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尺度煤体原位脉动注水润湿降尘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俊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4-295,共12页
为研究物化联合作用对煤层注水润湿降尘的影响规律,自主搭建了大尺度煤样真三轴煤层脉动注水试验系统,在综合分析8种单一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能的基础上,添加酸液和无机盐助剂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椰子油酸二乙醇胺(CDEA)进行正交复配... 为研究物化联合作用对煤层注水润湿降尘的影响规律,自主搭建了大尺度煤样真三轴煤层脉动注水试验系统,在综合分析8种单一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能的基础上,添加酸液和无机盐助剂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椰子油酸二乙醇胺(CDEA)进行正交复配研究。基于声发射系统监测、浸润速度测试、湿润角测试与煤样冲击产尘实验,研究复配溶液润湿性能及不同脉动频率、注水参数和注水成分下煤体孔裂隙扩展规律、损伤演化特征、注水量及分区含水率分布、冲击破碎产尘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酸液-无机盐助剂联合作用下,煤粉平均沉降时间仅需48s,平均接触角较纯水降低28°以上。基于声发射振铃数和定位点分布规律可知,脉动注水方式能大幅增加煤体孔裂隙发育程度,低频脉动致裂速度较为缓慢,但能使煤体产生均匀、丰富的裂隙网络,高频脉动能更快使煤样产生较大的疲劳损伤,但易形成单向大裂隙。相较于传统恒压注水方式,脉动+添加剂协同注水增效下,煤体注水量最高达180.5037mL,提升33.41%,平均含水率最高达17.74%,提升4.95%,煤体破碎时75um以下粉尘的占比最大降幅达78.13%。煤体各区块含水率变化与声发射能量和振铃数大小表现出高度相关性,水流沿煤体内裂隙网络扩展,主要集中在声发射能量更强、振铃数更多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煤体 煤层注水 脉动频率 湿润剂 产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子余Frame相关的同态的性质与应用
2
作者 马军 王勇兵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3-57,共5页
针对子余Frame和余Frame同态的相关性质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子余Frame及余Frame同态的相关性质进行了讨论;其次讨论了子余Frame和余Frame同态相结合的相关性质;第三,子余Frame和嵌入映射讨论了具有相同论域和余... 针对子余Frame和余Frame同态的相关性质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子余Frame及余Frame同态的相关性质进行了讨论;其次讨论了子余Frame和余Frame同态相结合的相关性质;第三,子余Frame和嵌入映射讨论了具有相同论域和余论域的两个平行余Frame同态的相关性质;最后,对具有相同论域的单向余Frame单同态族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该文的结果在关于余Frame同态的研究工作中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论 frame 子余frame 同态 平行同态 单同态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Moldflow 的汽车中控台框架翘曲变形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巨保 黄建军 +3 位作者 杨明 李峰 张亮 查翔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以某汽车中控台框架为研究对象,测量试模样品发现其翘曲变形量超过了装配要求。通过Moldflow软件模拟了该塑件实际的注塑过程,翘曲变形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平均值的最大误差为5.98%,发现该塑件翘曲变形的主要因素为冷却不均和收缩不均。本... 以某汽车中控台框架为研究对象,测量试模样品发现其翘曲变形量超过了装配要求。通过Moldflow软件模拟了该塑件实际的注塑过程,翘曲变形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平均值的最大误差为5.98%,发现该塑件翘曲变形的主要因素为冷却不均和收缩不均。本文在原物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玻璃纤维以及优化工艺参数后,翘曲变形量的模拟值与初始方案相比降低了86.22%。试模验证表明,优化后的翘曲变形量模拟值与实测平均值的最大误差为4.35%,证明了Moldflow软件模拟分析的准确性。试模后各检测点的最大翘曲变形量降到了1.6 mm以下,较优化之前降低了80%以上,为类似大型复杂注塑件的翘曲变形分析及优化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中控台框架 翘曲变形 模流分析 玻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储气库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志伟 许雨桐 +2 位作者 王宇鹏 张鲁钢 李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161,共9页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是战略储备、应急调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老油田产业布局优化及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方向之一。胜利油田地质条件复杂,气藏埋藏浅、规模小、分布零散,油藏及含水圈闭资源丰富,但密封性评价难。针对这些...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是战略储备、应急调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老油田产业布局优化及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方向之一。胜利油田地质条件复杂,气藏埋藏浅、规模小、分布零散,油藏及含水圈闭资源丰富,但密封性评价难。