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8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提取物对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舒涵 梁海运 +2 位作者 孙佳慧 周瑾 宋丽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9-265,共7页
食源性病菌为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甘草提取物作为食品添加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候选原料,但目前对其抑菌机理的研究还不深入,影响了其应用。为探究甘草提取物对S.au... 食源性病菌为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甘草提取物作为食品添加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候选原料,但目前对其抑菌机理的研究还不深入,影响了其应用。为探究甘草提取物对S.aureus的抑菌机理,该研究通过生长曲线、氧化损伤实验、细胞膜壁分析、蛋白质分析和DNA分析,评价了甘草提取物对S.aureus的抑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甘草提取物导致S.aureus核酸渗漏,说明其膜完整性被破坏;同时,甘草提取物降低了几种能量代谢酶: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和总ATP酶的活力;此外,光谱和竞争分析表明,甘草提取物与DNA发生了静电结合和凹槽结合。总之,甘草提取物主要是通过对S.aureus细胞壁膜、蛋白质合成、细菌代谢活力和遗传物质发挥作用,从而抑制其生长。该研究为甘草提取物在食品防腐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机理 防腐剂 甘草提取物 staphylococcus aure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液体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2
作者 李明阳 吴文章 +1 位作者 杨洋 何艳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0-195,共6页
为研发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选择性增菌液,选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非葡萄球菌属菌株具有选择抑制作用的7.5%氯化钠肉汤作为基础培养基,探索氨基酸、丙酮酸钠、甘露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促生长能力,通过正交试验确... 为研发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选择性增菌液,选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非葡萄球菌属菌株具有选择抑制作用的7.5%氯化钠肉汤作为基础培养基,探索氨基酸、丙酮酸钠、甘露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促生长能力,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培养基的最优配方,并使用优化后的培养基与原始培养基作用于来源不同的四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对其增菌效果和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在基础培养基上添加L-丙氨酸1.0 g/L、甘露醇6.0 g/L、丙酮酸钠1.2 g/L。菌株在优化后培养基上增菌浊度及转接至Baird-Parker的菌落数上均有促进效果,最终菌株的OD550 nm值有0.28~0.34的增长,转接Baird-Parker后的菌落数也有10~100倍的增长,且在促进目标菌生长的同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性也没有受到影响,表明该增菌培养基选择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肉汤 金黄色葡萄球菌 培养基优化 增菌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S.aureus引起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自噬、炎症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亮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59-63,共5页
拟探究姜黄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感染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理中的作用。采用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姜黄素对S.aureus感染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细胞自噬、炎性反应和细胞... 拟探究姜黄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感染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理中的作用。采用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姜黄素对S.aureus感染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细胞自噬、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S.aureus MOI为8∶1,37℃下孵育2 h可有效的使S.aureus侵入乳腺上皮细胞,并且S.aureus能够阻止自噬泡的降解;使用姜黄素处理后,胞内自噬通量增加,主要表现在胞内Beclin-1和LC3水平上升,P62水平降低;使用姜黄素处理后,胞内促炎性因子IL-1β水平降低,抑炎性因子IL-10水平上升;与此同时使用姜黄素能够有效缓解S.aureus引起的细胞凋亡水平升高。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对S.aureus引起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S.aureus 自噬 炎性反应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郫县豆瓣Staphylococcus菌株特性研究
4
作者 左澳腾 卢云浩 何强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0,共6页
