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高原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中间锦鸡儿(C.davazamcii)和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宏宇 高玉葆 +3 位作者 马成仓 任安芝 吴建波 王银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729-3736,共8页
采用RAPD技术对10个具较大地理跨度的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到678个位点,多态条带比率(PPB)为100%;特有位点41个,占6.05%。总体上3种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自东向西递减... 采用RAPD技术对10个具较大地理跨度的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到678个位点,多态条带比率(PPB)为100%;特有位点41个,占6.05%。总体上3种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分析表明其与生长地点年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AMOVA表明:3种锦鸡儿种间变异只占总体变异的6.08%,且显著性检验表明这种变异不显著;种内种群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11.90%;总变异的主要部分来自种群内部(82.02%)。3种锦鸡儿各种群总体分析结果表明:种群内变异比率Hpop/Hsp为0.8013,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603,种群每代迁移数Nm为2.6192,显示种群间存在一定强度的基因流,3种锦鸡儿间表现为异交性。3种锦鸡儿多样性高低及种群聚类分布格局都表现出一定的地理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中间锦鸡儿 柠条锦鸡儿 RAPD 地理种群 遗传多样性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模拟土壤侵蚀胁迫对灌木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郑欣如 张欣 +4 位作者 葛楠 陈曦 王博 刘瑞敏 王非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7,共12页
【目的】探究半干旱地区采煤活动造成的土壤侵蚀对北沙柳Salix cheilophil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阐明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适应性及生存策略。【方法】在野外原位试验条件下,对北沙柳、小叶锦鸡儿根部进... 【目的】探究半干旱地区采煤活动造成的土壤侵蚀对北沙柳Salix cheilophil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阐明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适应性及生存策略。【方法】在野外原位试验条件下,对北沙柳、小叶锦鸡儿根部进行原位根系断裂试验来模拟土壤侵蚀胁迫,设置对照组(CK)和轻度胁迫(S1)、中度胁迫(S2)和重度胁迫(S3)四种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测定了不同胁迫处理下两种灌木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变化,并使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其抗逆性。【结果】土壤侵蚀胁迫显著抑制北沙柳和小叶锦鸡儿的株高、冠幅、枝条长度和枝条直径,且随着侵蚀胁迫程度增大,抑制程度越明显;北沙柳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土壤侵蚀胁迫程度增大而降低,且随胁迫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小叶锦鸡儿的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后期恢复至侵蚀胁迫前期;北沙柳的丙二醛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小叶锦鸡儿的丙二醛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侵蚀胁迫后期北沙柳和小叶锦鸡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隶属函数分析显示,在土壤侵蚀环境中,小叶锦鸡儿抗逆性最强,北沙柳次之。【结论】小叶锦鸡儿对采煤沉陷区土壤侵蚀的破坏致损效应具有更好的抵抗力和恢复力,更适于干旱、半干旱矿区的生态修复与植被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柳 小叶锦鸡儿 采煤沉陷区 土壤侵蚀胁迫 生理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合TMR日粮对滩湖杂代羔羊饲喂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俊丽 岳彩娟 梁小军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9期46-51,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南瓜籽壳粉、柠条粉、芦苇草粉不同组合对滩湖杂代羔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25kg左右、体况较好的断奶公羔羊57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9只,每只羔羊为1个重复。试验分为前后两期:试验1组试验前期日...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南瓜籽壳粉、柠条粉、芦苇草粉不同组合对滩湖杂代羔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25kg左右、体况较好的断奶公羔羊57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9只,每只羔羊为1个重复。试验分为前后两期:试验1组试验前期日粮中南瓜籽壳粉、柠条粉、芦苇草粉分别为15%、15%、7%,试验后期分别为15%、10%、5%;试验2组试验前期日粮中南瓜籽壳粉、柠条粉、芦苇草粉分别为10%、11%、14%,试验后期分别为10%、7.5%、11.0%;试验3组试验前期日粮中南瓜籽壳粉、柠条粉、芦苇草粉分别为20%、10%、7%,试验后期分别为20%、7%、3.5%。预试期10d,正式试验期90d。结果显示:各组羔羊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以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试验2组羔羊血清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肌酐(CREA)含量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综合增重情况和饲料成本,试验1组平均日收益最高,试验3组次之,试验2组最低。