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4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糟饲用价值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志云 蔡裕银 +1 位作者 杨飞云 肖融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01-2813,共13页
醋糟是以谷物为主要原料,以稻壳、谷糠和高粱壳等作为填充料,经过固态发酵酿造食醋后的副产物,其理化特性及营养特征因酿造底物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醋糟富含纤维素、蛋白质和脂肪等发酵残余有机物,作为一种低成本粗饲料来源,... 醋糟是以谷物为主要原料,以稻壳、谷糠和高粱壳等作为填充料,经过固态发酵酿造食醋后的副产物,其理化特性及营养特征因酿造底物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醋糟富含纤维素、蛋白质和脂肪等发酵残余有机物,作为一种低成本粗饲料来源,在畜禽养殖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由于醋糟木质纤维素含量高、容重低以及适口性差,直接饲喂畜禽营养价值较低。近年来,生物发酵技术逐渐成为一种被普遍认可的提升醋糟营养价值的加工方式。本文综述了醋糟的理化特性及营养特征、醋糟的饲用方式以及在不同畜禽上的应用现状,以期为醋糟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特性 固态发酵 饲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糟蛋白/聚乙烯醇食品包装膜的制备及其应用
2
作者 李康 张笑千 +7 位作者 陈朝立 王蕾 于晓娟 陈泳彤 王雷明 刘军峰 钟俊辉 王小慧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7,共10页
啤酒糟蛋白(BSGP)作为一种来源于啤酒糟的蛋白质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加工性和生物降解性,在食品包装膜材料领域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单一BSGP膜的力学性能低、阻隔性能差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实际应用。采用聚乙烯... 啤酒糟蛋白(BSGP)作为一种来源于啤酒糟的蛋白质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加工性和生物降解性,在食品包装膜材料领域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单一BSGP膜的力学性能低、阻隔性能差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实际应用。采用聚乙烯醇(PVA)与BSGP共混策略制备BSGP/PVA复合膜,并系统研究复合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抗紫外性能、生物降解性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效果。与纯BSGP膜相比,BSGP/PVA复合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和抗紫外线性能均显著提升。BSGP与PVA质量比为3∶2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达8.43 MPa,氧气透过率降至73.1 cm^(3)/(m^(2)·d·MPa),水汽透过率降至0.368 g·cm/(m^(2)·d),紫外线阻隔率接近100%,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将复合膜应用于草莓保鲜,能够有效减少草莓的质量损失、延长货架期并保持草莓新鲜度。研究结果可为啤酒糟蛋白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蛋白 聚乙烯醇 力学性能 阻隔性能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糟和啤酒废酵母共热解制备生物油和活性炭试验研究
3
作者 李宝霞 龙嘉琪 苏荣鑫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68-2773,共6页
啤酒糟(Brewer's Spent Grain, BSG)和啤酒废酵母(Brewer's Waste Yeast, BWY)是啤酒生产中最主要的副产品,产量巨大,如处理不当,既浪费资源,又会导致环境污染。为了使BSG和BWY能量得到最大化利用,研究采用固定床对其进行共热... 啤酒糟(Brewer's Spent Grain, BSG)和啤酒废酵母(Brewer's Waste Yeast, BWY)是啤酒生产中最主要的副产品,产量巨大,如处理不当,既浪费资源,又会导致环境污染。为了使BSG和BWY能量得到最大化利用,研究采用固定床对其进行共热解试验,并探究利用BSG和BWY制取生物油和活性炭的适宜操作条件。试验结果显示,在N_(2)气氛下,热解终温为600℃时,BSG和BWY混合质量比为1∶0.5时,生物油产率最高,为53.10%,比BSG单独热解的产油率(46.79%)高6.31百分点,此时所得的生物油热值最高,为31.86 MJ/kg,酸值最低,为80.32 mg KOH/g,生物油性能最好。在此条件下,热解剩余的残炭进一步在CO_(2)气氛下升温至750℃并活化4 h,得到的活性炭比表面积最大,为430.671 m^(2)/g,总孔容最大,为0.191 cm^(3)/g,微孔率达到了93.71%,碘吸附质量比最大,为523.652 mg/g,吸附性能最好。研究结果表明,BSG和BWY是制取生物油和活性炭的良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啤酒 啤酒废酵母 固定床 热解 生物油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糟醅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演替研究进展
4
作者 文悦 贾俊杰 +5 位作者 敖宗华 陈垚 毛振宇 宋攀 秦辉 张宿义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6,共7页
