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ltra reliability and massive connectivity provision in integrated internet of military things(IoMT)based on tactical datalink 被引量:1
1
作者 Li Bing Yating Gu +4 位作者 Lanke Hu Li Bowen Yang Lihua Jue Wang Yue Yi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86-398,共13页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arising in internet of military things(IoMT)is accommodating massive connectivity while providing guaranteed quality of service(QoS)in terms of ultra-high reliability.In this regard,this pa...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arising in internet of military things(IoMT)is accommodating massive connectivity while providing guaranteed quality of service(QoS)in terms of ultra-high reliability.In this regard,this paper presents a class of code-doma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es(NOMAs)for uplink ultra reliable networking of massive IoMT based on tactical datalink such as Link-16 and joint tactic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JTIDS).In the considered scenario,a satellite equipped with Nr antennas servers K devices including vehicles,drones,ships,sensors,handset radios,etc.Nonorthogonal coded modulation,a special form of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NOMA is proposed.The discussion starts with evaluating the output signal to interference-plus-noise(SINR)of receiver filter,leading to the unveiling of a closed-form expression for overloading systems as the number of users i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e number of devices admitted such that massive connectivity is rendered.The expression allow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imple yet successful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based on power allocation and phase shaping techniques that maximizes the sum rate since it is equivalent to fixed-point programming as can be proved.The proposed design is exemplified by nonlinear modulation schemes such as minimum shift keying(MSK)and Gaussian MSK(GMSK),two pivotal modulation formats in IoMT standards such as Link-16 and JITDS.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near capacity performance is offered.Fortunately,the performance is obtained using simpl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s(FECs)of higher coding rate than existing schemes do,while the transmit power is reduced by 6 dB.The proposed design finds wide applications not only in IoMT but also in deep space communications,where ultra reliability and massive connectivity is a keen conc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network Deep space communications internet of military things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MIMO LINK-16 JIT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numerous larval diets on the biology of pink bollworm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Lepidoptera:Gelechiidae)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2
作者 AKHTAR Shamim ARIF Muhammad Jalal +1 位作者 GOGI Muhammad Dildar HAQ Imran-ul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CAS 2024年第1期69-78,共10页
Background Pink bollworm,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Lepidoptera:Gelechiidae)has become a poten-tial pest of cotton by causing substantial yield loss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Pakistan.Keeping in view the fa... Background Pink bollworm,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Lepidoptera:Gelechiidae)has become a poten-tial pest of cotton by causing substantial yield loss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Pakistan.Keeping in view the facts like limited research investigations,unavailability,and high cost of artificial diet’s constituents and their premixes,the present research investigations on the dietary aspect of P.gossypiella were conducted.The larvae of P.gossypiella were reared on different diets that were prepared using indigenous elements.The standard/laboratory diet com-prised of wheat germ meal 34.5 g,casein 30.0 g,agar–agar 20.0 g,sucrose 10.0 g,brewer’s yeast 5.0 g,α-cellulose 1.0 g,potassium-sorbate1.5 g,niplagin 0.5 g,decavitamin 0.01 g,choline-chloride 0.06 g,maize-oil 3.30 g,honey 2.0 g,and water 730.0 mL.Alternatives to cotton bolls and wheat germ meal were okra seed sprouts,okra fruit,cottonseed meal,and okra seed meals,which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o introduce an efficient and economic mass-rearing system.Results The larval development completed in 19.68d±0.05 d with a weight of 20.18mg±0.20 mg at the fourth instar fed on the cottonseed meal-based diet instead of wheat germ meal based diet.On the same diet,84.00%±4.00%,17.24 mg±0.03 mg,and 7.76d±0.06 d were recorded as pupae formation,pupal