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胁迫对37份葡萄幼苗生物量与离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勇刚 孙艳 +5 位作者 贾楠 刘长江 王新宇 韩树立 李敏敏 韩斌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葡萄耐盐性的评价是筛选耐盐种质进而开展耐盐育种的前提。为探析不同葡萄种质在盐胁迫下生长表现与生理特征,本研究选择37份具有代表性葡萄种质的一年生幼苗,比较分析了盐胁迫与对照处理下各葡萄种质叶、茎、根干质量与叶片中Na^(+)、K... 葡萄耐盐性的评价是筛选耐盐种质进而开展耐盐育种的前提。为探析不同葡萄种质在盐胁迫下生长表现与生理特征,本研究选择37份具有代表性葡萄种质的一年生幼苗,比较分析了盐胁迫与对照处理下各葡萄种质叶、茎、根干质量与叶片中Na^(+)、K^(+)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葡萄总体生物量降低,叶片中Na^(+)含量增加,叶、茎、根干质量与叶片中离子含量在不同种质之间存在差异;叶片Na^(+)含量与叶干质量、茎干质量和总干质量显著负相关;Valiant、Fercal、‘山河二号’在盐胁迫下生物量积累较高,Dogridge、CR1生物量积累较低,但这些种质叶片中Na^(+)含量低而K^(+)含量高,可作为潜在的耐盐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生物量 盐胁迫 离子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条生物炭对葡萄品质及葡萄园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屠娟丽 李彦彪 +1 位作者 付康 张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了探究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阳光玫瑰’葡萄枝条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在浙江嘉兴设置田间试验,研究生物炭及其施用方式对葡萄果实品质及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 为了探究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阳光玫瑰’葡萄枝条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在浙江嘉兴设置田间试验,研究生物炭及其施用方式对葡萄果实品质及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本研究中生物炭的施入对‘阳光玫瑰’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小,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但施入生物炭可以提高葡萄园土壤的pH,促进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元素的积累,降低土壤中铬、锌、铅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增强土壤的肥力效果;而且沟施方式改善效果优于撒施。本研究中沟施3 L·m^(-2)生物炭对土壤改良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枝条 生物炭 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秸秆复合有机肥对设施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唐艳领 马凯 +9 位作者 米国全 荆艳彩 蔡毓新 宋策 王腾起 李晓辉 王坐京 张英 牛莉莉 黄怡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5,共8页
为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养分的可持续性,探究葡萄秸秆复合有机肥等量替代化肥对黄瓜生长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以黄瓜博杰618为材料,设置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有机肥替代化肥(F1:替代10%N、25%P、18%K,F2:替代20%N、50%P、3... 为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养分的可持续性,探究葡萄秸秆复合有机肥等量替代化肥对黄瓜生长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以黄瓜博杰618为材料,设置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有机肥替代化肥(F1:替代10%N、25%P、18%K,F2:替代20%N、50%P、36%K,F3:替代30%N、75%P、54%K)5个试验处理,重点对比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F2处理显著增产19.6%,667 m^(2)产量最高,为9576.49 kg。与CF相比,各有机肥替代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了1.10%~3.88%,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3.64%~11.56%。各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CK。与CK相比,F2、F3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与CF相比,F1、F2和F3处理更能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各处理得分从高到低为F2>F3>F1>CF>CK。综上所述,F2处理相比于其他处理组表现最优,能提高黄瓜品质及产量,增加了土壤养分并提高了土壤酶活性。研究结果为黄瓜减肥增效、绿色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葡萄秸秆复合有机肥 产量 品质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70年发展
4
作者 张卫民 沈学顺 +10 位作者 曹小群 孙健 吴建平 彭军 宋君强 朱小谦 王建捷 李泽椿 陈德辉 龚建东 赵延来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63,共29页
