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龙翅海棠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燕芬 范成五 唐丽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2,共2页
龙翅海棠的组培可以幼嫩叶片作外植体 ,通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途径 ,建立无菌系 ,获得再生植株。最适诱导分化培养基为 MS+1mg/ L 6 - BA+0 .1mg/ L NAA+3%蔗糖 +0 .6 %琼脂 ;最适增殖培养基为 :MS+0 .8mg/L 6 - BA+0 .0 8mg... 龙翅海棠的组培可以幼嫩叶片作外植体 ,通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途径 ,建立无菌系 ,获得再生植株。最适诱导分化培养基为 MS+1mg/ L 6 - BA+0 .1mg/ L NAA+3%蔗糖 +0 .6 %琼脂 ;最适增殖培养基为 :MS+0 .8mg/L 6 - BA+0 .0 8mg/ L NAA+3%蔗糖 +0 .6 %琼脂 ;最适生根培养基为 :1/ 2 MS+0 .0 8mg/ L NAA+0 .0 2 mg/ L IBA+3%蔗糖 +0 .6 %琼脂 ;最适移栽基质为河沙∶珍珠岩 =2∶ 1。增殖周期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翅海棠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幼嫩叶片 培养基 移栽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翅海棠水培生长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闫娜 龚雪梅 +3 位作者 王明跃 张新红 唐艳梅 张晓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132,137,共2页
[目的]为龙翅海棠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处理龙翅海棠的插条,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不同条件下龙翅海棠的生根情况。[结果]用浓度100 mg/L的IAA、NAAI、BA处理的龙翅海棠插条... [目的]为龙翅海棠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处理龙翅海棠的插条,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不同条件下龙翅海棠的生根情况。[结果]用浓度100 mg/L的IAA、NAAI、BA处理的龙翅海棠插条生根效果均较好,总根长分别为12.031、1.361、6.11 cm,平均根长分别为4.013、.795、.37 cm,极显著优于对照;其中以浓度100 mg/L IBA处理插条2 h的效果最为显著,总根长为16.11 cm,平均根长为5.37 cm,平均根重和总根重最大,分别为0.159 2 g和0.477 5 g,更能促进龙翅海棠的根系快速生长,为最佳处理组合。[结论]选择合适的激素和处理浓度是龙翅海棠水培生长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翅海棠 激素处理 水培 无土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翅海棠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进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919-4920,共2页
简述龙翅海棠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园林观赏应用。总结并介绍了龙翅海棠的繁殖方法与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龙翅海棠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翅海棠的组织培养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幼玲 王越铭 张富春 《新疆农垦科技》 2006年第4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龙翅海棠 组织培养 快速育苗技术 繁殖速度 扦插成活率 茎段 苗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翅海棠的生长特性与繁殖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开太 余汉雄 《广西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219-219,222,共2页
龙翅海棠是海棠科的一个杂交新品种 ,介绍龙翅海棠的生长习性与特征、园林观赏价值以及繁殖、栽培技术。
关键词 龙翅海棠 生长特性 繁殖 栽培 观赏价值 种子处理 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翅海棠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月羚 《山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3期22-23,79,共3页
通过对龙翅海棠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壮苗培养等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含主脉健壮叶片正面向上放置时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时间短,优选出各阶段培养基配方MS+6-BA2.0mg/L+NAA0.1mg/L,MS+6-BA 1.0mg/L+NAA0.05mg/L,1/2MS+N... 通过对龙翅海棠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壮苗培养等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含主脉健壮叶片正面向上放置时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时间短,优选出各阶段培养基配方MS+6-BA2.0mg/L+NAA0.1mg/L,MS+6-BA 1.0mg/L+NAA0.05mg/L,1/2MS+NAA0.1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翅海棠 叶片 离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翅海棠栽培技术
