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Physics Reports》
1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6-466,共1页
近日,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助理研究员唐瑞与西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合作,在国际期刊《Physics Reports》上发表题为“Network Alignment”的长篇综述论文。唐瑞为论文第一作者,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为第一单位。真实和虚... 近日,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助理研究员唐瑞与西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合作,在国际期刊《Physics Reports》上发表题为“Network Alignment”的长篇综述论文。唐瑞为论文第一作者,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为第一单位。真实和虚拟世界复杂系统中,组成元素之间的复杂交互可以建模为复杂网络,从而借助图论、概率统计和人工智能等理论与技术进行挖掘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s reports Network Align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bon Robotics助力AI改变农业
2
作者 王毅平(编译) 王应宽(审校)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1期13-13,共1页
Carbon Robotics作为人工智能农业的领导者,今天宣布已获得英伟达的风险投资部门NVentures的一笔投资。这凸显了人工智能在改变全球农业方面的力量,以及Carbon Robotics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和创新能力。Carbon Robotics的Laser Weeder已... Carbon Robotics作为人工智能农业的领导者,今天宣布已获得英伟达的风险投资部门NVentures的一笔投资。这凸显了人工智能在改变全球农业方面的力量,以及Carbon Robotics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和创新能力。Carbon Robotics的Laser Weeder已被证明可以将杂草控制成本降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Weeder 农业 Carbon robotics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bon Robotics推出新功能满足全球对LaserWeeder的强劲需求
3
作者 王毅平(编译) 审校(王应宽)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5期13-13,共1页
Carbon Robotics宣布推出Track Laser Weeder,这是其久经考验的Laser Weeder的新型号,以及两项软件增强功能:Carbon Ops Center中的空间数据智能和i Pad操作员应用程序中的多语言支持。通过结合这些新功能,Carbon Robotics不仅满足了不... Carbon Robotics宣布推出Track Laser Weeder,这是其久经考验的Laser Weeder的新型号,以及两项软件增强功能:Carbon Ops Center中的空间数据智能和i Pad操作员应用程序中的多语言支持。通过结合这些新功能,Carbon Robotics不仅满足了不同地区农民的不同需求,还为他们提供了可操作的农场数据,与不断变化的农业需求无缝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k Laser Weeder Carbon robo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C foot:A novel foot structure for humanoid robots combining static stability and dynamic adaptability
4
作者 Jintao Zhang Xuechao Chen +6 位作者 Zhangguo Yu Lianqiang Han Zhifa Gao Qingrui Zhao Gao Huang Ke Li Qiang Hu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2期30-51,共22页
Passive bionic feet,known for their human-like compliance,have garnered attention for their potential to achieve notable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In this paper,a method was proposed to unifying passive bionic feet s... Passive bionic feet,known for their human-like compliance,have garnered attention for their potential to achieve notable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In this paper,a method was proposed to unifying passive bionic feet static supporting stability and dynamic terrain adaptability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the Rigid-Elastic Hybrid(REH)dynamics model.First,a bionic foot model,named the Hinge Tension Elastic Complex(HTEC)model,was developed by extracting key features from human feet.Furthermore,the kinematics and REH dynamics of the HTEC model were established.Based on the foot dynamics,a nonlinear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stiffness matching(NOSM)was designed.Finally,the HTEC-based foot was constructed and applied onto BHR-B2 humanoid robot.The foot static stability is achieved.The enhanced adaptability is observed as the robot traverses square steel,lawn,and cobblestone terrains.Through proposed design method and structure,the mobility of the humanoid robot is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oid robot Bionic structure Passive foot structure Rigid-elastic hybrid dynamics model Optimal stiffness mat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s and experiments of a tendon-actuated flexible robotic arm for capturing a floating target
5
作者 Xin Xia Yunpeng Sun Jialiang Su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5期216-241,共26页
