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bWindows/CVI的雷达噪声调频干扰效果仿真
1
作者 祝明波 孙铭浩 孙文轩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1期74-77,117,共5页
接收机作为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对雷达系统的检测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宽带噪声调频干扰是实战中的一种重要的雷达压制干扰形式,教学中具有干扰机理复杂,不易理解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仪器软件LabWindows/CVI开... 接收机作为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对雷达系统的检测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宽带噪声调频干扰是实战中的一种重要的雷达压制干扰形式,教学中具有干扰机理复杂,不易理解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仪器软件LabWindows/CVI开发的雷达噪声调频干扰效果仿真实现,具有参数可调、结果直观等特点,对雷达接收机以及噪声调频干扰的理论教学具有重要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LABWINDOWS/cvi 雷达接收机 噪声调频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飞机油量系统故障检测和修理
2
作者 张锐 王新芝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6期42-46,共5页
现阶段国内直升机油量采集和显示系统的排故方式多采用系统联试,不能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基于LabWindows/CVI设计开发了油量系统故障诊断测试程序,既可以单独测试系统中某一个部件,又可以系统联试。通过对串行数据的分析,均可以快速判... 现阶段国内直升机油量采集和显示系统的排故方式多采用系统联试,不能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基于LabWindows/CVI设计开发了油量系统故障诊断测试程序,既可以单独测试系统中某一个部件,又可以系统联试。通过对串行数据的分析,均可以快速判定油量信号变换器或油量指示器的故障情况。该诊断方法易实现,有助于弥补现阶段直升机油量系统故障检测和修理手段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油量系统 LABWINDOWS/cvi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环状RNA VMP1、PIP5K1A水平与含铂双药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蔡小英 汪水塘 +3 位作者 李英杰 卜云芳 谢艺璇 贾少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环状RNA VMP1、PIP5K1A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血清VMP1、PIP5K1A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晚期NSCLC患者118例作为NSCLC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环状RNA VMP1、PIP5K1A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血清VMP1、PIP5K1A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晚期NSCLC患者118例作为NSCLC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VMP1、PIP5K1A。于化疗前及化疗后行胸部CT检查评估化疗效果,随访1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晚期NSCLC患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根据患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的平均值将NSCLC患者分为VMP1高水平者及低水平者、PIP5K1A高水平及低水平者,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比较VMP1、PIP5K1A高低水平者的1年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晚期NSCLC患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NSCLC组血清VMP1、PIP5K1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TNM分期为Ⅳ期、低分化的晚期NSCLC患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分别高于TNM分期为Ⅲb期、高中分化者(P均<0.05)。118例晚期NSCLC患者中化疗有效者41例、无效者77例,化疗有效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均低于化疗无效者(P均<0.01)。NSCLC患者随访1年共生存50例,1年生存率为39.83%。根据晚期NSCLC患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的平均值将患者分为VMP1高水平者58例、低水平者60例,PIP5K1A高水平者57例、低水平者61例。VMP1、PIP5K1A高水平者1年生存率分别低于VMP1、PIP5K1A低水平者(P均<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Ⅳ期、低分化程度、VMP1高水平、PIP5K1A高水平是晚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升高,两者与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有关,可对评估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及生存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VMP1 pip5K1A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精细交通流模型
4
作者 李珣 程硕 +2 位作者 吴丹丹 张蕾 王晓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2,共8页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并基于元胞自动机搭建相应数值模型,特别地,针对现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模型与实际车辆行驶现象不符的问题,改进其道路尺寸和元胞表征形式,建立精细化元胞自动机车道模型;其次,结合实际车路环境,对STCA模型中的道路堵塞、换道等行为重新定义,并将车道规则与精细化车道模型相结合,建立新的交通流模型STCA-CH;最后,与STCA、STCA-I、STCA-S、STCA-M模型相对比,通过分析在不同车辆密度下的平均速度、平均流量、换道频率及时空图,验证STCA-CH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STCA-CH模型的换道频率相较于STCA-M模型提高约21.14%,最大平均流量较STCA-I、STCA-S和STCA-M模型分别提升约25.76%、11.30%和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微观交通对象 车路协同 元胞自动机模型 细元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车路协同系统演进及关键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5
作者 崔金魁 《信息化研究》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车路协同系统(CVIS)是集车辆自动化、道路智能化和系统集成化于一体的多维集成系统,是实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基础,对未来交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CVIS的早期发展和演进过程及其相关研究热点,然后详细阐述了CVIS框架... 车路协同系统(CVIS)是集车辆自动化、道路智能化和系统集成化于一体的多维集成系统,是实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基础,对未来交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CVIS的早期发展和演进过程及其相关研究热点,然后详细阐述了CVIS框架体系的C-V2X、路侧感知、高精地图、云控平台等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探讨了这些关键技术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发展方向,最后进行了总结展望,以期为从事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相关领域研究的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系统 演进 关键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C/C复合材料件等温CVI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姜开宇 李贺军 +1 位作者 侯向辉 李克智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65-668,共4页
