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叶葡萄酒品质指标和香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威 谢林君 +5 位作者 黄羽 成果 丰景 庞丽婷 杨磊 张劲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7,共10页
以圆叶葡萄(Muscadinia rotundifolia Michx.)Noble和优系T3为原料,采用“放血法”酿造干红和桃红葡萄酒,并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进行香气分析。通过感官评价、香气活度值(OAV)和香韵分析法,探讨了... 以圆叶葡萄(Muscadinia rotundifolia Michx.)Noble和优系T3为原料,采用“放血法”酿造干红和桃红葡萄酒,并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进行香气分析。通过感官评价、香气活度值(OAV)和香韵分析法,探讨了不同类型葡萄酒的风味特征和品质差异。结果显示,各酒样在酒精度、总糖、单宁、总酚等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所有酒样共检测出68种香气物质,包括16种醇类、38种酯类、7种酸类和7种其他物质,其中异戊醇、辛醇、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等为主要活性香气成分;圆叶桃红葡萄酒在香气和感官评估中表现突出,具有浓郁的果香、较强的花香和脂香,展现出复杂且丰富的香韵;干红酒样则以果香为主,伴有花香和脂香,呈现出丰富的香韵结构。在“放血法”工艺框架下,圆叶葡萄红色品种不仅能酿造出风味迥异的干红和桃红葡萄酒,还展现了其在多维度酿造中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叶葡萄 桃红葡萄酒 干红葡萄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香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梨慕萨莱思产品研发及响应面优化研究
2
作者 李瞻君 张晓栋 +2 位作者 龙碧秀 曹云 侯旭杰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选用新疆库尔勒香梨与和田红葡萄,酿制出一款香梨慕萨莱思。保持传统酿造工艺,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探讨香梨慕萨莱思生产中果汁浓缩温度、浓缩时间、香梨浓缩汁或鲜榨汁添加量对慕萨莱思品质的影响。香梨慕萨莱思最佳工艺参数为香梨鲜榨... 选用新疆库尔勒香梨与和田红葡萄,酿制出一款香梨慕萨莱思。保持传统酿造工艺,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探讨香梨慕萨莱思生产中果汁浓缩温度、浓缩时间、香梨浓缩汁或鲜榨汁添加量对慕萨莱思品质的影响。香梨慕萨莱思最佳工艺参数为香梨鲜榨汁添加量30%,浓缩锅油浴温度160℃,浓缩时间121 min。在此条件下香梨慕萨莱思的口感丰富、风味独特、香气浓郁、酸甜适中,酒精度为12.01%,pH值为3.88,总糖质量浓度为38.28 g/L,总酸质量浓度为6.53 g/L,总酚质量浓度为683 mg/L;仅添加葡萄浓缩汁发酵的传统慕萨莱思总酚质量浓度为504 mg/L,香梨慕萨莱思的总酚质量浓度明显高于传统慕萨莱思。通过UPLC-VION IMS Qtof对添加香梨鲜榨汁发酵的慕萨莱思产品进行分析鉴定,得到88种化合物。香梨慕萨莱思产品的研发,改变了传统慕萨莱思原料单一或浓缩工艺导致原果香气成分的部分损失,丰富了慕萨莱思产品种类,新产品的研发为慕萨莱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萨莱思 和田红葡萄 香梨汁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葡萄皮红微胶囊pH指示膜的制备及其在虾新鲜度监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赵正禾 刘红林 +4 位作者 汤俊炀 江春燕 程颖 何宾宾 陈赛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0-227,共8页
为增强指示膜中天然花青素的稳定性,以明胶(gelatin,GEL)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壁材包埋葡萄皮红(grape-skin red,GSR)合成微胶囊,并融入马铃薯淀粉(potato starch,PS)和花生壳纤维素(peanut shell cellulose,PSC)中制备PS/PSC GEL/GS... 为增强指示膜中天然花青素的稳定性,以明胶(gelatin,GEL)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壁材包埋葡萄皮红(grape-skin red,GSR)合成微胶囊,并融入马铃薯淀粉(potato starch,PS)和花生壳纤维素(peanut shell cellulose,PSC)中制备PS/PSC GEL/GSR/CS指示膜。对薄膜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并将指示膜应用于南美白对虾的新鲜度监测中。结果显示,当微胶囊、PSC、PS以2∶3∶50的质量比制备复合膜时,相对于PS/PSC/GSR膜,GSR微胶囊化可以将指示膜拉伸强度从11.95 MPa提高到13.25 MPa,熔点提高了11℃,储存在4℃(冷藏)下、避光、30%RH环境下均可保存15 d内不出现明显色差,且表现出极高的pH颜色响应。将该指示膜在南美白对虾的新鲜度监测中验证应用性,指示膜的颜色随着虾变质呈现红色-灰色-黄色的变化,对虾的挥发性盐基氮等腐败指数变化与指示膜的色度值变化呈相同趋势,色差可视,且将颜色稳定性延长了2 d。因此,该新鲜度指示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食品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指示膜 微胶囊 葡萄皮红 马铃薯淀粉 虾新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冷方式结合1-甲基环丙烯对红提葡萄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自芹 李文绮 +3 位作者 王纪文 马小宁 赵志永 党富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0,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预冷方式结合1-甲基环丙烯(1-MCP)对红提葡萄预冷速度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红提葡萄为试材,分别用隧道式原位差压预冷装置、预蓄冷周转箱、冷库预冷三种预冷方式结合1.5μL/L 1-MCP熏蒸处理,无1-MCP熏蒸作为对... 