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 H.艾布拉姆斯论人文主义批评:多元视角与人文追求
1
作者 王庆 董洪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M. H.艾布拉姆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文主义批评家和浪漫主义研究大师,其代表作《镜与灯》和《自然的超自然主义》都是英美人文主义批评经典著作。学术界对于艾氏的人文主义批评实践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于他有关人文主义批评的思想... M. H.艾布拉姆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文主义批评家和浪漫主义研究大师,其代表作《镜与灯》和《自然的超自然主义》都是英美人文主义批评经典著作。学术界对于艾氏的人文主义批评实践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于他有关人文主义批评的思想观点却鲜有讨论。其实,艾氏一生不仅在批评实践中坚持人文主义批评传统,还在诸多批评文献中对人文主义批评的内涵、目的和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和阐释。在他看来,文学是“人的世界”的产品,是用“灵活、微妙”的“人文话语”表达“人性关怀”,是人际交流的一种“媒介”。文学批评的目的是追求人文真实,人文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因而文学批评的方法必须是多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艾布拉姆斯 人文主义批评 人文追求 多元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H3K27M-变异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滕霞丽 孙宇晨 +2 位作者 宫惠琳 张冠军 王春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H3K27M-变异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s,DM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4例H3K27M-变异型DM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 目的探讨成人H3K27M-变异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s,DM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4例H3K27M-变异型DM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2例;3例为中青年人,1例为老年人;发生部位分别为延髓、脑干、丘脑以及由丘脑蔓延至颞叶;组织学从低级别到高级别胶质瘤形态均可见,组织学分级为2~4级;免疫表型:4例患者H3K27M均呈弥漫性强表达而H3K27me3表达丢失或者下调,3例患者p53呈强表达,Ki67增殖指数为5%~60%;2例患者行分子检测均为IDH野生型,TERT未检测到变异。结论成人H3K27M-变异型DMG好发于丘脑和脊髓,H3K27M和H3K27me3免疫组化联合使用是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 h3K27m变异 成人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基因模式差异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增殖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刘畅 丛郁霖 +3 位作者 朱艳婷 李思琦 孙艺学 丛彦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4,共7页
为探究基质蛋白1(M1)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性的影响,研究基于M1的5种主要模式,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拯救了5株具有不同M1基因模式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测定病毒的一步与多步生长曲线以及生长竞争优势试验探讨M1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 为探究基质蛋白1(M1)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性的影响,研究基于M1的5种主要模式,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拯救了5株具有不同M1基因模式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测定病毒的一步与多步生长曲线以及生长竞争优势试验探讨M1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增殖能力的影响,将MOI均为0.001的5株病毒共感染MDCK细胞,感染后48h提取细胞上清的病毒RNA,将反转录的cDNA样品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测序。结果显示:M1为P5模式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其余4株病毒(P<0.05),P5模式病毒的M1基因所涉及的9个可检测的氨基酸位点占比超过74%。研究表明,M1为P5模式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具有最强的增殖能力和明显的生长竞争优势,结果从M1对病毒增殖能力影响角度解释了该分支病毒在我国禽群中广泛流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9N2亚型 m1 模式差异 增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影像特征和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评估儿童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
4