根据轴对称 C/C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及 CVI工艺的特点 ,建立了几何结构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其 CVI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
关键词 轴对称 碳碳复合材料 等温 cvi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多线程技术的电磁兼容预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俊鸣 张智军 +2 位作者 张安旭 陈汉辉 郭博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1-314,共4页
充分利用LabWindows/CVI的多线程技术,通过交互式编程方式,实现了测试仪器硬件和应用软件的有机结合,研制了电磁兼容预测试系统。自动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测试曲线及报告生成等功能,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精确度。使用... 充分利用LabWindows/CVI的多线程技术,通过交互式编程方式,实现了测试仪器硬件和应用软件的有机结合,研制了电磁兼容预测试系统。自动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测试曲线及报告生成等功能,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精确度。使用结果表明:系统研制周期短,运行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WINDOWS/cvi 多线程 电磁兼容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及陶瓷基复合材料CVI工艺数值模拟的相关数学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姜开宇 李贺军 +1 位作者 侯向辉 李克智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2-45,共4页
概要阐述了CVI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几种相关的数学模型,提出了2D碳/碳复合材料的孔隙结构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 cvi工艺 复合材料 碳基 陶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PS探测器的便携式α谱仪研制 被引量:4
9
作者 成毅 庹先国 +2 位作者 周传文 王洪辉 穆克亮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446,450,共4页
针对现场快速测量放射性污染的需要,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硅半导体探测器(PIPS)的便携式α谱仪。将PIPS探测器捕获的α射线通过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信号获取模块实现谱数据获取和处理,以C8051F120单片机为主控平台进行谱线分析,... 针对现场快速测量放射性污染的需要,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硅半导体探测器(PIPS)的便携式α谱仪。将PIPS探测器捕获的α射线通过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信号获取模块实现谱数据获取和处理,以C8051F120单片机为主控平台进行谱线分析,以矩阵键盘、LCD组建人机接口,采用锂离子电池及电源模块供电;设计了真空测量腔以得到能量分辨率更高、更干净的谱线。性能测试表明,仪器整机功耗为105 mA、在空气环境下能量分辨率为8.1%、在真空环境下能量分辨率为6.7%。该仪器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低功耗、适于现场测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硅探测器(pipS) 便携式 Α谱仪 C8051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I工艺过程中气体传质模型与计算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鹏 李娣 +1 位作者 徐永东 黄伯云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在建立碳布叠层体心立方模型、碳布叠层立方模型和纤维束叠层模型典型预制体的宏观孔隙结构几何模型和气体传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研究了CVI(chemicalvaporinfiltration)工艺过程中孔隙网络结构对气体比渗透率和材料致密度的影响。结果... 在建立碳布叠层体心立方模型、碳布叠层立方模型和纤维束叠层模型典型预制体的宏观孔隙结构几何模型和气体传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研究了CVI(chemicalvaporinfiltration)工艺过程中孔隙网络结构对气体比渗透率和材料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孔隙网络的结构与形状是决定反应气体在孔隙中的比渗透率和部件最终致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i工艺 气体传质模型 比渗透率 致密度 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Windows/CVI的虚拟仪器远程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大海 周小刚 +1 位作者 惠俊军 钱培贤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4-67,共4页
针对武器系统测试和工业企业生产等大型多类型参数测量具有实时性、复杂性和危险性等特点,提出一种以L abW indow s/CV I作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C/S模式,采用TCP/IP协议,组建虚拟仪器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方案。此方案在大型多类型参数测... 针对武器系统测试和工业企业生产等大型多类型参数测量具有实时性、复杂性和危险性等特点,提出一种以L abW indow s/CV I作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C/S模式,采用TCP/IP协议,组建虚拟仪器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方案。此方案在大型多类型参数测量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WINDOWS/cvi I虚拟仪器 TCP/IP协议 C/S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IPS探测器连续测量气溶胶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东明 胡华四 褚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7-189,共3页
采用PIPS(PlanarImplantedPassivatedSilicon)探测器测量α气溶胶浓度,使用能量甄别的方法可以将人工α放射性和天然放射性区别开来,通过校正因子修正天然放射性对人工放射性的影响。由真空泵取样,连续测量空气中的气溶胶浓度。PIPS探... 采用PIPS(PlanarImplantedPassivatedSilicon)探测器测量α气溶胶浓度,使用能量甄别的方法可以将人工α放射性和天然放射性区别开来,通过校正因子修正天然放射性对人工放射性的影响。由真空泵取样,连续测量空气中的气溶胶浓度。PIPS探测器能量分辨率好,在50Bq/m3的环境中,对239Pu(95%置信度)可达0.1Bq/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S探测器 Α放射性 气溶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碳/碳复合材料CVI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姜开宇 李贺军 李克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4-107,共4页
本文根据2D碳/碳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及CVI工艺的特点建立了孔隙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其CVI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数学模型是合理的。