【目的】研究不同预冷方式结合1-甲基环丙烯(1-MCP)对红提葡萄预冷速度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红提葡萄为试材,分别用隧道式原位差压预冷装置、预蓄冷周转箱、冷库预冷三种预冷方式结合1.5μL/L 1-MCP熏蒸处理,无1-MCP熏蒸作为对照(CK)。置于(0±0.5)℃、相对湿度85%的保鲜库中贮藏,每20 d测定1次果实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隧道式原位差压预冷、预蓄冷周转箱处理的红提葡萄降温速率明显比冷库预冷的速率快,1.5μL/L 1-MCP结合隧道式差压预冷、预蓄冷周转箱处理的果实较1-MCP结合冷库及CK处理的果实腐烂率和落粒率低,对葡萄的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的保留具有积极的作用,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丙二醛(MDA)含量,激发了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较好的维持了果实品质和营养成分,有效延缓了果实的衰老进程。【结论】1.5μL/L 1-MCP结合隧道式原位差压预冷处理,推迟了红提葡萄的后熟软化衰老进程,保持了果实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提葡萄 1-甲基环丙烯 不同预冷方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差异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高俊 辛雨宸 +5 位作者 祝潇 吴广 张雨欣 谢卓君 张振文 谢沙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0,共9页
‘红地球’是我国主栽的鲜食葡萄品种之一,由于其喜光的特性,不同产区的果实品质存在差异。对云南、山东、陕西和宁夏4个产区的‘红地球’葡萄14个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云南产区的果实粒质量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和香气物质含量... ‘红地球’是我国主栽的鲜食葡萄品种之一,由于其喜光的特性,不同产区的果实品质存在差异。对云南、山东、陕西和宁夏4个产区的‘红地球’葡萄14个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云南产区的果实粒质量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和香气物质含量较低,总酚和黄烷醇含量均较高;山东产区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还原糖含量较低,总花色苷含量最高,其中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等3种单体花色苷含量较高;陕西产区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酚、单宁含量均较高,但花色苷和香气含量较低;宁夏产区的果实理化指标均较低,总花色苷和单体花色苷总量较低,但花青素3-O-葡萄糖苷含量则高于其他产区,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均为最高。该研究为各地区‘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调控和生产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 葡萄 果实 不同产区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射光谱技术的红提pH和硬度无损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升 王伟 解万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6,共8页
红提pH和硬度决定着果实的口感和收获后的品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透射光谱的红提pH和硬度(Firmness,FI)的检测方法。首先采集360个全生长周期红提样本光谱数据并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建模,以此确定最好的光谱预处理方法。然后分别采用... 红提pH和硬度决定着果实的口感和收获后的品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透射光谱的红提pH和硬度(Firmness,FI)的检测方法。首先采集360个全生长周期红提样本光谱数据并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建模,以此确定最好的光谱预处理方法。然后分别采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SPA)、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ni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UVE)、CARS-SPA、UVE-SPA数据降维方法对光谱进行特征变量提取,分别建立红提pH和硬度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检测模型。红提果粒的pH和硬度的最优预测模型分别为移动平均法(Moving-Average Method,MA)-CARS-SPA-PLSR和MA-UVE-SPA-PLSR,两个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Prediction,RP)分别为0.9882、0.9588,残差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分别为6.5857、3.5167。结果表明,透射光谱技术可应用于红提果粒pH和硬度的检测,为全生长周期红提果粒pH和硬度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提 PH 硬度 可见/近红外透射技术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瓦提红葡萄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功 王丽玲 +4 位作者 霍亚蒙 吾拉尔·吐吾列巴衣 侯旭杰 李璐 黄新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21-127,共7页