研究表明,前期以15%南瓜籽壳粉+15%柠条粉+7%芦苇草粉的组合,后期以15%南瓜籽壳粉+10%柠条粉+5%芦苇草粉的组合饲喂滩湖杂代羔羊可提高其平均日增重,增加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壳 芦苇草 柠条 TMR日粮 饲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浓度对柠条茎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牛西午 詹海仙 +3 位作者 畅志坚 杨慧珍 郭秀荣 张晓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以小叶锦鸡儿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的6-BA,IAA,NAA,IBA,KT等单因子和不 同比例的细胞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芽的诱导增殖过程中,添加有6-BA 0.5 mg/L,IAA 0.01 mg/L的MS培养基效果最好,诱导率为9... 以小叶锦鸡儿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的6-BA,IAA,NAA,IBA,KT等单因子和不 同比例的细胞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芽的诱导增殖过程中,添加有6-BA 0.5 mg/L,IAA 0.01 mg/L的MS培养基效果最好,诱导率为90%。在生根培养过程中,添加有IAA 0.5 mg/L的1/2MS培养基效果较 好,生根率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培养基 茎段组织 激素浓度 6-BA IAA 植株再生 柠条 小叶锦鸡儿 细胞分裂素 N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茬对柠条林地根系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5
5
作者 郑士光 贾黎明 +1 位作者 庞琪伟 李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69,共6页
以典型黄土丘陵区山西省偏关县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法对平茬区与未平茬区柠条根系生长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平茬后经过4个月生长的林地内0~160cm土层、﹤10mm根系的根量大幅度增加,总根量达(5635.3±386.6)kg/hm2,... 以典型黄土丘陵区山西省偏关县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法对平茬区与未平茬区柠条根系生长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平茬后经过4个月生长的林地内0~160cm土层、﹤10mm根系的根量大幅度增加,总根量达(5635.3±386.6)kg/hm2,平茬区比对照区增加了71.11%;特别是0~60cm土层范围内细根(﹤2mm)和粗根(2~10mm)的增加量较大,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93.29%和282.43%;在水平方向上,平茬区与对照区根系都在距丛较近范围内大量生长,平茬区在行间0.25m和株间0.5m处增加最多,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100%和133.84%。可见,平茬可大幅度提高柠条根系的生长,这也是平茬林地地上部分加速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通过对衰老和成熟柠条林进行合理平茬以促进林分复壮和生长,提高林地生物产量,同时使林地提供更多更好的能源及饲料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柠条 平茬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液不同磷浓度对柠条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牛西午 丁玉川 +1 位作者 徐强 程滨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22-627,共6页
在室内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浓度对柠条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浓度对植株主根长度、侧根数、株高、根冠比、鲜重、干重、茎叶中含磷量、吸收量和磷的利用效率等都产生显著的影响.通过不同的磷浓度对植株生长... 在室内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浓度对柠条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浓度对植株主根长度、侧根数、株高、根冠比、鲜重、干重、茎叶中含磷量、吸收量和磷的利用效率等都产生显著的影响.通过不同的磷浓度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综合植株主要生长发育性状指标,发现柠条苗期营养液培养的适宜磷浓度为10~500μmol·L-1,最适宜磷浓度为100μmol·L-1,缺磷的临界浓度在1~10μmol·L-1间.柠条苗期植株地上部含磷量随外界营养液中磷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外界磷浓度达到1000μmol·L-1时对植株生长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磷营养 生长发育 苗期 营养液 磷浓度 少刺柠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董锡文 张晓珂 +2 位作者 姜思维 蒋德明 汪景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了研究固定沙丘土壤N素空间分布特征,选择以栽植小叶锦鸡儿25年后的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从迎风坡、顶坡和背风坡3个位置4个层次(0-5、5-10、10-20和20-40cm)进行取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N、NO3^--N和NH4^+-N含量均随着土层加... 为了研究固定沙丘土壤N素空间分布特征,选择以栽植小叶锦鸡儿25年后的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从迎风坡、顶坡和背风坡3个位置4个层次(0-5、5-10、10-20和20-40cm)进行取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N、NO3^--N和NH4^+-N含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呈现出减少的趋势,0-5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各层。