作者 蒋会 苏晓然 +3 位作者 吴玲 张银霞 王红阳 时胜利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3-670,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影像特征和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评估儿童弥漫中线胶质瘤(DMG)H3K27M突变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诊断为DMG的98例患儿,包括74例H3K27M突变型和24例H3K27M野生型。按照大约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68)...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影像特征和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评估儿童弥漫中线胶质瘤(DMG)H3K27M突变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诊断为DMG的98例患儿,包括74例H3K27M突变型和24例H3K27M野生型。按照大约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68)和测试集(n=30)。基于T_(2)WI和增强T_(1)WI(cT_(1)WI)序列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应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算子(LASSO)在训练集中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将临床影像特征和Rad-Score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筛选独立风险因素。联合筛选出的临床影像特征和Rad-Score构建联合模型以预测DMG的H3K27M状态,应用列线图对联合模型进行可视化。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使用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基于T_(2)WI和cT_(1)WI序列共提取1648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选取5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和0.758。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环形强化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_(min))是H3K27M状态相关的临床影像特征风险因素(P均<0.05),两者构建的临床影像模型具备一定的预测H3K27M状态的能力,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02和0.720。由环形强化、ADC_(min)和Rad-Score构建的联合模型评估H3K27M状态表现出最佳的预测效能,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63和0.851。结论:基于临床影像特征和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可用于无创性评估儿童DMG的H3K27M突变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弥漫中线胶质瘤 h3K27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5
作者 王粲 张民秀 +6 位作者 谢芝勋 李孟 罗思思 李丹 阮志华 谢丽基 谢志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103-110,共8页
为通过昆虫细胞表达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蛋白,并鉴定其免疫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以pFastBacDual为转移载体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Dual-M1和pFastBacDual-NA;将阳性重组转移载体分别转化至DH10Ba... 为通过昆虫细胞表达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蛋白,并鉴定其免疫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以pFastBacDual为转移载体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Dual-M1和pFastBacDual-NA;将阳性重组转移载体分别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杆粒rBacmid-M1和rBacmid-NA;将重组杆粒分别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含M1和N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V-M1和rBV-NA;运用IFA和Western-blot鉴定M1和NA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以NA蛋白为包被抗原,运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NA蛋白的反应活性。结果显示,IFA鉴定均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Western-blot检测M1和NA蛋白大小分别约为28和52 ku,ELISA检测NA蛋白对抗H9N2阳性血清有很高的反应值。结果表明,M1和NA蛋白可在昆虫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且具有反应原性。本试验为进一步研发H9N2亚型禽流感诊断技术和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m1蛋白 NA蛋白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N、M、F及H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文华 杨仕标 +4 位作者 蒋梅 朱建波 李华春 肖雷 张念祖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1期8-11,共4页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以灭活的检测用抗原为材料,抽提基因组R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下载的序列及进行原核表达载体的要求,设计可扩增小反刍兽疫病毒N、M、F及H4个基因的全长读码框(ORF...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以灭活的检测用抗原为材料,抽提基因组R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下载的序列及进行原核表达载体的要求,设计可扩增小反刍兽疫病毒N、M、F及H4个基因的全长读码框(ORF)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扩增片段的T载体克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均有预期大小的片段扩增出。扩增片段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N、M、F及H基因ORF全长分别为1578、1008、1641、1830nt;4个基因均与疫苗株Nigeria75/1(X74443)有100%的同源性,说明所购试剂盒用的检测抗原应该是用此疫苗株制备,也证明了设计用于原核表达的4对引物扩增片段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N m F及h基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同源性 疫苗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式“最M+H,没有之一” 被引量:8
