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煤火探测技术及工程应用综述
1
作者 赵禹深 许献磊 +1 位作者 曹仕龙 朱鹏桥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9,共16页
地下煤火对煤炭资源及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火区位置的精准探测是开展煤火治理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在研究煤火形成过程基础上,结合文献调研、数值分析、物理实验、现场勘测等方法,深入开展地下煤火探测技术及工程应用的相关研究。首先,详... 地下煤火对煤炭资源及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火区位置的精准探测是开展煤火治理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在研究煤火形成过程基础上,结合文献调研、数值分析、物理实验、现场勘测等方法,深入开展地下煤火探测技术及工程应用的相关研究。首先,详细介绍现有不同煤火探测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分析和总结其优劣。然后,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各探测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揭示现阶段地下煤火探测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煤火探测的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地下煤火的科学研究和防治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煤火 遥感技术 地质雷达 分布式光纤 高密度电法 氡气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2
作者 刘彦杰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1期237-239,共3页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绕组变形可能引发严重故障,因此需实时监测变压器绕组变形。基于此,研究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变形监测技术,在变压器绕组表面布置光纤传感器,采用光时域反射技术,检测光纤沿线的应变、温度分...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绕组变形可能引发严重故障,因此需实时监测变压器绕组变形。基于此,研究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变形监测技术,在变压器绕组表面布置光纤传感器,采用光时域反射技术,检测光纤沿线的应变、温度分布,旨在更好地保障变压器运行,预防潜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绕组 绕组变形监测 分布式光纤传感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工程监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贾振安 李亚港 姚健 《红外》 CAS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光纤传感技术作为当前热门技术之一,在工程监测领域有着许多重要应用。通过探讨光纤传感技术在工程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展示了其在工程监测领域的重要性。光纤传感技术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元件,可以实现对形变的连续、实时监测,并提供高... 光纤传感技术作为当前热门技术之一,在工程监测领域有着许多重要应用。通过探讨光纤传感技术在工程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展示了其在工程监测领域的重要性。光纤传感技术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元件,可以实现对形变的连续、实时监测,并提供高精度的监测数据。通过布设应变光缆和温度补偿光缆,在合璧津高速公路K134段高架桥上进行了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光纤传感技术能够准确评估结构的变形情况,并通过温度补偿算法消除了温度变化对数据的影响。通过几何方法计算沉降位移,可以实现对沉降位移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技术 工程形变监测 应变光缆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水力压裂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卢聪 李秋月 郭建春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8-628,共11页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作为最新的水力压裂监测技术,应用于各大油田的水力压裂过程中,并且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已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为使业界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模型研究进展、现场应用情况,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作为最新的水力压裂监测技术,应用于各大油田的水力压裂过程中,并且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已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为使业界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模型研究进展、现场应用情况,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和声波传感技术在水力压裂过程中的监测基本原理出发,系统总结了各类传感技术的理论模型研究进展和在产液剖面、裂缝扩展形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未来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利用温度或者声波信号转换得到周围环境温度或应变的变化情况,从而实现水力压裂过程中的实时监测;②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技术相比,温度传感技术的相关理论模型相对较为成熟,能够实现产液剖面及裂缝形态的相关计算;③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主要用于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注入、裂缝扩展等方面的监测。结论认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以有效地推动中国非常规储层的勘探和开发,同时提高水力压裂效果评价技术水平,这对中国油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温度传感技术 声波传感技术 水力压裂监测 产液剖面 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热流模拟策略的遥感卫星热平衡试验设计与验证
