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魏绍蓉 王晓英 +1 位作者 刘志强 樊丽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22,共3页
在通过对当前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和E-Learning的发展与创新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ELearning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提出将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的E-learning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互相补充,最大限度地体现各自教学模式... 在通过对当前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和E-Learning的发展与创新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ELearning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提出将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的E-learning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互相补充,最大限度地体现各自教学模式的精华,强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最终形成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从而有效突破了传统校园教育的局限,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增进了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联系和学术交流,带来了更多的知识创新成果,最终提高了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ARNING 教育环境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84
2
作者 桑新民 李曙华 谢阳斌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1,共13页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教学创新发展绕不过去的壁垒,大学课堂向何处去?这是21世纪大学创新发展必须回答的时代难题和攻坚战。本文对工业文明土壤中产生的传统课堂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当代大学改革前沿涌现的课程创新、课堂创新之...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教学创新发展绕不过去的壁垒,大学课堂向何处去?这是21世纪大学创新发展必须回答的时代难题和攻坚战。本文对工业文明土壤中产生的传统课堂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当代大学改革前沿涌现的课程创新、课堂创新之典型个案进行了深层次评介,揭示了当今世界范围内传统课堂向高效学堂转型的历史潮流和大趋势。作者基于对信息时代大学学习方式创新的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智慧,融会东西方大学精神,吸纳当代非线性科学理念与方法论,提出了"太极学堂"这一新理念,主张在网络课程与现实课程、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太极运转"中,使中国大学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太极学堂"以"诚信"为本,以信息技术和学习科学为两大杠杆,以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为目标,是信息时代大学课程与教学创新的孵化器,从中可生长出大学的优秀课程、优秀教师、优秀学生。本文介绍了"太极学堂"工程设计的思路及其在南京大学本科教学创新中的初步探索,提出了"变消费式学习为生产式、创造式学习"的构想,提出了"化整为零"的大学学习评价和网络课程开发之新思路,提出了"零存整取"的高校"学分银行"新模式,形成了21世纪大学课堂教学创新发展的一种整体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 太极学堂 数字化学习 网络课程 学习环境 开放大学 学习方式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小琴 王平 +2 位作者 曹雨莉 段玉兰 龚月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2-96,共5页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指导方针,结合当前教学发展实际,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引入饲料学课程教学。论文从《饲料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出...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指导方针,结合当前教学发展实际,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引入饲料学课程教学。论文从《饲料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系统阐述了饲料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并指出了在构建参与式教学模式中的注意事项,为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提供了可行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 构建原则 模式 饲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体育教学环境的系统观 被引量:17
4
作者 石振国 田雨普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5-87,共3页
对信息时代体育教学的环境概念、系统结构、功能及其中信息的传递过程进行了阐释,提出了整体协调、筛 选转释、增强特色、利用优势的环境优化策略。
关键词 信息化 体育教学环境 系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想与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玉虎 蔡士凯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22-123,共2页
本文通过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功能和内容的分析,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来构想和设计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环境,进一步体现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关键词 中小学 体育教学环境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晴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3期144-147,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高校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验教学基于开放式实验环境的设置方案,同时给出了课程实验教学应开设的实验项目以及相应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并通过教学实践初步检验了其可... 针对目前国内高校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验教学基于开放式实验环境的设置方案,同时给出了课程实验教学应开设的实验项目以及相应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并通过教学实践初步检验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课程实验 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的学习:愿景、创新和可能性——第七届亚洲地区数字化学习国际研讨会纪实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菲 刘萨 +3 位作者 汪滢 陈霏 童小平 汪琼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4期3-19,共17页
第七届亚洲地区数字化学习国际研讨会(eLFA2012)的主旨之一,是围绕教育教学创新、教学新技术、数字一代的学习、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邀请各国、各校学者介绍其成功的经验,共同反思探讨针对现存问题的可行性改进策略;主旨之二,是联系... 第七届亚洲地区数字化学习国际研讨会(eLFA2012)的主旨之一,是围绕教育教学创新、教学新技术、数字一代的学习、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邀请各国、各校学者介绍其成功的经验,共同反思探讨针对现存问题的可行性改进策略;主旨之二,是联系教育信息化的当前发展水平与趋势,探查未来教育技术领域可能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探索未来数字化学习的发展走向,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展望与畅想"下一代"的学习者在我们共同努力营造的"下一代"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能充分利用先进的学习支持技术,便捷地获取所需的学习工具与资源,真正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及多样化地进行学习的美好愿景。本次大会的专家报告、学者视点精彩纷呈,通过全景扫描的综合视角对数以百计的与会人员所关注的话题及其相关讨论进行整理后发现,电子书包(或电子课本)、云学习、学习环境、社交媒体(或社交网络)、学习元、连接性的学习、学习风格、学习分析、学习反馈与绩效评估等及其相关支持技术,在可预见的数字化学习未来图景里,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的学习 教学创新 电子书包 电子课本 云学习 学习环境 社交媒体 学习元 连接性学习 学习风格 学习分析 学习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教学效果 拓展学习空间——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胡智标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增强现实"因其独特的技术特点,近年来颇受关注,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通过综述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研究的基础,进而分析了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和技术优势,着重从增强教学效果、拓展学习空间两个维度,对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 "增强现实"因其独特的技术特点,近年来颇受关注,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通过综述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研究的基础,进而分析了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和技术优势,着重从增强教学效果、拓展学习空间两个维度,对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展开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智慧学习环境 教学模式 电子书 移动学习 教育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学习策略在《设计史》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6
9
作者 蔚一潇 段渊古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第2期118-119,共2页
本文在分析混合式学习模式与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混合式学习在教学理论、学习资源、教学环境,及学习方式四个方面对于家具与室内设计专业《设计史》课程教与学的改变,以期通过这样的实践与探索,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设计史》混合式学习策... 本文在分析混合式学习模式与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混合式学习在教学理论、学习资源、教学环境,及学习方式四个方面对于家具与室内设计专业《设计史》课程教与学的改变,以期通过这样的实践与探索,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设计史》混合式学习策略,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 设计史 e+c”学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视译中语体偏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计霄雯 万宏瑜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口译质量的评估标准一般指忠实和逻辑通达,忠实也包括语体上的忠实,然而研究显示口译实践中往往存在语体偏移现象。本文旨在探索英汉视译中的语体偏移,即英汉视译前后,语言在口语-书面语连续体上的位置变化。结果表明,当英文文本口语性... 口译质量的评估标准一般指忠实和逻辑通达,忠实也包括语体上的忠实,然而研究显示口译实践中往往存在语体偏移现象。本文旨在探索英汉视译中的语体偏移,即英汉视译前后,语言在口语-书面语连续体上的位置变化。结果表明,当英文文本口语性较强时,英汉视译削弱其口语性;当英文文本书面性较强时,英汉视译也会降低其书面性。精力分配模式和顺应论可以解释英汉视译使语言从口语-书面语连续体的任一端向中心偏移的现象。本研究给视译教学带来的启示:在教学初始阶段应采用口语性文本或口语化的书面性文本,之后逐渐转向书面性文本,既符合技能习得循序渐进的原则,又能使学员在语体逐渐偏移中学会找到平衡,提高视译技能训练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视译 语体偏移 口语-书面语连续体 视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