葡萄球菌是郫县豆瓣甜瓣子发酵阶段的优势菌属,对豆瓣酱的品质具有显著贡献。为探明Staphylococcus菌株在甜瓣子发酵阶段的形成机制,该研究结合传统培养法和qPCR等技术考察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不同Staphylococcus菌株的胁迫特性。... 葡萄球菌是郫县豆瓣甜瓣子发酵阶段的优势菌属,对豆瓣酱的品质具有显著贡献。为探明Staphylococcus菌株在甜瓣子发酵阶段的形成机制,该研究结合传统培养法和qPCR等技术考察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不同Staphylococcus菌株的胁迫特性。结果表明,从甜瓣子发酵阶段主要分离了4种Staphylococcus菌株,分别为S.gallinarum、S.sciuri、S.pasteuri和S.haemolyticus,其中,S.gallinarum的丰度最高,达70.6%。4株Staphylococcus菌株均具有较强的耐酸、耐盐特性,其中,S.gallinarum的能力最强。与不同优势背景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表明,S.gallinarum与B.licheniformis和Z.rouxii的生长存在竞争关系,与B.amyloliquefaciens具有侵害关系,与T.halophilus具有偏利共生关系,而与C.etchellsii保持中性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揭示亲缘关系密切的Staphylococcus菌株在郫县豆瓣发酵过程中的生态分布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酱 葡萄球菌 胁迫 相互作用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的浙江近岸海域耐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药机制解析
5
作者 张旨轩 王子言 +7 位作者 王泽 刘岩 刘松怡 钱鹏宇 叶欢 韩姣姣 周君 苏秀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404,共11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近岸海域海水中的主要病原菌,严重威胁接触者的安全。抗生素处理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重要手段,其耐药性的发生受到了高度重视。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与KEGG富集分析结合的方法,对红霉素(er...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近岸海域海水中的主要病原菌,严重威胁接触者的安全。抗生素处理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重要手段,其耐药性的发生受到了高度重视。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与KEGG富集分析结合的方法,对红霉素(erythromycin)、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和万古霉素(vancomycin)处理后的耐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ZS01)和不耐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502A)进行耐药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aureus 502A经抗生素处理后发生突变的程度大于S.aureus ZS01,二者在经过氯霉素处理发生了更大程度的突变。红霉素、氯霉素和万古霉素处理主要影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能力;红霉素和氯霉素可能通过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脂类的代谢引起其耐药性的变化。除此之外,三种抗生素处理均出现了较多TIGR01741家族蛋白和假设蛋白基因的突变,推测与菌株的耐药性和致病性相关。耐盐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外排系统作用产生红霉素耐药性,不耐盐菌株因细胞壁成分相关基因的突变提高了对万古霉素的耐受性。研究结果可为耐盐和不耐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影响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全基因组重测序 KEGG富集分析 耐药机制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ve Modeling for Growth and Enterotoxin Produc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Milk 被引量:1
6
作者 Dang Fang-fang Jiang Yu-jun +7 位作者 Pan Rui-li Zhuang Ke-jin Wang Hui Sun Lu-hong Wang Rui Zhao Feng Li Tie-jing Man Chao-x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8年第3期81-89,共9页
Predictive microbiology was utilized to model Staphylococcus aureus (S. aureus) growth and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 (SEA) production in milk in this study. The modifed logistic model, modifed Gompertz model an... Predictive microbiology was utilized to model Staphylococcus aureus (S. aureus) growth and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 (SEA) production in milk in this study. The modifed logistic model, modifed Gompertz model and Baranyi model were applied to model growth data of S. aureus between 15℃ and 37℃. Model comparisons indicated that Baranyi model described the growth data more accurately than two others with a mean square error of 0.0129. Growth rates generated from Baranyi model matched the observed ones with a bias factor of 0.999 and an accuracy factor of 1.01, and ft a square root model with respect to temperature; other two modifed models both overestimated the observed ones. SEA amount began to be detected when the cell number reached106.4 cfu ? mL-1, and showed the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time. Besides, the rate of SEA production ftted an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Predictions based on the study could be applied to indicate possible growth of S. aureus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taphylococcal food pois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 MILK predictiv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生理特性及快速鉴定法
