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热还原氮化高岭土合成Sialon粉末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宏泉 戴英 +1 位作者 李晔 李凝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0-144,共5页
以高岭土为原料,CaF2和Na2CO3为添加剂,在1400℃保温4h,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β′Sialon粉末。XRD、SEM、XPS等测试手段对合成产物的测试结果表明:控制适当的C含量不仅可以合成质量较好的β... 以高岭土为原料,CaF2和Na2CO3为添加剂,在1400℃保温4h,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β′Sialon粉末。XRD、SEM、XPS等测试手段对合成产物的测试结果表明:控制适当的C含量不仅可以合成质量较好的β′Sialon(Z=3),而且可以避免产物中生成FeSix。详细地讨论了CaF2和Na2CO3添加剂及其它工艺因素对合成Sialon的影响与作用,并探讨了β′Sialon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粉末 碳热还原氮化 高岭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O′-Sialon粉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建 薛向欣 +2 位作者 刘欣 姜涛 王文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7-352,共6页
以纳米SiO2 ,Al(OH) 3 和碳黑为原料 ,在 14 0 0℃N2 气氛下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出O′ Sialon粉。绘出了 14 0 0℃时体系的优势区域图 ,用XRD分析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 ,用TEM观察了产物的形貌 ,并用EDX分析法测定了产物中O... 以纳米SiO2 ,Al(OH) 3 和碳黑为原料 ,在 14 0 0℃N2 气氛下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出O′ Sialon粉。绘出了 14 0 0℃时体系的优势区域图 ,用XRD分析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 ,用TEM观察了产物的形貌 ,并用EDX分析法测定了产物中O′ Sialon的Si和Al摩尔比。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保温时间和添加剂含量对合成过程的影响 ,对合成过程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保温 7h ,含 3%添加剂的试样中O′ Sialon含量最高 ,达70 %左右 ,O′ Sialon中z值基本达到 0 .3。添加剂含量的增加有利于Al2 O3 向O′ Sialon中固溶。SiO是碳热还原氮化过程的中间产物 ,SiO的挥发导致体系较大的质量损失和Al2 O3 的残存。保温时间超过 8h ,体系气氛的改变使O′ Sialon分解转化为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ialon 碳热还原氮化 合成机理 工程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β-Sialon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明 高立春 +3 位作者 徐利华 仉小猛 王缓 王体壮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60-1263,共4页
采用山西大同土为主要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氮化法(CRN)制备了β-Sialon材料,并利用SEM、XRD等检测手段对其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了温度、N2流量、保温时间以及配碳量等因素对制备β-Sialon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 采用山西大同土为主要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氮化法(CRN)制备了β-Sialon材料,并利用SEM、XRD等检测手段对其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了温度、N2流量、保温时间以及配碳量等因素对制备β-Sialon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α-Si3N4晶种对生成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500℃,氮气流量为1 L/min,保温时间为2 h,配碳量为0.8化学计量时可以生成较多的β-Sialon相。SEM微观形貌表明具有一定长径比的β-Sialon柱状晶呈均匀分布。此外,加入3%的晶种α-Si3N4可促使晶粒大小均匀并获得高品质细密结构的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土 sialon 碳热还原氮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碳热还原氮化二步法制备β-Sialon结合刚玉复相材料 被引量:13
4
作者 钱扬保 王福明 +1 位作者 徐利华 熊韬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79,共3页
以天然粘土为原料 ,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β Sialon粉体 ,再将它与刚玉复合 ,常压下烧结制备了β Sialon结合刚玉复相材料 ;研究了合成β Sialon粉体的反应过程和最佳工艺参数 ,在反应温度为 1 5 0 0℃ ,保温 6h ,碳的质量分数为2 0... 以天然粘土为原料 ,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β Sialon粉体 ,再将它与刚玉复合 ,常压下烧结制备了β Sialon结合刚玉复相材料 ;研究了合成β Sialon粉体的反应过程和最佳工艺参数 ,在反应温度为 1 5 0 0℃ ,保温 6h ,碳的质量分数为2 0 % ,氮气流量为 1 .5L·min- 1 的工艺条件下 ,产物中的β Sialon可达 90 % (质量分数 )以上。测定了添加不同烧结助剂的 β Sialon结合刚玉复相材料的力学性能 ,并用SEM观察了其断口形貌 ,发现添加稀土氧化物La2 O3和Y2 O3的样品烧结相当致密 ,抗折强度分别为 1 72MPa和 2 0 1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复相材料 耐火材料 粘土 碳热还原氮化二步法 Β-sialon 烧结助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铝土矿合成β-SiAlON的相变过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洪巍 刘仲毅 钟香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5-308,323,共5页