针对这些特点,自“十三五”以来,储气库相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先后完成了疏松砂岩气藏、气顶油藏和水层等不同类型储气库的研究和方案设计,建成了中国首座水淹废弃气藏型储气库——永21储气库,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水层型储气库目标筛选评价、水层型储气库注采运行优化设计、储气库圈闭密封性评价和储气库跟踪评价等关键技术。目前,其他类型储气库建设仍面临资料少、规模小、效益差、圈闭动态密封性评价难度大等问题和挑战,需要在油藏型储气库库址筛选评价、零散气砂体组合建库、高含水油藏协同建库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和攻关方向,为胜利油田储气库规模建设、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储气库 水层型 疏松砂岩 筛选评价 圈闭密封性 注采运行 跟踪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双河西区块长6油藏开发参数
5
作者 陈军军 杨兴利 +2 位作者 辛毅超 柳朝阳 仝波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2-559,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双河西区块长6油藏为低渗透油藏,常规开发指标计算方法并不利于油田进行油藏地质研究、开发政策制定与成本控制。对延长油田双河西区块长6油藏产量递减规律、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注采比、含水率、注水利用状况及采...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双河西区块长6油藏为低渗透油藏,常规开发指标计算方法并不利于油田进行油藏地质研究、开发政策制定与成本控制。对延长油田双河西区块长6油藏产量递减规律、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注采比、含水率、注水利用状况及采收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河西区块长6油藏产量递减规律为双曲递减模式;区块注水开发潜力较大,目前该区块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为74.54%,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为36.94%,注采连通率为27.27%;合理注采比约为2.5,随着采出程度增加,含水率上升速度先增大,后有所减小;根据存水率、耗水指数及水驱指数可知,开发后期,区块注水开发效果逐渐变好,最终采收率增加,研究区在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率应尽量小于6.1%,地层合理压力应大于9.1 MPa,在该开发条件下,研究区最终采收率约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6油藏 递减规律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注采比 含水率 注水利用状况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基绝缘油: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飞鹏 李博君 延思晨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44,共9页
酯基绝缘油因其低碳排放、高安全性和环保优势,被视为潜在的下一代变压器绝缘油。在人口密集的都市、高速大容量轨道交通、海上风电、水源地和森林等环保区域,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酯基绝缘油与矿物绝缘油在分子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 酯基绝缘油因其低碳排放、高安全性和环保优势,被视为潜在的下一代变压器绝缘油。在人口密集的都市、高速大容量轨道交通、海上风电、水源地和森林等环保区域,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酯基绝缘油与矿物绝缘油在分子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理化和电气性能有所不同。为此,综述酯基绝缘油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合成酯、天然酯与传统矿物绝缘油的对比分析,探讨酯基绝缘油在提升电气设备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潜力,并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基绝缘油 变压器 产气特性 流注放电 环保 防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汽车仪表框架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方明月 张宇 +1 位作者 王彻 王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5,90,共8页
以某汽车仪表框架为例,对塑件注塑后的翘曲量进行研究。选取模具温度、熔体温度、冷却时间、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和注射时间作为自变量,以翘曲量作为优化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各个工艺参数范围内翘曲量较小的工艺参数组合,利用BP神经... 以某汽车仪表框架为例,对塑件注塑后的翘曲量进行研究。选取模具温度、熔体温度、冷却时间、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和注射时间作为自变量,以翘曲量作为优化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各个工艺参数范围内翘曲量较小的工艺参数组合,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塑件翘曲量和各工艺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模型。将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粒子群算法的适应度函数,通过粒子群算法的优化能力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最小的翘曲量0.9363 mm和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即模具温度55.813℃,熔体温度259.568℃,冷却时间29.650 s,保压压力85.02 MPa,保压时间29.187 s,注射时间1.23 s。利用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对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进行翘曲分析,得到翘曲量为0.9489 mm。与初始默认值和正交试验优化的工艺参数结果对比,翘曲量分别降低了64.48%和19.17%,达到优化塑件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仪表框架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注塑工艺对二醋酸纤维素力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成名 王永康 +2 位作者 何杰 王如意 向光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86,共6页