7
作者 锐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1988年第6期61-52,共2页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故通常最初存在于原料中,污染食品的机会最多。所污染的食品以内制品、乳制品为最多。在被污染的食品上,葡萄球菌繁殖到相当大数量,即能致使葡萄球菌肠毒素的蓄积而引起食物中毒。由葡萄球菌所产生的核酸酶...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故通常最初存在于原料中,污染食品的机会最多。所污染的食品以内制品、乳制品为最多。在被污染的食品上,葡萄球菌繁殖到相当大数量,即能致使葡萄球菌肠毒素的蓄积而引起食物中毒。由葡萄球菌所产生的核酸酶,由于几乎遍仔于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菌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鉴定法 staphylococcus aure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素对S.aureus ATCC25923生物膜及其毒力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嘉康 唐浩国 +2 位作者 陈静 司启贺 申茹晓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43,共8页
目的:探究水飞蓟素对S.aureus ATCC25923生物膜及其毒力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水飞蓟素对S.aureus ATCC25923生物膜形成的抑制及清除作用,MTT染色法探究水飞蓟素对其生物膜代谢的影响,冻干血浆和无菌脱纤维羊血探究水... 目的:探究水飞蓟素对S.aureus ATCC25923生物膜及其毒力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水飞蓟素对S.aureus ATCC25923生物膜形成的抑制及清除作用,MTT染色法探究水飞蓟素对其生物膜代谢的影响,冻干血浆和无菌脱纤维羊血探究水飞蓟素对其凝固酶表达和溶血活性的影响,同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水飞蓟素对其生物膜影响及傅里叶红外分析细菌成分变化。结果:水飞蓟素对S.aureus ATCC25923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5 mg/mL,MIC浓度下的水飞蓟素对S.aureus ATCC25923生物膜的抑制率达到90%,清除率达到89.2%,且低剂量的水飞蓟素能够显著抑制其溶血活性和凝固酶的表达。结论:水飞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膜形成具有很好的抑制以及清除作用,同时能够显著抑制其毒力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膜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ondimenti对广式腊肠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吴燕涛 赵谋明 +2 位作者 吴娜 孙为正 曹宝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155,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质联用仪,对Staphylococcus condimenti发酵广式腊肠中风味物质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接种分离菌株对广式腊肠风味的影响。从对照组和接种组(SC)中均鉴定出22种风味物质成分,主要为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物质,还... 采用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质联用仪,对Staphylococcus condimenti发酵广式腊肠中风味物质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接种分离菌株对广式腊肠风味的影响。从对照组和接种组(SC)中均鉴定出22种风味物质成分,主要为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物质,还有部分烃类和环类化合物。研究表明,Staphylococcus condiment可以加速脂肪和蛋白质的降解与氧化,有助于腊肠风味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式腊肠 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CONDIMENT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Fura-2/AM荧光探针法和LCSM法研究受磁场处理S.aureus细胞Ca^(2+)的跨膜行为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海乐 许审时 +1 位作者 何荣海 段玉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7-410,共4页
研究受脉冲磁场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细胞Ca2+的跨膜行为,为此研究了表征S.aureus胞内Ca2+浓度变化Fura-2/AM荧光探针检测法,并检测了不同脉冲数下经脉冲磁场处理后S.aureus细胞荧光强度的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CSM)... 研究受脉冲磁场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细胞Ca2+的跨膜行为,为此研究了表征S.aureus胞内Ca2+浓度变化Fura-2/AM荧光探针检测法,并检测了不同脉冲数下经脉冲磁场处理后S.aureus细胞荧光强度的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CSM)观察了经脉冲磁场处理前后S.aureus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Fura-2/AM可成功的负载于S.aureus中,可以应用于S.aureus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的测定。经脉冲磁场处理后,S.aureus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上升,且与活菌数的减少高度相关,相关度达到-0.989 15;胞内光点显著增多,光点荧光强度明显增大,说明大量胞外钙离子跨膜进入胞内。因此,可以判断微生物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和胞内Ca2+浓度的上升是高强度脉冲磁场具有杀菌作用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ra-2/AM荧光探针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金黄色葡萄球菌 钙离子 脉冲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ODN对S.aureus诱导的山羊实验性乳腺炎乳腺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于敏 邹思湘 +2 位作者 李震 苗晋锋 邓月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51-655,共5页