Reusable and flexible capturing of space debris is highly required in future aerospace technologies.A tendon-actuated flexible robotic arm is therefore proposed for capturing floating targets in this paper.Firstly,an ... Reusable and flexible capturing of space debris is highly required in future aerospace technologies.A tendon-actuated flexible robotic arm is therefore proposed for capturing floating targets in this paper.Firstly,an accurate dynamic model of the flexible robotic arm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absolute nodal coordinate formulation(ANCF)in the framework of the 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description and the natural coordinate formulation(NCF).The contact and self-contact dynamics of the flexible robotic arm when bending and grasping an object are considered via a fast contact detection approach.Then,the dynamic simulations of the flexible robotic arm for capturing floating targets a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position,size,and mass of the target object on the grasping performance.Finally,a principle prototype of the tendon-actuated flexible robotic arm is manufactured to validate the dynamic model.The corresponding grasping experiments for objects of various shapes are also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the flexible robotic a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don-actuated flexible robotic arm Dynamic modeling Contact dynamics ALE-ANCF variable-length cable element Capturing experim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botStudio虚拟仿真的中职工业机器人实训教学研究
6
作者 朱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4期139-142,共4页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为了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逐渐加强对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传统机器人在实训教学中面临着设备资源有限、实训场地不足等问题。该文基于RobotStudio虚拟仿真平台,探讨...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为了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逐渐加强对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传统机器人在实训教学中面临着设备资源有限、实训场地不足等问题。该文基于RobotStudio虚拟仿真平台,探讨了在中职工业机器人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通过构建虚拟仿真教学环境,开发了贴近生产实际的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项目,学生可以在虚拟平台上进行机器人编程、调试、操作等实践操作,极大提高了实训教学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同时降低了实际设备的使用成本,为中职工业机器人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Studio 虚拟仿真 工业机器人 中职教育 实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admittance tracking control for interactive robot with prescribed performance
7
作者 MENG Qingrui LIN Y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444-450,共7页
An adaptive control approach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r tracking desired trajectories in interactive manipulators. The controller design incorporates prescribed performance functions (PPFs) to improve dynamic perf... An adaptive control approach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r tracking desired trajectories in interactive manipulators. The controller design incorporates prescribed performance functions (PPFs) to improve dynamic performance. Notab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utput error is confined in an envelope characterized by exponential convergence, leading to convergence to zero. This feature ensures a prompt response from admittance control and establishes a reliable safety framework for interactions. Simulation results provide practical insights,demonstrating the viability of the control schem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cribed performance admittance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robo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olutionary entrapment model of uniformly distributed swarm robots in morphogenetic formation
8
作者 Chen Wang Zhaohui Shi +3 位作者 Minqiang Gu Weicheng Luo Xiaomin Zhu Zhun F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96-509,共14页
This study proposes a method for uniformly revolving swarm robots to entrap multiple targets,which is based on a gene regulatory network,an adaptive decision mechanism,and an improved Vicsek-model.Using the gene regul... This study proposes a method for uniformly revolving swarm robots to entrap multiple targets,which is based on a gene regulatory network,an adaptive decision mechanism,and an improved Vicsek-model.Using the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method,the robots can generate entrapping patterns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input,including the positions of the targets and obstacles.Next,an adaptive decis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allowing