7
作者 吉益民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5,共11页
"最M+H,没有之一"是一种新兴主观极量构式。该构式通过元语否定得以建构,旨在固化并凸显评价对象与表述对象之间的极性等同关系。其主观极量义是构式框架、待嵌构件和依存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结构性质来看,该构式是一种经... "最M+H,没有之一"是一种新兴主观极量构式。该构式通过元语否定得以建构,旨在固化并凸显评价对象与表述对象之间的极性等同关系。其主观极量义是构式框架、待嵌构件和依存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结构性质来看,该构式是一种经过语形处理而生成的修辞构式,其修辞特质表现在建构机制、语义表达与具体运用等方面。网络语境、形式意味与文化涵义赋予该类构式以广泛流行的传播优势,能够满足网民的极端情绪化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m+h 没有之一” 建构机制 语义表达 修辞特质 流行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onel 740H蠕变过程中晶界M_(23)C_6的粗化行为 被引量:4
8
作者 党莹樱 赵新宝 +2 位作者 尹宏飞 杨征 谷月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26,共5页
为了解700℃超临界电站锅炉过/再热器用主要候选材料Inconel 740H晶界M_(23)C_6相在蠕变过程中的粗化行为,对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和真空电弧重熔双联工艺制备的合金,在750℃/200 MPa条件下分别开展蠕变中断与蠕变断裂试验,并利用扫描电镜... 为了解700℃超临界电站锅炉过/再热器用主要候选材料Inconel 740H晶界M_(23)C_6相在蠕变过程中的粗化行为,对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和真空电弧重熔双联工艺制备的合金,在750℃/200 MPa条件下分别开展蠕变中断与蠕变断裂试验,并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分析仪等测试方法对晶界M_(23)C_6相进行表征.采用Image-Pro Plus软件对相参量进行定量统计,进而分析其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所研究温度、应力及时间范围内,随着蠕变时间的延长,晶界富Cr的M_(23)C_6相逐渐由粒状、短棒状发展成为长条、半连续的链状分布;粒子沿平行于晶界方向的长大速率明显高于沿垂直于晶界方向的长大速率,但二者的粗化均表现出尺寸三次方与时间之间呈线性关系的规律;相数量的增加与蠕变时间亦呈线性关系;与尺寸的粗化相比,相数量的增长较为缓慢,外加应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M_(23)C_6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740h 蠕变 晶界 m23C6 相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71M6515H和双CPU的智能动态分相无功补偿控制器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伟 隋青美 +1 位作者 常天英 张玲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6-58,63,共4页
为了改善电能质量,设计了一种基于71M6515H和双CPU的智能动态分相无功补偿控制器,利用71M6515H解决了系统测量精度问题,DSP完成谐波的计算和电容的投切,单片机完成键盘显示和通讯。文章详细阐述了控制器的硬件结构、控制策略和软件设计... 为了改善电能质量,设计了一种基于71M6515H和双CPU的智能动态分相无功补偿控制器,利用71M6515H解决了系统测量精度问题,DSP完成谐波的计算和电容的投切,单片机完成键盘显示和通讯。文章详细阐述了控制器的硬件结构、控制策略和软件设计。控制器具有谐波分析功能,避免了谐波含量较高时投切电容器时出现烧坏电容器的现象,采用分相补偿技术,保证在三相负载不平衡的情况下使线路的三相无功平衡。通过样机运行表明,控制器具有测量参数精度高、系统配置灵活、稳定性好的特点,满足了用户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m6515h DSP 无功补偿 电力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3K27M诱发弥漫中线胶质瘤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晶晶 孟轶婷 +1 位作者 李莉 尹洪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0-203,共4页
弥漫中线胶质瘤属于高度恶性的胶质细胞肿瘤,H3K27M突变是其重要的分子改变。研究显示,H3K27M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PRC2活性,减少H3K27三甲基化程度。H3K27me3的降低,使其受抑制的基因激活,导致肿瘤的发生。该文现对H3K27M诱发弥漫中线... 弥漫中线胶质瘤属于高度恶性的胶质细胞肿瘤,H3K27M突变是其重要的分子改变。研究显示,H3K27M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PRC2活性,减少H3K27三甲基化程度。H3K27me3的降低,使其受抑制的基因激活,导致肿瘤的发生。该文现对H3K27M诱发弥漫中线胶质瘤的多种可能机制及相关靶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中线胶质瘤 h3K27m PRC2 h3K27me3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NBA)(2,2′-bipy)(H_2O)_2]·m-NBA·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志敏 张复兴 +3 位作者 曾荣英 邝代治 冯泳兰 王剑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8-551,共4页