酵母菌在传统慕萨莱思发酵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传统慕萨莱思工业化生产的质量,采用传统分离方法从阿瓦提红葡萄果实中分离筛选酵母菌,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种进行鉴定,并对其耐受性进行分析,同时将性能优良... 酵母菌在传统慕萨莱思发酵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传统慕萨莱思工业化生产的质量,采用传统分离方法从阿瓦提红葡萄果实中分离筛选酵母菌,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种进行鉴定,并对其耐受性进行分析,同时将性能优良的酵母菌应用于慕萨莱思发酵。结果表明,酵母菌J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其余5株为丝孢毕赤酵母属(Hyphopichia)。菌株J、J1、J2的酒精耐受能力和耐酸能力较强,菌株J的耐糖性能优于J1和J2,可耐受500 g/L葡萄糖浓度。3株酵母菌发酵慕萨莱思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发酵慕萨莱思速度较快,酿出的慕萨莱思甘甜醇厚、酸甜协调、果香和焦香较浓郁,感官评分为(85.10±3.64)分。综上,分离出的酿酒酵母J具有良好的发酵慕萨莱思潜力,可作为扩大生产菌株,为提高慕萨莱思质量及品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萨莱思 酵母菌 阿瓦提红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红地球”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天菊 沈庆庆 况世雪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5,共9页
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对“红地球”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为葡萄保鲜技术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以“红地球”葡萄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5个浓度(0、50、100、200、400μmol/L)的外源褪黑素浸泡“红地球”葡萄果实0.5 h,常温贮... 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对“红地球”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为葡萄保鲜技术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以“红地球”葡萄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5个浓度(0、50、100、200、400μmol/L)的外源褪黑素浸泡“红地球”葡萄果实0.5 h,常温贮藏,测定果实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到第16 d时,CK组霉变严重,失重率达到35.4%,而外源褪黑素处理组均只有轻微霉点,失重率为23.8%~33.2%,且可溶性糖、MDA、PPO、POD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说明外源褪黑素能有效减缓“红地球”葡萄果实采后的失水失鲜和霉变,维持葡萄果实贮藏期间的品质,保持果实良好口感,其中,以100μmol/L外源褪黑素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褪黑素 贮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蓝光诱导下红地球葡萄VvBES1-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9
作者 党仕卓 周娟 +3 位作者 汤学燊 刘鑫 张亚红 袁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2-632,共11页
BRI1-EMS-Suppressor 1(BES1)是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重要的转录因子,已被证实在调控植物光形态建成及花芽发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VvBES1是否响应红蓝光调控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及在该调控模式下VvBES1的表达规律,本研究以红地球葡... BRI1-EMS-Suppressor 1(BES1)是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重要的转录因子,已被证实在调控植物光形态建成及花芽发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VvBES1是否响应红蓝光调控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及在该调控模式下VvBES1的表达规律,本研究以红地球葡萄花芽为试验材料,温室自然光作为对照(CK),红蓝4∶1(R4B1)为光照处理,从前期转录组数据筛选获得VvBES1-1(Vitvi10g00636),同源克隆获得该基因编码序列(CDS),全长1026 bp,编码34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VvBES1-1蛋白含有1个BES1家族高度保守的BES1-N结合结构域,与河岸葡萄属于同一亚族。VvBES1-1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VvBES1-1时空表达模式显示,VvBES1-1在各时期均有一定表达,但是在R4B1处理期间表达量显著低于自然光,9月15日(花序二级轴发育期)表达量达到最高,由此推测VvBES1-1在红地球葡萄花序二级轴发育期发挥重要作用。VvBES1-1烟草异源转化试验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表现出花期延迟、节间缩短等表型特征,外源BR处理下VvBES1-1基因表达量均明显上调表达,VvBES1-1在光介导控花芽分化的过程中表达模式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同红地球葡萄中的一致。本研究结果为VvBES1-1参与红蓝光介导BR信号调控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VvBES1-1 BR信号 表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摘叶处理对‘红地球’葡萄品质及部分类黄酮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杨博唯 曾茂宇 +1 位作者 张振文 谢沙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
