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本之“体”与诠释之“用”——试以“体用”范畴讨论中国阐释学传统
1
作者 周裕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9,232,233,共11页
中国古代阐释学倾向于对文本本体与诠释实践的双向关注,这与侧重理解过程及阐释者立场的西方阐释学传统不同。这种双向关注可借用中国哲学的“体用”范畴来说明,本体性的存在通过载道之文成为经典文本之“体”,其“用”则为理解、诠释... 中国古代阐释学倾向于对文本本体与诠释实践的双向关注,这与侧重理解过程及阐释者立场的西方阐释学传统不同。这种双向关注可借用中国哲学的“体用”范畴来说明,本体性的存在通过载道之文成为经典文本之“体”,其“用”则为理解、诠释、演绎、引用等文本意义的实现方式。以“《易》无达占”为代表的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导致诠释活动的多元性。“从变从义”是经典文本多元阐释的基础,《周易·系辞》提出的“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等,成为中国古代阐释学的一般观念和方法论。“经同而传异”揭示了经典文本开放性与诠释多元性之间的互动,“《诗》无达诂”表现为“兴观群怨”“断章取义”、集句诗、集注等各种文本的诠释和使用。宋代以降,儒家与佛教的阐释观念相互渗透,禅宗“活参”观念与钟惺“诗为活物”说,呼应“生生之谓易”的古老命题,强调文本鲜活的生命力与诠释的自由灵活性,深化了“从变从义”的传统。经典作为生生不息的生命体,迫使诠释者不断产生新的意义。最终,中国古代阐释学在“体一用万”的逻辑下形成的独特体系,彰显着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经典文本 多元诠释 体用 生生之谓易 诗为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彝族和新疆维吾尔族HLA-B基因座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许铭炎 洪坤学 +9 位作者 马军 邓小玲 李军 彭虹 阮玉华 秦光明 张远志 邢辉 徐小虎 邵一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13-917,共5页
应用PCR-SSP方法对无亲缘关系的106位四川彝族样品和110位新疆维吾尔族样品进行HLA-B基因分型。在彝族样品中共检出21个等位基因,其中高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0(0.1981)、B*15(0.1368)、B*51(0.1274),低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7(0.0189)、B*4... 应用PCR-SSP方法对无亲缘关系的106位四川彝族样品和110位新疆维吾尔族样品进行HLA-B基因分型。在彝族样品中共检出21个等位基因,其中高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0(0.1981)、B*15(0.1368)、B*51(0.1274),低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7(0.0189)、B*44(0.0142)、B*18(0.0094)、B*57(0.0047)和B*78(0.0047),总体基因频率分布介于南北汉族之间。在维吾尔族样品中共检出27个等位基因,其中高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35(0.1136)和B*51(0.1136),低频率的等位基因为B*41(0.0045)、B*56(0.0045)和B*78(0.0091),B*08、B*35、B*50等“高加索人”起源的HLA基因在新疆维吾尔族的分布频率高于国内其他民族,与高加索人种的数值相当。经χ2检验,两个民族群体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经遗传分析,四川彝族群体HLA-B基因座杂合度(H)、个体识别率(DP)和非父排除率(EP)分别为0.8977、0.9661和0.8009;维吾尔族群体的H、DP和EP分别为0.9372、0.9857和0.8732。获得了四川彝族和新疆维吾尔族HLA-B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数据,为临床器官移植配型、人类学、法医学及疾病关联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群体遗传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彝族 新疆维吾尔族 HLA-b 基因多态性 PCR-S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康对柯萨奇B_(3m)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鹏 陈苏宁 +1 位作者 张玉芳 杨积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11期695-696,共2页
目的 :实验观察中药复方益心康 ,对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和对心肌细胞内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诱导Balb/c小鼠形成病毒性心肌炎模型 ,分别予益心康、病毒唑稀释液、生理盐水灌胃。测每个小鼠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 目的 :实验观察中药复方益心康 ,对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和对心肌细胞内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诱导Balb/c小鼠形成病毒性心肌炎模型 ,分别予益心康、病毒唑稀释液、生理盐水灌胃。测每个小鼠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功酶MB(CK -MB) ,测心肌细胞感染CVB3mRNA量。结果 :中药治疗组小鼠的血清CK和CK -MB明显低于其它两个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小鼠的心肌细胞含有的病毒RNA量明显少于其它两个治疗组。结论 :益心康对柯萨奇B3m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有保护作用 ,并抑制柯萨奇病毒B3m在心肌细胞中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心康 柯萨奇b3M病毒 心肌炎 小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罗主宾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80,共7页