糟醅发酵是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核心环节,对最终产品的风味和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们对糟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该文综述了浓香型白酒糟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变的时... 糟醅发酵是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核心环节,对最终产品的风味和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们对糟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该文综述了浓香型白酒糟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变的时空异质性和在不同季节、原料和窖龄下的动态变化规律。季节变化导致的温度、湿度波动,原料差异带来的营养成分变化,窖龄影响的微生物生态成熟度,都被证明对糟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具有显著影响。此外,还总结了近年来在糟醅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组装机制、丰度分类及风味物质合成机制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浓香型白酒糟醅发酵过程的优化与调控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浓香型白酒产业向更加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醅发酵 微生物群落 时空异质性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酒醅及丢糟中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曾育婷 胡思齐 +1 位作者 刘红芹 黄明泉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共7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功能性食品的重视日益增加,生物活性肽由于其潜在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当前,尽管已有部分研究报道了白酒、酒醅及丢糟中生物活性肽,但系统性研究仍显不足。该文归纳总结了多肽的制备、分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功能性食品的重视日益增加,生物活性肽由于其潜在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当前,尽管已有部分研究报道了白酒、酒醅及丢糟中生物活性肽,但系统性研究仍显不足。该文归纳总结了多肽的制备、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系统梳理了白酒、酒醅及丢糟中具有抗氧化、抗炎和降血压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白酒、酒醅及丢糟中生物活性肽的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相应建议。通过深入挖掘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生物活性肽,旨在为酿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酿酒副产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和白酒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酒醅 多肽 分离鉴定 功能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酒糟活性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冯晓焕 罗毅皓 +2 位作者 冯声宝 孙万成 李善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2-100,共9页
为研究不同的青稞酒糟(highland barley distiller’s grains,HBDG)活性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injury,ALI)小鼠的影响,该文以HBDG粉为原料提取HBDG多肽和HBDG多酚,通过连续灌胃52°天佑德白酒14 d,诱导C57BL/6 J小... 为研究不同的青稞酒糟(highland barley distiller’s grains,HBDG)活性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injury,ALI)小鼠的影响,该文以HBDG粉为原料提取HBDG多肽和HBDG多酚,通过连续灌胃52°天佑德白酒14 d,诱导C57BL/6 J小鼠建立ALI小鼠模型。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翻正消失时长和恢复时长;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形态病理变化;采用试剂盒检测分析小鼠血清、肝脏生化指标;基于非靶代谢组学检测肝脏代谢物变化。结果表明,HBDG多肽和HBDG多酚干预显著减少小鼠翻正恢复时长(P<0.05),改善由于长期饮酒导致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脂肪空泡化现象。与对照组相比,HBDG多肽实验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显著降低(30.83%,44.35%)(P<0.05),肝脏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显著升高(56.23%,49.96%)(P<0.05);此时,HBDG多酚实验组AST和TG水平显著降低(29.08%,33.87%)(P<0.05),肝脏ALDH和SOD水平升高(12.80%,11.21%)。且相比较HBDG多酚组,HBDG多肽处理下ALDH和SOD水平显著升高(38.73%,34.87%),所以HBDG多肽对机体的解酒作用和抗氧化作用高于HBDG多酚,具有显著差异(P<0.05)。肝脏代谢组学分析显示,HBDG多肽可能通过干预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上调前列腺素F2α等肝脏代谢物含量改善小鼠酒精肝损伤;HBDG多酚处理可能通过影响亚油酸代谢途径上调13-OxoODE和8(R)-Hydroperoxylinoleic acid以及影响硫胺素代谢上调硫胺素含量,缓解小鼠酒精肝损伤。综上所述,HBDG多肽和HBDG多酚通过加速酒精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和调节肝脏代谢途径有效改善ALI,且HBDG多肽效果优于HBDG多酚。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新的解酒护肝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酒 多肽 多酚 酒精性肝损伤 保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表面积窖池出窖糟醅微生物群落与其基酒品质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王阳 李德林 +4 位作者 贾俊杰 余小斌 马龙 敖宗华 张宿义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4,共9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不同比表面积窖池出窖糟醅微生物群落,气质联用(GC-MS)法检测其基酒风味,结合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评,探讨不同比表面积窖池糟醅微生物群落、基酒理化特性、感官评分及风味差异,并对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不同比表面积窖池出窖糟醅微生物群落,气质联用(GC-MS)法检测其基酒风味,结合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评,探讨不同比表面积窖池糟醅微生物群落、基酒理化特性、感官评分及风味差异,并对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聚类分析(CA)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比表面积窖池基酒理化指标及感官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共检出98种风味物质,其中酯类62种,醇类9种,酸类2种,醛类4种,酮类6种,其他15种,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筛选出19种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VIP>1)。