选择同处于泌乳初期的睢宁白山羊6头,于右乳区经过乳导管灌注10μg/kgCpG-ODN,左乳区则灌入等体积的灭菌100μL0.01mol/LpH7.2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灌注后第3d按同等剂量进行二次灌注,二次灌注后第2d,分别于左右乳区经乳导管灌注3... 选择同处于泌乳初期的睢宁白山羊6头,于右乳区经过乳导管灌注10μg/kgCpG-ODN,左乳区则灌入等体积的灭菌100μL0.01mol/LpH7.2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灌注后第3d按同等剂量进行二次灌注,二次灌注后第2d,分别于左右乳区经乳导管灌注3mL(2×109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于灌注细菌前(0h),灌注后8h,16h,24h,48h和72h分别收集左右乳区乳汁进行检测。临床症状观察显示,乳腺内灌注3mL(2×109CFU/mL)的S.aureus能迅速诱导山羊典型的急性乳腺炎症状。组织学观察显示感染S.aureus后72h乳腺腺泡内仍有嗜中性粒细胞(PMN)浸润,但实验乳区明显减少。乳汁S.aureus数同在感染后24h上升至最高,CpG-ODN能显著降低各个时间点乳汁细菌数。乳汁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同在感染后24h上升至最高,CpG-ODN能显著提高感染后24h乳汁IL-6水平。对照和CpG-ODN处理乳区乳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在感染后24h和16h上升至最高,其中在感染后24h实验乳区比对照下降40.63%(P<0.05)。乳汁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水平同在感染后16h达最高(P<0.01),CpG-ODN能显著提高感染后8h乳汁NAGase水平。上述结果表明CpG-ODN可通过提高乳汁IL-6水平、加速并促进乳汁TNF-α的释放,从而减少了乳汁中S.aureus数量,减轻了炎症介质对细胞的损伤,对缩短炎症过程也有一定的作用,实验结果证实了CpG-ODN对S.aureus感染诱发的山羊乳腺炎的乳腺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ODN 山羊 乳腺炎 S.aure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S.aureus的暴露评估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晓曦 闫军 张书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58,共5页
以哈尔滨市地区为例,运用概率评估方法研究原料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暴露程度,进而推断其肠毒素产生的可能性。整个暴露评估模型的建模方法采用概率评估法。模型采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通过风险分析软件@RISK4.5对榨乳后不... 以哈尔滨市地区为例,运用概率评估方法研究原料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暴露程度,进而推断其肠毒素产生的可能性。整个暴露评估模型的建模方法采用概率评估法。模型采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通过风险分析软件@RISK4.5对榨乳后不同冷却方式、贮存方式、运输方式等可能对乳中S.aureus造成生物性危害的可能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个体奶户采用冷水降温方式贮存的牛乳中S.aureus可能引发的安全性风险最大,需严格控制贮存温度和时间,防止S.aureus在原料乳中的迅速生长繁殖及产毒,进而从源头上为乳及其制品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露评估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原料奶 贮存 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寡糖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肠道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49
13
作者 刘爱君 冷向军 +2 位作者 李小勤 汪立平 万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6,共8页
进行2个试验考察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肠道结构功能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对照组)、0.25%、0.50%、0.75%甘露寡糖,饲养平均初重(1.00±0.04)... 进行2个试验考察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肠道结构功能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对照组)、0.25%、0.50%、0.75%甘露寡糖,饲养平均初重(1.00±0.04)g的奥尼罗非鱼8周(试验Ⅰ),或饲养平均初重(20.04±0.13)g的奥尼罗非鱼30d(试验Ⅱ).结果表明,在2个试验中0.50%、0.75%甘露寡糖组均显著提高鱼体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试验Ⅱ中,0.25%、0.50%、0.75%甘露寡糖组均显著提高小肠绒毛高度、宽度、密度,降低肠壁厚度,提高胃、肠蛋白酶活性和干物质消化率,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但对小肠绒毛杯状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0.50%~0.75%甘露寡糖可显著提高罗非鱼生长性能,改善肠道结构功能,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奥尼罗非鱼饲料中的甘露寡糖适宜添加量推荐为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 甘露寡糖 生长 肠道结构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甲胺磷高效降解菌——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的筛选及其分子鉴定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邓先余 高健 +1 位作者 谭树华 向言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1-556,共6页