数值天气预报是天气预报业务和防灾减灾的核心科技。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和业务应用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业务系统研制方面取得了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回顾中国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业务系统发展... 数值天气预报是天气预报业务和防灾减灾的核心科技。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和业务应用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业务系统研制方面取得了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回顾中国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业务系统发展基础上,重点综述中国自主发展的GRAPES(Global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和YHGSM(YinHe Global Spectral Model)两大业务预报系统的重要科技进展。GRAPES在模式动力框架、四维变分资料同化、卫星资料同化技术、雷达资料同化应用、集合预报和云物理过程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建立了无缝隙的、包含确定性预报和集合预报系统的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YHGSM持续走谱模式发展路线,突破了干空气质量守恒全球大气谱模式、集合四维变分资料同化、海-陆-气耦合集合预报等技术,建立了以高分辨率全球中期和月延伸数值预报系统为核心的数值预报体系。军队和地方自主研发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是长期坚持既定科学技术方向、学术研究和业务研制紧密结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grapeS YHGSM 半隐式半拉格朗日平流 格点模式 谱模式 物理过程 卫星资料同化 四维变 分资料同化 集合四维变分资料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和赤霉素对金星无核葡萄未成熟合子胚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艳卓 牛早柱 +3 位作者 牛帅科 陈展 杨丽丽 王广海 《特产研究》 2025年第2期81-83,88,共4页
为探究赤霉素对葡萄未成熟合子胚萌发的影响,本文以金星无核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培养基和GA_(3)浓度对其未成熟合子胚萌发的影响。不同培养基对金星无核葡萄未成熟合子胚萌发的影响不同,未添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和ER培养基都... 为探究赤霉素对葡萄未成熟合子胚萌发的影响,本文以金星无核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培养基和GA_(3)浓度对其未成熟合子胚萌发的影响。不同培养基对金星无核葡萄未成熟合子胚萌发的影响不同,未添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和ER培养基都可以使其萌发,接种6d后萌芽率均超过85%,但水琼脂培养基上的萌芽率为0。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GA_(3)能促进金星无核葡萄合子胚的萌发,萌发速度快且萌芽率高。虽然不同GA_(3)浓度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在0.2~1.5mg/L的添加范围内,随GA_(3)浓度的增加,胚的萌芽率呈增高趋势,其中1.5mg/LGA_(3)处理的萌芽率最高,为9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GA_(3) 合子胚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葡萄皮渣提取物对癌细胞的抑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明磊 孙亚楠 陈双臣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探究酿酒葡萄皮渣提取物对人体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以甲醇为溶剂对酿酒葡萄皮渣进行提取,使用MTT比色分析法、DAPI染色法、AnnexinV-FITC/PI双染法分析皮渣提取液对癌细胞存活率、细胞核形态、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究酿酒葡萄皮渣提取物对人体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以甲醇为溶剂对酿酒葡萄皮渣进行提取,使用MTT比色分析法、DAPI染色法、AnnexinV-FITC/PI双染法分析皮渣提取液对癌细胞存活率、细胞核形态、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皮渣提取物对于不同的癌细胞作用不一,对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对A549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10、15μg·mL^(-1)浓度的提取液导致A549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核皱缩;A549细胞的S期缩短,G1期和G2期延长。综合分析可知,葡萄皮渣提取物导致A549细胞形态异常,可能是其抑制A549细胞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皮渣提取物 癌细胞 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脲和噻苯隆预保果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大伟 何莎莎 +4 位作者 仝向阳 李兰 顾红 郭西智 陈锦永 《中国果树》 2025年第3期47-52,共6页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预保果的调控效果,以5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分别在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使用不同浓度配比的氯吡脲(CPPU)和噻苯隆(TDZ)进行预保果处理,分析评价不同预保果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预保果的调控效果,以5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分别在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使用不同浓度配比的氯吡脲(CPPU)和噻苯隆(TDZ)进行预保果处理,分析评价不同预保果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 mg/L TDZ+0.5 mg/L CPPU处理可显著增加阳光玫瑰葡萄单粒重,减小果形指数,使果粒更大、更圆,其中在末花期使用该组合进行处理效果最显著,更加符合阳光玫瑰葡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阳光玫瑰 氯吡脲 噻苯隆 预保果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杂交群体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遗传分离规律研究