以‘红地球’葡萄为材料,分别在果实转色始期和转色末期进行1、2、4片摘叶处理,对不同摘叶处理的果实理化指标、果皮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并将这些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同时选择得分较高的2个处理,对其类黄酮合成相... 以‘红地球’葡萄为材料,分别在果实转色始期和转色末期进行1、2、4片摘叶处理,对不同摘叶处理的果实理化指标、果皮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并将这些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同时选择得分较高的2个处理,对其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和转录因子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并对酚类物质含量与类黄酮合成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摘叶处理对葡萄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多数摘叶处理提升了果实的糖含量,增加了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上调了类黄酮相关基因和转录因子的相对表达量,CHS3、DFR1、FAOMT、CHI2和GST4基因与酚类物质的含量关系密切。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在‘红地球’葡萄转色末期从结果枝基部摘除1片叶处理,所得果实的综合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 鲜食葡萄 品质 酚类物质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不同红葡萄品种与葡萄酒花色苷组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雨陶 何怀华 +2 位作者 曹圆 曾青青 张振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
选用8个欧亚种酿酒葡萄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对不同品种红葡萄及葡萄酒中花色苷进行分析,探究其组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红葡萄及葡萄酒间基本理化指标及花色苷组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在8个供试葡萄品种中均... 选用8个欧亚种酿酒葡萄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对不同品种红葡萄及葡萄酒中花色苷进行分析,探究其组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红葡萄及葡萄酒间基本理化指标及花色苷组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在8个供试葡萄品种中均检测到五类花色苷,根据甲基化和酰化程度分为9种单体花色苷,赤霞珠、马瑟兰和西拉葡萄果皮和葡萄酒中单体花色苷总含量较高且酒样颜色较深,媚丽和美乐果皮中的花色苷含量较低且酒样颜色较浅。马瑟兰、赤霞珠和西拉葡萄果皮中花翠素类花色苷含量较高,尤其是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分别为(35.33±0.29)mg/g、(24.68±0.94)mg/g和(27.07±0.01)mg/g,美乐和媚丽葡萄果皮和葡萄酒中花色苷修饰程度显著低于马瑟兰、赤霞珠和西拉(P<0.05)。结果显示,马瑟兰、赤霞珠和西拉葡萄花色苷含量高、其葡萄酒颜色好且在陈酿过程中更稳定,可作为着色优良的酿酒葡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葡萄 品种 葡萄酒 花色苷 组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红提黑布林复合果酒发酵工艺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森艳 李秀秀 +3 位作者 夏继蓉 卢珍兰 密更 李志红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为研究红提黑布林复合果酒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红提与黑布林的质量比、果酒酵母添加量、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复合果酒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结果... 为研究红提黑布林复合果酒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红提与黑布林的质量比、果酒酵母添加量、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复合果酒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复合果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红提与黑布林的质量比1:1、果酒酵母添加量0.3%、初始糖度25%、发酵温度23℃、发酵时间5 d。在此优化条件下,所得果酒酒精度9.1%vol,残糖9.6%,感官评分91分,果酒呈橘红色,果香浓郁,口感醇厚。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果酒发酵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提 黑布林 复合果酒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提慕萨莱思发酵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13
作者 吴汝梅 陈其玲 +3 位作者 阿依排日·阿迪力 古丽孜巴·艾合麦提 张婉雪儿 杨兴元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2-188,共7页
