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现今地震活动特征
1
作者
呼楠
龙锋
+1 位作者
王莹
徐良鑫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6-875,共20页
文中基于中国测震台网统一地震编目网2010年1月—2020年6月的正式地震观测报告反演了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的最优一维速度结构,并矫正了初始震源位置,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小地震精定位工作,结合汶川MS80地震早期余震精定位结果和震源机制解...
文中基于中国测震台网统一地震编目网2010年1月—2020年6月的正式地震观测报告反演了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的最优一维速度结构,并矫正了初始震源位置,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小地震精定位工作,结合汶川MS80地震早期余震精定位结果和震源机制解资料综合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现今的地震活动特征。结果显示:南坝地区(S区)小地震平行于主破裂带分布;中段(M区)小地震偏离主破裂带分布,在两侧分别形成了丛集区M2和M3;北段青川附近(N区)地震沿主破裂带和青川断裂密集分布(N1区),地震活动强度较大,且沿主破裂带与青川断裂震源深度剖面特征有所不同。推测研究区南端S区的小地震空间分布延续了汶川地震主破裂的特征;北端N区汶川地震破裂受到宁强—勉县一带上地壳高速体的阻挡,地表破裂带消失,应力向深部传导,对青川断裂运动的触发作用明显。综上分析认为,先存断层、新生破裂与主破裂共同作用导致了龙门山北东段现今地震活动复杂的空间特征,暗示了汶川地震后应力传递和调整过程的空间不均匀性,这可能与北段复杂的地质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
重定位
地震空间分布
断层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及构造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谢小平
白毛伟
+2 位作者
陈芝聪
柳伟波
席书娜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7-246,共10页
活动断裂活动性的强弱显著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基础上,综合利用Landsat ETM+影像、ASTER GDEM数字高程模型及Google Earth影像等多种数据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研究区活动断裂的...
活动断裂活动性的强弱显著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基础上,综合利用Landsat ETM+影像、ASTER GDEM数字高程模型及Google Earth影像等多种数据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研究区活动断裂的空间展布情况:平武—青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北东段、茶坝—林庵寺断裂和广元—江油断裂在空间展布上大致平行。通过对错断水系错位量的测量、夸张三维地貌的对比、历史地震震级对比和地形起伏度等比较分析,得出了断裂的性质和活动性强弱情况:平武—青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北东段、茶坝—林庵寺断裂和广元—江油断裂为研究区内主要的活动断裂,均为右旋走滑兼逆冲断裂;平武—青川断裂的活动性最强,北川—映秀断裂北东段及茶坝—林庵寺断裂的活动性次之,广元—江油断裂的活动性最弱。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主要活动断裂的活动性由北西向南东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解译
活动
断裂带
断裂
活动性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现今地震活动特征
1
作者
呼楠
龙锋
王莹
徐良鑫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陕西省地震局
陕西西安地球深部构造中国地震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四川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6-875,共20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3-JC-QN-0331)
沣西新城活断层探测与危险性评价项目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0055Y)共同资助
文摘
文中基于中国测震台网统一地震编目网2010年1月—2020年6月的正式地震观测报告反演了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的最优一维速度结构,并矫正了初始震源位置,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小地震精定位工作,结合汶川MS80地震早期余震精定位结果和震源机制解资料综合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现今的地震活动特征。结果显示:南坝地区(S区)小地震平行于主破裂带分布;中段(M区)小地震偏离主破裂带分布,在两侧分别形成了丛集区M2和M3;北段青川附近(N区)地震沿主破裂带和青川断裂密集分布(N1区),地震活动强度较大,且沿主破裂带与青川断裂震源深度剖面特征有所不同。推测研究区南端S区的小地震空间分布延续了汶川地震主破裂的特征;北端N区汶川地震破裂受到宁强—勉县一带上地壳高速体的阻挡,地表破裂带消失,应力向深部传导,对青川断裂运动的触发作用明显。综上分析认为,先存断层、新生破裂与主破裂共同作用导致了龙门山北东段现今地震活动复杂的空间特征,暗示了汶川地震后应力传递和调整过程的空间不均匀性,这可能与北段复杂的地质结构有关。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
重定位
地震空间分布
断层相互作用
Keywords
Northeastern segment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
earthquake relocation
seismicity characteristic
spatial distribution
faults interaction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及构造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谢小平
白毛伟
陈芝聪
柳伟波
席书娜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七队地质遗迹研究院
出处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7-24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龙门山地区涪江上游晚新生代水系演化与新构造响应研究"(编号:41072164)资助
文摘
活动断裂活动性的强弱显著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基础上,综合利用Landsat ETM+影像、ASTER GDEM数字高程模型及Google Earth影像等多种数据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研究区活动断裂的空间展布情况:平武—青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北东段、茶坝—林庵寺断裂和广元—江油断裂在空间展布上大致平行。通过对错断水系错位量的测量、夸张三维地貌的对比、历史地震震级对比和地形起伏度等比较分析,得出了断裂的性质和活动性强弱情况:平武—青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北东段、茶坝—林庵寺断裂和广元—江油断裂为研究区内主要的活动断裂,均为右旋走滑兼逆冲断裂;平武—青川断裂的活动性最强,北川—映秀断裂北东段及茶坝—林庵寺断裂的活动性次之,广元—江油断裂的活动性最弱。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主要活动断裂的活动性由北西向南东减弱。
关键词
遥感解译
活动
断裂带
断裂
活动性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
Keywords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active fault zone
fault activity
the northeastern segmen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现今地震活动特征
呼楠
龙锋
王莹
徐良鑫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及构造活动性分析
谢小平
白毛伟
陈芝聪
柳伟波
席书娜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