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绞股蓝多糖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欣雨 金鑫 +4 位作者 杜倩笙 唐非台 刘可可 董胤余 王晓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51-155,共5页
研究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200.0μg/mL)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多糖(GP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探讨GPP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中性红法、Griess法、CCK8法、ELIS... 研究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200.0μg/mL)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多糖(GP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探讨GPP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中性红法、Griess法、CCK8法、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殖、细胞因子(NO、LDH、TNF-α、IL-1β)的分泌量、CaM和GSα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GPP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随着GPP浓度的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当GPP浓度为50.0、100.0、200.0μg/mL时,吸光度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著;GPP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吞噬能力强于空白对照处理,GPP浓度为200.0μg/mL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最强;GPP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LDH、TNF-α和IL-1β的分泌;GPP上调CaM和GSα基因的表达,GPP浓度为100.0、25.0μg/mL时CaM、GSα基因表达量分别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多糖(GPP) 巨噬细胞 吞噬作用 免疫功能 小鼠 腹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绞股蓝功能性茶冻的研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喆 田媛 +7 位作者 张钊 李鹏 江年 孙前进 夏曾润 王少可 李建科 张玉环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35-140,150,共7页
绞股蓝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草本植物,兼具较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目前,绞股蓝相关产品以绞股蓝茶为主,存在味苦、浮沫多的弊端,制约了绞股蓝茶推广销售。本文以富硒超微绞股蓝茶粉为主要原料,以黄原胶、甜菊糖苷(甜味剂)、水等为辅料,... 绞股蓝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草本植物,兼具较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目前,绞股蓝相关产品以绞股蓝茶为主,存在味苦、浮沫多的弊端,制约了绞股蓝茶推广销售。本文以富硒超微绞股蓝茶粉为主要原料,以黄原胶、甜菊糖苷(甜味剂)、水等为辅料,以感官评分为主要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筛选出最优的富硒绞股蓝功能性茶冻配方工艺,即富硒超微绞股蓝茶粉0.65 g、水1.00 L、甜菊糖苷0.10 g、黄原胶0.20 g,同时添加魔芋葡甘聚糖60 g。相较于传统绞股蓝茶,所得产品克服了绞股蓝茶味苦、浮沫多的弊端,丰富了绞股蓝茶产品形式;茶冻状态突破了传统茶冲泡形式下功能成分利用率低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硒等功能活性物质的摄取率;以膳食纤维魔芋葡甘聚糖为成胶成分,既使产品具有细腻弹爽的口感、透明均匀的色泽,又赋予其调节肠道菌群、缓解便秘的功能特性,增强了产品的功能活性;以甜菊糖苷甜味剂代替传统茶冻中的蔗糖,更适宜控糖人群食用。该研究结果为绞股蓝基功能性产品的研制与推广提供了技术和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富硒 茶冻 功能性食品 工艺优化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测定绞股蓝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 被引量:23
3
作者 卢金清 喻樊 +5 位作者 陈黎 肖波 田耀平 徐玉婷 詹晓莲 万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建立绞股蓝中芦丁与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TURNER KromasilTM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4磷酸水溶液-甲醇-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40℃。... 目的:建立绞股蓝中芦丁与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TURNER KromasilTM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4磷酸水溶液-甲醇-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40℃。结果:芦丁在0.37-3.7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槲皮素在0.05-0.5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芦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为1.07;槲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RSD为1.0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芦丁 槲皮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0
4
作者 钱新华 王佾先 +3 位作者 唐晓玲 张琴芳 高凌 亢寿海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1-53,共3页