weight,and pupal duration,respectively.Adult emergence,76.00%±1.00%was recorded from pupae collected from larvae raised on cottonseed meal-based diet.These male and female moths lived for 40.25d±0.10 d,and 44.34d±0.11 d,respectively.Females deposited 21.28±0.04 eggs per day with the viability of 65.78%±0.14%.The larval mortal-ity at the fourth instar was 37.20%±1.36%and malformed pupation of 12.00%±1.41%was recorded.Replacement of wheat germ meal with that of local meals(cottonseed and okra seed)in the standard laboratory diet has saved 463.80 to 467.10 PKR with 1.62 to 1.63 cost economic returns,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is of novel nature as it provides a concise and workable system for the economic and suc-cessful rearing of P.gossypiella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diets Cottonseed meal laboratory rearing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Wheat germ me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药品抽检检验机构实验室管理风险点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嘉亮 郗昊 +5 位作者 冯磊 徐苗 顾颂青 李睿 孙婷 陈蕾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家药品抽检检验流程中潜在风险因素,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检验机构如何在新的药品监管模式下做好抽检工作提出建议。方法以考察数据完整性、真实性为重点,重点围绕试剂管理、标准物质管理、仪器设施管理、... 目的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家药品抽检检验流程中潜在风险因素,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检验机构如何在新的药品监管模式下做好抽检工作提出建议。方法以考察数据完整性、真实性为重点,重点围绕试剂管理、标准物质管理、仪器设施管理、电子数据管理等风险点进行分析,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等进行全面核查。结果国家药品抽检检验机构应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根据本实验室运行情况,结合各自风险特点,在试剂管理、标准物质管理、仪器设施管理、电子数据管理等方面的风险进行系统梳理并建立风险提示功能,制定风险警示清单,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结论检验机构应继续加强对运行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重视各项检测工作的关键控制点,持续规范和完善检验过程的质量体系,确保各项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药品抽检 实验室管理 风险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建设对国内高校的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洋洋 张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27,共5页
为提高高校交叉实验室的创新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分析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建设理念、运营机制、管理组织,研究了国内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与现状。通过规划设计自顶向下的实体平台模式,构建高校实验室组织结构与交叉... 为提高高校交叉实验室的创新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分析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建设理念、运营机制、管理组织,研究了国内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与现状。通过规划设计自顶向下的实体平台模式,构建高校实验室组织结构与交叉实验室建设路径,提出了基于共享、交叉理念的实验空间、指导教师、经费与实验设备等实验室运行保障与管理的具体举措。结果表明:该设计可推动高校交叉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实现人才、设备、空间的资源整合和更具包容性的组织管理方式,促进学科与交叉实验平台的融合发展;对解决复杂的跨学科问题提供了平台支持并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该设计对支持保障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跨学科 实验室建设 麻省理工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与闭环管控工作机制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崔锦峰 宋学平 +5 位作者 潘有江 包雪梅 郝大鹏 周应萍 郭军红 杨保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6-231,共6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对发现问题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和管控,降低安全风险,化解和遏制安全事故。隐患整改的具体工作包括设计整改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建立工作机制、保证工作进度,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达成整改效用。...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对发现问题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和管控,降低安全风险,化解和遏制安全事故。隐患整改的具体工作包括设计整改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建立工作机制、保证工作进度,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达成整改效用。该文根据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年度工作总体安排,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效用目标,以监管责任、主体责任、整改措施和整改进度四个方面为关联要素,设计构建了隐患整改四维工作体系,探索实验室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与闭环管控的工作机制。经实际应用表明四维体系能够保证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的连续性、主动性、实效性和时效性,实现闭环管控的工作机制,达成了隐患整改的效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实验室 安全检查 隐患整改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化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必修课程建设:审视与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启立 吴祝武 +2 位作者 艾德生 张然 袁玲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5,共8页