each robot to choose the most well-adapted capture point on the pattern,based on its environment.The robots employ an improved Vicsek-model to maneuver to the planned capture point smoothly,without colliding with other robots or obstacles.The proposed decision mechanism,combined with the improved Vicsek-model,can form a uniform entrapment shape and create a revolving effect around targets while entrapping them.This study also enables swarm robots,with an adaptive pattern formation,to entrap multiple targets in complex environments.Swarm robots can be deployed in the military field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entrapping multiple targets.Simulation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rm intelligence Revolutionary entrapment FLOCKING robotS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Vicsek-model Entrapping multiple targe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botStudio的无序工件码垛工作站仿真设计
9
作者 孙浩 单娅丽 孙永江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12期115-119,共5页
为实现对机器人码垛作业中某些无序工件的码垛,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创建吸盘和相机模型,运用Robot Studio对码垛工作站进行仿真,通过设计Smart组件和RAPID程序,利用相机检测工件的实时位置和状态,使用吸盘取放工件,实现对无序工... 为实现对机器人码垛作业中某些无序工件的码垛,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创建吸盘和相机模型,运用Robot Studio对码垛工作站进行仿真,通过设计Smart组件和RAPID程序,利用相机检测工件的实时位置和状态,使用吸盘取放工件,实现对无序工件的码垛作业。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程序可实现对无序工件的抓取及码垛,并可应用于实际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 Studio 无序码垛 Smart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监控与识别技术和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在石化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志海 黄思瑜 +2 位作者 黄雪怡 刘雁 钟源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为石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综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视频监控与识别技术和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通过视频监控与识别技术,可以实时掌握生产运行状...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为石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综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视频监控与识别技术和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通过视频监控与识别技术,可以实时掌握生产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确保生产安全。智能巡检机器人则能够替代人工进行巡检,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巡检效率,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行业 视频监控与识别 智能巡检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农业机器人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娜 吴延凯 许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09,共5页
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概念,并由数学模型、边界约束和环境约束对农业机器人优化约束模型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对农业机器人的动态避障和路径规划。仿真实验表明:针对复杂的作业环境,农业机器人可以进行最优避障路径规划,且算法收敛速度较... 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概念,并由数学模型、边界约束和环境约束对农业机器人优化约束模型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对农业机器人的动态避障和路径规划。仿真实验表明:针对复杂的作业环境,农业机器人可以进行最优避障路径规划,且算法收敛速度较快,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证明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粒子群 优化约束模型 避障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复杂构件群体机器人协同并行制造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哲 丰飞 郭峰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6,共14页
以航空、航天、航海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大尺度复杂构件的高效、高质量加工需求为导向,探究基于群体机器人集群化并行制造系统的大构件多移动机器人协同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围绕典型大尺度构件的加工工艺需求,基于移动测量机器人、移动加... 以航空、航天、航海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大尺度复杂构件的高效、高质量加工需求为导向,探究基于群体机器人集群化并行制造系统的大构件多移动机器人协同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围绕典型大尺度构件的加工工艺需求,基于移动测量机器人、移动加工机器人和移动装配机器人等多种类、多形式移动机器人的设计和研制,提出基于多移动机器人协同并行制造方案、大构件机器人化加工机器人本体设计方案、多模态协作机器人感知与测量方案、多机器人协同的加工机器人本体控制器及群体加工机器人系统控制方案。阐述多群体机器人移动加工的机器人控制策略与方案,针对加工机器人群体协同并行加工方法、大构件测量与群体机器人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不但从本体研发、控制器等方面探究了国产工业机器人性能提升与优化的方法,也力图为后续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大构件加工拓展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构件 自主移动机器人 群体机器人 自主控制 多机器人协同并行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落差对企业策略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责任报告语调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维安 贾志强 徐建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8,共14页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已成为绿色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如何防范策略性信息披露对绿色治理效能的侵蚀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绿色落差,即企业环境绩效低于期望水平的偏离程度,对企业策略性信息披露的...