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风格”还是“论文笔”?--布封Discours Sur Le Style范译版本考释与现代文学风格论反思
1
作者 任悦 姚爱斌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长期以来,学界皆视《译文》杂志1957年9月号刊出的范希衡译《论风格》为布封演说Discours Sur Le Style的权威译本,但在同为范译的1958年版《布封文钞》中,却有与之相异的《论文笔》译本。结合范氏其他译著,可以推断《论文笔》才是其本... 长期以来,学界皆视《译文》杂志1957年9月号刊出的范希衡译《论风格》为布封演说Discours Sur Le Style的权威译本,但在同为范译的1958年版《布封文钞》中,却有与之相异的《论文笔》译本。结合范氏其他译著,可以推断《论文笔》才是其本人所认可的原译本,《论风格》则极可能是《译文》杂志编辑修改其核心概念Style译法后的刊本。在西方Stylistics(语体学)中,Style的主要内涵是指具有不同特征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布封演说原文所论Style也是指具有规范性的文章笔法,即有层次和计划的语言表达方式,范氏采用的“文笔”这一译法准确传达了这一内涵。但在“风格”译名之下,Style概念关联的个性特征之维往往被加以突出,甚至成为主导性语义,而其所指称的“语言形式”这一基本内涵则被严重遮蔽。考释布封演说的不同译文,解读相关概念语义,不仅能够厘清诸多误读,更能在此基础上反思中国现代文学风格论的学理缺失,推动文体学、语体学、风格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希衡 style 风格 文笔 语言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yleBiFormer:融合BiFormer和可逆残差块的风格迁移
2
作者 刘昭阳 樊瑶 姜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7-44,共8页
针对CNN在捕获图像全局特征的局限性,以及Transformer在参数利用率上的不足,文中提出一种融合BiFormer和可逆残差块的风格迁移模型StyleBiFormer。首先使用语义位置编码,为模型提供Patch的语义信息和位置信息;然后使用编码器和可逆残差... 针对CNN在捕获图像全局特征的局限性,以及Transformer在参数利用率上的不足,文中提出一种融合BiFormer和可逆残差块的风格迁移模型StyleBiFormer。首先使用语义位置编码,为模型提供Patch的语义信息和位置信息;然后使用编码器和可逆残差块提取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有效避免了特征信息丢失问题;最后使用解码器融合最匹配的内容特征与风格特征,生成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图像。定性和定量实验证明StyleBiFormer的有效性,与其他主流方法中效果最好的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在SSIM上增长了7%,在Gram Loss上降低了3%,生成的图像视觉效果较好,在保留全局特征的同时,避免了特征泄露问题。所提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取并融合语义相似度最高的内容特征与风格特征,实现了生动的风格迁移效果,使原始图像在保留原有语义的同时,能够呈现出全新的风格面貌,能够较好地满足现实中的图像风格迁移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N 风格迁移 BiFormer 可逆残差块 语义位置编码 语义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Pixel2style2Pixel的年龄转化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桂列林 黄山 印月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2-174,共13页
年龄转化在刑侦、人脸识别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常见的年龄转化方法需要使用成对带有年龄注释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并且存在生成图像质量低、年龄语义信息不够解耦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Pix2style2Pix的训练框架中,引入年龄识别、context... 年龄转化在刑侦、人脸识别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常见的年龄转化方法需要使用成对带有年龄注释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并且存在生成图像质量低、年龄语义信息不够解耦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Pix2style2Pix的训练框架中,引入年龄识别、contextual损失函数,对整体损失函数做出符合年龄转化的改进,提取年龄信息并保证图像质量。改进编码网络配合损失函数对潜在空间的图像进行编辑,提出一种基于Pixel2style2Pixel的年龄转化方法。通过FFHQ、CelebA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不采用成对年龄注释的训练集下,改进后的损失函数能生成更符合期望年龄的转化图像,人脸相似度距离为0.346、FID为45.69、SSIM为0.593 6、PSNR为19.64 dB,均优于对比方法,证明所提方法能够生成高质量、年龄语义高度解耦的转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xel2style2Pixel 人脸年龄转化 styleGAN 损失函数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yle3D的羽绒服虚拟缝制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文馨雨 郭敏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74,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羽绒服装缝制中,由于工艺繁多耗时且不能快速直观呈现着装效果,而导致羽绒服装生产成本高,用户体验满意度低、较难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问题,以一款羽绒服外套为研究对象,借助Style3D建模软件完成3D虚拟缝制,并对缝制工... 为了解决传统羽绒服装缝制中,由于工艺繁多耗时且不能快速直观呈现着装效果,而导致羽绒服装生产成本高,用户体验满意度低、较难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问题,以一款羽绒服外套为研究对象,借助Style3D建模软件完成3D虚拟缝制,并对缝制工艺进行改进与优化,探讨高效可行的羽绒服装虚拟缝制工艺措施。结果表明:采用直接生成里层的方法,可有效减少虚拟缝制时间;选择合适的缝纫线类型,可使服装缝制外观更加整洁;对羽绒服底摆进行单独剪切可实现便利充绒的效果;通过将面料剪切为单层可实现袖口的双层折边效果,增加面料的额外渲染厚度,可减少碰撞检测时间,亦可提高模拟逼真度。研究结果可对类似类型服装的虚拟缝制与高效模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yle3D 羽绒服 虚拟缝制 工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yle-GAN瑶族景观导识系统设计研究
5
作者 刘宗明 陈旭辉 梁熙楠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6-50,共15页