采用XRD、SEM和EDS等手段 ,研究了低品位铝土矿碳热还原氮化合成SiAlON过程的相变。结果表明 :130 0℃开始氮化 ,形成Si2 N2 O和X SiAlON ;14 0 0℃开始形成 β SiAlON (z =3) ,X相明显增加 ;14 5 0℃时 ,β SiAlON (z =3)成为主要的氮... 采用XRD、SEM和EDS等手段 ,研究了低品位铝土矿碳热还原氮化合成SiAlON过程的相变。结果表明 :130 0℃开始氮化 ,形成Si2 N2 O和X SiAlON ;14 0 0℃开始形成 β SiAlON (z =3) ,X相明显增加 ;14 5 0℃时 ,β SiAlON (z =3)成为主要的氮化产物 ,并与少量的Si3 N4和刚玉并存 ;15 0 0℃开始形成 15R ,同时 ,β SiAlON的z值开始由 3变为 4 ;15 5 0℃时 ,15R和 β SiAlON成为主要物相 ,同时含有部分刚玉相和Si3 N4相。 14 5 0℃时 ,由低品位铝土矿合成纯净的 β SiAlON复合少量刚玉相粉体材料的最佳保温时间是 6~ 9h ,时间过短则含有较多的X相 ;时间过长则发生过量氮化 ,形成部分 15R和少量Si3 N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铝土矿 Β-sialon 合成 碳热还原氮化 相变 高岭土 叶蜡石 蒙脱石 硅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lon结合刚玉耐火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6
6
作者 都兴红 张广荣 +1 位作者 张伟民 隋智通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75-278,共4页
利用天然高岭土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β′-Sialon(Si2Al3O3N5)粉体,并制备出Sialon结合刚玉耐火材料。Sialon结合刚玉耐火材料可在1550~1640℃烧结,烧结体的体积密度为3.10g·cm-3,气孔率21%,抗折强度85.0MPa,900℃... 利用天然高岭土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β′-Sialon(Si2Al3O3N5)粉体,并制备出Sialon结合刚玉耐火材料。Sialon结合刚玉耐火材料可在1550~1640℃烧结,烧结体的体积密度为3.10g·cm-3,气孔率21%,抗折强度85.0MPa,900℃冷水淬冷10次制品仍保持原有强度,1350℃空气流中重量增加低于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刚玉 碳热还原 氮化 烧结 耐火材料 刚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还原氮化合成O'-Sialon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海军 李文超 钟香崇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7-140,共4页
采用高岭土碳热还原氮化合成O’ Sialon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 ,当烧结温度较低时 ( 1 40 0℃ ) ,碳热还原的最终产物为O’ Sialon、Si3N4;烧结温度较高时 ( 1 50 0℃ ) ,最终产物为O’ Sialon、SiC ;温度处于两者之间... 采用高岭土碳热还原氮化合成O’ Sialon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 ,当烧结温度较低时 ( 1 40 0℃ ) ,碳热还原的最终产物为O’ Sialon、Si3N4;烧结温度较高时 ( 1 50 0℃ ) ,最终产物为O’ Sialon、SiC ;温度处于两者之间时 ( 1 450℃ ) ,O’ Sialon、Si3N4、SiC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碳热还原氮化 复合陶瓷 sialon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β’-SiAlON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瑞生 谷小华 +2 位作者 王志发 卜景龙 范增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采用质量分数80%的粘土(广西高岭土或吉林球粘土)和20%的炭黑为原料,以白云石、CaO、TiO2为烧结助剂,经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制备了β’-SiAlON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烧结助剂、成型压力和粘土种类等因素对制备β’-SiAlON材料... 采用质量分数80%的粘土(广西高岭土或吉林球粘土)和20%的炭黑为原料,以白云石、CaO、TiO2为烧结助剂,经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制备了β’-SiAlON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烧结助剂、成型压力和粘土种类等因素对制备β’-SiAlON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烧成温度以1450℃为宜,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β’-SiAlON相的形成;烧结助剂的催化效果以TiO2最好,白云石次之;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大,合成试样中β’-SiAlON相减少;粘土原料的化学组成(m(SiO2)/m(Al2O3))对β’-SiAlON的Z值产生影响,m(SiO2)/m(Al2O3)减小时,Z值趋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还原氮化法 sialon材料 烧结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北越 厉英 +1 位作者 徐礼兵 翟玉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以粉煤灰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原位合成了(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研究了配炭量对合成材料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材料的生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配炭量有利于O′-Sialon和β-Sialon的生成... 