The complex [Cu(m-NBA)(2,2'-bipy)(H2O)2]·m-NBA·H2O was obtained by self-assembly of m-nitroben-zoic acid,2,2'-bipyridine and copper(Ⅱ).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 The complex [Cu(m-NBA)(2,2'-bipy)(H2O)2]·m-NBA·H2O was obtained by self-assembly of m-nitroben-zoic acid,2,2'-bipyridine and copper(Ⅱ).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21/n.The cell parameters are:a=0.705 65(9) nm,b=2.901 2(4) nm,c=1.271 52(2) nm;β=92.895(2)°,and V=2.599 8(6) nm3,Dc= 1.551 g·cm-3,Z=4,μ(Mo Kα)=9.09 cm-1,F(000)=1 244,R1=0.040 7,wR2=0.085 5[I>2σ(I)].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copper(Ⅱ) ion is coordinated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one 2,2'-bipyridine molecule,one oxygen atom from one m-nitrobenzoic acid molecule and and two oxygen atoms from two water molecules,forming a distorted coordination square-pyramid.The cyclic voltametric behavior of the complex was also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硝基苯甲酸 2 2'-联吡啶 铜(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多模态MRI表现 被引量:19
12
作者 郭伟 邢振 +3 位作者 林禹 王行富 蔡珊珊 曹代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的多模态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患者的MR平扫+增强、DWI、动态磁敏感PWI(DSC-PWI)表现,观察肿瘤位置、大小、瘤周水肿、信号特点、扩散情况... 目的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的多模态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患者的MR平扫+增强、DWI、动态磁敏感PWI(DSC-PWI)表现,观察肿瘤位置、大小、瘤周水肿、信号特点、扩散情况及强化特点等。结果 10例中,8例病变位于丘脑,1例位于下丘脑,1例位于延髓及颈髓;肿瘤最大径为(5.56±0.42)cm,瘤周水肿范围为(1.33±0.34)cm。T1WI病灶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部分病灶内见散在小斑片状短T1短T2信号,3例肿瘤内见囊变,7例见坏死,7例见出血。增强后9例病变出现明显强化,其中5例为环形强化,3例为结节样强化,1例为斑片状强化;1例未见强化。9例可见不同程度脑积水。DWI显示8例病变不同程度扩散受限,相对平均ADC值为1.26±0.12;相对最小ADC值为1.12±0.12。5例接受DSC-PWI,3例病灶表现为高灌注,1例表现为等灌注,1例表现为低灌注;相对最大脑血容量为2.92±0.49。结论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MRI表现多样,但符合高级别胶质瘤MRI表现,确诊需结合分子病理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 扩散磁共振成像 动态磁敏感对比灌注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71M6534H的新型多功能电能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13
作者 韦朝云 桂卫华 +1 位作者 李先怀 彭熹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6-51,共6页
系统级计量芯片(SoC)的走向实用为多功能电能表的设计提供了提高精度、增强功能、降低成本的空间。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71M6534H计量芯片的新型多功能电能表的设计方法,通过说明71M6534H芯片的工作原理,简化了多功能电能表的电路设计,并... 系统级计量芯片(SoC)的走向实用为多功能电能表的设计提供了提高精度、增强功能、降低成本的空间。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71M6534H计量芯片的新型多功能电能表的设计方法,通过说明71M6534H芯片的工作原理,简化了多功能电能表的电路设计,并给出了该多功能电能表的实际电路结构。该新型多功能电能表已进行了样表研制,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提高了计量精度、简化了电路结构、提高了电路稳定性,并可以缩短开发周期,降低企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m6534h 计量芯片 SOC 多功能电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的MRI表现 被引量:7
14
