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对国家制造业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效应——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砺 郜霞妹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6,共11页
本文采用社会复杂网络分析法构建2010—2020年52个“一带一路”国家制造业有向加权贸易网络,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一带一路”国家制造业贸易网络地位,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发达经... 本文采用社会复杂网络分析法构建2010—2020年52个“一带一路”国家制造业有向加权贸易网络,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一带一路”国家制造业贸易网络地位,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发达经济体中的促进作用更强,而技术进步和贸易成本下降是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贸易网络地位攀升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贸易网络地位的提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形成区域间制造业协调发展、合作共赢的经济格局。上述结论为推动“一带一路”制造业贸易网络布局优化、促进各国贸易网络地位协同提升给予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一带一路” 贸易网络地位 制造业 社会复杂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情景视角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碳达峰预测
2
作者 张朝辉 张靖雅 于师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背景,结合“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时代倡议,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省份的产业发展态势,运用STIRPAT拓展模型,构建碳排放量与各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进一步设置不同情景模式,预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2...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背景,结合“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时代倡议,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省份的产业发展态势,运用STIRPAT拓展模型,构建碳排放量与各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进一步设置不同情景模式,预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2021—2040年的碳达峰趋势。结果表明:(1)能源消耗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是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碳达峰的最重要因素。(2)技术突破模式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峰值4808.43×106吨;政策调控和数字经济模式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在2035年实现碳达峰,峰值分别为5519.46×106吨和4988.32×106吨;基准模式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未能实现碳达峰。(3)内蒙古、陕西和新疆是碳达峰重点关注区,应加快政策落地、加大技术突破、加强数字经济,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 技术突破 数字经济 碳达峰 情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发展——“交通7+1论坛”第六十一次会议
3
作者 杜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甘肃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核心通道区位优势,正经历从通道到新亚欧大陆桥枢纽的转变。在服务国家战略同时,围绕通道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将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发展”为主题,探讨甘肃省如何积极... 甘肃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核心通道区位优势,正经历从通道到新亚欧大陆桥枢纽的转变。在服务国家战略同时,围绕通道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将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发展”为主题,探讨甘肃省如何积极服务、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推动战略通道互联互通和强链、补链,促进通道资源向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的高效转换,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一带一路 区域经济 运输通道 中欧班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北亚丝路经济带建设促进民心相通路径探析——基于政策与现状解读的长时段跨学科思考
4
作者 王建新 Dmitrieva Anna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0,共13页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合作方式,中央作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五通政策要求。其中,民心相通要求立足合作国家及地区民众的社会福祉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当地的历史传承、文化习俗及政府政策...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合作方式,中央作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五通政策要求。其中,民心相通要求立足合作国家及地区民众的社会福祉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当地的历史传承、文化习俗及政府政策等深层次事项进行较长时段的综合性考量,使合作项目能够获得双赢效果。本文从国家双边政策的解读入手,阐明中北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涉及文化交流及民心相通等长期对策规划的相关精神。同时,对中北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将当地居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与历史传承和文化习俗的关联性纳入考量范围。最后,再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精神,从长时段跨学科的角度提出相关领域学术进取路径和若干有助于促进民心相通措施的对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北亚地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民心相通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现实反思与实践进路——基于对职业教育服务中非产能合作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梅雪 李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平台,以职业教育“走出去”引领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在“一带一路”共建及中非产能合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我国职教改革形成的重要成果与在非海外分校的运营管理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在...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平台,以职业教育“走出去”引领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在“一带一路”共建及中非产能合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我国职教改革形成的重要成果与在非海外分校的运营管理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在规模化培养非洲本土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潜力与优势,并形成了“鲁班工坊”等标志性实践载体。职业教育要真正服务于中非产能合作,关键在于实现较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但非洲本土的产业条件、教育质量及我国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的挑战构成了现实的关键瓶颈。面向未来,我国需凝练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念及话语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制度,稳步推进境外办学机制探索,以系统增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能力与水平,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际产能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非产能合作 职业教育国际化 职业教育对外开放 境外合作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高亚佳 黄裕洪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拓展和深化旅游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2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旅游经... 拓展和深化旅游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2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挥显著的促进效应,这一影响效应在东部城市、大城市及历史文化名城中更为突出;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完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服务供给水平等渠道推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结论可以为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旅游经济 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数据跨境流动风险治理的中国方案 被引量:1