在慕萨莱思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以新疆红提为原料酿造红提慕萨莱思。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提慕萨莱思的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皮渣与水质量比1.0∶1.3、初始糖度25°Bx、初始pH ... 在慕萨莱思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以新疆红提为原料酿造红提慕萨莱思。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提慕萨莱思的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皮渣与水质量比1.0∶1.3、初始糖度25°Bx、初始pH 3.7。在此优化条件下,红提慕萨莱思酒体鲜艳明亮、呈红色调,口感圆润,具有慕萨莱思特有的风格,感官评分为90分,酒精度为11.36%vol,总酚含量为449 mg/L,总酸含量为7.2 g/L,挥发酸含量为0.6 g/L,残糖含量为17.15 g/L。红提慕萨莱思具有一定的风味及营养优势,可为红提精深加工及慕萨莱思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提 慕萨莱思 响应面法 发酵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提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伏志成 张学岗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123-125,共3页
S-诱抗素是由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生的一种无毒、无残留对食品及人体健康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探究S-诱抗素对红提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者选用10%S-诱抗素可溶性粉剂2500倍液、3333倍液、5000倍液、10000倍液、20000倍液、0.01%... S-诱抗素是由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生的一种无毒、无残留对食品及人体健康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探究S-诱抗素对红提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者选用10%S-诱抗素可溶性粉剂2500倍液、3333倍液、5000倍液、10000倍液、20000倍液、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3333倍液在葡萄绒球期灌溉,测量果实成熟后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10%S-诱抗素可溶性粉剂能够有效增加葡萄果实果粒重、单穗重、产量,提高红提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及原花青素含量,推荐施用浓度为2500-3333倍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红提葡萄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设施红提葡萄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赵李阳 周娟 张凯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9-61,共3页
为切实有效提升拉萨设施红提葡萄的产量与品质,通过多年栽培实践,从苗木定植、栽培管理、修剪技术、水肥管理、花果整形、果实采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适宜拉萨设施红提葡萄增产的关键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红提葡萄 设施 高产 栽培 拉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果皮花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 被引量:87
16
作者 杨夫臣 吴江 +2 位作者 程建徽 徐凯 陈俊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7-292,共6页
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葡萄果皮中花色素的提取方法及色素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盐酸-无水甲醇的提取葡萄果皮色素效率最高,其次是95%乙醇-4.7%盐酸(v/v=85/15)、1%盐酸-无水乙醇;以1%盐酸-无水乙醇为提取液,葡萄果皮质量与提... 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葡萄果皮中花色素的提取方法及色素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盐酸-无水甲醇的提取葡萄果皮色素效率最高,其次是95%乙醇-4.7%盐酸(v/v=85/15)、1%盐酸-无水乙醇;以1%盐酸-无水乙醇为提取液,葡萄果皮质量与提取液的料液比宜为1∶5~1∶10(m∶v,g/mL)。光谱特性分析表明,葡萄皮花色素属于花色素苷类,其稳定性受溶液的pH值影响最大,当溶液pH≥9时,特征光谱消失。葡萄花色素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但在光下降解速度加快,受热后在光下降解更快;Fe3+对葡萄花色素的不良影响大于Zn2+、Ca2+;高浓度的蔗糖、果糖对花色素有一定的护色效应,而葡萄糖对其影响不明显;维生素C、苯甲酸钠对花色素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花色素 提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剥和GA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实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0
17
作者 陈锦永 方金豹 +2 位作者 顾红 张威远 魏世忠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0-614,共5页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于2003、2004年分别在河南长垣、开封及新密进行了4个独立试验,主要研究了环剥和GA3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粒大小、果穗重量、种子数目、果梗耐拉力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于红地球葡萄果粒横径15-16mm时主干环剥可增...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于2003、2004年分别在河南长垣、开封及新密进行了4个独立试验,主要研究了环剥和GA3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粒大小、果穗重量、种子数目、果梗耐拉力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于红地球葡萄果粒横径15-16mm时主干环剥可增大果粒10%左右,应用GA340-60mg/L水溶液浸蘸果穗,可显著增大果粒,增加果穗重量,对果穗其他性状、成熟期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剥 GA 红地球葡萄 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遮阴对新疆‘红地球’葡萄果实着色的影响 被引量:39
