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造物设计考古与民族风格——以“獬豸”“唐卡”“须弥台”为维度
1
作者 黄震云 《创意与设计》 2015年第2期48-55,共8页
獬豸最初的本意是一角的福德羊,引申出降妖除魔功能,成为神羊,还有的造型夸张,脱离了羊的神形,和犀牛异质同构,成为中国司法公平的象征獬豸,充分体现文化创意形成的历时性也就是线性,而不是岁月轮形特征。唐卡色彩艳丽纯正,柔和浪漫,和... 獬豸最初的本意是一角的福德羊,引申出降妖除魔功能,成为神羊,还有的造型夸张,脱离了羊的神形,和犀牛异质同构,成为中国司法公平的象征獬豸,充分体现文化创意形成的历时性也就是线性,而不是岁月轮形特征。唐卡色彩艳丽纯正,柔和浪漫,和谐大气,尤其是观音形象,显示出对大唐文明的集体记忆。唐卡的产生和形成的契机是文成公主入藏,唐代的舆服文化彻底改变了吐蕃的色彩表现传统。唐卡的艺术表现规律体现了文化流向具有坡度的特征,同时流动非自然性,而是应然性。康乾时期的佛像的制作在历史上最为完美。康乾时期的佛像主要使用的材料是黄铜,康熙雍正时期往往鎏金或贴金,但乾隆宫廷造像在工艺上鎏肉不鎏衣。彼此造像色泽对比强烈,造像的差异除了审美的原因以外,更多的由经济条件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獬豸”“唐卡”“须弥台” 创意设计 民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