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性质与功能 被引量:99
1
作者 别敦荣 李家新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47,共7页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致力于促进大学教师从基于个人体悟与自省的经验发展模式,向基于理性训练与培育的专业发展模式转型。它既不能是纯粹的行政机构,也不能是纯粹的学术机构,而应兼具行政机构与学术机构的双重性质,将行政机构和学术...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致力于促进大学教师从基于个人体悟与自省的经验发展模式,向基于理性训练与培育的专业发展模式转型。它既不能是纯粹的行政机构,也不能是纯粹的学术机构,而应兼具行政机构与学术机构的双重性质,将行政机构和学术机构的性质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担负教师专业发展责任的专门机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主要功能,在于强化教学专业认知、提升教学专业伦理、培育教学专业文化,以及促进大学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教师专业发展 大学教师 教师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现状、问题及转变策略 被引量:33
2
作者 郭敏刚 王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90,共6页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就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以专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专业发展目标为依据,通过专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农村体育教师专业...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就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以专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专业发展目标为依据,通过专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农村体育教师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理念的成长过程。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现状令人堪忧,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不明确、主动提升专业水平的意识不强、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专业发展的根基薄弱、缺乏专业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是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通过转变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理念、培训方式和教研方式等举措来促进我国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体育教师 专业 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师傅”的角度解读幼儿园师徒制教师专业成长模式 被引量:16
3
作者 母远珍 沈俊 罗兰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7,共3页
从"师傅"的角度看待幼儿园师徒制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可以发现对"师傅"而言,与新教师结对、带"徒弟"对她们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同时师徒结对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徒弟"是"师傅"... 从"师傅"的角度看待幼儿园师徒制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可以发现对"师傅"而言,与新教师结对、带"徒弟"对她们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同时师徒结对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徒弟"是"师傅"很好的"倾听"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徒制 幼儿教师 专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观照下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 被引量:60
4
作者 陈恩伦 陈亮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2,共5页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扶贫,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文章对前期扶贫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主要包括以网点建设和资源输送为特征的资源型教育扶贫模式、以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为抓手的功能性教育扶贫模式、以及以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为...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扶贫,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文章对前期扶贫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主要包括以网点建设和资源输送为特征的资源型教育扶贫模式、以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为抓手的功能性教育扶贫模式、以及以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为导向的跨界协同教育扶贫模式。这些模式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解决精准不足内生发展乏力等问题。基于文献分析与田野考察得出,师资水平是制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核心瓶颈,也是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发力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新阶段的教育精准扶贫应聚焦于师资水平建设,以促进内生发展为目标,构建以"六方联动"机制为主轴的"精准诊断——分类指导——动态跟踪——评估反馈"教育信息化主导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实现贫困地区教育的"真扶贫""扶真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贫困地区 教育精准扶贫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模式研究——基于高校教师“超职业”视角 被引量:14
5
作者 常亮 李成恩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2-77,共6页
我国高校教师具有业务能力与思想道德并重要求的"超职业"特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建设一支"德业"能力协同发展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将为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提... 我国高校教师具有业务能力与思想道德并重要求的"超职业"特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建设一支"德业"能力协同发展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将为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提供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德业"能力"超职业"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了高校青年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模型,并基于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特征,初步设计构建了高校青年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超职业 德业能力 协同发展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校际间协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可 班轩 杨振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15,共6页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是当前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主方向,在这一背景下,推动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能力提升是当前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最为迫切的任务。该文基于北京数字学校校际协作项目,以参与项目的14所学校为研究对象...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是当前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主方向,在这一背景下,推动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能力提升是当前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最为迫切的任务。该文基于北京数字学校校际协作项目,以参与项目的14所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上关于教师信息化环境下的能力模型TPACK为依据,结合北京数字学校校际协作活动的实践体悟,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以发掘一线教师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能力基本的现状、提升途径。结果表明:教师在融合技术的教学法能力上还比较弱,表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需求;观摩、反思是一线教师认可的专业能力提升途径;通过校际之间的协作搭建学科教学与技术实践融合的交流平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校际协作 TPACK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师徒制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造 被引量:23
7
作者 杨莉君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7-39,共3页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问题应该是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师徒制教师教育模式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传统方式,本文试图探讨新世纪师徒制教师教育的操作模式、特点。
关键词 师徒制 教师教育 操作模式 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内涵、特点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彤 马云鹏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3,共5页