以粉煤灰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原位合成了(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研究了配炭量对合成材料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材料的生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配炭量有利于O′-Sialon和β-Sialon的生成;将粉煤灰与炭黑质量比为100/42和100/56的试样加热至1 350℃并保温6 h可以合成(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且合成材料中O′-Sialon和β-Sialon多以粒状形式存在,平均粒径约为1μm;(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的生成过程包括O′-Sialon和β-Sialon的生成及O′-Sialon向β-Sialon的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sialon 莫来石 碳热还原氮化法 原位合成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β-Sialon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涛 杨建 薛向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23,31,共4页
综述了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β-Sialon的影响因素。详细分析了各种因素,如反应温度、恒温时间、N_2流量和分压、配C量、碳源、添加剂以及原料组成和粒度对反应速率、反应氮化率、产物相组成和粒度等的影响。
关键词 碳热还原氮化法 Β-sialon 粒度 添加剂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粉煤灰合成不同组成的Sialon环境材料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北越 厉英 翟玉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82-1285,共4页
以粉煤灰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在1 350~1 550℃下保温6 h合成出不同组成的Sialon环境材料.研究了合成温度对材料相组成的影响,观察了其显微结构,并分析了粉煤灰的碳热还原氮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材料的相组成影... 以粉煤灰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在1 350~1 550℃下保温6 h合成出不同组成的Sialon环境材料.研究了合成温度对材料相组成的影响,观察了其显微结构,并分析了粉煤灰的碳热还原氮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材料的相组成影响显著;提高合成温度有利于莫来石的分解和Sialon的生成,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可以合成不同组成的Sialon材料;1 350~1 400℃,1 450~1 500℃和1 550℃保温6 h可以分别合成(O′+β)-Sialon/莫来石、(X+β)-Sialon/刚玉和β-Sialon材料;在1 550℃下合成β-Sialon的平均粒径约为2~3μm.粉煤灰的碳热还原氮化过程包括O′-Sialon,X-Sialon和β-Sialon的氮化生成过程,以及O′-Sialon向X-Sialon和β-Sialon的转化与X-Sialon向β-Sialon的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sialon环境材料 碳热还原氮化法 原位合成 粉煤灰 高附加值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含钛高炉渣合成(Ca,Mg)α′-Sialon-AlN-TiN粉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涛 薛向欣 +3 位作者 段培宁 刘然 董学文 茹红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8-613,共6页
以含钛高炉渣、硅灰、高铝矾土熟料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Ca,Mg)α′2Sialon2AlN2TiN粉。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 以含钛高炉渣、硅灰、高铝矾土熟料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Ca,Mg)α′2Sialon2AlN2TiN粉。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Ca,Mg)α′2Sialon2AlN2TiN粉的合成过程影响显著,随着合成温度升高,产物中α′2Sialon相含量增大,1480℃时α′2Sialon含量达最大,是最佳的合成温度。恒温时间对产物相组成的影响不十分显著,但较长的恒温时间可使还原氮化反应进行得更充分,恒温8h的试样中α′2Sialon含量最高,是较理想的恒温时间。合成过程中SiO的挥发导致试样较大的质量损失,且随着合成温度升高和恒温时间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碳热还原氮化 (Ca Mg)α'-sialon-AlN-TiN 工艺参数 合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钛渣碳热还原氮化合成TiN/O′-Sialon导电陶瓷粉体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涛 薛向欣 +1 位作者 段培宁 唐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40-1346,共7页