该文针对“高校涉化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如何有效开展”这一热点问题,全面分析国内外高校涉化类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审视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实验室安全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发挥思政引领作用”... 该文针对“高校涉化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如何有效开展”这一热点问题,全面分析国内外高校涉化类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审视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实验室安全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发挥思政引领作用”为出发点,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符合教育要求、解决高校现实难题”的涉化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必修课程,详细阐述了课程内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实施及评价等关键环节,以期为国内相关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化类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教育 必修课程 教学参考与指导 课程设置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智能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崔勇 宋一恒 +3 位作者 胡庆雷 李一民 郑建英 高晓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1,82,共6页
针对智能车项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硬件成本高、碰撞损耗大、场地占用大、学时有限等问题,采用CoppeliaSim、Matlab/Simulink和虚幻引擎构建具有高还原度与高自由度的智能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与虚拟现实数字实验室,同时设计了智能车实验... 针对智能车项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硬件成本高、碰撞损耗大、场地占用大、学时有限等问题,采用CoppeliaSim、Matlab/Simulink和虚幻引擎构建具有高还原度与高自由度的智能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与虚拟现实数字实验室,同时设计了智能车实验教学APP与配套实验课程。培养学生逐步掌握智能车的开发步骤与流程,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知识应用及综合实践能力。数字化智能车实验教学平台打破传统智能车项目受设备与场地的限制,打造了更加高效的实验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虚拟仿真 虚拟现实 实验教学 数字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安全形势与任务 被引量:12
8
作者 艾德生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持续9年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实践及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教育部已经建成了相对完备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指导全国高校完善了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队伍建设、教育培训、技防物防等得到明显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逐步迈向安全... 在持续9年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实践及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教育部已经建成了相对完备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指导全国高校完善了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队伍建设、教育培训、技防物防等得到明显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逐步迈向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阶段。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仍存在责任体系尚不完善、安全事故事件追责未落实、实验室空间及设备设施的安全设计与规划不足、技术标准与队伍专业化有待加强等共性问题。该文从建设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实践、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跃迁到本质文化阶段的难度等三个方面总结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形势,提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加强对实验室安全责任事故事件行为的追责、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探索并建立专业化管理模式,并列举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安全 制度体系 形势与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域下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落巨福 张彦茹 +2 位作者 武向侠 陈欧 王欣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237,共6页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现实困境,该文在分析协同治理理论与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契合性的基础上,以有效发现并排除隐患为目标,通过以下措施构建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体系,包括一体落实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责任、设定权责匹配的...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现实困境,该文在分析协同治理理论与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契合性的基础上,以有效发现并排除隐患为目标,通过以下措施构建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体系,包括一体落实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责任、设定权责匹配的岗位职责、开展危险源识别及其管控和应急措施建设、形成多层次安全检查机制和闭环式隐患整改机制,以及安全检查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践运行后证明,该体系有效落实了安全管理责任,加强了检查的精准性、节约了检查成本、提高了检查效率,形成了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协同联动机制,为持续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和长效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实验室安全 安全检查 隐患整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的产生、分解与合成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口袋实验板”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宪阳 杨红莉 +2 位作者 黄家才 张国玉 褚南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针对学生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兴趣不高和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便携式口袋实验板,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该实验板具备开展多项与波形相关实验的功能,尤其侧重于波形产生、分解与合成等关键实验。首先,利用方波发生器产... 针对学生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兴趣不高和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便携式口袋实验板,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该实验板具备开展多项与波形相关实验的功能,尤其侧重于波形产生、分解与合成等关键实验。首先,利用方波发生器产生方波信号,并通过带通滤波器提取基波、3次谐波、5次谐波以及7次谐波信号,完成波形的分解实验。然后通过移相器调节各信号相位,并通过加法器将这些信号叠加合成,最终还原为方波信号,完成波形的合成实验。该实验不仅可验证傅里叶级数理论,还可激发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和“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兴趣。此外,该口袋实验板有效解决了设备资源短缺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的分解 波形的合成 口袋实验室 模拟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婵娟 沈清明 +1 位作者 崔国印 郭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227,共6页