表层土壤受凋落物的影响较大,从而相对于深层土壤来说积累了更多的N素。全N、NO3^--N和NH4^+N含量在不同坡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全N和NO3^--N含量在迎风坡较高,而NH40N含量在背风坡较高。丛下全N、NO3^--N和NH4^+-N的含量显著高于丛间(p〈0.01)。土壤电导率与全N、NO3^--N、NH4^+-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pH与NO3^--N、NH4^+-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NO3^--N、NH4^+N的富集降低了土壤pH值。小叶锦鸡儿的栽植对沙土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沙丘 氮素 空间分布 小叶锦鸡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锦鸡儿根瘤菌的分离及其16S rDNA PCR-RFLP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严雪瑞 陈文峰 +3 位作者 陈文新 傅俊范 薛彩云 隋新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对辽宁地区与小叶锦鸡儿共生的根瘤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采自5个不同地区样品的根瘤,通过分离、纯化、回接验证等试验共获得65株供试根瘤菌菌株。进一步选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供试根瘤菌进行了16S rDNA PCR-RFLP研究,结果表明其系统... 对辽宁地区与小叶锦鸡儿共生的根瘤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采自5个不同地区样品的根瘤,通过分离、纯化、回接验证等试验共获得65株供试根瘤菌菌株。进一步选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供试根瘤菌进行了16S rDNA PCR-RFLP研究,结果表明其系统发育地位位于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spp.),并在96%相似性水平上分为5个不同的类群,分别由相应的rDNA图谱组合代表。丰富度及频度分析表明,组合15是辽宁省的优势群,组合18丰富度居第二位,但频度最高,也是辽宁省的主要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根瘤菌 16S RDNA PCR- RFLP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系对低液限粉质黏土边坡浅层土体抗剪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益良 刘晓立 +2 位作者 付旭 李宗杰 马腾飞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390,共7页
随着生态平衡和环保日益得到公众的认同和重视,工程边坡的生态修复与防护技术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生态防护成为边坡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控制的首选方案,代表着边坡防护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等应变直剪仪对两种种植在低液限粉质黏土边坡... 随着生态平衡和环保日益得到公众的认同和重视,工程边坡的生态修复与防护技术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生态防护成为边坡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控制的首选方案,代表着边坡防护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等应变直剪仪对两种种植在低液限粉质黏土边坡上的抗旱耐瘠植物的根-土复合土体及素土进行室内剪切试验,探讨不同根系密度和含水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加,土体抗剪强度随之增加;根系能显著增加土体抵抗剪切破坏能力,其中沙打旺提高土体抗剪强度的效果较锦鸡儿明显;随着根系密度的增加,抗剪强度随之增加;随着土体的含水率增加,根-土复合体抵抗剪切能力先增加后减小;植物根系对土体的内摩擦角影响不大,但对黏聚力影响较大,根-土复合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主要由黏聚力的提高决定。本文研究成果对华北地区低液限粉质黏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及采煤矿区环境生态治理工程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鸡儿 沙打旺 黏聚力 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地区小叶锦鸡儿表型变异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博 王赞 +1 位作者 陆景伟 高洪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6-281,共6页
根据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资源分布状况,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13个小叶锦鸡儿天然居群进行表型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均表现为极显著差异(p<0.001);主成分分析显示种子宽、种子长、荚果长是... 根据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资源分布状况,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13个小叶锦鸡儿天然居群进行表型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均表现为极显著差异(p<0.001);主成分分析显示种子宽、种子长、荚果长是小叶锦鸡儿表型变异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显示地理生态因子对小叶锦鸡儿的表型变异有较强的影响;通过聚类分析将13个小叶锦鸡儿居群分为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种质资源 天然居群 表型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小叶锦鸡儿播种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志蓉 翟明普 +1 位作者 王文全 贺润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6,共5页