绞股蓝多糖(25,50100mg/kg,ip)能明显提高小鼠碳粒廓清速率,其K值分别为0.0517±0.0117,0.0419±0.0119,0.0576±0.048,与对照组(NS)0.0169±0... 绞股蓝多糖(25,50100mg/kg,ip)能明显提高小鼠碳粒廓清速率,其K值分别为0.0517±0.0117,0.0419±0.0119,0.0576±0.048,与对照组(NS)0.0169±0.0117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能增强肝癌Heps小鼠NK细胞活性,其活性(%)分别为21.40±4.00,41.19±11.56,49.65±5.06,除25mg/kg剂量组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99±2.35(P<0.05),而对肉瘤S180小鼠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另外对小鼠血清溶血素和S180小鼠脾指数有显著提高作用,但对Heps小鼠脾和胸腺指数、S180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淋巴细胞转化无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多糖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尚晓娅 张媛 +3 位作者 白艳玲 牛卫宁 徐春兰 钦传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研究绞股蓝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采用气相色谱(GC)分析绞股蓝多糖的单糖组成,通过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研究绞股蓝粗多糖(GPMPP)和精制多糖(GPMP)的总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活性以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显示,绞... 研究绞股蓝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采用气相色谱(GC)分析绞股蓝多糖的单糖组成,通过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研究绞股蓝粗多糖(GPMPP)和精制多糖(GPMP)的总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活性以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显示,绞股蓝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1.39∶3.76∶1.00∶1.64∶4.98∶5.88。绞股蓝多糖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并且对小鼠肝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和Fe2+-H2O2诱导的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绞股蓝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多糖 单糖组成 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分离七叶参皂甙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肖文军 刘仲华 +1 位作者 龚志华 向胜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2-56,共5页
以七叶参为材料,研究了微滤澄清、超滤除大分子、纳滤分离、纳滤浓缩等膜技术在分离七叶参皂甙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采用0.2μm微滤膜在40℃条件下微滤经粗滤后的七叶参浸提液,且在微滤滤液达到浸提液重的80%时加入与原料等重的透析水... 以七叶参为材料,研究了微滤澄清、超滤除大分子、纳滤分离、纳滤浓缩等膜技术在分离七叶参皂甙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采用0.2μm微滤膜在40℃条件下微滤经粗滤后的七叶参浸提液,且在微滤滤液达到浸提液重的80%时加入与原料等重的透析水透析残渣可作为微滤澄清的技术参数;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Da的超滤膜能有效去除色素等大分子物质;利用截留分子量为2500Da或3500Da的纳滤膜分离七叶参皂甙,可制得纯度为42%以上的七叶参皂甙产品,且3500Da纳滤膜比2500Da纳滤膜的得率要高,但干粉中皂甙纯度略低;选用500D的纳滤膜在32℃左右、操作压力为1.8MPa的条件下浓缩七叶参皂甙不仅浓缩效率高,而且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参 皂甙 膜技术 分离 微滤 超滤 纳滤 提取 药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绞股蓝中5种皂苷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9
7
作者 史美荣 李华 +1 位作者 白鸽 肖娅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1,56,共4页
目的:HPLC法比较不同地区绞股蓝中人参皂苷Rb1、Rb3、Rd和绞股蓝皂苷XLIX、XVII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流速为0.8m 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结果:采自陕西沣... 目的:HPLC法比较不同地区绞股蓝中人参皂苷Rb1、Rb3、Rd和绞股蓝皂苷XLIX、XVII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流速为0.8m 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结果:采自陕西沣峪口的绞股蓝样品中人参皂苷Rb1、Rb3和Rd的含量最高,约为1.625%,1.776%,0.892%;云南普洱样品所含的绞股蓝皂苷XLIX最高,约为1.75%;重庆北碚区-1的样品中XVII的含量最高,约为1.063%。结论:各地区绞股蓝样品中皂苷含量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人参皂苷 绞股蓝皂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多糖提取分离、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尚晓娅 钦传光 +2 位作者 曹刚 徐春兰 牛卫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14-518,540,共6页
绞股蓝是我国特色天然资源,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糖是其重要的药用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抗疲劳等生物活性。更重要的是绞股蓝多糖不仅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还参与和介导了免疫功能的调节,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绞股蓝是我国特色天然资源,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糖是其重要的药用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抗疲劳等生物活性。更重要的是绞股蓝多糖不仅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还参与和介导了免疫功能的调节,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在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威胁人类健康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希望开发成我国特色的创新药物。本文对绞股蓝多糖分离纯化、结构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综述,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绞股蓝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郭萍 袁亚莉 熊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10-1212,共3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光谱法直接、快速地测定了中草药绞股蓝样品 ,并对所测样品的红外、拉曼光谱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红外光谱图中各吸收峰位置与拉曼光谱图中各散射特征峰位置相对应 ,其关系互补。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光...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光谱法直接、快速地测定了中草药绞股蓝样品 ,并对所测样品的红外、拉曼光谱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红外光谱图中各吸收峰位置与拉曼光谱图中各散射特征峰位置相对应 ,其关系互补。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法 ,对中草药绞股蓝的成份研究和特征波谱的鉴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绞股蓝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拉曼光谱分析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营养器官的结构及其人参皂甙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林如 曹玉芳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796-800,T009-T010,共7页