7
作者 秦俭 曹明霞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6,共13页
“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而数据流通也成为了各国实现数据价值、促进经济合作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数据涉及个人隐私、企业利益、国家安全等多维利益,其在跨境流动过程中极易面... “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而数据流通也成为了各国实现数据价值、促进经济合作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数据涉及个人隐私、企业利益、国家安全等多维利益,其在跨境流动过程中极易面临被窃取、泄露、篡改等多重风险,如何保障“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现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数据治理的关键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立法规范、执法实践和协同机制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于数据跨境流动的治理困境,同时通过检视我国应对数据跨境流动风险的制度现状,并进一步提炼国际经验,以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数据跨境流动安全共治方案,从而在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下促进数据有序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跨境流动 一带一路 数据治理 数据安全 数据保护 风险管理 数字贸易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引领新型数字经济全球化:逻辑机制与中国方略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亚斌 马莉莉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3,共13页
在生产组织范式变革、要素禀赋结构转换和数字技术进步的不断推动下,全球价值链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数字全球化发展的动力源泉。然而,在全球价值链转型下,数字全球化却面临多重挑战与治理难题,亟须以治理理念包容为基本前提,以参与主体... 在生产组织范式变革、要素禀赋结构转换和数字技术进步的不断推动下,全球价值链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数字全球化发展的动力源泉。然而,在全球价值链转型下,数字全球化却面临多重挑战与治理难题,亟须以治理理念包容为基本前提,以参与主体包容为必要条件,推动数字贸易增长规模和增长结构包容,确保数字技术进步环境、能力和方向包容,缩小分工利益分配的相对差距,实现转型升级的治理结果包容。由此,文章系统建构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包容性价值链治理框架及其塑造机制。“数字丝绸之路”包容性价值链塑造机制主要包括强化均衡普惠的数字公共产品供给、重塑超大规模数智化联结的价值链分工网络、积聚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内生转型动力、开拓数字技术进步包容的数实融合新路向、促进价值共创与利益共享的协同转型。在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进程中,各国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治理观,凝聚治理共识、强化顶层设计和创新发展机制。为此,应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多边协同治理体系,形成包容性价值链治理全新格局;共筑多重软硬数字互联互通环境,促进包容性数字贸易投资便利化;塑造包容性数字技术创新生态,构建数字经济繁荣发展共同体和大市场,释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字经济增长巨大潜能;建立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机制,最终实现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引领新型数字全球化的共同繁荣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丝绸之路” 价值链 数字经济 经济全球化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合作的基础、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7
9
作者 巴殿君 吕博尧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数字经济是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给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提供新的机遇。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积极推动与多个共建国家的数字合作,加强了数字经济领域的协调,使共建国家数字综合实力不断提高。随着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 数字经济是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给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提供新的机遇。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积极推动与多个共建国家的数字合作,加强了数字经济领域的协调,使共建国家数字综合实力不断提高。随着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共建国家对数字经济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数字环境持续改善,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进一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共建国家在数字经济合作方面仍存在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网络安全威胁、数字规则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需因地制宜地推动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全面的数字安全保障体系,妥善处理中美关系和数字领域的竞争,多层次地构建数字治理体系,加强话语权建设并构建战略互信,加大金融支持人才培育、鼓励创新力度,实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字经济的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数字经济 “数字丝绸之路”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世界现代化的愿景与实践路径
10
作者 胡必亮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共8页
[目的/意义]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后的新愿景就是在丝路精神引领下,推进世界现代化。研究和探索“一带一路”新阶段与世界现代化的相互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首先阐释高质量共建“一... [目的/意义]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后的新愿景就是在丝路精神引领下,推进世界现代化。研究和探索“一带一路”新阶段与世界现代化的相互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首先阐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的新愿景,在此基础上探讨和剖析了新阶段的新任务,并从推动世界现代化的视角,提出新阶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抓手。[结果/结论]推动实现世界现代化,尤其是推动共同实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现代化,是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后的新愿景和奋斗目标;推动实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服务化和市场化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的重点新任务;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促进创新发展、协调好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关系是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应重点聚焦的新工作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世界现代化 工业化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路电商”国际合作的成效、困难及对策 被引量:15
11
作者 赵新泉 刘媛媛 林志刚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2,共10页