目的为提升生成对抗网络在非遗景观导识系统中的创新应用,进而强化瑶族地方文化传播属性。方法首先对导识系统各要素和瑶族地方文化特性进行分类和归纳,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导识系统各设计要素和风格特征进行权重分配;其次,将评... 目的为提升生成对抗网络在非遗景观导识系统中的创新应用,进而强化瑶族地方文化传播属性。方法首先对导识系统各要素和瑶族地方文化特性进行分类和归纳,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导识系统各设计要素和风格特征进行权重分配;其次,将评分较高的导识系统设计要素和风格特征构建映射矩阵;最后,将选定的风格特征融入风格生成对抗网络(Style-GAN)以辅助瑶族景观导识系统设计。结果本研究集成了多领域跨学科交叉理论模型,将FAHP与Style-GAN相融合,重构地方文化产业的导识交互系统。结论通过以瑶族刺绣为案例,其传统纹样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机结合可有效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该研究也为文化导识系统整合设计及相关语义提炼提供了创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识系统 模糊层次分析法 style-GAN 瑶族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杨雪 宋佳殷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3,共16页
维护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养方式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家庭... 维护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养方式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的影响及亲子关系的作用机制,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法等验证实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并使用Bootstrap法检验影响机制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养方式显著影响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与忽视型教养方式相比,权威型教养方式促进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尽责性、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和集体融入感的积极发展,且优于放任型教养方式;而专制型教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家庭教养方式通过影响亲子关系间接影响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权威型教养方式使亲子冲突的发生率降低,并增加青少年对家长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从而促进社会心理发展。放任型教养方式对改善亲子关系并正向影响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的效果不如权威型。专制型教养方式容易引起亲子冲突,并使青少年削减对家长的信任与依赖,不利于其社会心理健康发展。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女孩、乡村、10~12岁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效果更佳;专制型教养方式对10~12岁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负面效果更明显;放任型教养方式对男孩社会心理发展的促进效果更显著。选择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建立高质量亲子关系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和育儿观,通过陪伴、互动和交流建立亲子间信任桥梁,要设定明确的教育期望和行为界限;要不断学习新的育儿技巧、接受先进的育儿理念,顺应时代背景适当调整教养策略以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根据孩子的个体特点和家庭环境综合考虑适宜的教养方式,从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要多部门联合、医教体融合、家校社协同,共同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积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家庭教养方式 亲子关系 社会心理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形成:数字平台如何产生更大效益 被引量:6
7
作者 蒋海曦 蒋晋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本文以数字平台如何产生更大效益的机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数字平台的现象与特征、数字平台获取更大效益的逻辑与实现条件、数字平台获取更大效益的社会影响、数字平台获取更大效益的路径等问题。本文认为,利用零价格无偿占有数据,利用... 本文以数字平台如何产生更大效益的机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数字平台的现象与特征、数字平台获取更大效益的逻辑与实现条件、数字平台获取更大效益的社会影响、数字平台获取更大效益的路径等问题。本文认为,利用零价格无偿占有数据,利用大数据获取用户的兴趣方向占有更多数据流量,其效益形成于数据商品售卖之前,是数字平台获取更大效益的现象特征;数字平台通过精准的数字管理、有趣的观念驱动、去技能化的完成,形成获取更大效益的条件;数字平台通过平台垄断、无限制锁定用户、使社会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难以区分、使社会关系异化等形式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应通过加强数字平台的科学管理、正确评估平台形成的价值、解决数字平台的数字产权确认问题以及创新平台商业新模式,努力克服数字平台获取更大效益的弊端,促进数字平台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平台 效益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郁建兴 葛佳楠 徐越倩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2,共8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的追求贯穿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今天,它不仅作为一种统合效率与公平的发展概念,更作为一个现代治理体系,涵盖复杂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其核心政策议题包括:以高质量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的追求贯穿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今天,它不仅作为一种统合效率与公平的发展概念,更作为一个现代治理体系,涵盖复杂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其核心政策议题包括:以高质量发展突破增长极限、以分配正义优化资源流动、以公共服务赋能个体发展、以区域协调推进空间正义、以精神富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治理看待发展等。共同富裕超越了传统发展型国家和福利国家模式,强调在多元主体协调、多维空间互动及多领域目标兼顾的框架内实现国家与个体、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共同富裕强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消除由制度造成的结构性不正义,是对全球正义价值诉求和制度构想的回应。未来,共同富裕的关键议题包括效率与公平调适的时机与幅度问题,数字技术时代的“新的匮乏”与分配问题,以及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治理体系 体制机制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统家具文化融合艺术特征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军 刘垚青 +1 位作者 郝水菊 覃祺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4,共6页