"以A为B"结构从古代发展到现代,已成为一种凝固性的结构。这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的原因可以从认知角度来认识,是人的思维因素促成了这种"以"和"为"的搭配形式,产生了"以"和"为&q... "以A为B"结构从古代发展到现代,已成为一种凝固性的结构。这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的原因可以从认知角度来认识,是人的思维因素促成了这种"以"和"为"的搭配形式,产生了"以"和"为"配合的框架印象,并产生了一种整体的句法结构意义:在以A形成的集体中,由于某种需要选择了A作为B。这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与认知上的"相邻原则"等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A为b 凝固性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以A为B”式意动结构 被引量:7
5
作者 孙德金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0,共8页
"以A为B"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常用的句法结构形式,以往语法学界对此结构关注不多。本文基于较大规模语料库的定量分析,对该结构所表达的语法意义进行概括,并描述和讨论该结构的句法功能和表达功能,认为该结构是从文言语法... "以A为B"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常用的句法结构形式,以往语法学界对此结构关注不多。本文基于较大规模语料库的定量分析,对该结构所表达的语法意义进行概括,并描述和讨论该结构的句法功能和表达功能,认为该结构是从文言语法中沿用于现代书面汉语语法中的一种具有不可替代价值的句法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A为b”结构 书面语 意动 语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所致纤维化大鼠血清MDA含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馨馨 周景华 +1 位作者 李友林 刘华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825-82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L-精氨酸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2个月后取血清用生化检测法测定MDA含量,取胰腺...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L-精氨酸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2个月后取血清用生化检测法测定MDA含量,取胰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PDGF-B的含量。结果:模型组MDA、PDGF-B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MDA、PDGF-B含量低于中药对照组。结论:胰泰复方能降低胰腺组织中MDA和PDGF-B的含量,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具有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泰复方 慢性胰腺炎 胰腺纤维化 血清丙二醛(MDA)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为诗”与晚明清初诗学观念流变
7
作者 胡媚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9,共11页
陈师道《后山诗话》批评韩愈“以文为诗”导致不工,这个诗学论断对后世影响深广。“以文为诗”在晚明的讨论,关涉诗歌正变、诗文辨体、唐宋诗之争等重要话题。许学夷《诗源辩体》认为元和诸公是构成诗歌史上“大变”的诗人群体,又通过... 陈师道《后山诗话》批评韩愈“以文为诗”导致不工,这个诗学论断对后世影响深广。“以文为诗”在晚明的讨论,关涉诗歌正变、诗文辨体、唐宋诗之争等重要话题。许学夷《诗源辩体》认为元和诸公是构成诗歌史上“大变”的诗人群体,又通过对“以文为诗”的深度阐释完成了复古诗学理论在晚明的建构。反复古派袁宏道等人明确反对“以文为诗”之法,强调诗和文的体制界线。在反思和矫正晚明诗学的基础上,清初诗家主张博观兼采,打破唐宋门户之见,诗文相生因此取代了诗文分途的观念。古文家姜宸英从发愤抒情的角度肯定“以文为诗”仍属于复古之制。桐城文人方世举以“理气”这个文论话语证明诗歌创作采取“以文为诗”的合理性和优势。“以文为诗”可以承载复古或反复古的不同诠释,宗唐或宗宋的不同导向,贬义或褒义的不同态度,以概念阐释的拓展反映了诗学观念在晚明清初阶段的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文为诗 晚明清初 诗源辩体 博观 诗文相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一+X,B+一+Y”构式的分类及释义模板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洪超 詹卫东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40,共7页