从湘潭南天化工厂的甲胺磷废水和污泥中分离细菌样品,以甲胺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经过定向筛选,得到1株可高效降解甲胺磷的菌株HN003,气相色谱测定其对甲胺磷的平均降解效率在24h、48h和72h分别达到45.8%、88.5%和100%。对其进行常规生... 从湘潭南天化工厂的甲胺磷废水和污泥中分离细菌样品,以甲胺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经过定向筛选,得到1株可高效降解甲胺磷的菌株HN003,气相色谱测定其对甲胺磷的平均降解效率在24h、48h和72h分别达到45.8%、88.5%和100%。对其进行常规生理生化测试,结果表明,菌株HN003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10-42℃、pH3.0-pH14.0范围内均能生长,并与巴氏葡萄球菌的表型特征非常相似。为了进一步确定HN003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其16S rRNA基因序列(1541bp),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HN003与巴氏葡萄球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上述结果,菌株HN003可鉴定为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磷 巴氏葡萄球菌 降解 生理生化测试 16S R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PD降解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的鉴定
15
作者 王岚峰 王建华 +2 位作者 李运生 耿果霞 李勤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500-3501,共2页
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1株TMPD降解菌(LF-2)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LF-2的形态及主要生理生化特征与葡萄球菌属一致,而且与巴氏葡萄球菌(AJ717376)的16S rDNA序列具有99.80%的同源性;在系统发育... 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1株TMPD降解菌(LF-2)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LF-2的形态及主要生理生化特征与葡萄球菌属一致,而且与巴氏葡萄球菌(AJ717376)的16S rDNA序列具有99.80%的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上构成一个分支。由此确定TMPD降解菌LF-2属于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PD 降解 巴氏葡萄球菌 生理生化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Staphylococcus simulans消除含有溶葡球菌酶基因质粒的研究
16
作者 周润琦 陈石根 +1 位作者 Recsei A.Paul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11-18,共8页
溶葡球菌酶是Staphylococcus simulans分泌的能分解葡萄球菌的酶,它的基因位于一个约40kb的质粒DNA上。为了探索用高拷贝质粒取代原有的质粒的可能性,本文首先进行了从该菌株中消除含有溶葡球菌酶基因质粒的实验研究,获得了相应的“消... 溶葡球菌酶是Staphylococcus simulans分泌的能分解葡萄球菌的酶,它的基因位于一个约40kb的质粒DNA上。为了探索用高拷贝质粒取代原有的质粒的可能性,本文首先进行了从该菌株中消除含有溶葡球菌酶基因质粒的实验研究,获得了相应的“消除”菌株。根据对目的菌株和原始菌株的比较分析,包括细胞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rn blot分析,质粒DNA的琼脂糖胶电泳、Southern Blot分析,质粒DNA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切分析以及对溶葡球菌酶作用敏感性的分析,都表明该目的菌株确系Staphylococcus simulans的衍生菌株,只是清除了其中含有溶葡球菌酶基因的质粒。在此基础上,本文也进行了转化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葡球菌酶 基因 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苯酚降解菌Staphylococcus sp.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母显杰 丁舒心 +3 位作者 许继飞 赵娜娜 孙美晨 赵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85-1995,共11页
从巴丹吉林沙漠盐湖表层沉积物中筛选到一株高效耐盐苯酚降解菌CL.测定了菌株CL的生理生化指标、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动力学模型探究了该菌株的生长和苯酚降解特性,同时考察了固定化对其耐受及降解苯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CL属... 从巴丹吉林沙漠盐湖表层沉积物中筛选到一株高效耐盐苯酚降解菌CL.测定了菌株CL的生理生化指标、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动力学模型探究了该菌株的生长和苯酚降解特性,同时考察了固定化对其耐受及降解苯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CL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在温度30℃、pH 7.0—8.0、盐度0—10%和苯酚浓度100—200 mg·L-1条件下,该菌株能高效降解苯酚,其降解率均在85%以上.菌株CL对不同浓度苯酚的降解符合Haldane模型,其最大比降解速率和抑制常数分别为0.32 h-1和351.70 mg·L-1,同时该菌株在不同盐度下对苯酚的降解符合Ghose and Tyagi模型.固定化可以明显增加菌株CL对苯酚的降解和耐受能力.菌株CL在高盐环境下能够高效降解苯酚,具有生物处理高盐含酚废水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phylococcus sp. 苯酚 耐盐菌 动力学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模仿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imulans)ZSJ6和添加芹菜粉对发酵香肠中亚硝酸盐及生物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赛赛 宁喜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44-2953,共10页