作者 彭靖 单艺 +1 位作者 齐志刚 卢洁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1-1355,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37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肿瘤的部位、形态、囊变坏死、出血、瘤周水肿、扩散受限、强化程度及脑... 目的: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37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肿瘤的部位、形态、囊变坏死、出血、瘤周水肿、扩散受限、强化程度及脑脊液播散等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5例位于脑干,7例位于丘脑,1例位于第三脑室,6例中线部位多发病灶并累及一个或多个脑叶,8例位于脊髓。18例形态较为规则,边界较清楚;19例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18例可见不同程度囊变或坏死,6例内部可见出血。3例可见轻度瘤周水肿。12例行DWI检查,3例无明显扩散受限,9例轻度不均匀扩散受限。增强后强化方式不一,9例无强化,15例呈斑点、斑片状轻度强化,9例呈花环状明显强化,4例呈条片状明显强化。8例髓内肿瘤,5例存在脑脊液播散。结论: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的MRI表现具有一定共性特征,肿瘤多位于中线结构,囊变或坏死多见,瘤周水肿少见,增强后多无强化或点片状轻度强化,坏死可见环形强化。这些磁共振征象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h3 K27m突变型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细胞周期G_2/M期进程相关的H2AX磷酸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涂文志 尚增甫 +5 位作者 李兵 刘晓丹 王豫 徐勤枝 让蔚清 周平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9-345,共7页
γH2AX焦点(foci)被普遍当做DNA双链断裂(DSB)损伤的分子标志物.为探讨细胞周期进程相关的H2AX磷酸化规律特征,采用胸腺嘧啶双阻滞结合噻氨酯哒唑(nocodazole)的后续处理,将HeLa细胞同步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γH2AX焦点(foci)被普遍当做DNA双链断裂(DSB)损伤的分子标志物.为探讨细胞周期进程相关的H2AX磷酸化规律特征,采用胸腺嘧啶双阻滞结合噻氨酯哒唑(nocodazole)的后续处理,将HeLa细胞同步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法,观察γH2AX表达和γH2AX焦点的形成.结果显示,细胞进入G2/M期和有丝分裂过程中,γH2AX水平显著增加;在无DNA DSB发生的情况下,部分M期细胞中也存在大量的γH2AX焦点.随着细胞完成有丝分裂从M期退出再进入G1期,γH2AX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这种γH2AX表达变化特征与G2/M期密切关联的PLK1和Cyclin B1的表达规律相类似.在4 Gy大剂量照射下,HeLa细胞于照后8到12 h出现明显的G2/M期阻滞.γH2AX焦点数在照后1 h达高峰,随后降低,照后8 h又上升,出现了第2个峰值.与之不同的是,在1 Gy低剂量照射下,细胞的G2/M期阻滞微弱,γH2AX焦点数在照后0.5 h最高,随后下降,且无反弹,符合DNA DSB的修复动力学特征.因此,将γH2AX当做DNA DSB分子标志物时,还需要考虑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γH2AX适合作为1 Gy以下照射的DNA双链断裂损伤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h2AX 细胞周期 G2/m阻滞 DNA双链断裂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对东北大黑鳃金龟(Coleoptera: Melolonthidae)的侵染效果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丽坤 李国勋 +1 位作者 文景芝 姜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28-230,共3页
从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diomphaliaBates)成虫体中分离出一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iana(Balsamo.)Vuil.。室内试验表明,它对金龟子的感病率为61.3%,2龄蛴... 从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diomphaliaBates)成虫体中分离出一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iana(Balsamo.)Vuil.。室内试验表明,它对金龟子的感病率为61.3%,2龄蛴螬的最高死亡率为53.3%。该株球孢白僵菌对东北大黑鳃金龟2龄幼虫的毒力略大于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etch.)Sor.(45.6%),明显大于卵孢白僵菌B.brongniarti(Saccardo)Petch(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东北大黑鳃金龟 卵孢白僵菌 绿僵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NP、NA、M和NS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蒙雪琼 陈义祥 +3 位作者 刘棋 郑敏 施开创 胡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27,共7页
对3株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Sw/GX/17/05、Sw/HN/I/05和Sw/GX/13/06的血凝素(HA)、核蛋白(NP)、神经氨酸酶(NA)、基质蛋白(M)和非结构蛋白(NS)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株分离毒株HA、NP、NA、M和N... 对3株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Sw/GX/17/05、Sw/HN/I/05和Sw/GX/13/06的血凝素(HA)、核蛋白(NP)、神经氨酸酶(NA)、基质蛋白(M)和非结构蛋白(NS)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株分离毒株HA、NP、NA、M和NS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1.3%~98.0%、98.4%~98.8%、97.4%~98.3%、98.8%~99.8%和98.1%~98.4%。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毒株与美国分离的三源基因重排HIN2sIV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HA、NP、M和NS基因进化树中,3株分离毒株均位于古典H1N1亚型SIV群,在NA基因进化树中,3株分离毒株则位于人流感病毒群。