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已成为绿色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如何防范策略性信息披露对绿色治理效能的侵蚀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绿色落差,即企业环境绩效低于期望水平的偏离程度,对企业策略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落差激发了管理者的印象管理动机,管理者可能通过放松外部约束来扩展操纵空间、降低外部监督压力,进而自由调整社会责任报告语调,弱化环境绩效的不足。高管的激励压力、企业的声誉压力和监管机构的规制压力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当绿色落差持续期短、分析师关注度高、管理者权力大以及社会责任报告被要求强制披露时,绿色落差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语调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以积极语调进行策略性信息披露只提升了企业短期财务绩效,并无益于企业长期财务绩效和未来环境绩效的提升。本文不仅丰富了社会责任报告语调前因和绿色绩效反馈后果的研究,也为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落差 社会责任报告 报告语调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机器人在基层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璇 张飞 +1 位作者 李铭麟 王佳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2,19,共7页
全球慢性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给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健康带来重大挑战。管理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对患者的生活方式提出了一定要求。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防控正变得越发重要。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领域科技创新向... 全球慢性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给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健康带来重大挑战。管理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对患者的生活方式提出了一定要求。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防控正变得越发重要。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领域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借助人工智能的智能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成为国家重要战略方向之一,传统的慢性病管理方法过于依赖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线下交流,导致医生无法与患者保持长期且有效的沟通和随访,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医生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和监测。此外,传统的慢性病管理方法通常是一种通用化的方法,无法充分考量到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鉴于传统慢性病管理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倡利用智能机器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基层服务。本文认为,通过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辅助医疗诊断、定时提醒服药等功能,使智能机器人能够致力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资源压力,从而推动全球智能化医疗管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 初级保健 慢性病 健康管理 人工智能 健康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与导航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辉 王广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1,共8页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和导航系统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为立体定向技术提供稳定平台,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进行手术规划,通过无标记点注册技术实现亚毫米级定位,并基于高自由度机械臂和集成传感器精...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和导航系统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为立体定向技术提供稳定平台,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进行手术规划,通过无标记点注册技术实现亚毫米级定位,并基于高自由度机械臂和集成传感器精准进行立体定向脑电图检查、脑深部电刺激术和磁共振引导激光间质热疗术等高精度定位定向操作。手术导航系统则通过光学或电磁定位追踪技术,结合多模态影像学数据,辅助术者准确追踪重要结构和目标病变组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手术机器人和导航系统软件可自动生成个性化手术方案,减少人工误差。此外,多种技术融合将覆盖更广泛的神经外科手术范式,不仅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而且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推动神经外科向智能化、微侵袭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机器人手术 神经导航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SR-RRT^(*)算法的机械臂路径规划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小松 康磊 +2 位作者 单泽彪 苏成志 刘云清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3,共9页
针对传统RRT^(*)算法在路径扩展中存在随机采样偏置性差、路径搜索效率低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重定义采样区域RRT^(*)(RTSR-RRT^(*))算法。首先,在RRT^(*)算法中引入目标偏置策略,降低采样的随机性,增加采样点的偏向性;其次,将... 针对传统RRT^(*)算法在路径扩展中存在随机采样偏置性差、路径搜索效率低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重定义采样区域RRT^(*)(RTSR-RRT^(*))算法。首先,在RRT^(*)算法中引入目标偏置策略,降低采样的随机性,增加采样点的偏向性;其次,将扩展节点与目标点的偏移角度及周围障碍物分布的密集程度按占空比转换得到的角度叠加,再以扩展节点为顶点,与目标点连线为平分线,平分两角度之和形成的采样区域,实现对采样区域的重定义,缩小采样空间,提高路径搜索效率;再次,在重定义采样区域进行二次采样,通过目标点固定引力与采样点变引力共同作用,优化新节点生长方向,进一步提高路径扩展的偏向性,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最终生成规划路径。为验证所提算法的优越性,通过与RRT^(*)算法、informed-RRT^(*)算法、GB-RRT^(*)算法和AEC-RRT^(*)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RRT^(*)算法,规划时间节省35%,采样点数量降低58%;相较informed-RRT^(*)算法,规划时间节省40%,采样点数量降低50%;相较GB-RRT^(*)算法,规划时间节省29%,采样点数量降低54%;相较AEC-RRT^(*)算法,规划时间节省31%,采样点数量降低53%。最后,利用机械臂测试平台对所规划路径进行了运动测试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机械臂 重定义采样区域 变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机器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涛 张建业 吴子朝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9,共8页