以高钛渣、硅灰和高铝矾土熟料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TiN/O′-Sialon导电陶瓷粉体。利用XRD、SEM和EDS检测手段研究合成温度及恒温时间对粉体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并探讨合成机理。结果表明:随合成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延... 以高钛渣、硅灰和高铝矾土熟料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TiN/O′-Sialon导电陶瓷粉体。利用XRD、SEM和EDS检测手段研究合成温度及恒温时间对粉体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并探讨合成机理。结果表明:随合成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延长,产物中O′-Sialon的含量逐渐增加,并在1 375~1 400℃、恒温7 h时成为产物主晶相,此时产物中还有较多TiN和少量β′-Sialon生成。继续提高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体系气氛的改变导致O′-Sialon迅速向β′-Sialon转化。合成粉体中O′-Sialon晶粒多呈等轴状,粒度约2μm,TiN晶粒为细小粒状。此外,反应体系中还有大量白色β′-Sialon晶须状沉积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渣 碳热还原氮化 TiN/O′-sialon 粉体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料组成和氮气流量对高钛渣合成TiN/β′-sialon粉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江 薛向欣 +2 位作者 姜涛 巫俊斌 段培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3-1007,共5页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以高钛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TiN/β′-sialon导电陶瓷粉体。利用XRD、SEM和EDS检测手段研究了氮气流量、TiO2加入量、配碳量对合成过程的影响,并对最佳工艺参数下的合成粉体进行了表征分析。结...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以高钛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TiN/β′-sialon导电陶瓷粉体。利用XRD、SEM和EDS检测手段研究了氮气流量、TiO2加入量、配碳量对合成过程的影响,并对最佳工艺参数下的合成粉体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TiO2加入量、氮气流量对合成产物影响显著,基体相β′-sialon与功能相TiN的比例可通过TiO2加入量调节,1400℃、恒温2h、氮气流量400ml/min、等理论值配碳为最佳的工艺参数。此时,产物中主要相组成为β′-sialon和TiN及少量的15R和Al2O3,β′-sialon晶粒多呈长柱状,TiN为细小粒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渣 碳热还原氮化 TiN/β'-sialon 导电陶瓷复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富硼渣合成(Ca,Mg)α′-Sialon-AlN-BN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巫俊斌 姜涛 +1 位作者 薛向欣 何金桂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3-546,共4页
以富硼渣、硅灰、高铝钒土熟料和碳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Ca,Mg)α-′Sialon-AlN-BN陶瓷粉体。采用XRD、SEM和EDX对合成粉体的相组成、显微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合成机理进行... 以富硼渣、硅灰、高铝钒土熟料和碳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Ca,Mg)α-′Sialon-AlN-BN陶瓷粉体。采用XRD、SEM和EDX对合成粉体的相组成、显微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粉体的合成过程影响显著,随着温度升高,产物中(Ca,Mg)α-′Sialon相含量增大,1480℃时(Ca,Mg)α-′Sialon含量达最大,是最佳的合成温度。恒温时间对产物相组成的影响也很明显,4h以下,产物含有较多的中间过渡相,较长的恒温时间可使还原氮化反应进行得更充分,恒温8h的试样中α-′Sialon含量最高,是较理想的恒温时间。合成过程中SiO的挥发导致试样较大的质量损失,且随着合成温度升高和恒温时间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硼渣 碳热还原氮化 (Ca Mg)α′-sialon—AlN-BN 工艺参数 合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原料还原氮化合成β′-SiAlON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三三 都兴红 +1 位作者 李永锐 隋智通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介绍了β′SiAlON的合成方法及其合成原料,并将合成方法分成还原剂外加法和内加法(即有机插层法)两类加以介绍。将各动力学参数(原料组成、添加剂及杂质、反应温度及时间、反应气氛、反应物颗粒尺寸等)对天然原料碳热还原氮化合成β′Si... 介绍了β′SiAlON的合成方法及其合成原料,并将合成方法分成还原剂外加法和内加法(即有机插层法)两类加以介绍。将各动力学参数(原料组成、添加剂及杂质、反应温度及时间、反应气氛、反应物颗粒尺寸等)对天然原料碳热还原氮化合成β′SiAlON的反应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叙述并讨论了对该合成反应的不同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并针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隆 碳热还原 氮化 化学合成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金尾矿合成Ca-α-SiAlON/SiC粉体 被引量:1
17
作者 仉小猛 徐利华 +3 位作者 郝洪顺 刘明 何芳 郭玉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5-148,共4页