8
作者 冀晓昊 刘凤之 +4 位作者 王孝娣 王小龙 时梦 王志强 王海波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2-1180,共9页
【目的】探讨葡萄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的遗传规律。【方法】对F1杂交群体的亲本和198个子代功能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光补偿点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测定。【结果】母本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于父... 【目的】探讨葡萄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的遗传规律。【方法】对F1杂交群体的亲本和198个子代功能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光补偿点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测定。【结果】母本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于父本,而光补偿点则正好相反。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光补偿点在子代中均表现出广泛的遗传变异,且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异系数低于光补偿点,但其遗传力高于光补偿点。斯皮尔曼秩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在不同年份间及年度内均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且年度内的稳定性更强;而光补偿点在不同年份间则未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光补偿点与叶绿素含量之间未观察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葡萄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具有典型的数量遗传特征,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力高,性状稳定性强,光补偿点遗传力低,性状稳定性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叶绿素 光补偿点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香型中熟葡萄新品种葡缘绿钻的选育
9
作者 郑婷 魏灵珠 +4 位作者 向江 樊树雷 王剑 程建徽 吴江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0-1363,共4页
葡缘绿钻是通过杂交育种从12-3-21(玫瑰香与大紫王后代)(♀)和阳光玫瑰(♂)的后代中选出的优质中熟葡萄新品种。果穗呈圆锥形,平均穗质量620.5 g,中等紧密,全穗果粒成熟一致,果梗与果粒分离难,果粒呈椭圆形或圆形,黄绿色,果粒较整齐,平... 葡缘绿钻是通过杂交育种从12-3-21(玫瑰香与大紫王后代)(♀)和阳光玫瑰(♂)的后代中选出的优质中熟葡萄新品种。果穗呈圆锥形,平均穗质量620.5 g,中等紧密,全穗果粒成熟一致,果梗与果粒分离难,果粒呈椭圆形或圆形,黄绿色,果粒较整齐,平均单粒质量9.05 g,果皮较脆、中等厚,果皮无涩味,易化渣,果汁颜色无,味甜,果肉汁液多,并且具有纯玫瑰香,果肉质地较脆,果肉硬度较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9.1%~20.5%,种子2~3粒。萌芽率86.7%,结果枝率77%,每果枝花穗数1~2个,丰产性、稳产性良好。在浙江海宁设施栽培条件下3月中旬萌芽,5月初开花,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上市,外观和内在品质俱佳,自然坐果与无核化处理皆宜,抗逆性和耐贮性强,在全国范围内均适合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新品种 葡缘绿钻 中熟 玫瑰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菌渣有机肥对葡萄园土壤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沈甜 王海霞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共10页
为促进酿酒葡萄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将双孢蘑菇菌渣和鸡粪、牛粪分别混合发酵后以每亩5、7、9吨3个梯度施入11年生‘赤霞珠’葡萄园中,通过测定分析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果实品质,得出:双孢蘑菇菌渣鸡粪和牛粪有机肥均可显著降低土壤... 为促进酿酒葡萄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将双孢蘑菇菌渣和鸡粪、牛粪分别混合发酵后以每亩5、7、9吨3个梯度施入11年生‘赤霞珠’葡萄园中,通过测定分析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果实品质,得出:双孢蘑菇菌渣鸡粪和牛粪有机肥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全盐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MBC含量,显著提升土壤蔗糖酶和土壤脲酶活性;在果实成熟初期多数处理显著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在果实成熟末期,施用双孢蘑菇菌渣有机肥可不同程度显著增加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经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理化指标、酶活性与果实品质指标呈显著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出每亩施9吨牛粪-双孢蘑菇有机肥处理的‘赤霞珠’根际土壤质量和果实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 酿酒葡萄 土壤微环境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新品种‘天工墨玉’在哈尔滨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11
作者 王明洁 肖丽珍 +5 位作者 杨瑞华 胡禧熙 梁文卫 覃杨 董畅 高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17-121,共5页