对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密度效应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种群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小叶锦鸡儿个体和群体的物候特性、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等方面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小叶锦鸡儿播种... 对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密度效应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种群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小叶锦鸡儿个体和群体的物候特性、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等方面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小叶锦鸡儿播种苗的物候特性及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密度增大,播种苗侧枝萌发的时间向后推移,侧枝数量逐渐减少.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指标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多数生长指标各密度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播种苗个体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群体生物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播种苗单株根、茎、叶生物量分配比例为40%、35%和25%,单株根和茎的生物量分配比例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则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播种苗 密度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低效柠条林老龄复壮技术及能源化利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瑜 郑士光 +1 位作者 贾黎明 谢秀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柠条是西北地区水土保持、防风固沙造林中的重要灌木树种,同时也具燃料、饲料等多种功能,但存在随林龄增加生长衰退、效益下降等问题。以晋西北偏关县30a生老龄柠条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平茬后生长1~5a各生长指标、生物量及热值进行了对比... 柠条是西北地区水土保持、防风固沙造林中的重要灌木树种,同时也具燃料、饲料等多种功能,但存在随林龄增加生长衰退、效益下降等问题。以晋西北偏关县30a生老龄柠条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平茬后生长1~5a各生长指标、生物量及热值进行了对比;对3种立地条件(阴缓坡、阳缓坡、梁峁顶)下不同平茬方式(留茬高度、覆土与不覆土、带状与块状)进行了对比,研究形成柠条能源林的合理平茬技术。结果表明:(1)平茬5a后各生长指标:株高、地径、分支数分别比CK(35a老龄林)提高了20.96%,10.03%,104.82%;单丛生物量最大达到2.89kg/丛,比对照提高了25.65%;林分的总生物量达到10 110~11 560kg/hm2,比对照高出25.51%~156.70%;生物量年均增长量达到2 022~2 312kg/(hm2.a),较对照提高了7.8倍。(2)对3种立地条件下,5种平茬高度(2,5,10,15,20cm)进行处理,留茬5cm单丛生物量最大,且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覆土与不覆土处理、带状与块状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建议对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柠条林进行合理平茬及能源化利用,特别是对退化老龄柠条林更需要进行平茬复壮(平茬周期至少需要5a,留茬高度控制在5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能源林 平茬技术 老林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锦鸡儿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被引量:6
13
作者 牛西午 杨慧珍 +3 位作者 詹海仙 任志强 畅志坚 杨丽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502-1505,共4页
选用小叶锦鸡儿茎段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结果表明,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基本培养基附加6-BA0.5mg/L和IAA0.01mg/L;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IAA0.5mg/L,诱导生根率达86%.再生植株移入大田,15d后成活率在98%以上.
关键词 柠条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敖汉旗风沙土区小叶锦鸡儿根系及其碳储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娟 郭月峰 +2 位作者 姚云峰 汤军 张美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10,共8页
【目的】研究3种林龄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林根系生物量及碳储量分布特征,为沙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提供参考。【方法】以内蒙古敖汉旗风沙土区不同林龄(3,10,18年)的小叶锦鸡儿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3个样地,采用分... 【目的】研究3种林龄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林根系生物量及碳储量分布特征,为沙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提供参考。【方法】以内蒙古敖汉旗风沙土区不同林龄(3,10,18年)的小叶锦鸡儿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3个样地,采用分层分段挖掘法,测定不同土层、土段的根系生物量、有机碳含量,计算根系碳储量,分析不同林龄小叶锦鸡儿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及根系碳储量分布特征的变化。【结果】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3年生和10年生小叶锦鸡儿根系生物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18年生小叶锦鸡儿根系生物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3,10和18年生小叶锦鸡儿根系总生物量分别为138.6,1 031.84和1 120.33g/株,随着林龄的增加,小叶锦鸡儿根系生物量呈增长趋势。3,10和18年生小叶锦鸡儿根系碳储量为12.32,47.78和198.11g/m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林龄小叶锦鸡儿根系碳储量总体均呈倒锥形分布,并随着林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结论】小叶锦鸡儿作为风沙土区理想的造林树种,其根系具有一定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根系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小叶锦鸡儿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动态 被引量:7