以河南灵宝金矿尾矿为主要原料,配入适量硅砂和分析纯CaO调整组分,利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Ca-α-SiAlON/SiC粉。结果表明:Ca-α-SiAlON的形成与体系温度及CaO掺量有关。随反应温度升高,反应产物依次为SiC、α-Si3N4、β-Si3N4和Ca-α-Si... 以河南灵宝金矿尾矿为主要原料,配入适量硅砂和分析纯CaO调整组分,利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Ca-α-SiAlON/SiC粉。结果表明:Ca-α-SiAlON的形成与体系温度及CaO掺量有关。随反应温度升高,反应产物依次为SiC、α-Si3N4、β-Si3N4和Ca-α-SiAlON,α-Si3N4、β-Si3N4和SiC是合成Ca-α-SiAlON的中间产物。在烧结温度为1 600℃,保温时间为5 h,CaO按化学计量(4.2%)配入的条件下,可获得良好的Ca-α-SiAlON和SiC复合产物,其中Ca-α-SiAlON相对比例约占72%,形貌为柱状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尾矿 Ca-α-SiAION/SiC 碳热还原氮化法 烧结温度 CaO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料组成对富硼渣合成(Ca,Mg)α′-Sialon/BN陶瓷粉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巫俊斌 姜涛 +1 位作者 薛向欣 李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24,237,共5页
以富硼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组分为(Ca,Mg)xSi12-3xAl3xOxN16-x(x=0.3,0.6,1.0,1.4和1.8)的(Ca,Mg) α′-Sialon/BN陶瓷粉体.利用XRD,SEM和EDX检测手段研究了x值对合成产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α′-Sialo... 以富硼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组分为(Ca,Mg)xSi12-3xAl3xOxN16-x(x=0.3,0.6,1.0,1.4和1.8)的(Ca,Mg) α′-Sialon/BN陶瓷粉体.利用XRD,SEM和EDX检测手段研究了x值对合成产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α′-Sialon含量随着x值的增大逐渐增加,当x=1.4时,α′-Sialon含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大x值,产物中α′-Sialon减少,而Al N增多,并出现一定量的15R(Si Al4O2N4).当x≥1.4时,α′-Sialon晶粒为长柱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硼渣 碳热还原氮化法 (Ca Mg)α'-sialon BN 显微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高炉渣合成(Ca,Mg)α′-Sialon-AlN-TiN粉末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涛 薛向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09-2015,共7页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 ,以含钛高炉渣为主要原料 ,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 (Ca,Mg)α′ Sialon AlN TiN粉。确定了合成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 :反应温度 14 80℃ ,保温 10h,配碳量为理论值的 1.5倍 ,氮气流量 4 0 0mL/min。采用X射线衍...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 ,以含钛高炉渣为主要原料 ,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 (Ca,Mg)α′ Sialon AlN TiN粉。确定了合成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 :反应温度 14 80℃ ,保温 10h,配碳量为理论值的 1.5倍 ,氮气流量 4 0 0mL/min。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合成产物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 :产物中除有主要物相α′ Sialon、AlN和TiN外 ,还有少量 β SiC ,15R和 β CaSiO3 等杂质相。其中 ,(Ca,Mg)α′ Sialon多以片状而AlN多以球形或短柱状形式存在。EDS分析结果表明 ,Ca2 + 、Mg2 + 都进入了α′ Sialon晶格中 ,但Ca2 + 的固溶量远高于Mg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碳热还原氮化 (Ca Mg)α′-sialon-AIN-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高岭土合成高纯β-Sialon粉料的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邱克辉 曹爱红 V.Gabis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6年第3期40-44,共5页
通过以高岭土、活性碳及Fe(NO3)3·9H2O(少量)催化剂混合物制成小圆饼样品,进行了在氮气(N2)氛中经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合成高纯β-Sialon粉料的探索研究。用X射线物相分析法对反应生成物的物相组成及其相... 通过以高岭土、活性碳及Fe(NO3)3·9H2O(少量)催化剂混合物制成小圆饼样品,进行了在氮气(N2)氛中经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合成高纯β-Sialon粉料的探索研究。用X射线物相分析法对反应生成物的物相组成及其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混合原样中碳与高岭土的比例、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和样品孔隙率等实验因素对合成产物组分的影响。本文讨论了有关实验条件与产物中物相的关系和β-Sialon的形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实验工艺因素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很复杂,直接影响着生成物中的物相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但得到合成高纯β-Sialon粉料的最佳条件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氮化硅陶瓷 陶瓷粉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