通过调研主流协作机器人参数,针对搬运、码垛等轻工领域需求制定性能指标,采用“臂腕分离”方法进行机器人构型设计及关节模组研究。以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为实现过指定路径点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并确保各关节运动平滑、连续,在满足运... 通过调研主流协作机器人参数,针对搬运、码垛等轻工领域需求制定性能指标,采用“臂腕分离”方法进行机器人构型设计及关节模组研究。以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为实现过指定路径点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并确保各关节运动平滑、连续,在满足运动学约束条件下,使用3-5-3多项式插值方法进行关节空间轨迹规划。鉴于经典海洋捕食者算法局部搜索能力较差的问题,引入混沌映射初始化和自适应参数策略进行改进,并将新算法应用于3-5-3多项式插值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中。通过MATLAB仿真分析,改进后的各关节轨迹平滑连续且运行时间缩短,证明该改进算法在机器人轨迹规划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机器人 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海洋捕食者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蚁群算法规划核电厂巡检机器人路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翠 罗宇豪 +1 位作者 王占刚 戴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为了使核电厂巡检机器人更加高效地完成巡检任务,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路径规划。针对基本蚁群算法在路径规划当中存在拐点多、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首先利用A~*算法构建次优路径并调整初始信息素浓度。然后,构... 为了使核电厂巡检机器人更加高效地完成巡检任务,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路径规划。针对基本蚁群算法在路径规划当中存在拐点多、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首先利用A~*算法构建次优路径并调整初始信息素浓度。然后,构建方向性函数以减少路径的拐弯次数。在搜索过程中,蚂蚁若发生死锁,极易导致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为此,本文提出了防止死锁的策略,并将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以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高效地规划出距离更短、更平滑的路径,对于核电厂巡检机器人高效完成巡检任务、延长单次巡检时间、减少巡检机器人磨损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核电厂 巡检机器人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按摩机器人设计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锋锋 张社红 +1 位作者 徐艳 宁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5-330,共6页
针对当前颈椎按摩的需求,基于中医按摩理论设计了一种颈部按摩机器人。首先基于仿生学进行机器人构型与尺度设计,使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为提高机器人的按摩性能,使用DH参数建立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理论... 针对当前颈椎按摩的需求,基于中医按摩理论设计了一种颈部按摩机器人。首先基于仿生学进行机器人构型与尺度设计,使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为提高机器人的按摩性能,使用DH参数建立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建立机器人在捏拿及滚揉两种模式下的工作空间多目标函数,使用改进蚁群算法对机器人的连杆长度和轨迹方程进行优化,以增大按摩机器人的颈部按摩范围,提高不同人群对机器人不同按摩力度的适应性。最后通过原理样机的制作和实验平台的搭建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志愿者在一定时间按摩后的主观感受评价证明了机器人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按摩 机器人 运动学 参数优化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机械臂快速路径规划与手眼标定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超 胡志明 +2 位作者 彭麟谊 叶子安 丁建军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6,共9页
针对双向快速随机扩展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connect,RRT-Connect)算法的随机性强、搜索效率低、路径规划时间过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RRT-Connect算法。该算法在起始点与目标点连线的中垂线上设置第三节点,采用高斯分... 针对双向快速随机扩展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connect,RRT-Connect)算法的随机性强、搜索效率低、路径规划时间过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RRT-Connect算法。该算法在起始点与目标点连线的中垂线上设置第三节点,采用高斯分布限制第三节点的采样区域,避免第三采样节点距离中点较远导致的路径冗余。算法通过第三节点分别向起始点和目标点生成2棵随机树,结合贪婪算法思想以及引入动态步长的方法,提高算法的规划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RRT-Connect算法相较于传统RRT-Connect算法,平均运行时间缩短了48.7%,平均迭代次数减少了38.9%,平均路径长度减少了25.2%。另外,针对传统的九点标定法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九点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机械臂在空间同一点的多组位姿计算机械臂第六轴长度,在已知机械臂各关节角和轴长情况下,计算得到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安装后第六轴的长度,从而提高手眼标定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相较于传统九点标定法其精度平均提高了2.09%。最后,在机械臂平台验证改进的RRT-Connect算法和改进的九点标定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RRT-Connect算法相较于DRRT-Connect(dynamicRRT-Connect)算法在路径规划总时间和总长度上分别减少了8.28%和4.79%,改进的九点标定法相较于传统的九点标定法抓取精度提高了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路径规划 贪婪算法 RRT-Connect算法 九点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