5
作者 付春雨 范超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4期497-502,共6页
针对某型遥感卫星的不同区域对高精度热流模拟的需求,文章提出一种组合热流模拟策略:以红外加热笼来实现卫星舱板表面的外热流模拟,用薄膜电加热器实现卫星外露复杂表面外热流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文述参试卫星状态及所采取的热设计措... 针对某型遥感卫星的不同区域对高精度热流模拟的需求,文章提出一种组合热流模拟策略:以红外加热笼来实现卫星舱板表面的外热流模拟,用薄膜电加热器实现卫星外露复杂表面外热流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文述参试卫星状态及所采取的热设计措施下,该方法可对卫星低温初期、高温末期和高温热真空工况下的外热流进行精准模拟,并可有效考核遥感卫星的热控设计。该热流模拟策略可为卫星瞬态功耗散热设计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为我国未来光学遥感卫星的热平衡试验及验证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平衡试验 热控技术 热设计 光学遥感卫星 星敏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模光纤光栅温度和应变双参量传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邵伯成 黄勇林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目的】针对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时温度和应变的交叉敏感问题,文章对少模光纤(FMF)-FBG各个模式温度和应变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四模FBG的温度和应变双参量传感器。【方法】FMF内可以同时传输基模和少数几个高阶模,兼... 【目的】针对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时温度和应变的交叉敏感问题,文章对少模光纤(FMF)-FBG各个模式温度和应变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四模FBG的温度和应变双参量传感器。【方法】FMF内可以同时传输基模和少数几个高阶模,兼顾单模光纤(SMF)低模式色散和多模光纤低非线性的优势,可以同时用于多个物理量的传感。通过分析FMF-FBG中LP 01模式在不同温度下应变的光功率灵敏度的不同,结合该模式下波长与温度和应变都有良好的线性度,从而实现了FMF-FBG的温度和应变双参量传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所提传感器可以较好地解决FBG传感时温度和应变的交叉敏感问题。【结论】相比于SMF-FBG,FMF-FBG同时拥有几个不同模式的反射峰,不仅可以解决温度和应变的交叉敏感问题,还可以大大提高传感的精度和稳定性,在新型传感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技术 少模光纤布拉格光栅 模式 双参量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入侵报警和泄漏检测的智能化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永军 李大光 戴丽娟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7期64-69,76,共7页
第三方破坏、自然灾害破坏和管道的老化及腐蚀是天然气长输管道线路日常运行的安全隐患。为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综合应用入侵报警、泄漏检测和其他安防技术,搭建综合智能安防监控平台,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入侵报警和泄漏检测技术,明确了天... 第三方破坏、自然灾害破坏和管道的老化及腐蚀是天然气长输管道线路日常运行的安全隐患。为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综合应用入侵报警、泄漏检测和其他安防技术,搭建综合智能安防监控平台,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入侵报警和泄漏检测技术,明确了天然气长输管道行业以光纤传感技术作为入侵报警和泄漏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以阿联酋天然气管网为例,分析了各种技术在特定环境中应用的情况,探讨我国输气管道项目实际应用的问题。入侵报警和泄漏检测在天然气管道上的应用越来越多,需要进一步开放平台接口,接入门禁系统、扩音对讲系统、巡更系统、动力环境监测系统,共同组成多系统融合的综合智能安防监控平台。依托5G网络、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技术的优势,推进管道运营体系改革,实现管道行业由传统运行模式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安全 综合智能安防监控平台 光纤传感技术 入侵报警 泄漏检测 视频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激光脉冲簇的拉曼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特邀)
8
