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龟鳖动物长寿的生物学机制
1
作者 黄婧 胡雪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龟鳖动物以长寿著称,作为研究长寿机制的模式动物,在人类健康医学研究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分子机制三方面论述龟类长寿的原因,以期帮助中学教师了解个体衰老与长寿的生物学机制,为高中生物学中细胞的... 龟鳖动物以长寿著称,作为研究长寿机制的模式动物,在人类健康医学研究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分子机制三方面论述龟类长寿的原因,以期帮助中学教师了解个体衰老与长寿的生物学机制,为高中生物学中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等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鳖动物 长寿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鳖动物体色研究进展
2
作者 卜荣平 肖繁荣 +1 位作者 丁达尔 史海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9-480,共12页
体色是动物重要的形态特征,具有信息传递、体温调节和反捕食等功能。动物体色的研究近2个世纪,已在进化和适应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开拓了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新方向,极大地促进了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军事等应用学科的发展。在目前已知... 体色是动物重要的形态特征,具有信息传递、体温调节和反捕食等功能。动物体色的研究近2个世纪,已在进化和适应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开拓了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新方向,极大地促进了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军事等应用学科的发展。在目前已知的356种龟鳖动物中,体色多样,但由于其特殊的甲壳结构,龟鳖动物体色研究起步较晚,各种体色的生态适应意义尚不清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龟鳖动物体色的形成和调节、信息传递以及伪装策略等方面研究有所突破。这些研究表明,龟鳖动物在激素的调节下,色素发生变化导致体色改变;水生龟鳖动物受环境颜色影响较大,陆生龟鳖动物体色受环境颜色影响较小;部分物种的体色存在两性异形,雄龟通过向雌龟展示身上的色斑来求偶;背景匹配、混隐色和乔装3种伪装策略的研究证明龟鳖动物体色能够提供反捕食优势;深色的龟鳖动物在体温调节和种内竞争中都比浅色个体更有优势。目前,龟鳖动物图案的形成、腹甲颜色和特殊体色的功能适应等研究进展较慢,而且尚无相关的研究检验龟鳖动物的体色是否符合葛洛格定律,未来开展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促进理解龟鳖动物体色的生态适应和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鳖动物 伪装 求偶 信息传递 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鳖类动物热休克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伟 李彩燕 +2 位作者 葛楚天 钱国英 张璐璐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49-152,共4页
介绍了热休克蛋白(HSP)的分类、特点及生物学功能,总结了近年来龟鳖类动物HSP在抗缺氧机制、性别决定机制、组织表达特异性及免疫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中华鳖HSP研究的意义和前景。
关键词 龟鳖动物 热休克蛋白 中华鳖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涉案龟鳖类动物形态特征拍摄浅析
4
作者 侯森林 李超 《江苏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43-48,共6页
在野生动物案件中,龟鳖类动物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受办案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办案机关将涉案动物拍成照片进行送检,但送检的照片往往不能满足鉴定要求。该研究对龟鳖类动物的主要识别特征进行归纳,分析龟鳖类动物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和... 在野生动物案件中,龟鳖类动物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受办案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办案机关将涉案动物拍成照片进行送检,但送检的照片往往不能满足鉴定要求。该研究对龟鳖类动物的主要识别特征进行归纳,分析龟鳖类动物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和拍摄时的注意事项,总结不同龟鳖类动物形态鉴定照片的拍摄部位及拍摄要点,希望对公安和海关缉私等执法机关办理此类案件的取证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使涉案龟鳖类动物的鉴定更加准确、高效,更好地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鳖动物 照片 形态鉴定 涉案 拍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龟鳖类动物物种多样性势在必行
5
作者 刘广宇 《四川动物》 CSCD 2000年第3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龟鳖动物 物种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