18
作者 孟祥云 王枝翠 +3 位作者 王雨歌 樊新民 赵宝龙 刘怀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新疆‘红地球’葡萄果实着色过深的问题。【方法】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分析了地面遮阴对‘红地球’果实着色的抑制作用,以及果皮锦葵色素(Mv)含量与UFGT酶活性积累的关系。【结果】不同程度地面遮阴处理对果实着色有显... 【目的】探讨新疆‘红地球’葡萄果实着色过深的问题。【方法】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分析了地面遮阴对‘红地球’果实着色的抑制作用,以及果皮锦葵色素(Mv)含量与UFGT酶活性积累的关系。【结果】不同程度地面遮阴处理对果实着色有显著影响,随遮光率增加,果面光泽明亮度L*值和颜色组分b*升高,颜色组分a*、C*以及颜色指数(CIRG)下降。地面遮阴处理还明显抑制了UFGT活性,锦葵色素(Mv)的积累和UFGT活性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Mv含量与果实色泽参数L*、a*、b*均达到极显著性相关,与CIRG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71,呈极显著性正相关。【结论】不同程度地面遮阴显著抑制果实着色,遮光率为86.39%的地面遮阴处理,果实着色不均,果面呈光亮粉红色,Mv含量与UFGT酶活性最低。遮光率为57.93%的地面遮阴处理,显著改善果实着色,果面呈现光亮饱满的鲜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地面遮阴 着色 锦葵色素(Mv) 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结合ClO_2处理对冰温贮藏红提葡萄生理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8
19
作者 李江阔 张鹏 +2 位作者 关筱歆 冯叙桥 田世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02-307,共6页
以红提葡萄为试材,通过对不同处理方式果实在贮藏期间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探讨冰温贮藏条件下,1-MCP和ClO2处理对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MCP+ClO2处理结合了1-MCP、ClO2处理的优点,减轻了葡萄贮藏过程中因腐烂造成... 以红提葡萄为试材,通过对不同处理方式果实在贮藏期间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探讨冰温贮藏条件下,1-MCP和ClO2处理对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MCP+ClO2处理结合了1-MCP、ClO2处理的优点,减轻了葡萄贮藏过程中因腐烂造成的损失,对果实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和VC含量的保留有积极作用,良好的保持了葡萄的品质和营养成分;抑制了葡萄呼吸和乙烯生成速率,减缓了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长速度,增强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有效延缓了葡萄在贮藏过程中的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提葡萄 冰温贮藏 1-MCP CL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镁营养水平对红地球葡萄叶绿体结构及光合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33
20
作者 韩艳婷 杨国顺 +2 位作者 石雪晖 刘昆玉 陈冲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3-609,共7页
采用营养液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1、3、5 mmol.L-1)Mg2+对红地球葡萄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光合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3 mmol.L-1 Mg2+处理的葡萄叶片叶绿体形状规则,富含大的淀粉粒,基粒、基质片层清晰;5 mmol.L-1处理的叶... 采用营养液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1、3、5 mmol.L-1)Mg2+对红地球葡萄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光合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3 mmol.L-1 Mg2+处理的葡萄叶片叶绿体形状规则,富含大的淀粉粒,基粒、基质片层清晰;5 mmol.L-1处理的叶绿体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1 mmol.L-1和0 mmol.L-1处理的叶片叶绿体形状发生变化,叶绿体的被膜损坏,结构解体,基粒片层结构被破坏。不同水平Mg2+处理对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参数也有显著的影响。0 mmol.L-1处理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a+b)(Chl(a+b))、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均显著低于施镁处理,且随Mg2+浓度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Chla/Chlb)、光补偿点(LCP)、CO2补偿点(CCP)、CO2饱和点(CSP)变化趋势相反,3 mmol.L-1 Mg2+处理时最高。因此,在Mg2+缺乏的情况下,葡萄叶片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异,叶绿素及碳代谢受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效率降低,而适宜的Mg2+浓度可提高葡萄对光和CO2的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叶绿体结构 光合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