2020年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入鲜食葡萄品种‘天工墨玉’,2021年5月栽植于日光温室。通过连续3 a的观察,发现经果实赤霉素处理后,果粒呈圆形,果粉较厚,果... 2020年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入鲜食葡萄品种‘天工墨玉’,2021年5月栽植于日光温室。通过连续3 a的观察,发现经果实赤霉素处理后,果粒呈圆形,果粉较厚,果皮呈蓝黑色,果实无涩味,无核,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果粒整齐度较好,果粒最大可达9.0 g,平均果粒重8.7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8.8%~19.2%。3年生树体平均株产可达4~5 kg,见果早,丰产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墨玉’ 葡萄 哈尔滨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2个鲜食葡萄品种果实香气组分数据集
12
作者 冀晓昊 武亚敬 +7 位作者 于祎飞 王孝娣 刘凤之 李明亮 王贺 刘霞 刘俊 王海波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香气是葡萄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也是葡萄品质研究的热点和分子设计育种的重要内容。葡萄种质资源丰富,在香气性状上也表现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使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242个葡萄品种果实香气组... 香气是葡萄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也是葡萄品质研究的热点和分子设计育种的重要内容。葡萄种质资源丰富,在香气性状上也表现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使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242个葡萄品种果实香气组分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开展了组分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和品种之间的主成分分析。共检测出526种挥发性组分,并从中筛选出108种可能的香气组分,包括酯类、醇类、醛类、酮类、萜类、烃类、酸类和呋喃类共8种类型,从种类数上看,酯类最多,其次是萜类,从频次上看,醛类最高,其次是烃类和醇类。与香味感官评价相关性系数最高的前十种组分包括6种酯类、3种萜类和1种烃类,其中己酸乙酯相关系数最高,其次为2—己烯酸乙酯和芳樟醇。同种类型的组分之间表现出了较高的相关性,特别是酯类、萜类和呋喃类,不同类型的相关性比较低。主成分分析大部分的品种聚在一起,并在三个主成分方向上存在发散,并且与感官评价的结果高度一致。本研究为研究葡萄香气性状遗传多样性和种质特异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香气 气质联用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CNA分析CPPU和TDZ对天工墨玉葡萄香气影响及关键基因挖掘
13
作者 郑婷 向江 +2 位作者 魏灵珠 吴江 程建徽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20,共10页
为研究处理剂对无核葡萄香气的影响,以天工墨玉为试材,用氯吡脲(CPPU)和噻苯隆(TDZ)搭配赤霉素(GA3)处理花序,检测成熟果实香气组分和萜类代谢基因表达水平,结合转录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析萜类组分的变化,筛选相关基... 为研究处理剂对无核葡萄香气的影响,以天工墨玉为试材,用氯吡脲(CPPU)和噻苯隆(TDZ)搭配赤霉素(GA3)处理花序,检测成熟果实香气组分和萜类代谢基因表达水平,结合转录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析萜类组分的变化,筛选相关基因。结果表明,在成熟果实中共有35种香气组分,其中,萜类13种。处理后,特征物质——橙花醇、香叶醇和芳樟醇的含量显著(P<0.05)下降。萜类合成甲羟戊酸途径(mevalonate pathway,MVA)关键基因HMGR在处理后表达降低;2-甲基赤藓糖醇-4-磷酸路径(methylerythritol phosphate pathway,MEP)关键基因DXR在CPPU处理后呈下降-上升趋势,TDZ相反。WGCNA结果显示,芳樟醇、橙花醇和香叶醇聚在一起,与turquoise模块高度相关,关联到MYB44基因在处理后大幅下调,尤其TDZ处理后,与物质含量变化一致。研究结果为葡萄生产中CPPU和TDZ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香气 氯吡脲(CPPU) 噻苯隆(TDZ)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采后致腐病原菌 Diaporthe noblis 的鉴定及室内杀菌剂的筛选
14
作者 冯宝珍 李培谦 +2 位作者 陈丹丹 丁春爽 陈存坤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5-551,共7页
为有效防控葡萄采后病害,对储藏期葡萄致腐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果实离体进行致病性测定,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联合建树对菌株进行种类鉴定;同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该病原菌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菌株形态特征... 为有效防控葡萄采后病害,对储藏期葡萄致腐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果实离体进行致病性测定,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联合建树对菌株进行种类鉴定;同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该病原菌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菌株形态特征一致,致病性测定符合科赫氏法则,同时结合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钙调蛋白(calmodulin,cal),转录延伸因子(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s,tef)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tub)的四基因联合建树系统发育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Diaporthe nobilis。杀菌剂敏感性测定发现,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和5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佳,EC_(50)分别为0.01 mg/L和0.02 mg/L;其次是腐霉利可湿性粉剂,EC_(50)为3.2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采后腐烂 间作壳菌 鉴定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葡萄叶片中7种植物激素