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低、管理效能不足的共性问题,探索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深入分析高校实验室资源配置现状,围绕数字化赋能核心理念,系统优化实验室经费、实验条件、实验课程及实验人员... 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低、管理效能不足的共性问题,探索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深入分析高校实验室资源配置现状,围绕数字化赋能核心理念,系统优化实验室经费、实验条件、实验课程及实验人员队伍配置,推动实验室资源的高效协同与集约利用,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运行质量。该策略构建了多维度资源整合机制,依托技术赋能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实验室资源配置范式,有效解决了实验室资源分散、共享不足等痛点,为高校实验室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解决方案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实验室资源 优化配置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病理专科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体会
12
作者 陈杰 郑可 +2 位作者 邓雪琴 唐源 张文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58,共3页
淋巴瘤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断过程往往较为复杂。病理辅助诊断技术平台是淋巴瘤诊断及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该文论述了淋巴瘤专科实验室的建设,包括样本室、组织技术室、免疫组化室和分子病理室相关组织架构、人员资质... 淋巴瘤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断过程往往较为复杂。病理辅助诊断技术平台是淋巴瘤诊断及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该文论述了淋巴瘤专科实验室的建设,包括样本室、组织技术室、免疫组化室和分子病理室相关组织架构、人员资质、设备和试剂的设置;总结了实验室质量及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专科诊断能力,促进专科综合诊疗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病理专科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式网络流行语的生成逻辑、表达类型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巨星 秦菱 董嘉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2,共7页
隐喻式网络流行语是借助特定修辞手法进行意义表述的一种网络语言建构活动,其偏离常规的话语表达方式而愈发受到网民青睐,映射社会现实、彰显社会心态和丰富网络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舆论失真和舆论生态失衡的风险。外在文学修辞属... 隐喻式网络流行语是借助特定修辞手法进行意义表述的一种网络语言建构活动,其偏离常规的话语表达方式而愈发受到网民青睐,映射社会现实、彰显社会心态和丰富网络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舆论失真和舆论生态失衡的风险。外在文学修辞属性与内在意义映射文本属性的双重加持是隐喻式网络流行语的基本生成逻辑,本体隐喻下的创意表达与旨趣标识、方位隐喻下的情感投射与舆情聚焦,以及结构隐喻下的情绪调适与利益攫取是其基本表达类型。隐喻式网络流行语能够丰富话语体系和激发市场活力,但也存在着扰乱语言环境、过度娱乐大众和冲击主流价值的现实风险,可以从多元参与、立体监督、技术创新以及借鉴交流等维度进行体系化的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概念隐喻 意义映射 网络文化 社会心态 语言环境 舆论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学教学科研助力新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14
作者 王蓉 赵四海 +4 位作者 白亮 王维蓉 屈鹏祥 郭龙 刘恩岐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8,共6页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是增强发展新动能和构筑国家新优势的内在需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科技的产生。实验动物学作为一门集成了生物学、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是增强发展新动能和构筑国家新优势的内在需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科技的产生。实验动物学作为一门集成了生物学、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综合型交叉基础学科,不仅能够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操作能力等方面推动新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而且在生物医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领域大力推进了前沿技术的发展及颠覆性研究成果的转化,为我国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 教学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多维度评价指标的实验设备定量优化配置模型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建勇 陈磊磊 +3 位作者 吴敏 年珩 于彦雪 孙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5-200,共6页
针对现阶段实验室建设规划主要以经验法为主、在实验设备配置上缺乏量化建模分析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教学实验设备定量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建立的基于改进雷达图的优化配置模型,得到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学生覆盖面、学... 针对现阶段实验室建设规划主要以经验法为主、在实验设备配置上缺乏量化建模分析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教学实验设备定量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建立的基于改进雷达图的优化配置模型,得到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学生覆盖面、学生受益率、设备利用率等多个实验室规划建设中重要评价目标综合最优的实验设备配置结果。通过配置与经验法对比结果表明:除运维成本略有增加外,在学生覆盖面、学生受益指数、设备利用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其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综合指标取得了最优规划效果。该模型对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规划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实验室规划 多层级实验装置 优化配置 雷达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实验室安全评估与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向伟 王文君 +2 位作者 焦丽媛 田庚 盖建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5-260,共6页