该文以现代汉语中的"A+一+X,B+一+Y"格式为例,介绍了构建《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的初步工作。"A+一+X,B+一+Y"格式可根据其表义功能不同分为三个大类,十个小类。该文重点阐释了该构式表达"因果倚变义、事物交... 该文以现代汉语中的"A+一+X,B+一+Y"格式为例,介绍了构建《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的初步工作。"A+一+X,B+一+Y"格式可根据其表义功能不同分为三个大类,十个小类。该文重点阐释了该构式表达"因果倚变义、事物交错义、状态交替义、动作行为交替义、周遍大量义、让步小量义"等6种意义的判定条件及相应的释义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 b+-+Y” 构式知识库 释义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巧笑倩兮”章的思想论争与文本风景
9
作者 曹建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3,共10页
《论语·八佾》“巧笑倩兮”章记载子夏问诗于孔子,师徒对话循环往复且意味深长。该章牵涉传统《诗经》学、礼学以及艺术美学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素”与“礼”的关系,以及“礼”的价值属性,古今阐释的分歧颇大。根据《诗经》句法,... 《论语·八佾》“巧笑倩兮”章记载子夏问诗于孔子,师徒对话循环往复且意味深长。该章牵涉传统《诗经》学、礼学以及艺术美学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素”与“礼”的关系,以及“礼”的价值属性,古今阐释的分歧颇大。根据《诗经》句法,以及《论语》“巧笑倩兮”章表述的逻辑层次,“素以为绚兮”极有可能不是诗句,而是诗文评。“巧笑倩兮”章的文本在后世不断变化,涉及文本改善、文本趋同等诸多文本现象,也涉及不同文本间的关联性变异。任何一种文本变异现象的背后都有思想性因素起作用,反映出文本与思想之间的相互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素以为绚兮” 思想论争 文本风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40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马玉萍 苏进义 +3 位作者 丁乾 张海超 刘倩 刘铁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7-659,共3页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总结施奠邦教授临证经验。方法:将IBS-D患者240例辨证分为肝郁脾虚型、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脾肾阳虚型5组,应用升阳益胃汤加减进行治疗,疗程8周,随访6个...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总结施奠邦教授临证经验。方法:将IBS-D患者240例辨证分为肝郁脾虚型、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脾肾阳虚型5组,应用升阳益胃汤加减进行治疗,疗程8周,随访6个月。结果: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41%,其中肝郁脾虚型为91.76%,肝郁气滞型88.64%,脾胃虚弱型90.70%,脾胃湿热型92.11%,脾肾阳虚型86.67%;证候积分比较:各组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组间无差异;各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腹痛、腹胀、腹泻主要单项症状,但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IBS-D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益胃汤 施奠邦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藏药经典方联用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谢彬 刘睿颖 +1 位作者 和静萍 谭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46-1849,共4页
目的:研究二十五味珊瑚丸、如意珍宝丸、二十味沉香丸联合用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 mL/100 g);阳性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予尼莫地平(1.89 mg/100 g);联... 目的:研究二十五味珊瑚丸、如意珍宝丸、二十味沉香丸联合用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 mL/100 g);阳性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予尼莫地平(1.89 mg/100 g);联合给药组每日早中晚分别灌胃给予二十五珊瑚丸(7 mg/100 g)、如意珍宝丸(31.5 mg/100 g)、二十味沉香丸(49 mg/100 g)。7天后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并于缺血24 h后,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并检测缺血脑组织NO含量(硝酸还原酶法)、血清SOD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血清MDA含量(TBA法);血清LDH活性(丙酮酸法)。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给药能够显著降低脑缺血大鼠脑梗塞面积、脑含水量及缺血脑组织中NO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并使LDH活性降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二十五味珊瑚丸、如意珍宝丸、二十味沉香丸联合用药可通过减少梗死灶、减轻脑水肿、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等,对缺血脑组织产生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阻塞 二十五味珊瑚丸 如意珍宝丸 二十味沉香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虚词“实”“维”“伊”“繄”的用法及其词源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7,共11页