7
作者 王远会 《西南园艺》 2005年第6期25-25,27,共2页
龙翅海棠又名龙翼海棠、珊瑚海棠,为秋海棠科多年生常绿半垂吊型的草本花卉,是用四季海棠中的直立类型与垂吊类型杂交培育成的海棠新品种,其亲本来源于兜状秋海棠虎克变种、施米特秋海棠.龙翅海棠株高20~50 cm,冠径25~50 cm.稍多汁,肉... 龙翅海棠又名龙翼海棠、珊瑚海棠,为秋海棠科多年生常绿半垂吊型的草本花卉,是用四季海棠中的直立类型与垂吊类型杂交培育成的海棠新品种,其亲本来源于兜状秋海棠虎克变种、施米特秋海棠.龙翅海棠株高20~50 cm,冠径25~50 cm.稍多汁,肉质.分枝性好,茎横展向一侧倾斜,节间短,节部稍膨大.叶片翠绿光亮,卵圆至广卵圆形,叶缘细锯齿状,叶片形状如翅膀,基部斜生,形似龙身插翅而得名龙翅海棠.花鲜红色,雌雄同株异花,聚伞花序腋生.蒴果具三棱形翅,内含多数细小的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翅海棠 栽培技术 海棠 叶片形状 草本花卉 四季海棠 亲本来源 雌雄同株 多年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翅海棠的组织培养
8
作者 王越铭 《农村科技》 2005年第8期42-42,共1页
龙翅海棠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叶绿色,互生.花色为浅粉红色,花着生于叶腋处,花朵繁多.龙翅海棠性喜荫湿,夏季忌高温,适于盆栽观赏,但龙翅海棠萌蘖能力弱,茎段多汁,扦插成活率低.龙翅海棠不形成种子,繁殖速度慢.为了在短... 龙翅海棠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叶绿色,互生.花色为浅粉红色,花着生于叶腋处,花朵繁多.龙翅海棠性喜荫湿,夏季忌高温,适于盆栽观赏,但龙翅海棠萌蘖能力弱,茎段多汁,扦插成活率低.龙翅海棠不形成种子,繁殖速度慢.为了在短时间内繁殖出大批量的龙翅海棠苗木,对其微体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翅海棠 组织培养 外植体 培养基 快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翅海棠的工厂化育苗技术
9
作者 徐艳 孙伟势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8年第10期54-54,共1页
龙翅海棠又名珊瑚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的多年生常绿半垂吊型草本花卉。龙翅海棠枝繁叶茂,周年开花,腥红色的海棠,状如珊瑚、艳丽迷人。它生长迅速,管理粗放,易于养护,是装点庭院、美化居室的理想花卉。
关键词 龙翅海棠 工厂化育苗技术 草本花卉 海棠 周年开花 多年生 珊瑚秋海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翅海棠组培快繁技术初报
10
作者 相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6期95-96,127,共3页
龙翅海棠的组培快繁要经过建立无菌外植体、继代增殖培养和试管苗的生根炼苗培养3个阶段。其中,在无菌外植体的建立过程中,选择叶片作为外植体,经过消毒后,切成1.5cm2左右的小块,叶正面向上平放在MS+6-BA1.0mg/L+NAA0.1mg/L+3%蔗糖+0.6... 龙翅海棠的组培快繁要经过建立无菌外植体、继代增殖培养和试管苗的生根炼苗培养3个阶段。其中,在无菌外植体的建立过程中,选择叶片作为外植体,经过消毒后,切成1.5cm2左右的小块,叶正面向上平放在MS+6-BA1.0mg/L+NAA0.1mg/L+3%蔗糖+0.6%琼脂培养基中;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05mg/L;当继代培养进行到第6代时生长势降低,需在不加任何生长调节物质的培养基MS0中进行壮苗培养;生根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0.1mg/L+2%蔗糖+0.6%琼脂;最适炼苗基质为:泥炭:珍珠岩:蛭石=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翅海棠 组培快繁 生长调节剂 练苗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翅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研究
11
作者 陈妹幼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71-73,共3页
以嫩叶和茎段为外植体对龙翅海棠进行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嫩叶和茎段的最适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KT0.5mg/L+IAA0.2~1.0mg/L,接种培养30~40d;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KT0.5mg/L+IAA0.2mg/L,培养时间为... 以嫩叶和茎段为外植体对龙翅海棠进行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嫩叶和茎段的最适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KT0.5mg/L+IAA0.2~1.0mg/L,接种培养30~40d;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KT0.5mg/L+IAA0.2mg/L,培养时间为25d;壮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mg/L+IBA0.2mg/L+2%蔗糖+琼脂3g/L,培养时间为15~2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翅海棠 再生体系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花门诊
12
作者 张鲁归 《园林》 2007年第2期46-48,共3页
问:龙翅海棠怎么繁殖与养护? 答:龙翅海棠(Begonia corailina)又名珊瑚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的一个杂交种。
关键词 养花门诊 龙翅海棠 海棠 杂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