15
作者 蒙秋霞 张丽珍 牛宇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3-947,共5页
为研究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各部位黄酮类化合物动态变化规律,确定其适宜采收的部位和时期,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小叶锦鸡儿植株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一年生去叶枝及根中总黄酮含量于4月达到最... 为研究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各部位黄酮类化合物动态变化规律,确定其适宜采收的部位和时期,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小叶锦鸡儿植株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一年生去叶枝及根中总黄酮含量于4月达到最高,分别为1.021%和0.249%,半年生去叶枝和二年生去叶枝于9月达到最高,分别为0.990%和0.868%。半年生枝、一年生枝和二年生枝上叶总黄酮含量分别在在9月、7月和6月达到最高,分别为2.669%,2.517%和2.223%。半年生枝和一年生枝上的花总黄酮含量在5月达到最高,分别为3.324%和3.368%,二年生枝上花在4月达到最高,为3.345%。半年生枝、一年生枝和二年生枝上种子总黄酮含量均在7月达到最高,分别为0.837%,0.840%和0.812%。总黄酮含量的高低顺序为花>复叶>去叶枝韧皮部>去叶枝>种子>去叶枝木质部>根韧皮部>根木质部。如以黄酮类物质的利用为目的,应重点采集花、复叶及枝条的韧皮部,并应在9月采集一年生和半年以内枝、叶,保留其地下部分,有望获得较高的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黄酮类化合物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锦鸡儿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牛西午 段永红 蒙秋霞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3-85,共3页
本文对小叶锦鸡儿进行细胞水平的核型分析,可得出结论: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16,其核型公式为2n=2x=14m(2SAT)+2M,按stebbins的核型分析原则,小叶锦鸡儿的核型属1A型。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核型分析 染色体数 落叶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两种典型乔灌木耗水特点 被引量:10
17
作者 阿拉木萨 蒋德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81-1990,共10页
以科尔沁沙地典型固沙植物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5年生)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rin,7年生)为研究对象,栽植于可渗漏式生长箱,应用TDR水分仪测定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变化,依据土壤水分平衡理论推算单... 以科尔沁沙地典型固沙植物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5年生)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rin,7年生)为研究对象,栽植于可渗漏式生长箱,应用TDR水分仪测定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变化,依据土壤水分平衡理论推算单位面积植被区的蒸散量。经2a研究,在相同栽植密度下(1m×1m),樟子松植被区土壤贮水量高于小叶锦鸡儿植被区;在不同栽植密度下,小叶锦鸡儿土壤贮水量以1m×2m密度区高于1m×1m密度区。生长季节单位面积土壤蒸散量以小叶锦鸡儿(1m×1m)最高,小叶锦鸡儿(1m×2m)其次,樟子松(1m×1m)最低。单丛/株蒸散量以小叶锦鸡儿(1m×2m)最高,小叶锦鸡儿(1m×1m)其次,樟子松(1m×1m)最低。在试验所涉及的特定年龄阶段,小叶锦鸡儿植被区蒸散耗水量高于樟子松区,土壤水分含量低于樟子松区。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植物耗水特点选择适宜的固沙物种和栽植方式,以保证人工固沙植被区土壤水分的收支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小叶锦鸡儿 樟子松 土壤水分 蒸散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滕晓慧 曹成有 +4 位作者 富瑶 崔振波 高恩亮 高菲菲 陈家模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0-1034,共5页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是科尔沁沙地广为采用的豆科固沙植物。为探讨采用小叶锦鸡儿固定流沙后,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选取5、10、22年生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为对象,以半流动沙丘和天然群落为对照,研究了...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是科尔沁沙地广为采用的豆科固沙植物。为探讨采用小叶锦鸡儿固定流沙后,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选取5、10、22年生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为对象,以半流动沙丘和天然群落为对照,研究了人工固沙群落发育过程中土壤磷酸单酯酶、蔗糖酶、蛋白酶、脲酶、脱氢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C、N、P质量分数的变化特征。土壤按5层取样:0-10,10-20,20-30,30-40,40-50cm。