"三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有助于激发教师发展潜力,塑造教师专业愿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进而优化学校教学,其具有聚焦思想、尊重差异、自主发展和持续改进等特点。"三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推进过程中应从四个方面做... "三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有助于激发教师发展潜力,塑造教师专业愿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进而优化学校教学,其具有聚焦思想、尊重差异、自主发展和持续改进等特点。"三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推进过程中应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建立"三化"校本研修制度;二是实行分层管理、分工协作的管理机制;三是落实"三化"校本研究计划;四是全员参与、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内涵 特点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媛 顾健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87,共3页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国家长期的、连续的战略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会重视这个问题并制订相应计划。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也必须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始终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美国...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国家长期的、连续的战略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会重视这个问题并制订相应计划。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也必须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始终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美国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有着先进而又有效的成功经验,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立,使得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得以持久、连续、标准、规范、高效且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制度。文章通过对这类学校的运行机制及模式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能为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模式 启示与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的校本教研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淼浩 曾维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3-129,共7页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教育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越多越来多的被在校本教研中使用。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学生课堂效率等以往难以统计和衡量的数据得以被计算机自动化处理分析。通过对发生在课堂活动...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教育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越多越来多的被在校本教研中使用。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学生课堂效率等以往难以统计和衡量的数据得以被计算机自动化处理分析。通过对发生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该文探讨了教学数据的范畴与特征,同时对其分析方法以及实施途径,如基于数据的校本教研模式进行了具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行为 教学模式 课堂效率 校本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与化解路径 被引量:6
11
作者 符太胜 丘苑 王培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9-43,共5页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当前,中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陷入多重危机:多重社会生活压力恶化了教师的职业价值感,繁重的教学与管理任务加剧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对新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模式的不适...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当前,中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陷入多重危机:多重社会生活压力恶化了教师的职业价值感,繁重的教学与管理任务加剧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对新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模式的不适应使教师丧失了专业自尊,教育环境的复杂趋势降低了教师的教育效能感,工具理性主义强化了农村教师的离职意向。从根本上化解中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危机的路径有:深度转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逻辑,建立公平而有质量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本土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农村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 制度逻辑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农村教育治理体系 农村教育治理能力 本土专业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农村英语教师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国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65,共4页
"新课程标准"在农村能否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整体素质,而如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研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基于农村英语教师教育发展的不同环境、可以采用以资源中心学习模式、校本教研模... "新课程标准"在农村能否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整体素质,而如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研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基于农村英语教师教育发展的不同环境、可以采用以资源中心学习模式、校本教研模式、校际研讨模式、自主发展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分层次培训模式、远程教育模式和跟踪指导模式等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英语教师 教师教育 专业发展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模式:走向开放 被引量:4
13
作者 母小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1-25,共5页
欧美国家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模式的产生和形成,均有其社会历史和教育、文化背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背景下,教师教育走向开放、走向专业化迫在眉睫。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欧美国家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模式的产生和形成,均有其社会历史和教育、文化背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背景下,教师教育走向开放、走向专业化迫在眉睫。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四种基本途径“联姻”,共同完成教师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模式 教师专业化 新课程改革 综合大学 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教师改变 创新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置换研修培训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雪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0-144,共5页
教师改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目标,教师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必然要面对教师如何改变的问题。依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分析以及教师改变理论,应该进行基于教师改变的教师培训与课程设计。基于教师改变的培训就是以教师内... 教师改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目标,教师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必然要面对教师如何改变的问题。依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分析以及教师改变理论,应该进行基于教师改变的教师培训与课程设计。基于教师改变的培训就是以教师内在结构化经验的根本性改变为目标,为帮助教师适应课程、适应学生和教育复杂性,进而达到提高教师课程实施与教育能力,根据一个主题围绕影响教师学习的要素设计多元序列化活动及内容,构建连续的支持性学习环境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模型 教师认同 专业成长 教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发展主义”到“他者关怀”——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孝亿 朱海鸿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6,共4页
发展方式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不同的发展方式导向不同的发展实践。在"发展主义"范式下,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思维的"形而上学"、主体的虚幻性以及愿景的无限性等问题。而在"他者关怀"视域下... 发展方式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不同的发展方式导向不同的发展实践。在"发展主义"范式下,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思维的"形而上学"、主体的虚幻性以及愿景的无限性等问题。而在"他者关怀"视域下,作为"他者"的教师具有异质性、交往性特征,是追求超越的自觉体。"他者关怀"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自由的专业发展关系和多样化的专业发展路向,注重教师的责任与伦理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从"客位发展"转向"主位发展",从"精英发展"转向"草根发展",从"均衡发展"转向"差异发展",从"标准评估"转向"责任邀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方式 “发展主义” “他者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新林 饶志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5-128,共4页
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备普及率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教师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能。该文首先简单解读了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结合作者在基层电教部门的工作经历,总... 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备普及率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教师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能。该文首先简单解读了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结合作者在基层电教部门的工作经历,总结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现状;然后解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考核案例,详细阐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七种模式的实践过程;最后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反思培养模式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制定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师培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能力培养 培养模式 有效实践 案例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