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传统人生境界思想的基本理论形态——以天人合一观与人格超升论为中心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0,共6页
传统儒家和道家没有在哲学意义上明确使用"境界"这一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先哲们不谈论人生境界问题。从形式上看,传统儒家虽然没有运用"境界"范畴来建构明晰化、体系化、现代意义上的人生境界说,但从内容上讲,通过... 传统儒家和道家没有在哲学意义上明确使用"境界"这一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先哲们不谈论人生境界问题。从形式上看,传统儒家虽然没有运用"境界"范畴来建构明晰化、体系化、现代意义上的人生境界说,但从内容上讲,通过剖析其理论核心范畴与基本命题,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着丰富而高明的境界思想。其中,"天人合一"观和"人格超升"论就是最基本的人生境界理论形态,二者之间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境界 天人合一 人格超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门·天宫·兜率天宫——敦煌第275窟弥勒天宫图像的来源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志国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共11页
四川、陕北、河西本土汉晋以西王母为主神的天门图像、长江流域汉晋佛像和犍陀罗弥勒天宫等,促成了敦煌第275窟北凉弥勒天宫图像的出现,在敦煌北魏洞窟流行并影响云冈。中土早期弥勒天宫图像的形成是犍陀罗佛像与汉地西王母神灵信仰传... 四川、陕北、河西本土汉晋以西王母为主神的天门图像、长江流域汉晋佛像和犍陀罗弥勒天宫等,促成了敦煌第275窟北凉弥勒天宫图像的出现,在敦煌北魏洞窟流行并影响云冈。中土早期弥勒天宫图像的形成是犍陀罗佛像与汉地西王母神灵信仰传统的契合,也是佛教艺术中国本土化的早期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 汉晋佛像 敦煌第275窟阙形龛 弥勒天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哲学的两大原理——“天生人成”与“礼义之统”及疏解 被引量:1
3
作者 路德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8-130,共13页
在中国哲学史上,荀子哲学是一个少有的、具有系统性建构的思想体系。具体说,其哲学有两大基本原理:一曰"天生人成",一曰"礼义之统"。在荀学体系中,两大原理纵横经纬,统领全体,于其思想之梳理,精神之把握,借用荀子... 在中国哲学史上,荀子哲学是一个少有的、具有系统性建构的思想体系。具体说,其哲学有两大基本原理:一曰"天生人成",一曰"礼义之统"。在荀学体系中,两大原理纵横经纬,统领全体,于其思想之梳理,精神之把握,借用荀子自己的一句话说,即"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生人成 礼义之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及其他肝病组织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力波 汪峰 翟为溶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263-266,共4页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3例肝癌和14例慢性肝病组织中的人胎盘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π)作原位检测,并以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检测为对照。结果显示:肝癌组织的GST-π阳性检出率(95.7%)高于慢性肝病组织(71.4%),而在9例非肝...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3例肝癌和14例慢性肝病组织中的人胎盘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π)作原位检测,并以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检测为对照。结果显示:肝癌组织的GST-π阳性检出率(95.7%)高于慢性肝病组织(71.4%),而在9例非肝病对照肝组织内均为阴性;此外,肝癌组织的GST-π阳性率显著高于γ-GT阳性率(p<0.01)。说明GST-π可能是人体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癌的一种敏感的标志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硫 转移酶 肝肿瘤 肝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