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糟醅优势细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norank_f__Caloramatoraceae、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优势真菌属包括酵母属(Saccharomyces)、曲霉属(Aspergillus)、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等17种。通过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共得到6种差异细菌属和11种差异优势真菌属。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己酸菌属、梭菌属_sensu_stricto_12与大部分酯类呈显著正相关(P<0.05);曲霉属、热子囊菌属、埃默森氏菌属、威克汉姆酵母属、青霉属、枝孢霉属与大部分酯类呈显著负相关(P<0.05)。窖池比表面积越大,糟醅中功能细菌多样性及丰富度越大,其基酒品质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池 比表面积 基酒 微生物群落 理化特性 感官评价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糟卤的挥发性成分及风味特性分析
8
作者 黄佳怡 彭钰珂 +3 位作者 田雯轩 程彦哲 陈梓天 常雅宁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91-300,共10页
糟卤是一种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的地方性特色发酵食品,研究糟卤的风味差异,有利于了解其香气和呈味特点,进而促进品质的提升。本研究以四种不同来源的糟卤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来鉴别和定量其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并结合... 糟卤是一种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的地方性特色发酵食品,研究糟卤的风味差异,有利于了解其香气和呈味特点,进而促进品质的提升。本研究以四种不同来源的糟卤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来鉴别和定量其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并结合电子鼻来探究呈味差异,利用电子舌建模和感官评价分析糟卤的滋味强度,最终揭示不同产地糟卤的风味特性及其中代表性成分。结果显示,四种糟卤共检测出17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最丰富的类别是酯类(42种)。经ROAV分析后明确其中36种挥发性组分贡献香气。其中正戊醇(1.21~2.15)、辛酸(1.51~22.59)、癸酸乙酯(2.12~14.88)、对甲氧基苯甲醛(2.52~4.70)、茴香脑(4.61~100)是四种糟卤中共有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但是含量上有明显区别,且每种糟卤中其他风味成分有较大差异。此外,四种糟卤总体上具有较明显的咸味和鲜味,酸味强度略大于甜味,苦味不明显,但不同糟卤具体味道上有较明显区分。对其中一种糟卤进行成分分析,发现其中含有2.91%蛋白和0.46%多糖;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其中谷氨酸(8.286 mg/mL)、丝氨酸(3.488 mg/mL)和甘氨酸(3.159 mg/mL)含量较高;并含有钠、钙、硫、铁、钾等重要的矿物质元素。综上,糟卤风味物质丰富且气味滋味良好,不同产地和工艺会造就独特的风味,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促进糟卤的开发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电子舌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腐殖酸的水热炭化制备及其在醋糟中的利用综述
9
作者 唐瑞骏 朱圆圆 +3 位作者 余永建 程思远 刘稼鑫 叶晓婷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4,共12页
对水热炭化技术制备类腐殖酸的研究现状和挑战进行了总结,重点探讨了类腐殖酸的形成机理、水热炭化反应过程、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醋糟水热炭化制备类腐殖酸的优势与挑战,以期为醋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更加成熟和可持... 对水热炭化技术制备类腐殖酸的研究现状和挑战进行了总结,重点探讨了类腐殖酸的形成机理、水热炭化反应过程、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醋糟水热炭化制备类腐殖酸的优势与挑战,以期为醋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更加成熟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炭化 类腐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丢糟麸曲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10
作者 李菲菲 王西 +3 位作者 卓毓崇 张亚东 黄卫 任志强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47,共5页