使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对二醋酸纤维素塑料(DACP)进行注射成型,将注塑温度、注射速度、压力等条件逐个改变,研究不同条件下DACP注塑制品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注塑条件的改变,材料的性能会出现一些规律性的变化,其中注塑温度对DAC... 使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对二醋酸纤维素塑料(DACP)进行注射成型,将注塑温度、注射速度、压力等条件逐个改变,研究不同条件下DACP注塑制品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注塑条件的改变,材料的性能会出现一些规律性的变化,其中注塑温度对DACP韧性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提高韧性增强,断裂伸长率大幅增加,但在230℃以上材料出现黄变。过高或过低的注塑速度都会造成DACP的冲击性能下降,中速(55%)的注射速度冲击强度最高。压力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不大,但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飞边的等缺陷的产生。工艺选择注塑温度为225℃,注射速度为55%、压力为9 MPa时整体性能较好。因此选择合适的注塑工艺,对DACP制品的性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醋酸纤维素 注射成型 力学性能 成型工艺 眼镜架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综述 被引量:272
9
作者 程杰成 廖广志 +3 位作者 杨振宇 李群 姚玉明 徐典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2期46-49,共4页
经过多年的室内研究及矿场试验攻关 ,大庆油田已先后成功地进行了 5个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三元复合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 2 0 %以上 ,乳化对提高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效果有利 ;三元复合驱在注采液能力下降的同时 ,由于含水... 经过多年的室内研究及矿场试验攻关 ,大庆油田已先后成功地进行了 5个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三元复合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 2 0 %以上 ,乳化对提高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效果有利 ;三元复合驱在注采液能力下降的同时 ,由于含水也大幅度下降 ,仍可保持较高的采油速度 ;采取压裂等增产措施可使下降的采液能力大幅回升 ,螺杆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矿场试验 注入能力 采液能力 乳化 结垢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油藏CO_2非混相驱生产特征与气窜规律 被引量:78
10
作者 高云丛 赵密福 +1 位作者 王建波 宗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5,共7页
基于吉林腰英台油田CO2非混相驱先导试验区生产动态数据、吸水(气)剖面监测、示踪剂监测、原油和地层水组成分析,研究CO2非混相驱油井生产特征和气窜规律。先导试验中较好地利用了CO2的萃取、降黏、膨胀原油体积、增大地层有效孔隙等特... 基于吉林腰英台油田CO2非混相驱先导试验区生产动态数据、吸水(气)剖面监测、示踪剂监测、原油和地层水组成分析,研究CO2非混相驱油井生产特征和气窜规律。先导试验中较好地利用了CO2的萃取、降黏、膨胀原油体积、增大地层有效孔隙等特点,增油效果较明显。对于特低渗、强非均质性油藏,水驱或气驱过程均存在单层突进、平面指进现象,水气交替注入可有效提高波及体积,有助于缓解气窜,注水转注气后产油量增幅低于注气转注水,水气交替注入过程中注水半周期的调整对气驱开发效果改善起主要作用。腰英台油田油井见气类型包括沿裂缝方向见气、沿高渗条带见气和低渗区域见气。根据建立的油井气窜标准,保持油井见气但不气窜、减缓气油比上升速度是改善非混相驱效果的关键。关停气窜井、调整生产井井底流压、实施水气交替注入是控制气窜的良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CO2非混相驱 水驱 连续注气 水气交替注入 生产特征 气窜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凝胶驱技术在下二门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樊中海 孔柏岭 +1 位作者 佘月明 唐金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微凝胶驱可以解决聚合物用量高、耐温抗盐性能差的问题。用下二门油田污水配制的Cr3+/HPAM微凝胶体系(0.4g/LHPAM、0.06g/LCr3+)50℃老化180d,黏度保持在130mPa·s左右,可作为驱剂使用。单井注入试验和多井组矿场先导试验表明,该体... 微凝胶驱可以解决聚合物用量高、耐温抗盐性能差的问题。用下二门油田污水配制的Cr3+/HPAM微凝胶体系(0.4g/LHPAM、0.06g/LCr3+)50℃老化180d,黏度保持在130mPa·s左右,可作为驱剂使用。单井注入试验和多井组矿场先导试验表明,该体系可注性良好,在地层中具有良好的成胶性能。微凝胶驱注入压力上升幅度、视吸水指数下降幅度以及改善吸水剖面的能力都比聚合物驱大,使后续流体转向聚合物驱波及不到的中低渗透率层,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在与聚合物驱(1g/LHPAM)同等驱油效果的情况下,微凝胶驱的化学剂(聚合物、交联剂)费用成本下降了21%,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驱 聚丙烯酰胺 产出水 下二门油田 聚合物驱 注入压力 视吸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杜春安 潘永强 吴晓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49-1153,共5页
