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龙门山构造带WFSD-2钻孔岩心磁化率特征及其对大地震活动的响应 |
张蕾
孙知明
李海兵
赵来时
曹勇
叶小舟
王雷振
王焕
何祥丽
韩帅
白明坤
葛成隆
赵越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2
|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
肖富森
李政文
张华军
陶正喜
刘定锦
蒲平文
徐明华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3
|
龙门山构造带区域稳定性探讨 |
余团
何昌荣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8
|
|
4
|
龙门山构造带南段向西南延伸的遥感影像证据及地震地质意义 |
马晓雪
吴中海
李家存
周春景
李凯
王继龙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5
|
龙门山构造带早三叠世古地磁新结果及其对四川盆地构造旋转的制约 |
叶小舟
孙知明
李海兵
曹勇
张蕾
王雷振
赵越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6
|
龙门山构造带印支期构造递进变形与变形时序 |
邓康龄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7
|
|
7
|
汶川大地震与龙门山构造带 |
林茂炳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8
|
基于离散元法的龙门山构造带隆升变形主控因素研究 |
王迎
李江海
马昌明
宋珏琛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9
|
龙门山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特征及其与汶川、芦山强震关系 |
王绪本
张刚
周军
李德伟
罗威
胡元邦
蔡学林
郭紫明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
|
10
|
龙门山构造带隧道群精细化勘察及减灾选线 |
周航
陈明浩
张广泽
陶玉敬
宋章
袁传保
刘瑶
鲁金林
|
《铁道工程学报》
|
2025 |
|
|
11
|
龙门山逆冲推覆带构造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
杨克明
朱彤
何鲤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3 |
36
|
|
12
|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红星1井天然气勘探突破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杨跃明
白晓亮
易海永
刘冉
马华灵
韩嵩
闫柯
彭思桥
陈延贵
王尉
钟佳倚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3
|
龙门山重力滑脱作用形成挤压性构造的物理模拟实验 |
于京都
李忠权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4
|
利用测井精细解释方法分析龙门山前缘南段典型构造的广义地层压力 |
郑有成
凌忠
|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5
|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前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与地震视应力分布 |
易桂喜
闻学泽
辛华
乔慧珍
龙锋
王思维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9
|
|
16
|
龙门山南段前陆大川-丹棱剖面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余文鑫
陈应涛
张国伟
鲁如魁
张欢
李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7
|
龙门山及邻区重、磁异常特征及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
张季生
高锐
曾令森
李秋生
管烨
贺日政
王海燕
卢占武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1
|
|
18
|
四川芦山Mw 6.6级地震发震构造 |
周荣军
李勇
苏金蓉
王世元
何玉林
孔军
梁明剑
廖华
李建亮
亢川川
黄成程
汤才成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6
|
|
19
|
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南华纪-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
李佐臣
裴先治
刘战庆
李瑞保
丁仨平
张晓飞
陈国超
刘智刚
陈有
王学良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11 |
22
|
|
20
|
龙门山及其邻近地区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
徐朝繁
潘纪顺
王夫运
田小峰
冯建林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