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译为媒: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构建——以“新质生产力”及其外译为例 |
胡筱颖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新文科转向”:轨迹、视野与进路 |
唐斌
朱德宸
于慧敏
|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体育人文与社会科学间的张力:体育哲学与体育心理学的对话 |
高强
Robert Schinke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坚定学术自信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
张艳国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研究——基于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视角分析 |
黄江华
许志敏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6
|
人工智能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方式创新——以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为例 |
方晶
陈新
黄帅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与文化话语权提升 |
章瀚丹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8
|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谈科学哲学家申仲英教授的学术贡献 |
张再林
|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哲学社会科学之“中国特色”:基本内涵、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
杜宏巍
|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生逻辑 |
朱泽渊
庞虎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25 |
|
|
11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跻身全国学报转载指数前十 |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审视 |
韩美群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展史》出版 |
雪礼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中国高水平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发展的价值意蕴与策略研究 |
谢梦
曹燕南
|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重点选题方向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庆祝山西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高质量发展联盟成立 |
|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
马费成
陈帅朴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2
|
|
19
|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自觉——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理论的批判 |
竭长光
倪海军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0
|
哲学社会科学叙事方式的历史变革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
韩喜平
刘峻宗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