我国传统家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形式由材料、工艺、结构、装饰共同组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造物智慧及工艺技巧,蕴含着优秀的文化、技艺、装饰艺术基因,其表现特征也反映出了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及文化... 我国传统家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形式由材料、工艺、结构、装饰共同组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造物智慧及工艺技巧,蕴含着优秀的文化、技艺、装饰艺术基因,其表现特征也反映出了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及文化内涵。研究了我国文化交流在传统家具上的体现以及我国传统家具中文化融合的艺术特征,并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的交融:朴素唯物崇拜与宗教艺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欧洲宫廷家具艺术与我国传统家具文化,以期为我国传统家具的研究提供新视角,为解读传统家具艺术内涵探索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具 造型 结构 装饰 融合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经济属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卫东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1,156,共15页
在高质量发展语境下,新时代的人文经济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动力。本文在该背景下回顾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经济属性,强调其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根本区别,并进一步梳理了包括儒家人文经济思想和西方人文经济思想... 在高质量发展语境下,新时代的人文经济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动力。本文在该背景下回顾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经济属性,强调其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根本区别,并进一步梳理了包括儒家人文经济思想和西方人文经济思想在内的人文经济思想渊源,指出人文经济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在中国,现代化视域下人文经济的基本内涵,共包括人民经济、共富经济、市场经济、道德经济、文化经济、审美经济和绿色经济七个方面。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挑战。理论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人文经济属性的关键,需要深入研究制约人文经济发展的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文经济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长教育期望的阶层差异及其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荣 林昊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0,F0002,共9页
本研究利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当前中国家长教育期望的阶层差异及对其教养方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有限,家长普遍对子女抱有较高的教育期望;(2)家长教育期望对教养方式有显著影响,教育期望越高... 本研究利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当前中国家长教育期望的阶层差异及对其教养方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有限,家长普遍对子女抱有较高的教育期望;(2)家长教育期望对教养方式有显著影响,教育期望越高,家长选择专制型教养方式的概率越高;(3)家长教育期望对教养方式的影响不存在阶层差异,只要家长抱有相似的教育期望,无论处于何种阶层地位,都有可能采用类似的教养方式。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并为提升底层的教育信念进而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期望 教养方式 阶层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向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泽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1,共13页
时间和时间性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主题,时间具有认识世界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确立与发展,超越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一元线性发展观”“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依附论”及“世界体系论... 时间和时间性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主题,时间具有认识世界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确立与发展,超越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一元线性发展观”“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依附论”及“世界体系论”等基于时间线性叙事的现代化的经典论述和基于“世界帝国主义时间”的现代性隐喻,实现了对“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时间地理学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时空高度压缩、多重叠加、并联式与跨越式发展的事件性时间性过程,是一个整体性与局部性、连续性与断裂性、渐进性与飞跃性不断推进的变迁性时间性过程。作为中国时间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建设美好人类社会、解决人类共同发展问题、拓展世界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的时间多样性、后发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时间向度 中国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化现代转型:基本特质、演化脉络与关键聚焦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亚莉 王则晖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1,共9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思维、民族性格和民族理想。