发展“丝路电商”是新时期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新渠道、新亮点。当前“丝路电商”国际合作业已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丝路电商”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双边电子商务合作伙伴国已达30个,遍及全球五大洲;二是“丝路电商”跨境贸易规模... 发展“丝路电商”是新时期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新渠道、新亮点。当前“丝路电商”国际合作业已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丝路电商”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双边电子商务合作伙伴国已达30个,遍及全球五大洲;二是“丝路电商”跨境贸易规模高速增长,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电商交易明显提速,线上交易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产品出口远销至10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伙伴国大量优质特色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口在华热销;三是合作领域聚焦产业和市场,涉及电子商务的规划对接、政策沟通、产业促进、能力建设等多层次多领域,由点及线到面,渐成体系;四是合作方式不断丰富高效,开展各类主题的电子商务促消费活动,组织举办电子商务培训和业务经验交流会;五是各地政府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参与“丝路电商”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但目前“丝路电商”国际合作主要还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第一,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程度浅、缺乏约束力,双边跨境电商协作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合作内容大多局限于跨境货物贸易领域;第二,各国跨境贸易监管和规则标准互认对接存在困难,在跨境交付、个人隐私保护、数据流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的国际规则体系仍存在较大争议;第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数字鸿沟”过大限制合作空间;第四,外部地缘政治博弈和美欧数字霸权“搅局”电子商务国际合作。这些严重制约了“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大市场建设。为进一步挖掘我国跨境电商的比较优势、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深入推进“丝路电商”国际合作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国际合作机制,大力推进跨境贸易监管和规则标准互认,加快推动共建国家数字化转型,加强电子商务战略规划对接交流和科技创新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电商” “一带一路”倡议 跨境电商 电子商务国际合作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畅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思路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9,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外经济关系经过了从国内外循环平行运行到交叉运行、国际循环主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开启三大历程,对外开放的主动性日益增强。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但也由此暴露了长期实施出口导向型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外经济关系经过了从国内外循环平行运行到交叉运行、国际循环主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开启三大历程,对外开放的主动性日益增强。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但也由此暴露了长期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内在缺陷,再加上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是历史必然。制度型开放突破了过去开放理念的设限,是我国将超大规模经济体转化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内和国际经济循环之间形成正向反馈机制的关键连接纽带,但当前我国仍面临大多数规则的制定权和控制权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掌控、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制度对接不畅和冲突、制度的对外开放力度不够大以及国内部分行业和区域市场壁垒仍然比较明显等诸多问题。由此,畅通双循环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加快制度型开放的步伐,通过制度的纽带效应实施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和自我构建,打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制度壁垒。具体在实践推进层面,通过引进国际规则、规制、标准和管理等先进制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际大市场之间的耦合性和兼容性,实现国际制度国内化;以制度创新推动国内制度国际化、国内外制度协同化和国内制度一体化,最终形成一个“以我为主”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一带一路” 对外开放 RC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数字经济联系程度对贸易密切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胜利 孙伊宁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3,共9页
基于国家间数字经济联系程度和贸易密切度指标,利用2013—2021年3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数字经济联系程度对其贸易密切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 基于国家间数字经济联系程度和贸易密切度指标,利用2013—2021年3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数字经济联系程度对其贸易密切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的数字经济联系程度对其贸易密切度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和关税壁垒对国家间的贸易密切度具有显著抑制效应;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的数字经济联系程度能够弱化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和关税壁垒对贸易密切度的抑制作用;数字经济联系程度提升贸易密切度的作用机制在不同国家间存在区域异质性。为此,要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加强各国数字经济联系,提升贸易密切度,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数字经济联系程度 贸易密切度 关税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国有经济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赋予了中国国有经济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优化中新的目标任务,即要致力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基于此,中国国有经济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优化中,应对标构建新发展格... 构建新发展格局赋予了中国国有经济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优化中新的目标任务,即要致力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基于此,中国国有经济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优化中,应对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高质量发展等原则,如此,才能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融入中国国有经济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布局优化中,助力中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共同繁荣发展。同时,还应针对其在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一带一路”沿线靶向精准地构建经济利益共同体、风险防范共同体、中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国有经济 “一带一路”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路精神与世界现代化的新图景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士密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52,共16页
共建“一带一路”是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世界发展大势、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共赢与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创举,也是弘扬丝路精神和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的实践平台。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时空场域中... 共建“一带一路”是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世界发展大势、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共赢与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创举,也是弘扬丝路精神和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的实践平台。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时空场域中,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相遇相知。丝路精神与世界现代化具有高度契合性。作为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也是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的价值基础和深厚文化动力。以丝路精神为指引,推进世界现代化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愿景。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四大”赤字不减反增,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构建政治互信的责任共同体、经济融合的发展共同体和文化包容的人文共同体,实现共同安全、普遍繁荣、多元和谐是解决世界难题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世界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弘扬丝路精神、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赋予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提供实践平台;要坚持胸怀天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要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精神 世界现代化 共建“一带一路” “三大全球倡议”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数字经济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 被引量:2