作者 程姿嘉 李健 +3 位作者 范卜文 张炜怡 薛晓辉 张明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9,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激光脉冲簇的拉曼分布式光纤传感方案理论模型。该模型利用混沌脉冲簇激光代替传统脉冲激光作为拉曼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探测信号,采用延时自差分联合时域相关峰判别技术,剥离出传感光纤温度突变区域内混沌拉曼散射信... 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激光脉冲簇的拉曼分布式光纤传感方案理论模型。该模型利用混沌脉冲簇激光代替传统脉冲激光作为拉曼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探测信号,采用延时自差分联合时域相关峰判别技术,剥离出传感光纤温度突变区域内混沌拉曼散射信号的光强信息,实现对温度突变区域的精准定位和识别。该方案通过利用混沌脉冲簇探测信号增强混沌参考信号与混沌拉曼散射信号的相关性,可有效抑制系统噪声。此外,该方法也可通过提高耦合光通量来提升系统信噪比,从而解决混沌单脉冲激光拉曼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信噪比较低、传感距离较短的技术瓶颈。利用数值模拟仿真探究了混沌激光脉冲簇中的脉冲个数对系统传感性能(动态范围、信噪比、传感空间分辨率及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在混沌激光脉冲簇拉曼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中性能最优值的脉冲个数,可实现15 km传感距离和10 cm空间分辨率的分布式温度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混沌激光 拉曼散射 高空间分辨率 长传感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井下机电设备参数监控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郝世宇 王昆 赵瑞峰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矿井机电设备零部件损坏、工作发热通常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光纤传感技术,设计了一种井下机电设备参数监控系统,主要包含ASE光源、光纤传感器、光纤解调仪、报警监控系统等部件。通过现场对3种常见机电设备参数的现场试验,测试了... 矿井机电设备零部件损坏、工作发热通常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光纤传感技术,设计了一种井下机电设备参数监控系统,主要包含ASE光源、光纤传感器、光纤解调仪、报警监控系统等部件。通过现场对3种常见机电设备参数的现场试验,测试了24 h范围内的温度和振动频率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机电设备参数在工作一段时长之后均呈现较好的规律性且数值趋于稳定,现场测试结果均低于一级报警阈值,现场无报警发生,该设备能够较准确地实现机电设备参数测定及现场监控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技术 机电设备 参数测定 煤矿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FBG边缘滤波的FBG温度传感器
10
作者 杨明聪 黄勇林 钱宇阳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了提高系统的温度灵敏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倾斜光纤光栅(TFBG)边缘滤波的光纤布喇格光栅(FBG)温度传感器。该系统在常规的TFBG边缘滤波解调系统上引入一个光纤环形镜,将从TFBG透射的光信号反射回来,使其能再次通过TFBG,以增加TFBG透射... 为了提高系统的温度灵敏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倾斜光纤光栅(TFBG)边缘滤波的光纤布喇格光栅(FBG)温度传感器。该系统在常规的TFBG边缘滤波解调系统上引入一个光纤环形镜,将从TFBG透射的光信号反射回来,使其能再次通过TFBG,以增加TFBG透射谱的深度,并对传感光栅进行封装。实验结果表明:封装前和封装后的传感光栅在所测量的温度区间内中心波长的漂移量分别为0.55 nm和7 nm,封装后的漂移量扩大了十多倍;同时,由于TFBG边缘滤波解调传递函数的斜率得到提高,传感器波长解调后的温度灵敏度也得到了改善,是未级联光纤环形镜传感器的1.6~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技术 倾斜光纤光栅 边缘滤波 温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入式应变感测光缆-冻土界面渐进破坏机制研究
11
作者 刘天翔 朱鸿鹄 +2 位作者 吴冰 李豪杰 胡乐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冻胀融沉作用引起的地基土体变形是冻土地区工程建设的典型地质灾害,光纤传感技术为冻土变形的精细化、分布式实时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为探究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在监测冻土变形方面的可行性,利用自主研制的光缆-冻土界面力学特... 冻胀融沉作用引起的地基土体变形是冻土地区工程建设的典型地质灾害,光纤传感技术为冻土变形的精细化、分布式实时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为探究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在监测冻土变形方面的可行性,利用自主研制的光缆-冻土界面力学特性试验仪,探究了不同干密度和初始含水率的冻土试样中缆-土界面的破坏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光纤应变监测结果准确地反映出缆-土界面呈现渐进性破坏特征,应变软化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界面的力学特性。在冻结过程中,土体内液态水相变成冰,引起了冻结锋面移动和水分迁移,使得界面的力学特性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不同深度处缆-土界面剪应力的演化过程反映了在光缆拉拔过程中与冻土的变形协调状态,表明光缆测量范围、界面耦合性与土体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密切相关。该研究为光纤传感技术在寒区冻土地基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监测 冻胀作用 光缆-冻土界面 渐进性破坏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光纤法同步测定土壤水热参数误差分析
12
作者 胡优 司炳成 +4 位作者 李敏 何海龙 何冬 任姮烨 刘吕刚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9-997,共9页