中华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特质体现在其生生不息的主体连续观、革故鼎新的文化创新观、团结一体的国家统一观、求同存异的交往包容观、协和万邦的文明和平观。中华文化现...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思维、民族性格和民族理想。中华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特质体现在其生生不息的主体连续观、革故鼎新的文化创新观、团结一体的国家统一观、求同存异的交往包容观、协和万邦的文明和平观。中华文化现代转型的演化脉络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导向,朝着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的时代路径转型。中华文化现代转型关键在于坚持党对文化转型和发展的领导权,发掘中华文化现代转型中的人民首创智慧,保障中华文化代际传承中的文化生命力,增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文化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文化形态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历史经纬、发展主线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凤水 童政杰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农业农村领域的遵循与延伸。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漫长而曲折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为理论指...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农业农村领域的遵循与延伸。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漫长而曲折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为理论指导,以“大国小农”为现实基础,以坚持人民至上为价值旨归的发展主线。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应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市场激励为导向,以绿色发展为原则,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深度嵌入中,实现传统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转变,引导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型,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制度创新 市场激励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运动式治理的价值意蕴、实践限度与转型路径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京林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8,共9页
运动式治理是一种非常态化与非制度化的治理方式。大学运动式治理以高效、协同、服务为治理理念,以党政复合体制为主导机构、以行政—学术双元运行载体为治理结构,以行政权力为动力机制、以组织动员为运行机制、以资源集中为保障机制,... 运动式治理是一种非常态化与非制度化的治理方式。大学运动式治理以高效、协同、服务为治理理念,以党政复合体制为主导机构、以行政—学术双元运行载体为治理结构,以行政权力为动力机制、以组织动员为运行机制、以资源集中为保障机制,在特定时期内针对突发性、紧急性或久拖未决的重大治理事务展开的专项行动,以快速实现治理目标。大学运动式治理嵌入大学治理实践中,研究通过“价值—限度—转型”3个维度探索运动式治理的有效性、适用限度与未来图景。在效能方面,大学运动式治理既是大学面临治理压力与资源限制的理性选择,又是应对科层常规治理失灵的有效手段,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大学运动式治理展现了中国大学治理的智慧,提供了中国大学治理方案。在限度方面,大学运动式治理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大学运动式治理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价值、运行与效果等方面的限度,具体表现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内卷化困境以及治理效果的短期绩效与长期持续性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实现大学运动式治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推动运动式治理与科层常规治理的衔接,健全大学治理制度,完善治理体系,实现大学运动式治理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式治理 大学治理 科层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银洞子地区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娟萍 姚韦卓 +1 位作者 张江华 欧阳征健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9,共11页
厘清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银洞子地区的构造特征,是选择合理的、客观的地震地质解释方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详细野外地质调查、构造解析和室内地震地质解释相互印证的方法,笔者对银洞子地区构造特征进行研究,以选取合理的地震地质解释... 厘清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银洞子地区的构造特征,是选择合理的、客观的地震地质解释方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详细野外地质调查、构造解析和室内地震地质解释相互印证的方法,笔者对银洞子地区构造特征进行研究,以选取合理的地震地质解释方案。结果表明:银洞子地区共经历了4个主要演化阶段,分别是加里东期“古脊梁”形成,燕山中期构造变形定型,燕山晚期的前期伸展和后期整体抬升遭受剥蚀,喜马拉雅期构造调整兼走滑。深层滑脱型单向西倾冲断构造为研究区的基本构造模式;其中,基本构造样式为一系列西倾单向叠瓦状冲断组合,表现为自东向西依次出露奥陶系、寒武系和元古宇,变形强度、抬升幅度依次增强,而滑脱层主要发育于深层。对银洞子地区地震剖面进行综合地质解释表明,深层滑脱型单向西倾冲断构造模式是研究区客观的、合理的地质解释模式。研究成果对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勘探区带优选和地震地质解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演化 构造样式 地震地质解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现代性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庚香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从世界现代化历史来看,西方率先开启了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石的现代化探索,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发生深刻变革,形塑了以资本逻辑、工具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特征。