绞股蓝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根系由不定根组成 ,根的初生结构木质部为 2~ 4原型 ,次生结构中栓内层较厚。攀缘茎 ,具 5棱 ,周围纤维连成一环 ,幼茎的维管束排成两圈 ,外圈 5个 ,内圈 4或 5个 ;老茎圆柱形 ,周围纤维呈不连续环状 ,维... 绞股蓝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根系由不定根组成 ,根的初生结构木质部为 2~ 4原型 ,次生结构中栓内层较厚。攀缘茎 ,具 5棱 ,周围纤维连成一环 ,幼茎的维管束排成两圈 ,外圈 5个 ,内圈 4或 5个 ;老茎圆柱形 ,周围纤维呈不连续环状 ,维管束具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排成一圈。掌状复叶互生 ,小叶 5~ 7片 ,背腹型 ;叶柄具 5束维管束 ,进入小叶时分为 7~ 9束。茎和叶的初生维管束为双韧维管束。组织化学实验表明 ,绞股蓝人参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组织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中 ,厚角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营养器官 结构 人参皂甙 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APD技术构建绞股蓝DNA指纹图谱 被引量:15
11
作者 庞敏 邹芳平 肖娅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7-91,共5页
以不同类型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DNA为模板,进行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及RAPD结果分析.最终筛选的RAPD反应条件为:20μL PCR反应体系中包括了10×buffer2.0μL,Mg2+2.0 mmol/L,dNTP 0.2 mmol/L,引物0.5 mmol/... 以不同类型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DNA为模板,进行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及RAPD结果分析.最终筛选的RAPD反应条件为:20μL PCR反应体系中包括了10×buffer2.0μL,Mg2+2.0 mmol/L,dNTP 0.2 mmol/L,引物0.5 mmol/L,Taq酶1U,模板DNA 50 ng.反应程序为94℃3 min→(94℃30 s→38℃40 s→72℃1 min)45个循环→72℃10min→4℃保持,并从66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条带型丰富、适合于绞股蓝分析的随机引物.以这5条随机引物对不同类型绞股蓝进行RAPD扩增,识别其特征性多态位点,建立分子标记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RAPD DNA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甜味物质分离鉴定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金龙 孙东发 +1 位作者 周光来 刘成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80-484,共5页
对"恩五叶蜜绞股蓝"其所含的甜味物质,采用超声波,ZTC1+1除杂剂、G-10凝胶层析等提取分离技术,得到高纯甜味物质,然后用液质质谱仪检测其分子量和分子所含元素种类和数量及估测分子式。通过研究初步得出该物质不是蔗糖、葡萄... 对"恩五叶蜜绞股蓝"其所含的甜味物质,采用超声波,ZTC1+1除杂剂、G-10凝胶层析等提取分离技术,得到高纯甜味物质,然后用液质质谱仪检测其分子量和分子所含元素种类和数量及估测分子式。通过研究初步得出该物质不是蔗糖、葡萄糖,而是分子量为251.1393,最大可能分子式为C13H19N2O3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甜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与辣蓼草对小曲质量的影响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新社 陆步诗 +1 位作者 何红梅 姚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研究绞股蓝与辣蓼草对小曲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的影响,探索小曲制作过程中,各中草药的最佳添加量,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设定草药比、药米比和接种量为3个因素,进行L(933)正交试验,通过检测糖化力、液化力与发酵力,确定... 研究绞股蓝与辣蓼草对小曲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的影响,探索小曲制作过程中,各中草药的最佳添加量,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设定草药比、药米比和接种量为3个因素,进行L(933)正交试验,通过检测糖化力、液化力与发酵力,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28℃培养6d,绞股蓝与辣蓼草比为2∶1,药/米为15%,接种量为8%。辣蓼草与绞股蓝的添加对小曲的质量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曲 绞股蓝 辣蓼草 糖化力 液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五叶蜜甜味绞股蓝快繁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武芸 郑小江 +3 位作者 武玉莲 张泽 刘金龙 苏定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研究了绞股蓝新品种恩五叶蜜快繁体系的关键技术建立和优化。结果表明,以茎尖为外植体快繁,可解决品种退化问题;以幼嫩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可大大提高快繁速度。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3 mg/L,诱导生根的最佳培... 研究了绞股蓝新品种恩五叶蜜快繁体系的关键技术建立和优化。结果表明,以茎尖为外植体快繁,可解决品种退化问题;以幼嫩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可大大提高快繁速度。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3 mg/L,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1.0 mg/L+PP333 0.2 mg/L。炼苗后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愈伤组织 快速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千岛湖地区七叶甜味绞股蓝的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励建荣 顾振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45-46,共2页