15
作者 梁琼月 刘燕梅 +5 位作者 路丹 杨娟 农梦玲 韦燕燕 何冰 范晓苏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207,共8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建立葡萄叶片中7种植物激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的检测方法。用异丙醇+水+盐酸(2∶1∶0.003,V∶V∶V)混合液在4℃条件下震荡提取激素,提...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建立葡萄叶片中7种植物激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的检测方法。用异丙醇+水+盐酸(2∶1∶0.003,V∶V∶V)混合液在4℃条件下震荡提取激素,提取液经二氯甲烷萃取后,经UPLC-MS/MS定量测定。采用C18色谱柱,结合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及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通过正/负离子扫描方式进行扫描,用外标法对葡萄叶片中的植物激素进行定量分析。该实验所采用的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范围为0.020~0.0450ng/g,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较好。该方法优化了前处理提取技术,提高了植物激素的提取和检测效率,灵敏度高。实验所建立的方法和使用的实验装备具有将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相融合的特征,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16
作者 包红静 邢月华 +2 位作者 刘艳 蔡广兴 李波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4期7-8,74,共3页
[目的]明确葡萄适宜的氮肥用量,实现葡萄提质增效。[方法]设6个氮肥用量处理,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施用氮肥可提高葡萄产量和效益,东阳台村和榆树房村2个试验点比不施氮处理分别平均增产11.6%和22.5%,增收16792元/h... [目的]明确葡萄适宜的氮肥用量,实现葡萄提质增效。[方法]设6个氮肥用量处理,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施用氮肥可提高葡萄产量和效益,东阳台村和榆树房村2个试验点比不施氮处理分别平均增产11.6%和22.5%,增收16792元/hm^(2)和12009元/hm^(2)。增施氮肥可降低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根据葡萄氮肥的效应方程,东阳台村和榆树房村适宜施氮量分别为310.9 kg/hm^(2)和309.8 kg/hm^(2)。[结论]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葡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氮肥 产量 品质 适量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棚龄设施葡萄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丰缺状况
17
作者 李义红 王策 +1 位作者 蒋龙刚 郭丽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05,共10页
为明确不同棚龄设施葡萄园土壤肥力变化特征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分析了河北省饶阳县1~5、6~10和10年以上棚龄共375个土壤样品的pH、电导率(EC)、有机质、全量氮磷钾、速效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5年以上棚龄60~100 cm土层较... 为明确不同棚龄设施葡萄园土壤肥力变化特征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分析了河北省饶阳县1~5、6~10和10年以上棚龄共375个土壤样品的pH、电导率(EC)、有机质、全量氮磷钾、速效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5年以上棚龄60~100 cm土层较1~5年pH值显著降低,EC值显著增加。0~20 cm土层10年以上棚龄有机质平均含量较1~5年棚龄显著提高,且各棚龄0~20 cm土层均以中等水平为主。10年以上棚龄比1~5年棚龄0~20 cm土层全氮显著提高,20~40 cm土层碱解氮随棚龄延长显著增加。棚龄的增加显著提高6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其中6~10年和10年以上8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较1~5年分别提高67.2%和87.2%;各棚龄0~20 cm土层碱解氮和全氮均分别处于中等和丰富水平,40~100 cm土层硝态氮处于中等水平。10年以上棚龄0~100 cm土层有效磷、速效钾和0~40 cm土层全磷含量较1~5年显著提高;3种棚龄下全磷、速效钾含量均处于丰富以上水平,全钾和有效磷丰缺水平因棚龄而异。棚龄对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交换性镁、有效铁和有效锌含量;各棚龄0~20 cm土层交换性钙镁、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均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可见,棚龄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EC值、土壤有机质、全氮磷、速效氮磷钾及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因此,建议依据不同棚龄土壤养分特征设施葡萄开展科学合理的养分精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龄 设施葡萄 土壤养分 分布特征 丰缺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种酵母混菌乙醇发酵特性分析
18
作者 王媛 臧亚杰 +2 位作者 徐彬艳 杨学山 祝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3-102,共10页
