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及其丹霞地貌发育特征
被引量:
24
1
作者
朱志军
黄宝华
+2 位作者
郭福生
郑海峰
姜勇彪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9-387,共9页
通过野外露头及相关室内研究,分析了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及邻区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特征及其与丹霞地貌发育规律关系。研究认为: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发育除了与冲积扇相沉积有关外,还与辫状河相沉积有关,表现为辫状河道巨厚砂体为...
通过野外露头及相关室内研究,分析了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及邻区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特征及其与丹霞地貌发育规律关系。研究认为: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发育除了与冲积扇相沉积有关外,还与辫状河相沉积有关,表现为辫状河道巨厚砂体为丹霞丘陵地貌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发育于辫状河道中呈小型透镜体或扁平状、脉状体的河床滞留沉积和洪泛沉积,易风化剥蚀形成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此外,多期河道的多旋回沉积交错叠置形成楔状交错层理,其层系上下界面平直,层系厚度在小范围内变化很快,层系内细层的倾向相反,为后期风化剥蚀提供了条件,易形成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进一步研究发现丹霞丘陵地貌、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分布与辫状河相沉积平面展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吻合度较高。本文首次研究了辫状河沉积体系与丹霞地貌发育特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
白垩系
辫状河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龙虎山地区红层沉积相分析及与丹霞地貌发育关系研究——以仙人城景区为例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文灏
陈留勤
+3 位作者
郭福生
李鹏程
王宇佳
李馨敏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522-532,共11页
江西龙虎山地区以发育老年期丹霞地貌为特色,其成景地层为晚白垩世河口组红层,目前对这套红层的沉积相认识程度还比较低。龙虎山仙人城景区河口组出露厚度达百余米,沉积构造发育,且人工开凿的台阶可以直达山顶,这为沉积相分析提供了便...
江西龙虎山地区以发育老年期丹霞地貌为特色,其成景地层为晚白垩世河口组红层,目前对这套红层的沉积相认识程度还比较低。龙虎山仙人城景区河口组出露厚度达百余米,沉积构造发育,且人工开凿的台阶可以直达山顶,这为沉积相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野外露头岩性组成、沉积构造等特点,识别出6种岩相单元:无沉积构造砾岩、正粒序层理砾岩、逆粒序层理砾岩、平行层理砾岩、含砾砂岩、古土壤。砾石统计结果表明,砾石粒径范围主要为3~4 cm,最大可达12.5 cm,成分以紫红色凝灰岩为主,砂岩、花岗岩和石英次之、变质岩(主要是片岩)较少,磨圆度主要为次棱角状,其次为棱角状。在显微镜下,砂岩碎屑颗粒主要呈棱角—次棱角状,分选性较差,粒径为0.05~2.00 mm,主要由石英、长石和岩屑组成,总体具有结构和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的特点。野外露头宏观和室内显微分析结果表明,仙人城丹霞地貌的成景地层为河流主导的冲积扇沉积体系的产物。在龙虎山地区,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与盆地冲积扇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盆地边缘冲积扇成因的厚层砾岩为后期丹霞地貌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冲积扇
丹霞地貌
河口组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及其丹霞地貌发育特征
被引量:
24
1
作者
朱志军
黄宝华
郭福生
郑海峰
姜勇彪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9-387,共9页
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0GZC0001)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通过野外露头及相关室内研究,分析了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及邻区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特征及其与丹霞地貌发育规律关系。研究认为: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发育除了与冲积扇相沉积有关外,还与辫状河相沉积有关,表现为辫状河道巨厚砂体为丹霞丘陵地貌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发育于辫状河道中呈小型透镜体或扁平状、脉状体的河床滞留沉积和洪泛沉积,易风化剥蚀形成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此外,多期河道的多旋回沉积交错叠置形成楔状交错层理,其层系上下界面平直,层系厚度在小范围内变化很快,层系内细层的倾向相反,为后期风化剥蚀提供了条件,易形成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进一步研究发现丹霞丘陵地貌、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分布与辫状河相沉积平面展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吻合度较高。本文首次研究了辫状河沉积体系与丹霞地貌发育特征的关系。
关键词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
白垩系
辫状河相沉积
Keywords
Longhushan world geopark
Danxia landform
Cretaceous
braided river facies sediments
分类号
K928.7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P93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龙虎山地区红层沉积相分析及与丹霞地貌发育关系研究——以仙人城景区为例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文灏
陈留勤
郭福生
李鹏程
王宇佳
李馨敏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522-53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2113
41772197)
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RE1605)
文摘
江西龙虎山地区以发育老年期丹霞地貌为特色,其成景地层为晚白垩世河口组红层,目前对这套红层的沉积相认识程度还比较低。龙虎山仙人城景区河口组出露厚度达百余米,沉积构造发育,且人工开凿的台阶可以直达山顶,这为沉积相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野外露头岩性组成、沉积构造等特点,识别出6种岩相单元:无沉积构造砾岩、正粒序层理砾岩、逆粒序层理砾岩、平行层理砾岩、含砾砂岩、古土壤。砾石统计结果表明,砾石粒径范围主要为3~4 cm,最大可达12.5 cm,成分以紫红色凝灰岩为主,砂岩、花岗岩和石英次之、变质岩(主要是片岩)较少,磨圆度主要为次棱角状,其次为棱角状。在显微镜下,砂岩碎屑颗粒主要呈棱角—次棱角状,分选性较差,粒径为0.05~2.00 mm,主要由石英、长石和岩屑组成,总体具有结构和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的特点。野外露头宏观和室内显微分析结果表明,仙人城丹霞地貌的成景地层为河流主导的冲积扇沉积体系的产物。在龙虎山地区,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与盆地冲积扇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盆地边缘冲积扇成因的厚层砾岩为后期丹霞地貌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
沉积相
冲积扇
丹霞地貌
河口组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
Keywords
depositional facies
Alluvial fan
Danxia landform
Hekou Formation
Longhushan Global Geopark
分类号
P66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及其丹霞地貌发育特征
朱志军
黄宝华
郭福生
郑海峰
姜勇彪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西龙虎山地区红层沉积相分析及与丹霞地貌发育关系研究——以仙人城景区为例
李文灏
陈留勤
郭福生
李鹏程
王宇佳
李馨敏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