对浙江千岛湖地区野生七叶绞股蓝进行了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研究表明其皂甙含量达4.50%,与引种日本的绞股蓝相接近,且明显高于国家法定绞股蓝皂甙含量(2%).雄株皂甙含量高于雌株,黄酮含量低于雌株,植株总皂甙含量在... 对浙江千岛湖地区野生七叶绞股蓝进行了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研究表明其皂甙含量达4.50%,与引种日本的绞股蓝相接近,且明显高于国家法定绞股蓝皂甙含量(2%).雄株皂甙含量高于雌株,黄酮含量低于雌株,植株总皂甙含量在十月份最高,故应在十月份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果绞股蓝 皂甙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快速测定绞股蓝中槲皮素的含量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绍云 张文华 +1 位作者 蒋天智 肖志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641-10643,共3页
[目的]建立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中槲皮素含量的简便、快速、准确检测方法。[方法]用Microsorb-MV100-5C18色谱柱(4.6mm×250.0mm,5μm),ProStar325紫外可见检测器,流动相为甲醇-混合液(乙氰∶1.0%... [目的]建立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中槲皮素含量的简便、快速、准确检测方法。[方法]用Microsorb-MV100-5C18色谱柱(4.6mm×250.0mm,5μm),ProStar325紫外可见检测器,流动相为甲醇-混合液(乙氰∶1.0%醋酸∶0.4%磷酸=30∶35∶35,V/V/V)(37∶63,V/V),流速为0.6ml/min,检测波长为372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μl。[结果]槲皮素在0.64~25.6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方法平均回收率大于96%(n=9)。[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槲皮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罗巅辉 王昭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9-130,148,共3页
对从绞股蓝中提取水溶性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三个主要因素:料液比、浸提温度及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热水浸提和碱提绞股蓝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对从绞股蓝中提取水溶性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三个主要因素:料液比、浸提温度及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热水浸提和碱提绞股蓝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水提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6,80℃下浸提1h一次;当浸提液浓缩2~6倍时,可得到多糖的最高沉降率。碱提绞股蓝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选择料液比1∶16,提取时间6h,NaOH浓度0.5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多糖 单因素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LC-QTRAP-MS/MS法同时测定绞股蓝中11种氨基酸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赟 蔡静 +3 位作者 张园娇 纪乐军 陈建伟 李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37,共5页
目的建立UFLC-QTRAP-MS/MS法同时测定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中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的含有量。方法绞股蓝水提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X... 目的建立UFLC-QTRAP-MS/MS法同时测定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中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的含有量。方法绞股蓝水提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3.5μ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含0.2%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 L/min。结果 11种氨基酸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9),平均加样回收率90.74%~103.05%,RSD 0.61%~5.00%。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绞股蓝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氨基酸 UFLC-QTRAP-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连续逆流提取绞股蓝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易克传 徐凯 +1 位作者 杨萍 徐淑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4-247,共4页
本文在中试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不同因素对绞股蓝皂苷提取得率的影响,从而探讨动态连续逆流提取绞股蓝皂苷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动态连续逆流提取绞股蓝皂苷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温度为80℃,料液比为1∶35(g/mL),提取... 本文在中试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不同因素对绞股蓝皂苷提取得率的影响,从而探讨动态连续逆流提取绞股蓝皂苷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动态连续逆流提取绞股蓝皂苷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温度为80℃,料液比为1∶35(g/mL),提取时间为50 min。在此条件下,绞股蓝提取物平均提取得率为33.95%,皂苷得率为8.9%;动态连续逆流提取绞股蓝皂苷具有生产连续性好、皂苷提取得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连续逆流提取 绞股蓝 总皂苷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的饲养试验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贞兵 梁珠民 +1 位作者 戴腾飞 梁梦玫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319-321,共3页
将绞股蓝粉作为一种药物添加剂 ,分别按 1%、2 %、3%的量添加到断奶仔猪的日粮中 ,通过 35d的饲养观察 ,与对照组比较其饲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绞股蓝添加剂对降低断奶仔猪的料肉比、下痢率和死亡率效果都很明显 ,特别是添加 1%的试... 将绞股蓝粉作为一种药物添加剂 ,分别按 1%、2 %、3%的量添加到断奶仔猪的日粮中 ,通过 35d的饲养观察 ,与对照组比较其饲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绞股蓝添加剂对降低断奶仔猪的料肉比、下痢率和死亡率效果都很明显 ,特别是添加 1%的试验 1组 ,料肉比比对照组降低 30 % ,下痢率和死亡率为 0 ,日增重提高 9.2 1%。采用LD50 法对绞股蓝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表明其LD50 为 972 .75mg/kg ,说明绞股蓝对断奶仔猪为无毒级 ,是具有极强药效的中草药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添加剂 断奶仔猪 饲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