阐述了国内外海上油田污水处理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包括海上油田注水水源及水质处理技术、海水中硫酸盐去除技术及海底海水处理和就地注入工艺技术等。同时阐述了采出水回注和达标排放处理技术,重点论述了气浮技术、旋流分离技... 阐述了国内外海上油田污水处理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包括海上油田注水水源及水质处理技术、海水中硫酸盐去除技术及海底海水处理和就地注入工艺技术等。同时阐述了采出水回注和达标排放处理技术,重点论述了气浮技术、旋流分离技术、萃取技术、过滤技术、氧化技术及生化处理技术等在海上油田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海上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其重点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改进以及工艺的优化组合,以提高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采油污水 回注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污水处理及回用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素芳 姚光源 +2 位作者 李家俊 林蓓 滕厚开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73,共3页
在室内实验研究和现场中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庆某采油联合站污水的优化处理方案。大庆油田某联合站采油污水温度为35~45℃,分别加入TS-761B、TS-761C系列反相破乳净水剂,加药质量浓度为10~30mg/L,短时间搅拌、混合后静置沉降一定时... 在室内实验研究和现场中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庆某采油联合站污水的优化处理方案。大庆油田某联合站采油污水温度为35~45℃,分别加入TS-761B、TS-761C系列反相破乳净水剂,加药质量浓度为10~30mg/L,短时间搅拌、混合后静置沉降一定时间,污油和悬浮物凝聚成团上浮,出水清澈透明,含油量、悬浮物均符合低渗透率油田回注水指标:油质量浓度<5mg/L,悬浮物<3mg/L,粒径中值<2.0μm。此方法工艺简单,可利用原有设备,综合加药量低,药剂可以同浮油一起回收,环保、经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油污水 净水剂 油田回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35
14
作者 张金波 傅绍斌 曾玉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5-8,共4页
对油田采出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注入水水质标准 ,通常采用物理处理技术和化学处理技术。详细介绍了目前这两种处理技术在国内外油田的具体应用及发展现状 ,并提出了在常规油田、稠油油田、低渗透油田和聚合物驱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中存在... 对油田采出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注入水水质标准 ,通常采用物理处理技术和化学处理技术。详细介绍了目前这两种处理技术在国内外油田的具体应用及发展现状 ,并提出了在常规油田、稠油油田、低渗透油田和聚合物驱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 ,对未来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水处理 油田采出水 水驱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见效见水受控因素分析——以鄯善油田、丘陵油田为例 被引量:18
15
作者 朱玉双 曲志浩 +5 位作者 孙卫 阎林 梁晓伟 程行海 贾自力 马广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1-314,共4页
以特低渗的鄯善油田和丘陵油田为例,对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见效见水受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见效见水的控制因素有砂体的连续性、储层的物性非均质程度、射开层数、注采比及地层压力情况;2地饱压差低的特低渗油... 以特低渗的鄯善油田和丘陵油田为例,对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见效见水受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见效见水的控制因素有砂体的连续性、储层的物性非均质程度、射开层数、注采比及地层压力情况;2地饱压差低的特低渗油田,注采比及地层压力情况是注水见效见水的首要控制因素,这类油田应尽早注水保持地层压力;3在某一物性范围内,物性非均质程度比物性好坏对特低渗油田注水见效见水的控制作用更为突出。这一研究结果对同类油田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见效见水 非均质 注采比 地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ll曲线在川中污水回注井中的运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军 刘鸿博 +3 位作者 冯文光 张友彩 陶晓虹 周瑞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6-261,共6页