该研究以麦麸为原料,添加浓香型白酒丢糟制作麸曲,以淀粉出酒率、麸曲糖化酶活力及细菌、酵母菌数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丢糟添加量、水分添加量、培养温度、大曲接种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制曲工艺条件进行优... 该研究以麦麸为原料,添加浓香型白酒丢糟制作麸曲,以淀粉出酒率、麸曲糖化酶活力及细菌、酵母菌数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丢糟添加量、水分添加量、培养温度、大曲接种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制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添加适量丢糟可以增加麸曲的糖化酶活力、微生物数量及淀粉出酒率,确定最佳制曲工艺条件为:丢糟添加量10%、水分添加量55%、培养温度30℃、大曲接种量7%。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淀粉出酒率达到51.4%,比优化前提高了38.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丢 麸曲 糖化酶 酵母 细菌 淀粉出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糠配比对浓香型白酒糟醅理化性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11
作者 王晓妹 文科雄 +5 位作者 卢彦坪 刘多涛 雷学俊 李站胜 张霞 郑佳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
看糟配料是浓香型白酒传统工艺的关键环节,对原酒的产质量有重要影响。该研究通过在实验室水平模拟浓香型白酒固态发酵,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法考察不同粮糟比和粮糠比对糟醅理化性质和主要挥发性... 看糟配料是浓香型白酒传统工艺的关键环节,对原酒的产质量有重要影响。该研究通过在实验室水平模拟浓香型白酒固态发酵,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法考察不同粮糟比和粮糠比对糟醅理化性质和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粮糟比和粮糠比均对糟醅的水分、酸度及淀粉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粮糟比过高(>25%)或粮糠比过高(>20%)均会导致糟醅中残淀粉含量>15%,不利于充分发酵。HS-SPME-GC-MS法分析结果表明,发酵结束后,粮糟比为20%~25%的糟醅中共检出7种重要的醇、酯类挥发性风味物质,多于其他实验组。恰当的粮食和糠壳配料,是保障糟醅进行正常发酵和产生丰富、协调风味物质的重要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粮糠比 理化性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香糟辣笋加工工艺研究
12
作者 杨闽 刘永飞 +2 位作者 彭婧 吴茂钊 张建强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6期52-54,59,共4页
中国人食用竹笋历史悠久,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氨基酸及人类必需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以鲜笋、糟辣椒、食用油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调味品,研制酸香糟辣笋。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究酸味、辣味、咸味比例对酸香糟辣笋风... 中国人食用竹笋历史悠久,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氨基酸及人类必需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以鲜笋、糟辣椒、食用油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调味品,研制酸香糟辣笋。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究酸味、辣味、咸味比例对酸香糟辣笋风味的影响。通过感官品评得到酸香糟辣笋最佳工艺配方为酸味、辣味、咸味的最佳配比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笋 辣椒 酸香辣笋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丢糟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13
作者 李芳香 唐家乐 +2 位作者 喻正涛 王桂圆 谢艺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0,共6页
以贵州省仁怀市酱香型白酒副产物丢糟为研究对象,乙醇为浸提溶剂,经过水浴回流提取总黄酮。以丢糟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丢糟总黄... 以贵州省仁怀市酱香型白酒副产物丢糟为研究对象,乙醇为浸提溶剂,经过水浴回流提取总黄酮。以丢糟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丢糟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23(g∶mL)、浸提时间29 min、水浴温度72℃。在此优化条件下,酱香型白酒丢糟中总黄酮的得率为4.02%。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总黄酮提取液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8.89μg/mL和14.69μg/mL,说明酱香型白酒丢糟总黄酮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为富含黄酮配制酒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总黄酮 乙醇浸提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解析糟辣椒发酵过程中关键香气物质变化
14
作者 陈菊 黄裕兵 +4 位作者 王雪雅 陆敏 孙小静 殷勇 李文馨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8,共8页
为解析糟辣椒的关键香气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发酵时间(0、15 d、45 d、90 d和180 d)糟辣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气味活性值(OAV)及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其特征风味化合... 为解析糟辣椒的关键香气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发酵时间(0、15 d、45 d、90 d和180 d)糟辣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气味活性值(OAV)及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其特征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发酵0、15 d、45 d、90 d和180 d的糟辣椒样品中共检测出16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醇类20种、酯类36种、烯烃类36种、烷烃类9种、酮类7种、酸类16种、醛类7种、芳香族化合物11种、含硫原子化合物18种和其他类物质6种。5个发酵阶段共有挥发性风味物质为β-榄香烯、水杨酸甲酯、苯乙醇、十六酸和2-甲基十三烷,特有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有14种、27种、8种、4种和17种;根据OAV≥1且在3个以上发酵阶段均存在的筛选条件下,有2-庚醇、香叶醇、反式-橙花叔醇、α-松油醇、苯乙醇、芳樟醇等23种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PCA结果表明,样品ZLJ90d的香气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味活性值 关键香气物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分离技术在醋糟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前景