以接种模仿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imulans)ZSJ6和添加芹菜粉作为天然亚硝酸盐来源代替人工添加亚硝酸盐,以菌株S.simulans ZSJ6和芹菜粉接种发酵香肠为实验组,添加150 mg·kg^(-1)亚硝酸钠和不添加亚硝酸钠的发酵香肠分别作为... 以接种模仿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imulans)ZSJ6和添加芹菜粉作为天然亚硝酸盐来源代替人工添加亚硝酸盐,以菌株S.simulans ZSJ6和芹菜粉接种发酵香肠为实验组,添加150 mg·kg^(-1)亚硝酸钠和不添加亚硝酸钠的发酵香肠分别作为对照组,测定发酵香肠的pH值、水分活度(Aw)、色差、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菌落总数、亚硝酸盐和生物胺含量,以探究S.simulans ZSJ6对发酵香肠品质及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株S.simulans ZSJ6的发酵剂组能够显著降低发酵香肠中的pH值(P<0.05),使发酵香肠Aw的降低速度也显著加快(P<0.05),改善发酵香肠的色泽,抑制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增加和大肠菌群的增长;发酵剂组的亚硝酸盐含量为7.35 mg·kg^(-1),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的25.57 mg·kg^(-1)(P<0.05),同时还能够抑制生物胺含量的增加。因此,接种菌株S.simulans ZSJ6和芹菜粉可以作为天然亚硝酸盐来源,能够降低肉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控制有害生物胺含量的增加,改善发酵香肠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葡萄球菌 天然发酵剂 发酵香肠 亚硝酸盐 生物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硝酸盐还原酶Staphylococcus simulans ZSJ6的复合诱变选育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赛赛 张小丹 +3 位作者 贾晓妍 陶大炜 刘可玉 宁喜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硝酸盐还原酶可以将天然肉制品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避免了直接添加亚硝酸盐导致其含量骤增,降低产生亚硝胺的概率,对天然肉制品的品质和安全非常重要。以腊肠中筛选出的模仿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imulans D14)为出发菌株,探... 硝酸盐还原酶可以将天然肉制品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避免了直接添加亚硝酸盐导致其含量骤增,降低产生亚硝胺的概率,对天然肉制品的品质和安全非常重要。以腊肠中筛选出的模仿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imulans D14)为出发菌株,探究了单一诱变条件包括紫外、微波、氯化锂诱变,以及紫外-微波-氯化锂联合诱变的两种复合诱变方式对菌株的不同影响,以期获得硝酸盐还原酶高产菌株,并通过摇瓶发酵初步探究其酶学性质,以期为天然肉制品的发酵剂提供菌株选择。确定了紫外、微波和氯化锂诱变的最佳条件:紫外照射60 s,微波辐照80 s,氯化锂浓度1.5%。筛选出诱变菌株Staphylococcus simulans ZSJ6,菌株酶活力可达603.29 U/mg蛋白,是出发菌株酶活力的3.59倍,且突变菌株连续传代8次后,其酶活力并无显著变化(P>0.05),表明其遗传稳定性较好。酶学性质结果显示,其最适作用温度为30℃,最适作用pH为7.5,且稳定性良好,在pH 7.5下孵育2 h,酶活力仍保留90%以上。Mg^(2+)、Ca^(2+)、K^+均能促进酶活力,其中Ca^(2+)对酶活力的促进作用最大,相对于空白组酶活力提升了1.63倍。Cu^(2+)、Fe^(2+)、Hg^(2+)、Mn^(2+)均能抑制酶活,其中Cu^(2+)和Hg^(2+)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最大,酶活力均被抑制到30%以下。研究结果为天然肉制品中硝酸盐的转化,以及生产初期使用亚硝酸盐带来的亚硝酸盐浓度过高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具有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葡萄球菌 硝酸盐还原酶 天然肉制品 复合诱变 酶学性质 亚硝酸盐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rvicin LG6对不同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
20
作者 唐伟 翁胜男 +4 位作者 王亚武 姚杰 李昕 周强 徐元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索格氏乳球菌SHAMU-LG6所分泌的细菌素(初步命名为garvicin LG6)对不同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分离自2021—2023年安徽某医院临床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点接种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表型,并根据药敏... 目的探索格氏乳球菌SHAMU-LG6所分泌的细菌素(初步命名为garvicin LG6)对不同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分离自2021—2023年安徽某医院临床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点接种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表型,并根据药敏检测结果将各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进一步划分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牛津杯法抑菌试验检测格氏乳球菌SHAMU-LG6对不同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活性。对格氏乳球菌SHAMU-LG6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antiSMASH 7.0和BAGEL4在线数据库,寻找garvicin LG6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经过大孔树脂吸附、梯度乙醇洗脱、旋转蒸发干燥和旋干物复溶,牛津杯法抑菌试验检测garvicin LG6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格氏乳球菌SHAMU-LG6能够明显拮抗不同溶血表型的MSSA和MRSA。格氏乳球菌SHAMU-LG6的染色体基因组上存在garvicin LG6生物合成基因簇。格氏乳球菌SHAMU-LG6单个菌落或6 mL发酵液所分泌的garvicin LG6抗菌活性至少相当于30μg头孢西丁药敏纸片。结论Garvicin LG6能够高效杀伤不同溶血表型MSSA和MRSA,具有开发成新型抗菌药物的潜力,临床应用前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球菌 细菌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表型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