为探究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yces yeasts,N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多菌种混菌发酵对酿酒学参数和香气化合物的影响,本实验将本土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 为探究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yces yeasts,N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多菌种混菌发酵对酿酒学参数和香气化合物的影响,本实验将本土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和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两两组合,分别与S.cerevisiae顺序接种于模拟葡萄汁,分析其发酵动力学和挥发性化合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S.cerevisiae纯种发酵(VW)相比,单一接种NS组(先接种T.delbrueckii再接种S.cerevisiae(TV)、先接种M.pulcherrima再接种S.cerevisiae(MV)和先接种H.uvarum再接种S.cerevisiae(HV))和双NS菌株共接种组(先同时接种T.delbrueckii和M.pulcherrima再接种S.cerevisiae(TMV)、先接种H.uvarum和M.pulcherrima再接种S.cerevisiae(HMV)和先接种H.uvarum和T.delbrueckii再接种S.cerevisiae(HTV))的乙醇体积分数均有所降低,甘油质量浓度明显增加,总酸质量浓度明显下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单一接种NS组和双NS菌株共接种组的酯类、挥发性脂肪酸、羰基化合物和酚类质量浓度明显高于纯种发酵组,而且双NS菌株接种组中的异戊醇、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己酸乙酯和辛酸等挥发性化合物质量浓度较单一接种NS组明显增加,尤其是M.pulcherrima、H.uvarum组合后与S.cerevisiae顺序接种发酵酒样(HMV)的挥发性化合物质量浓度最高。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合香气物质气味活性值分析表明,HMV组酒样的香蕉、苹果和花香特征更加突出。综合分析可知,接种M.pulcherrima、H.uvarum和S.cerevisiae进行混菌发酵明显促进了模拟葡萄汁发酵香气化合物的积累,具有开发成优良多菌种发酵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酿酒酵母 模拟葡萄汁 混菌发酵 挥发性化合物 层次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段补光在海南阳光玫瑰葡萄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19
作者 胡福初 罗激光 +7 位作者 张晶 黄正恩 王祥和 韩冰 陈哲 王会芳 冯学杰 王海波 《中国果树》 2025年第6期26-32,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时间段补光对海南省冬春季节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设置傍晚补光(18:00-21:00)、午夜补光(23:30-2:30)和凌晨补光(3:30-6:30)3个不同时间段补光处理,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和分析不同处理下葡萄枝梢状态、叶片质量、果... 为了探讨不同时间段补光对海南省冬春季节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设置傍晚补光(18:00-21:00)、午夜补光(23:30-2:30)和凌晨补光(3:30-6:30)3个不同时间段补光处理,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和分析不同处理下葡萄枝梢状态、叶片质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等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补光处理的葡萄枝梢长度、粗度、节数以及叶片数量和叶片质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补光处理的单株产量为对照的4~5倍,其中傍晚补光产量最高(14.26 kg),午夜补光次之(13.85 kg),凌晨补光最低(13.17 kg);补光处理还可以显著提高单穗重和单穗果粒数,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的商品性;不同补光处理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午夜补光中断夜长与凌晨补光、傍晚补光延长日长具有相似的效果。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补光处理促进葡萄枝梢和叶片的生长,为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营养保障和物质基础。研究结果将为海南热区冬春季节葡萄生产技术瓶颈的突破和补光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阳光玫瑰 补光技术 应用效果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葡萄农药登记现状及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研究
20
作者 刘岩 胡桂仙 +6 位作者 王新全 张玉 朱加虹 赖爱萍 李雪 王君虹 周建昌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15-1723,共9页
农药残留是影响葡萄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隐患。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aximum residue limits, MRLs)的制定是加强农药残留风险管控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本文以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葡萄上的农药登记情况、标准GB 2763—... 农药残留是影响葡萄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隐患。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aximum residue limits, MRLs)的制定是加强农药残留风险管控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本文以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葡萄上的农药登记情况、标准GB 2763—2021和GB 2763.1—2022中葡萄农药MRL的标准现状、绿色食品葡萄生产用药及限量要求,并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中的葡萄农药MRL标准进行比对,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葡萄上的农药登记及农药MRL标准制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农药登记 农药残留 限量标准 绿色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