探讨污水回注井的注水规律,为优化注水提供依据。通过对Hall方程的推导,建立起污水回注井累计注水量与累计(注水压差×注水时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川中地区16口污水回注井符合该线性关系。运用该关系能刻画污水回注井的注水规律... 探讨污水回注井的注水规律,为优化注水提供依据。通过对Hall方程的推导,建立起污水回注井累计注水量与累计(注水压差×注水时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川中地区16口污水回注井符合该线性关系。运用该关系能刻画污水回注井的注水规律,求解地层参数,定量评价压裂酸化增注措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l曲线 污水回注 渗流规律 储层参数 增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南部油田回注污水结垢性与配伍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尹先清 郑琼 +5 位作者 李玫 刘建 石占忠 马立军 赵明 班艳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26,共3页
大港南部油田注水水源为南部各污水站处理后的采油污水,若处理后水的水质未达到注水标准,碳酸钙结垢会引起注水压力上升,严重影响油田生产。对大港南部3个区块的6种水样的分析结果表明,官一联和枣一联两个区块的成垢离子Ca2+、Mg2+、HC... 大港南部油田注水水源为南部各污水站处理后的采油污水,若处理后水的水质未达到注水标准,碳酸钙结垢会引起注水压力上升,严重影响油田生产。对大港南部3个区块的6种水样的分析结果表明,官一联和枣一联两个区块的成垢离子Ca2+、Mg2+、HCO3-的含量都不高,而西二联的HCO3-含量很高,根据碳酸钙饱和指数SI和稳定指数SAI预测得出港西回注水有一定的结垢倾向。配伍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油层温度(85℃)下密闭恒温7d,南部区块的两组水样均无沉淀;港西地层水和回注水(55℃)按不同体积混合后产生沉淀,浊度变大,配伍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采出水 油田注入水 结垢性 配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水与长6地层水混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薛瑾利 屈撑囤 +1 位作者 焦琨 刘帆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9-302,共4页
为了降低河水与长6地层水混合水回注长6地层时因结垢造成的伤害,通过离子含量、结垢量及垢型、混合水失钙率分析等,研究了陕北油田某采油厂河水和长6层产出水的混合性质;运用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混合水对长6地层岩心的伤害。结果表明:长... 为了降低河水与长6地层水混合水回注长6地层时因结垢造成的伤害,通过离子含量、结垢量及垢型、混合水失钙率分析等,研究了陕北油田某采油厂河水和长6层产出水的混合性质;运用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混合水对长6地层岩心的伤害。结果表明:长6地层水的矿化度在80000 mg/L以上,河水矿化度为1200 mg/L左右;30℃下,河水、长6地层水的体积比为6:4时,混合水的失钙率及结垢量最高,分别为9.5%和36 mg/L;处理过的混合水与长6地层水以体积比7:3混合后的失钙率及结垢量最低,分别为0.59%和21.5 mg/L;经过处理的混合水悬浮含量、含油量分别由处理前的68 mg/L、115 mg/L降低至处理后的2.6 mg/L、3.7 mg/L,且注入体积为1~15 PV时,岩心伤害率为14.29%,低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采出水 油田注入水 结垢 配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水开发中水源混配防垢技术 被引量:15
19
作者 潘爱芳 曲志浩 马润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1,共5页
为解决油田结垢伤害问题 ,国内外采用了多种除垢方法 ,如加防垢剂、酸洗除垢、高压射水流除垢等 ,并针对不同油田、结垢特点开发了不同的除垢、防垢产品。但到目前还没有一种经济实用、简单易行、高效无污染的方法。水源混配防垢技术是... 为解决油田结垢伤害问题 ,国内外采用了多种除垢方法 ,如加防垢剂、酸洗除垢、高压射水流除垢等 ,并针对不同油田、结垢特点开发了不同的除垢、防垢产品。但到目前还没有一种经济实用、简单易行、高效无污染的方法。水源混配防垢技术是将地层水或油田污水与注入水混合 ,在地表以最佳比例混配 ,用Ca(OH) 2 溶液调节pH值 ,当pH值大于 8 35 ,溶液中Ca2 + ,Ba2 + ,Sr2 + ,Fe3 + ,Fe2 + 等阳离子和OH-,CO2 -3 ,HCO-3 ,SO2 -4,S2 -等阴离子发生反应 ,全部生成沉淀。一方面可去除水中的成垢离子 ,避免地层水和注入水在油层内相遇结垢 ,达到保护油层的目的 ;另一方面 ,使铁进入腐蚀钝化区 ,防止输水管道的结垢与锈蚀。通过模型实验研究 ,该方法不仅可防止油层结垢伤害、输水管道的结垢与锈蚀 ,实现油田污水的再利用 ,大大降低采油成本 ,而且也适用于各种油田的注水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垢机理 注入水 油由污水 防垢措施 水源混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河油田注水水质不达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曾玉彬 黄开勋 +5 位作者 傅绍斌 吴仲岿 李性伟 吴大军 赵勇庆 宋家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3-245,共3页
分析了影响双河油田注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因素 ,认为 :(1)产出污水含S2 -高达 6 0mg/L ,而处理工艺没有采取除S2 -措施 ,是造成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2 )产出污水含有一定量的残余聚合物 ,使斜板沉降罐、过滤罐的净化效果变差。在动... 分析了影响双河油田注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因素 ,认为 :(1)产出污水含S2 -高达 6 0mg/L ,而处理工艺没有采取除S2 -措施 ,是造成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2 )产出污水含有一定量的残余聚合物 ,使斜板沉降罐、过滤罐的净化效果变差。在动态测定条件下 ,这种含硫污水对铁的腐蚀速度为 1.6— 2 .3mm/a ,超过部颁标准 (0 .0 76mm/a) 2 1倍以上。由于腐蚀不断发生 ,在外输过程中 ,悬浮物含量不断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污水 注入水处理 水质控制 双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