HA和NA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分别与代表毒株古典H1N1SIVA/swine/Maryland/23239/1991(H1N1)和人H3N2流感病毒A/BuenosAires/4459/96(H3N2)比较分析显示:HA(95.4%~96.1%)和NA(96.6%~97.2%)具有较高的氨基酸同源性;糖基化位点、抗原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HA)处氨基酸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氨基酸差异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2亚型SIV hA基因 NP基因 NA基因 m基因 NS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H5禽流感病毒M2e基因烟草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保龙 杨郁文 +1 位作者 倪万潮 侯继波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将禽流感病毒M2e与鸡IgG Fc的融合基因转入烟草植株,利用烟草生产禽流感抗原蛋白,探索利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禽流感疫苗的可行性。将M2e-Fc融合基因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与CaMV35s启动子相连,以烟草子叶作为外植体,利用农... 将禽流感病毒M2e与鸡IgG Fc的融合基因转入烟草植株,利用烟草生产禽流感抗原蛋白,探索利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禽流感疫苗的可行性。将M2e-Fc融合基因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与CaMV35s启动子相连,以烟草子叶作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基因转入烟草中。对抗性植株进行了PCR、RT-PCR分析。结果表明,M2e基因已经导入到烟草中,在转录水平得到了表达。为进一步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禽流感疫苗进行了前期的探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亚型禽流感病毒 病毒基质蛋白2(m2) 烟草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1、H3亚型和M基因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捷 谢芝勋 +6 位作者 罗思思 刘加波 谢丽基 庞耀珊 范晴 邓显文 谢志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建立用于检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且能同时区分H1和H3亚型AIV的方法,为有效防控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奠定基础。【方法】根据H1亚型、H3亚型AIV-HA基因和M基因的保守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以... 【目的】建立用于检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且能同时区分H1和H3亚型AIV的方法,为有效防控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奠定基础。【方法】根据H1亚型、H3亚型AIV-HA基因和M基因的保守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以含有H1亚型AIV和H3亚型AIV的cDNA为模板,对三重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验证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对临床样品进行AIV检测。【结果】H1和H3亚型AIV混合模板经三重PCR扩增可获得3条特异性条带,其中302bp为H1亚型HA基因、453bp为M基因、626bp为H3亚型HA基因;含有H1或H3亚型AIV的模板均出现两条特异性条带,大小分别为302和453bp、453和626bp;含有其他亚型AIV的模板仅出现一条特异性条带(453bp);而其他禽呼吸道疾病病毒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优化后的三重PCR最低能同时检测出7.00pg的H1亚型AIV、3.62pg的M基因和20.60pg的H3亚型AIV;对100个临床样品进行AIV检测,AIV总阳性率为36%,其中H1亚型阳性率4%、H3亚型阳性率9%、其他亚型阳性率23%。【结论】禽流感病毒H1、H3亚型和M基因三重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特点,适用于AIV的检测及H1和H3亚型AIV的分型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1亚型 h3亚型 m基因 三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6
20
作者 戴晓光 滕巧泱 +6 位作者 黄海碧 王朝霞 张树梅 张旭 徐大伟 申之义 李泽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8-12,共5页
本研究用纯化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对杂交瘤细胞及时筛选,阳性孔经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成功获得3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G8、2F6、5F... 本研究用纯化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对杂交瘤细胞及时筛选,阳性孔经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成功获得3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G8、2F6、5F2。间接ELISA方法检测,3株单克隆抗体的腹水间接ELISA效价达106以上。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AGGS-M1并转染于MDCK细胞,以用于腹水的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3株单克隆抗体皆与真核表达蛋白M1反应。这些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后期研究M1蛋白在流感病毒复制与出芽过程中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基质蛋白m1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蛋白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