15
作者 吴昊宸 陈健 +3 位作者 吴问波 许洪峰 陈彦名 陈允亮 《饲料博览》 2025年第2期35-38,共4页
醋糟作为食醋生产的副产物,富含粗纤维、粗蛋白质和矿物质,具有广泛的资源化利用潜力。然而,由于其高含水量,醋糟的处理面临诸多挑战。文章分析了醋糟的成分及其固液分离的必要性,当前固液分离技术的进展及其在生物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前... 醋糟作为食醋生产的副产物,富含粗纤维、粗蛋白质和矿物质,具有广泛的资源化利用潜力。然而,由于其高含水量,醋糟的处理面临诸多挑战。文章分析了醋糟的成分及其固液分离的必要性,当前固液分离技术的进展及其在生物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通过改进固液分离技术与发酵工艺,醋糟能有效转化为高价值饲料,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分离 生物饲料 微生物发酵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发酵啤酒糟水平对闽东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倩 张富 +3 位作者 吴贤锋 王迎港 李文杨 刘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6-427,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发酵啤酒糟水平对闽东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为发酵啤酒糟在舍饲闽东山羊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选择体重[(20.89±1.21)kg]相近的8月龄闽东山羊公羊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发酵啤酒糟水平对闽东山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为发酵啤酒糟在舍饲闽东山羊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选择体重[(20.89±1.21)kg]相近的8月龄闽东山羊公羊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饲粮中发酵啤酒糟水平分别为0、12%、24%和36%,各组饲粮营养水平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对照组的进食氮显著低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5)。2)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3)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瘤胃p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瘤胃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在门水平上,试验Ⅱ组的瘤胃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试验Ⅲ组的瘤胃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Ⅲ组的瘤胃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Ⅲ组的瘤胃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瘤胃肠单胞菌属(Intestinimona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发酵啤酒糟可提高闽东山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ADF表观消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瘤胃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改善瘤胃发酵环境,且对闽东山羊的生长和机体代谢无负面影响。从本试验结果来看,饲粮发酵啤酒糟水平在12%~24%时饲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啤酒 闽东山羊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糟抗热肽的制备及其对酿酒酵母热激氧化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晓婕 苏昊 +5 位作者 梁璋成 陈秉彦 林晓姿 汪少芸 何志刚 李维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9-56,共8页
制备红曲糟抗热肽,研究其对酿酒酵母抵御热激氧化行为的影响。以酿酒酵母热激存活率为指标,筛选蛋白酶,通过抗热肽得率优化酶解条件,对抗热肽进行质谱和抗氧化能力分析,通过磷酸戊糖通路基因表达、胞内辅酶、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 制备红曲糟抗热肽,研究其对酿酒酵母抵御热激氧化行为的影响。以酿酒酵母热激存活率为指标,筛选蛋白酶,通过抗热肽得率优化酶解条件,对抗热肽进行质谱和抗氧化能力分析,通过磷酸戊糖通路基因表达、胞内辅酶、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以及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分析,从抗氧化角度探索抗热肽对酿酒酵母的热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红曲糟抗热肽最佳酶解工艺为:红曲糟蛋白和水固液比1∶10(m/m)、复合蛋白酶酶解、温度50℃、时间3 h、加酶量3000 U/g、pH 8.5,该条件下抗热肽得率62.44%,酿酒酵母热激存活率73.97%,较纯水组提高了22.76%。序列鉴定表明,丰度前20的肽段中16条肽段的疏水氨基酸占比50%以上。抗热肽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半数清除量为4.53 mg/mL,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半数清除量为1.82 mg/mL,具有抗氧化活性。同时,抗热肽通过上调磷酸戊糖途径的基因表达量,提升NADH激酶活性,促进还原型辅酶II的转化,使GSH含量提高4.74倍,胞内ROS水平与热激前酿酒酵母基本保持一致,从而有效提高了酿酒酵母抵御热激氧化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抗热肽 热激氧化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糟辣椒制作工艺研究