土壤水热参数是研究土壤水热传输的基本物理参数。当前热脉冲探针法(HPP)可同步测定土壤水热参数,但该方法仅限于在点尺度下测定。与其具有相同理论基础的加热光纤法(SPHP-DTS),可将测定尺度增大至田间千米尺度,但其测定精度尚未得到有... 土壤水热参数是研究土壤水热传输的基本物理参数。当前热脉冲探针法(HPP)可同步测定土壤水热参数,但该方法仅限于在点尺度下测定。与其具有相同理论基础的加热光纤法(SPHP-DTS),可将测定尺度增大至田间千米尺度,但其测定精度尚未得到有效验证。为了探知SPHP-DTS法的误差,本研究进行了SPHP-DTS法与HPP法测定土壤水热参数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HPP为标准,加热光纤法测定热导率的精度RMSE为0.13 W×m^(-1)×℃^(-1)。SPHP-DTS法测定的热导率显著高于HPP法,主要原因在于加热光纤时产生的温度效应。通过热导率法测定土壤含水率时,在热导率测定误差的影响下,SPHP-DTS法的测定精度明显低于HPP法。SPHP-DTS法测定土壤水热参数的其他误差来源包括光纤与土壤之间多个界面的接触热阻、光纤的温度敏感性、噪音干扰以及温度梯度驱动下的水分迁移。本研究可为SPHP-DTS法提升土壤水热参数测定精度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热导率 土壤含水率 加热光纤法 热脉冲探针 分布式温度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风电叶片变形监测研究
13
作者 蔡明 王子菡 +2 位作者 陶雷 杨彪 王明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6期16-19,共4页
为研究风电叶片在服役过程中的变形特性,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叶片在静力试验中的应变场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光栅(FBG)传感器能够有效测量风电叶片在静力试验中的各关键部位的应变信息,能承受大载荷下的高应变,测量... 为研究风电叶片在服役过程中的变形特性,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叶片在静力试验中的应变场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光栅(FBG)传感器能够有效测量风电叶片在静力试验中的各关键部位的应变信息,能承受大载荷下的高应变,测量结果与电阻应变片测量值基本吻合,验证光纤传感技术在风电叶片监测上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以后风电叶片的挂机在线监测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器 风电叶片 应变监测 静力试验 光纤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超长桩承载特性分析
14
作者 付张鑫 曹文昭 +2 位作者 吴旭君 张兴杰 罗沐池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40-144,共5页
为探究不同地质条件下超长桩承载变形特性及数值模拟中摩擦系数对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深圳湾超级总部某项目系列试桩为背景,采用FBG密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进行基桩内力测试,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桩、土界面... 为探究不同地质条件下超长桩承载变形特性及数值模拟中摩擦系数对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深圳湾超级总部某项目系列试桩为背景,采用FBG密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进行基桩内力测试,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桩、土界面采用不同摩擦系数取值方式时土层平均侧阻力模拟结果。结果表明:(1)灌注桩承载变形特性与桩长和持力层性质密切相关,超长桩轴力沿深度方向基本呈线性递减,端阻比明显减小;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层时,试桩轴力沿深度方向呈“大肚形”递减,端阻比低于17.1%。(2)数值模拟中摩擦系数取值方式会对土体侧阻力模拟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根据土层性质差异,对桩土界面采用多个摩擦系数能够提高模拟结果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G密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超长灌注桩 承载变形特性 数值模拟 侧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感测技术的桥梁挂篮施工期应力应变监测方法
15
作者 包斌 司海宝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545-551,共7页
针对桥梁内部应力与应变传统监测技术耐久性差、测量繁琐等技术不足,提出1种基于光纤光栅感测技术的桥梁挂篮施工结构健康监测方法。以跨常合高速分离式立交桥为研究对象,选取施工期活载作用下桥梁受力最不利截面,在桥墩处起步梁段的箱... 针对桥梁内部应力与应变传统监测技术耐久性差、测量繁琐等技术不足,提出1种基于光纤光栅感测技术的桥梁挂篮施工结构健康监测方法。以跨常合高速分离式立交桥为研究对象,选取施工期活载作用下桥梁受力最不利截面,在桥墩处起步梁段的箱梁顶板、底板与腹板中心线交汇点植入光纤传感器监测其应力、应变,分析起步梁段箱梁在挂篮施工期的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评估桥梁挂篮施工期的内部结构健康状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用于监测桥梁内部受力变化,起步梁段顶板应力、应变增长主要受预应力张拉影响,底板应力、应变增大主要受混凝土浇筑影响;中跨合拢段箱梁浇筑后,中跨梁段不再呈现上拉下压现象;顶板应力、应变均在边跨合拢段前一个梁段预应力张拉后达到峰值,底板应力在边跨合拢段前一个梁段浇筑后达到峰值,而底板应变在边跨合拢段预应力张拉后达到峰值。建议桥梁挂篮施工过程中,应重点监测边跨合拢前一个梁段施工至施工结束这几个阶段的应力、应变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 挂篮施工 光纤光栅 感测技术 桥梁 结构健康监测 施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镇梅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9期16-18,共3页