但与此同时,西方现代性悖论导致了...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从世界现代化历史来看,西方率先开启了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石的现代化探索,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发生深刻变革,形塑了以资本逻辑、工具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特征。但与此同时,西方现代性悖论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冲突、个体与共同体以及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之间的张力等问题。在反思资本主义带来的现代性悖论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将价值理性同工具理性、历史理性、理论理性、实践理性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创造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在实践中具体地解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面临的价值难题,从而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性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唯一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新的现代性理论框架作为支撑,这样才能确保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既能稳固中华文明根基,又不偏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方向。深入探索新现代性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面而多维度地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促进世界现代化进程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性 新现代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制度、机制与能力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大才 王国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实现人民福祉的基础,也体现着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基层治理的现实情境与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差距,推进中国式基层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实现人民福祉的基础,也体现着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基层治理的现实情境与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差距,推进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从制度、机制和能力三个维度加以考量。制度是现代国家运行和发展的规则和秩序基础,推进中国式基层治理制度现代化需要完善基础型制度、拓展框架型制度和强化规则型制度。制度的有效运转需要机制勾连衔接,即以机制激活、连接、协同和维持各项制度的运行。推进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需要优化程序机制、健全激励机制、深化协商机制。健全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基层组织和治理主体拥有强大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即提升多重面向的响应能力、服务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参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层治理 现代化 制度 机制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探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瑞华 余婧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问题,也是通过企业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变革而衍生的新型生产关系问题。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聚焦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问题,也是通过企业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变革而衍生的新型生产关系问题。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聚焦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参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深化关键性体制机制改革,以建设现代新型企业为抓手,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发挥核心功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企业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优化、超越:DeepSeek技术创新的中国模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欣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共11页
DeepSeek是中国AI大模型的典型代表。在基础层面,DeepSeek继承并学习了其他大模型的理论和技术,在算力、算法和数据三方面走的是一条学习借鉴之路。在技术层面,它对芯片算力进行了深度挖掘,对算法模型进行了优化改进,并对数据资源进行... DeepSeek是中国AI大模型的典型代表。在基础层面,DeepSeek继承并学习了其他大模型的理论和技术,在算力、算法和数据三方面走的是一条学习借鉴之路。在技术层面,它对芯片算力进行了深度挖掘,对算法模型进行了优化改进,并对数据资源进行了筛选和优化,从而走出了一条优化创新之路。在应用层面,它通过降低成本、落地应用、开源普及,用尽可能小的资金和算力投入,开发出了功能强大的大模型;同时,通过开源普及赢得了广泛的信任,为自己的未来技术生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条当前最切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创新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生动实践,对中国的技术创新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中国式现代化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大模型 中国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