结果表明,随着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发育时间的增长,群落内土壤生物活性逐渐改善,沙土中5种酶的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和P质量分数均大幅度提高,其中0-10cm土层增幅最大。土壤酶中蔗糖酶的活性增加最为迅速,5、10和22年生群落0-10cm土层中蔗糖酶的活性分别是半流动沙丘的76.80,167.27和261.63倍。22年生群落的土壤生物活性已接近于天然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小叶锦鸡儿群落中土壤酶和微生物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上表明,小叶锦鸡儿不仅具有较好的防风固沙性能,而且表现出强大的改善土壤生物活性的能力,可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材料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物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 固沙群落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锦鸡儿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3
19
作者 展小云 吴冬秀 +3 位作者 张琳 张灿娟 周双喜 杨云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87-3097,共11页
利用Biolog技术对内蒙古草原灌丛优势种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土壤氮水平和土壤水分3个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叶锦鸡儿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 利用Biolog技术对内蒙古草原灌丛优势种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土壤氮水平和土壤水分3个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叶锦鸡儿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总量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利用比例较高的碳源类型为聚合物、糖类和氨基酸。(2)主成分分析表明,8个处理组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显著,其中与主成分1显著相关的碳源有14种,分别属于聚合物、糖类、氨基酸和羧酸。(3)加倍CO2浓度极显著提高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以及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4)氮素添加使AWCD、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均极显著降低,其抑制效应在加倍CO2浓度时有所缓解。(5)加水处理对上述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差异未达显著水平。(6)加倍CO2浓度和氮素添加联合处理下,小叶锦鸡儿根际微生物活性高于对照处理,说明加倍CO2浓度对微生物活性的促进效应强于添加氮素的抑制效应。(7)CO2和氮素对上述指标有交互作用。综上所述,小叶锦鸡儿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对环境变化较敏感的碳源类型为聚合物、糖类、氨基酸和羧酸,与利用比例较高的碳源类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BIOLOG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CO2 氮素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茬高度对小叶锦鸡儿叶片部分光合指标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东清 温学飞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57,共11页
以2003年种植的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为研究材料,于2018年秋季进行平茬处理(留茬高度分别为5、10、15、20和25 cm),对次年生长季(5月至9月)不同留茬高度处理小叶锦鸡儿叶片部分光合指标和土壤含水量进行比较和分析。... 以2003年种植的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为研究材料,于2018年秋季进行平茬处理(留茬高度分别为5、10、15、20和25 cm),对次年生长季(5月至9月)不同留茬高度处理小叶锦鸡儿叶片部分光合指标和土壤含水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5个平茬处理中,留茬高度15 cm处理小叶锦鸡儿的株高在6月至9月均最高。7月,不同处理小叶锦鸡儿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9月,Pn值无“午休”现象且达到最高。5月至9月,平茬处理小叶锦鸡儿的Pn值显著高于未平茬处理。留茬高度5、10、20和25 cm处理的Pn日均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留茬高度15 cm处理的Pn日均值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不同处理小叶锦鸡儿的蒸腾速率(Tr)日均值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基本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留茬高度15 cm处理小叶锦鸡儿叶片Pn 5月至9月均值最高,分别较未平茬处理以及留茬高度5、10、20和25 cm处理增加了1.46、0.48、0.25、0.20和0.49倍;留茬高度20 cm处理的Tr 5月至9月均值最高,留茬高度15 cm处理的Tr 5月至9月均值次之;留茬高度15 cm处理的WUE 5月至9月均值也最高,分别较未平茬处理以及留茬高度5、10、20和25 cm处理增加了0.66、0.15、0.25、0.45和0.56倍。留茬高度15 cm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消耗较大,6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消耗尤为突出,这与其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相吻合。总体上看,留茬高度15 cm处理的小叶锦鸡儿次年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快速再生能力较强,建议小叶锦鸡儿的留茬高度为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平茬 留茬高度 光合特性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