16
作者 米军 王怡凡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7,共13页
在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基于2010—2019年3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国内增加值数据,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 在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基于2010—2019年3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国内增加值数据,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且主要通过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和出口比较优势提升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在其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并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提升作用仅显著存在于中度以下老龄化国家和非中心网络地位国家中。中国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推动产业高级化发展,加强培育技术密集型中间品的出口优势,打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环境,更大限度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以提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 数字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畜牧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
17
作者 张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3-156,共4页
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响应全球化发展的战略举措,该战略不仅有助于推动国内社会经济的转型,而且能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铺就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在全球化浪潮下,“一带一路”为畜牧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并以... 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响应全球化发展的战略举措,该战略不仅有助于推动国内社会经济的转型,而且能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铺就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在全球化浪潮下,“一带一路”为畜牧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并以改善创新创业环境,丰富国际交流合作机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等途径,为培育畜牧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文章重点研究了畜牧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以便进一步提高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从而为畜牧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畜牧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 畜牧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的空间分异及耦合 被引量:30
18
作者 戢晓峰 郝京京 陈方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31,共8页
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基于省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利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分析综合运输可达性及节点城市物流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进一步解析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的耦合协调机制,... 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基于省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利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分析综合运输可达性及节点城市物流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进一步解析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格局.结果显示:整体空间上,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显著,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的协调发展度差异显著,且整体水平不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综合运输基础设施实际投入和物流产出的匹配度有待提高,且对物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经济 综合运输可达性 空间耦合 物流经济 丝绸之路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国际环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7
19
作者 方芳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75,156,157,共22页
"数字丝绸之路"通过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深化互联互通并提升沿线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发展进程将为沿线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数字丝绸之路"通过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深化互联互通并提升沿线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发展进程将为沿线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并提升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共同促进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化3.0。在此进程中,沿线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基础以及中国网信产业优势等因素将有助于"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而部分国家基础条件薄弱、沿线国家国情各异、利益诉求多元化、地缘政治引发的风险等因素也对"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形成挑战。对此,中国可通过分区"精准"对接有效需求、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广技术标准、强化多方合作、协同构建网络安全共同体等措施,以行业为主导、企业先行稳步且审慎地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坚持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数字经济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省份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16
20
作者 谢红 巫才林 霍伟东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2,共7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一项涵盖政治、经济、交通运输、人文交流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区域合作倡议,对于推动沿线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心部分,我国西南...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一项涵盖政治、经济、交通运输、人文交流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区域合作倡议,对于推动沿线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心部分,我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却成为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凹陷地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刻不容缓,改变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对外开放型经济将是首要的发展思路。以增长极、新经济地理学等区域理论为基础,分析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同时运用省际面板数据探寻该区域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提出发展该经济带开放型经济的措施和政策建议,以实现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成为丝绸之路价值链的主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