近年来,快速检测技术凭借高效便捷、应用范围广等优势,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推广与应用越来越普遍。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并就应用局限性及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为食品安全监管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建... 近年来,快速检测技术凭借高效便捷、应用范围广等优势,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推广与应用越来越普遍。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并就应用局限性及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为食品安全监管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建言献策,为维护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监管 光学传感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GA技术下时变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精密细分方法
17
作者 张斌 蒋志飞 罗康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1-186,共6页
时变光纤光栅传感信号通常受到噪声、环境干扰等影响,为了提高信号质量,提出一种FPGA技术下时变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精密细分方法。分析光纤光栅位移测量的原理以及莫尔条纹发生的原因,将其作为莫尔信号细分的依据;采用FPGA技术将硬件和软... 时变光纤光栅传感信号通常受到噪声、环境干扰等影响,为了提高信号质量,提出一种FPGA技术下时变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精密细分方法。分析光纤光栅位移测量的原理以及莫尔条纹发生的原因,将其作为莫尔信号细分的依据;采用FPGA技术将硬件和软件细分方法结合,设计时变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细分电路,在细分电路的基础上引入时空转换细分方法对信号展开细分处理,以提高信号细分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细分倍数下其细分误差最大值仅为0.58 mm,在噪声环境下其细分误差最低值仅为0.19 mm,说明该方法可高精度地完成时变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细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技术 时变光纤光栅传感信号 时空转换细分方法 信号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传感技术的呼吸监测智能服装研究
18
作者 许君 于佩弘 +1 位作者 周宇聪 师云龙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9,共6页
呼吸监测智能服装是生理体征监测类智能服装中的一类,可以通过对呼吸信号的监测来反映穿着者的健康状况。文章针对消费者对日常呼吸监测的需求,利用缺口光纤开发压力传感器,并进行不同结构传感器的性能对比,制作出具有呼吸监测功能的智... 呼吸监测智能服装是生理体征监测类智能服装中的一类,可以通过对呼吸信号的监测来反映穿着者的健康状况。文章针对消费者对日常呼吸监测的需求,利用缺口光纤开发压力传感器,并进行不同结构传感器的性能对比,制作出具有呼吸监测功能的智能服装。试验表明:所设计制作的基于光学传感技术的呼吸监测智能服装与商业呼吸监测传感器监测结果一致,呼吸监测准确率达到了95%,能够为消费者在不同姿势下的呼吸监测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传感技术 光纤压力传感器 智能服装 呼吸监测 缺口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缺陷识别方法
19
作者 夏彦卫 贾伯岩 +3 位作者 徐亚兵 王怡欣 刘杰 伊晓宇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3期737-742,共6页
研究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缺陷识别方法,有效采集导线应变信息,提升导线缺陷识别效果。创新性地根据偏振光时域反射原理,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采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变信息;通过经验小波变换提取应变信息特征;... 研究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缺陷识别方法,有效采集导线应变信息,提升导线缺陷识别效果。创新性地根据偏振光时域反射原理,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采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变信息;通过经验小波变换提取应变信息特征;利用自适应t分布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权值,确定最佳径向基神经网络结构;按照邻近原则聚类应变信息特征,输出导线缺陷识别结果。实验证明:有无扰动时,该方法均可有效采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变信息,抗干扰效果较优;该方法可有效提取并聚类应变信息特征,精准识别导线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传感技术 碳纤维 复合芯 导线缺陷识别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扰感知技术的光网络频谱动态分配研究
20
作者 李晓嵘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1,共5页
以提升光网络通信质量为目的,研究基于串扰感知及时的光网络频谱动态分配方法,提升频谱动态分配效果。通过计算光网络串扰值,建立以最小芯间串扰为目标函数,芯间串扰产生条件约束,以及芯间串扰阈值约束等为约束条件的光网络频谱动态分... 以提升光网络通信质量为目的,研究基于串扰感知及时的光网络频谱动态分配方法,提升频谱动态分配效果。通过计算光网络串扰值,建立以最小芯间串扰为目标函数,芯间串扰产生条件约束,以及芯间串扰阈值约束等为约束条件的光网络频谱动态分配模型;在量子遗传算法内,引入混沌优化算法,得到改进量子遗传算法,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利用改进量子遗传算法,求解频谱动态分配模型,得到最小芯间串扰的光网络频谱动态分配方案。实验证明:不同光网络类型下,该方法均可有效完成光网络频谱动态分配,降低光网络的芯间串扰值,在不同网络负载时,本方法的光网络带宽阻塞率低0.17,频谱利用率超过了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扰感知技术 光网络 频谱动态分配 频隙号 遗传算法 混沌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