在此条件下测得其风味物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醛类、酯类、酮类、醇类、烯烃类等化合物,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接近于1.0 mg/kg,预制菜的质构等品质接近于传统陈皮牛肉菜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牛肉 预制菜 感官品质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陈皮热泵干燥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
16
作者 王雷 钟康生 +3 位作者 郭小宝 盛斌 肖波 荆磊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03,共7页
为定量预测陈皮热泵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取陈皮干燥过程中的图像特征,建立含水率预测模型。采集不同干燥时期的陈皮图像,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对陈皮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提取陈皮图像的6个颜色特征和6个纹理特征共... 为定量预测陈皮热泵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取陈皮干燥过程中的图像特征,建立含水率预测模型。采集不同干燥时期的陈皮图像,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对陈皮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提取陈皮图像的6个颜色特征和6个纹理特征共计12个图像特征,分析特征参数和含水率变化关系,将相关图像特征作为模型的输入,陈皮的含水率作为模型的输出,分别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陈皮干燥含水率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干燥时期含水率最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效果更好,准确率达到99.01%,均方误差达到0.006 5,模型运行稳定,含水率预测结果准确且快速,能够为陈皮干燥过程中的含水率在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热泵干燥 机器视觉 特征提取 含水率预测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桔废枝栽培香菇的配方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素贞 马吉平 +3 位作者 钟国祥 王赟萍 肖银润 张诚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利用蜜桔废枝条木屑代替培养基质中的部分杂木屑,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香菇栽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添加20%~40%蜜桔木屑的培养料配方栽培香菇,其菌丝生长浓密、洁白、粗壮,菌丝生长速率、生物学效率、外观性状和3种胞外酶(羧甲... 利用蜜桔废枝条木屑代替培养基质中的部分杂木屑,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香菇栽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添加20%~40%蜜桔木屑的培养料配方栽培香菇,其菌丝生长浓密、洁白、粗壮,菌丝生长速率、生物学效率、外观性状和3种胞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漆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均高于或优于对照;其子实体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高,种类齐全,味道鲜美;随着蜜桔木屑添加比例的提高,香菇子实体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和营养指数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和生物价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均高于对照;其汞、镉含量均比对照低,且均未检测出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桔木屑 香菇 酶活性 培养料配方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鲜胺和百可得对南丰蜜橘保鲜效果的协同效应
18
作者 刘鹏 廖雅汶 +5 位作者 朱博 杨阳 卢占军 姚锋先 高志强 成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61-1967,共7页
为探究咪鲜胺和百可得复配浸果对南丰蜜橘的保鲜效果,本研究采用咪鲜胺(P)、百可得(B)及“咪鲜胺+百可得”(PB)处理南丰蜜橘,以清水浸泡为对照(CK),分别在室温贮藏(R)及4℃冷藏(C)下,每隔7 d测定南丰蜜橘的腐烂率、失重率及内在品质指... 为探究咪鲜胺和百可得复配浸果对南丰蜜橘的保鲜效果,本研究采用咪鲜胺(P)、百可得(B)及“咪鲜胺+百可得”(PB)处理南丰蜜橘,以清水浸泡为对照(CK),分别在室温贮藏(R)及4℃冷藏(C)下,每隔7 d测定南丰蜜橘的腐烂率、失重率及内在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贮藏期内P、B及PB处理后的腐烂率及失重率均显著降低,室温贮藏下腐烂率分别平均降低10.8、7.9及12.4个百分点,失重率分别平均降低8.1、6.3及7.2个百分点;而冷藏下腐烂率分别平均降低3.5、1.8及4.5个百分点,失重率分别平均降低4.0、1.1及5.2个百分点。室温下经P与B处理后,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高于CK及PB处理;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及固酸比均表现为P处理最高、B处理较低,PB及CK处理介于二者之间;可滴定酸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及固酸比的变化规律相反。冷藏条件下经P、B及PB处理后,内在品质指标的总体变化规律不明显。综上,室温贮藏或冷藏下单一使用咪鲜胺或百可得均能显著提升采后保鲜效果,二者结合使用可协同延长货架期,其中室温下单一使用咪鲜胺果品更佳,而冷藏下药剂处理对果品无不利影响。本研究为咪鲜胺和百可得的保鲜机理及南丰蜜橘采后保鲜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丰蜜橘 咪鲜胺 百可得 保鲜 内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红桔梗植物饮品对小鼠急性肺损伤和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岩 唐冬梅 +4 位作者 段蕊 肖素军 林润 黄锦容 赵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3-661,共9页
目的:观察橘红桔梗植物饮品(TPC)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和卵清蛋白诱导的小鼠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1)将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LI组及低、中、高剂量(0.8、1.6和3.2 mL/d)TPC组,灌... 目的:观察橘红桔梗植物饮品(TPC)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和卵清蛋白诱导的小鼠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1)将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LI组及低、中、高剂量(0.8、1.6和3.2 mL/d)TPC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持续1周及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采用脂多糖气管内滴注建立小鼠ALI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ELISA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10含量;同时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肺组织中I-κBα和NF-κB的蛋白含量。(2)将4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支气管哮喘组及低、中、高剂量(0.8、1.6和3.2 mL/d)TPC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持续1周及地塞米松组。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和鼻内刺激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采用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gE、IL-5和IL-13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LI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显示明显炎症细胞浸润;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MPO活性及TNF-α、IL-1β和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IL-10含量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肺组织中I-κBα蛋白含量降低,磷酸化NF-κB的蛋白含量升高(P<0.05)。与ALI组比较,高剂量TPC组和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明显减轻;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及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IL-10含量升高(P<0.05);肺组织中I-κBα蛋白含量升高,磷酸化NF-κB的蛋白含量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支气管哮喘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有明显的炎症细胞及肥大细胞浸润;小鼠血清中的IgE和IL-13含量升高(P<0.05)。与支气管哮喘组相比,高剂量TPC组和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细胞及肥大细胞减少;小鼠血清中的IgE含量下降(P<0.05)。地塞米松组小鼠IL-13含量下降(P<0.05)。结论:TPC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脂多糖诱导的小鼠ALI,减轻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的过敏反应,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肥大细胞浸润和IgE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红桔梗植物饮品 急性肺损伤 支气管哮喘 炎症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丰傩面具图案在箱包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揭红琴 吴镇江 黄少青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0,共7页
作为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瑰宝,南丰傩面具的艺术底蕴和文化价值十分丰富。文章对南丰傩面具进行概述,阐析其艺术形态在造型、色彩、装饰方面的特征,分析南丰傩面具图案在箱包中的设计思路及原则,从图案适应箱包与服从箱包的角度进行对应的... 作为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瑰宝,南丰傩面具的艺术底蕴和文化价值十分丰富。文章对南丰傩面具进行概述,阐析其艺术形态在造型、色彩、装饰方面的特征,分析南丰傩面具图案在箱包中的设计思路及原则,从图案适应箱包与服从箱包的角度进行对应的图案设计及应用研究。以皮革制品作为南丰傩面具艺术元素延续和传承的物质载体,将南丰傩面具艺术符号应用于现代箱包设计中,拓宽南丰傩面具艺术符号的开发思路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丰傩面具 傩文化 图案设计 箱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