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语交际中“就是”的填充用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先银 刘明萱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5,共12页
本文基于互动语言学的理念和方法,考察汉语口语交际中“就是”的填充用法。文章发现,从形式上看,“就是”作为填充形式经常独用,有时也与其他填充形式合用;从韵律策略上看,“就是”常伴有后停顿、语音拖长,有时也进行重复和叠连;从成因... 本文基于互动语言学的理念和方法,考察汉语口语交际中“就是”的填充用法。文章发现,从形式上看,“就是”作为填充形式经常独用,有时也与其他填充形式合用;从韵律策略上看,“就是”常伴有后停顿、语音拖长,有时也进行重复和叠连;从成因上看,“就是”多用于组织困难引发的填充。依据考察语料结果,本文认为“就是”的填充用法来源于“是”的判断用法,发展动因是解释场景下的组织困难,机制是句法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是” 话语填充 解释 句法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是”的话语标记功能及其语法化 被引量:37
2
作者 史金生 胡晓萍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0,共8页
本文讨论"就是"类成分的话语标记功能,认为作为话语标记的"就是"其语篇组织功能是将一个不在当前状态的话题激活或将背景信息激活,包括确立话题、自我修正、标记迟疑和明示等。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各种话语标记功能... 本文讨论"就是"类成分的话语标记功能,认为作为话语标记的"就是"其语篇组织功能是将一个不在当前状态的话题激活或将背景信息激活,包括确立话题、自我修正、标记迟疑和明示等。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各种话语标记功能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是” 话语标记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示转折关系的“不过”和“就是”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岩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96,共5页
本文从意义和结构两方面分析表示转折关系的"不过"和"就是"的差异。同时指出,"不过"是可以兼表重转和轻转的关联词语,而"就是"是只能表示轻转的关联词语。
关键词 不过 就是 轻转 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是(了)”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兼论语气词“就是(了)”的形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顺 潘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3,共8页
"便是(了)"形成于元末明初,它是在谓语位置上通过语用推理、吸收语境义、不断词汇化和语法化而产生的。到明朝中前期,语气词"就是(了)"开始替换准语气词"便是(了)",明朝晚期以后,"便是(了)"很... "便是(了)"形成于元末明初,它是在谓语位置上通过语用推理、吸收语境义、不断词汇化和语法化而产生的。到明朝中前期,语气词"就是(了)"开始替换准语气词"便是(了)",明朝晚期以后,"便是(了)"很少使用,现代汉语时期完全被"就是(了)"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便是(了) 就是(了) 词汇化 语法化 词汇替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是……也/都……”的量级标示功能
5
作者 郝瑜鑫 刘汉武 邢红兵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70,共6页
"就是……也/都……"结构在量级标示上有三种不同的作用,即表量成分的凸显、非量成分的量化和空间域量级到事件量级的投射。"就是……也/都……"结构通常通过对量级序列中具有最高或较高情理值的事物或事件的否定,... "就是……也/都……"结构在量级标示上有三种不同的作用,即表量成分的凸显、非量成分的量化和空间域量级到事件量级的投射。"就是……也/都……"结构通常通过对量级序列中具有最高或较高情理值的事物或事件的否定,来对这个序列中的某个点或全量进行否定;通过对量级序列中具有最低或较低情理值的事物或事件的肯定,来对这个序列中某个点或全量进行肯定。情理值、语言使用中的语用等级是该结构标示量级功能形成的语义认知基础和语用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是” 功能 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说、仪式与族群互动:“九使公”海神信仰的文化建构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先清 李天静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109,共7页
作为一个以多元移民群体组成的海洋社区,历史上移居闽东沙埕港的各个族群,因为共同的水上作业特点,都选择了原先依江海为生的一部分闽越族的集体神明"九使公"作为本族群的信仰对象,并通过创造本族群与"九使公"的传... 作为一个以多元移民群体组成的海洋社区,历史上移居闽东沙埕港的各个族群,因为共同的水上作业特点,都选择了原先依江海为生的一部分闽越族的集体神明"九使公"作为本族群的信仰对象,并通过创造本族群与"九使公"的传说故事及共同参与节日庆典仪式展演等活动,逐渐将"九使公"塑造成为一个社区神。这一海洋社区民间信仰体系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示了海洋地带宗教发展的差异化特征,体现了宗教型社会组织在推动海洋社区建构与维系社区认同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信仰 “九使公” 海洋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