关键词 2D 碳/碳 复合材料 cvi 数值模拟 孔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I结合浆料浸渍法制备2D C/Si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童长青 成来飞 +1 位作者 刘永胜 张立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7-322,361,共7页
采用CVI结合浆料浸渍工艺制备2D 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SiC微粉对复合材料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纤维预制沉积SiC80h后,微粉主要渗入到纤维束间。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随着渗微粉前CVI时间的增加及渗入浆料浓度的降低而... 采用CVI结合浆料浸渍工艺制备2D 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SiC微粉对复合材料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纤维预制沉积SiC80h后,微粉主要渗入到纤维束间。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随着渗微粉前CVI时间的增加及渗入浆料浓度的降低而增加。微粉的渗入大大降低了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而对材料的拉伸强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C/SIC 微结构 力学性能 cvi 浆料浸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ATS软件框架 被引量:6
15
作者 钟建林 何友 任献彬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73,共4页
基于LabWindows/CVI的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框架使用配置文件实现软、硬件模块之间信息交换和资源的动态配置。在同一个软件主框架下实现了多个UUT测试程序的开发和调试。提供良好的调试维护界面,实现测试软件的模块化、TPS的可移植,大大提... 基于LabWindows/CVI的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框架使用配置文件实现软、硬件模块之间信息交换和资源的动态配置。在同一个软件主框架下实现了多个UUT测试程序的开发和调试。提供良好的调试维护界面,实现测试软件的模块化、TPS的可移植,大大提高了开发和调试的效率。TPS通过调用格式化类驱动间接调用物理仪器驱动,实现了仪器的可互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WINDOWS/cvi 配置文件 测试程序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Windows/CVI多线程技术在舵机测试软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陶小亮 牛振 《中国测试》 CAS 2011年第1期81-83,共3页
在舵机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工作电流、舵偏角电压信号、编码器角度信号和扭矩信号进行实时高速采集。针对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Windows/CVI的多线程机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其在舵机测试中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多线程技术... 在舵机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工作电流、舵偏角电压信号、编码器角度信号和扭矩信号进行实时高速采集。针对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Windows/CVI的多线程机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其在舵机测试中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多线程技术能够更好地开发并行任务,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程 舵机测试 数据采集 Labwindows/cvi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壁C/C复合材料分区CVI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艳 张华坤 +2 位作者 崔红 嵇阿琳 党玉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3,共4页
以整体毡为增强体,丙烯和糠酮树脂为前驱体,采用分区CVI法和树脂浸渍/固化、炭化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厚壁C/C复合材料,用CT机和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并进行了热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与热梯度CVI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分区... 以整体毡为增强体,丙烯和糠酮树脂为前驱体,采用分区CVI法和树脂浸渍/固化、炭化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厚壁C/C复合材料,用CT机和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并进行了热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与热梯度CVI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分区CVI法制备的热解碳为光滑层结构,整体密度均匀,与热梯度CVI工艺相比,总CVI增密效率提高了近一半,特别是沉积后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同时,轴向压缩强度提高了28.5%;径向压缩强度提高了33.6%。线胀系数相当。通过研究认为,分区CVI法能很好的提高材料的增密效率和增密均匀性,降低成本,且材料最终具有优异的热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控温cvi 热解碳 增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I虚拟仪器技术在计算机控制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方陆军 杨君 +1 位作者 卓放 李宁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介绍了基于 L ab Windows/CVI(CVI)的计算机控制实验用虚拟仪器的开发。文中详细介绍计算机温控系统原理 ,数字控制虚拟仪器的开发过程及其使用效果 ,说明了在测控实验领域运用基于 CVI的虚拟仪器技术具有软件开发快速方便 。
关键词 虚拟仪器 cvi 控制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abWindows/CVI的VISA体系对仪器进行I/O的操作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建 吴树奎 高杰 《电子科技》 2004年第8期52-54,58,共4页
介绍了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和VISA体系的主要特点,并举例说明利用VISA提供的函数库对仪器进行I/O操作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设计方法。
关键词 虚拟仪器 VISA LABWINDOWS c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铝合金脉冲MIG焊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立晖 石玗 +2 位作者 黄健康 聂晶 樊丁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7,共4页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铝合金脉冲MIG焊过程声、光、电和视频信号的实时采集系统,并给出该采集系统的硬件构成原理和使用虚拟仪器设计软件LabWindows/CVI的程序设计原理.试验表明,该采集系统能够正确稳定地采集铝合金脉冲MIG焊过程中的...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铝合金脉冲MIG焊过程声、光、电和视频信号的实时采集系统,并给出该采集系统的硬件构成原理和使用虚拟仪器设计软件LabWindows/CVI的程序设计原理.试验表明,该采集系统能够正确稳定地采集铝合金脉冲MIG焊过程中的各种特征信号,并能够实现数据实时显示和存储,可以满足焊接过程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脉冲MIG焊 LABWINDOWS/cvi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