18
作者 刘芬 郭会会 +2 位作者 张洪礼 张丽 李正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00-106,共7页
【目的】探明糟辣椒适宜制作工艺,为糟辣椒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在糟辣椒制作中添加不同食盐浓度(7%、8%、9%、10%、11%)、冰糖浓度(1.5%、2.0%、2.5%、3.0%、3.5%)、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0%、0.5%、1.0%... 【目的】探明糟辣椒适宜制作工艺,为糟辣椒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在糟辣椒制作中添加不同食盐浓度(7%、8%、9%、10%、11%)、冰糖浓度(1.5%、2.0%、2.5%、3.0%、3.5%)、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0%、0.5%、1.0%、1.5%、2.0%),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3因素(食盐、冰糖浓度及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3水平正交试验,评定糟辣椒感官品质,测定酸、色差、亚硝酸盐含量。【结果】添加食盐浓度9%、冰糖浓度3%及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2%的因素组合处理糟辣椒产品感官品质综合评分最高,达95.6分,总酸含量4.13 g/kg,色差值17.78 OD,亚硝酸含量为3.33 mg/kg。【结论】糟辣椒制作在其他配料适宜条件下,添加食盐浓度9%、冰糖浓度3%及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2%的处理加工工艺效果最好,即外观品质优、总酸度适宜、色泽好、亚硝酸盐含量低,糟辣椒品质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和《贵州发酵辣椒制品》(DBS 52/012—2016)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制作工艺 乳酸菌 发酵 感官品质 综合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糟ACE抑制肽制备工艺优化及功能评价
19
作者 林晓婕 侯蕊 +3 位作者 梁璋成 林晓姿 李维新 何志刚 《福建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8,共8页
为研发红曲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以红曲糟为原料制备ACE抑制肽,明确活性肽序列和消化稳定性。以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ACE抑制肽制备工艺,以超滤进行分离纯化ACE抑制... 为研发红曲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以红曲糟为原料制备ACE抑制肽,明确活性肽序列和消化稳定性。以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ACE抑制肽制备工艺,以超滤进行分离纯化ACE抑制肽,以质谱分析活性肽的序列结构,并采用模拟胃肠消化分析体外消化稳定性。结果表明:红曲糟ACE抑制肽最佳制备工艺为酶添加量6000 U·g^(-1)、酶解时间90 min、温度45℃、pH值5.7,在此条件下红曲糟蛋白的酶解率为(45.11±0.12)%;蛋白浓度为2.7 mg·mL^(-1)时,ACE抑制率为(60.49±1.70)%;主要由分子量小于3000 Da的短肽组成。将酶解产物进行超滤,<1000 Da的组分具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抑制率为(70.65±1.51)%;生物活性值≥0.5的潜在生物活性肽占比达48.22%。ACE抑制肽<1000 Da的组分经模拟胃肠消化后,ACE抑制活性保持率为58.94%。研究利用木瓜蛋白酶制备红曲糟ACE抑制肽,为降血压功能食品配料的开发和酿酒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ACE抑制肽 结构 消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型酒糟醅中微生物组学和挥发性代谢物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勇磊 张宿义 +8 位作者 许德富 王思浓 敖宗华 贾俊杰 杨艳 陈垚 黄志久 付鑫 张榆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72-81,共10页
为了揭示泸型酒糟醅微生物-挥发性代谢物的时间特征,阐明泸型酒“窖香浓郁”风味的内在机制。该研究以不同发酵时间点的糟醅为研究对象,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法解析糟醅中的微生物组成,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测定糟醅中的代谢物的... 为了揭示泸型酒糟醅微生物-挥发性代谢物的时间特征,阐明泸型酒“窖香浓郁”风味的内在机制。该研究以不同发酵时间点的糟醅为研究对象,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法解析糟醅中的微生物组成,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测定糟醅中的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同时测定其水分、酸度、淀粉和还原糖的含量,并进行Pearson’s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糟醅中微生物和挥发性代谢物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其组成和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不断变化。Lactobacillus、Limosilactobacillus、Weissella、Bacillus、Pediococcus、Kazachstania、Aspergillus、Thermoascus、Thermomyces和Issatchenkia是糟醅发酵的优势菌群,其与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等163种代谢物质生成具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该研究还发现,泸型酒糟醅在发酵过程中经历了糖化、酒化、生香3个典型的阶段,尤其生香阶段大量生成的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是确保其“窖香浓郁”风味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型酒 微生物组学 挥发性代谢物 窖香浓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