先秦汉语中,虚词"实"的最主要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强调它前面出现的主语,而不是普遍认为的副词用法。这种用法的"实"用的是假借字,跟"果实"的"实"没有任何渊源关系,而与指示代词"是"... 先秦汉语中,虚词"实"的最主要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强调它前面出现的主语,而不是普遍认为的副词用法。这种用法的"实"用的是假借字,跟"果实"的"实"没有任何渊源关系,而与指示代词"是"有同源关系。"维/惟/唯"的用法,一部分是作强调主语和宾语的指示代词,一部分是由这种代词演变而成的系词、副词和连词,表示"乃是"之义。"伊""繄"也作代词、系词、副词。"维""伊"又具有连词的用法。"维"、"伊"、"繄"的古音也有很近的关系,并且都与"是"、"寔"、"实"有语法功用上的相类。它们应该有语源上的关系,其演变是上古汉语方言分化的结果。虚词位置、功能的变化引起词性变化,指示代词发展出系词、副词和连词的作用,同时也相应派生出新词,新旧同源虚词在积淀历史词汇的历史文献中,其发展源流有脉络可寻。在考察了上述虚词演变的时代层次后,将词序变化、功能演变与新词性产生结合起来,可以探讨虚词演变的一些原理和规律,及新的语言体系中新旧句式叠构出重复性表义句式的原理。在同样的位置情况下,判定其词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它的指向是其前还是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代词 虚词词源 词性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竹属新分类群及其它 被引量:4
13
作者 易同培 李本祥 +2 位作者 史军义 马丽莎 杨林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报道了禾本科竹亚科牡竹属一新种和一新变型。它们分别被命名为倬牡竹和花龙丹竹。用种子从越南引进了马来甜龙竹,经10 a的栽培试验,生长较佳,适宜四川盆地种植。佯黄竹在四川兴文县有新记录。
关键词 倬牡竹 花龙丹竹 新分类群 马来甜龙竹 引种 佯黄竹 新纪录 竹亚科(禾本科)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演义》刘蜀后期人物三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伯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2,共5页
在蜀汉后期的四个重要人物中刘禅虽然平庸,却安于君位,与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昏君、暴君相比,表现不算太差,堪称“庸主”的典型;蒋琬、费祎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对稳定蜀汉政权起了重要作用。《三国演义》对他们执政时期一笔带过,是一个... 在蜀汉后期的四个重要人物中刘禅虽然平庸,却安于君位,与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昏君、暴君相比,表现不算太差,堪称“庸主”的典型;蒋琬、费祎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对稳定蜀汉政权起了重要作用。《三国演义》对他们执政时期一笔带过,是一个明显的缺陷;姜维虽力图继承诸葛亮遗志,但国势衰微,无力回天,只能成为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禅 蒋琬 费讳 姜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狱等状四种》中的“吏议”与“邦亡”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海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3,共3页
整理者认为《为狱等状四种》中"吏议"的主体为县吏,然县吏似无权参与案件的审判,而直接听命于郡守的都吏是有断狱和向廷尉奏谳的权力的,故"吏议"之主体当为都吏。一般认为"邦亡"指逃出国境,然从《癸、琐... 整理者认为《为狱等状四种》中"吏议"的主体为县吏,然县吏似无权参与案件的审判,而直接听命于郡守的都吏是有断狱和向廷尉奏谳的权力的,故"吏议"之主体当为都吏。一般认为"邦亡"指逃出国境,然从《癸、琐相移谋购案》可知秦人逃亡到南郡被定为"邦亡"罪,而案发时南郡早已划入秦版图之中,故知"邦亡"当为逃离秦故地,而非逃离国境。"邦亡"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秦国特有的称谓,秦统一后该词未见于文献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狱等状四种》 吏议 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六金针》非陈维崧撰辨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双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83,共4页