为解决实验室传统安全管理依赖人工、效率低、主观性强及缺乏动态性等问题,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构建新管理体系。通过部署传感器、物联网设备采集实验室温度、湿度、设备运行等多类型数据,并经清洗、去噪、归一化预处理,构... 为解决实验室传统安全管理依赖人工、效率低、主观性强及缺乏动态性等问题,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构建新管理体系。通过部署传感器、物联网设备采集实验室温度、湿度、设备运行等多类型数据,并经清洗、去噪、归一化预处理,构建含设备、试剂、人员、环境安全指标的体系,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与AIGC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实现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反馈闭环管理。同时实施实时监测自动控制、智能决策支持、个性化安全培训教育等智能优化策略。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够精准识别隐患、有效预警、优化管理、提升效率、降低事故率,将AIGC技术深度融入实验室安全管理各环节,综合提升管理的智能化、精准性与动态性,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向智能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管理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动态评估 智能优化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构建与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仝霞 程鹏申 +3 位作者 李雪城 解进军 靳阳 李冀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0,共12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建设,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与电力计量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化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是加快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推动电力计量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经。围绕现阶段电力计量体系构建过程中的...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建设,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与电力计量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化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是加快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推动电力计量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经。围绕现阶段电力计量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不足及面临的挑战性难题,详细描述了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的总体架构与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计量数据全景感知、边缘计算与协同调控、平台交互与数据处理、跨域融合与增值服务、安全防护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数字化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的功能与价值实现进行展望,希望能为电力计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计量 智慧实验室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海的网红:面向Z世代的内容生产、情感共同体建构与跨文化传播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6,共9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繁荣及网络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红出海,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一员。不过,基于商业逻辑的个体营利需要的“网红”与作为基于和平崛起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体制需求的国家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张力。具有一定... 随着数字经济的繁荣及网络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红出海,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一员。不过,基于商业逻辑的个体营利需要的“网红”与作为基于和平崛起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体制需求的国家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张力。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出海成功的网红们,在视频生产和传播的内容选题、视听语言以及传播视角等方面有着一些共通的特征特色。基于内容生产和传播互动过程中的跨文化情感共同体的最终建构是其取得成功的本质因由,而这也是协商网红个体与国家间对外传播张力的基础。出海网红们的个案和经验,可以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和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反思的样本,甚至可以将其纳入整体对外传播的战略格局体系。因而,要站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高度对网红出海进行引导,从而赋能民间及个体的中国故事讲述,进而全面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 网络主播 跨文化情感共同体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网络产业:技术演进、大国竞争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5
19
作者 渠慎宁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2,共12页
以6G与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未来网络产业不仅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而且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经历了从1G到5G的技术演进后,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主导技术,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指标,还将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卫星互联网作为... 以6G与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未来网络产业不仅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而且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经历了从1G到5G的技术演进后,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主导技术,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指标,还将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卫星互联网作为卫星通信的最新演进载体,已被视为提供大规模数据传输服务的新手段,有望解决现有通信网络的瓶颈问题。未来网络产业具有巨大的产业空间和市场潜力,6G不仅能打造“新型感知经济”,还将通过数字孪生赋能实体经济,卫星互联网的商业与国防军事价值正日益凸显。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均意识到未来网络技术对经济、社会、国家安全乃至国际地位的重要影响,纷纷加紧布局力求抢占技术高点与竞争先机。我国应加大重视力度,增加未来网络领域的研发投入,着力构建未来网络的行业标准,打造安全可控的未来网络产业链,加快未来网络产业的应用落地和场景推广,以此快速推进未来网络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未来网络 6G 卫星互联网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信息化管理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孟玲 蔡涵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7-252,共6页
针对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种类繁多、分类管理复杂及末端废液难以收集处理等问题,制定以处置方式为导向的分类收集方案与流程,以适应不同废弃物的处置需求。通过引入物联网、视频监控、二维码和智能终端等技术,对实验室废弃物从... 针对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种类繁多、分类管理复杂及末端废液难以收集处理等问题,制定以处置方式为导向的分类收集方案与流程,以适应不同废弃物的处置需求。通过引入物联网、视频监控、二维码和智能终端等技术,对实验室废弃物从产生到收集、暂存、转运、处置的全过程进行信息化、可视化管理。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废弃物管理全过程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监控与分析,为预警、决策、发展和评估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此管理方式增强了危险废弃物管理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同时提高了师生的环保意识,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危险废弃物 信息化管理 分类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