自康熙间《学海类编》收录陈维崧的《四六金针》,后来清代目录书和当代骈文研究专家都将《四六金针》视为陈维崧所作。其实,《四六金针》乃抄袭补缀元代陈绎曾的《文筌.四六附说》而成,不是陈维崧所作。这从该书内容、历代目录记载和陈... 自康熙间《学海类编》收录陈维崧的《四六金针》,后来清代目录书和当代骈文研究专家都将《四六金针》视为陈维崧所作。其实,《四六金针》乃抄袭补缀元代陈绎曾的《文筌.四六附说》而成,不是陈维崧所作。这从该书内容、历代目录记载和陈维崧作品等之中都可以得到证明。《学海类编》收录多伪书,不可轻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六金针》 《文筌·四六附说》 陈维崧 陈绎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缕梅茎皮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献礼 周荣汉 段金廒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8年第4期59-60,共2页
银缕梅(Shaniodendronsubaequale(H.T.Chang)M.B.Deng,H.T.WeietX.Q.Wang)的学名最初是由张宏达定为小叶金缕梅(HamamelissubaequalisH.T.C... 银缕梅(Shaniodendronsubaequale(H.T.Chang)M.B.Deng,H.T.WeietX.Q.Wang)的学名最初是由张宏达定为小叶金缕梅(HamamelissubaequalisH.T.Chang),并收入《中国植物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化学成分 茎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子》审美理想论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国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共6页
《淮南子》的审美理想是一种汇融万千、宽宏博大、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大浑为一”之美,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大“道”是“大浑为一”之美的理论前提和哲学依据;二、“大浑为一”之美的表现特征为无限丰富性、雄浑壮大的审美形态和大审美... 《淮南子》的审美理想是一种汇融万千、宽宏博大、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大浑为一”之美,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大“道”是“大浑为一”之美的理论前提和哲学依据;二、“大浑为一”之美的表现特征为无限丰富性、雄浑壮大的审美形态和大审美观视野;三、“大浑为一”之美体现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神化”最高境界。《淮南子》的审美理想是汉初时代精神的突出表现,对中国的审美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大浑为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初至北周中的司马楚之家族兴替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刚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234-239,共6页
北魏初期,司马楚之凭借个人才能及其与鲜卑贵族、皇室的姻亲关系,父子得以世袭王爵,担任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的要职。孝文帝时期,司马楚之家族世袭要职的特权被取消,爵位亦例降为公。司马悦为重振家族,改变了以往的姻亲关系,开始与汉... 北魏初期,司马楚之凭借个人才能及其与鲜卑贵族、皇室的姻亲关系,父子得以世袭王爵,担任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的要职。孝文帝时期,司马楚之家族世袭要职的特权被取消,爵位亦例降为公。司马悦为重振家族,改变了以往的姻亲关系,开始与汉族大族联姻,以抬高家族的地位。北魏末,司马裔归顺西魏(北周)政权,依靠乡里、宗族的势力,屡立功勋,从而受到统治者的宠信,然关东豪族的身份使司马裔最终未能进入西魏(北周)的政权核心或政治中心地区任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司马楚之 司马悦 司马裔 仕宦 姻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天人之学与《易纬》的“身体哲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忠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0-115,共6页
汉代流行的天人之学是以阴阳灾异为内容的、可感可证天人感应体系。同时,汉代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天人之学。它是以太一(太极)神为主宰,以十二月为纲目,运用当时多学科知识编织起来的对称而共存的天人之宇宙图式。迎合汉代天人之学,《易... 汉代流行的天人之学是以阴阳灾异为内容的、可感可证天人感应体系。同时,汉代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天人之学。它是以太一(太极)神为主宰,以十二月为纲目,运用当时多学科知识编织起来的对称而共存的天人之宇宙图式。迎合汉代天人之学,《易纬》大量吸收了当时天文、历法、生物、中医等自然科学知识,重构一种具有易学特色的天人之学。在这个体系中,人体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其功能、德性、行为及安恙与整个自然世界紧密相连,再次凸显人体在世界万物中的地位。此时身体不再是人体器官的简单合体,而是活生生整体宇宙的显现。《易纬》对于人体疾病发生与防治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防病治病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感应 《易纬》 卦气 身体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